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
看理想圆桌

429 Episodes
Reverse
两年前七堇年带着新书《横断浪途》出现在读者面前,大家才发现作为作家的她已经不常在家里坐着了,爱上户外,爬山攀岩。上次的聊天意犹未尽,而她时隔两年的新书《巧克力与佛》也让我和同事dy读出了这个人生阶段的拉扯与接纳。于是我们远程连线,唠了个中年嗑。收听提示7:58 朴素且自由,过上了小时候理想中的生活16:50 我们都要身怀绝技地离开这个世界30:04 走向山间,也是一种回到人间50:56 从单方面听妈妈的话到双方互相理解尊重1:03:02 攀岩玩的是户外也是哲学1:14:01 放下分别心,人可以有各种方式为自己丰容本期参与|嘉宾|七堇年,作家,户外运动爱好者,播客『取景框』主播,新作《巧克力与佛》|飞行主播|dy,看理想内容主编,播客『看理想时刻』主播|常驻主播|文案|制作|颠颠,看理想音频编辑,播客『看理想圆桌』主播本期书单《巧克力与佛》/七堇年/新星出版社/新经典文化/2025《横断浪途》/七堇年/新星出版社/新经典文化/2023《心的表达》/李沁云/上海文艺出版社/艺文志eons/2025《轨道》/[英]萨曼莎·哈维/林庆新 译/中译出版社/中译人文阅读/2025联系我们小红书@看理想圆桌商务bd@vistopia.com.cn
十年前,在法国学习动画的俞昆面临两难人生选择,决定以徒步的方式找寻答案:33天,1000公里,从法国出发,横穿西班牙。关注俞昆(ID:愚公子)多年,从来不知道她还有这样一段往事,直到今年她把这段经历以纪实漫画的形式出版,书名是《陆地的尽头,是海洋的开始》。做一些重大的人生选择并不是轻松的事,有时候也会想,如果当初做了另外一种选择,现在的人生会变成什么样?前几天我邀请俞昆和另外一位被这本书触动的朋友黄竞欧一起,聊了聊我们人生中的卡住与选择。 本期参与|嘉宾|俞昆,漫画创作者,独立动画导演,新作《陆地的尽头,是海洋的开始》黄竞欧,作家,译者,马术骑手,播客「懒得讲理」主播|主播|文案|制作|颠颠,看理想音频编辑,播客制作人本期书单《陆地的尽头,是海洋的开始》/俞昆/上海三联书店/理想国/2025《好像有什么不对劲》/愚公子/中信出版社/乐府文化/2023《内向游戏》/愚公子/北京联合出版社/乐府文化/2021《我滴马呀》/黄竞欧著、潘英姿绘/上海教育出版社/心空间/2025《亲密关系的核心是友谊》/汪民安/上海文艺出版社/重光relire、艺文志eons/2024《功利主义》/[英]约翰·穆勒/上海文化出版社/果麦文化/欧阳瑾/2023收听提示2:54 如果徒步能获得人生答案,要不试试?16:02 为什么有时候人的精神困境需要通过类似徒步这样的方式解决?40:00 在怀疑是不是自己走错路的时候,发现真有“殊途同归”这件事57:31 人活着就是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啊1:14:23 被卡住可能也是打开新大门新世界的机会1:20:28 幸福是动态的,所谓的“答案”也是动态的联系我们小红书@看理想圆桌商务bd@vistopia.com.cn
你还有可以通信的朋友吗?写信对于成长在社交媒体年代的年轻朋友来说,可能是个老派甚至落后的做法。但见字如面,对于有通信经历的人而言,书信永远带着一份人情的温度。今年读到的一本书《两个普通女人的十年通信》让我想起那份温度,所以十月的最后一天邀请作者之一污士奇和报名而来的朋友们,在多抓鱼·北京郎园店一起重返通信年代,录了这期现场播客,聊了聊那些关于通信的故事。感谢每一位来到现场的朋友!本期参与|嘉宾|污士奇,《两个普通女人的十年通信》作者|主播|文案|制作|颠颠,播客「看理想圆桌」制作人&主播|照片|@多抓鱼@大王本期书单《两个普通女人的十年通信》/仙人球爱水、污士奇/上海文艺出版社/重光relire、艺文志eons/2025《一只蜗牛如何去死》/污士奇/广东人民出版社/乐府文化/2025《燕子呢喃,白鹤鸣叫》/阮夕清/上海文艺出版社/重光relire/2025《陌生的阿富汗:一个女人的独行漫记》/班卓/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景/2024联系我们小红书@看理想圆桌商务bd@vistopia.com.cn
