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
特立读行

49 Episodes
Reverse
本期节目我们来读吴思的《Q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本书入选影响中国改革开放“30年30本书”。吴思提出的“Q规则”,与王学泰提出的的“游民文化”、于英时提出的“士文化”被称为“中国当代三大人文发现”。本书通过列举了历史上大大小小无数案例,在生动有趣的讲解官场故事的同时,揭示出封建社会下隐藏在正式规则之下的“Q规则”,并展现其运行轨迹。精辟的解释了官场和社会上种种不公平的,又不能摆上台明说的事实规律。本期节目,你将听到:1.作者和书目简要介绍。2.通过汉代到明清各个朝代的故事,展示了皇帝、官员、百姓在这场无形的博弈中所面临的不同处境与抉择。3.Q规则因何会在封建社会盛行?4.Q规则是否有望消失?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理清影响人类发展的重大脉络,解除历史的枷锁,看到多种多样的未来。这是一部从十万年前有生命迹象开始到21世纪资本、科技交织的人类发展史,由来自以色列的全球瞩目新锐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创作。作者讲述了人类从石器时代至21世纪的演化与发展史,并将人类历史划分为四个阶段:认知革命、农业革命、人类的融合统一与科学革命。主播分别详细介绍了这四个阶段,并分享其中非常有趣的观点,感兴趣点进来听听吧~
《三国演义》,又名《三国志演义》《三国志通俗演义》,这部小说描写了从汉灵帝黄巾起义写起,到西晋三国统一为止,九十余年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的活动,展现了三国兴亡的宏大历史画卷,形象地再现了这一风云变幻的历史时代,塑造了展示了众多形象鲜明的英雄人物。它是我国历史演义小说中的杰作。作者是元末明初人罗贯中,由毛纶,毛宗岗父子批改。在其成书前,“三国故事”已经历了数百年的历史发展过程。本期节目您将听到:1.作品和作者介绍。2.主播分享分析喜欢和感兴趣的人物形象。3.讨论本书的叙事结构:罗贯中如何完成从"合"到"分"的史诗转折?4.讨论本书包含了哪些中国政治哲学的命题?
本期节目我们读李碧华的《霸王别姬》。李碧华的作品多书写“痴男怨女,悲欢离合”与命运的微妙关系,题材奇情怪异,风格天马行空。《霸王别姬》是李碧华的代表作,以梨园师兄弟程蝶衣和段小楼的人生经历和情感纠葛为线索,讲述一段伶人往事。同名电影由陈凯歌导演执导,张国荣、张丰毅、巩俐等参与出演,曾获金棕榈奖、金球奖等,成为中国电影史上难以逾越的高峰。本期节目,你将听到:1.作者介绍。2.小说《霸王别姬》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电影和小说的观看感受。3.书中印象深刻或者唏嘘不已的内容、情节分享。4.如何看待段小楼、程蝶衣、菊仙三人的情感纠葛?5.结合小说内容介绍书中人物命运走向,书中社会变革、历史背景对个体命运的影响。6.这部作品中的语言风格、创作风格、艺术特色介绍。
《东方快车谋杀案》是英国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创作的侦探小说,小说讲述了发生在豪华列车“东方快车”上的一起谋杀案。一名旅客身中12刀一命呜呼,侦探参与案件调查发现案件背后的真相与多年前发生的一起绑架案相关,从而得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结论。小说无论在犯罪手法、犯罪动机以及案件立意等方面都堪称经典中的经典,主要探讨了法制不健全的情况下,人情正义与法理争议之间的矛盾。你将听到:1.关于内容的介绍,关于作者、创作背景、剧情的介绍;2.分享阅读感受,看到哪里感到巨大的震撼3.讨论法律与正义的矛盾,人性的矛盾,真相与情感的矛盾4.谈谈与其他侦探小说的对比,阿加莎其他作品或者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探案集》等
明万历十五年,即公元1587年,在中国历史上原本是极其普通的年份。作者以该年前后的史事件及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物为中心,抽丝剥茧,梳理了中国传统社会管理层面存在的种种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索现代中国应当涉取的经验和教训。作者以其“大历史”观而闻名于世,本书中这一观念初露头角,“叙事不妨细致,但是结论却要看远不顾近”。本书自80年代初在中国大陆出版以来,好评如潮,在学术界和文化界有广泛的影响。本期节目,您将听到:1. 作者和作品主要内容介绍。2.「道德治国」为何成为明朝的致命陷阱? 3. 万历皇帝为何选择“躺平”? 4. 张居正改革为何人亡政息? 5. 戚继光的军事天才为何救不了大明?
