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李丁聊天室
李丁聊天室
Claim Ownership

李丁聊天室

Author: Dingzeyu Li

Subscribed: 44Played: 290
Share

Description

跟随李丁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各种各样的知识。最近的话题主要是投资,学术界工业界的职场讨论,和创业经历。

Contact us at liding@halfmaker.com
85 Episodes
Reverse
欢迎来到新一期的“李丁聊天室”! 本期节目,我们请到了UP主“大一本科生”,他将亲述自己在TikTok(字节跳动)的离奇遭遇。他不仅揭秘了公司内部为了抢夺资源和绩效而诞生的“投毒”文化,还谈到了“实习生投毒”事件的更多内幕,以及神秘的“锦衣卫”HR部门。刚休完产假,竟因为在ICML学术会议上和粉丝合影而被字节跳动“被离开”? 嘉宾:大一本科生 https://space.bilibili.com/3546587376650961/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cw-kSb-J1EW1jq07IGMs7g/videos 嘉宾目前已准备起诉公司,这可能是你今年听过最“大”的瓜! 00:00 欢迎嘉宾:大一本科生 01:08 离奇被裁:ICML合影风波 07:49 字节HR的巨大权力 10:25 加入字节竟是为了“吃瓜” 11:15 深度揭秘:字节“投毒”文化 19:35 在字节做研究 = 互相举报? 25:05 准备起诉:为什么觉得能赢? 29:58 字节的“锦衣卫”是什么? 32:30 嘉宾在字节的具体工作 36:34 为什么大家还想去字节? 38:11 给研究生的建议:该Quit PhD吗 47:56 总结与祝福 关注我们: https://lidingzeyu.com/podcast/subscribe 如果你喜欢本期节目,请不要忘记点赞、订阅并分享给你的朋友!也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和问题。 李丁的联系方式: Signal (+1) 206-745-2849 邮件 podcast@dingzeyu.li Whatsapp (+1) 206-745-2849 Youtube 留言:https://youtu.be/fKiLyoNnOMM 微信 ID 是 "李丁泽宇" 的拼音 联系李丁来聊聊天啊! 制作团队 李丁泽宇 (https://dingzeyu.li)
欢迎来到新一期的“李丁聊天室”!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了一位匿名嘉宾,聊了聊TA不那么顺利但充满反思的博士经历。从当初“路径依赖”式的选择,到读博期间发现自己根本不喜欢科研,再到收到两次退学警告、濒临崩溃,最终又是如何调整心态、找到方法并顺利毕业的? 如果你正在考虑要不要读博,或者正在博士生涯中挣扎,希望这期节目能给你带来一些启发和安慰。你不是一个人。 时间轴: - 00:40 故事的开始:博士论文的致谢 (Acknowledgement) 是一切反思的起点 - 01:02 为什么要读博?一个未经深思熟虑、更像是“路径依赖”的决定 - 01:58 最大的“挫折”是发现自己不喜欢读博这件事 - 02:45 我发现我不是一个人:很多看上去光鲜的博士生,私下里都想“跑路” - 04:40 读博的常见误区:因为实习经历不足、找不到工作,就把读博当成一条出路 - 06:22 一个判断标准:当你问出“我要不要读博”时,答案就应该是不读 - 07:02 为什么读博第一年就感到幻灭?博士研究的“回报周期” (rewarding cycle) 太慢了 - 09:34 巨大的震撼:原来真的有人发自内心相信“发paper是在为人类知识做贡献” - 10:24 挣扎的经历:我曾收到过两次退学警告信 (warning letter),并且觉得是自己“罪有应得” - 13:01 我是如何摆脱退学危机的?通过上课等人为方式给自己增加“结构” (structure) - 16:20 读博到底需要什么特质?极强的自我驱动 (Self-motivated) 和规划能力 (Organized) - 19:15 嘉宾总结的两种适合读博的人:真正的热爱驱动者 vs. 目标明确的卓越者 - 21:24 为什么“好学生”的惯性在博士阶段会失灵?因为博士需要的是 freeform exploration,而不是完成作业 - 27:53 给不适合读博但已在读的人的建议:不要害怕,不适合的人其实非常多,你不是一座孤岛 - 30:21 建议一:把“退学” (Quit) 作为一个正常选项放到台面上。