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牽手之聲_靜靜過生活
牽手之聲_靜靜過生活
Claim Ownership

牽手之聲_靜靜過生活

Author: 小靜子

Subscribed: 3Played: 26
Share

Description

《牽手之聲網路電台-CanCheers》

|節目名稱:靜靜過生活|
聊著小靜子過生活的點點滴滴,安安靜靜、用心體會、活在當下、好生安分的過日子的分享。

節目內容簡介:
《山居歲月》
生活的山城,有著探索不完的寶藏。本單元分享山居歲月的緩慢又驚喜的生活體會。

《童年如詩》
童年時光,如詩歌般明亮美妙。本單元以繪本說故事的形式,呈現小女孩17歲離家之前的成長記事。

《台南女兒和媳婦的時空對話》
17歲之前在台南成長的女孩對台南只有青澀模糊的印象,那些在地傳承的人文美食記憶是如何被在台南生活二十多年的媳婦喚醒?時空呼應的敘事,開啟大家另類的旅遊體驗。

《心藝嚮往》
從喜愛藝術藝文的觀賞者角度,嘗試彙整藝術常識,並提出自己的理解和觀察。此外,還有藝術藝文在普羅大眾的生活裡,發生有趣的故事分享。

《手作萬歲》
手作迷人療癒,手作迷絕對無法割捨隨時動手作,不論天涯海角。這個單元將會分享各種手作的訊息、常識和典故,還有手作迷的癡狂。

《民國女子林徽因》
林徽因的一生,驛動奔波,半生歲月與肺病纏鬥,日常生活一地雞毛,但是文學創作、建築研究設計,理性感性相伴相依,非常吻合雙子座的性格。她才思敏捷,邏輯反應快速,面對當時的文學哲學達人,能侃侃而談,甚至帶領討論。對待後輩晚輩,溫暖柔軟。面對感情,思考清楚,理智不衝動。今年是她120歲冥誕, 身為鐵粉的我謹以podcast聲音紀念這位民國才女。

