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科技修道院
科技修道院
Claim Ownership

科技修道院

Author: 北冥乘海生

Subscribed: 1Played: 2
Share

Description

《科技修道院》是一档有深度、有温度的科技播客。

常驻嘉宾,资深创意工作者@东东枪 和大数据仁波茄@北冥乘海生,将用风趣的语言、独特的视角,跟您聊透一个个有趣的科技话题:OpenAI背后的第一性原理、碳基与硅基的数学天才、第一位程序员的爱情故事......

当然,甭担心这二位聊天的专业性!因为,每期都有领域大咖坐镇,保证您在神清气爽之余,有所得、有所悟,进可以人前布道,退可以静思求索。

洞察未来,人人离不开科技;理解科技,快来科技修道院!

我们的口号是:珍爱生命,走近科学。
19 Episodes
Reverse
这期又是跟@乱翻书 串台的节目了(视频号@乱翻书)。今天聊的话题,是芯片设计。北冥当年读电子系时,跟芯片打交道不多:一次是用面包板古法手作了一个8位CPU,另一次是在新思科技的软件里写verilog设计了个小芯片。今天的嘉宾,是清华电子系的师弟Jerry,给大家科普一下芯片设计行业天翻地覆的变化。Jerry说,当年北冥用的那个软件就是EDA,那也是新思科技刚进入中国不久。而当时的时代背景,正是中国的芯片产业刚刚下决心摆脱“逆向工程”直接照抄的思路,开始迈出正向设计的第一步,于是也是第一次接触EDA。二十多年过去,如今的EDA技术,已经发展到了高度智能化的水平,如何优化亿万个晶体管在三维空间里的排布,以优化性能和功耗,这是个比下围棋复杂得多的问题,而EDA软件也早已做到了人类望尘莫及的水平。于是,在强大技术支持下,芯片设计已经从少数厂商定义标准化产品的思路,渐渐转向各家按需求自行设计的趋势。甚至新思科技都面向中小学生开设了芯片设计课程,看来人人都能“21天精通芯片设计”的一天快要到来了......时间线:00:00: 主持人开场介绍本期半导体主题及嘉宾。00:52: EDA 是用于芯片全流程设计的工业软件工具集。04:56: 半导体产业从 IDM 模式演变为设计(Fabless)与制造(Foundry)分离。06:50: 系统厂商(如车企、互联网大厂)自研芯片的三大驱动力(需求明确、EDA成熟、人才充足)。09:31: EDA 发展史:从 CAD 绘图到自动化设计,解放工程师智力劳动。13:58: 中国早期依赖“逆向工程”(仿制芯片)是不可持续的短视行为。16:27: 90 年代末清华与新思科技合作引入正向设计工具是中国半导体转型的关键起点。18:42: 摩尔定律核心是支撑信息产业的“预期”,十年前已偏离指数增长。24:59: 用海关数据说明大部分芯片极其廉价,低价源于制造分工和 EDA/IP 降低门槛。29:51: IP(预置模块)能显著降低芯片设计风险和上市时间。31:35: 中国半导体成功三要素:市场化运作、长期坚持投入、成熟产能及关键领域突破。38:40: 提出“AI 赋能 EDA 制造 AI 芯片”趋势,并说明工业级 AI 应用要求高精度。44:33: 行业正从“供给驱动”转向“需求驱动”,EDA 需应对更复杂工艺并简化接口。54:54: 亚马逊利用 AI 优化自研芯片 PPA(性能/功耗/面积)的成功案例。61:57: 新思科技青少年项目:高中生无需写代码,用自然语言描述需求即可设计简单系统。68:56: 中国半导体现状:成熟产能全球领先且自主可控,高端制程持续追赶。72:13: 当前教育(如教“骑自行车”)与未来芯片设计需求(如“自动驾驶”)存在脱节。76:23: AI 时代需重塑基础教育,放弃过时技能(如手写作文),聚焦未来需求。89:46: 给芯片创业公司核心建议:立足真实需求,“做正确的事”比盲目追求先进工艺更重要。