退学不等于失败,很多人退学后发展得更好 - 31:05 建议二:如果不想退学,就要主动为自己寻找“结构”和“支持”,多和导师、同伴沟通求助 - 36:32 一个危险信号:如果你“非常想读PhD,但不知道想做什么方向”,请立刻停止! - 37:42 和自己和解:接受自己没有一个“高大上”的兴趣,我的兴趣就是躺着,这完全没问题 - 41:19 在当下就业市场糟糕的情况下,更要警惕将读博视为“避风港”的想法 关注我们: https://lidingzeyu.com/podcast/subscribe 如果你喜欢本期节目,请不要忘记点赞、订阅并分享给你的朋友!也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和问题。 李丁的联系方式: Signal (+1) 206-745-2849 邮件 podcast@dingzeyu.li Whatsapp (+1) 206-745-2849 Youtube 留言:https://youtu.be/dTaSXm1hXaQ 微信 ID 是 "李丁泽宇" 的拼音 联系李丁来聊聊天啊! 制作团队 李丁泽宇 (https://dingzeyu.li)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两位刚刚在2025年毕业并成功找到工作的CS博士——Tracy和Siqi,和我们分享她们在当前严峻环境下找工作的真实经历和心得。 她们的专业方向(HCI人机交互、计算机图形学)在今年“LLM”热潮下被认为是“冷门”专业。从尝试创业、海投200多份简历到心态崩溃又重建,再到最终拿下TikTok和GE HealthCare的Research岗,她们的故事和经验对于正在求职或即将求职的PhD同学有着极大的参考价值。 如果你也在为求职感到焦虑,或者好奇非大模型方向的博士出路何在,那这期节目不容错过! 本期嘉宾: Tracy Yuexi Chen:马里兰大学HCI方向博士,现就职于GE HealthCare,担任人工智能科学家。 https://www.linkedin.com/in/yuexi-tracy-chen-9186631a9/ Siqi Wang:纽约大学计算机图形学方向博士,即将入职TikTok,担任Research Engineer。 https://www.linkedin.com/in/siqi-wang-5a23a9146/ 时间轴与内容摘要: 00:00 嘉宾自我介绍:Tracy即将入职GE HealthCare,分享参与节目的初衷。 Siqi即将入职TikTok。 03:23 什么是“冷门专业”?一个有趣的测试:你的专业能通过亚马逊Applied Scientist的简历关吗? 05:01 市场现状:除了大模型(LLM)方向,其他都算冷门吗? 07:59 找工作时间线:Tracy为何先尝试创业,后来才开始找工作? 10:51 Siqi的求职时间线与策略。 11:55 投递策略对比:海投200+ vs 精投三四十个,背后的原因和心态变化。 16:48 如何平衡毕业论文和高强度的面试准备?“精神高度紧张,甚至失眠”。 19:30 On-site数据:投200+份简历,能拿到多少个面试和On-site?转化率究竟多高? 20:18 时代的变化:如今的面试都是Virtual On-site,与过去的Physical On-site有何不同? 25:31 PhD也要刷题吗?是的,几乎所有公司都要考LeetCode,甚至有更考察综合能力的变体。 29:53 预期与现实的差距:找全职比找实习难太多,实习经历正在“快速贬值”。 33:51 “内推”到底有多大用?盲投几乎没回复,精准内推是关键。 39:01 Startup vs 大厂:哪个offer更好拿?Startup的面试要求和时间线可能与PhD毕业生不匹配。 43:03 如果能重来,我们会做什么不一样的决定?(学习与AI更相关的项目,或者更早思考创业) 48:09 深度思考:AI工具的崛起,对HCI等领域研究者的核心竞争力发出了挑战。 53:12 回望读博路:花费5-6年读一个PhD,在今天的市场环境下还值得吗? 58:58 新的起点:入职一年后,什么样的状态会让我们感到成功和满意? 01:00:57 最后的分享:欢迎大家通过LinkedIn交流,以及给PhD同学们的寄语——“不忘初心,忠于自己内心的选择”。 关注我们: https://lidingzeyu.com/podcast/subscribe 如果你喜欢本期节目,请不要忘记点赞、订阅并分享给你的朋友!也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和问题。 李丁的联系方式: Signal (+1) 206-745-2849 邮件 podcast@dingzeyu.li Whatsapp (+1) 206-745-2849 Youtube 留言:https://youtu.be/JzASHmY0oww 微信 ID 是 "李丁泽宇" 的拼音 联系李丁来聊聊天啊! 制作团队 李丁泽宇 https://dingzeyu.li