上周,戏剧小白勇闯乌镇戏剧节,完全被那种热情纯粹的气氛感染和震撼。感谢乌镇的朋友们帮忙张罗,我们邀请到戏剧人吴彼和丁一滕,还有其他热爱戏剧的朋友们,在乌镇西栅的稻舍图书馆聊了聊:对大家而言,戏剧的魅力是什么?因为戏剧,生活有没有变得不一样?在乌镇或其他地方,有没有看戏的奇遇故事?本期参与|嘉宾|吴彼,戏剧演员、导演,代表作有《四世同堂》《暗恋桃花源》等丁一滕,戏剧导演、演员,代表作有《弗兰肯斯坦的冰与火》等|主播|文案|制作|颠颠,看理想音频编辑,播客制作人|图片|@乌镇戏剧节联系我们商务bd@vistopia.com.cn小红书@看理想圆桌
今年的天气开启了随机模式,忽冷忽热,变化突然且剧烈。上半年我们曾经聊过一期气候焦虑,我现在有点焦虑且好奇的是:气候变化,是不是正在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这期邀请来自绿色和平的袁媛和中国人民大学生态环境学院的张诗卉两位朋友,一起聊聊我们关于气候变化对健康影响的观察与感受,以及一些相关提醒。本期参与|嘉宾|张诗卉,中国人民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助理教授,柳叶刀倒计时亚洲中心科研主管袁媛,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项目主任|主播|文案|制作|颠颠,看理想音频编辑联系我们商务bd@vistopia.com.cn小红书@看理想圆桌
时隔两年,我们这个开始于naive理想国上海门店的专栏“naive一会儿”终于又回到了上海,邀请看理想节目主讲人唐小兵老师和上海的听友们一起,聊了聊关于长辈的故事。感谢每一位来到录制现场的朋友!本期参与|嘉宾|唐小兵,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看理想《回忆录里的20世纪中国》主讲人|主持|颠颠,播客「看理想圆桌」制作人&主播|照片|@naive理想国本期书单《寻常百姓家》/么书仪/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北美学踪:从温哥华到波士顿》/唐小兵/上海书店出版社/也人/2022联系我们商务bd@vistopia.com.cn小红书@看理想圆桌
好久不见!2025年最后一个长假结束,平时忙于学业或工作的朋友是不是终于可以在假期心无旁骛地玩两把游戏?三年前,我曾邀请看理想《游戏与人:我们为什么需要游戏》节目主讲人刘梦霏去另外一档播客「上台阶er」做客,听她分享自己从打游戏到研究游戏的职业历程。这三年断断续续和刘老师约着什么时候来圆桌聊一期,终于在今年暑假末尾,邀请到了她和其他几位玩家还有从事游戏相关行业的朋友们在naive理想国北京郎园店聊了聊:什么是游戏素养?我们需要怎样重新认识游戏?游戏在如何影响着我们今天的生活?特别感谢每一位在那个大雨天赶到录制现场的朋友们!�本期参与|嘉宾|刘梦霏博士,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硕士生导师,游戏研究学者,“游戏的人”档案馆馆长|主播|文案|制作|颠颠,看理想音频编辑|照片|@naive理想国本期书单《游戏的人:文化中游戏成分的研究》/[荷兰]约翰·赫伊津哈/何道宽 译/花城出版社/2007《游戏与人》/[法]罗歇·凯卢瓦/余轶 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明室Lucida/2024《闲情偶寄》/李渔/江巨荣、卢寿荣 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给演员与非演员的游戏》/[巴西]奥古斯都·波瓦/赖淑雅 译/书林出版有限公司/2021《离线·开始游戏》/李婷 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本期提到的游戏王者荣耀/塞尔达传说/纪念碑谷/皇室战争/部落冲突/质量效应/双点医院/GTA/锈湖系列/风之旅人/阿瓦隆/动物森友会/勇敢小骑士/三国志/文明/魔法门之英雄无敌/女神异闻录4 黄金版/大航海时代2/心跳回忆/解忧咖啡馆(coffee talk)/我的世界联系我们商务bd@vistopia.com.cn小红书@看理想圆桌