本期节目我们读赫尔曼·黑塞的《在轮下》。赫尔曼·黑塞,被称为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在轮下》写于1902-1904年,是一部控诉德国旧的教育制度的小说,具有浓厚的自传色彩。主人公汉斯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被视为天才,考入神学院学习。受家庭和社会影响,他功名心切,拼命学习,没有空闲,身心健康受到影响。同学赫尔曼生性倔强,蔑视功名,为学校不容;汉斯和赫尔曼成为好朋友。汉斯用功过度,身体衰弱,成绩倒退;学校把这些归罪于赫尔曼。赫尔曼被开除,汉斯倍感孤单的同时面对着学业的压力、老师的训斥和同学的耻笑,得了神经衰弱症,无法继续学业,返回家乡当钳工为生。社会的歧视和生活的失意使他觉得仿佛跌在无情而庞大的车轮下,最后失足溺水而死。本期节目,你将听到:1.作者和作品简要介绍?2.小说中车轮的象征意义?在轮下是什么意思?“轮”如何影响主人公汉斯的命运?3.主人公汉斯的悲剧是什么造成的?谁该为他的死负责?4.怎样算好的教育?教育应该是培养优秀的学生,还是培养幸福的人?
本书是阿根廷文学大师博尔赫斯的短篇小说集,收录小说七篇。其中的同名短篇小说是一部带有科幻色彩的作品。它讲述了一战期间在英国为德国当间谍的主人公余准在同伴被捕、自己被追杀的情况下,为了把重要情报告知德国上司,而不惜杀死汉学家艾伯特的经过。故事的讲述又以余准被捕后狱中供词的方式展开,且以欧洲战争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的推迟为切入点,引人入胜。本期节目,您将听到:1. 作者和作品介绍。2. 博尔赫斯如何通过迷宫般的叙事结构展现人生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3. 小说集中的中国元素对整体故事氛围和主题有何影响?4. 博尔赫斯如何探讨时间的多维性与非线性?5. 标题中的“分岔”象征了什么?它与人类的自由意志和命运有何关联?
本期我们聊冯骥才《一百个人的十年》,是讲十年浩劫也就是那个特殊年代发生的故事,这一类文学作品属于伤痕文学。伤痕文学是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在中国大陆文坛占据主导地位的一种文学现象。它因卢新华以“文革”中知青生活为题材的短篇小说《伤痕》而得名。主要是是反映那段特殊历史时期的具有悲剧性色彩的文学作品,主要是对四人帮的罪行进行讨伐,对底层劳动人民在浩劫中遭受的身体与心灵上的折磨与苦难的一种讴歌和同情,是对那个苦难年代的控诉与表达。无论如何,读这样一本书有些沉重,但对于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我们,一方面是感到震惊且害怕,书中记载的人物故事非常沉痛,他们的遭遇非常可怜;一方面是从过去的教训中得到反思,对待历史有更深刻、丰富的认识。我们从中选取了几篇故事与大家分享。你将听到:1.作者和作品介绍;2.三位主播分别转述感兴趣的故事1-2篇。
《昨日的世界》这是奥地利作家斯特凡茨威格的一部自传性作品,回忆了他在奥匈帝国时代的生活和对欧洲的深刻观察。书中充满作者对已逝时代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忧虑。茨威格在书中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叙述了自己从19世纪末生于维也纳,到跨越世纪之交,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人生历程。其中穿插许多名人轶事,以很真挚的感情和平实的文字,记录了自己所认识的特定时期的各种人物,亲身经历的社会政治事件,以及对那个动荡不安时代的感受。本期节目,你将听到:1.作者、作品、创作背景介绍。2.“昨日的世界”是指什么?茨威格通过个人视角反映了怎样的欧洲时代命运变迁?3.茨威格对于人类命运的震撼思考?4.如何看待书中反复出现的知识分子的无力感?5.如果我们整生活在未来的“昨日的世界”中,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和反思现在这个时代?