江玥教授个人主页: https://yuejiang-nj.github.io/ 欢迎来到新一期的李丁聊天室! 本期我们第四次请到了江玥教授,她刚刚结束了一场“环球”教职申请,并最终选择加入犹他大学(University of Utah)担任助理教授。 在这场信息量巨大的访谈中,江玥教授分享了她非同寻常的求学经历、海投10个国家80多所学校的硬核策略、在7个国家进行17场on-site面试的独特体验,以及在收到4个offer后,最终做出选择的完整心路历程。无论你是正在攻读博士、准备寻找教职,还是对学术界充满好奇,相信本期节目都会给你带来巨大的启发和鼓励。 时间轴: - 00:40 嘉宾介绍:江玥教授曲折复杂的求学经历(马里兰 - 德国马普所 - 芬兰HCI博士) 。 - 02:23 全球海投策略:为何在没有博后经历的情况下,一口气申请了10个国家的80多所学校 ? - 06:41 欧洲(英、瑞、德)面试为何不顺利?当研究方向被评价为“太软”或“不够HCI” 。 - 08:50 澳洲、中国、美国、加拿大的面试体验相对更积极,感受到了对研究方向的认可 。 - 09:31 面试中收到的“奇葩”质疑:“你的毕业学校太差了”、“为什么本硕博的学校越读越差?” 。 - 11:16 如何从4个Offer中做选择? - 12:21 来自犹他大学所有面试官的“零差评”反馈和雪片般的欢迎邮件,让人倍感温暖 。 - 13:27 对签证难度的考量:澳洲和加拿大的签证可能比美国更难 ? - 15:02 地理位置与学术中心:在芬兰的经历让她更倾向于学术中心北美 。 - 17:50 澳洲和英国过短的PhD学制(3.5-4年)可能会让学生未来必须读博后 - 21:30 学术圈教授们普遍的担忧:经费、招生、教学负担、地理位置,以及一位好系主任的重要性 。 - 27:55 “拒信”背后的温暖:那些拒绝了她,却给了她最大感动的学校和教授们 - 32:22 西蒙菲莎大学系主任每周的“超详细”进度更新邮件 。 - 35:22 阿尔伯塔大学教授在拒信后,主动联系其他院系推荐她,并用自己被DeepMind拒绝的经历来安慰她 。 - 43:21 如果重来一次,最大的改变是“更自信一点”,面试表现和最终结果并非强相关 。 - 45:08 建议面试安排不要太满,注意休息和调整时差,避免因过度疲劳影响发挥 。 - 47:26 并不后悔海投和多面试,因为这帮助她真正想清楚了自己想要什么样的工作环境 。 - 50:51 给非顶尖名校学生的鼓励:毕业院校的背景确实有影响,但并非决定性因素 。 - 52:35 江玥教授新实验室招募:欢迎有CS、数学等技术背景的学生加入,共同探索HCI领域 ! 关注我们: https://lidingzeyu.com/podcast/subscribe 如果你喜欢本期节目,请不要忘记点赞、订阅并分享给你的朋友!也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和问题。 李丁的联系方式: Signal (+1) 206-745-2849 邮件 podcast@dingzeyu.li Whatsapp (+1) 206-745-2849 Youtube 留言:https://youtu.be/-n5Pc6yQ7S4 微信 ID 是 "李丁泽宇" 的拼音 联系李丁来聊聊天啊! 制作团队 李丁泽宇 https://dingzeyu.li
嘉宾:Anhong Guo 郭安鸿 https://guoanhong.com/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邀请到了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的助理教授郭安鸿。安鸿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人机交互系统 (Human-AI Systems),尤其在无障碍 (Accessibility) 有诸多成果。 在这期深度对话中,我们与安鸿教授探讨了从博士生到终身教职助理教授的心路历程、AI技术浪潮对HCI研究的冲击与机遇、指导学生的经验,以及申请教职时那些不为人知的“内幕”。无论你是对HCI和AI研究充满好奇的学生,还是正在学术道路上探索的同行,相信这期内容都会给你带来启发。 00:00 嘉宾介绍:密歇根大学安鸿教授,主攻人机交互 (HCI) 与AI系统 01:04 教授的暑期生活:在西雅图拜访大公司,寻找合作机会与真实世界影响力 03:07 学术界的暑假:科研、写经费(Grant)与参加会议的平衡 05:07 恭喜 NSF Career Award 07:33 科研之路的演变:从移动交互到无障碍 (Accessibility) 研究的转变 11:14 课题组风格:做广还是做专? 12:24 为什么密歇根大学是做医疗健康研究的沃土? 15:03 无障碍研究的挑战与魅力:创造从“不可能”到“可能”的体验 17:47 Accessibility研究的难题 23:08 AI浪潮冲击:大型语言模型 (LLM) 如何改变我们的研究? 27:35 HCI能否反哺AI?