前些日子刷小红书,看到个话题:人类对闲鱼的开发不足 1%。网友们脑洞大开,把它玩成了“无所不能”的魔法平台。作为增长从业者,北冥不禁思考:靠内容社区的力量,能否突破增长瓶颈?本期,我们请来两位当事人——小红书商业互联网行业群总经理宗宪,和闲鱼副总经理十漠,给大家传道解惑。他们指出,随着用户大盘饱和,增长部门想“躺赢”是不可能了;只盯短期转化,回报也越来越差。新的思路,是回到营销本质——影响用户心智,提升全生命周期价值。以闲鱼为例,它表面是二手交易平台,却能帮拍复古苹果风的小姐姐找到历代 iPhone。通过优质内容切入细分场景,与用户建立连接,就能带来收益与口碑的双赢。这套模式,小红书称为“种草用增”:用场景化内容引导,再配合广告流量,让用户在认同价值的基础上长期互动产生收益,如果你正被流量瓶颈困扰,或想提升用户口碑与粘性,这期播客,你不能错过。03:52 互联网行业的用户增长,是不是快撞上“天花板”了?08:13 传统营销的“老方子”,能治用户增长的“新毛病”吗?17:10 闲鱼在存量市场里“逆势狂飙”的秘诀是什么?21:04 从用户“越洗越少”到“越投越上瘾”,秘诀藏在哪?25:20 做用增,到底应该看什么指标?28:45 今天在小红书,用增要怎么玩才真有用?43:21 想做高质量用增,互联网公司得先啃下哪几块硬骨头?主播:宗宪,十漠,@北冥乘海生,交流群请加bmchsl,视频版请关注破站@北冥乘海生
先做个预告,下期节目,我们邀请了两位大咖——小红书商业互联网行业群总经理宗宪和闲鱼副总经理十漠,聊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话题:人类对闲鱼的开发不足百分之一。大家赶紧关注!一直想找人聊聊智能驾驶,直到前些日子碰上了清华汽车系的师弟李满。他是这个行业的资深从业者,又不是一张嘴就像打广告的业界领袖,我们也好逼他聊点电视台不让播的话题。首先,您看我用智能驾驶这词儿,因为国家已经发话了,谁都先别扯什么自动驾驶!没错,此领域的宣传,都有着商业利益驱使下的夸大。现阶段的智能驾驶,司机还是第一责任人。至于说吃火锅睡觉么,真要想提醒司机,想想商场里那些坐一会儿就嗞哇乱叫的按摩椅,应该不是难事儿吧?至于智能驾驶的技术进展到什么程度了,听李老师的介绍,我们是比较乐观的——至少比多数不太靠谱的司机强点儿,而且会越来越强。不过,这也引出了两点思考。首先,除了汽车本身的智能化以外,道路的智能化是否会更高效?直觉上是的:每辆车都把周围的路况算一遍,这算力浪费太多了,不如电线杆子算完了传输给大家就得了;还有,像红绿灯这类控制信号,与其在灯红酒绿的城市环境中费劲地识别,当然不如直接通知。只不过,道路智能化的探索,要靠强大的社会力量,而且与车辆智能厂家的利益未必完全相符,所以前景还得走着瞧。其次,自动驾驶让普通人在历史上第一次拥有了如此大动量的一台自动机器,这里面的安全和伦理问题可多了去了。以前我这么说大家不信,如今看看洛杉矶街头“火车阵”这美丽的风景线,这不是杞人忧天吧?顺便说一句,李满在做的自动驾驶卡车,我看在塔利班应该能找到不小的市场!李满老师还给我们做了很多相关科普。比如,为什么智能驾驶技术跟新能源车是天生的一对?氢能源技术为什么适合且仅适合于大型货车?都是些跟大家息息相关却又不太普及的有趣知识,只是时间太短,我们聊得意犹未尽。大家自己去听吧,别忘了点赞评论哦!主播:@东东枪,@北冥乘海生,交流群请加bmchsl
