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
有何不可whynot
有何不可whynot
Author: Ethan233
Subscribed: 0Played: 0Subscribe
Share
© Ethan233@小宇宙App
Description
🌎一个探索生活工作各种新可能的电台,这里我们会聊海外生活、自由职业、创造财富等等话题,一起对抗庸常无趣、一眼望穿的当代生活。世界如此精彩,我们当然不能置身局外。
🌟欢迎订阅,一起发现人生的无限可能。
🟢听友群请添加:Coubo123
🎙️节目主播:海猫君
北京工作多年后回成都定居,目前旅居加拿大。
一个难以定义的人,数字游民、UI设计、写代码、业余厨子、专栏作者...
对一切未知保持无限好奇,步履不停,探索不止。Never settle.
🌟欢迎订阅,一起发现人生的无限可能。
🟢听友群请添加:Coubo123
🎙️节目主播:海猫君
北京工作多年后回成都定居,目前旅居加拿大。
一个难以定义的人,数字游民、UI设计、写代码、业余厨子、专栏作者...
对一切未知保持无限好奇,步履不停,探索不止。Never settle.
51 Episodes
Reverse
🎧 本期内容:本期嘉宾是在东京生活的S,她在35岁这年,做了一件很多人不敢做的事,离开上海,告别她在金融行业打拼了快10年的生活,一个人搬去日本,读语言学校,打工,重头来过。不是“上岸”失败,也不是突然逃离,她说:“只是终于决定不再被推着走,想试试看,能不能重新养自己一遍。”在东京,她开始过上了和以前完全不同的日子:没有喧嚣的社交,没有精英的标签,只有每天早起背单词、做便当、下班路上的风,以及那间属于她自己的小房间。这期节目,我们一起聊聊她的转变:从一个人生活在上海的10年,到走出熟悉的节奏、去日本重新开始,从曾经以为“稳定”才是唯一出路,到慢慢感受到:生活,其实可以不那么完美,但可以更贴近自己。如果你也正处在人生的卡顿时刻,愿她的故事,能给你一点点力量,让你在焦虑里也能看到另一种可能。🟢【听友群】请添加:coubo123💡本期主题包括:Part 1|从离开上海到落地日本:人生转弯的起点03:18 在上海的生活08:57 上海10年生活带来的成长11:19 想出国留学的契机?15:08 选择日本的原因25:00 刚到日本的文化冲击Part 2|在日本的日常:学习、打工与独处的日子27:48 在日本找房的过程40:01 在日本打工的经历和体会48:52 在语言学校学习的体验56:23 日本是i人的天堂吗?58:32 在东京的生活体验1:09:30 日本的便利店文化1:18:25 学生怎么转换为工作签证?Part 3|35岁重启人生:心态、选择与未来的方向1:29:10 在日本的求职过程1:34:51 35岁重新开始心态和年轻时的不同1:40:55 如何低成本留学1:46:39 未来计划和对想去日本的建议1:49:55 忘记自己的年龄1:52:08 关于自媒体嘉宾的小红书:S.33🎙️主播海猫君:北京工作多年后回成都定居,目前旅居加拿大。一个难以定义的人,数字游民、UI设计、写代码、业余厨子、专栏作者...对一切未知保持无限好奇,步履不停,探索不止。Never settle.
⭐️🔮关键词:内耗、焦虑、迷茫、内卷、东欧、小众留学、摄影、副业、自由职业、女性成长🎧 本期内容:本期嘉宾是来自成都,目前生活在布拉格的 Sylvia。她在捷克读国际商务专业,同时也尝试将自己的兴趣发展为副业:摄影陪拍、塔罗咨询、自媒体记录旅行与生活点滴。她没有跟着大多数人一起卷,被内卷和焦虑裹挟,而选择了另一条路:小众,但踏实;慢一点,但更自在。节目中我们聊到: 为什么她决定离开国内、选择捷克作为留学目的地 在布拉格留学与生活的真实状态,和大家想象的差距 如何通过副业实现生活独立,也慢慢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价值感 一个月打卡一座城市的计划,如何在异国保持灵感和热情 她希望未来通过自身经验,帮助更多人找到自己的可能性如果你也曾思考:有没有适合自己的另一种生活方式?那Syliva的故事,也许会带来一些启发与勇气。📸嘉宾摄影作品:💡本期主题包括:02:37 为什么选择捷克留学?05:50 刚到布拉格的第一印象11:43 捷克大学的教学方式13:37 捷克的特色饮食和节日18:41 捷克生活方式和国内的不同22:46 毕业后决定留在捷克的原因31:00 在捷克做副业的经历41:33 印象深刻的约拍客人48:28 布拉格的小众独特的体验和餐厅56:00 第一次去布拉格的建议1:00:05 其他欧洲城市推荐1:03:59 未来计划和人生观🌟嘉宾介绍:Sylvia:布拉格经济大学国际商务专业,摄影陪拍,自媒体创作者,副业探索者嘉宾的小红书:Sylvia🎙️主播海猫君:北京工作多年后回成都定居,目前旅居加拿大。一个难以定义的人,数字游民、UI设计、写代码、业余厨子、专栏作者...对一切未知保持无限好奇,步履不停,探索不止。Never settle.
