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
品牌消像

14 Episodes
Reverse
|本期内容:今天播客的嘉宾老杜,是儿童运动品牌onmygame的创始人。onmygame是国内童装市场中发展最快的品牌之一,成立三年,第一年爆发潜力在天猫成交额超过五千万,第二就被江南布衣集团收购纳入版图,8月初刚刚在杭州举办了三周年的盛典,还请到了刘璇作为品牌形象大使。行业内都在讨论,这个成立才三周年的品牌,发展速度像是“开了挂”,但对此老杜的总结是,“大家看到的是onmygame这三年,但其实背后是十几年的积累和沉淀”。在创业做服装品牌之前,老杜是个高校教师,从15年前创立设计工作室到建立自己的品牌,两次失败后才有了onmygame现在的成绩。老杜还曾一度觉得公司发展太慢了。二十多年以来,童装市场一直处于缺乏充分竞争的粗放发展阶段,近两年品牌才纷纷涌向童装市场寻找增量,提前布局运动细分定位的onmygame,在户外运动赛道火热之前就抢到了优先权。不过,为什么是onmygame?为什么好像提前预测了运动趋势?和老杜聊完之后,有三点原因让我印象深刻第一,品牌初期,对「原点」人群的洞察难以复制onmygame的创始团队本身拥有非常特殊的运动基因,联合创始人陈莹是全国女子帆板业余组的第二名,另外一位合伙创始搭档是一位专业的冰舞运动员,同时她的儿子从四岁开始专业打网球,兼具 “运动员” 与 “运动儿童家长” 的双重视角,加上设计师对需求的敏锐捕捉力,这批“拥有运动习惯的妈妈”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品牌的核心用户群,如此根植于团队成长轨迹的「原生优势」是难以复制的。第二,业务迭代期,持续创新的能力就是「核心产品」杜彬和联合创始人陈莹都是设计出身,在开始创业做设计服务的阶段,就服务了不下一百个服装品牌,这个阶段积累的品牌能力沉淀下来,成为了"创新弹药库”。从“交钥匙工程”练手,到掌握整体品牌节奏,除了笃定运动品类,突出的设计能力和用户洞察能力形成闭环,也让onmygame频出爆品。回头来看,之前“失败”的创业经历,也是排除错误答案的过程,持续迭代创新的能力,就自然成为了品牌的护城河。第三,“品牌命运”转折期,顺势而为2024年,创立尚不足两年的年轻品牌 onmygame就被江南布衣集团收购,这个消息在行业人眼中“合理又意外”。从合理层面看,onmygame和江南布衣对美和设计的底层价值观一致,意外层面看,相比行业常规认知中的收购节点确实提前,不过关于“早早落定”的选择,老杜对此倒是非常明确,从一开始,她对有可能被收购的“品牌命运”就有了清晰的认知,出现了“最对的”,那就快速地双向奔赴。事实上,这起收购并非孤立事件,而是中国服饰时尚产业 “收并购浪潮” 下的典型缩影,这种双向选择的背后,是中国服饰行业从 “规模扩张” 到“价值聚合” 转型的体现,随着市场逐渐成熟,未来的年轻品牌会有更多发展选择。当服装市场的户外运动浪潮从成人端向童装端渗透,运动也早已融入孩子的日常,趋势与需求叠加下,运动童装能否成为“日常标配”?功能性童装的角色,是否可以“替代”传统童装,还是与之互补?无论如何,运动趋势不可逆,市场土壤给了“新小孩儿们”更多选择,onmygame这样的新兴童装代表,已经为市场展开了想象力。丨本期主播杜彬|儿童运动品牌「onmygame」创始人李云瑶丨公众号「消研所」主理人|时间轴02:01|很多同行和用户给我发消息说,三周年品牌大秀出乎意料地精彩03:10|创业四次,失败两次,此生不再碰女装10:10|创始搭档是女子帆板运动员,另一位搭档是冰舞专业运动员,也是运动儿童的妈妈11:45丨确定做童装的时候,就有自信,觉得是对的12:40|“有时候我们把一盘货呈现给他,就直接可以开订货会”15:50丨“大家看到的是onmygame这三年,但其实背后是十几年的积累和沉淀”。18:08丨定位儿童,锁定运动,未来全是机会20:20|从「服务机构」到「创立自有品牌」,第一件爆品如何诞生?20:37丨小孩试衣细节:冬天脱衣困难,夏天额外需要吸汗巾24:10丨为什么之前没有人为儿童去做极致舒适的产品?27:58丨产品和定价,适合的才是最好的28:45丨秋冬创新产品:绒感速干系列、不卷指数的轻户外彩壳系列32:00丨刘璇老师喊你,“上体育课,穿onmygame”37:09|onmygame的“game”价值观41:10|onmygame club 杂志第一期:练击剑、网球、滑雪、体操,赛车的小朋友们46:40|拥有“运动教育理念”的家庭、拥有运动习惯的妈妈们53:30|中国品牌整研发、设计,在全球也算是领先57:30丨每次去万象城,都会看到好几个小朋友穿,觉得很幸福01:00:35|“会做设计的,没有她懂运动,懂运动的,没有她会设计”01:11:05|“并购上市是我们的最佳出路”01:11:50丨“因为ta是江南布衣,换成别人可能没有那么快”01:13:56|创业体验派or野心家?01:16:45|onmygame未来三到五年规划:产品vs渠道01:18:50|功能性童装会“挤掉”休闲的一些份额吗?丨关于主播主播云瑶,5年消费行业观察,微信公众号「消研所trendmakers」欢迎添加微信 liyunyao1626加入听友群,期待交流 ️丨制作团队主播:云瑶运营&剪辑:鹿角视觉设计:刘栋涛
