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
樂齡幸福學
樂齡幸福學
Author: 財團法人基督教中國佈道會
Subscribed: 14Played: 134Subscribe
Share
© 本節目屬於財團法人基督教中國佈道會所有。
Description
「你我都會變老,老了誰來照顧?」照顧需要的人力與財力從哪來?在老化過程又如何保持身心靈的健康與活躍? 這是一個你我逃不掉要面對的事實。2018年,台灣65歲以上老年人口已佔14%,屬於高齡(aged)國家。國發會推估2025年將到達20%,接近超高齡(super-aged)國家;2036年將高達28%,達到所謂極高齡(ultra-aged)國家。
面對高齡海嘯來襲,如何照顧長輩的身心靈,讓老有所依、老有所養、老有所終? 長期關懷並投入社會服務的中國佈道會,透過節目將聚焦於長期照顧的重大社會議題,邀集產官學界專家,探究分享長照的各個面向,為台灣的長照尋找出一條出路與方向,讓夕陽西下的銀髮族,迎向燦爛美好的幸福人生。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面對高齡海嘯來襲,如何照顧長輩的身心靈,讓老有所依、老有所養、老有所終? 長期關懷並投入社會服務的中國佈道會,透過節目將聚焦於長期照顧的重大社會議題,邀集產官學界專家,探究分享長照的各個面向,為台灣的長照尋找出一條出路與方向,讓夕陽西下的銀髮族,迎向燦爛美好的幸福人生。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04 Episodes
Reverse
孫子:「阿公,這雙溜冰鞋這麼破了,怎麼還留著啊?」
阿公:「唉呀! 這是你爸爸小時候我買給他的,阿公捨不得丟啊!」
孫子:「可是這溜冰鞋都壞了,而且….爸爸都五十歲了耶!」
生活中,我們或多或少都會「囤積」一些物品。明明是壞掉的、用不到的,甚至已經過去幾十年的東西,卻還是捨不得放手。
其實,整理的不只是物品,更是人與物、人與情的關係。那些丟不掉的東西,往往綁住的不是物,而是情感。當我們學會放下,財物不再束縛我們,心也能更自由,更清楚自己真正渴望的是什麼。
銀髮自主12堂課 第6堂《囤情不囤物:理財也理情》邀請南北與全人關懷協會秘書長——吳信如老師,帶您一起學習「人生斷捨離」,用智慧整理生活、整理情感,讓財務成為祝福的管道,活出更輕盈、更自由的人生。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變老了?! 你不願意、也不敢想嗎?
變老,是每一個人的必經之路,要面對的真相。變老是生理心理和社會的綜合過程,影響人際、健康和自我關係;我們要誠實地面對身體漸漸衰退的事實 。
時間,不會讓你了解一個人,而是你的用心才能使關係更親近;不要只談孩子,也要分享自己的內心。變老了,也要重新學習如何與另一伴相處。
《樂齡幸福學》邀請南與北全人關懷協會理事長吳信如,與您分享銀髮自主系列第5課〈一起變老:年老時的親子、伴侶、人際關係〉。隨著時間的推移,變老,也要幸福。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動不動就生氣? 也不知道在氣什麼? 人家不小心一句話,你的玻璃心就受傷? 嫉妒、吃醋、恐懼、悲傷、自卑、怨天尤人…. 在你心中的小劇場時刻爆棚上演?