⭐️🎨关键词:加拿大,美国,艺术留学,海外生活,松弛感,自由职业,多元文化,开放包容,打破偏见,治愈,女性成长🎧 本期内容:在很多人眼里,纹身是叛逆、不正经。但在Tongyu的故事里,纹身却是另一种可能:它可以是纪念亲人、宠物、童年的温柔瞬间,是遮住疤痕的烙印,也是写给自己的勇气与自由。从插画师到纹身师,她走过旧金山与多伦多,闯进了这个曾经充满偏见的行业。从最初被拒绝、被质疑,到如今开了属于自己的工作室,她一路坚持,用针和墨把别人的故事变成独一无二的印记。在这期节目里,你会听到:• 她如何一步步从插画转型到纹身• 身为女生,在男性主导的行业中如何突破偏见• 客人背后那些关于纪念、治愈与重生的故事• 她给正在纠结要不要纹身的人什么建议?等等精彩内容,如果你也在寻找勇气,想打破框架活出更自由的自己,这期节目一定会给你带来力量💫🟢【听友群】请添加:coubo123💡本期主题包括:03:44 意识到画画成为自我表达的方式06:11 高中给同学校服画画的经历11:26 选择旧金山艺术大学的原因15:44 大学里有趣的课和印象深刻的人23:12 毕业后想做纹身的原因24:40 因为是亚洲女性而被直接拒绝的经历31:44 为什么选择在多伦多开工作室?38:05 独立接单时遇到的挑战40:15 纹身的成就感时刻和感人故事44:18 建议不要做的纹身49:36 对一直想纹身但犹豫不决的人的建议54:50 关于纹身的风格1:03:53 未来计划嘉宾部分纹身作品:🌟嘉宾介绍:Tongyu:旧金山艺术大学插画系硕士,Good Old Day Tattoo Studio创始人嘉宾的小红书:Tong&Tattoo纹身师🎙️主播海猫君:北京工作多年后回成都定居,目前旅居加拿大。一个难以定义的人,数字游民、UI设计、写代码、业余厨子、专栏作者...对一切未知保持无限好奇,步履不停,探索不止。Never settle.
🎧 本期内容:本期嘉宾Silvia来自贵州的一个小城,从小就对美术和空间感兴趣。本科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后她没有立刻出国,而是选择先在上海职场打磨两年。那段工作经历让她更清楚地看见了自己真正热爱的方向,也促使她重新出发,申请了一直向往的米兰理工大学。留学三年,她经历了全新的文化、语言和生活节奏,完成学业后,她拿到了北欧顶尖建筑事务所Snøhetta的实习机会,如今工作生活在挪威奥斯陆。这一期我们详细聊了: 她为什么先工作再出国?这个决定是否值得? 米兰理工建筑研究生项目申请流程 + 作品集准备要点 Snøhetta实习是怎么申请到的?她做对了哪些关键动作? 在意大利和挪威,建筑人的工作和生活状态有何不同? 留学和实习过程中,她最真实的焦虑与成长又是什么?我们不是在讲“逆袭”,而是在还原她真实的选择、犹豫和转弯——那些努力没有被看到的夜晚,那些小小的好运气,那些走得不快但始终没有停下来的步子。🟢【听友群】请添加:coubo123💡本期主题包括:02:59 从小开始画画的契机04:54 高二为何一个人去杭州学画画?06:00 中国美院学环境艺术专业的原因08:33 本科毕业去上海的原因13:08 为什么工作两年后想出国?14:16 怎么申请到米兰理工的?19:54 在意大利生活的体验25:40 在米兰理工的学习体验30:50 怎样拿到Snøhetta的实习机会的?40:36 在挪威的工作生活体验53:15 吐槽挪威饮食57:14 未来规划1:02:39 出国这几年最大的成长🌟嘉宾介绍:Silvia:中国美术学院建筑本科,米兰理工大学建筑硕士,Snøhetta实习生,现居挪威奥斯陆嘉宾的小红书:美羊本咩🎙️主播海猫君:北京工作多年后回成都定居,目前旅居加拿大。一个难以定义的人,数字游民、UI设计、写代码、业余厨子、专栏作者...对一切未知保持无限好奇,步履不停,探索不止。Never settle.
🎧 本期内容:本期节目邀请到了石坂绿子,一位现居西班牙巴塞罗那的UX设计师、创业者。她本硕都读的是风景园林专业,曾获得国家奖学金、专业第一,却在职场中屡次因为“三本学历”而“被看不见”;她尝试过展览策划、视觉营销等工作,最终决定转行UX,并只身来到欧洲读第二个硕士。在这期节目里,她将分享: 面对学历焦虑和职场内卷,她怎样走出不被看见的困境? 为什么她放弃了英国和爱尔兰的名校offer,选择了西班牙? 在巴塞罗那的学习和国内有何不同?她是怎样重新爱上“学习”这件事的? 在竞争激烈、语言陌生的环境下,她是如何在巴塞罗那找到工作的?等等精彩内容,这是一期关于勇气、转型、探索和自我认同的对谈。如果你也正经历迷茫期,正在寻找Plan B,也许这期节目会给你一些启发。🟢【听友群】请添加:coubo123💡本期主题包括:03:39 大学为什么读风景园林?05:33 毕业后去北京的原因和工作08:46 怎么接触到并学习交互设计?11:06 决定出国留学的原因和申请过程23:12 在西班牙的教育方式和留学经历29:12 如何找到西班牙的工作的?42:06 如何突破自己的学历焦虑的?1:02:03 未来规划和对听众建议🌟嘉宾介绍:石坂绿子:风景园林转行交互设计,西班牙交互设计硕士,Moss Studio创始人嘉宾的小红书:石坂绿子工作室小红书:Moss Studio Barcelona🎙️主播海猫君:北京工作多年后回成都定居,目前旅居加拿大。一个难以定义的人,数字游民、UI设计、写代码、业余厨子、专栏作者...对一切未知保持无限好奇,步履不停,探索不止。Never settle.