Vol.039 《金瓶梅》(51-100):繁华落尽的世态炎凉本期节目主要讲《金瓶梅》后半部分的内容,随着西门庆的纵欲身亡,西门府的财务状况急转直下,西门府树倒猢狲散,李娇儿跑路,孟玉楼改嫁,潘金莲被赶出门,春梅另起炉灶,旧日的仆人和兄弟忘恩负义,拐骗钱财,落井下石,昔日繁华的西门府如今无尽凄凉,只留下无限膨胀的欲望和世情的冷暖自知。你将听到:1.简述西门庆家道中落、由盛转衰的表现和主要原因2.主要人物命运或结局点评
《哈利·波特》系列是英国作家J.K.罗琳创作的奇幻文学巨作,讲述了孤儿哈利·波特在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的成长与冒险。书中融合了魔法、友情、勇气与对抗黑暗势力的主题,情节扣人心弦,角色鲜活生动。罗琳以细腻的笔触构建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魔法世界,吸引了全球无数读者。她的作品不仅适合青少年,也深受成年人喜爱,传递了关于爱、牺牲与正义的深刻思考。《哈利·波特》系列已成为现代文学的经典,推荐给所有热爱奇幻与冒险故事的读者。本期节目,您将听到:1. 《哈利·波特》是如何构建其独特的魔法世界的,哪些细节让读者深感沉浸?2. 哈利·波特的人物成长轨迹是怎样的,他在魔法石事件中经历了哪些心理变化?3. 书中的友谊、勇气与牺牲等主题是如何贯穿整个故事的,对你有何启示?4. J.K.罗琳在创作《哈利·波特》系列作品时,受到了哪些文化或现实灵感的影响,这些影响如何在作品中体现?
作者杨云苏,笔名为“故园风雨前”,曾是央视纪录片导演,如今是一位写尽街头巷尾的作家。《团圆记》是杨云苏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故事发生在1999年的春节,文中的主人公也与当时的男朋友檀生,以及檀生父母一起回到檀生母亲的老家潮汕。第一次以准儿媳的身份出现在大家族中,受到亲戚们的热情招待。当主人公进一步融入这个家族时,却发现隐藏在表面热闹和谐下的波诡云谲,以及一触即发的家族争战……那里等待她的,不仅仅是亲朋好友的热情,更有家族内部复杂微妙的关系网。作者在潮汕独特的人文风俗以及家长里短中,揭露了看似完整团结的大家庭下,每个个体都有着不为人知的酸甜苦辣,以细腻入微的笔法,用富有画面感的文字,栩栩如生地呈现了中国式家庭关系的复杂性和多面性。本期节目,你将听到:1.主播们对于过年的态度是期待还是忐忑不安?当代年轻人和家族之间的观念冲突是否越来越大?2.作者和作品主要内容介绍?3.书中展现了怎样的传统潮汕人家的生活画卷?展现了怎样的中国式复杂的家庭关系?维系家庭关系的纽带是什么?4.关于书中几位女性长辈的人生对比,从女孩到妻子到母亲,他们有的出逃,有的留守,后来都过着怎样的生活?女性的成长是否要离开家?5.喜欢的段落分享?感受和启发?6.过年回家安全顺利度过的指南?