老金磨方=芝麻丸,在持续火热的中式养生赛道,老金磨方把一颗芝麻丸卖出了10亿的销量,是绝对的赛道黑马,也牢牢绑定了芝麻丸的心智。不过从两年前开始,产品同质化、平台成本激增,芝麻丸市占率稳居第一的背后,竞争进入深水区,更多的挑战开始出现。10亿大单品之后的第二增长曲线在哪里?如今的平台生态下如何持续增长?是否有更多利润的提升路径?如何从大单品升级成为真正的「品类专家」?这或许也是10亿级品牌都在面临的共性问题。老金积极做出调整,一方面升级产品、丰富中式滋补产品矩阵,另一方面上线冲调类粉粉产品、礼盒产品,拓展健康零售边界的同时,探索精准化、个性化的健康解决方案。在产品之外,老金磨方也早早向上游渗透,拥有自建黑芝麻种植基地和智能工厂,且深入到种子配方研究。最近我和老金磨方合伙人兼CMO江侃岌聊了聊,江侃岌是资深的品牌起盘手、操盘手、营销专家,同时拥有传统消费品和互联网的经验,经历过移动互联网时代和新消费时代,面对现在的市场现状,他跟我分享了关于品牌和食品行业的最新思考。在江侃岌眼中,现在的老金磨方,更多是需要和芝麻划等号,不仅仅是芝麻丸,而是更有纵深地“做芝麻”,让“芝麻专家”的心智更深入,才能对抗周期形成更稳固的护城河。固然现在的消费市场进入了一个“比较难的周期”,但「投入三分,才有可能出一分」的事情需要做,还需要坚持做,因为这一分,就有可能在未来的竞争中成为关键。■ 本期主播江侃岌| 老金磨方合伙人&CMO 李云瑶丨公众号「消研所」主理人■ 时间轴01:20|18年底到21年做到10亿+,老金磨方的快速成长期03:51|中式养生赛道为何越来越卷?12:33|竞争白热化、产品同质化,老金磨方都做了哪些努力?14:20|为什么要做礼盒?礼盒产品与常规产品相比有何不同?17:43|“芝麻”在用户心中的价值感:高于花生低于燕窝18:51|“糖”是原罪?“钠”也是原罪?22:36|秋冬交换季是中式食补旺季26:00|芝麻品类是否还有创新升级的可能?34:00|女性用户&儿童用户的养生需求有何不同?37:45|「铁罐芝麻丸」在线下有理解难度?线下&线上产品有哪些区别?49:55丨一颗芝麻丸超强爆发力背后的原因总结55:10丨全民的健康需求,未来一定更加细分57:10|芝麻丸为何被称为“东方神丹” ?59:45|中式食补更日常、更温和背后的文化特质■ 制作团队主播:云瑶运营&剪辑:鹿角视觉设计:刘栋涛
|本期内容最近Labubu的火热蔓延全球,泡泡玛特的成功也让市场对中国品牌的关注持续上升,不过更令人激动的是,这背后展开的另一套叙事:中国品牌全球化开始进入“新阶段”。从新消费时代至今,我们看到的都是“所有消费品都值得重新做一遍”的标准叙事,对标成为某某领域的可口可乐欧莱雅,也是频繁成为对终局的简要概括。不过,是否所有的品牌都需要重复0-1?探索全球增长的“泡泡玛特们”会面临哪些挑战?如何更好地帮助中国品牌全球化,树立新范式?这期播客的嘉宾李夏川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希望用"品牌YC”的方式孵化出下一代品牌。互联网时代的YC(Y Combinator)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创业孵化器,自2005年成立以来,通过独特的孵化模式培育了Airbnb和Reddit等颠覆性企业。提到YC,就能联想到互联网时代独特的创业氛围。李夏川是品牌管理公司智循Smarcle的创始人,海归派,毕业后在美国创业,是最早一批跨境电商的创业者,曾经是聚美优品前几大供应商之一,回国之后运营操盘日本美妆品牌THREE成为现象级纯净美妆,并创立纯净底妆品牌Cover Monster。经历过垂直电商时代和新消费时代,随着跨境出海需求的持续升温,李夏川决定回到自己的大本营横琴,带着自己15年消费品牌的行业积淀,利用琴澳“两小时内五大机场”的区位优势开启新阶段,现在的李夏川将智循Smarcle定义为“琴澳品牌YC(孵化器)”,业务主要横跨三大板块,空间运营、资本投资、品牌加速。目前,空间运营板块与珠海市联合打造了2万平方的M·A·P电商产业园,联合资本投资,利用“更懂产业与品牌”,甚至“更接近投后的管理方式”做产业空间运营,同时利用消费品行业的积累推动品牌孵化和加速,今年,让三个板块成为闭环并塑造一种品牌诞生的新模式,完成「琴澳品牌YC」的初始化,是智循与李夏川的目标。我很好奇,作为一家“一边创立自己的品牌,一边孵化品牌”的创业公司,李夏川正在探索的「品牌YC」路线,到底会展现出哪些优势?作为一个从开始就具备全球视野的品牌创业者,看到了哪些全球化的机会?作为“横琴通”,如何借助跨境电商的高速发展期为中国品牌加码?这期播客,不仅聊了李夏川的创业经历和思考,还从他的视角看到,中国品牌在世界市场的“时间差”和“认知差”,从站在海外看外国品牌本土化,到扎根横琴看中国品牌全球化,跨境电商2.0时代,在“安踏模式”模式的成功引领下,中国品牌下一阶段的全球发展是否打开了另一种可能?如果大家对中国品牌全球化的议题有更多想交流的内容,也欢迎加入我们的听友群。