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不可逃课BookTalk
不可逃课BookTalk
Claim Ownership

不可逃课BookTalk

Author: 不可逃课BookTalk

Subscribed: 10Played: 51
Share

Description

不可逃课BookTalk 是三个职场打工人在忙碌的生活中抽空看书、一起聊天的谈话节目。
我们希望能通过这档节目让自己保持阅读和思考,同时又能和好朋友分享观点、简单地聊一聊。

节目主播:米娅、锦鲤、安妮

目前节目是每两周更新一次,一般是周五上线新的一期。订阅我们,就可以第一时间收到节目更新啦!
109 Episodes
Reverse
《半生缘》是我们第一次在节目当中分享张爱玲的作品。这部小说1950年在上海《亦报》上连载时并不叫半生缘,而是取名《十八春》。结局也与现在的版本不同,是一个喜剧结尾。张爱玲离开大陆、旅居海外之后改写了结局,才有了我们现在读到的《半生缘》。这本小说情节曲折离奇,与张爱玲早期的作品有些许不同。后来也多次被改编为影视作品,书中故事为大众所熟知。这次节目当中我们将带大家再次重温这个万分唏嘘的故事。本期节目你会听到:- 作者介绍 01:32- 故事分享:   世钧初识曼桢,两人确定心意 22:50   两人感情渐浓,但为将来的厄运埋下伏笔 53:09   曼桢被囚,恋人再见已是沧海桑田 1:06:57片尾曲莫文蔚 - 半生缘
今年是英国作家简·奥斯汀诞辰250周年,本期节目我们分享的是来自简·奥斯汀的代表作之一《理智与情感》。也是她第一本出版的小说作品。在介绍故事情节的同时,我们也穿插分享了小说与电影改编之间的不同,以及和他的姐妹篇小说《傲慢与偏见》之间的对比。在之前的节目当中,我们已经对于简奥斯汀这位作家做过介绍了,所以在本期节目当中就没有作者介绍的部分。感兴趣的小伙伴欢迎前往第23期《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和第66期《傲慢与偏见》节目考古。本期节目你会听到:- 书籍介绍(含电影改编对比)01:06- 和《傲慢与偏见》比更喜欢哪个?41:31- 2008年BBC翻拍的迷你剧 48:57- 片段分享:埃莉诺与玛丽安关于金钱与幸福感的讨论 52:47热恋中的玛丽安难解相思之情 57:33玛丽安与威洛比的“恋爱脑” 58:51擅长提供情绪价值的露西 1:07:43本期配乐95年版电影《理智与情感》插曲 - My Father's Favourite
在上一期节目中,我们进行了有趣的魔法知识问答游戏,介绍了《哈利·波特》书中的世界观。本期节目我们继续分享三位在《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中的重要角色:邓布利多、斯内普和伏地魔,也聊一聊这部经典奇幻系列小说为什么能够风靡全球,经久不衰。本期节目你会听到: - 阿不思·珀西瓦尔·伍尔弗里克·布赖恩·邓布利多 01:09 - 西弗勒斯·斯内普 12:44 - 伏地魔(汤姆·马沃罗·里德尔)39:40 - 聊一聊《哈利·波特》能够经久不衰的原因 1:05:44 本期配乐 The City of Prague Philharmonic Orchestra - A Journey To Hogwarts And Fireworks
马上就到9.1开学的日子了,散落在麻瓜世界里的巫师们,有没有收到猫头鹰送来的霍格沃茨开学通知呢?本期是开学特辑,我们要隆重跟大家分享的书是经典奇幻系列小说《哈利·波特》。小说描写主角哈利·波特在霍格沃茨魔法学校七年学习生活中的冒险故事。在超过200国家出版,有80种语言版本,2018年总销售量超过5亿,是世界上最畅销小说之一。此外,更重要的是,《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也是陪伴主播们童年成长的经典读物。作为多年的“哈迷”,这次在节目中分享这个系列小说,我们准备了一个特别的环节——不可逃课节目首届“三强争霸赛”!特别邀请了小助理当主考官,测试我们三位麻瓜的魔法知识储备。