怎么定义问题和创建Benchmark来影响上游 33:16 学术界与工业界的合作:以密歇根大学与OpenAI的合作为例 40:12 每个项目都有专属网站?聊聊域名背后的逻辑与科研推广 43:27 科研成果的转化:学校如何处理发明披露和专利申请? 47:14 让代码开源和系统上线 (Deploy) 有多重要? 51:59 从学生到教授:如何指导学生?兴趣对齐与接受反馈是关键 01:01:36 揭秘教职招聘委员会:申请教职时,运气和“独特契合度”有多重要? 01:05:05 求职Talk的终极目标:如何说服非你领域的专家? 01:08:47 安娜堡是怎样的城市?一个多次被评为“美国最宜居”的地方 李丁的联系方式: Signal (+1) 206-745-2849 邮件 podcast@dingzeyu.li Whatsapp (+1) 206-745-2849 Youtube 留言:https://youtu.be/DOHYE01u63I 微信 ID 是 "李丁泽宇" 的拼音 联系李丁来聊聊天啊! 制作团队 李丁泽宇 https://dingzeyu.li
嘉宾:张明瑞 Mingrui Zhang https://drustz.com/ 本期节目,李丁从刚参加完的日本的CHI聊起,分享了在大型学术/行业会议中的社交见闻与心得。我们深入探讨了两本近期阅读的书籍——揭秘Facebook文化的《Careless People》和描绘中亚风土的《失落的卫星》,并犀利吐槽了科技巨头的平台责任与公司文化。最后,他们还分享了AI工具 NotebookLM 在生活中的一个奇妙用法,探讨技术如何以意想不到的方式介入我们的生活。 书的链接 - Careless People: A Cautionary Tale of Power, Greed, and Lost Idealism Sarah Wynn-Williams https://amzn.to/4kSNbF9 - 失落的卫星:深入中亚大陆的旅程 刘子超 https://amzn.to/449NUdJ 00:00 欢迎收听本期月更节目 00:57 第一次参加线下CHI顶会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05:29 学术社交:在大型会议(CHI)与小型会议(UIST)的不同感受与策略 12:06 大厂“钞能力”:科技公司在大型会议中的赞助与Party文化 16:49 读书分享(一):从Meta内幕八卦聊起《Careless People》这本书 22:31 “大公司天生作恶”?从缅甸事件看科技平台的监管责任与困境 28:38 从腾讯到苹果,我们真的没得选吗? 31:30 Tumblr的衰落与苹果App Store的“双重标准” 34:30 风水轮流转:对比今年Google I/O与苹果WWDC的亮点与槽点 36:03 读书分享(二):一本关于中亚的有趣但“居高临下”的游记《失落的卫星》 46:45 AI能否帮我们“过滤”掉书中不喜欢的观点? 49:40 脑洞大开:我们用Google的NotebookLM来分析情侣吵架 52:23 AI的新用法:把高深论文和复杂知识转化为易懂的播客 李丁的联系方式: Signal (+1) 206-745-2849 邮件 podcast@dingzeyu.li Whatsapp (+1) 206-745-2849 Youtube 留言:https://youtu.be/9CxsMIbMPvo 微信 ID 是 "李丁泽宇" 的拼音 联系李丁来聊聊天啊! 制作团队 李丁泽宇 https://dingzeyu.li
Ge Gao: https://scholar.google.com/citations?user=xBfgUNoAAAAJ&hl=en Huaishu Peng: https://huaishu.me 两位老师是同期入职的同事,也是生活中的伴侣。 本期节目,他们将分享作为Assistant Professor在学术界工作六年的心路历程,探讨独特的“佛系”带学生方法、Tenure-track期间的挑战与思考,以及如何在学术道路上相互扶持,共同成长。 00:00 欢迎来到李丁聊天室 00:14 嘉宾介绍:高教授 & 彭教授 02:47 会在一所学校待一辈子吗?关于跳槽与工作环境的看法 08:06 “佛系”导师的带学生之道:如何激发学生的内在驱动力? 12:25 学术界的工作生活平衡:Faculty看起来Chill,实际真的如此吗? 15:27 导师与学生:同频的重要性与不同的工作风格 19:21 师生关系中的有效沟通:如何处理分歧与不适? 21:16 同为教授的伴侣,工作之外聊什么? 22:32 聊聊“情绪价值”:不善于给积极反馈怎么办? 34:41 学徒式教育:如何关心学生的职业与人生发展? 44:12 六年Tenure-track心路历程与反思 48:42 如果能重来,希望在一开始多招些学生 52:12 “我比我以为的做得要好”:面对疫情等不确定性的成长 55:22 伴侣的信念感:学术道路上的情绪支持 57:24 给青年学者的建议:读Post-doc作为缓冲期的好处 01:00:26 如何看待追逐Trending Topic的研究? 01:05:02 给听众和研究者们的建议与祝福 李丁的联系方式: Signal (+1) 206-745-2849 邮件 podcast@dingzeyu.li Whatsapp (+1) 206-745-2849 Youtube 留言:https://youtu.be/rqMdPArzYqY 微信 ID 是 "李丁泽宇" 的拼音 联系李丁来聊聊天啊! 制作团队 李丁泽宇 https://dingzeyu.li
