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
《美好時刻》每日聖言分享
《美好時刻》每日聖言分享
Author: 台灣主言家庭
Subscribed: 27Played: 1,708Subscribe
Share
© 台灣主言家庭
Description
《美好時刻》是由台灣主言傳教會和主言家庭携手編輯的祈禱手冊。我們按照天主教會每日彌撒的經文,透過祈禱和在實際生活的經驗做更深一層的反思,希望祈禱者可以因此而親近聖言,用天主的話來豐富自己的生命,造福家庭和社會。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624 Episodes
Reverse
路加福音十九1-10 聆聽聖言 耶穌進了耶里哥,正經過的時候,有一個人,名叫匝凱,他原是稅吏長,是個富有的人。 他想要看看耶穌是什麼人;但由於人多,不能看見,因為他身材短小。 於是他往前奔跑,攀上了一棵野桑樹,要看看耶穌,因為耶穌就要從那裡經過。 耶穌來到那地方,抬頭一看,對他說:「匝凱,你快下來!因為我今天必須住在你家中。」 他便趕快下來,喜悅地款留耶穌。 眾人見了,都竊竊私議說:「他竟到有罪的人那裡投宿。」 匝凱站起來對主說:「主,你看,我把我一半的財物施捨給窮人;我如果欺騙過誰,我就以四倍賠償。」 耶穌對他說:「今天救恩來到了這一家,因為他也是亞巴郎之子。因為人子來,是為尋找及拯救迷失了的人。 」 釋經小幫手 在今天的福音中,我們看到稅吏長匝凱為了看耶穌一眼,不顧他人的眼光而爬上了野桑樹。雖然他是有錢有權的高官,卻因為渴望耶穌,而放下身段,爬上了樹。我們可以好奇的問:匝凱為什麼想看耶穌?他難道沒事做嗎?還是他發現了自己內在的空虛,是成功的事業無法滿足的?還是他意識到自己的墮落,羞恥於欺騙許多人的惡劣行為?匝凱對耶穌的渴望以及積極主動尋找耶穌的行動非常值得我們效法。他選擇去找耶穌分辨自己生命的方向,並在與主耶穌相遇後,學會分辨什麼是最重要的,把一半的財物施捨給窮人,並四倍賠償欺騙過的人。你能想像他把耶穌接到自己的家裡去,與祂深深交談的觸動嗎?耶穌看見匝凱的轉變,喜悅地說:「今天救恩來到了這一家,因為他也是亞巴郎之子。」看到匝凱的轉變,我們可以反思自己的信仰:我渴望耶穌嗎?我需要耶穌嗎?我願意為了耶穌放棄一些自己的習慣和面子嗎?當耶穌透過聖言或我的良心對我說話時,我是否會把握恩寵時刻,讓耶穌改變我們,帶領我們超越自己呢?面對自己的錯誤,匝凱未沉溺在自責或自我辯護,也不依靠自己的意志力去克服它,而是去尋求耶穌,在和耶穌親密的相處中,讓耶穌的愛和真誠說服他,讓他渴望不一樣的生命。讓我們也藉由每天的讀經和聖事,與耶穌相遇,因此走上救恩的途徑。 品嚐聖言 今天救恩來到了這一家,因為他也是亞巴郎之子。 活出聖言 在祈禱中意識到你有哪些地方需要轉變,並祈求耶穌的愛光照你。 全心祈禱 主耶穌,祈求祢的救恩來到我的生命中,我渴望我的生命像匝凱一樣改變。阿們。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路加福音十八35-43 聆聽聖言 耶穌將近耶里哥時,有一個瞎子坐在路旁討飯,聽見群眾路過,便查問是什麼事。 有人告訴他:是納匝肋人耶穌經過。 他便喊叫說:「耶穌,達味之子,可憐我罷!」 前面走的人就責斥他,叫他不要出聲;但他越發喊叫說:「達味之子,可憐我罷!」 耶穌站住,叫人把他帶到自己跟前來;當他來近時,耶穌問說:「你願意我給你做什麼?」他說:「主,叫我看見。」 耶穌給他說:「你看見罷!你的信德救了你。」 他立刻看見了,遂跟隨著耶穌,光榮天主。所有的百姓見了,也都頌揚天主。 釋經小幫手 福音中坐在路旁討飯的瞎子,雖然看不見,但只要一聽見任何風聲就會被擾動,便查問有什麼事,彷彿想要抓住能讓自己過得更好的機會。我們就像這個瞎子,對未來感到有些茫然,因此不斷向人查問有什麼最新的產品,能讓自己生活更好一點,比如說:要吃什麼、買什麼健康食品、投資什麼房地產、股票和保險。然而這一切卻不能保證我們的未來。這時,你是否能體會到福音中的瞎子長期感到洩氣、疲倦、不知所措,有一種無法掌握人生的無力感呢?然而,當瞎子聽到納匝肋人耶穌時,他卻積極且迫切的喊叫:「耶穌,達味之子,可憐我罷!」也許他聽過耶穌的事蹟和所行的奇蹟,決定義無反顧的賭一把,希望耶穌能夠讓他看見,讓他有一個明亮的未來。結果,耶穌因他的信德治愈了他,讓他立刻看見了,也跟隨耶穌、光榮天主。那我們呢?我們無法在生命中看到耶穌行的奇蹟,是否是因為我們的心分散在太多其它的「偶像」,而沒有認出耶穌才是真正可以幫助我們的天主,也從來不積極呼求祂?還是我們呼求了耶穌,但卻沒有完全相信、交託,一直把持著自己的計畫和習慣?今天,讓瞎子的故事啓發我們,讓我們把希望建立在耶穌身上,也用實際的行動表達我們對耶穌的信任,將自己最在乎、最需要的事情透過每天的祈禱,交託給祂。 品嚐聖言 耶穌,達味之子,可憐我罷! 活出聖言 今天有什麼事情讓你需要祈求耶穌的憐憫? 全心祈禱 主耶穌,好多人都和我像盲人一樣不認識祢,需要祢的憐憫。求祢幫助我們看見。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路加福音廿一5-19 聆聽聖言 有些人正談論聖殿是用美麗的石頭,和還願的獻品裝飾的,耶穌說:「你們所看見的這一切,待那時日一到,沒有一塊石頭留在另一塊石頭上,而不被拆毀的。」 他們遂問說:「師傅,那麼,什麼時候要發生這些事?這些事要發生的時候,將有什麼先兆?」 耶穌說:「你們要謹慎,不要受欺騙! 因為將有許多人,假冒我的名字來說:我就是 ( 默西亞 ); 又說:時期近了。你們切不可跟隨他們。你們幾時聽見戰爭及叛亂,不要驚惶!因為這些事必須先要發生,但還不即刻是結局。」 耶穌又給他們說:「民族要起來攻擊民族,國家攻擊國家;將有大地震,到處有饑荒及瘟疫;將出現可怖的異象,天上要有巨大的凶兆。