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
大牛旅行,人生智慧

57 Episodes
Reverse
從曼谷搭火車去美功。幾乎是半天的行程,七點多一大早出發,搭了兩段各一小時的車程,一段渡輪,和等待火車的時間。雖然累,看到不一樣的曼谷郊區和人很有趣。原本以為看膩的美功鐵道卻因為從火車上看下的視野不同大大地有趣,像極了當大明星的感覺。
美功下一站,安帕瓦的美值得在週末待上兩晚,夜晚的寧靜和跟旅人的交誼聊天和清晨的和尚化緣都是安帕瓦迷人的精緻。
馬六甲到吉隆坡待了三天兩夜。住宿在中央車站附近,屬於印度區一晚四人房500台幣。第一晚去了知名燒烤店及雙子星拍照。隔天去了黑風洞及茨廠街,晚上就在飯店附近行動。第三天早上搭Grab計程車去附近的國家清真寺,之後就退房搭一小時巴士去機場。馬航飛曼谷飛機被改到一個多小時後出發,到達曼谷已是晚上,住在機場捷運站附近的旅館,一小時內從機場到達飯店房間休息。
隔天搭包車12小時去北碧動物園,早上去稻田咖啡店Meena Cafe,之後去桂河大橋看火車,中午才到動物園搭遊園車及單獨餵長頸鹿的行程。下午去另一知名的仙人掌咖啡,滿足心願。
更正:節目提到的火鍋店名為:MK。誤說出MBK,實為曼谷知名流行百貨公司名稱。
從買好機票等待五個月,終於在八月出發為期11天的旅行。
這次連去兩個國家-馬來西亞跟泰國。
帶了一個只有國小的新包,第一次出國看看這世界。加上母親,是老中青三代的背包客旅行。
第一次從馬來西亞飛泰國。
第一次帶小屁孩出國玩
第一次去榴槤園參觀
看到一般摩托車可以騎上馬來西亞高速公路覺得神奇又危險。馬來西亞果園路上筆直看不到盡頭想起了澳洲的馬路,感覺有袋鼠會跳出來。馬六甲比我想像中得大。
曼谷搭計程車既期待又怕受傷害。泰國的咖啡店和百貨公司一家比一家美。習慣馬,泰物價回台很受傷。
世界之大,請大家好好體驗。
算算在伯斯竟然住了9棟房子,搬了8次家。在伯斯,官方建議一週房間的房租費為200澳幣,約為台幣4200元(2023年六月匯率。在郊區簽約租2房1衞1廳的公寓約為400澳幣不含雜費。)當年一個窮學生住宿一星期的預算為100澳幣包含雜費,所以找到的住宿都不好,甚至一開始影響學習效果。100元基本都是跟人合分房間,最誇張的是第一間房子竟然是四人一間房間,只有2張半雙人床這麼大。有了汽車之後人生從此海擴天空,約住越好,搬家也只要把東西塞到汽車裡真是輕鬆自在。第一間住Galendalough 住3個月;第二間住市區邊緣大馬路旁,住9個月;第三間住市區西側,1星期;第四間住Burswood,住1年;第五間住Kewdale,3個月;第六間住Cloverdale,7個月;第七間住Victoria Park ,6個月;第八間住Myaree,3個月;第八間住Riverton,5個月。節目可以聽到每間住宿的故事,分享一個人在伯斯留學奮鬥的故事。
前言:此次錄音前言跟結語在節目尾端。若要出國一年以上,請把這段時光列入自己的人生藍圖裡,思考這個計畫的目的;國家的選擇和對未來的影響。0-30歲的青春時光,珍貴程度可能是40-50歲的1.5倍。不管來澳洲打工,留學和遊學。請先在紙上寫上十年間的人生規劃確定來澳洲的目的並認真執行。且出國體驗是不是最喜歡澳洲呢?還是其實其他國家比較適合自己呢? 澳洲的文化是樂觀,正直,簡樸和自然景觀。但是就是城鄉差距大,城市文化發展不長,家戶緊閉在住宅區有被隔閡的感覺。希望大家來澳洲都能有豐富且快樂的時光。
