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
人类观察日记!

30 Episodes
Reverse
这个国庆,小徐在东南亚海岛“从从容容、游刃有余”,而小王在英国“跌跌撞撞”,险些“连滚带爬”。旅行结束也来为大家汇报一下,我们反差巨大的旅行体验。从担心去泰国会被“嘎腰子”,到东南亚真香“不想回家”,小徐的苏梅岛“享福”之旅近乎完美。本期中也详细分享了如何选岛、选酒店、避雷餐厅、水肺潜水攻略,轻松又实用。也很适合想拥有一个完美假期的听友参考。【本期要点】01:32 为什么选择苏梅岛?与仙本那、巴厘岛、普吉岛的对比07:24 机票波折:东航取消、海航值机坑、去哪网客服“魔幻”体验15:57 酒店体验:W酒店服务细节、早餐“人脸识别”送餐28:04 5块钱接机服务很值!司机带逛711的“惊魂”与暖心32:11 入境体验:碰上“面色不善”的官员怎么办35:33 沙滩与海景:湄南vs查文、酒店私滩VS公共沙滩对比37:13 餐厅踩雷:好吃,但也有米其林刺客41:49 芒果糯米饭甜到发苦,茶都是甜的45:41 潜水体验:水肺潜水入门、台湾教练的mean与专业56:14 文化观察:麦当劳叔叔姿势、中日韩文化影响、泰剧妆容变化59:42 购物与伴手礼:关于王权免税店的迷思
这个国庆,小徐在东南亚海岛“从从容容、游刃有余”,而小王在英国“跌跌撞撞”,险些“连滚带爬”。旅行结束也来为大家汇报一下,我们反差巨大的旅行体验。本期围绕小王的英国十日自由行(伦敦-爱丁堡-利物浦)展开。除了一手的旅行观察见闻、踩雷避坑经验,也有在面对不可抗力因素时,如何处理并最大限度地挽回旅行损失!吃苦10天换来的“干货”,全部传送给你!【本期要点】03:00 为何要去英国?机票价格对比与文化研究兴趣06:20 整体体验:相比当游客,更适合当留子PART1:风暴触发的几个实用的经验10:31 买机票:国航退票券真的很香14:30 退火车票、改酒店如何避免损失?某程海外服务好评17:25 旅行险购买陷阱:一定要在出境前买PART2:博物馆/美术馆一览19:01 大英、VA、国家美术馆、泰特对比(还是巴黎好)27:52 本次最佳:安菲尔德球场参观体验!32:30 爱丁堡就是一个大型的天然乌镇PART3:吃住逛买的体验35:18 美食荒漠体验:干净又卫生的正宗印度菜好评39:10 超市与食材吐槽:不放血的猪肉、水果的水果味45:40 住宿体验:贵是真贵,普通也是真普通48:37 印度前台“暗戳戳”的态度52:27 遭遇半夜火警响了,正确的做法是?55:00 购物与伴手礼:希思罗机场有结账刺客!59:42 安全体验:没碰上小偷飞车党,但乞讨的人比想象的多01:01:02 总结:英国挺好,下次还去日本
在抢夺用户注意力的短视频红海里,经典电视剧的解读二创等内容,一点不逊色于花样翻新的短视频。为什么经典电视剧的二创,总能吸引我们反复观看?本期播客以《甄嬛传》《潜伏》《我爱我家》等经典剧为例,探讨了二创的四种类型:原教旨拉片、现实主义共鸣、拿来主义联动和AI脑洞整活。试图以此探讨:经典剧如何通过立体角色(如翠萍的“人类高质量女性”蜕变、安陵容的复杂共情)和时代映射,成为打工人的精神避难所;又是如何通过不断创新的生命力,让二创内容脱离原作成为文化符号。【本期要点】00:52 打工人为何沉迷经典内容而非新作03:10 二创的四种类型解析(原教旨主义、现实主义、拿来主义、AI联动)11:13 角色塑造的立体性:以翠萍、安陵容为例20:18 反派角色的复杂性:站长、谢若琳的“合理”动机30:08 李涯的“打工人悲剧”与信仰讨论35:49 喜剧角色的缺点如何成就经典(如《我爱我家》《武林外传》)44:42 时代共性问题:二创如何映射现实职场与生活52:07 为何现代剧难复刻经典剧的二创生命力55:47 总结:经典剧是安全感与自我认知的镜子