但是,這一切事以前,為了我名字的緣故,人們要下手把你們拘捕、迫害、解送到會堂,並囚在獄中;且押送到君王及總督之前,為給你們一個作見證的機會。所以,你們心中要鎮定,不要事先考慮申辯,因為我要給你們口才和明智,是你們的一切仇敵所不能抵抗及辯駁的。你們要為父母、兄弟、親戚及朋友所出賣;你們中有一些要被殺死。你們要為了我的名字,受眾人的憎恨;但是,連你們的一根頭髮,也不會失落。你們要憑著堅忍,保全你們的靈魂。 」 釋經小幫手 讀完今天的福音,可能我們第一個反應是:「好恐怖!我不想聽!」耶穌提到許多不吉利的現象,如聖殿會被拆毀、會有戰爭及叛亂、人與人和國與國之間發生衝突、天地出現各種異象、我們甚至可能因信仰被拘捕、迫害、出賣、囚在獄中、甚至被殺死!現在我們的世界不正是經歷這些狀況嗎?烏克蘭和俄羅斯之間的戰爭仍未止息、中東的衝突愈演愈大、基督信仰在共產國家被迫害,聖堂被拆毀、人與人之間因為衝突而彼此殘殺……等。其實耶穌說的狀況就是我們現在世界的現象,雖然台灣看似安定、人民安居樂業,但是世界上各地的衝突卻逐漸加劇,我們真的需要與耶穌連結,才知道如何面對各種風浪。耶穌說了這些狀況並不是要我們害怕,而是要教導我們如何不被外在的種種狀況帶走,而是學習「心中要鎮定,不要事先考慮申辯,因為我要給你們口才和明智,是你們的一切仇敵所不能抵抗及辯駁的。」對耶穌而言,這一切災禍都不足以讓人失去內心的平靜,因為祂隨時用信德去思考、用愛德去尋找行動的方向、用望德在混沌中找到聖神的光照。耶穌用祂的生命教導我們。我們需要每天讓自己的心沐浴在聖言的光照下,透過聖言領受和學習耶穌的榜樣,並領受聖神的引導,才能在人生的每個狀況中找到出口。問題是,我們平時投入在學習默想聖言的時間足夠嗎? 品嚐聖言 連你們的一根頭髮,也不會失落。你們要憑著堅忍,保全你們的靈魂。 活出聖言 面對困難,不要害怕,祈求聖神的協助,在聖言中找到希望和行動的方向。 全心祈禱 主,我常因為世界、社會、身旁許多狀況而不安,祈求祢與我連結,賜給我信心。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路加福音十八1-8 聆聽聖言 耶穌給他們設了一個比喻,論及人應當時常祈禱,不要灰心。 他說:「某城中有一個判官不敬畏天主,也不敬重人。在那城中另有一個寡婦,常去見他說:請你制裁我的對頭,給我伸冤罷!他多時不肯;以後想到:我雖不敬畏天主,也不敬重人,只因為這個寡婦常來煩擾我,我要給她伸冤,免得她不斷地來糾纏我。於是主說:你們聽聽這個不義的判官說的什麼!天主所召選的人,日夜呼籲他,他豈能不給他們伸冤,而遷延俯聽他們嗎?我告訴你們:他必要快快為他們伸冤,但是,人子來臨時,能在世上找到信德嗎?」 釋經小幫手 耶穌用判官的比喻來說明天主一定會聆聽我們的祈禱。福音中這位不敬畏天主、也不敬重人的判官,多次不願意為城中的寡婦伸冤,但為了要擺脫寡婦的糾纏,才願意幫助她。耶穌用這個比喻來說明,連這樣不敬天愛人的人都會回應他人的需要,更何況是愛我們的天主?難道愛我們的大能天主不會更積極、更友善、更渴望來回應我們迫切的祈求嗎?因此,耶穌邀請我們「應當時常祈禱,不要灰心」,要相信天父的計畫和愛。然而,為什麼有時候天主似乎遲遲不回應我們的祈禱呢?也許,天主允許生命中的困難成為我們信德真正的檢測器。讓我們反省:我們是否會讓一點風吹草動就動搖我們對天主的信心,或者因為天主沒有按自己想要的方法和時間回應我們的祈禱而陷入抱怨和懷疑,並責怪天主和他人?或我們雖然相信天主,卻在為自己的需要獻彌撒、作九日敬禮、朝聖求恩而未見到想要的結果時,開始懷疑天主的愛和祈禱的效力?或許,這時候的我們,也想去其他神廟求恩?或到處尋求各種坊間流傳的妙方來達到自己想要的結果。今天耶穌呼籲我們要堅持相信,並挑戰我們:「人子來臨時,能在世上找到信德嗎?」我們可以捫心自問:「我願意相信天主給我安排的是最好的、最適合我的嗎?」也祈求耶穌扶助我們的小信德,在還未獲得天主的回應時,接納自己的狀況,並不斷轉向主。 品嚐聖言 人應當時常祈禱,不要灰心。 活出聖言 從小事情及每天的祈禱開始培養我們微薄的信德,建立與天主真實的關係。 全心祈禱 主,我對祢的信賴常被動搖,祈求祢幫助、輔助我的小信德,讓我更加信靠祢。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智慧篇十三1-9 聆聽聖言 凡不認識天主的人,都是真正的愚人,因為,他們未能從看得見的美物,去發現那自有者;注意了工程,卻不認識工程師;反而認火、風、流動的空氣、運轉的星辰、洪流的巨濤、天上的光體,為統治世界的神。 如果有人因這些東西的美麗而著迷,奉之為神;那麼,他們就應知道:這些美物的主宰更是美麗,因為,全是美麗的唯一根源所創造的。 如果有人驚奇這些東西的力量和效能,就應明白:創造這些東西的更有能力;因為,從受造物的偉大和美麗,人可以推想到這些東西的創造者。 不過,這種人的罪尚較輕微,因為,他們尋找天主,也有意找到,卻一時誤入了迷途:這或許是由於他們所見的世物實在美麗,因此在專務研究他的工程時,只追求外表;但他們仍然不能推辭無過:因為他們既然能知道的如此淵博,甚至能探究宇宙,為什麼不能及早發現這些東西的主宰? 釋經小幫手 「凡不認識天主的人,都是真正的愚人,因為,他們未能從看得見的美物,去發現那自有者;注意了工程,卻不認識工程師。」你認識天主嗎?當你看見美麗的夕陽、壯麗的山川、滿空閃爍的繁星、無限的海洋、路邊精緻的小花、各樣有特色的動物,你會自然地聯想到這一切的創造者嗎?還是只專注於拍美麗的照片?或偷摘幾朵花據為己有?或想偷偷進口這些奇花異草、有特色的生物,成為收藏或寵物?還是想到如何開發這些地方,為了提升經濟效力?還是想成為研究這些自然奧秘的專家?當我們看不見背後的主宰、不認識那位工程師,我們只能停留在表面,無法開啟與造物主的關係。我們可能變成掠奪者,想把這些美麗據為己有。或我們只是一個學識淵博的專家,純粹以知識的方式來探討龐大的宇宙和自然的運轉流動。那麼天主的渴望是什麼?