|主持人:小靜子|
嚴肅謹慎紙老虎
耍賴好奇會胡鬧
愛畫畫愛手作 愛音樂愛唱歌

做過國際新聞編譯、公關、高中老師
也做掛名的公司負責人
現在藝廊擔任策展人

家人罹癌的陪病
全癌連培訓課程同學的示現
在在提醒我把握當下的迫切性
用心覺知真的好重要
現在的我
只想靜靜過生活
分享所有的美好給大家

Powered by ibo AD NETWORK

119 Episodes
Reverse
<p>#心藝嚮往 中原古都的槐花探尋 <br />四五月在華中華北或西部旅行時,常會聞到一股清香,那是洋槐花的氣味。 <br />洋槐與笨槐不同,是外來品種,一如台灣開得滿山遍野白的油桐一樣。老笨槐總是村落街坊的遮蔭大樹,是游子懷鄉思念時會浮現的景象與氣味。 <br />開封有三棵老槐樹,訴說千年來的孤獨與守望,語言學家季羨林因著朋友的提醒,更保持自己的新奇眼光來探尋宇宙的大驚奇。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a href="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zs1qar21eiv0896m7nlp8w6/comments">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zs1qar21eiv0896m7nlp8w6/comments</a></p> <br /> <br />Powered by <a href="https://www.ibo-ad.com">ibo AD NETWORK</a>
<p>#民國女子林徽因 (4) <br />林徽因和梁思成的"相親"是在雙方父親的促成下展開的。梁思成對林徽因的秀麗脫俗印象深刻,但是徽因的態度並未留下紀錄。當年他們14歲和17歲。 <br />梁思成在日本出生,11歲後才回到中國念書,進入清華學堂後,學業才藝體育樣樣優秀活躍,是師長心中的天之嬌子。深受林徽因的影響,留美前確認自己的進修目標是建築學。 <br />雙方家長都極注重子孫輩的教育,不分男女,一律中西學問通修,眼光卓越,家學深厚。林徽因和梁思成也足夠聰慧敏捷,遂能承接學問之重而有超然成就。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a href="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zs1qar21eiv0896m7nlp8w6/comments">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zs1qar21eiv0896m7nlp8w6/comments</a></p> <br /> <br />Powered by <a href="https://www.ibo-ad.com">ibo AD NETWORK</a>
<p>#民國女子林徽因 (3) <br />林長民攜林徽因遊歐,除了讓她開闊眼界增廣見聞,也希望讓她暫時遠離家中的煩瑣日常。林徽因在歐洲停留一年半左右,期間除了與徐志摩的康橋緣份外,更重要的是,成為女建築師的想法在心中埋下種籽。 <br />之後與梁思成結伴留美,賓夕法尼亞大學以建築系常夜裡畫圖,對女孩子不方便為由,拒收女學生。林徽因轉而註冊美術系入學,但將建築系的課程修個遍,還以極為優異的成績,出任建築科目的助教。 <br />今年(2024.5.18)賓大將在本屆畢業典禮上,追頒建築系學士學位給林徽因。以林徽因對中國建築史的貢獻來說,這個學位追認,是誰榮譽了誰,猶未可知呀!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a href="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zs1qar21eiv0896m7nlp8w6/comments">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zs1qar21eiv0896m7nlp8w6/comments</a></p> <br /> <br />Powered by <a href="https://www.ibo-ad.com">ibo AD NETWORK</a>
<p>山居歲月 -人物專訪林南吉(上)(下) <br />林南吉,高雄地區布農族耆老。本是山城園藝工作負責人,二月底返回家鄉,將帶領族內年輕人將那瑪夏山上整理規劃成《南沙魯傳統文化》體驗園區。 <br />南吉不用怪手,只以原住民維護山林尊重自然的方式整理園區,所有體驗活動將捨棄現代科技的舒適,鼓勵貼近原始生活的勞動,很適合遠離塵囂,想親近大自然的人。我想在那兒應該很適合自我放逐獨處。 <br />期待南吉的南沙魯,年底將正式運營,相關訊息會隨時提供給聽眾朋友們。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a href="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zs1qar21eiv0896m7nlp8w6/comments">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zs1qar21eiv0896m7nlp8w6/comments</a></p> <br /> <br />Powered by <a href="https://www.ibo-ad.com">ibo AD NETWORK</a>