本期节目我们将分享《金瓶梅》25-50回的内容和情节,以西门庆为中心,围绕他的公事和家事,形成了一个西门宇宙,我们能看到西门庆在这几回的故事中走上了人生巅峰,迎来了生命的高光时刻。随着故事的展开,我们也看到一张张由利益、权力和财富编织起来的盘根错节的大网,每个人都深陷其中,互相勾结、互相利用,构成一个利欲熏心、现实露骨的人情社会。“家富自然身贵,逢人必让居先。贫寒敢仰上官怜?彼此都看钱面。婚嫁专寻势要,通财邀结豪英。不知兴废在心田,只靠眼前知见.”你将听到:1.西门庆从西门大官人到西门大老爹的升级之路:2.感兴趣的人物或情节分享或点评;3.有趣的俗语或者歇后语分享;
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1882—1941),爱尔兰作家、诗人。1882年2月2日出生于都柏林,1941年1月13日卒于瑞士苏黎世。他是意识流文学的开山鼻祖,其长篇小说《尤利西斯》成为意识流文学的代表作,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之一。他一生颠沛流离,辗转于的里雅斯特、罗马、巴黎等地,多以教授英语和为报刊撰稿糊口,又饱受眼疾折磨,到晚年几乎完全失明。但他对文学矢志不渝,勤奋写作,终成一代巨匠。《都柏林人》是詹姆斯·乔伊斯久负盛名的短篇小说集,称得上20世纪整个西方最著名的短篇小说集了。1914年出版,置景于二三十年代的都柏林,截取中下层人民生活的横断面,一个片刻一群人,十五个故事汇集起来,宛若一幅印象主义的绘画,笔触简练,错落成篇,浮现出苍凉世态,遥远、清冷,然而精致,是上上之品。本期节目,您将听到:1.作品+作者介绍2.《都柏林人》中的民族认同与情感变化。3.《都柏林人》中的政治理念与社会现状。4.《都柏林人》的语言实验与手法探索。5.《都柏林人》的人物塑造。
《山居杂忆》由出身百年世家的高诵芬女士主笔,她的丈夫徐定戡在需要时做些补缀,儿子徐家祯润色朗读再定稿,以百年家族闺阁小姐和家庭妇女的视角,记录了她的经历和看到的人、事、物等。书中并没有轰轰烈烈的大人物,也没有惊心动魄的大事件,只是细细慢慢地娓娓道来,被很多人称为一部私人版的百年中国见闻史。作者高诵芬是浙江杭州人,出身于书香门第,南宋武烈王高琼后代。自幼在家延师授读。年十八,依父母知名,媒妁之言,嫁同邑徐定戡。1994年1月,与丈夫定居于澳大利亚,开始写作回忆文字。本期节目,你将听到:1.很多网友说这本书是半部红楼梦,半部金粉世家,大家读后什么感受?2.作者背景介绍?家庭情况(杭州高家)整体介绍?她所出生的杭州名门贵族的介绍?3.作者的大家庭在杭州旧时风俗介绍?4.关于那个年代封建大家族的婚丧嫁娶等介绍?5.从人为切入点聊聊那些过往?我们不熟知的中国传统社会?6.时代对于大家族的影响?7.聊聊大家族的家风?
《素食者》作者韩江获得了2024年诺贝尔文学奖,她不仅是韩国历史上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也是亚洲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女性作家。《素食者》通过描写英慧不吃肉,想要成为一株植物,以决绝的方式对韩国守旧传统展开叛逆抵抗。小说由《素食者》、《胎记》、《树火》这三个部分构成,分别从丈夫、姐夫和姐姐的视角展开叙述,从不同的视角刻画出英慧的痛苦抗争过程,构思精致、设计巧妙,通过极端的艺术表达方式,引发人关于人性深刻的思考。1.获奖作品内容及作家简介。2.从开始不吃肉起,英惠受到来自丈夫、父亲、姐姐和姐夫的如何对待?她是怎么反抗的?《素食者》如何展示了女性的身体、心灵如何受到社会控制?3.关于“身体自由”和“艺术表达”,在看似荒诞和疯狂的故事背后,折射出的人性的底色:欲望、占有、暴力、抛弃、反叛和解放。结合你觉得荒诞离谱的情节谈谈,透过荒诞想表达什么4.从食物、身体到死亡,用伤害自己的方式反抗来刺痛世界,换来个性的解放,这个过程无法得到任何人包括家人、朋友的理解,即使最后要用结束自己的生命为代价,这一切是否值得?5.为什么素食者可以获诺奖。