|本期主播李夏川|品牌管理公司Smarcle智循创始人 李云瑶丨公众号「消研所」主理人|时间轴01:07|关于Smarcle智循的诞生07:52|创业经历1⃣️:毕业即创业,垂直电商火热发展期,代理国外品牌,早期曾是聚美优品前几大供应商之一21:53|创业经历2⃣️:如何搞定THREE中国区代理,做成现象级纯净美妆品牌?22:25|创业经历3⃣️:18年左右,dewylab淂意、PMPM、兰、方里等一批新品牌诞生,受到THREE的启发,创立自有纯净彩妆品牌Cover Monster 32:30|从代运营到创立自有品牌34:00|代运营是伪命题?38:41|回顾Chillmore、观夏,什么样的新品牌更容易跑出来?40:52|与珠海市联合打造了2万平方的M·A·P电商产业园41:30丨横琴作为跨境电商大本营的潜力和优势46:13|如何定义「琴澳品牌YC」?56:53|运营逻辑:举例全球家居品牌代理商GDD(Global Design Distribution)、美容护理品牌金稻电器等1:02:31|同时做品牌又要孵化品牌,如何平衡精力做协同?1:08:25|“你能看到市场机会的能力,就决定了你的品牌发展的上限”1:20:00丨TikTok已经放了1000人在横琴1:26:28|品牌集团历史经验:通过M&A(企业并购)的方式做增长1:29:34|我们的成功验证:吉利收购沃尔沃,安踏收购始祖鸟,李宁收购Clarks 等等1:30:08|“安踏模式”成功后,还有哪些可能?丨关于《品牌消像》播客《品牌消像》是由消研所主理人云瑶发起的一档聚焦消费行业和品牌人的播客,邀请正在做品牌的每一个个体,从具体的经验当中,看到品牌更真实的样子,探索更多的可能性。丨关于主播主播云瑶,媒体人,5年消费行业观察,微信公众号「消研所trendmakers」欢迎添加微信 liyunyao1626加入听友群,期待交流 ️丨制作团队主播:云瑶运营&剪辑:鹿角视觉设计:刘栋涛
|本期内容中式养生水正在成为饮品行业的新潮流。前瞻产业研究院报告指出,2024年至2028年的5年内,中式养生水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速约为88.9%,预计到2028年其市场规模会达到108亿元。这其中,可漾的红豆薏米水是中式养生水中毋庸置疑的大单品。最近在食品领域最大的行业峰会FBIF的现场,我和可漾的创始人王钟和先生聊了聊。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可漾是18年就成立的品牌,相较于近两年才火热起来的养生水风口,更像是“提前预测了风口”。在创立可漾品牌之前,1989年王钟和就在山东创立了“中和食品厂”,致力于红小豆品类的深加工,生产红豆馅料、糖纳豆等产品,年产量超过10万吨。深耕行业三十六年,与肯德基、麦当劳、CoCo、雀巢、好利来等多家知名品牌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2002年,王钟和启动了对红豆水产品的研发,逐步探索如何在去除淀粉、脂肪的同时,保留更多的营养物质,并呈现出更好的色泽和口感。作为一个有着30年红豆衍生品生产经验的行业老兵,他深知减糖、减盐趋势对于食品饮料行业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因此,他坚持要做一款真正的无糖饮料。经过几年的发展,可漾已经成为了2025年中式养生水风潮中不可忽视的玩家,预计三年内可漾的销量可以达到5亿水平。王总和我分享,C端品牌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不过确实不是可乐这种品牌,而是想做一个健康产品的品牌。虽然可漾已经名声在外,但是他却认为现阶段中式养生水赛道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尚未闯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10亿元级『大单品』,可漾还需要继续聚焦与爬坡,未来做到几十亿到百亿都是有可能的。聚焦的逻辑同样体现在了产品上,在新品迅速抢占注意力的“容易卷起来”的市场,可漾的产品矩阵反而显得“克制”。王总告诉我,其实可漾储备了很多新品,但是暂时还没有推出。“我觉得时机还没有到”,在这位行业老兵看来,中式养生水行业爆发期暂时还没到,聚焦,还是要先聚焦。丨本期主播王钟和|「可漾」创始人李云瑶丨公众号「消研所」主理人|时间轴04:57|品牌发展历程:从18年8月第一瓶红豆薏米水开始04:57|中式养生水赛道现状:品牌竞争白热化、产品同质化10:57|To B的人都有一个「品牌梦」吗?13:24|第一瓶红豆薏米水是如何诞生的?15:10|红豆薏米水还能用来煮茶做饭?17:30|产品研发“小弯路”反思:加糖or无糖19:48|为什么说,红豆薏米水还未成为“超级大单品”?20:40|养生水行业未来:一是聚焦,二是越来越细分26:25|产品研发如何兼顾“功效”与“好喝”?32:29|药食同源趋势下,可漾的产品开发为什么反而显得很“克制”?47:41|可漾的第二增长曲线会在哪里?56:20|“在中国做食品饮料,我们太幸福了”丨关于《品牌消像》播客《品牌消像》是由消研所主理人云瑶发起的一档聚焦消费行业和品牌人的播客,邀请正在做品牌的每一个个体,从具体的经验当中,看到品牌更真实的样子,探索更多的可能性。丨关于主播主播云瑶,5年消费行业观察,微信公众号「消研所trendmakers」欢迎添加微信 liyunyao1626加入听友群,期待交流 ️丨制作团队主播:云瑶运营&剪辑:鹿角视觉设计:刘栋涛