祂渴望我們藉由祂的創造認識祂——認識祂的美善、慷慨、創意、無限、自由......等。今天,若你是城市的上班族,沒有多少機會接觸大自然,也不要忘記偶爾抬頭看看天空,讓陽光和微風落在臉上,感受天主溫柔的看著你。若你身在美好的大自然中,也不要忘記想到天主的偉大和自己的渺小。同時,當我們想起這些年頻繁發生的天災,讓我們更驚駭天主的力量,也為人類過度使用和破壞環境而懺悔,並請求天主教導我們和大地和平共處,尊敬它也尊敬主! 品嚐聖言 從受造物的偉大和美麗,人可以推想到這些東西的創造者。 活出聖言 今天花時間出去走走吧!在行走中祈禱,默觀一切天主的創造,感謝讚美祂。 全心祈禱 天主,我不要只停留在萬物的表面,而是藉由受造物更加深入與祢的關係。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路加福音十七20-25 聆聽聖言 法利塞人問耶穌天主的國何時要來;耶穌回答說:「天主國的來臨,並非是顯然可見的;人也不能說: 看呀,在這裡;或:在那裡。因為天主的國就在你們中間。」 耶穌對門徒說:「日子將到,那時,你們切望看見人子日子中的一天,而不得見。人要向你們說:看呀,在那裡;看呀,在這裡。 你們不要去,也不要追隨,因為猶如閃電由天這邊閃起,直照到天那邊:人子在他的日子裡,也要這樣。但他必須先受許多苦,且被這一代所擯棄。」 釋經小幫手 今天耶穌說:「天主的國就在你們中間。」這是什麼意思呢?天國又是什麼?是死後去的地方嗎?事實上,天國不只是死後的樂園,在現世中只要充滿愛的地方就是小小的天國。耶穌在世的三年用愛改變許多人,讓許多人經歷到現世的天國,如被眾人唾棄的稅吏匝凱,他因經歷到耶穌無限的愛和憐憫,最後願意放棄財產施捨給窮人,並賠償給他欺騙過的人。他的生命因為經驗到愛,而天國在他的心中展開,他之後的生命致力於活出這份愛。耶穌也改變許多宗徒、聖人的生命,他們每個人都因經歷到耶穌傳遞的天主國的好消息,而致力用他們的生命把同樣的天主國的訊息傳播出去。也因為經歷天國需要與耶穌的愛觸碰,「天主國的來臨,並非是顯然可見的」,不是每個人都能體會到,因為每個人對耶穌開放的程度都不一樣。在這一方面,身為基督徒的我們,能夠每天接觸祂的聖言、聖體,讓天國的種子時刻撒在我們的心中,是何等的幸福啊!你可曾為這樣的福氣更加珍惜身為基督徒的召喚,也願意讓更多的人來認識耶穌呢?還是我們不滿足小小的天國,只顧在人間累積寶藏,或一味在信仰方面追求新奇的體驗?相反的,讓我們用信實每天活出信仰,用和平、正義與愛彼此擔待、用慷慨輔助窮困的人、用耐心陪伴迷途的人,將天主的國或出來! 品嚐聖言 天主的國就在你們中間。 活出聖言 不要等待良辰時機,現在就是活出天國的時候! 全心祈禱 主耶穌,我渴望被祢的愛深深地觸碰,傳遞下去我經歷的小小天國。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路加福音十七11-19 聆聽聖言 耶穌往耶路撒冷去的時候,經過撒瑪黎雅及加里肋亞中間,走進一個村莊的時候,有十個癩病人迎面而來,遠遠地站著。 他們提高聲音說:「師傅,耶穌,可憐我們罷!」 耶穌定睛一看,向他們說:「你們去叫司祭們檢驗你們罷!」他們去的時候便潔淨了。 其中一個,看見自己痊癒了,就回來大聲光榮天主,並且跪伏在耶穌足前,感謝他;他是一個撒瑪黎雅人。 耶穌便說道:「潔淨了的不是十個人嗎?那九個人在那裡呢?除了這個外邦人,就沒有別人回來歸光榮於天主嗎?」 耶穌遂給那人說:「起來,去罷! 你的信德救了你。」 釋經小幫手 在今天的福音中,有十個癩病人一齊祈求耶穌的憐憫,希望耶穌治好他們。這個十人團體教導我們,若是團體出現任何問題,我們可以一起祈禱,呼求主耶穌的協助。今天讓我們默想自己生活週遭的團體—如我們的家庭、信仰團體、修會團體、工作場域的夥伴、社團……等。我們的團體健康、有向心力嗎?還是團體中出現了問題或是衝突,就像癩病一樣蔓延開來,讓每個成員失去了健康活力,活得痛苦和悲傷,沒有達到原本團體的目標?如果你發現了團體失去了凝聚力與和諧,團員之間無法有良好的溝通,衝突不斷,那麼讓我們學習這個十人團體一起為某個問題或意向祈禱,大聲向耶穌呼喊:「師傅,耶穌,可憐我們吧!」而耶穌必會聽到我們的祈禱,並應允我們謙卑的祈求。當我們意識到耶穌用大能治癒了我們的癩病時—讓交流取代冷漠、和平取代衝突、溝通取代疏離,我們要記得感謝耶穌給團體帶來的治癒。今天十位癩病人都得到所渴望的痊癒,卻只有一位外邦人回來拜謝耶穌,大聲地光榮天主。耶穌提醒我們,當我們見證到耶穌行的大事和奇蹟,要記得懷有感恩的心,並記得提醒團體中的兄弟姐妹們也一起來感謝天主。這是因為在團體中一起見證、回憶、感恩天主給我們團體的每一位做的一切好事,能讓整個團體更加靠近天主,信靠祂的恩寵往前走! 品嚐聖言 師傅,耶穌,可憐我們罷! 活出聖言 為團體的不同狀況向耶穌祈求。如果可以,與團體成員一起禱告。 全心祈禱 耶穌,我們的團體如果沒有祢,就無法持續下去。祈求祢持續的協助我們。阿們。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路加福音十七7-10 聆聽聖言 耶穌說:「你們中間誰有僕人耕田或放羊,從田地裡回來,即給他說:你快過來坐下吃飯罷!而不給他說:預備我吃飯,束上腰伺候我,等我吃喝完畢,以後你才吃喝?僕人做了吩咐的事,主人豈要向他道謝?你們也是這樣,既做吩咐你們的一切,仍然要說:我們是無用的僕人,我們不過做了我們應做的事。」 釋經小幫手 在今天的福音中,耶穌提到了我們和天主的關係—天主是我們的主人,而我們是祂的僕人。然而,不同於許多剝削、刻薄的壞老闆,天主是一位慷慨、善良的好主人。這位主人重視的不是祂自己的好處和利益,反而是渴望為我們在世的每一個人刻畫出天國美善、對人們的未來與前途有計畫。因此,今天祂渴望把計畫分享給我們,邀請我們一起建立天國。身為天主的僕人,當你接到天主這樣的邀請時,你會如何回應呢?