(欢迎大家留言告诉我们这套题的难度如何!)录制过程中因为实在太欢乐了,导致时长远远超时。因此,我们会分上下两期节目,连续两周播出!下周同一时间记得收听哦~本期节目你会听到:- 书籍介绍 02:16- 作者介绍 11:35- 不可逃课三强争霸赛:魔法知识问答游戏 18:53- 我们和《哈利·波特》的故事 39:10- 《哈利·波特》电影改编 43:29- 霍格沃茨魔法学校:地理位置,创始人,学院,课程等 49:19- 魔法咒语&神奇生物&魔法药剂 1:01:58本期配乐(按出现顺序)The City of Prague Philharmonic Orchestra - Hedwig's ThemePatrick Doyle - Hogwarts' MarchThe City of Prague Philharmonic Orchestra - Nimbus 2000
本期节目分享的刘子超在2024年出版的最新游记《血与蜜之地:穿越巴尔干的旅程》。某种意义上这本书是《午夜降临前抵达》的续篇。因为《午夜降临前抵达》是从柏林出发漫游欧洲大陆,直至意大利边境城市的里雅斯特。而血与蜜之地的旅程正是十年之后刘子超再次来到的里雅斯特,然后穿越整个巴尔干半岛,最终抵达半岛最南端的城市雅典。这本书中,除了起点的里雅斯特所在的意大利之外,刘子超的足迹八个巴尔干国家,依次是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黑山、波黑、塞尔维亚、阿尔巴尼亚、北马其顿、最终到达希腊。书中提到巴尔干这一词语在土耳其语中,bal代表蜜,而kan这个词代表血,这两个词语组成balkan,共同构成血与蜜的寓意。这个词汇组合精辟的解释了巴尔干地区的复杂性和矛盾性。西方的观点里,巴尔干国家常被视为问题的根源,巴尔干的刻板印象就是一个充满非理性和暴力的嗜血地带。刘子超试图通过更近距离的观察,来拆解这一表象背后的根源。主播锦鲤和米娅也在7月末游历了其中的塞尔维亚、黑山和波黑。如果对这趟旅程感兴趣,也欢迎大家关注米娅的小红书账号:一只米娅Mia本期节目你会听到: - 书籍介绍 01:54 - 巴尔干半岛的地理情况概述 05:50 - 巴尔干地区极简史 13:39 - 片段分享   - 波黑,莫斯塔尔 22:14   - 波黑,萨拉热窝 46:34   - 塞尔维亚,贝尔格拉德 1:07:21- 关于旅行的一点碎碎念 1:20:06片尾曲Guns N' Roses - Don't Cry
本期节目分享的是在今年二月由明室出品的新书《黄色墙纸》。这本书是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著名的女权主义作家、社会学家和改革家夏洛特·珀金斯·吉尔曼创作的短篇小说集。全书收录十二篇短篇小说,分为幽灵、觉醒、智慧、宣言这四个部分,包含同名小说《黄色墙纸》、《巨藤屋》、《转身》等代表作。夏洛特一生致力于推动女性的社会地位和权益,她的作品围绕性别平等的议题,通过女性在家庭、婚姻中的处境,揭露传统性别角色对个体的精神压迫。更值得关注的是,她的小说中没有那种直白的说教,而是以独特的日记体叙事方式展现了极具文学韵味的表达,让文字更有力量。本期节目你会听到: - 书籍介绍 01:15 - 作者介绍 05:32 - 闲聊:这本书和我们读过的其他女性主义作品有什么不同?13:24- 故事分享:  《黄色墙纸》21:05  《事随境迁》33:55  《珍贵的首饰》42:06  《转身》50:04片尾曲Anthem Lights _ Sadie Robertson - Just Be You