不會掌控情緒,就被情緒掌控。有些人善於壓抑自己的情緒,卻總是拒絕承認
自己也需要表達個人感情。處理負面情緒不是用壓抑的,而是認真檢視這些情緒的產生,並與情緒和感受對話。覺察並誠實面對負面情緒,才能學習放下情緒,甚至轉成正面的力量。
《樂齡幸福學》邀請南與北全人關懷協會理事長吳信如,與您分享銀髮自主系列第4課〈我的情緒我做主〉教你做情緒的主人!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神一定會醫治你! 」
「只要有信心,你的病一定會好!」
對重症癌末的人這樣說,可能讓他們落入虛幻的期待,甚至無法從容向親人道別。靈性照顧的重點,是帶來真實的安慰,而非單純的期望。
我們該如何有效關懷?又有哪些避忌的原則?生有時、死有時,對基督徒而言,靈性關懷是一門必修課,我們都可以成為他人生命旅途的陪伴者。
《樂齡幸福學》邀請靈性關懷師劉亮馨老師,帶我們認識靈性照顧的核心價值與實務應用,讓我們一起學習如何以愛與支持,陪伴他人度過生命中的低谷。
關於劉亮馨:
香港伊利沙伯醫院靈性照顧專業訓練(CPE)
英國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age London)安寧療護碩士
靈性照顧研究者及教育工作者
瑞智社會福利基金會教育顧問。
台北市與新北市社會局高齡者靈性照顧課程主要講員、種子教師培訓
台灣安寧緩和醫學學會工作坊講師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許多教會長期以來秉持著「雙福」的精神,也就是結合「福利」與「福音」的「雙福」服務模式,關懷社區銀髮族的身心靈健康。而不可忽視的是對於失智者甚至是其家人的關懷,社區活動據點是否能朝向失智友善據點的方向發展,以及長照3.0政策對社區關懷的影響。
隨著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社區關懷據點的角色愈發重要。然而,志工高齡化、資源分配不均、高風險個案關懷不足等問題,都成為據點運作的挑戰。
本節目特別邀請中華民國紅心字會社區照顧服務部總主任徐國強,分享其在推動社區關懷工作的豐富經驗與觀察,將深入探討社區關懷據點的核心使命,如何優化服務內容,整合社區資源,以及如何將教會的力量融入社區關懷,建構更完善的社區安全網。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失智,不是老年人的疾病;年輕人也會罹患失智症!年輕型或稱早發性失智症,是指65歲以下被診斷為失智症之個案。
衛福部委託國家衛生研究院進行「全國社區失智症流行病學調查」,全國社區65歲以上長者失智症盛行率調查結果為7.99%,與衛福部於民國100年間委託台灣失智症協會調查之失智盛行率(8.04%)相近。
調查中發現30-64歲失智症盛行率為0.119%,推估全台年輕型失智者約有1.4萬人。
仍是青壯年,卻因為失去認知能力無法工作而被迫離開職場,這對家庭經濟和家人關係是劇烈地衝擊。失智的青壯年難以尋得資源,他們未來會如何?誰來養家、教育孩子;夫妻關係又該如何經營?《樂齡幸福學》邀訪台灣失智症協會副秘書長余黛薇,分享如何給予年輕型失智症患者及其家庭更多的社會支持和關懷,讓社會大眾更瞭解及重視年輕型失智症。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光是洗腎,台灣去年(2023)健保門診總額就超過了446億元!
你有這三高嗎?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是造成慢性腎臟病的主要原因。三高失控將導致腎臟加速病變,除了影響個人健康及生活品質,更對經濟造成巨大影響。關心自己也關心家中長輩,《樂齡幸福學》邀請雙和醫院/遺傳性腎臟病診治中心主任、腎臟科專任主治醫師、台灣基督徒醫學會理事長高芷華醫師,帶您做好腎臟保健並分享「2355腎利口訣」,讓你人生好「腎」利!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上班好累? 照顧人更累! 喘息,才能好好的再起步…
長照是條漫長路,只有走過的人才知箇中辛苦。照顧者最沮喪的就是:失去自己的生活、工作與照顧難兼顧、經濟困難。
勞動部統計台灣每年約18萬人因照顧而影響工作,13.3萬人因照顧而離職。每個人都應有選擇權,留在自己擅長的領域發揮,不為了照顧而失去自己的生活。在照顧大缺工時代,「同儕照顧」也就是由不同長照家庭形成互助團體,自行約定半數排班、半數喘息的「互助喘息」,或許將是個能真正「喘息」的模式。
《樂齡幸福學》邀請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總會秘書長/陳景寧,暢談喘息照顧的重要,以及你一定要知道的「不離職照顧」、「不必然自己照顧」、「家庭不失和」的「新三不長照」觀念。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你聽過金融科技(Fintech),但什麼老人福祉科技(Gerontech)?