<p>山居歲月 -人物專訪林南吉(上)(下) <br />林南吉,高雄地區布農族耆老。本是山城園藝工作負責人,二月底返回家鄉,將帶領族內年輕人將那瑪夏山上整理規劃成《南沙魯傳統文化》體驗園區。 <br />南吉不用怪手,只以原住民維護山林尊重自然的方式整理園區,所有體驗活動將捨棄現代科技的舒適,鼓勵貼近原始生活的勞動,很適合遠離塵囂,想親近大自然的人。我想在那兒應該很適合自我放逐獨處。 <br />期待南吉的南沙魯,年底將正式運營,相關訊息會隨時提供給聽眾朋友們。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a href="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zs1qar21eiv0896m7nlp8w6/comments">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zs1qar21eiv0896m7nlp8w6/comments</a></p> <br /> <br />Powered by <a href="https://www.ibo-ad.com">ibo AD NETWORK</a>
<p>民國女子林徽因 -2 <br />林徽因詩文寫得很好,清新溫婉。一篇小說《繡繡》,以第一人稱訴說她認識小她兩歲的繡繡的故事。繡繡和帶著病的母親寄居親戚家樓下,父親則和新姨娘令居他處。繡繡母親無能叨唸,最後還會動手打孩子。從小說主人翁的視角,說出對這對夫妻的不滿和對繡繡的心疼。 <br />若要說繡繡的故事有林徽因的影子,應該沒有人會駁斥。 <br />本單元摘要說繡繡,那個單薄怯懦卑微的身影,在寒風中不知所終。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a href="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zs1qar21eiv0896m7nlp8w6/comments">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zs1qar21eiv0896m7nlp8w6/comments</a></p> <br /> <br />Powered by <a href="https://www.ibo-ad.com">ibo AD NETWORK</a>
<p>民國女子林徽因 -1 <br />林徽因母親何雪媛,是林長民的續絃。在林家不受待見,父親另娶妾室後,幼小的林徽因面對父母不和及母親無盡的叨唸抱怨和數落,早早成為一個細膩、體貼懂事的孩子。 <br />林徽因結婚後,就將母親迎來同住。新舊世代女子的日常摩擦衝突,常常讓林徽因筋疲力竭。徽因過世後,女婿梁思成繼續奉養岳母,七年後再娶林洙。林洙陪伴梁思成度過艱難委屈的文革批鬥,也持續照顧林母至壽終正寢,享年九十。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a href="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zs1qar21eiv0896m7nlp8w6/comments">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zs1qar21eiv0896m7nlp8w6/comments</a></p> <br /> <br />Powered by <a href="https://www.ibo-ad.com">ibo AD NETWORK</a>
<p>#山居歲月 水稚園區專訪四 <br />有人會到園區放鳥音、釣魚,有人企圖串成“人繩”進入濕地採摘菱角,還有人大喊大叫,只為看受驚嚇的鳥兒振翅狂飛。缺乏生態保護意識、沒有公民素養之人不在少數。 <br />趴在賞鳥亭的賞鳥窗,靜靜地看著高蹺鴴、反嘴鴴、小鷿鵜這些水鳥們覓食飛行,相當放鬆紓壓,莫再要侵擾牠們的棲息,徒留笑柄呀! <br />園區維護需要靠工作人員向外募款,李文珍不考慮企業大筆捐助,反倒是希望涓滴累積,文珍有她的思考。 <br />文珍所做的是保育了水稚的繁衍,也落實了在地食農文化,今年秋天菱角盛產時,希望和大家一起吃菱角護水稚,對於園區所舉辦的相關活動能給與實際的支持。 <br />謝謝水稚園區所有的工作人員,為水鳥的生態維護所做的奉獻。 <br />菱角食譜連結 <a href="https://jacanachestnut.weebly.com/33777352822600929702.html" target="_blank">https://jacanachestnut.weebly.com/33777352822600929702.html</a> <br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a href="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zs1qar21eiv0896m7nlp8w6/comments">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zs1qar21eiv0896m7nlp8w6/comments</a></p> <br /> <br />Powered by <a href="https://www.ibo-ad.com">ibo AD NETWORK</a>
<p>#山居歲月 水稚園區專訪三 <br />菱角可以怎麼吃? 李文珍主任將開心地告訴聽眾生態廚師的創意料理、異國料理的菱角應用,和農民家中的常民美食的食譜推廣等等。 <br /> <br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a href="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zs1qar21eiv0896m7nlp8w6/comments">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zs1qar21eiv0896m7nlp8w6/comments</a></p> <br /> <br />Powered by <a href="https://www.ibo-ad.com">ibo AD NETWORK</a>