从公众号时代开始,有一家公司就一直伴随着自媒体行业的发展而成长,这家公司就是——新榜。北冥跟新榜的联合创始人李建伟老师,相识多年,而这次播客的主题,是跟他交流在科技与AI大发展的背景下,自媒体行业正在暗流涌动着的巨变。李建伟老师回顾了从微博开始,自媒体在载体形态上的不断演变,而这背后折射出的,正是技术能力的不断进步。也就是说,科技改变自媒体,这个过程不是将要来到,而且早已来到多年了。只不过,随着生成式AI的突破式进展,技术对自媒体的改造,在猝不及防间来到了时代的奇点:如今,无论是知乎上的回答、小红书上的美女图还是赵本山的新小品,都在以惊人的速度自动生产出来,这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整个自媒体生态。在这个新时代,聪明的创作者,都在尽最大可能跟上AI的进展,用技术改造内容生产的观念和流程:有人用数字人播鸡汤,一条视频涨粉三万,也有人靠批量的图片账号,实现了内容生产的工业化。实践表明,AI并不是简单人的低成本替代,比如直播卖书这个场景,数字人既可以做到对每本书的内容了如指掌,又可以连轴转地不断解说输出,这些都已经超越了人类主播的能力范畴。那么,平台对AI内容的态度,又是什么呢?会不会因为担心内容质量下降而收紧绳索?我们的看法是,平台是逐利的,怎么做还要看收益如何。实际上,美国论坛Reddit因为AI内容的大量涌入,内容质量是不是下讲了不好说,但是数量可是打着滚儿地往上翻。而随着用户流量的大增,公司的股价也是一飞冲天。那么,在这样的利益诱惑下,平台最终能抵抗AI带来的内容洪流么?如果不能,那么新的内容业态,又将会是什么样的?相比于答案,嘉宾们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或许更有启发......主播:@东东枪,@北冥乘海生,交流群请加bmchsl
这回咱们播客又来了大蔓儿了!梁宁老师,中关村第一才女,500万人订阅产品课程的主理人,带着她的新作《真需求》,跟何万青、东东枪、北冥乘海生聊了个畅快淋漓!梁宁把一个产品成功的关键因素,总结在"价值、共识、模式"这个三角中。不得不说,这解释了我们对产品成败的很多疑问。什么是产品真正的价值?梁宁打了个比方——银丝卷,这东西天津人应该知道,其实就是面条馅的馒头。为什么这种创新没价值呢,您听听就明白了。有了价值,还要有共识性的认可,产品才有大成的可能。关于制造共识,北冥想起了清末的一段往事:当时,自行车传入中国,一帮旗人子弟乐此不疲,为了制造共识,他们愣是给这种运动找了个祖师爷,您猜猜是谁?而带来新模式的产品,往往会有爆发式的成长。说到这个,近来大火的Deepseek就是个例子:因为成本大幅下降,针对每个用户生成个性化邮件的场景,成为可行的新模式,这反过来带动了Deepseek的火热应用探索......本期聊的有趣话题,实在是太多了!我就不在这儿剧透了,您自个儿打开听听,相信一定会对如何挖掘真需求、做出好产品,得到体系化的理念和启发性的思考。主播:@东东枪,@北冥乘海生,交流群请加bmchsl
樊麾老师又来做客了!上次播客(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75ec9c27d8426f692408889) 中,樊老师将自己亲身经历的围棋奇点事件——AlphaGo大战李世石讲述得无比精彩,后台也是催更评论不断。上次的内容在五番棋大战的第四局意犹未尽地结束,今天的话题也就从这里开始。赢下了人类面对AI最后一盘胜利的李世石,五番棋大战虽败犹荣。然而,AlphaGo团队却在对局中嗅到了危机——第四盘AI的那个误算,如果不能解决,在下几盘的话,像李世石这样的高手,大概是能摸出规律来的。这个担忧,不幸地被樊麾老师证实了:在赛后与AlphaGo无数盘的对局中,樊老师因为摸到了AI的弱点,只要有针对性地设计棋局走向,胜率居然可以接近百分之百!因此,当面对柯洁的叫阵时,AlphaGo团队决定: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只好不应战。而时间一天天过去,进展却始终不如人意。就在这时,樊麾老师的一句话,似乎提醒了哈萨比斯和他的团队......在新的思路下,不仅原有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还彻底抛开了人类棋谱的束缚,诞生了AlphaZero这一靠左右互搏就能武功大成的革命性方法,而樊老师,也成了Nature文章作者中有史以来第一个围棋手。这里的精彩故事,欢迎大家收听评论!主播:@东东枪,@北冥乘海生,交流群请加bmchsl
