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智能槓桿 - AI x ESG 驅動永續發展
智能槓桿 - AI x ESG 驅動永續發展
Claim Ownership

智能槓桿 - AI x ESG 驅動永續發展

Author: IC之音竹科廣播|謝美芳主持

Subscribed: 1Played: 6
Share

Description

全球產業轉型,台灣高科技產業的下一步是什麼?
在AI浪潮與永續淨零目標雙重壓力下,台灣企業該如何透過AI與ESG雙軸智能槓桿,打造智慧製造新競爭力,開創企業永續經營新局?
由資深產業主持人謝美芳與新代科技、聯達智能 專家團隊聯手製作,橫跨智慧工廠、數位備料、東南亞自動化市場、人才永續行動到ESG永續治理等豐富實戰經驗,帶您一次掌握製造業轉型實務、國際趨勢與智慧機械產業發展脈絡, 掌握永續經營必修槓桿!
節目精彩亮點包括:
✅ 單機智慧 × 雲端協作 → 工廠高效轉型
✅ AI+MRP智慧備料 × 數位供應鏈 → 降低成本風險
✅ 東南亞製造市場趨勢與台灣供應鏈應對方案
✅ 友善職場 × ESG社會共好 → 打造幸福企業文化
本節目由新代科技與聯達智能贊助播出。
68 Episodes
Reverse
IT 不再只是修電腦、管系統,而是企業數位轉型的核心推動者!在本集《智能槓桿》中,主持人謝美芳將專訪新代科技兩位新世代主管,帶領聽眾深入 IT 部門的真實樣貌:——如何在日常營運支援與創新推動間取得平衡?——面對知識管理數位化,IT 團隊如何整合文件、流程與專案經驗?——ISO 27001 導入背後的契機、挑戰與價值是什麼?——資訊安全又如何從「合規」轉化為企業文化?本集以輕鬆對談形式,帶您看見 IT 部門在企業中的嶄新定位,理解組織智慧化背後的人與制度。 企劃、製作 | 謝美芳
當「智慧」邁向「永續」,製造業如何以科技實踐 ESG?從碳排管理到能源最佳化,新代科技如何讓綠色價值融入產品?陸旭芬、施正修兩位特助分享:AI、資安與自動化的跨界整合,如何讓台灣成為亞洲綠色製造標竿。節目也將談到人才培育、產學合作與年輕世代的機會──未來的智慧工廠,不只高效,更要有溫度。________________  企劃、製作 | 謝美芳
智慧控制 × AI賦能──開啟永續製造新世代ft.新代科技 施正修特助、聯達智能 陸旭芬特助AI 正在重新定義製造業的速度與智慧!從預測維護到智慧控制器,從資料驅動決策到 AIoT 智慧工廠,新代科技與聯達智能的專家,帶您看見台灣製造業在 2025 面臨的關鍵挑戰與新機會。在地緣政治與全球供應鏈震盪下,企業如何以智慧化提升韌性、降低不確定?《智能槓桿》帶您深入探索──當 AI、機械與永續相遇,工業新世代已然啟動。________________  企劃、製作 | 謝美芳
想打造讓人才長出翅膀的職場,光有制度還不夠。本集節目邀請新代科技團隊分享如何系統化培訓與鼓勵員工跨出舒適圈,實現成長與幸福並行的職涯旅程。走過挑戰、迎向2025,新代如何用行動讓「人才永續」不只是口號。
在ESG浪潮中,什麼才是令人真正安心與歸屬的職場?新代科技人資王雅慧與職護師許薰文,攜手揭開幸福職場的核心秘密。從文化契合、領導示範到員工健康照護,一場從人出發的職場革命,正在發生。你心中的理想工作環境,也許就在這裡找得到。
企業永續不只是報告書上的承諾,更是日常經營的實踐。本集節目深入了解新代科技如何完成ISO 14064溫室氣體盤查、發佈首本ESG報告書,並在組織內部逐步推動責任治理與利害關係人溝通。蘇怡頤將分享從制度建立到文化凝聚的具體行動案例,也談談企業如何讓永續成為同仁真心認同的事;最後則要鼓勵台灣企業勇敢踏上永續旅程,一起創造共好。
在追求營運與創新的同時,新代科技也走出另一條深具溫度的企業之路。本集邀請蘇怡頤分享新代如何從「社會共好」出發,長期投入小農支持、教育陪伴與地方文化連結,甚至與「或者書店」攜手推動築夢計畫。這些看似非主流的行動背後,藏著新代對土地、社區與未來世代的深層關懷,我們將聽見一間科技企業如何用行動回應家鄉與世界的需要。
AI進場,東南亞準備好了嗎?本集節目深入探討AI導入對當地勞動市場的影響與轉機。從資料斷鏈到數位落差,新代科技如何協助企業跨越瓶頸,實現永續智慧製造。未來幾年自動化的進化藍圖,將在此提前預演。
在全球製造重心逐漸東移之際,東南亞國家的自動化需求如火如荼升溫。新代科技東南亞區域經理劉瑾融深入剖析各國產業現況、挑戰與商機,帶我們看到一場跨國自動化轉型的第一現場。這不只是市場擴張,更是一場技術與永續的輸出。