本期节目分享的是王朔的中篇小说《动物凶猛》。书中描绘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群北京部队大院子弟的躁动青春。小说以第一人称回忆展开,通过主人公对少女米兰由迷恋滑向暴力占有的心路历程,详细描绘了青春期未被驯化的“动物本能”与记忆的暧昧性,是对理想化青春的颠覆性书写。《动物凶猛》后来被姜文导演改编为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在国内外获得多个奖项。这篇小说被收录在同名中篇小说集中,除了《动物凶猛》,这部小说集还收录了王朔的其他多篇知名小说,包括《顽主》,《一点儿正经没有》以及《你不是一个俗人》。本期节目你会听到: - 书籍介绍 02:37 - 作者介绍 06:23 - 闲聊:主播们对王朔的不了解 21:58 - 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vs 小说《动物凶猛》26:22 - 什么是不可靠叙事及相关片段分享 47:49片头曲: 朴震  - 白桦林(手风琴版 )片尾曲: 吕思清(演奏)- 乡间骑士间奏曲
不可逃课已经100期啦!在第100期这样一个具有纪念意义的里程碑时刻,我们决定在节目中来读一读,之前从未涉及的题材诗歌。王小波曾说,“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我们出生、成长、恋爱、结婚、老去……或许阻挡不了时间的消逝,但却可以拿起笔写诗,化刹那为永恒。当我们在说“诗和远方”的时候,到底在向往的是什么?也许,诗不在远方,就在我们生活的此时此刻。本期节目你会听到:- 我们的读诗体验 01:34- 那些独属于古诗词的韵味 08:20- “季节”主题诗歌分享 12:02- “陪伴”主题诗歌分享 23:34背景音乐(按出现的先后顺序)余家仪,明日未来 - 逃不开夏天Jack Jezzro - MattinattaOskar Schuster - GwendolenSecret Garden - Illumination
本期节目我们要分享的是来自一位德国知名的儿童文学家的自传性小说《法比安》这本书的腰封上写的“下行年代, 一个小镇文青的宿命之死。”差不多一句话概括了这本书的中心思想。故事发生在1920年代末的柏林,经济大萧条席卷德国,到处都是失业的人,到处都是对自我麻痹的沉迷。小镇青年雅各布·法比安,试图在大城市柏林站稳脚跟。然而他却面临着接二连三的打击,工作被解雇,女友为了前途委身于权势,好友也因为事业情感的不顺利而自杀了。面对这一切,法比安却无能为力,逐渐沦为一个不合时宜的旁观者。小说叙事时间紧凑,小说的11天时间里,法比安穿梭于柏林形形色色的场所,感受着这座城市的迷乱、萧条、冷酷,经历背叛和失去,最后,为了救人,他从桥上纵身一跃,死在了冰冷的湖水中。本期节目你会听到:1. 书籍内容&历史背景 01:232. 作者介绍 23:183. 片段分享  - 旁观职场老油条如何编造假新闻 29:23  - 法比安的工作日常以及失业 34:45  - 为什么失业了却很自洽?39:12  - 去劳动局领失业金 42:35  - 职场失业情场失意 44:47  - 会来事的职场情绪价值提供者 47:32  - 留不下的大城市,回不去的家乡 55:144. 法比安是一个道德主义者吗?1:02:25片尾曲:Austin Farwell - Waltz of the Wind
本期节目和大家分享的书籍是202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韩江的出道作品《黑夜的狂欢》。这本书收录了韩江在1994年到1995年间创作的6篇小说。小说的主人公们都在现实生活中背负着孤独、伤痛和死亡。人们在白天看似平常地生活着,而每当夜幕降临,生活带给他们的伤痛被放大,他们离开、抛弃、彷徨、坠落,在死亡的边缘怀念他们失去的东西......本期节目你会听到:1. 书籍介绍 01:002. 作者介绍 03:323. 阅读感受 11:534.《丽水之爱》20:205.《黑夜的狂欢》33:436.《疾奔》01:04:47片尾曲:金必 - 멀어진다 (远去)