在澳洲留學加畢業後生活總共快五年時間。留學期間唸了2個多月語言課程,後來唸了活動管理,跟2年制的餐飲管理,學習西餐烹飪。在伯斯總共住了8個地方(更正節目裡只有7個地方,搬家搬成精。工作在辦公清潔業做了四年多,其中在一家當地政府機關就做了近三年,畢業前開始在餐廳工作累積學習相關經驗,踏足餐飲業。留學近5年這段生活改變我很多,之後再跟你們細細分享其中酸甜苦辣。
如果住不起豪宅就去豪宅打掃吧!那是在澳洲打工度假第二年下半場,離開鳥不生蛋的澳洲中央沙漠,去到了美麗繽紛的湛藍大海渡假區當房務員,又能跟第一年認識的朋友一起工作,休閒,人生真的很開心。或許打工渡假兩年期限到了尾聲,我努力到了我對打工度假理想的生活。之後重回澳洲當學生並準備長期在澳洲居住的近五年日子,又是不一樣的時光。這是一段更長的故事,之後再分享給你們。
走媽祖繞境,切記要走在媽祖前面,才有東西吃。大甲媽祖台中,彰化多是發點心。雲林,嘉義是辦流水席,風情不同。
媽祖繞境可看處:大甲媽祖,煙火,陣頭,報馬仔,鑽轎子,虎爺超大鞭炮,到各個廟宇要符紙折起來掛在令旗上。白沙屯媽祖:一致顏色的帽子臂章,粉紅超跑換轎子,突然闖進民宅或臨時駐駕,還有白沙屯廟的媽祖會被請出來,大甲媽祖的大媽祖是會在原廟駐守,是請其他媽祖出巡。
澳洲打工第二年算是要什麼來什麼,跟第一年比真的順利很多。在北領地的達爾文下飛機,第三天就面試到工作,當時笨蛋如我嫌薪水低,跑去隔壁西澳省的Boome小鎮開啟了一直找工作的生活。這樣工作東拼西湊的日子竟也過上五個月。直到遙遠北領地南方休息站招手,便決定隻身前往這個荒涼到更讓我跌下下巴的地方。這裡荒涼到手機都收不到門號更別說上網這種奢侈休閒,只能打公共電話。剛到第一個月超級寂寞,但後來慢慢適應,到第三個月已經適應卻到了要離開的日子。這段生活真的很特別,完全就是被野性大自然環繞的生活,也穩定存了一筆積蓄。歡迎你們來聽聽我這段澳洲生活奇聞。
經歷近一年過辛苦的打工生活終於存下一些錢來旅行,利用簽證剩下一個半月時間,把西澳以外的大景點玩好玩滿。每一個省的大都市幾乎都待上一星期。以下是在該都市必玩景點。
西澳省伯斯Perth- King's Park, Rotnes Island,Fremantle
南澳省阿得雷德Adelaide - 德國村,Gleng, Port Adelaide
維多利亞省墨爾本Melbourne- Belcrave蒸氣火車,大洋路,彩色小屋,Phillip Island, St.Kilda 海灘
新南威爾斯省雪梨Sydney- Blue Mountain藍山, Opera House歌劇院,Darlin Hobour
昆士蘭省
布里斯本Brisbane -Long Pine Koala Sanctury無尾熊保育區
凱恩斯Cains-大堡礁,雨林,瀑布,市區公立鹹水游泳池
佛萊絲沙島Fraser Island-露營
更正:在學校工作必須申請“working with children ”證,非“Child care 證”。