嘉宾:何亮 Liang He https://www.lianghe.me/ 00:00:00 开场与嘉宾介绍: 何亮教授聊转校经历 00:00:19 初期教职体验与教学压力 00:07:42 PhD招生策略与逐年反思 00:15:47 换校的核心原因: 同行流失、教学与无TA压力、PhD持续招生困难、个人对城市生活环境的偏好 00:21:07 教授跳槽市场与流程: 与PhD申请相似的材料准备,Mid-Career跳槽的独特考量(如何解释动机、展示业绩),面试重点(Funding与合作) 00:30:00 跳槽经验谈: Offer谈判 ,时间线规划,与原部门沟通时机 ,离职后的事务 00:38:00 新环境UT Dallas展望 00:50:00 对德州特定政策(如App禁用、国际差旅报备)的了解与应对心态 00:55:10 现场录制感受与节目总结:对线下录制的不同体验 李丁的联系方式: Signal (+1) 206-745-2849 邮件 podcast@dingzeyu.li Whatsapp (+1) 206-745-2849 Youtube 留言:https://youtu.be/xVLp9l6ilNQ 微信 ID 是 "李丁泽宇" 的拼音 联系李丁来聊聊天啊! 制作团队 李丁泽宇 https://dingzeyu.li
嘉宾:张明瑞 Mingrui Zhang https://drustz.com/ 00:00 开场:聊聊南极旅游和AI编程工具 00:35 南极旅行:为什么想去?费用如何? 01:03 旅行计划的起源:微信公众号与公益组织 01:40 行前准备:阿根廷签证与极地装备 04:16 气温与穿搭:南极没有想象中那么冷 06:30 航程体验:穿越风浪滔天的德雷克海峡 08:03 南极登陆体验:白雪、企鹅与科考站 12:30 南极的野生动物:企鹅通道、海豹与鲸鱼近距离接触 25:00 南极历史遗迹:捕鲸工业的痕迹 30:44 AI编程工具 Cursor 的使用体验 33:20 AI对Code Review的影响:AI写的代码还需要Review吗? 38:19 AI与软件工程师的未来:从低层实现到架构设计 46:40 AI赋能跨界:Designer使用AI编程工具的尝试 54:04 AI模型发展与编程形式的演变 57:04 软件工程师的职业地位会消失吗? 59:59 节目总结与听众互动 李丁的联系方式: Signal (+1) 206-745-2849 邮件 podcast@dingzeyu.li Whatsapp (+1) 206-745-2849 Youtube 留言:https://youtu.be/jDFoeHO3ZEY 微信 ID 是 "李丁泽宇" 的拼音 联系李丁来聊聊天啊! 制作团队 李丁泽宇 https://dingzeyu.li
嘉宾: 陈一周(CMU强化学习PhD学生) 00:00 开场与嘉宾介绍 11:30 博客的初衷与动机 23:10 如何与陌生嘉宾保持轻松的氛围 31:30 节目提纲与随机应变 42:40 中英文频道的更新情况 54:50 嘉宾选择与节目内容 1:07:20 节目剪辑与短视频的考虑 1:19:30 节目的收获与成长 1:30:00 未来计划与嘉宾邀请 李丁的联系方式: Signal (+1) 206-745-2849 邮件 podcast@dingzeyu.li Whatsapp (+1) 206-745-2849 微信 ID 是 "李丁泽宇" 的拼音 联系李丁来聊聊天啊! 制作团队 李丁泽宇 https://dingzeyu.li
嘉宾:张明瑞 Mingrui Zhang https://drustz.com/ 换工记 https://drustz.com/posts/2024/09/07/changingjob/ 本期是上一期的延续,我们继续和张明瑞探讨他在Meta内部转组的经历: 内部转组流程:从搜寻职位到与Hiring Manager面谈的完整过程 转组准备:如何制作个人职业发展文档,高效展示自己的优势 跨职位转换:从Research Scientist转为ML Engineer的挑战 团队文化:在华人主导的推荐算法团队中的工作体验 工作与生活:高强度工作环境中的团队文化与个人平衡 职业转变:从HCI研究背景到核心算法领域的适应过程 心态调整:如何在职业发展中拥抱不确定性,建立健康心态 通过张明瑞的亲身经历,本期展示了大型科技公司内部转组的实况,以及如何在职场变化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 李丁的联系方式: Signal (+1) 206-745-2849 邮件 podcast@dingzeyu.li Whatsapp (+1) 206-745-2849 Youtube 留言:https://youtu.be/4FYk-KeJjWA 微信 ID 是 "李丁泽宇" 的拼音 联系李丁来聊聊天啊! 制作团队 李丁泽宇 https://dingzeyu.li