你是否會因為被天主的夢想和計畫打動而感到興奮、充滿期待、並迫不及待地想投入這個計畫,一起實現天主愛、正義、和平的國度?還是你會感到抗拒和冷漠,擔心天主會要求自己走出舒適圈,麻煩到自己,並還要求你奉獻自己的時間和精力…事實上,我們回應天主的態度會反應出我們和天主的關係。如果我們的心沒有與天主的夢想連結,看完今天的經文,我們可能會覺得很委屈,因為我們感受到被天主剝削、利用而自己卻沒有選擇的權利。然而,當我們的心和天主的心是同一個頻率,我們才能有能力像經文中的僕人,在做天主給他們的工作,無論是在教會服務或在日常生活中為主作證,他們都不會斤斤計較付出多少,或是要得到多少回報,而是歡喜地做,並謙虛的說:「我們是無用的僕人,我們不過做了我們應做的事。」畢竟,對他們來說,能被天主信任已是最大的福氣了。 品嚐聖言 我們是無用的僕人,我們不過做了我們應做的事。 活出聖言 在為教會服務、工作時,試著與天主父的大夢想連結,而不斤斤計較於得失。 全心祈禱 主,我常想要在服務中得到賞報、認同,祈求祢賜給我恩寵,大方地為祢付出。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路加福音十七1-6 聆聽聖言 耶穌對門徒說:「引人跌倒的事是免不了的;但是,引人跌倒的人是有禍的。把一塊磨石套在他的頸上,投入海中,比讓他引這些小子中的一個跌倒,為他更好。你們要謹慎! 如果你的兄弟犯了罪,你就得規勸他;他如果後悔了,你就得寬恕他。如果他一天七次得罪了你,而又七次轉向你說:我後悔了,你也得寬恕他。」 宗徒們向主說:「請增加我們的信德罷!」 主說:「如果你們有信德像芥子那樣大,即使你們給這棵桑樹說:你連根拔出,移植到海中去! 它也會服從你們的。」 釋經小幫手 今天的福音有兩個重點。首先,耶穌明確地告訴我們:「引人跌倒的人是有禍的。」祂繼續說:「把一塊磨石套在他的頸上,投入海中,比讓他引這些小子中的一個跌倒,為他更好。」在耶穌看似嚴厲的話語背後,其實是對人的保護—特別是那些單純、弱勢、無法保護自己的人。耶穌知道我們每一個人的言行舉止可以直接影響身邊的人,因此祂希望我們成為成熟的基督徒,對自己的言行舉止負責,謹慎利用我們的口舌,注意我們的行為,不要傷害或誤導他人。試反省,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參與八卦、散播不實謠言、在背後無情地批評他人的行為?接著,耶穌邀請門徒們七次寬恕得罪自己的人—「他一天七次得罪了你,而又七次轉向你說:我後悔了,你也得寬恕他。」七,這個數字在聖經中代表的是圓滿。事實上,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軟弱,都會有懶惰、發怒、貪心等弱點。耶穌認識我們的弱點、願意原諒我們的過犯。祂也渴望我們用同樣憐憫的心去原諒他人。我們也可以反省:當別人得罪我的時候,我能夠慷慨地原諒嗎?還是我懷恨在心呢?當我得罪他人時,我願意去道歉、和解嗎?你可曾想過,我們對他人的寬容是反映出我們對自己的不完美的接納和自由,讓我們不再糾結在彼此的過犯,而是用愛幫助和鼓勵彼此變得更好。這才是耶穌渴望基督徒活出的樣貌啊! 品嚐聖言 如果他一天七次得罪了你,而又七次轉向你說:我後悔了,你也得寬恕他。 活出聖言 在祈禱中默想自己日常生活中的思言行為,是否是天主所喜悅的? 全心祈禱 主耶穌,我渴望與祢的愛連結,因為沒有了祢,我無法真正去愛、去原諒。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若望福音四19-24 聆聽聖言 婦人向祂說:「先生,我看你是個先知。 我們的祖先一向在這座山上朝拜天主,你們卻說:應該朝拜的地方是在耶路撒冷。」 耶穌回答說:「女人,妳相信我罷! 到了時候,你們將不在這座山,也不在耶路撒冷朝拜父。你們朝拜你們所不認識的,我們朝拜我們所認識的,因為救恩是出自猶太人。然而時候要到,且現在就是,那些真正朝拜的人,將以心神以真理朝拜父,因為父就是尋找這樣朝拜祂的人。天主是神,朝拜祂的人,應當以心神以真理去朝拜祂。」 釋經小幫手 有些人認為一定要在教堂拜天主,因為那裡有聖體櫃,有耶穌親自的臨在。有些人認為要去國內外知名朝聖地朝聖就能獲得特別多恩寵。有些人卻反過來堅持自己心中有主就好,根本不需要進教堂。在今天的福音,我們就聽到耶穌和撒瑪黎雅婦人討論要在哪裡朝拜天主才對。雖然撒瑪黎雅人和猶太人對朝拜天主的正確地方有不同的傳統,但今天耶穌卻提出更深入朝拜天主的方式,就是「以心神以真理朝拜父」。耶穌要強調朝拜的重點是我們的心與天父的心聯繫。試想,我們身邊有臥床、行動不便、年紀大的人,他們無法出門,或許也沒有人陪同他們一起去朝聖;或是忙碌照顧家人、還要工作的子女,每天忙到沒時間休息和喘息。但這些狀況並不會阻止他們朝拜父,他們的心仍然可以與主連結。耶穌說「現在就是」與天主連結的時刻,而「父就是尋找這樣朝拜他的人」。因此,當你在努力生活,無論是在醫院接受治療還是陪伴家人,或是在家照顧年長的父母,或是開車上下班,或是煮菜給家人時,試著在當下與天父對話,把心中一切與祂分享… 這也是天主喜歡的朝拜了!然而,讓我們也意識到,我們的信仰生活也需要團體。若我們真心的和天主對話,也必定會感受到天主希望他的子女能一起聚集在祂的家,一起將祂的教會建設起來。今天,讓我們心中對天主的朝拜也透過生活中具體的選擇體現出來。 品嚐聖言 時候要到,且現在就是,那些真正朝拜的人,將以心神以真理朝拜父。 活出聖言 讓我們內心時時刻刻與天父連結,並讓天父引導我們在生命中選擇悅樂祂的事。 全心祈禱 天主父,祈求祢教導我如何用心神和真理朝拜祢,我渴望尋求祢的旨意。阿們。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路加福音十六9-15 聆聽聖言 我告訴你們:要用不義的錢財交結朋友,為在你們匱乏的時候,好叫他們收留你們到永遠的帳幕裡。 小事上忠信的,在大事上也忠信;在小事上不義的,在大事上也不義。 