⭐️🐱关键词:留学,硕士,海外生活,移民,婚礼摄影,自由职业,内卷,松弛感📝本期内容:本期嘉宾王小邪(Kathy),一位来自云南昆明的普通会计专业女生,在很多人都在为考公、买房焦虑时,她却选择了“拐个弯”,去了新西兰交换、留学、毕业、工作,最后拿下身份、定居奥克兰。她不是天选之女,也不是富二代。她靠一次次小小的选择,从会计专业的“默认人生”,转向了现在这段“有车无房有猫”的自由生活。工作日拍婚礼,假期拍风景,她说:“我没有非得要逃离什么,只是想活得像自己。”这期我们聊了很多现实的问题,也聊了很多不那么标准的人生答案: 普通专业如何留学移民新西兰? 自由摄影师的日常生活是怎样的? 离开国内,是逃避,还是另一种面对? 如果你也想要慢一点、自由一点的生活,这条路能复制吗?这不是一个标准答案的人生故事,却可能会让你安心,或者勇敢。🟢【听友群】请添加:coubo123💡本期主题包括:Part 1:她是怎么一步步走到新西兰的?03:48 国内的大学和专业05:32 去台湾交换的经历12:06 如何通过学分互认项目去到新西兰18:54 刚到新西兰的文化冲击24:45 申请林肯大学硕士的过程27:47 新西兰教育方式和国内的差异30:56 在新西兰最大的成长Part 2:留下来靠什么?她如何在异国站稳脚跟32:21 在新西兰找工作的过程39:45 印象深刻的职场文化45:24 拿到新西兰PR的过程57:34 在新西兰创业的契机1:00:45 难忘的客户故事Part 3:远离内卷,她在新西兰过上了自洽生活1:07:18 新西兰最吸引人的地方1:09:28 新西兰的小众宝藏旅行地1:16:11 选择“有车无房有猫”的生活代表什么样人生态度?1:24:30 未来计划1:27:59 给想去新西兰听众的建议📸 嘉宾摄影作品:🌟嘉宾介绍:王小邪:新西兰林肯大学市场营销硕士,摄影创业者,长居奥克兰嘉宾的小红书:纽村王小邪个人微信号:xinzai805🎙️主播海猫君:北京工作多年后回成都定居,目前旅居加拿大。一个难以定义的人,数字游民、UI设计、写代码、业余厨子、专栏作者...对一切未知保持无限好奇,步履不停,探索不止。Never settle.
📝本期内容:本期邀请到的嘉宾 Echo,是一位用脚步丈量人生、用热爱改写路径的女生。她曾在武汉理工大学读书,曾公派交换生前往美国匹兹堡州立大学学习生活,也曾在哥本哈根商学院攻读硕士,并赴澳洲墨尔本大学交换。在这些跨文化的学习旅途中,她逐渐意识到,人生不一定只有一种走法,所谓“正确选择”也未必真的适合每个人。硕士毕业后,她进入跨国企业担任商业分析师,原本可以沿着那条看似稳定清晰的路继续走下去。但她选择了按下暂停键,辞职Gap Year。她徒步、攀岩、拍照,走过十多个国家,和不同的土地、风景和自己深度相处。后来,她把生活安放在了阳朔的山水之间,创办了入境游公司,同时也是环保社群 WanderSheLand 的主理人之一,致力于推广“无痕山林”、支持女性户外行动、连接自然与人。而如今的她,又重新回到了丹麦,继续用自己的方式,在北欧的土地上创造属于她的生活节奏。自由从来不是一段旅程的终点,而是一种持续练习的状态。她没有回到主流意义上的“成功路径”,而是选择用更柔软的方式,认真地把生活过成了自己喜欢的模样。如果你也曾怀疑过人生是否只能有一套模板,如果你也对“稳定”与“自由”之间的关系感到困惑,希望 Echo 的故事,能为你带来一些安静的力量。🟢【听友群】请添加:coubo123💡本期主题包括:Part 1:从校园到世界的求学与生活体验03:06 本科的专业和去美国交换的契机04:43 在美国的交换生活09:35 为什么选择去哥本哈根读硕士?11:34 哥本哈根的生活体验14:13 在北欧的新习惯17:42 在澳大利亚的交换经历Part 2:从职场转身走向自由探索19:32 毕业后怎么找到丹麦的工作的?21:39 为什么选择裸辞?23:25 攀岩和徒步对嘉宾的意义26:17 旅行中印象深刻的地方Part 3:用热爱与行动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29:24 创立WanderSheLand的初衷和运营过程38:12 为什么做入境游?40:28 个人未来规划46:26 对迷茫听众的建议🌟嘉宾介绍:Echo:哥本哈根商学院硕士,曾在美国、澳洲交换学习,走过10+个国家,徒步、攀岩、胶片摄影爱好者,环保公司WanderSheLand主理人,入境游公司创始人嘉宾的小红书:Beanobserver公众号:WanderSheLand🎙️主播海猫君:北京工作多年后回成都定居,目前旅居加拿大。一个难以定义的人,数字游民、UI设计、写代码、业余厨子、专栏作者...对一切未知保持无限好奇,步履不停,探索不止。Never settle.