本期节目和大家分享的是法国作家安德烈·纪德的中篇小说《窄门》。小说主要讲述了主人公杰罗姆和他的表姐阿莉莎的爱情故事。杰罗姆和阿莉莎自小青梅竹马,两人都是虔诚的清教徒,共同追求着崇高的宗教信仰。爱情在他们之间渐渐发芽,但两人对于爱情的态度并不相同。杰罗姆将阿丽莎视为人生中最重要的存在,他诚实勇敢地多次向阿丽莎表达爱意,而阿丽莎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压抑自己的感情,不断将她深爱的杰罗姆推开。阿丽莎自小因为母亲的不忠饱受折磨,这让她对性产生了恶劣的印象。她对杰罗姆的感情十分强烈,但没有自信在现实生活中维持她和杰罗姆幻想中完美的爱情。于是,她一步步坚定了自己在上帝那里追求永恒幸福的信念,最终积虑成疾,离开了这个世界...本期节目你会听到:1. 书籍介绍 01:292. 作者介绍 06:503. 关于这部小说探讨的主题 14:004. 如何理解“窄门”?21:195. 阿丽莎第一次拒绝杰罗姆 26:296. 阿丽莎再次拒绝杰罗姆 34:247. 阿丽莎把杰罗姆越推越远的原因 46:32片尾曲:Flora Cash - Soul Mate
本期我们回归打工人系列,要分享的这本书叫做《精力管理》。这是一本对于打工人来说很实用的书,由吉姆·洛尔(Jim Loehr)与托尼·施瓦茨(Tony Schwartz),两位作者合著。是一本颠覆传统时间管理思维的经典著作。该书的核心观点是:时间不可管理,但精力可以再生。通过科学管理体能、情感、思维和意志四种精力源,人们可以突破效率瓶颈,实现高效且可持续的生活状态。除了书中的内容,三位主播也结合自己的打工人生活,分享了一些我们在精力管理方面遇到的困扰以及如何改善的经验。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帮助和启发!也欢迎给我们留言,分享你在精力管理方面的看法和心得!本期节目你会听到:1. 书籍介绍 01:162. 作者介绍 04:463. 闲聊:三位打工人主播遇到的精力管理问题 08:094. 内容分享:精力管理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 精力管理的原则 25:26    - 职场中年人罗杰遇到的挑战?33:28    - 怎样做到劳逸结合?40:195. 内容分享:精力的四个来源    - 体能精力 49:19    - 情感精力 52:11    - 思维精力 56:01    - 意志精力 1:04:396. 内容分享:精力管理训练系统    - 明确自己的目标 1:09:49    - 积极仪式习惯的力量 1:13:197. 读完这本书的收获 1:17:51片尾曲:Bob Dylan - Workingman's Blues #2
这次我们分享的书籍是来自于学者杨素秋的纪实文学《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这本书中讲述了杨素秋作为挂职干部在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工作的短暂期间,从零开始建立一座区级图书馆的经历。书中的故事介绍了从装修、消防到选书、宣传的种种图书馆建立细节。同时,更吸引人目光的部分是在作者从一个普通学者的视角所展现的种种官场生态。其中,选书是一座图书馆灵魂,也是杨素秋投入最多心思却遇到最大干扰的地方——官场小白的她首次遇到了“馆配潜规则”。虽然她受到各种压力,但仍旧坚持在有限的预算下尽量贴近用户画像选书,积极向自己各个领域的朋友寻求更加专业的意见。最终这个过程也被央视报道,杨素秋因此被称为“公共选书人”。另外,作为世界读书日的特别活动,我们将在4月18日起发起“换书”活动,请听友群的小伙伴分享自己可以换出的书单,让有趣的书籍流通起来。有兴趣的听众可以关注“不可以逃课Booktalk"微信公众号,添加小助手微信加入听友群了解详细情况。本期节目你会听到:1. 闲聊环节:主播们的私人书架 01:52安妮书架:米娅书架:锦鲤书架:2. 书籍介绍 14:493. 作者介绍 21:224. 这本书是不是不应该叫《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 26:324. 看完本书主播们“种草”的书单 30:36- 安妮:《僧侣与哲学家》- 米娅:《诗歌手册》- 锦鲤:《安徒生童话》叶君健译版 等童书5.  有趣的官场见闻:43:26片尾曲:毛不易 - 无名的人