|本期内容消费市场的“平替风潮”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连优衣库都可以被平替?我和服装行业的资深专家阿福老师聊了聊平替风潮下,中国基本款品牌的诞生机遇期。一方面供应链效率变高,工厂端的竞争让生产成本有了下降的空间,也推动了大量白牌诞生,另一方面中产核心人群的消费力下降,服装行业进入到了一个“必然会被平替”的阶段。更重要的是,在阿福老师看来,中国服装行业过去30年以批发为主,如今进入零售时代,2024才算真正意义上的DTC直营元年。而“平替风潮”的B面,是品牌机会的增加,购物中心也愿意多给新品牌机会,因此,一个共识的判断是,现在是打造中国基本款品牌的好时机。不过,谁更有能力抓住机遇?是南极人美力城这类老牌玩家的转型升级?是原有成熟品牌的焕新?还是重新设计基本款的蕉内们?又或是聚焦功能面料基本款的本来?以及当“服装二代们”面对中国服装行业的“困难时期”,又该如何破局?如果我们用阿福老师的品牌框架图来做个简单说明,那么市场上的三类玩家中,其实都有诞生300亿级别基本款品牌的可能性,大概做个划分,UNIQLO、南极人、本来BENLAI是休闲领域品牌,ZARA、UR、SHEIN是社交场合玩家,迪卡侬、超级安踏,骆驼是运动赛道选手。现在是服装行业的“乱世”,阿福老师也预测超级安踏会成为未来安踏营收最大的品牌,休闲和运动虽然细分不同,但却有着羽绒服、T恤、卫衣等大量共同品类,高效率的超级安踏,未来势必会在广大的二三四线市场,与优衣库迪卡侬抢夺客户。不过乱世出的就是英雄,我们也共同期待。丨本期主播阿福先生|20余年服装品牌从业者、品牌咨询顾问、公众号「阿福先生」作者李云瑶丨公众号「消研所」主理人丨时间轴:02:34丨平替风潮是如何形成的?03:10丨倍率是什么?基本款倍率底线是2.5-3倍04:39丨平替原因之一 :工厂效率变高05:30丨lululemon“被平替”的真正原因 10:55丨平替原因之二 :购物中心欢迎现象级新品牌12:32丨平替原因之三:中产消费力下降13:15丨平替原因之四:服装行业进入【特别时期】15:23|DTC元年,过往三十多年批发史翻篇了,零售时代来了16:45丨回顾ZARA的历史故事 “直营时刻 ”18:54丨中国基本款谁更有可能?分析一:投入100亿转型的南极人21:36丨分析二:功能面料基本款本来BENLAI30:06丨分析三:优衣库的好学徒中可能也会诞生百亿选手31:38丨分析四:行业大杀器—超级安踏36:29丨为什么申洲国际马威、吾衣坊做中国版优衣库都没有成功?37:40丨蕉内 nice rice们的未来可能38:12丨总结:用超级安踏和SHEIN的方式做中国基本款38:30丨300亿的ESPRIT经验:批发模式上改不出DTC41:13丨中国版SHEIN,哪些品牌更容易成功?51:27丨美式休闲vs欧式时尚 为什么SHEIN的天花板更高?55:30丨CHICJOC、致知们,填补了之禾 、EP雅莹、朗姿们空出的价格带56:43丨高端基本款代表:高梵、三只小山羊1:02:00丨二代的挑战:现在是服装行业30年来最困难的时期1:06:22丨创业者画像:老服装人vs外行丨延伸阅读服装品牌从业二十载,畅谈始祖鸟、比音勒芬等品牌的分析框架、独到见解 丨播客「投资实战派」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6575889ad5aa5d8c24b9e53?s=eyJ1IjogIjVmOWUzMTAxZTBmNWU3MjNiYmI2OGI2NSJ9优衣库——休闲能够做多大?丨 公众号「阿福先生」https://mp.weixin.qq.com/s/gN4iz_j12oSVbpxz0Itgaw丨关于《品牌消像》播客《品牌消像》是由消研所主理人云瑶发起的一档聚焦消费行业和品牌人的播客,邀请正在做品牌的每一个个体,从具体的经验当中,看到品牌更真实的样子,探索更多的可能性。丨关于主播主播云瑶,5年消费行业观察,微信公众号「消研所trendmakers」欢迎添加微信 liyunyao1626加入听友群,期待交流 ️丨制作团队主播:云瑶运营&剪辑:鹿角视觉设计:刘栋涛
2024年末,服饰时尚行业有哪些新的共识?全球化趋势下,可以看到哪些新的机遇?这期节目是一期特殊的现场录制版本,我在钛媒体的T-EDGE年度峰会上邀请了三位有代表性的服饰品牌展开了一场年度对话。他们分别是30岁的设计师品牌「江南布衣」、来自北京同样30岁正装头部品牌VICUTU威可多,还有今年拿到B轮融资,行业关注度非常高的户外品牌PELLIOT伯希和。在对谈过程中,我们得到了一些服装行业的新共识,首先,不可逆的户外风潮是共识,专业户外品牌借助产品专业度和时尚度打动消费者,非户外品牌也在不影响核心业务的前提下,通过品牌收购或品类拓展实现户外场景布局;当然,品牌全域化也是共识,今年江南布衣针对会员做了跨平台的全域会员体系打通,PELLIOT伯希也以线上渠道为依托,重点布局线下渠道。同时,全球化是最大的共识,在中国品牌链接全球产业风口的当下,可持续发展层面,实际比想象中更加紧迫,且需全产业链协作促进发展,中国品牌的故事如果想要被更广泛地传播到全球,也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投入。