嘉宾:张明瑞 Mingrui Zhang https://drustz.com/ 换工记 https://drustz.com/posts/2024/09/07/changingjob/ 这期视频中,我和张明瑞分享他在Meta工作两年后内部换组的经历,以及职业发展中的挑战与思考: 职场蜜月期与转折点:从AR眼镜文字输入研究到资源减少,项目前景不明的转变 工作环境的重要性:团队氛围、同事关系如何影响个人成长和工作满意度 Meta的评价体系:管理层未兑现的晋升承诺 内部转组的艰难历程:从高期望到现实妥协,面临多次拒绝后的心理调整 研究与产品的平衡:工业界研究的局限性,如何在创新与商业价值之间找到平衡 职业规划的思考:是专注深耕少数项目,还是广泛探索多个方向的选择 李丁的联系方式: Signal (+1) 206-745-2849 邮件 podcast@dingzeyu.li Whatsapp (+1) 206-745-2849 Youtube 留言:https://youtu.be/R3zGf9jRie0 微信 ID 是 “李丁泽宇” 的拼音 联系李丁来聊聊天啊! 制作团队 李丁泽宇 https://dingzeyu.li
嘉宾:刘韡 在这期视频中,我和刘韡将分享从备孕到迎接宝宝的整个过程,以及心态和生活工作上的转变: 备孕心得,心理和物资 生活对比:带娃和上班的日常有何不同? 带娃旅行:如何计划回国或其他旅行? 北美教育:从上学到课外活动,如何选择适合的渠道? 带娃开销:抚养孩子的成本和规划。 上一辈的参与:老人帮忙带娃和 Daycare 或者其他选项的探讨。 李丁的联系方式: Signal (+1) 206-745-2849 邮件 podcast@dingzeyu.li Whatsapp (+1) 206-745-2849 Youtube 留言:https://youtu.be/cEoZ9iJ1ZKM 微信 ID 是 “李丁泽宇” 的拼音 联系李丁来聊聊天啊! 制作团队 李丁泽宇 https://dingzeyu.li
嘉宾:鸭哥 在最近的西雅图暴风雨停电事件中,超过 40 万户居民陷入黑暗。今天,我们将讨论如何在家中设置发电机和进行电路改造,以应对停电频发的情况。 鸭哥分享了他家里这些年来电路改造的经历和经验,他是个高阶玩家。 我呢作为小白,分享了我这次紧急购买发电机的体验和未来怎么打算的乞丐版。 鸭哥 blog:https://yage.ai/power-outage-prep.html 我购买的东西: 智能电池(贵,但比较容易设置和使用) https://amzn.to/3ZInYou 呆电池 LiFePo4 (便宜,容量大,给智能电池充电):https://amzn.to/3Bj5fGQ IRS 对于买电池的税收优惠:https://www.irs.gov/credits-deductions/residential-clean-energy-credit 李丁的联系方式: Signal (+1) 206-745-2849 邮件 podcast@dingzeyu.li Whatsapp (+1) 206-745-2849 Youtube 留言:https://youtu.be/cEoZ9iJ1ZKM 微信 ID 是 “李丁泽宇” 的拼音 联系李丁来聊聊天啊! 制作团队 李丁泽宇 https://dingzeyu.li
嘉宾:Ning Zheng 宁政: https://zning.co/ 主题: 毕业季,去大公司还是 Startup?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我以前的实习生 Ning,他即将毕业,正在纠结于职业选择。我分享了这几年年来在公司的经验和思考,希望能帮助 Ning 和其他有类似困惑的同学们。 内容梗概: Ning 从毕业生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许多关于 Startup 的疑问,例如:Startup 和大公司的区别?如何评估 Startup?如何找到合适的 Startup?等等。 我则结合自身经验,详细解答了 Ning 的问题,并分享了在大公司工作的感受和体会。 节目中,我不仅分析了 Startup 的优势和风险,也探讨了个人成长、职业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李丁的联系方式: Signal (+1) 206-745-2849 邮件 podcast@dingzeyu.li Whatsapp (+1) 206-745-2849 Youtube 留言:https://youtu.be/SJKhA72xcnI 微信 ID 是 “李丁泽宇” 的拼音 联系李丁来聊聊天啊! 制作团队 李丁泽宇 https://dingzeyu.li