Carnavon 這個西澳中部副熱帶農業小鎮是澳洲第一年打工度假的亮點,在這裡居住了半年之久。前半年同一班機到伯斯,又住到同一間偏僻旅館,在這個小鎮又相遇了。前半年鋪陳的人脈,在後半年漸漸發酵連成一個西澳陣線聯盟網,熱血穿線的大牛漸漸變成大牛里長伯帶領著香蕉旅館的里民們一路往前邁進。在這裡來自台灣的背包客們賺的不多,但是家裡的農產品卻異常的多,帶著自己的農產品在附近鄰居家走一圈,換得了更多豐富的食物。沒工作的時候就去海堤釣一整天的魚,沒有釣個八小時不回家。還有斷掉的海堤,比須趁著漲潮前過海才能上海堤,結果一直釣到熱帶魚。在Carnarvon,沒賺大錢,我們在這裡賺到存一輩子的美好回憶。
這集是澳洲打工度假第一年前半年的故事,在西南澳顛沛流離的打工經驗。前一個半月不順的生活常常哭泣,後來壽司店工作兩個月生活逐漸穩定,又去了附近的瑪格麗特葡萄酒園鎮踩葡萄。
在澳洲的第一個半月生活不穩定到現在重溫都覺得很多災多難卻也覺得多彩多姿,建議去澳洲打工度假的年輕人一定要自己找工作才能體驗在國外生存的真實感。
從Perth,Bunbury,Manjimup,Margaret River這些地方雖然只待上一兩個星期,新鮮的每一天卻覺得的好像過了好幾個月。打工度假第二年覺得還是第一年好玩。第一年下半年卻覺得還是剛來澳洲好玩,生活的不確定性有時反而讓我們生存感滿滿。
打工渡假2年,澳洲留學近5年,中間前後跨越近10年的時間來回澳洲,自己也算半個澳洲老屁股。從單純把自己當外國人的背包客到用當地人眼光看澳洲,這個讓我喜怒哀樂的國家竟也讓我當成自己半個家鄉。開始留學生活後,不同生活的壓力讓我看待打工度假時的困苦都覺得不算困難。獨自留學兼半工半讀才是挑戰的開始。此時出發前的心態調整很重要,並且要夠了解自己,才不會走很多冤枉路。打工度假第一年雖然不順遂但回顧過去卻也顯得多彩多姿,之後會先分享澳洲生活第一篇-第一年的打工度假。請各位多多指教。
離開水鄉周庄搭公車到蘇州參加一日團,去了世界遺產獅子林,知名的寒山寺和遊船,途中穿插珍珠觀光工廠,蠶絲和紫砂壺觀光工廠,要不是經費不足真的很想從工廠帶些土產回家。夜晚住進蘇州知名平江路老街,這是一區有生活感的古代建築群,活生生就像回到古代,只差沒穿古裝而已。拙政園更是讓我待上大半天,園裡沒個眼神看到的景豐富多彩,讓古代無法出門的大家閨秀生活多點樂趣。搭火車回上海,乘客垃圾丟地板,隔壁鄰居在座位上刮鬍子都讓我大吃一驚。七寶古鎮跟專家在皮影戲屏幕用皮偶對戰非常好玩。搭地鐵去機場差點被下車的人群推出車廂,只好死命抱住欄杆不被人流推出去。上海行結束了,歐洲行正式到尾聲,謝謝你們的收聽,希望不久後能再次帶著愉快的心出遠門帶給你們更多新鮮的資訊跟感想。
就是在裡面過夜2晚,門票也會延長天數,期間可以自由進出古鎮。5A古鎮門票在當時就100人民幣了,好處是裡面很多古蹟參觀都不用另外付錢。參觀中國古鎮只能說中國在古蹟上有的是資源,真的還原電視場景,住在古早味十足的青年旅館,夢裡都夢見自己成為古代大戶愜意。夜晚跟清晨體會原來的周庄,白天可以隨意去景區內古蹟聽別團導遊講解。白天無聊還可以搭公車去附近免費古鎮甪直晃晃體驗當地人的閒情逸致。周庄這麼棒,你一定要親自來好好體驗。
歐洲回程時利用轉機之便在上海,蘇州停留一星期。在日本遊學時的同學老家就在上海,還是有名的徐匯區。彼時的人派就在這裡用上啦!同學的親戚,一位當時50多歲的嬤嬤會接待我。一直幻想著徐匯區裡的高樓中有一戶是同學家,結果卻是被高樓包圍的都更前的一區矮房子。只有兩樓,同學家在一樓,樓上還是另一戶。奇妙的是通往樓上的樓梯還是在同學家裡,整個就是沒有經歷過的體驗。同學家外圍還堆放著垃圾行成小型垃圾山,周圍還有不少金髮碧眼的西方人騎著單車載著小孩去上學,上班。嬤嬤因為我特地帶著我步行有上海,能被一位土生土長老上海人領著遊玩真是何德何能。嬤嬤也因為我踏出家門一起見識這個連地圖都沒用的大上海,因為每天都在施工🤣。還是那個便宜的公家商店物價也是只能懷念用。我們去了物價超高的城隍廟,去了夜晚金碧輝煌的外灘,看到知名的和平飯店。同時也是一趟讓嬤嬤印證所言的步行旅行。上海市區超級大,加上時差,眼裡除了走不盡的金碧輝煌剩下的就是嬤嬤慈愛的眼神。我把金色耀眼的外灘當時如夢的背景幫難得出門的嬤嬤拍了紀念照,希望她平安健康。
