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生死之间
生死之间
Claim Ownership

生死之间

Author: 王玉婷YolandaWang

Subscribed: 0Played: 0
Share

Description

关于死亡 哀伤 陪伴。

创造一个心灵小窝,我们聊聊生死之间。

这里有自白,这里有对话,这里有书单,这里有一些关于死亡和丧失的思考和延展。

每周三更新,欢迎大家的收听和关注。


本专辑同步发布于小宇宙APP:YolandaWang

77 Episodes
Reverse
摆脱羞耻,不仅仅需要自信的力量。从深层次理解自尊心与自我意识的作用,到在亲密关系中敢于表达真实的自己,本期播客揭示了促进自我接纳和减轻羞耻感的关键路径。我们将探讨,真正的自我成长与克服羞耻感,需要的不只是外在的认可和比较,更关键的在于内心的坚定和自我关爱的勇气。
这几天你一直对我板着脸。你大概觉得,我应该问问你,是哪只蚊子叮咬了你。——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大家好,我是玉婷。今天,想和大家聊一聊 情绪 这个议题。00:33 引起情绪的不是蚊子,而是躲在后面的那头大象。02:30 很多时候我们只看到了蚊子,然而它的刺可能会触及我们内心的更深层面。03:08 一个人眼中的蚊子可能是他人眼中的大象05:30 为什么看似无足轻重的小事会导致情绪爆发?处理了这些过往的负面经历和负面体验,才能减少蚊子背后的大象带来的生活和情绪地震。希望今天的内容可以对你有所启发。谢谢大家的收听,我们下期再见。
大家好,我是玉婷,首先想给自己做一个小小广告,目前由我和我熟识多年的一位资深占星师盛开老师 共同合作了家庭关系系列讲座。分别将于5.12 母亲节,6.1 儿童节,6.16 父亲节 从家庭治疗和占星两大角度,以及母亲孩子父亲三大专题,和大家进行分享。大家可以看我的群公告有具体的海报介绍,期待和大家的相遇�今天想和大家聊的话题是:好奇。00:40 人生而好奇01:07 人类改变的原动力1: 生存欲01:50 人类改变的原动力2: 求知欲02:50 好奇心引发求知欲03:35 每个人的”去过“不一样06:44 好奇心也是脆弱的生命力的核心展示便是一个人的好奇心,而保护和发展我们的好奇心,是每个年龄阶段都很重要的发展目标。希望今天的内容可以对你有所启发。谢谢大家,我们下期再见。
大家好,我是玉婷。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聊聊,关于快乐的几个问题。00:30 我们一直游弋于无形的能量池中01:56 为什么有些环境情景会有这样的激发效应,而我们又如何能给我们的生活带去更多的快乐能量。02:21 关于快乐的几个问题,一起来思考一下吧03:38 核心思想是:我们不仅可以寻找快乐,而且可以创造快乐我们可以把生活当作一个调色板,亲自为自己和身边的人设计并制作更多的快乐,并将它们融入我们的世界。希望今天的分享可以对你有所启发。谢谢大家,我们下期再见。
大家好,我是玉婷。今天的生死时间,我想和大家聊一聊,你有没有反思过自己的时间分配呢? 你有给自己安排好玩时间吗? 01:05 很多人开始阅读,都不是因为渴望变渊博02:22 “好玩时间”指是主动选择投入用以获得乐趣的时间。04:18 从获得乐趣出发做的尝试,能够把我们引上很多意想不到的道路。06:44 好奇心诱发生命力,好玩时间是有生之年中好奇心和生命力的延续。你渐渐允许自己的爱好非常自我,不被他人理解,也允许自己拿时间换不确定的惊喜。越把好玩时间前置,体验越丰富,也越觉得之前的生存时间和赚钱时间有了价值,生命没虚度。越到中年,也才越会理解好玩时间之所以占着人生所有无聊和无用的时间,是因为在其中,有着比好玩更深刻的意义。希望今天的内容对你有所启发。谢谢大家的收听,我们下期再见。
你是否也时常陷入无聊的漩涡?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无聊之谜,重新定义这个被误解的情绪。无聊不只是生活的停顿符,它其实是潜在思考和创造的催化剂。当你学会接受并享受无聊时,你可能会惊喜地发现,那些令人窒息的平淡,其实是一条通向自我提高和灵感涌现的不归路。让我们把无聊作为人生新篇章的序幕,而非终章的落幕。
大家好,我是玉婷。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部经典电影《实习生》。00:15 《Experience never goes out of fashion》—— 经验永远不会过时。01:23 Ben拥有的生活态度和精神03:01 say the right thing, do the right thing, be the right thing(说对的事,做对的事,成为对的事)03:26 电影开头Ben的面试视频04:05 Ben稳定的自我和生命的智慧实际上,年龄看似让我们焦虑,而真正让人焦虑的是,我们看到了隐约的终点,却在这一生的旅程中还没有真正成为自己。希望今天的内容可以对你有所启发。谢谢大家的收听,我们下期再见。