Jiahao Wen 文嘉豪: https://jhwen.fun/ Jiayi Eris Zhang 张嘉懿: https://eriszhang.github.io/ Podcast app 订阅: https://lidingzeyu.com/podcast/subscribe/ 今天是西雅图研究实习系列的最后一期了,毕竟研究实习这是比较窄的一个话题,所以我也担心最后的时候重复性会比较强,所以这期在跟 Eris 和 Jiahao 写提纲的时候会有些担心,但是实际上录制的时候发现我们其实还是聊了很多不一样的话题。 这期其实我们就在聊到实习的部分非常的少,直到最后的 5 到 10 分钟才聊到。而之前的这三四十分钟里,我们都是在探讨今年参加 SIGGRAPH 的一些感受和为什么在 Graphics 圈子里面并没有出现一个很好的开源 simulation library,因为在其他 subarea,比如说什么 geometry,或者 Rendering 都有很多很好用的开源的一些库。 我们在三个人在探讨这个开源库没有出现的原因的时候发生了一些分歧,也产生一些讨论。Jiahao 和 Eris 可能认为更多的是导师和别的方面的一些原因。而我可能认为这是一个这个圈子的文化和学生个人的一些原因。如果你想听到更 nuanced 的讨论,欢迎收听这期的节目。 李丁的联系方式(喜欢程度按照这个顺序): Signal (+1) 206-745-2849 强烈推荐 / 端对端加密 / 无审查 / 需翻墙 邮件 podcast@dingzeyu.li Whatsapp (+1) 206-745-2849 Youtube 留言:https://youtu.be/qnpKH8BFlYY 联系李丁来聊聊天啊! 邮件订阅:https://liding.substack.com 制作团队 李丁泽宇 https://dingzeyu.li
嘉宾:Bryan Wang 「在西雅图做研究实习」的第三期里,我和多伦多大学的 Bryan Wang 聊了他最近去夏威夷参加 ICML 的经历,他是一名 HCI researcher,在 ICML 这个 Machine Learning 会议里参会体验怎么样? 这个暑假 Bryan 在西雅图东区的 Meta Reality Labs 实习,之前他也在 Google 和 Adobe 实习过,他分享了这几件公司他的不同体验。 和之前的几期不一样的,我们两讨论到了暑假出来实习的缺点。同时,Bryan 也问了我,作为一名 Fulltime researcher,怎么选择实习生,怎么挑选项目的问题。 如果你是一名对研究,实习,业界工作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关注一下我的这个系列。可以在下方订阅。 0:00 开场 2:28 Bryan 参加 ICML 的体会 7:25 实习中重要的三要素 diversify, connection, location 16:30 Virtual 实习的挑战 20:52 Meta/Google/Adobe 三家实习的比较 25:44 Meta 实习的不足 32:57 暑假出来实习的缺点 35:30 作为全职研究员,李丁招 intern 时有哪些考虑? 43:15 Bryan 结尾前安利实习 李丁的联系方式(喜欢程度按照这个顺序): Signal (+1) 206-745-2849 强烈推荐 / 端对端加密 / 无审查 / 需翻墙 邮件 podcast@dingzeyu.li Whatsapp (+1) 206-745-2849 Youtube 留言:https://youtu.be/XDqW41pQDfE 微信 ID: lidingpublic 不喜欢微信 / 审查严重 / 用户体验差 联系李丁来聊聊天啊! 邮件订阅:https://liding.substack.com 制作团队 李丁泽宇 https://dingzeyu.li
嘉宾: Sitong Wang Ning Zheng 今天是西雅图研究实习的第二期,我今天把我今年暑假的两个实习生 Sitong 和 Ning Zheng 拉过来讨论了一下他们对这些话题的一些看法。 我们首先讨论到了他们怎么找实习的,怎么让他们导师放他们出来实习,而不是待在学校里面暑假留着。 然后接着我们也讨论到了在他们的眼中,在公司做研究和在学校做研究什么样的不同。他们也聊一聊他们认为一个好的业界实习应该是什么样子的。然后当然最后我们也 cover 了我们公司有什么样的福利, 和他们认为 HCI PhD 在业界工作的一些出路。 如果你想听他们的看法,可以收听这期的节目。如果你是第一次听西雅图研究实习的系列,欢迎订阅我们的频道, 接下来我们至少还有 2~3 期可以接着收听。 0:00 开场 1:35 怎么找业界的研究实习?有哪些经验分享 9:34 怎么劝 PhD 导师放你出来实习? 