丨本期主播郑丹丹|江南布衣企业公关总经理赵乐|PELLIOT伯希和CMO王冲|格雷时尚集团VICUTU品牌研发经理云瑶丨《消研所》主理人|时间轴:【变局应对共识】不可逆的户外趋势下,品牌如何在热潮中脱颖而出?14:30|伯希和:持续重视产品力,专业度&时尚度17:33|江南布衣两条腿走路,一是基于产品设计优势添加功能性,二是收购,今年江南布衣收购了户外童装品牌onmygame19:00|威可多提出正装全场景:坚持在主品牌VICUTU、年轻副品牌RED VICUTU、高端商务品牌GORNIA原有定位基础上做“户外化”拓展【长期主义共识】存量时代,品牌如何交出更好的成绩单?23:05|从消费者需求出发,做生活方式的解决方案26:40丨三十年做一件好西服28:42|如何规模化地满足个性的需求?2024年江南布衣打通平台做到品牌全域化会员体系【全球化发展】不同角度下的全球化共识33:53|江南布衣郑丹丹:很多中国公司可能认为可持续发展重要但不紧急,但实际上非常紧迫,且需要全产业链协同合作36:45|伯希和赵乐:我们不避讳“平替”这个词,“平替”能拉近与用户的距离,首先是“像谁”,然后再“是谁”38:30|威可多王冲:中国品牌在头部供应商面前的议价权越来越高|延伸阅读营收创30年新高的江南布衣,如何用“慢”哲学布局儿童运动赛道?丨消研所https://mp.weixin.qq.com/s/S6iOWCYJ_mY7l5yLo8cQuw户外休闲浪潮下,男士正装品牌如何实现"全场景"?丨消研所https://mp.weixin.qq.com/s/whpgtn344RhO6KriUC9KbA丨关于主播主播云瑶,5年消费行业观察,微信公众号「消研所trendmakers」欢迎添加微信 liyunyao1626加入听友群,期待交流 ️
品牌消像第八期我们深入讨论了特卖行业现状及特点,分析了国内新一代特卖品牌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立足于正在重新扁平的中国消费市场,折扣消费的“土壤”正在变得肥沃,消费者认知正在提升,本土品牌走向成熟,我们也期待更多的模式创新和探索出现。丨本期主播王子耀Dylan|OPENRACK FLASH SALE开时闪创始人冯晰睿Sherry Feng|CMC资本投资经理云瑶丨《消研所》主理人|时间轴:02:39|特卖起源于欧美sample sale,国内叫flash sale或friends & family sale(亲友内购会)05:10|线上奢侈品电商NET-A-PORTER 们正在退潮,线下“OPENRACK们”在排队08:21|“线下唯品会”、“流动的奥莱”还是“中国版 TJ Maxx”09:27|成熟时尚消费市场:正价— 奥莱—特卖,特卖是最后一个下水道11:42|经济下行期是折扣零售黄金发展期14:14|用户不想在购物时“还觉得自己很可怜”18:52|花 500 块去尝试5000块大牌24:17|特卖是一门流量生意吗?33:52|折扣零售中,为什么服装品类最难做?37:03|合作品牌举例:Sandro、Maje 、 三宅一生、 Crocs 洞洞鞋等,包含奢牌到设计师品牌再到商业品牌41:38|过程中发现,「中等收入群体」比预期大很多52:08|买手“乱象”,是敌是友?53:15|特卖是消费升级or降级?56:51|中国时尚品牌发展困境:利润至上or长期主义01:00:15|货卖不出去的原因有哪些?01:06:41|创业过程中有趣经历|延伸阅读破产潮中的Net-A-Porter们和排队中的线下奢侈品特卖 | CMC资本 消费下弦月https://mp.weixin.qq.com/s/9q3yd3EXmZrobaNgG8hM1w丨关于《品牌消像》播客《品牌消像》是由消研所主理人云瑶发起的一档聚焦消费行业和品牌人的播客,邀请正在做品牌的每一个个体,从具体的经验当中,看到品牌更真实的样子,探索更多的可能性。丨关于主播主播云瑶,4年消费行业观察,微信公众号「消研所trendmakers」欢迎添加微信 liyunyao1626加入听友群,期待交流 ️丨制作团队主播:云瑶运营&剪辑:鹿角视觉设计:刘栋涛
今年以来,珀莱雅、上美等头部国货美妆集团积极布局洗护赛道,数个供应链大厂、新品牌也同步推出洗护产品线,功效洗护成为了共识方向,虽然从数据看来,占据国内洗护市场前五名的依然是宝洁和联合利华,但用户的精细化需求正在增长,关注头皮健康的人越来越多。苦恼脱发,喜欢蓬松的年轻人是否为中国品牌带来了一些新机会?洗护品牌还有哪些产品方向值得探索?