這是一個應用跨領域整合的科技輔助,開發適合高齡者使用的科技產品、服務以及生活環境,使得失能、高齡者仍能健康、舒適、安全地享受生活。從健康、住家、行動力、通訊、休閒和工作等,都是老人福祉科技的範圍。設計開發產品、服務與環境,以提升高齡者的健康、完整的社會參與、獨立生活的能力,進而增進其生活品質。台灣結合科技、醫療、製造,加上發掘需求,以科技輔助解決痛點,這正是我們面臨的挑戰也是機會。
樂齡幸福學邀請:元智大學機械系教授、世大福智科技創辦人、老人福祉科技研究中心創辦人/主任、徐業良博士,與您分享: 用科技陪伴,讓幸福日常!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當耶穌,遇見了阿茲海默…你覺得耶穌會怎麼做?
衛福部調查結果,台灣65歲以上失智者高達35萬人;隨著老化浪潮,未來十餘年內將可能倍增。失智症,侵蝕患者的認知能力,也影響照顧者的身心健康,從而使人際關係受損;失智,是一種「關係的疾病」。
面對世紀之症,教會是友善失智的嗎?從牧者到會友,每個人都該認識失智症,進而關懷失智者和其家人。教會要成為鄰里的資源、關懷中心,提供心靈照顧。
《樂齡幸福學》邀訪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瑞智社會福利基金會董事長、長庚失智症中心創立者,失智症權威徐文俊醫師,與您分享失智症的靈性照顧,讓教會成為友善失智的關懷中心。更重要的是,而不論健康或瀕死,每個人都需要靈性照顧!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齁,妳孫金敖捏!」
阿嬤行動不方便,想去公園跟老友聊天。孫子帶著阿嬤去公園,孫子竟跟阿嬤的老朋友天南地北地聊了起來,變成忘年之交的好友。「齁,哩金孫那A這膩厲害,金敖講話捏!」這讓阿嬤好有面子!
這是讓阿嬤驕傲的提摩太共學團孩子代間學習的成果。
教育的本質就是「教孩子如何學習」,世代之間的落差,就是最好的學習。2025年邁入超高齡化社會,孩子在十年、二十年後進入職場,如何面對與長他們二、三十歲的主管共事? 及早學習與長輩互動,孩子們未來進入職場生涯,他們就能了解需求知道如何溝通。
提摩太共學團注重代間學習,並激勵孩子自主、自發、自動的學習態度。引進發源於美國的明日學校(School of Tomorrow)教學系統。明日學校超過55年歷史,8萬所學校遍及145個國家地區,以聖經為原則,「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道老他也不偏離」;規劃從幼兒園到高中(K-12)學程,畢業即頒發美國的畢業證書。李健行傳道分享經過明日學校的認程認證的見證。
《樂齡幸福學》節目邀訪豐富幸福社區關懷協會,提摩太共學團主責李健行傳道,談談讓孩子預見未來的明日教育。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40多歲的女兒躺在病床上,腦瘤末期的她,大部分時間都在昏睡,生命正一點一滴地流逝…
音樂輔療師輕撥吉他,柔和的樂音在病房中迴盪。老父親唱著:「女兒啊,不知如何與你暢談,重拾歡笑;過去已成追憶,我只期待未來和妳再相見…」說也奇妙地,「女兒聽到我的歌聲,她有反應了!」老父親涕淚縱橫地說道。
音樂治療的力量,遠超乎想像。不僅僅用於早療,還深深嵌入長照與安寧關懷,與醫療專業緊密結合,為病人和家屬帶來慰藉。不僅能緩解病人因病痛而承受的苦楚,更在音符的陪伴下,幫助家屬在道謝、道愛、道歉、道別的四道人生關鍵時刻,無憾地說再見,帶來心靈的平安與圓滿。
《樂齡幸福學》邀訪中華民國音樂輔助身心照顧專業協會理事長,同時也是專業音樂治療師賴香芸,與你分享愛與告別的暖心故事。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上帝:「阿美,妳在做什麼?」
阿美:「我在日間據點幫長輩圓夢呀!」
上帝:「那…妳自己的夢想呢?」
一句話,激起58歲的阿美,潛藏內心多年不敢追求的讀書夢。
上帝呼召也必負責到底,阿美考上台中科大老人服務事業管理系,她年紀足以當同班同學的媽,但阿美沒有倚老賣老。她上課認真聽、下課就複習;成績差距讓第二名的同學看不到她的車尾燈…。
同學原以為:老師誇讚阿美,不過是給年長學生的鼓勵安慰。直到同學不服成績,看了阿美的考卷才心服口服:「寫得好,字又漂亮! 」
阿美以第一名成績畢業,並代表畢業生上台致詞。阿美下一個人生目標就是去發掘自己第二、第三專長,因為「學習是為了服務,服務後繼續學習」!