我们终于终于要来读《百年孤独》了!这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创作的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在看过诸多被称为“XX式百年孤独”的小说后,我们终于得以体会《百年孤独》原文的魅力。果然是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的经典。很多读者可能会被书中众多的人物和不断重复的名字劝退,但实际上记不清名字也不影响阅读这本小说。马尔克斯不愧是写故事的大师。情节紧凑,魔幻与现实丝滑过渡,你甚至不会明显感知到时间的流淌。书中人物众多,每条故事支线都很精彩。节目篇幅有限,无法一一分享。强烈推荐所有的朋友去看原文。也欢迎看过的朋友们在评论区留下你印象深刻的片段!本期节目你会听到:1. 书籍介绍: 03:202. 创作背景:11:523. 闲聊环节: - 文学作品中有哪些著名的开头?20:08 - 他们的流传度为何如此之高?23:424. 阅读体验分享:我们读过不少被成为XX式百年孤独的小说,读起来有什么不同?28:445. 片段分享:(两位家族中的掌权者)    串起整本书的灵魂人物乌尔苏拉     - 独裁者暴君也不得不听话 45:05     - 生命力极强 48:30     - 大义灭亲 50:27    可恶又可悲的费尔南达     - 为何嫁入布恩迪亚家族?55:54     - 繁文缛节与矫揉造作 59:15     - 奇怪又自洽的三角关系1:00:496. 这本书有主角吗?1:05:02片尾曲:David Davidson - Speak Softly, Love (Silver Screen Classics Album Version)
本期和大家分享的是一部充满奇幻色彩小说《午夜图书馆》。在过去的人生中,你有没有一瞬间后悔过去的选择,幻想着另一种人生?《午夜图书馆》就是一本讨论关于生命、选择、遗憾等深刻人生议题的作品。主人公诺拉在经历了失业、失去爱宠、失去爱情等一系列打击后决定在午夜结束自己的生命。她并没有死去,而是来到了一个神秘的图书馆,在图书管理员艾尔姆太太的引导下,诺拉开始体验不同的平行人生......*本期节目的闲聊环节时间较长,想直接听书籍内容的小伙伴可以点击下方时间轴跳转到片段分享。本期节目你会听到:1. 书籍介绍 01:162. 作者介绍 15:163. 闲聊环节:    - 诺拉在抑郁状态中选择自杀的原因 18:39    - 作者的“治愈清单”和让我们觉得治愈的事情 21:50    - 人生中感到特别后悔的瞬间 35:224. 片段分享 43:25    - 本源人生中诺拉的打工人心态 43:38    - 冰川学家诺拉遇到北极熊的经历 45:11    - 摇滚明星诺拉的人生感悟 50:295. 体验平行宇宙中的不同人生给诺拉带来的改变 53:44     片尾曲:方大同 - 没啥好说
本期节目三位主播在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伍尔夫文集·布面精装版》六册书中各自选择了《一间自己的房间》,《到灯塔去》以及《达洛卫夫人》分别阅读。试图通过作品进一步走进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精神世界。这套丛书的封面复刻了英文原版,是由弗吉尼亚的姐姐凡妮莎设计。姐妹两人的才华交相呼应。《到灯塔去》是弗吉尼亚自传体的意识流小说,小说主人公拉姆齐夫妇的原型就是弗吉尼亚·伍尔夫自己的父母。小说以到灯塔去为贯穿全书的中心线索,描写了拉姆齐一家片段式的生活经历。《达洛卫夫人》同样采用意识流手法,以一天为时间框架,通过达洛卫夫人和战争幸存者塞普蒂默斯的平行叙事,展现当时人们的精神困境。《一间自己的房间》始于弗吉尼亚·伍尔夫在剑桥大学的演讲。后扩充为一部女性主义散文,核心论点是女性需要经济独立和隐私空间才能进行文学创作。本期节目你会听到:1. 安妮介绍《到灯塔去》 01:222. 米娅介绍《达洛卫夫人》 28:163. 锦鲤介绍《一间自己的房间》43:22*对弗吉尼亚·伍尔夫人生经历感兴趣的听众可以跳转上期节目收听我们对于《弗吉尼亚·伍尔夫传》的解读。片尾曲:陈粒 - 不灭附上实体书的照片一张~这个系列太美了,每一本都颜值超高!