这期和美妆行业专家Claire聊聊洗护赛道突然火热的原因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本期主播:Claire|美妆行业专家,国货美妆公司MD,曾就职联合利华、拜尔斯道夫担任品牌负责人云瑶|《消研所》主理人■ 时间轴:01:44|今年以来,多个头部国货美妆集团入局洗护赛道珀莱雅集团继off&relax之后,上线功效洗护品牌「惊时Awaken Seeds」上美股份推出「2032」之后今年继续推出专研敏感头皮护理系列福瑞达生物上线科学洗护品牌「即沐soonmu」膜法世家旗下全新洗护品牌「膜法」chillmore且悠上线洗护产品线头皮健康护理新品牌「函得仕」应用巨子生物独家专研核心成分03:00|2014年广州环亚推出「滋源」,首次提出“头皮护理”概念04:45|为什么扎堆做“功效洗护”?08:40|中国洗护行业变迁史:从一块香皂洗全身到注重头皮健康等精细化需求13:44|国内一边是大众品牌(宝洁、联合利华等),一边是高端品牌(雅诗兰黛-AVEDA 、欧莱雅-卡诗等),中间地带相对空缺16:45|2023国内洗护品牌市占率TOP10:宝洁旗下海飞丝、潘婷、飘柔;清扬(联合利华);巴黎欧莱雅;阿道夫;施华蔻(汉高);卡诗(欧莱雅);滋源;力士(联合利华) 19:10|潜力产品讨论举例:植观、KONO、Spes诗裴丝26:48|人群角度看,卡诗、施华蔻、沙宣与salon专业场景绑定,法国护肤品牌CARITA、美国专业护肤品牌Dermalogica也是先从精英人群着手30:50|回顾施华蔻(汉高)成功的原因:一是牢牢抓住当时的新兴渠道屈臣氏;二是将重心从“洗”放在“护”上,用染发和造型产品打差异化战略34:14|回顾沙宣的个性和发展,宝洁为什么出售沙宣?39:20|新品牌未来可能机会点:大健康角度跟皮肤护理结合;防脱方向(可氏利夫)40:58|运营方向最后补充:一是国货美妆收购成熟品牌(橘宜收购馥绿德雅),二是与丝芙兰等渠道深度合作(Olaplex欧拉裴、卡诗、欧莱雅Pro)丨关于《品牌消像》播客《品牌消像》是由消研所主理人云瑶发起的一档聚焦消费行业和品牌人的播客,邀请正在做品牌的每一个个体,从具体的经验当中,看到品牌更真实的样子,探索更多的可能性。丨关于主播主播云瑶,4年消费行业观察,微信公众号「消研所」欢迎添加微信 liyunyao1626加入听友群,期待交流 ️丨制作团队主播:云瑶运营&剪辑:鹿角视觉设计:刘栋涛■ 制作团队主播:云瑶运营&剪辑:鹿角视觉设计:刘栋涛■ 延伸阅读|头部国货集体进军洗护市场,能够复制国产美妆赶超外资的奇迹吗?|连出6个新品牌,头部国货对洗护市场发起“强攻” |美妆老炮们大竞技,从脸皮到头皮|本土美妆集团的下一场消费者争夺战,已经“从头开始”打响
2024年的夏天,迪桑特成为高管商务男装首选,Montbell变身热门代购单品,始祖鸟之后,户外热潮还将如何延续?户外品牌未来会有哪些发展趋势?中国品牌的机会点又在哪里?这期和时尚行业资深创业者Vincent聊聊正在“户外热”。|本期主播Vincent|时尚&可持续行业资深创业者、从业19年的服装行业专家、多个中外时尚加速器创业导师 (小红书「Vincent郑」 ID:vincentdjen)云瑶丨《消研所》主理人丨时间轴:02:11 户外服饰正在往休闲方向发展,有些地方甚至供过于求05:03 始祖鸟、迪桑特成为商务穿着的重要产品13:47 潮流来的时候,品牌能不能抓住机会才是核心14:46 越来越多供应链上游去做新科技开发,能支持更多需求16:28 轻户外会冲击到专业户外吗?18:20 大部分人更多是时尚需求:穿始祖鸟开车,穿萨洛蒙坐地铁20:30 举例有意思的细分品牌:把羊毛产品做出特点「Outopia」和 由本土跑者创建的跑步服饰品牌 「NEDAO内道」26:37 户外品牌圈的鄙视链是存在的吗?33:48 国内品牌升级代表:凯乐石、骆驼40:33 与时尚品牌相比,户外品牌的研发周期更长,多一年到一年半左右44:55 国内大众服饰需求特色:“卷”功能48:35 户外品牌创业者画像:来自厂二代、跑步等专业圈、营销圈、时尚圈54:35 当更多户外品牌进中国市场:Goldwin、Montbell、攀山鼠Klättermusen、Haglöfs(火柴棍)、Brooks等58:43 重新把“爆款”升级激活,比重新打造新品牌会更容易?59:42 未来,凯乐石这样的品牌很有机会成为国际知名品牌,牧高笛、挪客Naturehike、UPPERVOID二普纬度、Snowline等国牌同样值得期待丨关于《品牌消像》播客《品牌消像》是由消研所主理人云瑶发起的一档聚焦消费行业和品牌人的播客,邀请正在做品牌的每一个个体,从具体的经验当中,看到品牌更真实的样子,探索更多的可能性。丨关于主播主播云瑶,4年消费行业观察,微信公众号「消研所」欢迎添加微信 liyunyao1626加入听友群,期待交流 ️丨制作团队主播:云瑶运营&剪辑:鹿角视觉设计:刘栋涛
Linda是消费品牌圈资深的操盘手,曾经担任过内衣头部上市公司、授权类百亿品牌的品牌负责人,在内衣行业拥有十几年的经验积累。Linda称自己是「非典型性品牌人」,聊天过程中,她也更愿意自称内衣人。从百货时代到电商时代,Linda经历过内衣行业的几个重要周期,在Linda看来,虽然内衣行业没有以前「精细」了,但是健康环保肯定是未来。从「有棵树无拘束」到「有棵树有植物」再到「从大自然借来的舒适」,有棵树一直都是内衣行业不可忽视的玩家,不断以环保为初心拓展自己的边界。Linda加入有棵树后,成功打造了植物肉肉杯等爆款产品,开启有棵树2.0时代——「植物内衣」时代。关于如何完成健康环保的使命,深度绑定供应链,让抗菌内裤、「植物停螨衣」成为行业新品类,这次聊天Linda也分享了「特别难」背后的故事。抱着对内衣行业的热爱与期待,Linda和有棵树一起走到了20亿的关口,经历过「新消费时代」和疯狂拓品阶段,Linda和团队也非常清醒,对于有棵树来说,2024年是谨慎拓品,夯实基础功的阶段。