这部惊世之作出版于1932年,作者阿道司•赫胥黎以传奇性的远见和充满讽刺意味的笔触,塑造了一个物质生活丰富、科技高度发达的“美丽的新世界”。在遥远的未来,人们在基因设计与药物麻醉下,失去了个人情感、失去了思考的能力、失去了爱情,只是消极服从于一种统治秩序。去保留区度假的伯纳德和列宁娜,偶遇了“野人”约翰和他的母亲琳达,并将他们带回了文明社会。琳达很快死于服用过量的索麻,约翰也意识到“文明社会”并非是美好的乌托邦,开始渴望回归保留区…… 这部强有力的后设小说作品,令无数读者为之着迷也为之惊恐。时至今日,它所阐述的对文明与科技发展的思考,依旧发人深省。本期节目,您将听到:1.如何在追求个人自由的同时确保公共安全?在当代社会,我们如何找到自由与安全之间的平衡点 ?2.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的个人信息和隐私正面临着哪些风险?应如何平衡科技创新与个人隐私保护之间的关系?3.如何看待科技发展对道德伦理的挑战?4.在当下社会中,追求物质享受与追求内心满足感之间应该如何取舍?消费主义文化对我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产生了哪些影响?5.我们应如何在社会角色与个体自我实现之间找到平衡?七幕年度巨献——《我,堂吉诃德》封箱轮20世纪殿堂级音乐剧曾在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场场震撼,一票难求#音乐剧《我,堂吉诃德》中文版十周年封箱9月13日-11月17日北京·上海·深圳·广州
本期节目我们分享蔡崇达的《草民》,这是蔡崇达继《皮囊》《命运》之后作为“故乡三部曲”的收官之作,它延续了作者对故乡东石镇的深情回忆,在书中借由身为作家的“我”之眼回望故乡,全书延续“蔡崇达风格”,通过七个短篇故事,聚焦那些如野草般的人们咬紧牙关对抗命运巨浪的故事,以细腻的文笔将东石镇上的草民们平凡却又不平凡的故事跃然纸上,展现了不同背景、不同年龄的普通人面对生活困境时,所展现出来的如野草一般坚韧和不屈的品质。《草民》为我们展现了在困境中依然坚持不懈的人们,背着观音的曹操,在海堤跑道上奔跑着的黑昌,看着台风的蔡耀廷、许安康……他们就像野草,总能找到生存的方式。与宏大叙事的作品不同,蔡崇达将目光聚焦在这些平凡的个体上,对普通人致敬,记录了在时代的浪潮下,普通人的挣扎与坚守、失落与希望、破碎与重建,总有办法,总会过去,我们坚韧而伟大!本期节目,你将听到?1.故乡对三位主播而言意味着什么?2.作者和作品简介?3.作品中最触动你的故事?4.书中写到的东石镇的几位普通小人物,反映了哪些现实问题?从故事中受到哪些启发?5.怎么解读题目“草民”,读完书后觉得如何回答封面上的那句话“我们为什么生生不息?我们凭什么生生不息?”
本期节目将分享《金瓶梅》前25回的内容和情节。《金瓶梅》为什么被禁?是因为色情嘛?与其说是因为其中的色情文字赤裸,不如说是对世道人心、私欲私利的揭露太赤裸、太深刻了。作为一部明代市井生活的百科全书,《金瓶梅》诞生的时代是商品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同时也是道德水平走下路的时代。《金瓶梅》的书名是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三人各取一字构成的,故事主要围绕西门庆的罪恶家庭生活展开,揭露了明代中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原文摘录:“只为当时有一个人家,先前恁地富贵,到后来煞甚凄凉,权谋术智,一毫也用不着,亲友兄弟,一个也靠不着,享不过几年的荣华,倒做了许多的话靶。内中又有几个斗宠争强,迎奸卖俏的,起先好不妖娆妩媚,到后来也免不得尸横灯影,血染空房”。鲁迅点评“《金瓶梅》作者能文”“描写世情,尽其情伪”。“《金瓶梅》是《红楼梦》的祖宗,没有《金瓶梅》就写不出《红楼梦》。”“揭露封建社会经济生活的矛盾,揭露统治者和被压迫者矛盾方面,《金瓶梅》是写得很细致的”。你将听到:1.读完《金瓶梅》的总体感受和作品简介:2.《金瓶梅》中展现出普通人生活怎样的社会风气和文明礼仪或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等社会现实;3. 感兴趣的人物点评或情节点评;4.原文中挑一些有特色语言分析;5.有哪些启示,折射出那些社会现实或者获得那些人生哲理或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