樂齡幸福學邀訪社區金點獎卓越講師/鄧招美(阿美老師),分享她不斷地循環學習與服務的C型人生!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對有心人來說,你的老爸老媽…是一頭肥羊!
老人面臨生活、醫療、安養等需求,都需要錢。老人遭詐騙案件層出不窮花招百出,歹徒挑上有錢的老人,特別是失能、失智者,詐騙他們辛苦累積的存款、退休金、保險金。老人將錢財放在其名下,但是年紀越來越大身體逐漸老化,恐會有意識不健全甚至失智,可能會遭有心人士甚至親近的人詐取錢財。
健康逐漸衰退的長輩行動不便、失智長輩認知功能障礙、子女不在身旁的獨居長者,這些長者辛苦一輩子的財產,若被有心人士甚至是子女乾坤大挪移,那晚年的生活豈不無依無靠?
長輩要聽、做子女的更要聽! 別讓有心人騙光長輩的老本,你一定要知道的信託和監護的兩大保障!康寧社會福利協會理事長鄭智陽律師,告訴你如何運用整合性、跨專業領域服務,幫助長輩未雨綢繆,安享餘生。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志工:「阿嬤,妳有什麼想做,但一直沒有做的?」
阿嬤:「我…..想跳芭蕾舞!」
志工:「這……我們來想想…」
原來阿嬤在小時候,一位舞蹈老師啟發了她跳舞的興趣,想要學跳舞。但無奈於家境不允許,阿嬤只能把這個小小夢想埋藏在心裡。志工們聽了阿嬤的”心裡話”,竟然幫阿嬤製作了芭蕾舞裙,在國際敬老節特別幫她編了一段獨舞,實現阿嬤的少女夢!
思恩堂美福教會的三木日光活動據點志工們,帶著一群阿公阿嬤們製作「祂跟他/她的故事」生命繪本,透過藝術輔療,分享從出生到如何面對死亡和長輩的故事。
從阿公阿嬤說他們自己的故事中,傾聽、肯定並尊榮他們,他們有失落的事,就為他禱告;有感恩的事,就為他們祝福。
透過10週10個主題課程,長輩把他們的人生故事繪出了自己的生命繪本,志工們藉由生命繪本,更加認識長輩每一個人的生命歷程。課程結束了,還幫阿公阿嬤開了畫展,當他們看到自己美麗的畫作,竟然說:「啊,原來挖係欠栽培啦!」(閩南語)上帝看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價值的!