看姜文电影的乐趣之一,就是观影完毕之后来讨论、玩味一下其中的各种细节与隐喻。本期节目偏《你行!你上!》“电影细读”,伴随大量剧透,介意的听友请慎重收听(和翻阅shownotes)哇。当然有些细节,我们也还没有整明白,所以在本期中也提出了很多问题,也期待观影完毕的听友们来给点提点明示!【本期要点】01:43 超出预期的部分:这次很照顾观众+没有周韵!06:36 这回的故事是从哪一年开始的09:34 提问:反复被提及的“红绿色盲”是想表达啥11:00 沈启蒙、欧亚、王子曰…几个老师身上的“双重隐喻”拆解18:27 几个配角npc探讨:打扫厕所是啥意思,雷佳音的发型20:13 提问:于和伟的3场戏换了3个发型,有什么含义23:45 飞起来的郎朗和“两弹一星”报纸25:32 肖二和拉三这两首曲子,分别代表了什么30:19 这回郎爸究竟是一个人,还是更聚合37:07 两个钢琴家为啥会反复晕倒38:57 电影里4个让人感动的地方45:55 “天花板上头是啥”这段话,究竟想说什么49:58 从《你行!你上!》表达手法上的变化,看到了一些姜文的转变
2025年6月10号,音频独角兽喜马拉雅官宣被腾讯音乐收购。作为喜马前员工,这些年可谓经历了眼见它起高楼,眼见它宴宾客,眼见它多次冲击上市,最后选择被收购……追更多年终于迎来大结局。本期我们从个人经历与体验出发,讲讲这家曾经有过音频梦想的公司,从16-19年雄起,19-21年攀登上巅峰,再到如今,这10年的时间都经历了什么。以及这些年,音频行业和知识付都经历了哪些转变。【本期要点】00:50 收购新闻刷屏前同事圈,但放眼全网有些惨淡04:47 回忆杀:2017年的喜马拉雅有多狂?06:01 用户吐槽:会员套会员,吃相太难看?10:31 知识付费和它不复返的“黄金时代”17:34 扎心真相:音频行业是伪需求吗?22:01 播客火了,但喜马拉雅似乎没赶上这班车?27:09 当年老郭相声养活了半个APP?31:05 大厂入局:当抖音开始“听视频”,音频还香吗?39:44 收购后猜想:腾讯会把它变成QQ音乐“配件”吗?45:55 在喜马拉雅打工是种什么体验?54:30 知识付费现状:从“知识课堂”到“3小时速成韭菜课”01:05:26 终极拷问:音频行业还有未来吗?本时间轴由 AI 生成,内容仅供参考,不如直接听节目
在年轻人抛弃白酒的当下,酒桌文化以及与之关联的权力关系、人情世故,也逐渐成为了被网友调侃、甚至反感的现象。但要问:酒桌文化哪家强?中国山东最在行!山东人小王结合从小到大的成长经历,现身说法整套酒桌文化SOP,和山东女性吃饭不上桌的前世今生。并试图跟小徐一起探讨,从古代出士族,到如今的“鲁A济南车”,是什么造就了浩克山东保守土味的刻板印象。PART1 山东酒桌文化都有哪些讲究04:08 座次排序基本原则16:56 主陪职能、喝酒敬酒流程与花式祝酒词26:01 添茶倒水,应该先给别人倒还是给自己29:20 喝酒较劲的目的,就是把对方喝倒?34:52 山东酒桌上的常见酒与段位划分41:44 在山东,喝酒感受到的不是快乐,而是权力的传导PART2 “女性不上桌”与更多刻板印象55:16 关于不上桌这件事,小时候的体验是这样的01:05:18 相比加入酒桌体系+吸二手烟,女性也并没有那么愿意“上桌”01:09:15 明明江浙考公率是山东的2倍,为啥山东“考公大省”深入人心01:12:18 保守可能源自于“祖上阔过”01:21:48 酒桌文化与种种刻板印象,如今过时了吗
“擦边”被越来越多的讨论,但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的体感并不强。直到小王新注册了一个小某书账号,成功被传送进擦边世界的大门,而小徐刚好干了几个月的“颜(擦)值(边)”业务……我们发现,原来换个方式打开世界,已经擦的没边了!本期结合平台&用户视角,重点聊聊: 从18岁到60+,不同年龄段的男性,爱看什么样的擦边视频? 为啥作为冷启用户,解锁擦边视频的概率这么高? 擦边究竟擦的是什么边,为啥擦边视频不好管?【本期要点⏳】00:20 当我不小心在小某书误入了“擦边”的世界…06:04 为啥哪哪都能刷到擦边视频?在探索用户兴趣点上,它真的有用11:28 一直以为某音的颜值内容很高级,直到偶然测试了一次低端机型(微笑.jpg)19:30 女性也很喜欢看擦边视频?20:52 擦边这个领域,情况太复杂了……平台不是不想管,是真的不好管27:05 对比各年龄段用户擦边偏好,没想到中老年男性是最奔放的!46:15 所以,擦边的本质是什么50:00 福柯会如何看待当代的擦边内容,deepseek是这样说的