那麼,如果你們在不義的錢財上不忠信,誰還把真實的錢財委託給你們呢? 如果你們在別人的財物上不忠信,誰還把屬於你們的交給你們呢? 沒有一個家僕能事奉兩個主人的:他或是要恨這一個而愛那一個,或是要依附這一個而輕忽那一個:你們不能事奉天主而又事奉錢財。」 愛財的法利塞人聽了這一切話,便嗤笑耶穌。 耶穌向他們說:「你們在人前自充義人,但是,天主知道你們的心,因為在人前是崇高的事,在天主前卻是可憎的。 釋經小幫手 在今天的福音中,耶穌對愛錢的法利塞人說:「你們在人前自充義人,但是,天主知道你們的心,因為在人前是崇高的事,在天主前卻是可憎的。」今天不妨試著列出五項你認為在人前最崇高的事。你的清單內是否有崇高的地位名聲?權力和關係?掌聲和獎項?錢財和產業?健康和知識?精彩的生活和體驗?接著,讓我們也列出五項在天主面前崇高的事?是為了天主的國自謙自卑?是溫柔善良?是犧牲奉獻?是慷慨助人?是勇於為正義發言?是寬恕得罪自己的人?是捨棄自己順服天主?當我們比較兩者時,我們可以看到我們的心在哪裡、我們真正在追求、渴望的是什麼。今天耶穌說:天主知道我們的心,因此讓我們不要掩飾自己,勇敢地表達我們心中真正的想法。可能其實我們很愛錢財,因為以前父母窮過,所以不願意再回到以前的生活。或是我們注重地位,希望被人尊崇,因為以前地位低下被他人嘲笑過,心中有創傷。當我們打開自己的心,告訴天主及耶穌我們真正的想法,為什麼無法活出天父的價值時,或是心中有什麼不可見人的困難時,耶穌才有辦法進入,並且轉變我們的思維,幫助我們意識到祂才是真正的主,那個能夠滿足我們的心,給我們滿滿安全感,並讓我們成為最好的自己、最真實的自己的那一位。今天,就求耶穌給我們恩寵,碰觸到並接受祂的愛,成為真正侍奉祂為主的人。 品嚐聖言 天主知道你們的心,因為在人前是崇高的事,在天主前卻是可憎的。 活出聖言 不掩飾自己,勇敢向耶穌表達你心中的想法,但也允許祂的聖言引導、轉化你。 全心祈禱 主耶穌,祢知道我的心,我還是渴慕人前崇高的事,求祢更加地吸引我。阿們。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羅馬人書十五14-21 聆聽聖言 我的弟兄們,我本人深信你們是充滿善意,滿備各種知識的,並能彼此勸勉。 我給你們寫信未免有些大膽,不過我只是想喚起你們的回憶,因為天主賜給了我恩寵,使我為外邦人成了耶穌基督的使臣,天主福音的司祭,好使外邦人經聖神的祝聖,成為可悅納的祭品。 所以對於事奉天主的事,我可以在耶穌基督內誇口,因為我不敢提及別的,只說基督藉我,以言語,以行動,藉著奇蹟、異事的能力和天主聖神的德能,所作的使外邦人歸順的事,以致我從耶路撒冷及其四周,直到依里黎苛,傳遍了基督的福音;並且專在沒有認識基督的地方傳佈福音,引以為榮,免得我在別人的基礎上建築,如經上記載的:「那些關於他沒有得到傳報的人,必要看見;那些沒有聽說過的人,必要明瞭。 」 釋經小幫手 當我們受洗時,我們被給予先知職、司祭職和君王職的任務,我們被耶穌邀請去「去使萬民成為門徒」(瑪二八19)。但我們的禮物是什麼?特別使命又是什麼?在今天的讀經中,聖保祿告訴我們,他的身分是「為外邦人成了耶穌基督的使臣,天主福音的司祭」,使命是「以言語,以行動,藉著奇蹟、異事的能力和天主聖神的德能,所作的使外邦人歸順的事」。換句話說就是使外邦人認識、信從耶穌。他因為理解到這個使命,他歸化耶穌後集中火力,全心把救恩的福音帶給外邦人。那我們呢?我們是否在祈禱中意識到我們內心深處的召喚?是醫院牧靈,讓病人和家屬認識主耶穌嗎?是在慕道班,陪伴慕道者及給予他們信仰課程嗎?還是在自己的工作場域展現基督徒的價值觀,不去貪污、迎合、討好,而是去彰顯天主的正直、包容和愛?或是陪伴自己或別人的孩子們認識信仰,將信仰這寶貴禮物傳承下去?還是陪伴不同階段的青年,特別是心靈上需要指引、輔導的迷途青年?不管是什麼使命,當它是天主特別賜給我們的任務,我們會很有方向,不會只是複製教會已經有的,而是像增生細胞一樣,不間斷、有創意地發展、發想、實踐,讓基督的福音有機的傳下去。當我們找到屬於我們特別的召叫時,我們也會同保祿一樣展現出健康的驕傲,專門在沒有認識基督的地方傳佈福音,並且深深地引以為榮。 品嚐聖言 [我]專在沒有認識基督的地方傳佈福音, 引以為榮,免得我在別人的基礎上建築。 活出聖言 當你關注周遭的需要並思考它如何可以更好時,你便會在其中發現主對你的召叫。 全心祈禱 主耶穌,我渴望了解屬於我的使命是什麼,並將我的生命奉獻給祢。阿們。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路加福音十五1-10 聆聽聖言 眾稅吏及罪人們都來接近耶穌,為聽他講道。 法利塞人及經師們竊竊私議說:「這個人交接罪人,又同他們吃飯。 」 耶穌遂對他們設了這個比喻說: 「你們中間有那個人有一百隻羊,遺失了其中的一隻,而不把這九十九隻丟在荒野,去尋覓那遺失的一隻,直到找著呢?待找著了,就喜歡的把牠放在自己的肩膀上,來到家中,請他的友好及鄰人來,給他們說:你們與我同樂罷! 因為我那隻遺失了的羊,又找到了。我告訴你們:同樣,對於一個罪人悔改,在天上所有的歡樂,甚於對那九十九個無須悔改的義人。」「或者那個婦女,有十個『達瑪』,若遺失了一個『達瑪』,而不點上燈,打掃房屋,細心尋找,直到找著呢?待找著了,她就請女友及鄰人來說:你們與我同樂罷! 因為我失去的那一個『達瑪』又找到了。我告訴你們:對於一個罪人悔改,在天主的使者前,也是這樣歡樂。」 釋經小幫手 福音中兩個比喻有個共同點:在找到遺失的羊或達瑪時,失主都歡喜踴躍地大肆慶祝!這份喜悅反映出天主的價值觀:祂認真看待、珍惜每個人的生命,認為每個人都是寶貴、值得被愛的。即便祂有再多的羊、再多的達瑪,只要少了其中一個,祂的心都是難受的、擔心的,仿佛缺了一塊一樣。今天,這個失主就是耶穌。每一個人的名字都刻在祂心中,而耶穌渴望每一個人都被救贖,因此祂要親自尋回那失喪的人。藉由亡羊的比喻,耶穌也讓我們意識到,尋找迷失的羊是很急迫的。