本期东东枪老师缺席,他正忙着《读库生鲜》新一年的发布呢,也欢迎大家积极订阅!这回我们请来了两位嘉宾,一位是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的马澈老师,另一位是上海外国语大学的顾明毅老师。这二位,都是广告传媒专业的学术界人士,北冥跟他们的结缘,也都开始与前些年的《计算广告》这本书。不过这回请他们来,并不是讨论计算广告,而是因为他们都刚从国外访学归来——顾老师刚去了西班牙,马老师刚去了密歇根州立,而且都呆了一年,都当地的学术圈有切身的一手体会。结合二位的访学经历,我们聊的第一个话题,是发达国家与中国在大学教育方面的思路异同。我们一般觉得,欧美的精英教育,让他们占据着科技和高端服务业的优势地位,但是对普通人的快乐教育,也让他们的工业制造体系逐渐空心化。那么,真实的情况如何呢?咱们可以听听顾老师和马老师的讲述。而另一个话题,就与这二位的学术领域——广告传媒,大有关系了。两年前,张雪峰一句劝退传媒的评论,让很多学校的传媒专业的分数线陡降。其实,不只在中国,全球范围内,传媒行业的传统社会科学研究范式,都在受着互联网科技和数据驱动的新传媒方法冲击。如何迎接这样的挑战,调整人才培养的方向,这些问题,欧美的同行们如何思考,如何行动,顾老师和马老师看到了很多,也思考了很多。最后说一句,作为一名码畜、二手科学家,北冥倒是觉得,与社会科学培养的人才相比,很多非创造性的理工科岗位,比如一般的码农,可能会更早受到AI的剧烈冲击,这真是“淘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主播:@东东枪,@北冥乘海生,交流群请加bmchsl
这回来科技修道院做客的,是一位网络红人,也是枪总的老同事——朱萧木。让大家都没想到,朱萧木这回创业的营养工厂项目,是江湖上长盛不衰的一个对韭当割行业——保健品。正好,北冥少年时曾在中华古早保健品之都——咸阳生活过,一听这个题目就不困了,打算找木爷讨个说法。可是,当木爷给我们看了他的产品售价后,枪总流泪,北冥沉默了。就拿近来很火的NMN来说,人家一个月才卖七十多!这让我们更加确信,那些几百几千的产品确实是割韭菜,同时,也对长期大把炫保健品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打起了兴趣。木爷给我们做起了科普:保健品,不是光有北冥小时候见识的那些,什么505神功元气带、周林频谱仪,那玩意跟大力丸一样,没用也无害,主打一个平地抠饼;而如今的很多保健品,是有顶刊的学术成果支持的,只不过属于长期保健而非治疗,并不在FDA关注的范围内。这些产品的生产工艺,很多已经相当成熟,只不过,长期高价割韭菜的营销策略,让多数人无法坚持坚持到产生效果。不过北冥倒是想到,当年阳了以后心率一直偏高,吃了一段Q10,心率确实是下来了。木爷建议,大家都应该看看《超越百岁》这本书,建立一个面向长期健康,防患于未然的健康理念和健康系统。除了睡眠、运动、饮食,有明确科学支持的保健成分,也是这个系统中非常有力的助攻。不管你信不信,先学习起来,多了解了解,肯定是件好事。最后来看木爷给大家安排的福利——营养工厂UndoAge是国内专业营养补剂品牌,全球高品质营养补剂工厂价的先驱,致力于为大家提供高品质、工厂价的营养补剂,堪称保健品行业的小米。绝大多数产品价格都在两位数(一个月的量),比如鱼油、辅酶 Q10,风靡欧美的天价抗衰成分 NMN 居然能打到一个月 75 元,让有需求的朋友轻松实现补剂自由。不仅性价比超高,他们还敢直接把成本写出来,产品检测报告也会在小程序里公开展示,让大家用得安心。如何选择产品?