从软件到硬件,从小米手机到小米汽车,从早年的《Are you OK》出圈,到如今的一天三个热搜。雷军也从一位企业家彻底出圈,成为了网友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回看雷军的创业经历,ENFJ大剑哥雷军的种种操作,总是让身为紫人的我们眼前一亮。相比于冷漠理性的紫人大佬们,靠着对竞争和成功的执着,靠着洞悉“真理”抓住时代风口,披荆斩棘走上人生巅峰。绿人的成功路上多了更多的理想主义驱动和人情味。本期我们以雷军为例,通过《小米创业思考》复盘绿人的创业路。结合大量的小米创业中的案例故事,聊聊出奇制胜的绿人,究竟有哪些独到的厉害之处,看看雷军为什么能成为雷军。【参考书目】雷军(口述):《小米创业思考》梁宁:《真需求》【本期要点】PART1:绿人创业VS紫人创业07:25 当一个理想主义的手机外行,选择开始造手机18:55 紫人相信大力出奇迹,绿人相信“伟大的公司赢得人心”23:45 紫人在竞争中求胜,绿人眼中在座的各位都是朋友33:30 金山+卓越网时期的雷总:不懂运营的工程师不是好营销PART2:雷军的创业方法论41:40 互联网就是要不设边界?雷军:没有边界会走向盲目的混乱46:19 “溢出式”的产品品质追求:“反效率”是一种更高的效率55:10 相信口碑的力量,“让听得见枪声的前线拥有炮火呼叫权”58:01 小米客服的100分钟必有回应原则PART3:用mbti分析雷军的大剑哥人格01:02:06 F人的超能力:跟用户交个朋友01:11:32 外倾情感(Fe)+内倾直觉(Ni),ENFJ的亲民人设,刘备与奥巴马也有01:20:36 ENFJ弱点:回避冲突+过于乐观
“你真显小”“你真懂事”“你真努力”但听到这些夸夸的我们,仿佛被攻击到了最薄弱的地方。为什么有人能夸到别人心坎儿上,有的人一张嘴就让人尴尬?本期我们带着INTJ和INTP的不同的视角,探讨如何有效、真诚地夸赞别人,避免那些让人尴尬的“无效夸奖”。也尝试探索了一些在工作生活中,一些能用得上的夸奖思路与技巧。【本期要点⏳】PART1:听到就会让人内心炸毛的夸赞01:48 我很想成熟一些,求求别再夸我年轻了07:58你好贤惠、你好懂事……都是些 “利他性”无效夸赞10:36 当别人说“你好认真”,我觉得我像个大傻子PART2:我是紫人,请攻击我最薄弱的地方13:36 一句话击倒INTP:没关系,你已经很努力了16:12 INTJ听到“你说的都对,行了吧”,很难不上头18:50 工作里最怕遇到态度超好,但“我没听懂”人PART3:哪些夸赞让人听了很开心24:51 这些夸赞让人记了很多年26:47 能力更强的人的认可才是有效夸赞32:20 高段位夸人精:能捕捉到对方在意什么33:50 最安全的夸奖:结合过往回忆夸细节37:28 如何有效夸赞领导(不保证正确好用)PART4:如何看待夸人这件事41:30 不必硬凹,也不要内耗42:14 回应别人的夸奖:大可不必下意识地谦虚
