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正是時候
正是時候
Claim Ownership

正是時候

Author: 台北靈糧堂|周巽正

Subscribed: 28Played: 224
Share

Description

真理是恆久不變的,但上帝的偉大計劃卻不斷前進!
讓台北靈糧堂主任牧師-周巽正牧師陪伴你,找到永恆真理與你生命此刻的交會處,經歷健康自由,與聖靈同工,完成上帝給你的使命與呼召!現在,正是時候!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99 Episodes
Reverse
經 文:撒母耳記下六1-23; 希伯來書十4-7 📍雲端家人們看這裡📍 信用卡奉獻 https://bit.ly/BOLgive ⛪️教會其他年齡/語言聚會影片 https://bit.ly/48JR8p7 🙌歡迎新朋友!您是我們的VIP! 讓我們來為您祝福禱告吧! https://www.surveycake.com/s/N3baM 🖥歡迎你訂閱我們的社群媒體!知道更多教會大小事 https://linktr.ee/breadoflifetaipei 🎤歡迎分享您的領受及見證 https://www.surveycake.com/s/94Qvr 🙏需要代禱的家人,請到這裡留言 https://www.surveycake.com/s/N3baM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雲端家人們看這裡📍 信用卡奉獻 https://bit.ly/BOLgive ⛪️教會其他年齡/語言聚會影片 https://bit.ly/48JR8p7 🙌歡迎新朋友!您是我們的VIP! 讓我們來為您祝福禱告吧! https://www.surveycake.com/s/N3baM 🖥歡迎你訂閱我們的社群媒體!知道更多教會大小事 https://linktr.ee/breadoflifetaipei 🎤歡迎分享您的領受及見證 https://www.surveycake.com/s/94Qvr 🙏需要代禱的家人,請到這裡留言 https://www.surveycake.com/s/N3baM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在約翰福音十四章18節,耶穌對門徒說:「我不撇下你們為孤兒。」這裡的「孤兒」,並非僅指沒有父母親的人。 今天要透過撒母耳記下九章1-13節中大衛的故事,看見被撇下成為孤兒的米非波設,如何在他的光景當中經歷到父親的愛,也思想耶穌在約翰福音十四章18節中所要傳達的話語。 以米非波設為出發點,透過他五歲前後的兩種身份來反映出我們的成長過程。五歲前(或更小的時候),他曾是尊貴的王子,敞開心胸、被愛接納,大部分的需求都能夠被接住。在五歲後,因父親約拿單及祖父掃羅王戰敗,他意外瘸腿、成為孤兒,躲藏在偏僻之地,活在恐懼與封閉中。 他的遭遇如同我們的成長過程,童年時,我們與父母有親密連結、無話不談;但隨著年齡增長,因傷害、挫折或各種顧慮,我們漸漸的選擇壓抑、獨自承受苦楚,成為如米非波設般不敢向人訴說及敞開的孤兒。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雲端家人們看這裡📍 信用卡奉獻 https://bit.ly/BOLgive ⛪️教會其他年齡/語言聚會影片 https://bit.ly/48JR8p7 🙌歡迎新朋友!您是我們的VIP! 讓我們來為您祝福禱告吧! https://www.surveycake.com/s/N3baM 🖥歡迎你訂閱我們的社群媒體!知道更多教會大小事 https://linktr.ee/breadoflifetaipei 🎤歡迎分享您的領受及見證 https://www.surveycake.com/s/94Qvr 🙏需要代禱的家人,請到這裡留言 https://www.surveycake.com/s/N3baM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某心理學家說:「恐懼,是面對不確定環境的挑戰、困難時,評估自身資源不足以應付,所引發的焦慮情緒」。兩軍對峙,非利士人歌利亞向以色列軍罵陣,要求派一人單挑定勝負,輸方要成為奴隸。面對高大且裝備精良的歌利亞,以色列軍評估己方毫無勝算。製造「懼怕」不是為了攻擊,而是以癱瘓、卡住對方為目的。40 天之久,以色列人日復一日對非利士人擺陣,都因恐懼而撤回。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許多基督徒常會藉舊約的聖經人物來反思自己的生命,但其實我們查考這些人物,主要是為了透過這些人來認識主耶穌。若用「小故事大啟示」的態度來讀舊約,只想著要效法他們改變自己的行為,無法帶來實質生命的改變。重點是,藉著主耶穌,才能帶出個人生命翻轉的力量。神為我們預備的道路或許不是我們喜歡的道路,卻是能使我們生命成聖的道路。 當你回顧自己過去的生命,有沒有曾經被低估、被忽略的時刻?那段經歷如何幫助你更深相信神對你生命的揀選和計畫?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詩篇78篇5節「因為他在雅各中立法度,在以色列中設律法,是他吩咐我們祖宗,要傳給子孫的。」「法度(英譯:Testimony)」就是遇見神的見證和經歷,律法就是「神的話語 」。信仰的傳承是我們為兒女們擺設的筵席,讓法度及律法成為下一代的榜樣,將孩子帶到神面前,使他們曉得,仰望神不僅是在順境、逆境中的倚靠,也是即便所求未臨到,但神仍是他們的唯一獎賞,以至於他們不忘記神的作為和良善,守誡命便是在愛中的回應。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愛・相挺|250504