⭐️🎞️关键词:柏林,欧洲,自由职业,MBA,德语,转行,博物馆,人像摄影,女性成长,海外生活📝本期内容:本期嘉宾Jila,来自山东,从小县城一路走到德国,大学学的是德语,后来远赴马格德堡读 MBA。按部就班地实习、投简历、找会计方向的工作,原本可以走上一条稳定、体面的职场路。但她发现自己越来越不喜欢那种重复又缺乏创造力的生活。毕业后,她没选那条看起来“最优解”的路,而是搬去柏林,只因为喜欢这座城市。她开始认真投入摄影,用镜头记录下柏林的日与夜,也逐渐靠热爱重启了自己的人生。这期节目,我们聊了她从县城到欧洲的留学经历、转行的内心挣扎、柏林自由而多元的生活,还有作为自由职业者在异国起步的现实挑战。如果你也正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对职业、城市、身份感到迷茫,也许她的故事会带来一点答案。🟢【听友群】请添加:coubo123💡本期主题包括:Part1:从语言到商科:留学之路的起点03:05 大学为什么选择学德语?04:32 为什么选择去德国读MBA?08:33 读商学院过程中最有价值的经历Part2:在德国的生活与转折11:51 在德国最难适应的是什么?12:58 在德国的温暖瞬间15:24 为什么放弃会计的工作?17:33 接触并学习摄影的过程Part3:柏林与摄影:热爱的全新篇章26:15 柏林的独特吸引力29:54 怎么启动自己的摄影事业的?32:10 柏林有意思的地方35:41 在德国价值观的变化37:39 对未来的计划和目标44:28: 对想追求热爱听众的建议🌟嘉宾介绍:Jila:德国马格德堡大学MBA,定居柏林的摄影师,热爱城市漫步、拍照与自我表达的生活探索者嘉宾的小红书:Xinyue个人网站:XINYUE.PHOTOGRAPHY🎙️主播海猫君:北京工作多年后回成都定居,目前旅居加拿大。一个难以定义的人,数字游民、UI设计、写代码、业余厨子、专栏作者...对一切未知保持无限好奇,步履不停,探索不止。Never settle.
⭐️🎨关键词:法国,留学,松弛感,自由职业,UI/UX,插画师,艺术家,治愈,诗意,梦幻📝本期内容:本期节目邀请到了定居巴黎的插画师Lily。她本科学习动画设计,毕业后在国内从事平面设计和广告相关工作,后来毅然辞职,只身前往法国巴黎读交互设计研究生。经历过设计职场、自由职业,她最终选择放下设计项目,专注于插画创作。你可能看过她的画:柔和的粉彩线条,干净的色调,画中女孩简单却富有情绪,像在悄悄诉说每一个内心的瞬间。她说:“总是容易被情绪左右。”但她的画仿佛在说,也没关系,我们都可以允许自己脆弱一点、自由一点、真诚一点。这期我们聊了她的留学经历、职业转型、创作之路,以及如何在巴黎慢慢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如果你也正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希望本期播客能给你一点温柔的陪伴和真实的勇气。🟢【听友群】请添加:coubo123嘉宾的插画作品:💡本期主题包括:Part 1:从设计到留学:故事的开端01:26 怎么进入平面设计和广告行业的?03:11 什么契机出国留学?05:45 法国面签的趣事09:35 刚到巴黎的感受Part 2:职场与自由:探索的过程14:48 在法国的实习经历17:08 成为自由职业的过程24:00 成为插画师的过程Part 3:创作与生活:找到自己的节奏30:03 创作的灵感来源是什么?36:28 在巴黎办画展的体验40:10 巴黎这个城市带给你了什么?43:31 社交媒体的经验分享46:38 未来的计划和期待🌟嘉宾介绍:Lilylapine:用户体验设计硕士,交互设计师,插画艺术家,巴黎生活10年嘉宾的小红书:Lilylapine🎙️主播海猫君:北京工作多年后回成都定居,目前旅居加拿大。一个难以定义的人,数字游民、UI设计、写代码、业余厨子、专栏作者...对一切未知保持无限好奇,步履不停,探索不止。Never settle.
⭐️🏖️关键词:南欧,焦虑,内卷,内耗,裸辞,松弛感,慢生活,活在当下,数字游民📝本期内容:本期嘉宾是在里斯本生活的333,她是复旦大学法律硕士,曾在上海和深圳的律所工作多年,从普通律师做到管理层,事业看起来一切稳妥体面。但在2022年,她决定停下来,一个人DIY申请葡萄牙D7签证,搬去了从未去过的里斯本。她没想那么多,只是顺着内心的声音往前走了一步,因为她想找回生活的掌控感,一种可以用心感受的生活,而不是拼尽全力维持的体面。这期节目,我们聊了她这几年从高压律所跳出、重建生活节奏的过程: 为什么放下安稳的生活,选择搬去一个陌生的国家? 搬去葡萄牙的难点和心理转变是什么? 具体的生活”到底意味着什么? 当生活慢下来之后,内心发生了哪些改变?如果你也对海外生活、职场之外的可能性,或慢一点到底能不能活得更好感到好奇,她的故事,也许能给你一点启发。🟢【听友群】请添加:coubo123💡本期主题包括:Part 1|从律所到南欧的决定03:38 什么契机选择成为律师?04:41 在上海的成长和收获07:17 去深圳管理律所的经历12:53 想去欧洲生活的契机Part 2|移居葡萄牙的全历程20:38 申请葡萄牙D7签证的流程26:27 到葡萄牙的初印象28:21 在里斯本的生活状态35:25 里斯本租房的注意事项38:27 在葡萄牙的开销如何?Part 3|慢生活里的新思考45:56 慢节奏生活对心态的改变57:55 远离手机后的生活体验1:01:28 对成长型思维的理解1:04:33 对自由和稳定的理解发生了什么变化?1:12:22 对现在的状态是否满意?1:14:21 未来规划和目标🌟嘉宾介绍:333:复旦大学法律硕士,前律所管理者,现长居葡萄牙里斯本,健身、旅行与阅读爱好者。嘉宾的小红书:333在葡萄牙🎙️主播海猫君:北京工作多年后回成都定居,目前旅居加拿大。一个难以定义的人,数字游民、UI设计、写代码、业余厨子、专栏作者...对一切未知保持无限好奇,步履不停,探索不止。Never settle.