● 过了 25 岁、低能量、易疲惫——首推稳居营养工厂「销冠」的 NMN,提高 NAD+,从细胞根源延缓衰老,充沛精力,对提高睡眠质量、改善发肤甲尤其明显● 长期吃外卖、压力大、饮食高油高糖——IFOS 五星认证、95% 高纯度深海鱼油,帮助抗炎、支持心脑血管健康● 久坐不动、腹部脂肪堆积、代谢缓慢——新一代益生菌“AKK 瘦子菌”帮你轻松管理● 选购更多补剂——进入营养工厂微信小程序,参考首页“健康需求”板块,包括减脂、抗衰、皮肤、睡眠等多种分类,都有对应的补剂搭配,帮你一键直达适合自己的产品如何购买?● ⬇️截图或保存下方图片到微信扫码,进入营养工厂微信小程序,新人注册会员下单享 15 元专属优惠● 下单记得备注暗号【科技修道院】,获取双倍积分,积分可以兑换优惠券和周边产品(防蓝光眼镜、补剂盒、吨吨杯等等)● 🎁木爷安排的专属福利:评论区发送你的订单号,我们会抽取 10 位幸运听友免单任意补剂产品一瓶/盒,下单的朋友们记得来多多互动
本期是一次串台节目,同时会在枪总的王牌播客“宇宙牌电饭锅”播出,欢迎收听!懂王给Tiktok宽限的75天,眼瞅着就要到了。不过,樊百乐老师提醒大家:丫根本就没这个权力啊!(拜登曾经是有的!但是他事了拂衣去了。)懂王治下,所谓的法制、民意和制衡,都成了不知所云的笑话。这回的嘉宾樊百乐老师,是枪总和北冥多年的老友了——听这意思您就知道,他也是一位戏曲爱好者。同时,樊老师还是资深法律专家,微博上的大V。而我们聊的主题,也是从TT禁令背后的法律问题展开。樊老师告诉我们,在TT禁令一案一波三折的司法过程中,无论是满嘴跑火车的懂王,心怀鬼胎的睡王,还是那几位已经很难理解新生事物的老法官,不过都是在打着法律的幌子,共同完成一件行为艺术的新作品。——注意,这是艺术,但凡跟法律精神有那么一点关系,我是那个!而这背后折射出的,正是在中美科技实力对比渐渐发生变化的大背景下,美国由攻转守的大形势带来的政策上的转向和混乱——当然,其中违反传统价值观的许多骚操作,足以让许多人心中的灯塔渐渐地熄灭......樊老师还聊到,科技和AI的突飞猛进,也在从根本上动摇着许多我们依赖多年的法律基础。比如,个性化推荐算不算中立市场?自动生成的内容版权归谁所有?这些,都让法律面对的挑战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扩大到人与算法的新关系。在这样的挑战下,法律工作者和科技工作者只有齐心协力,才能面向未来,建立起新的规则和秩序框架,可以说是任重道远。主播:@东东枪,@北冥乘海生,交流群请加bmchsl
这回做客我们播客的,是著名歌唱家刘欢老师——的亲弟弟,刘啸老师~。他也是东东枪老师亲生的师叔——想当年,东东枪就是为了上刘欢老师的《西方音乐史》,才毅然报考了外经贸。跟他哥哥一样,刘啸老师也是资深的音乐创作者、演唱者。比如多年前热播剧《父母爱情》的片尾曲,从作词作曲到演唱,都是他,您可以去听听看。约他来做客,是因为跟他聊起来一个科技问题:从内容生成的角度来说,摆弄几个音符的音乐创作,比如写文章、做视频技术上要容易不少。那么,在AI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音乐创作还有多大的空间,音乐人又改何去何从?刘啸老师教育我们:你们还是太年轻啊!现代音乐的很多创新,本来就是伴随着科技的进步而产生的!从机械化带来的新音效,到MIDI技术的应用与反思,再到今天AI带来的广阔空间,都在不断改造升级音乐的精神内核。对音乐人来说,可以直接用AI大大提高效率,把他的精力解放出来,更多地关注“创作”的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面对负责任的音乐人,AI根本不会让创造力消失。而对于那些"行活儿"的音乐创作,比如给广告片配个背景乐,给游戏做几段音效这样功能性为主、艺术性为辅的场合,AI倒是完全存在大量替代人工的可能......最后,刘啸老师的总结令人回味:用好AI,不应该只是提升工作效率,更应该激发你的想像力、创造力。主播:@东东枪,@北冥乘海生,交流群请加bmchsl