想一想,當一隻羊不小心或因無知選擇離開羊群、獨自在曠野中徘徊時,牠會因為沒有團體的保護,容易挨餓受寒,甚至被野獸吞噬。同樣,許多人會因為不認識信仰而失去了人生方向,或因受人生的打擊而陷入憂鬱、低潮,甚至被精神疾病所困擾。如果這些人又因沒有信仰團體而得不到需要的扶助和保護,他們很容易身陷危險。這時,基督就是那牧羊人,願意賭上祂的生命找回那失散的一隻,將牠帶回團體。然而,耶穌也急需我們的幫助。我們可以做另外一個牧者,分散到自己的工作場所、社交團體尋找那需要耶穌的人,並透過信仰的分享,讓他們認識耶穌的聲音,願意被耶穌帶領。我們也可以做團體中友善的羊,與主配合,歡迎那些與我們膚色、語言、思想、性格不同的人,讓耶穌找回來的羊能在團體內找到安全的家。 品嚐聖言 你們與我同樂罷! 因為我那隻遺失了的羊,又找到了。 活出聖言 今天當遇到你覺得不值得的人時,試著默想耶穌的心情,並代替耶穌去照顧他。 全心祈禱 主耶穌,我渴望更理解祢的心情,同祢一起把亡羊帶回到祢的身邊。阿們。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路加福音十四25-33 聆聽聖言 有許多群眾與耶穌同行,耶穌轉身向他們說: 「如果誰來就我,而不惱恨自己的父親、母親、妻子、兒女、兄弟、姊妹,甚至自己的性命,不能做我的門徒。不論誰,若不背著自己的十字架,在我後面走,不能做我的門徒。你們中間誰願意建造一座塔,而不先坐下籌算費用,是否有力完成呢?免得他奠基以後,竟不能完工,所有看見的人都要譏誚他說:這個人開始建造,而不能完工。或者一個國王要去同別的國王交戰,那有不先坐下運籌一下,能否以一萬人,去抵抗那領著兩萬來攻打他的呢?如果不能,就得趁那國王離得尚遠的時候,派遣使節去求和平的條款。同樣,你們中不論是誰,如不捨棄他的一切所有,不能做我的門徒。」 釋經小幫手 華人非常重視孝道,面對福音中耶穌的話— 「如果誰來就我,而不惱恨自己的父親、母親、妻子、兒女、兄弟、姊妹,甚至自己的性命,不能做我的門徒」,我們可能不甚同意,也可能感到困惑、不解,甚至開始質疑耶穌:「主,祢不是叫我們愛仇人、善待惱恨我們的人(參路六27),怎麼如今卻要我們惱恨自己的親人?這不是不合常理嗎?」其實,在當時耶穌所用的阿剌美語中,「惱恨」這詞表達的是「愛得較少」的意思。因此,耶穌要表達的是,如果一人要跟隨祂,在祂的後面走,卻無法像祂一樣選擇天父的旨意勝過一切,包括自己的父親、母親、妻子、兒女、兄弟、姊妹,甚至自己的性命,那麼他肯定無法跟隨到最後。當他必須在自己所愛以及天主間作出選擇時,他必定會選擇自己最愛的那一個而放棄天主。耶穌渴望我們去愛他人,也去孝順自己的父母、愛護兒女,但祂渴望我們愛祂最多,把愛祂放在首位,因為耶穌會帶領我們去認識天主的旨意,也教導我們如何正確的、健康的、自由的去愛我們其它的愛。想一想,有時候我們很努力、很用力的去愛,卻讓彼此傷痕累累,其原因是不是我們真的不懂得如何去愛,只用人的力量去愛,卻沒有先認識耶穌,去愛祂、並學習和內化祂的教導,使我們成為祂真正的門徒,能夠做祂所作的事情,並用祂的愛,轉過來再愛我們身邊對我們重要的人。 品嚐聖言 不論誰,若不背著自己的十字架,在我後面走,不能做我的門徒。 活出聖言 每週一定參加彌撒,讀經,讓耶穌在你生命中有一個重要、不能取代的位置。 全心祈禱 耶穌,我常常愛其他的人事物勝過於祢,祈求祢賜給我恩寵把祢放在首位。阿們。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羅馬人書十二5-16 聆聽聖言 同樣,我們眾人在基督內,也都是一個身體,彼此之間,每個都是肢體。 按我們各人所受的聖寵,各有不同的恩賜:如果是說預言,就應與信德相符合;如果是服務,就應用在服務上;如果是教導,就應用在教導上;如果是勸勉,就應用在勸勉上;施與的,應該大方;監督的,應該殷勤;行慈善的,應該和顏悅色。 愛情不可是虛偽的。你們當厭惡惡事,附和善事。 論兄弟之愛,要彼此相親相愛;論尊敬,要彼此爭先。 論關懷,不可疏忽;論心神,要熱切;對於主,要衷心事奉。 論望德,要喜樂;在困苦中,要忍耐;在祈禱上,要恒心;對聖者的急需,要分擔;對客人,要款待。 迫害你們的,要祝福;只可祝福,不可詛咒。 應與喜樂的一同喜樂,與哭泣的一同哭泣。 彼此要同心合意,不可心高妄想,卻要俯就卑微的人。不可自作聰明。 釋經小幫手 「我們眾人在基督內,也都是一個身體,彼此之間,每個都是肢體。按我們各人所受的聖寵,各有不同的恩賜。」這句聖言清楚表達兩個重點:第一,我們都屬於基督,是彼此連結、有關係的。我們不是孤島,我們的生活不能脫離彼此。第二,每個人都是基督奧體內獨一無二、無法被取代的肢體。每個人獨特的恩寵結合起來,能為基督奧體帶來活力與希望。今天,讓我們問耶穌:「主,屬於我的獨特恩寵是什麼?祢希望我如何在祢的的奧體內付出呢?」也許我有陪伴長者的恩寵,在與他們談話中將基督的安慰和希望帶給他們;也許你擅長跟青年相處,用基督的真理和包容引導他們走向天主;也許他有組織能力,領導團體發揮它最大的功能;也許有人手藝好,會做飯、會插花,讓團體的生命增添各種美意…。當我們發現自己在基督奧體內找到自己的位置時,無論我們的恩寵是什麼、是偉大或卑微,我們都會感受到一股喜樂。然而,保祿在今天的讀經中也不斷提到「愛」,他提醒我們,我們心中懷著對基督以及祂的奧體的深刻的愛,能給我們動力將自己的恩寵發揮到最好。那份愛會引導我們用有創意、耐心和溫柔的方式去照料基督奧體,而不是只追求自己的利益。讓我們不要等到垂垂老矣還不知道自己生命的意義是什麼,而是發現並喜樂地活出身為基督肢體的最大活力! 品嚐聖言 我們眾人在基督內,也都是一個身體,彼此之間,每個都是肢體。 活出聖言 問耶穌:「主,屬於我的恩寵是什麼?我如何為祢的奧體付出呢?」 全心祈禱 主,我渴望找到自己在祢奧體內的獨特位置,並且將這份禮物分享給其他肢體。