⭐️📸关键词:创业,旅拍,摄影,乐高,饰品设计,贵州酸汤,副业,文化传播,女性成长,生活方式,自由职业📌还没听上集?建议先收听:安娜的丹麦生活(上)📝本期内容:在上一期,我们听安娜如何从广州出发,走过北京、纽约,最后定居哥本哈根的故事。而这期,我们把镜头拉近,聊聊她在丹麦生活的日常。我们会听到她如何和丹麦人打交道,在北欧创业的实际经验,如何从0到1落地一个品牌、应对文化差异、在没有人脉和资源的环境里找到自己的节奏。我们还聊了她与伴侣如何在异国生活、相互扶持,以及她如何通过创作和副业,连接自己与故乡、也连接他人与她的身份表达。这一期,是副业的成长史,也是关于自由、自我和“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的真实记录。🟢【听友群】请添加:coubo123💡本期主题包括:01:47 丹麦生活幸福感的体现05:08 丹麦人的性格特点09:05 对多元文化的包容14:57 在丹麦创业的经历和体验28:18 多线创业给生活的意义和成就感31:35 未来规划35:45 给听众的建议🌟嘉宾介绍:Anna:普瑞特艺术学院家居设计专业,UI设计师,现居丹麦哥本哈根6年,多线创业者,饰品、贵州酸汤、摄影工作室主理人。嘉宾的小红书:安娜鼠在哥哈贵州酸汤品牌-Ins@saibowlcph🎙️主播海猫君:北京工作多年后回成都定居,目前旅居加拿大。一个难以定义的人,数字游民、UI设计、写代码、业余厨子、专栏作者...对一切未知保持无限好奇,步履不停,探索不止。Never settle.
⭐️🚲关键词:丹麦,纽约,广州,硕士,留学,移民,北欧,淡人,社恐,内卷,海外生活,海外求职,UI设计,IT行业,个人成长,职场女性📝本期内容:她读了不喜欢的专业,辍了中途申请到的艺术名校。她拒绝“稳定路径”,也不确定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她只是知道——那不是她想要的人生。于是,她选择重新开始。从广州出发,辗转北京、纽约,最后和她的老婆搬到哥本哈根,在一座陌生的北欧城市里,试着站稳脚跟。她是设计师,也是摄影师;她创办了饰品品牌、酸汤品牌和摄影工作室,在语言不通、人脉为零的地方,靠副业把“喜欢”慢慢变成“底气”。她说,北欧看起来很理想,真正住进去才知道,所有看似松弛的生活背后,其实藏着另一种秩序与挑战。但也正是在这里,她学会了什么叫“慢慢来,也没关系”。这一期,我们聊身份的转折、工作的不确定、创业的艰难,以及一段关系如何成为她的支撑与动力。在她的故事里,有逃离、有自我对抗,也有在远方落地生根的勇气与温柔。如果你也正在经历人生的某个岔路口,或者也在寻找一种不那么标准的生活方式,那就一起听听她的故事,也许你会找到自己的某一点共鸣。🟢【听友群】请添加:coubo123💡本期主题包括:03:03 为什么选择去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专业?11:02 为什么去美国纽约普瑞特设计学院19:00 在美国的旅行结婚之旅28:57 在上海的工作体验34:39 搬到丹麦哥本哈根的原因36:09 在丹麦找工作的过程46:59 作为外国人在丹麦职场的挑战和机遇51:28 丹麦的职场文化和国内的不同🌟嘉宾介绍:Anna:普瑞特艺术学院家居设计专业,UI设计师,现居丹麦哥本哈根6年,多线创业者,饰品、贵州酸汤、摄影工作室主理人。嘉宾的小红书:安娜鼠在哥哈贵州酸汤品牌-Ins@saibowlcph🎙️主播海猫君:北京工作多年后回成都定居,目前旅居加拿大。一个难以定义的人,数字游民、UI设计、写代码、业余厨子、专栏作者...对一切未知保持无限好奇,步履不停,探索不止。Never settle.
📝本期内容:她没有“标准路线”,也不是顶尖名校出身,从安徽小城到奥地利,她一路走得慢,却始终没放弃对生活的想象。德语这个曾被认为“没用”的专业, 在她手里变成了留学的钥匙,也成了通往热爱职业的桥。毕业后,她顺利进入奥地利旅游局,从接触异国文化,到参与推广项目,她把自己对旅行和探索的热情,真正变成了工作的一部分。 没有大厂加班、没有内耗焦虑,她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节奏。📍本期你会听到:· 德语小众专业怎么留学奥地利?· 她是如何进入奥地利旅游局的?· 欧洲职场vs国内职场,有哪些最真实的不同?· 普通女生,怎样一步步靠热爱扎根异国?📮 如果你也: 想去欧洲生活却不知从何开始 对留学、职业路径感到迷茫 想找一个不那么“快”的生活版本欢迎你听完 Ina 的故事,也欢迎留言分享你的想法~🟢【听友群】请添加:coubo123💡本期主题包括:Part 1:留学起点与文化初体验02:39 嘉宾自我介绍03:17 为什么去上海读德语?06:16 一次德国暑期项目后,她开始考虑留学07:26 为什么选择去奥地利读地理专业?08:52 奥地利初体验11:43 地理专业主要学什么?Part 2:真实的奥地利生活与职场日常17:10 奥地利的物价怎么样?20:09 和奥地利神仙房东老太太的故事23:33 奥地利人的生活习惯和传统节日28:32 怎样进入奥地利旅游局工作的?30:34 奥地利旅游局工作日常34:06 在奥地利职场的体验Part 3:旅行推荐与留学建议38:08 奥地利和欧洲旅游推荐45:36 奥地利居留政策51:16 给想去欧洲留学听众的建议🌟嘉宾介绍:Ina:德语专业,留奥10年,奥地利地理专业,现奥地利旅游局工作小红书:小南瓜在奥地利🎙️主播海猫君:北京工作多年后回成都定居,目前旅居加拿大。一个难以定义的人,数字游民、UI设计、写代码、业余厨子、专栏作者...对一切未知保持无限好奇,步履不停,探索不止。Never settle.