<p>#山居歲月 水稚園區專訪二 <br />文珍守住一方天地,看到問題,提出討論,政府和研究單位給力嗎? <br />文珍在水稚園區的友善耕作推廣和菱角的食農文化傳承,做了那些努力? <br /> <br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a href="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zs1qar21eiv0896m7nlp8w6/comments">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zs1qar21eiv0896m7nlp8w6/comments</a></p> <br /> <br />Powered by <a href="https://www.ibo-ad.com">ibo AD NETWORK</a>
<p>#山居歲月 水稚園區專訪一 <br />園區主任李文珍說明為什麼二月中在園區看不到水雉。原來水質水位調整,都會影響鳥種棲息。為了能在四月順利的播種菱角,前期的濕地整理和水質調節非常重要。訪談的背景聲音有水鳥的啾啾聲喔! <br />針對我們眼前看到的一大群水鳥,文珍還提出了她的觀察。自從西南沿海種電後,候鳥改變棲息地,累及農民的春耕播種,這些的無聲的效應,在一味倡導種電補足電力的政策裡,生態與民生已經開始另一場拉扯。 <br /> <br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a href="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zs1qar21eiv0896m7nlp8w6/comments">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zs1qar21eiv0896m7nlp8w6/comments</a></p> <br /> <br />Powered by <a href="https://www.ibo-ad.com">ibo AD NETWORK</a>
<p>#心藝嚮往 (四) 桃花行情緒鋪墊三部曲,預讖黛玉淚乾憔悴春歸盡 <br />黛玉春天做桃花詩,姊妹們同讚寫得好,湘雲建議把詩社名改為桃花社。唯獨寶玉沒有稱讚,痴痴呆呆,滾下淚來。黛玉悲秋傷春,缺乏安全感,寶玉懂得她曾經離喪,與她共情,心更貼在一起。 <br />賈家人要將寶釵嫁給寶玉沖喜,黛玉是在兩人定情的秘密葬花小丘得知這個晴天霹靂,五味雜陳,腳軟失魂。 <br />情生情絕,都在桃花林! <br />&lt;涼涼&gt; <a href="https://youtu.be/DBjzcjhdGgo?si=5TvXjfYwb6yJ3pQi" target="_blank">https://youtu.be/DBjzcjhdGgo?si=5TvXjfYwb6yJ3pQi</a> <br />&nbsp;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a href="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zs1qar21eiv0896m7nlp8w6/comments">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zs1qar21eiv0896m7nlp8w6/comments</a></p> <br /> <br />Powered by <a href="https://www.ibo-ad.com">ibo AD NETWORK</a>
<p>#心藝嚮往 (三) 黛玉低吟葬花吟寶玉同泣,占花名襲人黛玉桃花關連 <br />黛玉夜裡被晴雯拒於門外,隔日踐花節,不理還不知就裡的寶玉,自己一人去葬花。寶玉見一地落花無人收拾,兜起落花,登山渡水,過樹穿花,一直奔向那日和黛玉葬桃花的去處,聽見黛玉哽咽地唸著葬花吟。痴人寶玉也跟著哭了起來。 <br />紫鵑說姑娘交代要與寶玉保持距離,莫要像兒時那般動手動腳,寶玉像被澆了一盆冷水,難過黛玉生份他,跑到桃樹下呆坐哭泣。 <br />寶玉生日宴占花名,掣到桃花的是襲人,襲人和黛玉是同一天生日,二月十二日花朝節,兩人有什麼關連呢? <br />&lt;桃花諾&gt; <a href="https://youtu.be/PqrPZ1hDlGM?si=MGKBY3paOdqRYczc" target="_blank">https://youtu.be/PqrPZ1hDlGM?si=MGKBY3paOdqRYczc</a>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a href="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zs1qar21eiv0896m7nlp8w6/comments">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zs1qar21eiv0896m7nlp8w6/comments</a></p> <br /> <br />Powered by <a href="https://www.ibo-ad.com">ibo AD NETWORK</a>