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羅馬人書十一29-36 聆聽聖言 天主的恩賜和召選是決不會撤回的。 就如你們以前背叛了天主,如今卻因了他們的背叛而蒙受了憐憫;同樣,因了你們所受的憐憫,他們如今背叛,這是為叫他們今後也蒙受憐憫,因為天主把人都禁錮在背叛之中,是為要憐憫眾人。 啊!天主的富饒、上智和知識,是多麼高深!他的決斷是多麼不可測量!他的道路是多麼不可探察! 有誰曾知道上主的心意?或者,有誰曾當過祂的顧問? 或者,有誰曾先施恩於祂,而望祂還報呢? 因為萬物都出於祂,依賴祂,而歸於祂。願光榮歸於祂至於永世!阿們! 釋經小幫手 今天,保祿向羅馬的外邦基督徒講解外邦人的救贖與天主原來預許給以色列人民的救恩的關係。因為猶太人沒有接受天主派遣的默西亞,外邦人反而獲得了救贖的恩寵。然而,保祿堅信,「天主的恩賜和召選是決不會撤回的」。換句話說,天主忠實且富有憐憫,他不會為了以色列過去的罪,或猶太人因無知拒絕耶穌而永遠驅逐他們。相反的,透過外邦人的救贖,天主繼續為猶太人的救恩開闢道路。讓我們反省,幾時我們也曾認為天主從自己或他人的身上將恩賜和召選撤回?比如說:兩人因為愛而互立婚約,婚姻卻越走越不順利;年輕時放棄一切跟隨耶穌選擇修道,卻在過程中失去當初的熱忱和愛;起初興致勃勃的投入堂區服務,卻因種種阻撓而對教會感到幻滅。這時,讓我們不要放棄相信天主的召選。也許這一切不如意指的不是天主改變了主意,而是祂在提醒我們要留意生活中某些被忽略的細節,讓我們失去和天主的連接,讓我們不知不覺的「背叛」了天主。比如說:當我們太過執著自己的想法、太過相信自己的能力而忘了徵求天主的帶領、只看到他人的錯卻不反省和面對自己的軟弱等、只接受自己喜歡的事情卻不願意在困難和痛苦中轉化自己… 生命中的不如意是個警惕,不是一個懲罰。若我們願意承認自己的過失,回歸天主,仁慈的天主必要讓我們重新體驗到祂真正要恩賜給我們的禮物。 品嚐聖言 天主的恩賜和召選是決不會撤回的。 活出聖言 將自己聖召困難的地方分享給天主,祈求祂幫忙,賜給你恩寵讓祂轉變你。 全心祈禱 天主,我無法靠自己的力量過聖召生活,讓我依靠祢的憐憫忠實跟隨祢。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若望福音六37-40 聆聽聖言 耶穌說:「凡父交給我的,必到我這裡來;而到我這裡來的,我必不把他拋棄於外,因為我從天降下,不是為執行我的旨意,而是為執行派遣我來者的旨意。派遣我來者的旨意就是:凡他交給我的,叫我連一個也不失掉,而且在末日還要使他復活,因為這是我父的旨意:凡看見子,並信從子的,必獲得永生;並且在末日,我要使他復活。」 釋經小幫手 今天是追思已亡節,在這個日子,教會特別追思所有已亡的靈魂。我們在今天的祈禱中,也特別為自己已亡的親友們祈禱。首先,讓我們回憶,哪一位已亡親友特別影響著你、成就今天的你?這時我們可以在祈禱中為他的生命感謝天主。接下來,我們可以反省是否對哪些已亡的親友仍懷有遺憾和怨恨,沒有好好的和解、道別和原諒。在這一天,讓我們特別為他祈禱,祈求天主將你的祈禱轉化成你們倆需要的恩寵,在今世或死後能在主內和好。也許我們還在擔心某些已亡親友的靈魂是否已經在天主的懷抱內得到安息,今天就為他們祈禱,祈求天主帶領他們進入天國。在這一天,耶穌要我們相信,我們離世的親友們都會在祂的照顧下—「凡他交給我的,叫我連一個也不失掉,而且在末日還要使他復活,因為這是我父的旨意:凡看見子,並信從子的,必獲得永生;並且在末日,我要使他復活。」慈悲的耶穌不會遺棄或忘記任何全心信賴、依靠著祂的人。也許有很多有關死後的問題人還不明白,但我們可以堅信耶穌會盡祂所有的能力,把永生賜給我們。畢竟,祂已經用自己的生命交換了我們的生命,死在十字架上,並在三天後從死亡復活,戰勝了死亡,也為所有的人贏取了永生。既然死亡不是終點,不是結局,讓我們不要害怕它,回避它,而是要在有生之年更好的準備自己去面對它,並為自己的永生做好準備。 品嚐聖言 凡他交給我的,叫我連一個也不失掉,而且在末日還要使他復活。 活出聖言 今天特別為一位已逝去的親友、同事的靈魂祈禱。 全心祈禱 主耶穌,面對死亡這個議題,祈求祢賜給我們對祢的信心和希望。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瑪竇福音五1-12 聆聽聖言 耶穌一見群眾,就上了山,坐下;他的門徒上他跟前來, 他遂開口教訓他們說: 「神貧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哀慟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受安慰。 溫良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承受土地。 飢渴慕義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得飽飫。 憐憫人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受憐憫。 心裡潔淨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看見天主。 締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稱為天主的子女。 為義而受迫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幾時人為了我而辱罵迫害你們,捏造一切壞話毀謗你們,你們是有福的。 你們歡喜踴躍罷!因為你們在天上的賞報是豐富的,因為在你們以前的先知,人也曾這樣迫害過他們。」 釋經小幫手 你認為的福氣是什麼?是五子登科—有錢、有車、有房、有伴侶、有兒女嗎?還是無災無難到公卿?坐擁財富與權貴?身體健康無病痛?那麼,如果我們的渴望沒有得到滿足,甚至經歷缺乏,我們是否覺得離福氣很遠?