🎙 本期内容:她是前字节运营,经历过互联网裁员,在疫情期间接触到Web3,加入DAO社区、媒体、机构……后来又回到传统互联网公司,主业做运营,副业做水晶疗愈,还在X上坚持做心理学科普分享。她说,稳定感不是靠“拥有一份铁饭碗”,而是在每一次不确定中找到自己的节奏。这期节目,我们聊了——✨ 什么是真正的自由职业✨ 远程工作的甜与苦✨ 初入Web3有哪些坑可以避开?✨ 在职场和生活中,如何一点点构建属于自己的护城河✨ 为什么她把副业当作疗愈,而不是赚钱工具如果你也正在经历转型焦虑,对自由职业、Web3、心理成长这些关键词感兴趣,那就一定不要错过这期。📮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最近感觉到“不确定”了吗?你是怎么应对的?🟢【听友群】请添加:coubo123💡本期主题包括:Part 1:从大厂到Web3的转型之路02:36 嘉宾自我介绍03:35 大学跨界互联网的原因06:14 怎么进的字节以及工作体验12:40 什么契机进入的Web3行业?18:15 互联网和Web3的运营有什么不同?Part 2:Web3的工作体验与个人成长26:09 小白要怎么入门Web3?34:50 对Web3工作选择的建议40:18 Web3工作带来的成长与转变45:56 Web3经历如何刷新了她对自由职业的认知?50:48: 如何在不确定中构建护城河?Part 3:副业实践与内在护城河的建立54:03 目前在做的互联网运营工作57:39 怎样开始水晶疗愈的副业?1:03:52 分享心理学知识的契机1:08:05 主业和副业的时间管理1:10:30 对想成为自由职业或进入Web3听众的建议🌟嘉宾介绍:小岛:前字节跳动运营,曾任职于Web3社区、媒体与机构,现互联网运营,副业水晶疗愈,心理学科普博主小岛的播客:鸟岛来信X:Luvya🎙️主播海猫君:北京工作多年后回成都定居,目前旅居加拿大。一个难以定义的人,数字游民、UI设计、写代码、业余厨子、专栏作者...对一切未知保持无限好奇,步履不停,探索不止。Never settle.
📝本期内容:她是北大毕业生,也曾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留学;她有看上去“体面”的履历,也在国内互联网大厂里拼过、卷过、挣扎过。但在焦虑、内耗和迷茫里走了一圈后,她做了一个不太“聪明”的决定:辞职,丢掉所有光环和标签,搬去芬兰,读第二个硕士,重启人生。现在的她住在赫尔辛基,在阿尔托大学读艺术,过着一种更安静、更缓慢、更接近自己节奏的生活。这期我们聊了: 为什么名校、大厂光环也会让人感到困住 北欧是不是真的不卷?生活节奏到底有多松弛? 从职场到校园,从北京到赫尔辛基,如何一步步脱下“应该”的壳 如果你也想重新开始,该怎么判断自己准备好了如果你也在焦虑、怀疑、想逃离却不敢动,希望她的故事,能成为你的一点参考与鼓励。🟢【听友群】请添加:coubo123💡本期主题包括:Part1|精英轨道与人生拐点03:15 本科在北大的专业04:42 硕士在伦敦政经的学习生活11:22 回到国内大厂工作的体验13:08 什么关键因素决定辞职留学?Part2|芬兰留学与北欧日常25:41 为什么选择芬兰阿尔托大学?27:48 为什么读视觉研究和艺术教育专业32:18 在芬兰的学习体验35:58 在北欧的花费情况37:39 在北欧的生活方式44:15: 在芬兰这段时间最大收获是什么?Part3|远行的意义与未来方向49:48 关于环球旅行57:05 人生目的地法罗群岛1:00:52 未来的计划1:02:25 重启人生的建议🌟嘉宾介绍:YiYi:北京大学本科,伦敦政经硕士,芬兰视觉艺术二硕,旅行摄影师,自由撰稿人,海外生活方式博主小红书:YiYi在北欧🎙️主播海猫君:北京工作多年后回成都定居,目前旅居加拿大。一个难以定义的人,数字游民、UI设计、写代码、业余厨子、专栏作者...对一切未知保持无限好奇,步履不停,探索不止。Never settle.