大家好,我是玉婷。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数年,随着我怕接待的来访者的数量越来越多,心理问题和心理健康的共性也慢慢更加清晰。00:26 不计任何代价,持续致力于认清现实的过程。01:28 生活之路不是由沥青铺就的阳关道。 02:39 究竟什么是成熟? 03:38 这些问题和痛苦总能启发他们的智慧。人要不断认识自己,并尽量遵循自己本来的样子去进行选择和生活,并承担所有到来的结果和取舍。这是我认为的所有心理问题的根本解决之道。希望今天的内容可以对你有所启发,谢谢大家的收听,我们下期再见。
大家好,我是玉婷。今天想和大家介绍一个新的词汇:五十五岁危机。00:56 五十岁到六十岁之间是很焦虑的,这个年纪的人感到老年即将来临。01:14 那当然是一段下降的路01:55 对死亡的恐惧是什么呢? 03:17 这些恐惧往往就隐藏在表面之下,伺机而动。04:05 我如果没有了外界的一些成就、身份和角色,我到底是谁?如果我们学会如何度过这些较小规模的死亡,那么每一次死亡都可以成为一次复活,每一次结束都是一个新的开始。希望今天的内容可以对你有所启发,谢谢大家的收听,我们下期再见。
大家好,我是玉婷。今天的生死之间,我想给大家推荐一本最近正在看的书《阿勒泰的角落》 。00:11 李娟的文字,是从阿勒泰的土地上长出来的。00:51 河边洗衣服的时光 01:13 在外面吃一颗糖,都会吃出比平时更充分的香甜。02:30 还有那么多的,各种各样的美丽植物04:13 “等玩够了回来,从水里一捞,衣服自己就干净了嘛。”这水正像是时间,时间就会把我们现在迷茫的事情冲刷出答案。而这丰富的河边时光,才是我们要珍惜的人生部分。希望今天的内容可以对你有所启发,谢谢大家的收听,我们下期再见。
大家好,我是玉婷。今天的生死之间,我想和大家聊一聊 不安。对于不安,大部分来自于不确定感。00:20 有些人仅凭想象就以为自己能预见未来02:20 因未来不确定而感到恐惧的人,通常也害怕变化02:41 “何谓不安”——哲学家阿兰·德波顿04:33 如果问生病或者担心生病的人,不安有什么意义05:09 什么是“离心性”07:23 视人生为旅行,这样的情绪也体现了人的离心性。人生的无常会让我们惴惴不安,同时也给予我们做梦的空间。如果将这种不安当作旅途中的漂泊感,那么即使我们感到不安,也不该是担心生活恒久不变的不安,而是不知未来会发生什么的不安。这样的人生值得走一遭。希望今天的分享可以对你有所帮助,谢谢大家的收听,我们下期再见。
大家好,我是玉婷。今天的生死之间,我想和大家聊一聊 身体与心灵的一致性和呼应。如果我们习惯于注意自己身体的感觉,时时安抚照顾它的话,很多疾病就不会因为日积月累而产生。——摘自张德芬经典作品《遇见未知的自己》00:46 一个被家长改了志愿的大学男孩02:14 癌细胞或是被压抑的情绪02:55 一个梦游的成功人士 03:45 然而,这一被压制的情绪通过身体表达了出来。04:19 脊椎病或象征着过度的负担我们不能单纯从生理的角度追求健康,还必须学会聆听并尊重心灵深处的声音。希望今天的内容对你有所启发。谢谢大家的收听,我们下期再见。
大家好,我是玉婷。今天的生死之间,我想和大家聊一聊 我们如何对待痛苦。00:08 对抗痛苦才是痛苦主源01:14 沉入痛苦中,体会它、看着它、理解它……03:10 痛苦只是洋葱的内核,而围绕着这个内核,一个人发展出了复杂的防御方法。04:08 痛苦和思维的关系 05:06 怎么沉入并体会痛苦呢?—— 一个更为具体的办法06:32 你的觉察力会越来越敏锐因为多了这样一个内在的观察者,我不再将自我等同于埃克哈特·托利所说的痛苦之身。我可以更敏锐地体会身体的疼痛,但我同时明白,疼痛并不是我,所以反而会有更强的承受力。希望今天的内容对你有所启发,谢谢大家的收听,我们下期再见。
大家好,我是玉婷。今天的生死之间,我想和大家聊一聊一个非常经典的问题:我是谁。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在谈论人的本质时,为人区分了三个不同层次。00:15 最外层:我在他人眼里的样子00:59 中间层:我拥有什么01:20 最内层:我是谁。 02:10 怎样才能有人格魅力? 03:48 真正“内在于我们的东西”,它决定了我们的心灵、精神、灵魂、人格。 当一个人真正搞清楚自己是谁的时候,生活就会为他“芝麻开门”,在他面前将会出现那条他一直在寻寻觅觅的通向幸福的道路。希望今天的内容对你有所启发。谢谢大家的收听,我们下期再见。