上周受邀参加2025 年戴森设计大奖中国大陆赛区颁奖仪式暨十周年特别活动,现场有一个戴森设计大奖入华十周年特展(位于上海市百空间卜内门洋行2楼,9月14日至21日免费向公众开放),逛了逛发现医疗健康似乎是中国年轻发明家关注较多的领域,比如今年的获奖作品之一是帮助少数群体实现精准用药的AI-3D制药平台,去年的三强有帮助视听觉障碍人群感知声波的虚拟触觉服装、辅助脑卒中患者手部康复的手套,还有针对老龄化社会需求的吞咽障碍康复平台,身为文科生看得大为震撼。在这次活动现场我有幸主持其中的圆桌对话环节,和来自上海纽约大学的袁雁悦老师,以及另外两位往届获奖者院旺、席桑榆一起聊了聊他们的作品设计缘起、后续应用和创业故事,以及在他们看来何为一个好设计。(戴森设计大奖是戴森创始人詹姆斯·戴森于2005发起并亲自参与终审的国际性设计与工程大奖,2016年正式进入中国,希望鼓励年轻发明者通过创新解决现实问题。迄今,大赛已激励超过2万名中国大学生参与,共计收到超过3500份原创设计作品。参赛作品所涉及的领域之广涵盖从医疗、农业、环境生态到公共卫生、可持续、灾害救援等等,并且其中有不少优秀作品已商业化落地,真正服务于人们的生活。大家如果对戴森设计大奖感兴趣,也可以前往官网了解更多信息)戴森设计大奖入华十周年特展展厅戴森设计大奖入华十周年特展前言戴森设计大奖入华十周年特展一角2025年戴森设计大奖中国大陆赛区8强作品现场圆桌对话,从左至右为颠颠-袁雁悦-院旺-席桑榆本期参与|嘉宾|袁雁悦,剑桥大学博士,上海纽约大学交互媒体与商学副教授,播客「无龄星球」主播院旺,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助理研究员,2022 年所在团队凭借“CareRare罕见病筛查方案”荣获戴森设计大奖国际 20 强、中国大陆赛区冠军席桑榆,哈佛大学设计工程硕士,现就职于美国硅谷某科技公司,2022年所在团队凭借“Airy脊柱侧弯支具”荣获戴森设计大奖国际20强、美国赛区冠军|主播|文案|制作|颠颠,看理想⾳频编辑,播客「看理想圆桌」制作⼈&主播联系我们商务bd@vistopia.com.cn小�@看理想圆桌
说起“非遗”,你会想到什么?是景区里挂着牌子的传统技艺,还是短视频里三分钟看完的手工绝活?8 月,受看理想和 JNBY 的邀请,友台主播婉莹去到了陕西华县。在那里,她看了一场不是为游客安排的演出,而是一场真正“演给自己人”的戏——戏台架在村口,月亮挂在树上,爷爷和孙子在幕布一前一后,一起撑起了一个村子的夜晚。回来之后,我们请她和研究微观史的段志强老师一起,聊聊这次经历留下的很多感受:当一门技艺不再是奇观,而是几代人的生活方式;当“非遗”不靠高举,而是作为某地的习俗留下来;当一个年轻人原本只是为了糊口,却在坚持中慢慢找到了节奏和归属。节目中也聊到了 JNBY 与皮影的这次合作。作为一个长期关注非遗的品牌,JNBY 不只从传统中汲取纹样灵感,更希望非遗故事能够被看见、被理解、被穿上身、留得更久一些。欢迎大家在看理想社交媒体主页观看婉莹的华县之行视频版,去看看那一晚在村口唱起的戏,怎么悄悄照亮一个地方的生活。本期参与|嘉宾|段志强,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研究员,看理想《白银时代旅行史》节目主讲人婉莹,蒙特利尔大学博物馆学硕士,播客「到宇宙去」「博物志」主播|主播|文案|制作|颠颠,播客「看理想圆桌」制作人&主播联系我们商务bd@vistopia.com.cn小�@看理想圆桌
前阵子去杭州出差,参加小红书联合看理想跟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发起的“5分钟田野人文创作大赛”线下活动,很凑巧见到了艺术家葛宇路和看理想主讲人袁长庚老师。大赛邀请大家重新观察和反思生活中的现象和细节,用视频的方式讲述附近500米具体的人和故事。一个月的时间收到5000+份投稿,而葛宇路和袁老师都是这次大赛的评委。葛宇路说他很好奇年轻的朋友们现在是怎样的状态,面对现在的环境他们会对什么感兴趣,以及自身在发生哪些变化。相关话题我们今年聊过一些,而袁长庚老师是我认识的人中几乎最懂年轻人的,我也很想知道他的最新观察和看法,所以活动结束后,我们远程聊了聊。本期参与|嘉宾|袁长庚,云南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看理想《倒霉人生生活指南:在不景气时代重构常识》主讲人葛宇路,艺术家,自称“文化艺术中年创作者”,试图通过作品调侃生活中隐藏的矛盾|主播|文案|制作|颠颠,看理想⾳频编辑,播客「看理想圆桌」制作⼈&主播联系我们商务bd@vistopia.com.cn微博@看理想圆桌小红书@看理想圆桌
这是一期久违的音乐专栏“喜·乐”,邀请到成团20年一直给乐迷带来温暖和力量的旅行团乐队。趁着他们刚出新专辑《团体》,我们聊了聊音乐和音乐之外的乐队故事。本期参与|嘉宾|孔一蝉,旅行团乐队主唱韦伟,旅行团乐队键盘手徐彪,旅行团乐队鼓手|主播|文案|制作|颠颠,播客「看理想圆桌」制作人&主播联系我们商务bd@vistopia.com.cn微博@看理想圆桌小红书@看理想圆桌
