Discover笑常樂
笑常樂
Claim Ownership

笑常樂

Author: 常樂Onnea

Subscribed: 1Played: 5
Share

Description

晝夜六時皆吉祥
十方法界皆圓滿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0 Episodes
Reverse
人死後就會變鬼嗎?七七四十九日是什麼?
農曆七月被視為「鬼月」的由來
何謂賢劫?賢劫千佛與過去七佛?
為什麼佛弟子不建議算命或占卜術數探究未來?
為什麼女人要比男人多修五百世才能成佛???
儘管不同派別解釋不同,但一般理解「善」,是指: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要能做到這些,才能稱得上是善男子、善女人。
為什麼會有治喪之人、女性經期不能入廟拜拜的說法?是迷信還是尊敬?
佛教認為人皆有佛性、人皆能成佛,世界並非由某一個造物者所主宰,我們禮佛,是敬佛性中的良善、激勵自己更好,而不是鼓勵偶像崇拜。
助念可以分三個階段進行:一、氣息尚存、即將彌留之際;二、過世後八到十二小時;三、過世後七七四十九日。 每一階段的助念重點不同,透過內容簡單分享。
人有八識,在過世後的八小時內,會陸陸續續地離開人體,這過程如果 被觸碰或移動是很不舒服的,可能會讓逝者心生負面情緒,反而對逝者不好。
三世怨,指的是第一世積福修德,於是第二世時能擁有較寬裕的資源,但假設這一輩子只知享福,又仗著自己的資源造惡業,導致第三世時可能落入貧窮跟痛苦之中。 三世是個概括性的概念,而不是真的代表三輩子,希望人們在擁有的時候樂於分享、廣佈施,修福之外也要修慧,這樣才能夠讓福德綿延流長。
比較純粹的佛教寺廟,基本上是一定有大雄寶殿,通常就是正殿。 大雄,是釋迦牟尼佛的尊稱,意味釋迦牟尼佛俱十力、伏四魔;寶,指的指的是佛、法、僧三寶。
橫三世佛,指的是空間的概念:中間是娑婆世界教主釋迦牟尼佛,西方是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佛,東方是東方琉璃光淨土的教主藥師佛(另有一說是阿閦佛)。 豎三世佛,指的是時間的概念:現在是釋迦牟尼佛,過去是燃燈佛,未來是彌勒佛。
回答問題之前,先想下你唸經的目的是什麼? 如果是為了十方法界眾生祈福,那白天、晚上唸有差嗎?我們恐懼的是自己的心魔。 假設唸經的目的是為了修行自己,那你該面對的是那字字句句的虔誠,觀想自己內心的紛亂,怎麼會有我白天唸,晚上不要唸的差異?這就是心隨境轉了。 如果唸經的目的是初入佛法不太了解或心生恐懼,或身體比較不好,那就早點休息,隔天早點起來,精神好了再唸經。 唸經要心生歡喜,心生信心,才會持久。
現代社會太多訊息流,打開手機就是腥、羶、色,會紛擾我們的內心,而當我們唸經時,可以藉這個機會讓自己專注在文字上,直觀面對自己的欲望、進一步遏制自己的欲望,訓練自己沉穩下來並修得內心清淨,這過程就是種修行。 也因此,唸經為什麼會有功德?因為透過沉澱自己,改變自己內心的焦躁紛亂,改變自己的習性即是功德,進而改變自己的運勢。
佈施可以簡單分為三種。 財佈施:把擁有的物質、財富跟資源分享給需要的人。 法佈施:把知識、經驗分享給別人,協助他人解決困境。 無畏佈施:消除眾生恐懼,讓眾生心生安穩。
我們在有意無意間常常會做出傷害別人的事情,不管是這一輩子也好,過去世也好,不管記不記得,但是我們希望這些不好的言行、傷害別人的行為,能夠遏制他,所以我懺悔它。 懺悔要做到三步驟:承認自己的錯誤、發誓不再犯,並且做出相對應的彌補,這才是完整的懺悔。
業力可以分為惡業跟善業,以惡業來講,又分為十惡業,可以區分為身、口、意三大類。 身業的惡業分為:殺生、偷盜以及邪淫;惡業的口業分為:綺語、妄語、兩舌跟惡口;意業的惡業分為:貪欲、嗔恚跟邪見。 知道了十惡業之後,可以相對應到善業,善業也分為十善業:不偷盜、不殺生、不邪淫、不綺語、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以及不貪欲、不嗔恚、不邪見。
一個人的福報、功德、福德也好,它是定量的,都是靠自己感召來的,除非我們持續地積善修福,否則它的量就在那裡,沒有人可以過渡給你,沒有人可以幫你無中生用。 你想改變也好、改命也好、改運也好,它最根本的一個原因就是你要相信你自己,自信並且去克服自己的弱點、積善修福,這才是第一之道。任何想要靠外力改變自己命運的,這就叫做投機,也叫做取巧。
現實世界中,你欠甲的錢,不能因為給了乙就不用還,那所以你今天積善修福、有功有德於別人,跟你欠別人該還的因果,是兩碼子事情,不能說:啊!我做了好多好事,所以我做的那些不好的事情都要抵消掉,這是不可能的。 也因此,為什麼神通力跟佛力不敵業力,因為哪怕你今天是一個佛菩薩,有再高深的佛力跟法力,該承擔的、該面對的,還是要面對。
Comments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