⭐️✈️关键词:爱尔兰,欧洲,留学,硕士,大厂实习,新闻传媒,广告公司,逃离内卷,文科转码,海外生活,海外求职,女性成长,自媒体📝本期内容:我们这一代人,好像都被教导要走一条“安全的人生路径”:读书、考研、进大厂,按部就班,别出错。今天的嘉宾 Megan,也曾照着这条“最优解”努力前进——她本科学新闻,实习进了芒果TV、蓝色光标,一度计划去香港或英国读硕士,毕业后回来继续进大厂稳定生活。直到有一天,她突然意识到:大厂螺丝钉不是她真正想要的生活。她选择了不一样的路。一个人转专业、去爱尔兰学编程,边打工边啃代码,甚至误打误撞进过“难民营”。她经历了文化冲击、孤独、崩溃,也在这些不确定中,慢慢找到了自己的方向。🌱本期我们聊了: 她为什么放弃大厂梦,选择转专业出国留学 从零开始学技术的困难与成就感 在爱尔兰真实的生活与打工经历 一段让她重新理解“命运”的难民营故事 关于自由、选择和作为普通人如何走出标准剧本如果你也正在犹豫、转型、感到迷茫——这期节目,可能会给你一点勇气。🟢【听友群】请添加:coubo123💡本期主题包括:Part 1:走出“最优解”剧本02:04 嘉宾自我介绍02:43 本科为什么学新闻传播?06:02 在芒果tv的实习经历09:52 在蓝色光标的实习体验15:34 进大厂的利弊16:53 为什么决定传媒转码?19:37 为什么选择爱尔兰留学?Part 2:在爱尔兰重启生活24:06 刚到爱尔兰的文化冲击28:20 在科克大学凌晨图书馆的意义31:14 墨西哥卷饼店兼职经历34:40 从宅女到热爱健身徒步的转变38:13 误打误撞进入难民营的经历49:30 离开难民营后世界观的转变Part 3:职场、自媒体与未来51:37 怎样找到的爱尔兰工作?54:19 爱尔兰职场和国内的不同1:01:08 什么契机开始自媒体创作?1:03:53 做自媒体最大的挑战1:10:28 未来计划?1:11:20 给考虑留学或转型者的建议🌟嘉宾介绍:Megan:爱尔兰科克大学电子商务与开发硕士,文科转码,自媒体创作者,爱尔兰打工人嘉宾的小红书:乐观上进小泡芙播客:爱尔兰生活🎙️主播海猫君:北京工作多年后回成都定居,目前旅居加拿大。一个难以定义的人,数字游民、UI设计、写代码、业余厨子、专栏作者...对一切未知保持无限好奇,步履不停,探索不止。Never settle.
⭐️🇪🇸关键词:西班牙,马德里,欧洲,留学,移民,西甲联赛,足球,加拿大,渥太华,教育学,雅思老师,海外生活,海外求职,新媒体运营,个人成长,职场女性🎧 本期内容本期邀请到的嘉宾是博阳,一位住在马德里的中国女生。她现在在西甲总部工作,同时在读体育产业相关的硕士。你可能很难想象,她最初是一个在学生时代半夜偷偷看西甲的球迷,从那时候起,一个关于“西班牙”的小梦悄悄在心里生了根。她本科毕业于中山大学,曾赴加拿大渥太华大学攻读教育学硕士,回国后做了几年雅思老师。直到后来,她决定换一条路走,追随内心那份始终未熄的热爱,辗转来到西班牙——并真的走进了西甲总部的大门。在这一期节目里,我们聊了: 她是如何从一个喜欢看球的女生,走进西甲总部的职场之路 从加拿大留学、国内工作到来到西班牙的心路变化 西班牙的真实生活是什么样? 西甲总部的工作体验,会不会真的碰到球星? 作为女生在男性主导的足球行业工作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她如何看待“热爱”和“现实”的平衡她的故事没有轰轰烈烈,却充满力量。如果你也曾因为一件小小的喜欢、一个不被看好的兴趣动过心,那这期可能会给你一点勇气。🟢【听友群】请添加:coubo123💡本期主题包括:1:56 嘉宾自我介绍02:32 关注足球的契机07:15 为什么去渥太华大学读教育学硕士?10:55 为什么想去西班牙生活?13:40 怎么样获得西甲总部这份工作的?16:11 在西甲总部的工作内容18:28 工作中难忘的经历22:05 作为中国员工独特的优势25:22 在西甲商学院上学的体验31:03 在马德里生活是怎样的体验?36:56 对未来的期待和目标🌟嘉宾介绍:博阳:天津人,中山大学本科,渥太华大学教育学硕士,雅思老师,西甲总部工作,西甲商学院硕士嘉宾的小红书:大板牙在板鸭西甲联赛官方:LALIGA🎙️主播海猫君:北京工作多年后回成都定居,目前旅居加拿大。一个难以定义的人,数字游民、UI设计、写代码、业余厨子、专栏作者...对一切未知保持无限好奇,步履不停,探索不止。Never settle.