看到今天的真福八端,我們的心應該很難真正相信這些狀況—貧窮、哀慟、不正義或迫害怎能是一種福氣?然而,教會在今天諸聖節選讀這篇經文,就是要讓我們明白,聖人們的生活能為我們見證真正的福氣來自和天主的關係,而這關係不但不受貧窮、悲傷、飢餓、迫害限制,而且還因它們更緊密。那麼,當我們在生活中遇到困難和挑戰時,如:身體的病痛、親友的死亡、挑剔的老闆、職場的壓力、家庭和團體關係中的糾紛時… 耶穌邀請我們不要馬上逃跑,或陷入暴躁、焦慮或沮喪。相反的,耶穌邀請我們像門徒一樣來到祂跟前,先沉澱自己,允許自己去感受自己的貧窮無助、自己的悲傷、也更認識自己內心所期待的,但如今卻被威脅的夢想。在和耶穌的對話中,耶穌會一步一步帶我們去看到對我們真正重要的是什麼。然而,這些最重要的事情往往不是靠人的能力和意志就能去掌控的,我們需要依靠天主的力量,需要祂的安慰和指引。這時候,若我們可以謙卑的聆聽天主,讓祂碰觸我們、轉變我們的思維,也許,我們也能體驗到聖人曾體驗且明白的,來自天主的福氣。 品嚐聖言 你們歡喜踴躍罷!因為你們在天上的賞報是豐富的。 活出聖言 今天請你的主保聖人特別為你所面對的一切困難代禱。 全心祈禱 諸位聖人聖女,請為我們祈禱,讓我們如像你們被天主的福氣填滿。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路加福音十四1-6 聆聽聖言 安息日,耶穌進了一個法利塞人首領的家中吃飯;他們就留心觀察他。 在他面前有一個患水臌症的人。 耶穌對法學士及法利塞人說道:「安息日許不許治病?」 他們都默然不語。耶穌遂扶著那人,治好他,叫他走了。 然後向他們說:「你們中間,誰的兒子或牛掉在井裏,在安息日這一天,不立刻拉他上來呢?」 他們對這話不能答辯。 釋經小幫手 你對規矩的看法是什麼?比方說班規、校規、法規或會規,你覺得它們是對自由的束縛與限制?還是能讓事情更順利進行的方法?當別人沒有遵守規矩時,你的態度和反應是什麼?是批判、指責對方?反過來說,當你自己無法遵守規矩時,你的回應又是什麼?是愧疚、抱歉,還是出現防禦機制?今天的福音就是在探討這個既簡單、又困難的議題。耶穌的福音看似簡單,但其實不容易,因為新約的耶穌強調愛和憐憫,這份愛很大,比法律還要更深刻。法利塞人還是待在舊約的框架中無法超越,面對這個困難,他們反而惱羞成怒,因此他們留心觀察耶穌,想要抓住祂的錯誤。然而,耶穌的愛超越既定的規條,在祂的面前是一位患水臌症的人,耶穌看到的是這個長期受苦的人的需要、渴望、痛苦,不只是安息日的規矩;因此,祂選擇治癒了他。耶穌用「你們中間,誰的兒子或牛掉在井裡,在安息日這一天,不立刻拉他上來呢?」的這個比喻讓他們知道,如果他們是那受苦的人,或是他們的家人在受苦,他們一定會渴望耶穌的治癒。但因為這個人跟他們的生命無關,因此他們對他人的愛無法超越法律。我們可以捫心自問:如果我的家人生病了,我阻止耶穌在安息日治癒他們嗎?在這不容易的愛的課題中,耶穌想要教我們擴展我們的愛,去看到他人的需要和痛苦,讓我們學習耶穌,試著用祂的心去愛、去同理他人。 品嚐聖言 你們中間,誰的兒子或牛掉在井裏,在安息日這一天,不立刻拉他上來呢? 活出聖言 當你被規矩困住的時候,祈求聖神來指引你,並默想這一篇福音。 全心祈禱 主耶穌,我們常被規矩困住,求祢擴展我們的愛,打開我們的眼睛看到他人。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羅馬書八31-39 聆聽聖言 面對這一切,我們可說什麼呢?若是天主偕同我們,誰能反對我們呢? 他既然沒有憐惜自己的兒子,反而為我們眾人把他交出來了, 豈不也把一切與他一同賜給我們嗎? 誰能控告天主所揀選的人呢?是使人成義的天主嗎? 誰能定他們的罪?是那已死或更好說已復活,現今在天主右邊,代我們轉求的基督耶穌嗎? 那麼,誰能使我們與基督的愛隔絕?是困苦嗎?是窘迫嗎?是迫害嗎?是饑餓嗎?是赤貧嗎?是危險嗎?是刀劍嗎? 正如經上所載:『為了你,我們整日被置於死地,人將我們視作待宰的群羊。 』 然而,靠著那愛我們的主,我們在這一切事上, 大獲全勝, 因為我深信:無論是死亡,是生活,是天使,是掌權者, 是現存的或將來的事物,是有權能者, 是崇高或深遠的勢力,或其他任何受造之物,都不能使我們與天主的愛相隔絕,即是與我們的主基督耶穌之內的愛相隔絕。 釋經小幫手 我們每一週主日都會誦唸信經,宣認我們的信仰。如果請你寫出你版本的信經,你會寫什麼呢?讓你在這個世代中堅持信仰的原因是什麼呢?今天的羅馬書可以說是聖保祿自己信仰歷程的信經,他的信經就是沒有任何的人事物能夠將我們與耶穌基督的愛隔離—「無論是死亡,是生活,是天使,是掌權者, 是現存的或將來的事物,是有權能者,是崇高或深遠的勢力,或其他任何受造之物,都不能使我們與天主的愛相隔絕,即是與我們的主基督耶穌之內的愛相隔絕。」他因為深深地經歷過這份基督的愛,他從破壞基督徒的法利塞人,變成熱忱的基督徒,他所領受到的愛是活生生的、真實的、轉變人心的。即使他之後被迫害、受到攻擊,經歷了種種困苦、迫害、飢餓、貧窮、危險,最後甚至死亡,他持續將耶穌的愛傳遞出去,特別是將福音傳遞給外邦人。他的確經歷了整天被置於死地的困難、被視為待宰羔羊的窘境,但他相信「靠著那愛我們的主,我們在這一切事上, 大獲全勝」。我們在今天可以問天主:「主,這份愛是什麼?我是否有體驗到呢?如果還沒有,是否可以讓我經歷到祢偉大的愛呢?」從兩千年至今天,有無數的基督徒奉獻一生,無論是神職人員還是獻身生活者,抑或是平信徒,都因為先經驗到天主的愛,默默地在偏遠地區或自己的家庭、堂區為了愛耶穌而付出一切。讓我們也渴望親身體驗這份愛吧! 品嚐聖言 靠著那愛我們的主,我們在這一切事上, 大獲全勝。 活出聖言 試著在祈禱中寫下你的信經,與天主分享。 全心祈禱 天主,祢的愛是一切的源頭,我渴望體會到祢活生生的愛,請教我要怎麼做。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