今年的妇女节特辑我们将会连更两周,本期节目先和大家分享一部关于英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传记作品,作者是林德尔·戈登。下期节目中我们会各自分享一部弗吉尼亚本人的作品。作为二十世纪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弗吉尼亚·伍尔夫以意识流写作、女性主义思想和对人类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而闻名。她的一生充满波折,长期与精神疾病斗争,家庭与婚姻对她有着深远的影响,这也渗透到了她的作品之中。本书的作者林德尔·戈登就是通过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小说作品以及日记和书信重构出她的一生。她通过非线性的传记叙事,在真实性所能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详尽地追踪和想象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一生。这种传记方法正是伍尔夫的发明,也曾由她实践,背后是一种全新的重视无名者的历史观。本期节目你会听到:1. 作者介绍 02:072. 关于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简短介绍 09:283. 闲聊环节:如果作为女性穿越到过去或未来,我们会选择去哪里?11:374. 家庭和婚姻对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影响:21:36    - 父母 22:04    - 兄弟姐妹 39:03    - 婚姻 50:59片尾曲:Lizzy McAlpine - To the Mountains
大家情人节快乐!!!今天我们要分享的书也是和情人节主题相关,来自玛格丽特·杜拉斯的代表作《情人》是杜拉斯在1984年她70岁的时候,根据自己的少女时代的经历写成的自传式小说。一出版便非常畅销,火爆到书店直接限购。这本书口碑销量双丰收,不仅畅销,还还获得了法语文学界含金量很高的奖项,龚古尔文学奖。《情人》是一本融合了意识流写作手法的小说。虽然给阅读增加了一些难度,但如果能跟随杜拉斯笔下的思绪和情绪去流动,便能体会到文字之间流淌的那种哀伤之美。《情人》中的感情线故事如果没有杜拉斯的文笔,其实是个很俗套的故事,甚至有点庸俗。但杜拉斯用自己的笔触,在年华老去的岁月,穿过层层叠叠的回忆,穿过湄公河上氤氲的水汽,给读者呈现了一段隐秘,朦胧而绝望的爱情故事。如果明知是一段无疾而终的感情,你,还会选择开始吗?本期节目你会听到:1. 作者介绍 01:082. 书籍介绍 10:373. 什么是意识流小说,有什么特点,阅读体验如何?20:524. 少女和情人之间的感情是爱情吗?38:465. 片段分享 - 少女一家人的相处模式 59:24 - 自信且有个性的女人最有魅力 1:03:27 - 电影画面般的离别场景 1:07:04片尾曲:Beyond - 情人
本期节目和大家分享的是作家、翻译家侯健的《不止魔幻:拉美文学第一课》。正如这本书的副标题所示,这是一本非常好的拉美文学入门读物。“魔幻”一直是大众心中拉美文学的代名词,为了打破这种固有见解,侯健在这本书中全面梳理了拉美文学的历史渊源与发展轨迹,从 19 世纪的浪漫主义到现实主义的转变,回溯拉美的 “文学爆炸”,讲解至 21 世纪最新拉美文学代表作家。不仅涵盖博尔赫斯、波拉尼奥、马尔克斯、略萨等知名作家,还解析了诸多拉美新生代作家和作品,为读者进行了简明却全面的拉美文学赏析。读了本书之后我们开始逐渐明白,魔幻现实主义的核心是现实,而“魔幻” 只是展现现实的辅助手段。本期节目你会听到:1. 闲聊环节:侯健写作本书的初衷起源于一个B站的付费课程。你有没有其他私藏的宝藏网络资源?01:36- 安妮:b站up主:食贫道,Ali Abdaal- 米娅:b站up主:木鱼水心;音频节目:蒋勋细说红楼梦,哈利波特真人语音朗读- 锦鲤:播客:忽左忽右,b站up主:小Lin说2. 书籍介绍 24:553. 作者介绍 30:074. 拉美作家分享:- 博尔赫斯:被诺贝尔奖错过的非典型拉美作家 39:34- 马尔克斯:经典中经典 49:17- 略萨:作者侯健的最爱作家 1:02:23片尾曲:Maluma - Sin Contrato
本期节目和大家分享的是一部囊括世界科幻小说两项大奖“星云奖”和“雨果奖”的科幻经典作品《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这本书由丹尼尔·凯斯所著,以第一人称叙述,描述了一个名叫查理·高登的男子参与了一个声称能改造智能的科学实验,该实验已经在小白鼠阿尔吉侬身上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下一步急需进行人体实验。个性和善、学习态度积极的心智障碍者查理·高登成为最佳人选。查理通过一次手术变为天才,智商从原本的68跃升到185。在学习大量知识的同时,一些从未有过的情绪和记忆也逐渐浮现,查理发现智商的提升并没有带来他所期望得到的更多的爱。因为实验的漏洞,查理又经历了逐渐失去智力的过程。这不仅是一个关于智力提升的科幻故事,更是一个关于人性、记忆与存在的探寻。本期节目你会听到:1. 书籍介绍 00:562. 作者介绍 07:103. 闲聊环节:想象过自己智商超群会是什么样吗? 11:264. 片段分享:35:16 - 查理和艾丽丝 36:29 - 查理在面包店的故事 40:24 - 查理和阿尔吉侬 47:09 - 查理和他的父母 52:44片尾曲:Onion - 以爱的名义
loadin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