本期主播王洋Linda|有棵树CMO云瑶丨《消研所》主理人时间轴:02:13 来到新消费品牌的原因13:27 内衣是一个半标品,有棵树从面料入手,坚定地走“植物基”17:15 植物肉肉杯的诞生19:40 植物尼龙PA5628:30 高性价比VS可持续38:22 有棵树的内部共识:「中等生」心态46:50 就像我们和之禾似的,之禾在国内做植物染,可持续做的也很好,但投入更大50:50 内衣行业没有以前「精细」了,但健康环保肯定是未来51:25 安莉芳、爱慕这样的品牌,抓住了百货公司的红利,ubras这样的品牌,抓住了电商直播的红利53:10 Linda自述:内衣行业的五个阶段01:02:15 消费常态化,三个KOL代表不了品牌精神关于《品牌消像》播客《品牌消像》是由消研所主理人云瑶发起的一档聚焦消费行业和品牌人的播客,邀请正在做品牌的每一个个体,从具体的经验当中,看到品牌更真实的样子,探索更多的可能性。关于主播主播云瑶,4年消费行业观察,微信公众号「消研所」欢迎添加微信 liyunyao1626加入听友群,期待交流 ️制作团队主播:云瑶运营&剪辑:鹿角视觉设计:刘栋涛监制:张华楠 罗文琴
FOODBOWL超级碗是2015年成立于北京的健康轻食品牌,定义了适合中国口味的温热健康餐,我自己也是资深用户,去年这个“北京的品牌”把店开去了上海,创始人高松把这比喻成“反向进京赶考”,目前FOODBOWL在上海已经有十多家店,全国近100家门店。对于消费品牌竞争更激烈的上海市场来说,FOODBOWL目前还是更像Wagas的平替选择,而对于已经发展了八年的北京市场而言,FOODBOWL早就被认为是更日常的快餐,离“更健康的麦当劳”越来越近。高松毕业于人大物理系,大学期间对餐饮行业产生了兴趣,之后去台湾读了餐饮管理硕士,并且在毕业论文的过程中找到了创业方向。我问高松,为什么高松的团队可以想到去做温热的健康餐 ?为什么每年翻倍增长的是FOODBOWL?高松拆解给我的三个理由当中,第一个是幸运,他说健康轻食品类算餐饮里为数不多且还在增量的市场。但是在国内轻食品牌大量出现又消失的时候,超级碗不仅活了下来,还保持了每年翻倍数量的门店增长,这不是「幸运」可以概括的。用户在变化,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但是高松不着急,他告诉我,2023年最大的变化是组织正在“从团伙变成团队”,目前每年保持百分百的增速,也只是一个基础的节奏,建立像瑞幸创造大拿铁那样的爆品能力,或许才是下一个突破点。本期主播嘉宾:高松|FOODBOWL超级碗创始人主播:云瑶 |「消研所」主理人时间轴:03:00 上海觉得我们是Wagas平替,北京觉得我们是更健康的麦当劳06:08 现在远没到加速扩张期,还在确定模型的阶段09:30 我觉得我们正在“从团伙变成团队”10:22 轻食赛道FOODBOWL超级碗留了下来并且发展迅猛的原因15:23 还是坚定地把“健康的快餐”这个定位做扎实16:24 万店不是任何品类都需要的,万店不是目标21:28 当一个孩子从小就吃超级碗,超级碗就会变成伴随终身的饮食习惯24:22 好吃很难有上限,但一定有一个「经线」28:19 在轻食这个品类里面,我们还没找到那个「辣椒炒肉」37:20 对我来说在上海开店,某种程度上像“反向进京赶考”42:43 我们做的是更希望让更多人吃得到的东西01:01:12 最后的预告:2024春季,春日菜饭我们是寄予厚望的关于《品牌消像》播客《品牌消像》是由消研所主理人云瑶发起的一档聚焦消费行业和品牌人的播客,邀请正在做品牌的每一个个体,从具体的经验当中,看到品牌更真实的样子,探索更多的可能性。关于主播主播云瑶,4年消费行业观察,微信公众号「消研所trendmakers」,公众号ID:trendmakers如果你是消费行业从业者或者品牌圈内人,欢迎交流微信进群:xiaoyansuosuozhang制作团队主播:云瑶运营/剪辑:鹿角视觉设计:刘栋涛监制:棉签 张华楠 罗文琴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品牌创始人就是最大的产品经理。但是产品经理并非天生,产品经理人格是如何被塑造出来的,我和我的好朋友小龙聊了聊。小龙是资深的食品饮料行业产品经理,前柠檬共和国合伙人,目前在一家饮料大厂做新产品,小龙告诉我,在食品饮料行业,品类比品牌更重要。对于产品经理来说,不仅仅是“搞个东西”出来,首先是要对生意负责。对标成熟市场,瓶装咖啡饮品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目前小龙正在咖啡这个品类中探索,期待她的产品早日上线。■ 本期主播:小龙|饮料专家,饮料大厂产品经理,前柠檬共和国合伙人云瑶|「消研所」主理人■ 时间轴06:56 品牌的创始人其实就是“大产品经理”的角色07:22 产品经理不仅仅是“搞个东西”,首先是要对生意负责10:14 对食品饮料行业来说,品类比品牌更重要 10:52 只要占据了两项可能会让人上瘾的东西,大概率不会出问题14:38 对于中国人来说,果汁更容易出现在一人食或家庭餐桌场景17:09 中国人对甜品的最高评价,就是不太甜25:00 找到一个品类扎进去,然后成为那个品类里面的首选,首先得成为首选,才有机会31:00 日本的咖啡市场有五、六个可乐的盘子那么大,其中三分之一是瓶装咖啡34:14 东方树叶,前些年还被列为最难喝的十大饮料,去年突然就增长了50%36:21 咖啡饮料其实被很多大厂视为印钞机,基本上每家大厂都在做。比如雀巢除了丝滑拿铁对咖啡品类持续投入,可口可乐布局Costa,三得利布局BOSS咖啡,康师傅布局贝纳颂,统一布局雅哈,农夫山泉布局炭仌。37:06 人群消费习惯和用户结构在发生变化,就会有一些新的机会出现■ 制作团队主播:云瑶运营:鹿角剪辑:棉签视觉设计:刘栋涛监制:张华楠 罗文琴