谁懂,最近的心情汇成一句话就是:蹲放假!这期“上周刚回来”旅行专栏,邀请科幻作家糖匪和友台主播刘飞一起,聊聊他们的北极旅行故事。糖匪和古巴@北极刘飞和家人@北极日咖夜酒的FUGLEN@挪威悲伤古巴,喝完这杯咖啡第二天就回去噜本期参与|嘉宾||图片|糖匪,科幻作家,著有《光的屋》《后来的人类》等刘飞,前产品经理,播客「三五环」「半拿铁」主播|主播|文案|制作|颠颠,播客「看理想圆桌」制作人&主播联系我们商务bd@vistopia.com.cn小红书@看理想圆桌微博@看理想圆桌
受乌镇阅读节的邀请,上周末去了趟乌镇,也有幸在乌镇见到作家陈丹燕。她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就成为背包客走出国门看世界,用文字和影像记录下了她眼中的大城市和小地方。这次乌镇阅读节的主题是“大城小镇,悦心阅读”,我们围绕这几个关键词聊了聊。本期参与|嘉宾|陈丹燕,作家、导演、上海辰山植物园文化园长|主播|文案|制作|颠颠,播客「看理想圆桌」制作人&主播本期书单《尤利西斯》/[爱尔兰]乔伊斯/人民文学出版社/金隄 译/2012《哈扎尔辞典》/米洛拉德•帕维奇/南山、戴骢、石枕川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驰想日》/陈丹燕/浙江文艺出版社/KEY·可以文化/2016《捕梦之乡》/陈丹燕/浙江文艺出版社/KEY·可以文化/2016《上海的风花雪月》陈丹燕//作家出版社/2008《外滩影像与传奇》/陈丹燕/作家出版社/2008《流俗地》/[马来西亚]黎紫书/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十月文化/2021《蚌壳与珍珠:上海武康大楼居民口述》/陈保平、陈丹燕/人民文学出版社/2023联系我们商务bd@vistopia.com.cn小红书@看理想圆桌微博@看理想圆桌
2025上半年盲盒顶流非Labubu莫属,也让很多人开始猜下一个爆火的会是什么。从8090后小时候的水浒卡到现在的Labubu和谷子,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盲盒和情绪消费。也许并不能互相理解,但重要的是彼此尊重。最新一期“naive一会儿”,我们邀请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董晨宇老师,在naive理想国·北京郎园店和现场的朋友们聊了聊潮玩盲盒和我们今天的情绪消费。本期参与|嘉宾|董晨宇,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平台社会、网红经济等|主播|文案|制作|颠颠,播客「看理想圆桌」制作人&主播联系我们商务bd@vistopia.com.cn小红书@看理想圆桌微博@看理想圆桌
很少见到同事们被同一本书迷住,这期终于邀请到《心的表达》作者李沁云来聊天。她在34岁选择重新做学生,把精神分析作为一生的志业,书里记录了她2017年至今关于心理咨询和精神分析的所思所想。刚刚过世的许倬云先生曾对我们说,“往里走,安顿自己”,《心的表达》或许提供了一些具体如何安顿自己的思路。 本期参与|嘉宾|李沁云,在美心理咨询师,《心的表达》作者dy,看理想内容主编,播客「看理想时刻」主播|主播|文案|制作|颠颠,播客「看理想圆桌」制作人&主播联系我们商务bd@vistopia.com.cn小红书@看理想圆桌微博@看理想圆桌
如果你喜欢《巨流河》《上学记》《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等回忆录和传记作品,那么今年1月份出版的《长辈的故事》一定值得加入书单。作者熊景明1943年出生于昆明,长年从事民间历史的资料收集和写作推广工作。看理想主讲人唐小兵老师曾在节目《回忆录里的20世纪中国》中动情推荐《长辈的故事》,也分享了跟熊老师及这本书的渊源。这期邀请到两位老师一起聊聊关于回忆录作品和写作的相关话题。