在羅馬最後一天也是在歐洲的最後一天。天氣晴朗,上午從許願池出發,經過熱鬧的市場,看到許多台灣沒看過的蔬菜好想帶回家煮。沿著地圖的大路,實際是像台灣的小巷,沒有摩托車汽車和花盆雜物,看到一隻真人大的小木偶人坐在店門口好像跟你打招呼。莫名走到知名景點萬神殿,感受到純圓建築帶來的祥和感。
在路邊餐館吃到秤重算錢的方形比薩,竟然不算多出來的一,兩塊歐元。下午搭捷運去機場,竟然差點擠不上車。去機場的交通費超過預算,售票人員教我絕招。機場退稅,服務員動作慢差點趕不上飛機。
再會歐洲,約定三年後見。下一站,一星期的繽紛上海轉機行。
若不是旅行移動,怎麼可能一大早起來就散步到羅馬競技場裡參觀。還在路上跟著義大利人站著吃早餐,飲料還是只有一口的濃縮咖啡。參觀羅馬競技場強烈建議租借導覽機,身歷其境的話劇方式呈現景點故事,讓你眼睛看耳朵也同時跟上眼睛吸收到的資訊。真正的歷史教室就是你所站的位置。這種學習的樂趣是以前在台灣教室所享受不到的。羅馬競技場有很多層,每一層看到的景致都不同,記得一定要在最低跟最高層體驗不同身份帶來的不同視野感。在這裡還盡量在每層繞一圈試圖找尋自己最理想的位置,以及自己如果是當時平民的話可以買到哪一個位置等遊戲。當時的競技場是血腥的,一旦變成奴隸生命就無法掌握在手裡珍惜著。從下往上的視野看到的只是人性如野獸般的吶喊吞沒著自己的性命。歷史是殘酷的也希望歷史讓人類更進化和平。
從佛羅倫斯搭了近五小時巴士終於到達羅馬,到達時肚子超餓,趕緊買個捲餅吃。到達電影裡歐式公寓的住宿點安頓好後,立馬走路出發去見心心念念的羅馬競技場,越走越興奮就像見情人一般忐忑不安。競技場超級大,不愧是聞名於世的古蹟。在這裡可以買競技場聯票,除了競技場還包含附近兩個古蹟,24小時內使用。閒逛了聯票的市集遺跡但似乎就像廢墟,而且天氣超熱,遺跡沒有遮蔽物面積又大,水喝完無法馬上走出景區感覺自己要暈倒在這,真是驚險。後來又去了鼎鼎大名的許願池,大到像游泳池,來到羅馬很多地方都大開眼界。不禁感謝自己在最後一刻把義大利這個國家納入拜訪國。
停留佛羅倫斯(斐冷翠)主要是為了從這裡搭火車去看比薩斜塔。行程已經很硬了,偏偏昨晚的地震影響火車行駛導致嚴重誤點。好不容易到了佛羅倫斯還被預定的青年旅館放鴿子,臨時找到評價不錯的旅館。雖然價位高,但房間有電腦,旅館有免費早餐跟城市導覽,其實很划算。可惜隔天一大早要走了,也享用不到這些服務。無法去看比薩斜塔把多餘的時間揮霍在文藝復興發源地-佛羅倫斯身上。天氣濕濕冷冷地,參觀了聖母百花大教堂勉強成為到此一遊景點。參考當地明信片決定去當地景點舊橋看看,裡面金店不吸引我反倒被充滿托斯卡尼風光明媚風格的陶器吸引,帶不走實體只能盡情用雙眼將眼前的美好凝視著成永恆。希望不久後能再來義大利旅遊並在鄉村多花時間了解當地。在此哀悼在2023因土敘地震傷亡的災民及其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