利郎男装,是我们熟悉的国民男装品牌,是内地首家在香港成功上市的男装品牌,开创了“简约男装”这一新赛道,可能一部分人对于利郎的印象还停留在“简约不简单”的经典形象,其实从2019年开始,利郎品牌就积极在品牌升级上做出探索。一个多月之前,利郎在晋江安平桥举办了36年以来首次户外品牌大秀,请来了说唱界的半壁江山走秀,在行业内外都引发了不小的震动,也成为了中国品牌从在地文化中汲取灵感又反哺当地的创造性实践。对于36岁的利郎来说,这次晋江安平桥大秀,算是目前利郎品牌形象的“汇报演出”,也是一个阶段性的里程碑。在利郎品牌总监王俊宏看来,近几年大众媒体一直提到极简等风格趋势内容,避免“简约不简单”这个品牌资产被人抢走,持续强调“简约男装”是很必要的。他告诉我,看过大秀之后即便大家对利郎的印象停留在这一刻也没关系,至少没有停留在以往老商务的印象。王俊宏是利郎品牌总监,也是利郎二代。这次聊天,王俊宏提到个人价值和品牌价值,他庆幸自己找到了品牌审美方向的所长,能够帮助利郎在新的周期里提升锐变。■ 本期主播嘉宾:王俊宏|利郎品牌总监 主播:云瑶 |「消研所」主理人■ 时间轴03:54 为什么利郎是能够在安平桥上走秀的首个品牌?05:10 大家对利郎的印象停留在这一刻也没关系,至少不是之前老商务的时候07:18 slogan仍然是“简约不简单”,但是定位明确在「简约男装」13:40 简约就是高级吗?品牌升级解读背后的“高级感”和“高效率”16:36 男性消费还有一个重要因素:买后打理19:40 利郎品牌升级:SKU跟三四年前比起来减少一半20:39 只要是面市到消费者面前,可见之处全部是战略21:22 利郎王俊宏:大学之前是一个没有存在感的人24:36 用了8年时间找到自己的优势和利郎能改进的价值,匹配在一起37:25 不做衣服的事情,要做衣服以外的事情38:18 利郎没有竞争对手,只有学习45:40 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已经不足以让他兴奋了,你要去捏造需求,创造心智50:30 如果把利郎的36年分为几个时期第一阶段:1987-1999年,做西装起家,单品爆发期,单品订货批发为主第二阶段:2000-2012年,率先提出商务休闲男装,定位了这个赛道,花了6000万做代言人和央视广告,圈地跑马极速扩张阶段第三阶段:2012-2019年,正式成为品牌零售管理公司,做全产业链供应系统,整合优化供应链,自主零售,成为能够把握成本掌握产品核心的品牌第四阶段:2019年至今,品牌心智建设和夯实的阶段■ 关于主播主播云瑶,4年消费行业观察,微信公众号「消研所trendmakers」,公众号ID:trendmakers如果你是消费行业从业者或者品牌圈内人,欢迎深入交流,添加微信进群:xiaoyansuosuozhang■ 制作团队主播:云瑶运营:鹿角剪辑:棉签视觉设计:刘栋涛监制:张华楠 罗文琴
水獭吨吨,超即溶冻干果茶品类的开创者,是新消费浪潮中典型的品类创新品牌,认识创始人莫莫子的时候,她已经是零食领域做过爆款的连续创业者,对于“品类创新”有深度的理解和成功的经验。今年5月,水獭吨吨完成了新一轮融资,在新消费品牌增长普遍遇到瓶颈的2022年,水獭吨吨销售规模达到近亿元,同比实现翻番增长。在这期节目当中,我们从目前的品牌成绩出发,聊到莫莫子的个人创业路径,再聊到新消费市场现状和做品牌的方法论,有干货,也有更多商业分析之外的个人思考。■ 本期主播:莫莫子|水獭吨吨联合创始人云瑶 |《消研所》主理人■ 时间轴:04:34 品类创新是一个中性词06:17 其实所谓新消费就是因为没办法进入到以前的利益池里08:00 是不是如果早生十年,我们本身也不具备创业的能力09:34 没有【味back】也不可能有【水獭吨吨】13:39 选择冻干果茶赛道的原因,首先是比较看好喝水这件事20:02 纯茶的判断是基于便利店的鲜奶流行度已经越来越高23:04 西餐口味都是被乐事教育的( 比如意大利红烩味,西班牙海鲜饭)26:39 热爱食品的原因是,食品塑造了我们的生活方式27:24 第一份工作在吉之岛,第二份工作在正官庄39:32 消费大厂面试经:一个是leadership,一个是aggressive41:09 别人不做有不做的道理,应该多思考一下,为什么别人不做?43:17 觉得没有规模不能叫自己品牌44:30 关于消费市场的虚假繁荣49:20 新消费品的优势之一,是大家可以在这个上面重塑一些新内容■ 关于主播主播云瑶,4年消费行业观察,微信公众号「消研所」欢迎深入交流!这里添加所长微信:xiaoyansuosuozhang■ 制作团队主播:云瑶运营:鹿角剪辑:棉签视觉设计:刘栋涛监制:张华楠 罗文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