大家好,我是玉婷。“我们称为开始的,往往就是结束。宣告结束也即着手开始。终点正是我们出发的地方。”——T.S.艾略特今天的生死之间,我想和大家分享布鲁克·诺尔在他的著作《安慰之光》中关于他自己对于哀伤与丧失的体验的一段话。00:32 从哀伤中,我们学到了什么? 01:28 当我不再问“为什么是我”而是开始问“我该怎么办”02:02 我重新学到了,每时每刻的价值。02:40 “当你撞上墙壁时,就像一棵树一样深深扎根,直到你能够从更深的地方清晰地看透墙壁,真正成长。”愿你在仿佛只有黑暗的地方看见光明,愿你在仿佛只有绝望的地方找到希望,愿你不再恐惧,只留下信心和豁然开朗,愿你在感到挫败的时候看到胜利,能够感觉到我们一起编织的安全网。最重要的是,即使死亡的阴影笼罩了你,你依然热爱生活。希望今天的分享可以对你有所帮助,谢谢大家的收听,我们下期再见。
大家好,我是玉婷。生命的意义总是在变化,但作为意义永远不会消失。按照意义疗法,我们可以用三种不同的方式来发现生命之意义:00:34 来源一:成就或成功00:59 来源二:体验美 艺术 自然 或 爱01:41 爱会实现人的全部潜能02:02 拯救人类要通过爱与被爱02:12 来源三: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难时赋予意义个人一旦成功地找到了意义,那他不但会感到幸福,还会具备应对磨难的能力。希望今天的内容对你有所启发,谢谢大家,我们下期再见。
大家好,我是玉婷。今天想和大家聊一聊安全感这个词。一只站在树上的鸟,从来不会害怕树枝断裂,因为它相信的不是树枝,而是它自己的翅膀。00:22 什么是真正的安全感? 00:50 蜗牛感受到的不是世界本身,而是自己的壳。01:40 受伤的野兽 02:33 另一个比喻:地球的大气层03:26 对于安全感,每个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定义 安全感对于心灵,就像雨水落入大地,毫无痕迹。凡是有痕迹的,都不是安全感,无论是物质上的安全、囚笼(包括自己给自己设置的心牢)中的安全还是逃跑中的安全。谢谢大家的收听,我们下期再见。
大家好,我是玉婷。今天的生死之间,我想和大家聊聊,我自己遇到了很重大的事件,是如何处理和应对自己的情绪的。00:50 我也是一个有情绪的平常人 01:20 第一,把情绪和事情进行分割02:48 第二,一定要接纳自己04:09 哭泣不代表我是脆弱的,允许自己哭泣才是强大04:25 第三,不断找资源,增加正向情绪的比重希望今天的分享,可以对你有所帮助。一切都会变好的。一起加油。
大家好,我是玉婷。今天的生死之间,想和大家分享一本书《布鲁克林有棵树》《布鲁克林有棵树》是美国作家贝蒂·史密斯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43年。该小说讲述生活在美国贫民区布鲁克林的小女孩弗兰西,在成长过程中饱经家庭的不幸,同学的歧视和社会的不公。她从贫困的家庭中艰难地成长,凭借坚韧不拔的意志朝梦想奋起直追,终于走出贫民窟,考上大学。 该小说突出平凡人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坦然面对生活的苦难。00:54 向着天空,不屈不挠,向上生长。02:01 我已经步入中年了,我也隐隐会想“要是我从头再来一次”……03:53 左拉说,所谓充实的生活,就是养个孩子,栽棵树苗,写本小说。没有污浊泥泞的河水,就无法衬托出太阳闪耀的光辉。希望今天的内容可以对你有所启发,谢谢大家,我们下期再见。
大家好,我是玉婷。今天的生死之间,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很有趣的概念“清醒催眠”。00:08 催眠企图触动人的灵魂01:02 清醒催眠:百事可乐vs可口可乐02:03 催眠的精髓,是仪式。02:21 人们获得的确定掌控感,便是仪式感的最终目的和直接结果。03:41 掌控感虽然没有现实基础,但对个体来说则绝对是真实的。04:21 把生活变成一种仪式帮助我们建立日常生活规律的物品,就是仪式的介质。想象一下,每天在固定的时间拿起自己偏爱的洗面奶时,简直就像在朝拜一般。或是当你累了一天,把脚浸入热水的那一刻,似乎一天的疲惫都被瓦解。希望今天的内容可以对你有所启发,谢谢大家,我们下期再见。
loading
Comments 
Download from Google Play
Download from App St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