⭐️🍕关键词:意大利,欧洲,上海,同济大学,米兰,南欧,留学,硕士,米兰理工大学,披萨,意面,食物设计,首饰设计,时尚设计,海外生活,个人成长,跨界创作,松弛感,慢节奏📝本期内容:这一期,我邀请到了生活在米兰的设计师圆方。她曾在同济大学学首饰设计,后来前往米兰理工读时尚设计,又辗转荷兰、上海,最终回到意大利,在米兰设计学院学习食物设计。听起来像是不断“转方向”,但她说,那只是一步步在靠近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在这期节目里,我们聊了很多: 她如何从首饰走向食物,从物件设计到体验设计 疫情改变了什么,又带她走向哪里 什么是食物设计?它和普通的“做饭”有多大不同 她如何在米兰慢下来,开始感受生活,而不是规划生活 和朋友一起创立设计工作室的故事:用食物把人和人连接起来这一期,送给正在寻找方向、对生活有期待、对当下感到不安的你。🟢【听友群】请添加:coubo123💡本期主题包括:Part 1|她从设计出发去了米兰2:00 嘉宾自我介绍2:42 为什么读同济大学首饰设计3:33 为什么去米兰理工读研5:07 米兰初印象9:23 米兰理工的学习和生活Part 2|她在欧洲找到了自己的生活方式14:39 意大利人的性格特点18:11 意大利各地的美食21:30 菠萝披萨的迷思24:33 去荷兰工作的契机30:50 为啥从上海又回到米兰学习食物设计31:53 食物设计到底是什么?Part 3|她用食物慢慢做出了理想生活36:33 难忘的美食旅行经历42:43 为什么成立食物设计工作室?51:14 给听众的一些建议🌟嘉宾介绍:圆方:同济大学首饰设计本科,米兰理工大学时尚设计研究生,米兰设计学院食物设计,设计工作室JOYY!悦圆创始人嘉宾的小红书: JOYY!悦圆食物设计🎙️主播海猫君:北京工作多年后回成都定居,目前旅居加拿大。一个难以定义的人,数字游民、UI设计、写代码、业余厨子、专栏作者...对一切未知保持无限好奇,步履不停,探索不止。Never settle.
⭐️🧘♀️关键词:裸辞,重启人生,数字游民,巴厘岛,柏林,纹身师,欧洲,海外生活,德国,自由职业,旅居生活,瑜伽老师,冥想,疗愈,女性成长📝本期内容:裸辞、数字游民、纹身师、瑜伽老师,原来人生还有这么多可能!本期嘉宾晗语,从伦艺毕业回国坐班,到裸辞做自由职业,再到东南亚旅居3年、定居柏林,一路经历重大变故,从低谷中走出来,找到属于自己的自由人生。本期我们会聊聊: 为什么选择裸辞,选择流浪东南亚? 从纹身师到瑜伽老师,她经历了什么改变? 一场重大变故,如何打破她原本的人生轨迹? 旅居3年,她是怎么边疗愈边赚钱的? 迷茫时,人生到底还有哪些可能?如果你也正在焦虑、迷茫,不知道该怎么继续走下去,这期或许能带给你一些勇气。🟢【听友群】请添加:coubo123💡本期主题包括:PART 1 | 从艺术到自由职业:寻找自我表达03:10 为什么去伦艺学插画?05:00 在伦艺留学最大的收获07:52 在上海工作给我带来的成长08:59 2016年印度之旅,如何改变我的人生?13:11 为什么创立自己的纹身品牌?PART 2 | 旅居东南亚:流浪与重塑18:30 去东南亚旅居的生活21:42 困在印度瓦纳那西的3个月31:47 22年选择搬到柏林的原因?PART 3 | 瑜伽与疗愈:找到身心的平衡35:59 在帕岸岛参加瑜伽训练营的体验41:30: 从追求体式到真正理解瑜伽43:18 冥想和瑜伽的区别?44:34 瑜伽如何帮助身心疗愈?50:32 给想成为数字游民的听众的建议🌟嘉宾介绍:晗语:伦敦艺术大学插画专业,自由职业者,数字游民多年,纹身师,瑜伽老师,现居德国柏林小红书:晗语心旅 SoulJourney🎙️主播海猫君:北京工作多年后回成都定居,目前旅居加拿大。一个难以定义的人,数字游民、UI设计、写代码、业余厨子、专栏作者...对一切未知保持无限好奇,步履不停,探索不止。Never settle.🎶 BGM:"Breathe" - Télépopmusik
⭐️🎡关键词:人类学,项彪,袁长庚,田野调查,民族志,留学,英国,欧洲,伦敦生活,香港,摄影,当代艺术,伦敦政经,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女性成长,迷茫,焦虑📝本期内容:本期邀请到了在伦敦生活了 8 年的 Vicky。她15岁独自来到英国留学,本科就读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学习人类学,研究生则转向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攻读摄影。她的经历横跨学术与艺术,既关注社会与文化,也通过镜头表达自己的观察与思考。在人类学与摄影之间,她如何找到自己的方向?面对毕业后的迷茫期,她如何思考职业发展?从学术研究到视觉创作,她的视角如何影响她的生活?这一期,我们聊聊人类学的魅力、摄影如何帮助自我表达、迷茫中的选择与成长,以及在伦敦生活8年的感悟等等话题。如果你也正在寻找方向、思考未来,这期节目或许能带给你一些灵感。🟢【听友群】请添加:coubo123💡本期主题包括:Part 1|成长与留学起点2:22 嘉宾自我介绍04:26 童年的香港记忆07:06 15岁到英国留学的契机09:23 刚到英国的文化冲击Part 2|人类学与摄影:学术探索与自我表达15:56 本科为什么选择伦敦政经20:34 人类学主要在学什么?27:24 哪门课对我影响最深?30:52 人类学让我重新认识世界和自己40:02 人类学对自我成长的启发46:27 为什么从人类学转到摄影专业?55:03 如何找到自己的摄影风格Part 3|迷茫与成长:在伦敦的8年思考1:10:43 英国求职对留学生友好吗?1:15:32 伦敦生活8年最强烈的文化冲击1:23:02 价值观发生了哪些改变?1:36:25 对想留学的听众建议🌟嘉宾介绍:Vicky:伦敦生活8年,伦敦政经人类学本科,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摄影硕士小红书:汶彥🎙️主播海猫君:北京工作多年后回成都定居,目前旅居加拿大。一个难以定义的人,数字游民、UI设计、写代码、业余厨子、专栏作者...对一切未知保持无限好奇,步履不停,探索不止。Never settle.BGM:"This Feeling" - Alabama Shak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