[樂齡幸福學]節目邀請三木日光活動據點志工林惠明傳道,與您分享阿公阿嬤
精采的生命故事!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長輩臥床多年罹患褥瘡,這是慢性且處理困難的傷口。
陳醫師:「重建手術後不可能恢復健康,你為什麼還要讓長輩開刀? 」
病人子女:「父母辛勞照顧才有今日的我們,我只希望長輩活著有尊嚴…」
醫師與病人有著相同心願,不要只看「病」,更看到「全人」身心靈的需要。
陳恒常大學時就參與醫療服務,今年更在戰火威脅下遠赴烏克蘭,診治病患並指導當地醫師醫療技術。愛,就是在有需要的地方,付上自己能做的。[樂齡幸福學]邀訪第33屆醫療奉獻獎得主,前埔基醫院院長陳恒常醫師,分享讓愛走動!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當一個人感受到幸福,是因為你身旁有人願意付出,且不求回報。
今年第33屆醫療奉獻獎得主—前埔里基督教醫院院長陳恒常醫師,就是一個願意付出不求回報的人。陳恒常醫師的父親陳天惠醫師,是第8屆醫療奉獻獎得主,父子今年同台共同見證了奉獻服務是可以傳承的歷史性的時刻。
他從父親陳天惠醫師,傳承救人行醫志業與愛人的心,在生涯的高峰期他卻選擇離開大都市,到資源稀缺的偏鄉,貢獻所學並關心偏鄉病患的需要。
陳恒常醫師說,到了埔里他才發現,「全南投縣市,只有我一個人是重建整形外科醫師」。他說他不是為了去拯救蒼生,純粹就只想到:「我可以服務鄉民,我可以為他們做甚麼…」。
聖經(路加福音10:28)記載,當律法師回答耶穌,要盡心盡性盡意愛神,又要愛人如己才可以得永生;耶穌對律法師說:「你回答的是。你這樣行,就必得永生。」陳恒常醫師領受了,所以「Just do it! 去做,就對了! 」今[樂齡幸福學]主持人佟建隆邀訪埔里基督教醫院前院長陳恒常醫師,聽聽他的醫者心、關懷情。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愛,就是認真對待,廟公也愛上耶穌了!
佳勝大哥80多歲了,每天呆坐在路邊曬太陽…直到他被邀請到日間活動據點,原本脾氣暴躁的他,因為愛心志工認真的對待,他脾氣變好,每天都是笑瞇瞇地好像換了一個人似的,曾是廟公的他,也信了耶穌…[樂齡幸福學]邀訪思恩堂豐富教會所屬豐富幸福社區關懷協會/銀髮樂齡歡樂GO的劉雅玲、黃育鈞老師,與您分享讓長輩健康、開心,從服務到福音的暖心關懷!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長輩們「愈活愈回去」!? 凍齡了嗎?,不! 這根本就逆齡啦!
穿著鐵衣、手拄著助行器、帽子壓得不能再低了,林阿嬤來到日間活動據點跟著老師1~2~3做運動;沒多久時間,阿嬤竟然不需穿鐵衣、放掉了助行器,還緩步走上台微笑地跟大家說: 「謝謝大家」!
位於思恩堂傳動教會的日間活動聚點,因著一群愛長輩的志工和老師們的關愛付出,來活動的長者們各個都回春逆齡了! 原本難以接受自己中風的林阿嬤,也在志工的鼓勵與陪伴關心之下,愈發活出自信、散發光彩,就算「就算老化,也要老得活躍,夕陽晚霞更美麗」!
關愛不但要做得有廣度,還要做得深入! 傳動據點照顧長者身心靈面面俱到,並入圍111年度社區金點獎。思恩堂傳動教會劉建宏傳道、鄧招美老師(曾獲得社區金點獎年度特別獎卓越講師)、林曉玲老師在[樂齡幸福學]節目分享他們如何傳動幸福傳動愛!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運動很重要,長輩不愛運動怎麼辦?
年紀大了,身體機能開始退化,肌力流失、協調性不足,長輩就容易跌倒。常保運動可加強新陳代謝、改善心肺功能、增強肌肉強度、改善體耐力以及靈敏度及平衡感。在心理方面可以促進腦內啡分泌,增加愉悅感、降低憂鬱、增強自信,對預防憂鬱症及失智症也有幫助。但長輩怕曬太陽、走多了膝蓋痠痛、疲勞、沒有力氣,長輩總有許多理由抗拒運動。
運動很重要,但長輩不愛運動怎麼辦? 在中國佈道會所屬的台北聖道堂,舉辦多年的地板滾球的樂齡運動,為社區許多長者提供了可以養成快樂運動好去處! [樂齡幸福學]邀訪中國佈道會所屬台北聖道堂何志強牧師,與您分享他們的如何讓愛滾動!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