愛・相挺|250504

2025-05-0701:05:59

信息以《箴言》為經文基礎,探討家庭中的三個核心關係:夫妻、親子與代間尊榮,並指出唯有福音能成為家庭中,彼此「愛相挺」的力量。 婚姻是神設立的蒙約關係,不僅是法律上的契約,更是一生的承諾,對神、對配偶、也對未來的自己立下「無論環境好壞都要忠心」的約定。婚姻的核心是「服事」,不是單方面索取,而是彼此擺上。透過《箴言》中的經文,指出配偶應是最親密的朋友與愛人,並引用C.S.路易斯(C.S. Lewis)的觀點,說明戀人與朋友的不同。真正的婚姻是兩人肩並肩,奔向神所預備的榮耀目標。即使在婚姻中遭遇困難,仍要選擇成為神眼中的配偶,如同基督無條件地愛教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耶穌用祂的受難,賜下平安跟喜樂。傷痕是盟約的記號,證明我們要永遠活在這個深刻的關係當中。耶穌用祂的受難,賜下平安跟喜樂。傷痕是盟約的記號,證明我們要永遠活在這個深刻的關係當中。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馬太福音二十五章「十個童女」的比喻提醒我們:迎接新郎(基督再來)最關鍵的是「預備油」,與神建立親密關係、持續被聖靈充滿。周巽正主任牧師藉此強調聖靈同在的重要性,並探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預備油。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周巽正牧師用馬太福音第九章14~15節跟我們分享耶穌在這段經文宣告祂是新郎,而基督徒的生命應像婚宴一樣充滿喜樂與豐盛。 這段神與我們的婚姻盟約,有幾個意義: 1.「愛」與「責任」 2.使生命完全 3.永恆不變的愛 4.專一的愛 5.帶來喜樂滿足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兩種房子│250302

兩種房子│250302

2025-03-0555:24

教會即將進入二十一天的禁食禱告,周巽正牧師藉著馬太福音七章13~27節,與我們一同從耶穌在登山寶訓後所說的比喻,分享禁食禱告是與神一同坐席的神聖邀約。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祭祖與福音│250215

祭祖與福音│250215

2025-02-1901:04:16

清明佳節將至,基督徒不拿香的行為,常被許多華人長輩視為不孝順。事實上,我們應該是非常孝順的,只是方式有所不同。雖然無法順從世界的習俗—拿香祭拜,但我們依然可以保有尊榮的心態,去尊重我們的長者。以追思三禮的方式「敬祖」,使基督信仰更深入生活。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周巽正牧師在新的一年,從教會2025年的異象「聖靈澆灌,應許實現」作為起點,透過路加福音四章18-19節及列王記下六章8-23節,以「瞎眼的得看見」做為今天分享的主軸,並禱告在2025年主能幫助我們認出並承認自己屬靈的眼瞎,並讓我們真實的看見主的良善與信實,知道主永遠與我們同在。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本週信息聚焦《路加福音》第四章,回到耶穌在拿撒勒會堂中的宣告時刻。祂誦讀《以賽亞書》,揭示自己正是帶來福音與盼望的彌賽亞,將自由與醫治賜給屬靈貧窮的人。然而,耶穌的話語也挑戰了當時宗教領袖的自我認知,提醒我們福音的真理不在於外在的形式,而是內心的謙卑和對神的完全倚靠。在這個充滿應許的新一年,讓我們敞開心扉,迎接聖靈的澆灌,經歷上帝的真實!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本週,巽正牧師分享神不只是講真理、有真理,神就是真理。當我們講到良善與信實,其根本是源於我們對神的認識。我們常因失望或挫折接受了仇敵的謊言,懷疑神的良善與信實,這些謊言成為我們內心的黑暗。就像亞伯拉罕,他的信心不在於相信應許的內容,而是相信那位應許的神。若我們要活出良善與信實的果子,就必須認識神的良善與信實,讓祂的光照進我們心中的黑暗,透過每天認罪悔改,在基督裡活出真實。2025年是應許實現的一年,但在經歷應許實現之前,我們要先認識這位良善信實的神。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本週信息探討聖靈的果子 -「恩慈」,不只是理論的探討,更透過台北靈糧堂多年來在社會服侍的實例,讓我們看見如何將神的愛化為具體的行動。當我們常常覺得自己的愛心不夠,或不知如何表達愛時,這個信息會幫助我們明白:原來恩慈是從領受耶穌的愛開始,讓這愛自然地流露在我們的生命中。讓我們一起學習用神的眼光看人,並回應祂的愛。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延續「聖靈果子」的主題,周巽正牧師藉著《雅各書》5: 7-11,與我們一同來看神賜下忍耐的果子,對我們生命有何益處。忍耐並非是一般人覺得可有可無的品格,其實他代表的是我們內心對神的態度。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聖靈的果子:平安」核心在於闡明真實的平安本質和來源。平安的相反不只是憂慮,而是失去安全感,真正的平安是源自內心深處對神的信靠,明白自己是蒙愛的兒女。要透過禱告得到平安,關鍵在於「感謝」,不論環境如何都感謝神,因為相信天父的美意。平安最根本是來自與神和好,不是靠自己的表現或完美,而是基督在十字架上所成就的救恩。就如馬大和馬利亞的故事,關鍵在於把焦點放在基督身上,而非環境或自己。實踐上,信徒不要只聽內心焦慮的聲音,要對自己的心宣告福音真理,持續仰望神,記得在基督裡已經與神和好的身分。這信息提醒基督徒,真正的平安是超越環境的,源自對神的信靠與與祂和好的關係。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真正的喜樂源自於神,不受環境影響。與世俗短暫的快樂不同,基督徒的喜樂是長久的,能與苦難共存。即使在困境中,我們仍能靠主喜樂,因為這喜樂建立在對神的認識和永恆盼望上。喜樂不是缺乏憂傷,而是在苦難中仍有盼望。當我們專注於神而非環境時,就能經歷到這種喜樂。在困難中緊抓盼望,相信神的同在是最大的安慰。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loading
Comments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