本期参与|嘉宾|熊景明,1943 年出⽣于昆明,《⻓辈的故事》《妈妈说》等书作者唐⼩兵,华东师范⼤学历史系教授,看理想《回忆录里的20世纪中国》节⽬主讲⼈|主播|文案|制作|颠颠,看理想⾳频编辑,播客「看理想圆桌」制作⼈&主播本期书单《长辈的故事:滇池百年家族往事》/熊景明/广东人民出版社/2025《妈妈说》/熊景明 李焱/云南美术出版社/2025《家在云之南:忆双亲,记往事》/熊景明/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革命年代》/高华/广东人民出版社/2012《八十年代访谈录》/查建英 主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民国人物过眼录》/杨奎松/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父母昨日书“李锐、范元甄通信录》/李南央编注/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北美学踪》/唐小兵/上海书店出版社/也人/2022《重走》/杨潇/上海文艺出版社/单读 铸刻文化/2021《农民日记:一个农民的生存实录》/侯永禄/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蹉跎坡旧事》/沈博爱/语文出版社/汉唐阳光/2013《两户人家》/董时进/学林出版社/2012《胡笳一拍》/尤淇/2005《陈克文日记》/陈方正/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金翼:一个中国家族的史记》/林耀华/庄孔韶 方静文 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中国农民调查》/陈桂棣 春桃/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往事并不如烟》/章诒和/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爱与哀愁:说出你的家族故事》/李宇宏 编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18《幻想底尽头:穆旦传》/易彬/上海文艺出版社/艺文志eons/2025《走出白色恐怖》/孙康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寻找家园》/高尔泰/花城出版社/2004《思痛录》韦君宜/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联系我们商务bd@vistopia.com.cn小红书@看理想圆桌微博@看理想圆桌
是的,你没猜错,一个月前《但是还有书籍》第三季上线了,和我一样最近在看的朋友们记得去豆瓣标记并打分~时隔三年,我们再次邀请《但是还有书籍》主创团队,在naive理想国·北京郎园店和现场朋友们聊了聊那些关于书和纪录片的话题:如何在保持前两季水准的基础上,还有内容上的新意?图书行业某种程度的不景气会不会影响新一季的选题?书都卖不动了,还有多少人在关注一部关于书的纪录片?本期参与|嘉宾|王志强:哔哩哔哩纪录片高级制片人、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第三季总制片人罗颖鸾: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总导演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第三季团队成员朱咪:哔哩哔哩纪录片制片人、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第三季制片人徐志垒: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第三季“书海逐光”分集导演郑苏杭: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第三季“词语摆渡人”分集导演王黎: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第三季“写作的理由“分集导演之一|主播|文案|制作|颠颠,播客「看理想圆桌」制作人&主播本期书单《启示路》/ G.E.M.邓紫棋/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5《蜉蝣直上》/小佳/太白文艺出版社/果麦文化/2025《泥潭》/刘楚昕/漓江出版社/2025《我在伊朗长大》/玛赞·莎塔碧/马爱农 左涛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殉道学》/[俄]安德烈·塔可夫斯基/云南人民出版社/理想国/2025《地位与文化》/[美]W.