朋友们,你们上过天么?体验过失重么?今天播客里这位,人家就体验过。去年,白瑞雪老师作为国内一家新锐航天科技创业公司的创始人,参加了欧洲的航天大会,还在专用的失重模拟飞机上体验了一把翱翔太空的感受,据她说——跟蹦极还不太一样。我们把白老师和咱们的老朋友何万青老师请来,除了聊豪华蹦极以外,主要是谈谈在全球范围内,航天科技万箭齐发的蓬勃发展。这一轮航天科技大爆发的起点,是马斯克对此领域的新思路。注意,是新思路,而不仅仅是新技术:他将航天科技的目标,由不计成本完成特殊国家任务,转变为追求性价比的商业成功。正是在这样的新思路下,SpaceX的新技术路线才进入大家的视野。那么,中国的航天技术是什么情形呢?坦率地说,航天科技即是中国在国际上保持头部地位的领域,又是唯一一个在发射成本上显著高于美国的领域。因此,中国的官方和民间行业科技从业者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航天产业也吸引了很多优秀创业者的热情,白老师就是其中的一分子。她们的卫星技术,已经在服务国内外很多客户,也让卫星这一高大上的科技概念,正在逐渐普惠化。怎么样,听完本期播客,你也想上天了么?主播:@东东枪,@北冥乘海生,交流群请加bmchsl
这期的嘉宾,是我们的老朋友One总,他在腾讯广告负责AI广告创意产品。AI到底是新潮流还是大泡沫?我想广告灵域的朋友最有体会,实际上,在创业生产和智能客服两个环节,AI绝对是已经产业化落地的应用了。只是,AI要从新制生产力变成生产工具,有许多最后一公里的基建要完成。比如,去年大火的文生视频是不是能成为视频广告创意的新工具呢?其实还比较难,因为生成的视频很难调整和编辑,反而是另一项AI技术——数字人,为今天的口播视频创意制作提供了巨大的方便。将独立的AI工具与嵌入广告平台的工具相比较,会发现后者的一些独特优势。比如,基础客户信息和素材的完备性,以及提示词表达的创意内容对建模的帮助等,这方面有意思的话题很多。另外,将来的AI创意生产,会不会变成不需要人类确认的全自动流程呢?嘉宾们意见不一,但无疑激发了一些启发性的讨论。主播:@东东枪,@北冥乘海生,交流群请加bmchsl也欢迎大家关注“腾讯广告AI”的官方服务号!
本期节目由「乱翻书」×「科技修道院」×「宇宙牌电饭锅」共同制作【时间线】02:25 从蓝标南迁上海、WPP贪污7个亿聊开去,广告行业今天核心能力是啥?04:01 一支广告片走遍天南海北的时代,还存在吗?06:53 脑白金广告是一个好广告吗?08:41 传统广告很难度量和归因13:37 市场部从文科生到理科生主导14:53 互联网平台都是干流量批发商的买卖22:01 有一些行业,不做品牌是不行的29:17 品牌就是建立信任感30:28 为什么可口可乐这种家喻户晓的品牌他还要打广告?32:50 代工厂实际上也是在窃取品牌资产33:31 亚马逊与拼多多的逻辑一样37:02 渠道品牌VS产品品牌38:54 品牌建设逻辑叙事在发生变化46:19 品牌和营销领域,人群在被细分、孤岛化48:30 听友连麦分享:品牌做增长与投放度量51:44 哪家平台抢归因,相对诚实一点?55:20 投放到最后你能算计得过平台?55:58 我们越来越相信,能被度量的东西才是可信赖的57:53 在不确定性里寻找确定性62:44 广告这个行当还是个好行当吗?64:25 广告或者泛营销行业的从业者比以前多太多了66:24 广告市场会偏媒介还是客户创意?70:35 广告公司地位下降了?当年是什么感受?今年是什么观察?75:22 抖音太吃素材了75:54 广告逻辑变了:从大烟花到小摔炮时代78:01 没有免费流量的爆款了,爆款都是和平台的合谋78:47 “交税”二选一:内容税or投放税82:31 知识垄断VS数据垄断86:00 广告主跟广告平台谈返点,是一个无意义的行为86:36 以前广告人多是文科生,现在得去学统计跟竞价系统了89:23 竞价系统就是为了解决平台不想亏钱的这个需求而生的91:26 随着客户的变多,多数客户不挣钱,这是正常现象95:40 我不想加入,但是我不得不加入97:38 私域在被绞杀,建立私域变得越来越难了101:261%的头部产品才有做品牌的机会,剩下99%得玩家还是求生存吧101:58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只在中国文化里有105:26 乡镇级红人、乡镇级品牌的生存机遇主播:@东东枪,@北冥乘海生,交流群请加bmchsl