<p>#心藝嚮往 (二) 寶黛桃花樹下共讀西廂記,攜手同葬桃花 <br />寶玉一早到沁芳閘邊的桃花樹下讀禁書:會真記(西廂記),遇黛玉前來準備葬花。二人讀著西廂記,桃花映面,催化情愫,寶玉藉書里張生對崔鶯鶯表達愛慕之情的字句,跟黛玉說:我就是那個多愁多病的身,你就是那傾國傾城的貌。 <br />說起葬花,誰是第一人? 不是黛玉! 不過,黛玉肩負花鋤,手拿花掃,絹袋在鋤頭柄上搖晃的模樣,和她的詩一般生命的人設相當契合,曹雪芹讓黛玉說葬花吟,寫桃花行,葬花,就是黛玉的專屬,曾經也葬過花的爺兒們就被遺忘了。 <br />&lt;戀愛症候群&gt; <a href="https://youtu.be/7K-_bMVyku0?si=ngeO1T3VeLGOVYt-" target="_blank">https://youtu.be/7K-_bMVyku0?si=ngeO1T3VeLGOVYt-</a> <br />&nbsp;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a href="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zs1qar21eiv0896m7nlp8w6/comments">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zs1qar21eiv0896m7nlp8w6/comments</a></p> <br /> <br />Powered by <a href="https://www.ibo-ad.com">ibo AD NETWORK</a>
<p>#心藝嚮往 (一) 桃花文學意象何其多,愛情避世隱居都有她 <br />夸父的權杖變成桃花林;出嫁女子的容顏是桃之夭夭,灼灼其華;陶淵桃花數里落英繽紛;李白隱居桃花岩,等待貴人引薦;杜甫春遊江畔,喟嘆一樹艷麗桃花無人賞;唐伯虎一生坎坷,賣字畫購得桃花庵別業,做桃花庵歌以銘心志。 <br />&lt;桃花庵歌&gt; <a href="https://youtu.be/uz0pO1lk4Uk?si=CPp1bklJ2i772ZtA" target="_blank">https://youtu.be/uz0pO1lk4Uk?si=CPp1bklJ2i772ZtA</a>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a href="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zs1qar21eiv0896m7nlp8w6/comments">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zs1qar21eiv0896m7nlp8w6/comments</a></p> <br /> <br />Powered by <a href="https://www.ibo-ad.com">ibo AD NETWORK</a>
<p>#心藝嚮往(四) <br />屏宜住在台東,還是到池上駐村,駐村給她帶來什改變? 她是怎麼看待她獲得高雄獎首獎? <br />⸢要莫忘初衷,我還是要慢慢的做,不要因為得獎了,展覽邀約變多了,打亂了我自己的節奏⸥。屏宜說這句話的時候,明亮的雙眼透出了一層霧水,有點激動有點哽咽。 <br />這讓我想起上一集採訪蔚藍人文堂的堂主楊蔚藍時,她說每場講座順利成功、觀眾爆滿、讚美不斷,高興當天晚上就好,隔天一切歸零從頭開始。蔚藍是天秤座,屏宜也是天秤座,天秤座的女子自省能量好強大呀! <br />訪談最後,屏宜說著心中最美的風景,原來是生活周遭看見瞬間的感動的美! 美一直都在,等待我們發現它,和它共振共喜悅! <br />屏宜像顆珍珠,在東海岸閃閃發光。祝福她在静静過生活的日子裡,持續創作出撫慰人心的作品。 <br />李屏宜相關作品連結: https://www.art-lipingyi.com/ <br />#李屏宜 #高雄獎 #池上駐村 #貝殼少女 #莊偉慈 #木刻版畫 #複數性 #蔚藍人文堂 #蔚藍 #病識感 #ArtTaipei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a href="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zs1qar21eiv0896m7nlp8w6/comments">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zs1qar21eiv0896m7nlp8w6/comments</a></p> <br /> <br />Powered by <a href="https://www.ibo-ad.com">ibo AD NETWORK</a>
<p>#心藝嚮往(三) <br />李屏宜的創作風格並非全然都是風景,在2015年到2020年這段期間,李屏宜專注於刻劃具超現實與象徵意味的內容。在系列作品「蘭壽」、「紅龍」、「Shell Lady」可看到她如何透過主題描繪,在繽紛多彩的色調下,營造出迷離而又神祕的幻想空間。 <br />Shell Lady貝殼少女系列,白皙裸身的女子,上半身鑽進貝殼裡,只露出下半身,膝蓋和臀部有著鮮紅的印子。少女不斷鑽進不同的貝殼裡,像寄居蟹一樣,尋找能讓自己舒服的小小的被包裹的安全感。 <br />特別和屏宜請教這系列創作背後的動機,她不避諱地提到自己的身心狀態,非常謝謝屏宜有強烈的病識感,才能讓我們看到這麼多這麼棒的創作, <br />用創作療癒自己,柔美清新色調也療癒了觀看的人。 <br />此外,看畫的人常有直接挑剔的提問,對於作品畫面是否過分美好的質疑,屏宜婉轉地表述自己的態度。 <br />我的看法是:屏宜的作品,沒有直指人為的破壞,就是呈現她在花東所感受到的許多美好的瞬間,可以呼吸,可以被風吹拂,可以在實景與虛像之間,找到自己可以休息冥想的角落。這是藝術家勾勒心中的美好,也是想傳達的訊息,⸢過分美好⸥的提問,過分了!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a href="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zs1qar21eiv0896m7nlp8w6/comments">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zs1qar21eiv0896m7nlp8w6/comments</a></p> <br /> <br />Powered by <a href="https://www.ibo-ad.com">ibo AD NETWORK</a>