大卫.马克斯/北京联合出版社/明室Lucida/2025《书籍秘史》/[西班牙]伊莲内·巴列霍/李静 译/湖南文艺出版社/博集天卷/2022《阿包》/阿包/广东人民出版社/乐府文化 果麦文化/2025《蛋梦见自己是块石头》/我是白/广东人民出版社/盐Salt Circulations 乐府文化/2025本期片单《书迷》/纪录片/2018《人生一串 第一季》/纪录片/2018《人生海海》/纪录片/2025《向设计提问》/纪录片/2024《无尽攀登》/纪录片/2021《棒!少年》/纪录片/2020《话说长江》/纪录片/1983《是坏情绪啊,没关系》/纪录片/2024联系我们商务bd@vistopia.com.cn小红书@看理想圆桌微博@看理想圆桌
上半年匆匆结束,总觉得一些有的没的还没来得及说。这期邀请同事dy、小马和林慧一起,分享我们上半年的工作生活日常和感受,也顺便独家预告下半年看理想计划上线哪些节目。这期申请到一些看理想app节目福利,大家记得关注节目评论区的置顶内容呀~林慧的电脑贴纸小马在录制时画的小画本期参与|飞行主播|dy,看理想内容主编,「看理想时刻」主播林慧,看理想音频编辑,“很爱姐,也想成为姐”小马,看理想音频编辑,“我有一些妈妈”|常驻主播|文案|制作|颠颠,看理想音频编辑,播客制作人&主播相关书单《脂粉帝国:网络言情小说与女性话语政治》/薛静/中国文联出版社/2024《在熙,烧酒,我,还有冰箱里的蓝莓与烟》/朴相映/卢鸿金 译/潮浪文化/2023《细民盛宴》/张怡微/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性别打结》/艾伦·约翰逊[美]/杨晓琼 译/见识城邦/中信出版社/2024《心的散步》/石榴Zakuro著绘/明室Lucida/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5《梦幻之街:歌舞伎町男公关俱乐部50年》/石井光太[日]/高华彬 殷兰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25《一只蜗牛如何去死》/污士奇/乐府文化/广东人民出版社/2025《两个普通女人的十年通信》/仙人球爱水 污士奇/重光relire 艺文志eons/上海文艺出版社/2025联系我们商务bd@vistopia.com.cn小红书@看理想圆桌微博@看理想圆桌
随着荔枝季的到来和《长安的荔枝》热播,网上围绕荔枝和它背后的故事有了各种各样的讨论。曾经,为了一颗荔枝,马不停蹄赶五千里,是盛唐对味觉的执念。如今,我们不再需要翻山越岭,却依然会千挑万选,为了那一口稳住生活的甜。通过我们的好朋友霸王茶姬,我们收集了广大茶友的好奇与疑问,也带着自己的好奇,邀请历史学教授于赓哲和茶叶贸易史专家肖坤冰相聚西安,在一个夏日午后吃着荔枝喝着茶,聊了聊关于食物和历史八卦。感兴趣的朋友也可以在看理想的B站账号和看理想视频号回看本期播客的视频版本。本期参与|嘉宾|于赓哲,历史学博士,高校历史学教授,《长安的荔枝》电影版历史顾问肖坤冰,人类学博士,茶叶贸易史专家,著有《人类学观“茶”》等|主播|文案|制作|颠颠,播客「看理想圆桌」制作人&主播联系我们商务bd@vistopia.com.cn微博@看理想圆桌 小红书@ 看理想圆桌
一个月前,看理想开启了一个新项目,那就是联合看理想节目主讲人姜松老师,招募20多位朋友8天7晚同游乌兹别克斯坦,也算是迈出了看理想文旅的第一步。这期我邀请姜松和王海凌老师这一对多年同行的搭档,以及这次的领队同事之一饮歌,聊了聊他们的中亚旅行故事。看理想中亚游学团在雷吉斯坦广场《漫游世界遗产》第一季节目封面在此听姜松老师现场讲解萨曼王陵,一座建筑也能如乐曲般起承转合请不要错过没有现代建筑的希瓦古城木柱的森林,朱玛清真寺金色的撒马尔罕蓝色的布哈拉红色的希瓦本期参与|嘉宾|姜松,看理想《漫游世界遗产》《漫游全球博物馆》系列节目主讲人王海凌,资深旅行策划人饮歌,一同出行中亚的看理想App中心负责人|主播|文案|制作|颠颠,播客「看理想圆桌」制作人&主播|图片|王海凌,饮歌联系我们商务bd@vistopia.com.cn微博@看理想圆桌小红书@看理想圆桌





手机真是越来越重要,但也越来越成为负担
这是我第一次听这种类型的节目,娓娓道来,才发现原来我自己一直关注的问题就是社会学的问题,下次继续换关注!
好喜欢啊
必须捧起来,最爱的看理想,自锵锵走后就到这儿来取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