9年前的一天,身在法国的欧洲围棋冠军樊麾,收到了一封莫名其妙的合作email,对方约他到伦敦面议,至于要干什么,则讳莫如深。哪知,此一去,樊麾却成了第一个亲身体验某领域AI“奇点”的碳基生物——从对AI的不屑,到一胜难求,他经历了太多了惊讶与困惑。而在输给AI的棋谱公之于众,樊麾被骂为“人奸”之后,他只好将还自己清白的机会,寄托在了要跟AlphaGo进行五番棋大战的李世石身上。在李世石输掉第三局的那一刹那,作为裁判长的樊麾突然觉得自己瞬间漂浮起来,似乎时空在那一刻凝固......这是一段对樊麾来说刻骨铭心,对人类来说也值得记忆的历史。虽然从CNN到CCTV都对他有过采访,但是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完整、细致地回顾那段惊动全世界的AI往事,这期播客,还真是史上第一次。对普通人来说,自然很难有机会体验一个AI产品从蠢萌陡然变成碾压人类能力的奇点。但是从樊麾的讲述中,我们似乎又能感同身受。相比于钻研冷冰冰的代码与算法,以这样的方式理解AI、接近AI,对我们人类来说,更多了几分温情。一个半小时的深谈,其实才刚开了个头。人机大战以后,引发了无限波澜——围棋的发展今后何去何从?学围棋是接近AI的捷径么?樊麾的老板和同时哈萨比斯为何转向生物领域,又如何拿下诺贝尔奖?这后面的精彩故事,实在太多了,我们将分几期陆续呈现给大家,请大家保持关注。主播:@东东枪,@北冥乘海生,交流群请加bmchsl
这回,我们约到了一位根正苗红的数学家——中科院数学院的苏阳老师,聊聊关于"碳基和硅基数学天才"的那些事。请注意,千万别把"数学家"叫成"科学家",这得算骂街!本期内容制于姜某事件尘埃落定之前,目前看来,我们对真相的判断没有错。而且,节目里还聊到了一些官方没有公布的可能背景。姜的天才神话已经破灭,那么真正的数学天才啥样呢?苏老师给我们讲了高斯、拉马努金等一串数学天才的有趣故事。听完以后我才发觉,但凡你上中学不能帮数学老师答疑解惑,也就甭指望自己有什么数学天赋了!然而,在硅基智能大行其道的今天,数学这项比拼智力的学问,也在向着新的研究范式缓缓演进:从四色定理的机器证明到今天的lean语言辅助证明体系,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切实为数学家提供了全新的武器。当然,像OpenAI这类纯粹基于归纳而非演绎的推理思路,也算是另辟蹊径,只是现在对数学家还不太实用。而展望未来,假设有一天,AI能够自主发现和证明某些定理,而其复杂的过程又难以为人类数学家所验证,那时,对于这些AI定理,我们该不该信,又该不该用呢?谈到这里,我们不由得陷入了沉思......主播:@东东枪,@北冥乘海生,交流群请加bmchsl
从去年开始,各大手机厂商就开始争先恐后推出“AI手机”,并在苹果的呐喊声中达到了高潮。然而,除了发布会上的PPT,大家感受到的AI手机,似乎还在云里雾里。那么,AI手机到底是划时代的变革产品,还是蹭热点的营销噱头?本期,我们请到了北京交通广播《联e会》的主播徐冉老师,结合他对数码产品丰富的体验和洞察,一起来聊聊AI手机的话题。简单说,手机终端确实是最适合AI发挥其独特优势的场景,因为与通用的AI引擎相比,个性化的信息加工和服务能力,只有手机才能做到;另外,手机还具备调动大量的功能应用,用AI能力将其深度整合的机会。当然,这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个性化的便捷与隐私保护的风险该如何平衡。关于这一点,我们会有不一样的思考呈现给大家。主播:@东东枪,@北冥乘海生,交流群请加bmchsl