永續製造不只是口號,而是每天的技術選擇與系統整合。本集我們繼續與林昱辰與鄭憲昇對談,談談他們在控制器產業的實戰經驗與心路歷程,也分享最具挑戰與成就感的客戶案例。聚焦討論議題包括:.控制器如何幫助客戶降低耗能、減少刀具損耗、提升換線效率.AI在智慧工具機中的真實應用成果與導入策略.如何打造跨品牌協作的開放式整合平台?.台灣製造如何從性價比走向高價值品牌之路?兩位工程師也將分享他們堅持的理念與一句想送給產業與年輕科技人的話,為你打開對台灣製造永續進化的全新視角。
面對全球智慧製造浪潮,台灣控制器產業如何在國際舞台脫穎而出?本集邀請新代科技兩位資深產品經理林昱辰與鄭憲昇,帶我們從金屬高光機、玻璃精雕機到高階銑床的代表性技術,深入剖析台灣自主控制器的硬實力與市場能見度。聚焦討論議題包括:.台灣控制器如何打入高端製程與國際市場?.新代如何導入AI技術優化製程、提升能源效率?.如何做到控制器與機台、ERP、MES無縫整合?.台灣品牌在全球機械產業的定位與挑戰又是什麼?從技術細節到產業觀察,這集將帶你看見台灣智慧製造的厚實底蘊與AI驅動的下一步。
精準預測、即時反應、分散風險,現代工廠備料不只是「進貨」那麼簡單。本集節目探討新代科技如何善用數位工具與即時儀表板,打造靈活的供應鏈與智慧庫存系統。讓備料這件事,也可以變得很聰明。
從經驗到數據,從靜態到即時,智慧備料如何幫助製造業翻轉效率與成本?新代科技生產企劃課長許智翔深入分享工廠第一線的真實轉變,讓你理解MRP不只是縮寫,而是一場工業數位轉型的關鍵槓桿。
智慧工廠的全貌不止於單機升級,還要靠「雲端大腦」串聯全局! 本集深入探討新代如何透過雲端管理平台,整合跨設備資訊、降低維護成本、提升生產彈性,實現少量多樣、即時調度。 更首度揭露企業如何藉由數據決策系統串起「人、機、料、法」,讓工廠主管隨時掌握戰情,真正實現智慧管理全面升級!
在工業4.0浪潮下,單一機台也能「思考」與「決策」?本集帶你揭開「單機智慧化」的核心技術,如何透過邊緣AI賦予機台自主能力,再搭配雲端平台實現即時監控與預測維修,打造效率飆升的智慧工廠!從生產良率的真實案例,到設備混搭的挑戰,揭密新代如何讓傳統工廠脫胎換骨,邁向高效未來。
新代教育基金會應對培育未來人才面臨的主要挑戰,正聚焦新竹中小學和高中職與大專的教育競爭力,積極投入「數位公民素養」等社會議題所需的特色課程、教育模式,來啟發學生的創新能力。此外,也已將科學、科技以創新方式和計畫應用於環保永續發展上;新代教育基金會如何透過應對策略對社會挹注關鍵教育?歡迎收聽本集節目,透過新代教育基金會董事葉閔傑與執行長李素滿分享其中的暖心小故事。
成立已逾十年的新代教育基金會以長期撒種扎根,透過支持贊助的新竹中小學特色團隊,像是數學競技、音樂、藝文、體育運動、生態等領域,從校園開始培育未來台灣需要的人才。此外,針對AI可能對傳統教育模式產生的衝擊與影響,基金會也進一步鼓勵AI技術等科普或數理教育內容,融入基金會運作項目內涵中;新代科技同時也與基金會攜手,將企業社會責任融入經營理念,實現社會價值。歡迎收聽本集節目,透過新代教育基金會董事葉閔傑與執行長 李素滿分享其中的暖心小故事。
新代集團先是在內部運用像是:目標量化與標定、凝聚共識、產出可視化,在集團內部建立起雷射應用領域的成功開發經驗;之後,再聯手建立可一起攻城掠地的團隊,並參與新產品的經營,一連串過程,其實面臨許多挑戰,新代的解決方程式究竟是什麼?這些解決方案的關鍵因素其實包括:面對未知的能力、行業knowhow的養成、敏捷式開發、接地氣的思維等;期間更塑造出獨特的新代團隊價值。歡迎收聽本集節目,聆聽新代科技課長簡隸與組長江禹安連袂分享:「新產品團隊,如何駕馭?」
新代科技決定開發以雷射應用領域為主的新代產品時,迭經像是:補貼政策、環保政策的變動,或政府的產業支持政策變化等外部因素,而受到連動影響;新代因此決定從製程更新、生產類型變化、產能良率要求提高等層面,逐漸解決衍生的諸多問題。不只如此,外部市場競爭環境改變因素像是:消費降級、同業競爭、技術進入成熟期等,新代新產品推展策略也受到連動影響;新代集團進一步定調出對外、對內,為因應快節奏變化、需仰賴敏捷的組織與文化,並持續以誠實正直、溝通的文化,以及有效率的溝通,建立集團的敏捷組織與企業文化亮點。歡迎收聽本集節目,聆聽新代科技課長簡隸與組長江禹安分享:「 Always推展與時俱進的新產品」。
客戶的要求和需求可能不一致時怎麼辦?新代科技課長簡隸與組長包晉安分享,如果全數滿足客戶的要求,卻超過下單的需求價時,該如何智慧處理、讓客戶能夠接受?此外,還要根據工業上的應用&製程、生產成本與毛利、工廠經營現況等,解決痛點創造需求,並將此解決方案賣給對應的需求業者;同時透過客戶的需求和新代集團的技術,讓「客戶的客戶」也願意買單。歡迎收聽本集節目,聆聽新代科技課長簡隸與組長包晉安,聽出沒有聲音的聲音,也就是客戶的需求。
loadin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