<p>#心藝嚮往(二) <br />&nbsp; <br />李屏宜的呼吸風景系列,打破傳統版畫"複數性"的概念,她說她是將以往是創作載體、不為所見的”版”,成為作品的一部分,發展出木板與紙本並置的鏡像風景。作品一半是木板隨著單板複刻手法,一層層刻除的景致,另一半是紙張上,反覆堆疊印製出來的飽滿景色,削去與堆疊,存在著虛實之間的相互對話,鏡像出相異質感的寧靜美好。 <br />屏宜談到她運用的素材、作品的尺寸限制和創作的環境影響等等問題。 <br />同時,也提及2021年接受花蓮跳浪藝術節,創作的後花蓮八景,其中部分轉譯自她父親的攝影作品,談起她和父親家人的互動和情感記憶。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a href="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zs1qar21eiv0896m7nlp8w6/comments">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zs1qar21eiv0896m7nlp8w6/comments</a></p> <br /> <br />Powered by <a href="https://www.ibo-ad.com">ibo AD NETWORK</a>
<p>#心藝嚮往(一) <br />&nbsp;李屏宜高雄獎獲獎作品是:呼吸.風景系列。 <br />根據李屏宜畫冊中,策展人莊偉慈撰文表示: 呼吸:風景」最令人感到耳目一新的是打破傳統只展出複數性版畫的形式。李屏宜將原本被隱藏起來、被視為工具載體的原版做為作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將原版和複印出來的版畫相並置。展出的形式強調作品的對稱與孿生關係,一方面藉此隱喻記憶的複製與疊合,另一方面也開創出另種重新思索版畫創作的可能。 <br />一起來聽聽屏宜輕柔的訴說她是在什麼契機下,開展出顛覆版畫複數性的創作,以及為何想在作品中傳達「呼吸」的輕鬆自由。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a href="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zs1qar21eiv0896m7nlp8w6/comments">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zs1qar21eiv0896m7nlp8w6/comments</a></p> <br /> <br />Powered by <a href="https://www.ibo-ad.com">ibo AD NETWORK</a>
<p>#心藝嚮往 (四) <br />蔚藍人文堂二百多場精彩的講座,吸引歐洲美洲和台灣的聽眾,堂主稱呼我們為堂友,堂友的年齡層從15歲到95歲,四代同堂,這麼大的年齡跨距,可以一起聽同一場演講很不容易。 <br />堂主對每場講座發生的時間、內容,甚至和講座老師們的對話,都記憶清晰,如數家珍。她說,她主持參加四個讀書會,強迫自己成長。那種閱讀效率,對我來說,簡直望塵莫及! <br />她若是沒有多年的耕耘串習,若是沒有深刻的下功夫做功課,哪來的持續力和恒毅力,三年多來能做二百多場的雲端公益講座! <br />謝謝堂主和她的神團隊,讓全球華人,白天或黑夜,神奇的在那個時刻,相聚在雲端。 <br />&nbsp; <br />預告: 台灣時間12/24上午10點,美西時間12/23下午6點的第228場是林伯杰說迪士尼的音樂世界,第229場是2024/1/7,劉岠渭老師演講「長相思~此愛綿綿無絕期」。相關訊息請關注粉絲頁喔! <br />&nbsp; <br />又到歲末年終,靜靜過生活今天播出第25集,非常感謝一路以來,所有訪問分享的人事物。做節目收穫最大的人是自己,好奇心、探問的勇氣、多元視角的拓展等等,豐富了每一個單元的內容。這些都讓我打開另一扇看世界的窗。 <br />&nbsp;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a href="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zs1qar21eiv0896m7nlp8w6/comments">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zs1qar21eiv0896m7nlp8w6/comments</a></p> <br /> <br />Powered by <a href="https://www.ibo-ad.com">ibo AD NETWORK</a>
loading
Comments 
Download from Google Play
Download from App St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