近来,A股从ICU直接蹦入KTV,又从KTV掉入铜网阵,交易量暴涨,某天甚至用户的下单都堵住了。为此,我们请来了前上交所核心交易系统的架构师——龙白滔博士,给我们聊聊这里的门道。龙博士告诉我们,A股虽然不是交易量最大的市场,但是由于交易制度的不同,实际的线上系统并发量,那是相当恐怖!从这个话题说起,我们了解到,由于各国交易制度的区别,不同的市场有着不同的“对韭当割”套路——比如某些券商看似慷慨的“免佣交易”,就是个陷阱。那么,二十年前,龙博士他们在构建面向中国市场的交易系统时,有哪些关键的技术挑战需要解决,为什么作为样板的德交所系统方案不能直接拿来,而近来A股交易量暴增后的爆单,是触达了系统的设计天花板,还是另有原因,这些有趣的问题,您都可以在龙博士的讲述中找到答案。对了,还有个事,您知道上交所的系统验收,是宝钢给做的么?当然,您要是关心在A股到底能不能挣着钱,我们宾主双方也就此问题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流,达成了一些无可无不可的共识,仅供诸位听众参考!主播:@东东枪,@北冥乘海生,交流群请加bmchsl
这一期的嘉宾,是高性能计算领域的顶级专家何万青老师。何老师除了历任阿里云和英特尔中国高性能计算的研发瓢把子,还是一位资深的《三体》迷和科幻布道者。何老师与《三体》的因缘很深,也是大刘早期的核心粉丝之一。这次我们聊的,是从二十年后回头看大刘的科幻世界,哪些是天启般的神预言,哪些又不同于实际的科技进展。虽然科幻小说并没有预测科技路线的义务,但对科幻品头论足,却能满足我们的恶趣味。《三体》构建的科幻空间,精妙神奇而逻辑自洽,比《沙丘》之流拿着武侠冒充科幻的作品,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然而,在AI和生物技术取得重大进展的今天,我们还是隐约发现了一个问题——大刘对生物智慧在科技进展中的超然作用,可能还是有些高估了......科技会不会进入一条高速前进,但方向盘和目的地并不在碳基生物手中的快车道呢?我们瞎说说,您就瞎听听。欢迎大家关注评论,等发下期视频的时候,从评论的关注者里抽出一名幸运听众,送一本何老师跟他的女儿合作翻译的神作《未来五百年》。主播:@东东枪,@北冥乘海生,交流群请加bmchsl
科技修道院的头一期,我们请来了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大前辈,《人工智能简史》与《理解图灵》的作者尼克老师。本期讨论的话题也特别有趣:谷歌作为大模型多项关键技术的引领者,却被OpenAI弯道超车,这究竟是因为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泯灭?其实都不是!尼克老师告诉我们,OpenAI的弯道超车,泛着第一性原理的伟大光辉!“学习”的科学定义是什么?什么是所罗门诺夫归纳法?OpenAI对人工智能的理解有什么优势?详细听完本期播客,您会感到醍醐灌顶,浑身舒畅......尼克老师提出了一个令人深省的观点:人工智能的可解释性是不可能的!人类要追求比自己强大的认知能力,就一定是自己无法直观理解的。听到这里,我们对人类的命运、技术的前途,陷入了深深的沉思......欢迎大家关注评论,等发下期视频的时候,从评论的关注者里抽出一名幸运听众,送一本尼克老师的新作《理解图灵》。主播:@东东枪,@北冥乘海生,交流群请加bmchsl
Comments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