11:00 实习期间学到的东西,和在学校有什么不同? 19:20 Sitong 和 Ning 认为,what makes a good internship? 29:00 实习期间,有很频繁的 internal deadline,实习生怎么看待? 33:40 Adobe 的福利 🧧 40:11 HCI PhD 在业界的出路 45:25 西雅图工作之外的生活,吃喝玩乐推荐 李丁的联系方式(喜欢程度按照这个顺序): Signal (+1) 206-745-2849 强烈推荐 / 端对端加密 / 无审查 / 需翻墙 邮件 podcast@dingzeyu.li Whatsapp (+1) 206-745-2849 Youtube 留言:https://youtu.be/F6TzDTfWZBY 微信 ID: lidingpublic 不喜欢微信 / 审查严重 / 用户体验差 联系李丁来聊聊天啊! 邮件订阅:https://liding.substack.com 制作团队 李丁泽宇
嘉宾:江玥 Yue Jiang 最近我想做一个在西雅图做研究实习的 Podcast 系列,因为我发现这个暑假在西雅图有很多博士学生们在做关于 HCI/Graphics/Vision 方面的研究。如果你不了解西雅图的话,其实西雅图是美国最适合这个计算机科技行业发展的城市之一,像我们这里有 Microsoft 和 Amazon 的总部,同时呢,还有 Google、Facebook、apple,adobe 等等这种顶级科技公司的很大的分部也都在西雅图。如果你是一名对研究,实习,业界工作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关注一下我的这个系列。可以在下方订阅。 在这个第一期里,我们和在 Apple Seattle 实习的江玥同学在聊她在这里的体验。如果你是李丁聊天室的资深听众的话,那么其实在之前的两期里面,江月已经来过两次了,第一次是聊她从美国转学到德国读博,第二次从德国转学到芬兰接着读,所以之前录制都在不同的城市。而这一次我们将听到江玥在西雅图的生活体验。 0:00 开场 2:04 江玥在苹果哪个组,做什么 7:05 面试过程是怎么样的 14:20 苹果公司的秘密文化给实习生带来的影响 29:20 江玥推荐大家来西雅图实习吗? 34:00 Apple 的 Work from home policy 和她西雅图老板住在 San Diego 的轶事 37:00 Apple 给应届生的 Rotation program 李丁的联系方式(喜欢程度按照这个顺序): Signal (+1) 206-745-2849 强烈推荐 / 端对端加密 / 无审查 / 需翻墙 邮件 podcast@dingzeyu.li Whatsapp (+1) 206-745-2849 Youtube 留言:https://youtu.be/_CRAMUl13FU 微信 ID: lidingpublic 不喜欢微信 / 审查严重 / 用户体验差 联系李丁来聊聊天啊! 邮件订阅:https://liding.substack.com 制作团队 李丁泽宇
串台: 秘密飞船 小宇宙链接 2:42 ChatGPT 有啥用处?听听主播们的亲身使用体验 13:21 让大众兴奋不已的 ChatGPT 究竟何方神圣?两分钟带你了解 ChatGPT 17:13 ChatGPT 无所不知吗?如何保证用户数据的保密性? 20:08 我的工作会被 AI 取代吗?未来有哪些新兴的工作机会? 30:45 是挑战也是机遇,公司如何利用 AI 技术产出更优秀的产品? 37:42 “人无完人“,ChatGPT 有哪些局限性? 42:00 作为普通人,短期内 ChatGPT 的技术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帮助? 44:58 什么样的产品是好的 AI 产品? 48:41 GPT-4 vs GPT-3,传说中的隔代打击! 53:13 何为数字遗产?人类可否实现意识永生? 59:27 眼见不一定为真,我还得证明我是“我”? 01:04:37 相较于强大的 AI,生而为人我们的优势是什么? 01:06:46 面对 AI 技术的冲击,当今的科技巨头们能否高枕无忧? 01:13:52 拥抱 or 拒绝?生活中无处不在的 AI 技术 01:17:01 如何高效掌握使用 AI 技术的能力? 01:21:39 一些非常有趣的碎碎念 李丁的联系方式: 微信 ID: lidingpublic 邮件 podcast@dingzeyu.li Signal (+1) 206-745-2849 推荐 / 端对端加密 / 无审查 / 需翻墙 联系李丁来聊聊天啊! 邮件订阅:https://liding.substack.com 本期节目剪辑与 show note 的时间轴均由秘密飞船的制作团队完成,谢谢!
loading
Comments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