为了更好地观察日本,1月中旬,我们带着多年积累的动漫、日剧、港乐、图书等丰厚“知识”,在东京寻找一种想象和现实重合的独特体验。本期节目中有我们这几天对东京人的观察体验,比如年轻人精致服帖的头发丝和妆容,服务人员给足的情绪价值……也有一些我们在交通出行、觅食与景点安排上的惊喜,与(哭笑不得的)踩坑经验。相比上一期以讲书为主,这期更轻快好笑,应该可以让你在收听过程中多次嘴角上扬。附上这次4天3晚行程简介,春节有出行需求的听友可参考:Day1-夜逛新宿歌舞伎町周边🏮Day2-allin迪斯尼海洋🎢狂刷12个项目Day3-镰仓大佛、长谷寺⛩️,湘南海岸看富士山,晚上银座、东京塔🗼Day4-涩谷任天堂旗舰店&原宿逛买🎎本期涉及到的书影音:书📚:罗兰·巴特《符号帝国》,伏霞《鱼翅与花椒》影视📽️:《京都人的秘密欢愉》《非自然死亡》音乐🎼:《东京人寿》《再见二丁目》《迷失表参道》动漫🎨:《JOJO的奇妙冒险》《海贼王》【本期要点⏳】PART1:东京街头观察3:25 动漫、日剧和港乐,让人对东京始终带着滤镜08:42 满大街都是精致的半湿刘海+裸妆温婉女生14:35 日本人是咋做到在地铁上不看别人、避免眼神的?17:55 (除了酒店前台小哥)服务态度都极好,情绪价值拉满23:06 小王:借用罗兰·巴特的视角,感受吃天妇罗的自由26:18 小徐:大将总教我怎么蘸料,一点也不自由,全是规矩PART2:攻略、经验&踩坑31:45 迪斯尼:“闯关”攻略,不必过度依赖小某书39:20 镰仓:惊喜景点长谷寺,完胜镰仓大佛44:02 交通:从机场进市区,看到“押上 无需换乘”千万别下车48:20 餐饮:觅食不要太相信谷歌地图,店铺标记并不全50:46 逛街:东京商场晚上关门挺早的,退税提前查好,好多东西得赶早,去晚了就没啦
在网友们的调侃中,中产是“最焦虑”的一群人。一面是精致人设、体面生活,另一面拼命鸡娃、卷自己。最近翻看东亚研究专家傅高义的《日本新中产阶级》,发现这份焦虑并不新鲜。早在60年前,在日本出现的“新中产阶级”,就已经提前“享受”上了这份焦虑。都说“日本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经历了日本快速发展的40年,和“失去的30年”,老“新中产”们究竟过着一种怎样的生活,他们是怎么度过危机的?这期我们试图结合历史背景,探索一点答案,和寻求一些启发。 温馨提示📌:本期节目可1.1-1.5倍速收听。 主要参考文献📚:傅高义《日本新中产阶级》王新生《日本简史》NHK特别节目录制组《老后破产》大前研一《低欲望社会》 提到的日剧📽️:《半泽直树》《Legal High》《为了N》《逃避虽可耻但很有用》【本期要点⏳】3:37 日本的新中产和国产中产,不太一样4:40 战后的日本为啥能快速“支棱”起来11:44 相比“老中产”,大多“新中产”们几乎只有“教育”这一条路18:49 有着稳定收入的“新中产”,日子也过的紧巴巴22:23 生在东亚,“卷”就像一种宿命27:53 对于“别人家的生活更幸福”的祛魅32:57 个人生活跟国际局势紧密相关:“石油危机”变转机41:30 来自日剧和畅销书的反馈:年轻人L型曲线躺平,老人养老问题严峻💌btw两位主播是非历史专业选手,节目中如果有不严谨的地方,也请批评指正。
保罗·柯艾略说:“中年是当你开始理解生活不是关于赢得和失去,而是关于成长和变化。”先后迈入30+中女群体的我们,这一年感受到了一些(可能)只有人到了30岁才有的生命体验。我们结合今年关注到的热点事件与书影音,做了个阶段性的自我感知总结。虽然没有长成社会期待里的“大人”,但回想自己的体验与经历,心里的声音依旧是:成为中女真好!【本期要点⏳】01:17 大学的我羡慕随时随地掏出电脑办公的白领(如今终于活成自己羡慕的样子啦T T)04:43 不必焦虑羞耻,这大环境,谁到了30岁都焦虑07:57 人到30+的笃定:我可以一辈子不结婚11:27 很开心看到越来越多的女性话题在被讨论14:47 年度电影《泳者之心》:咱们女性有力量20:15 对山东女性不能上桌吃饭的思考:坐茶几就是不上桌26:11 王慧玲与《基层女性》引发的热点讨论27:35 如今再看琼瑶奶奶的作品,是真·大女主30:27 逐渐习惯被小孩叫阿姨,被同龄人叫姐32:15 30岁后的医美:大道至简35:02 面对父母的衰老,逐渐成为家里的“顶梁柱”感谢每一位收听过我们节目的听友,让我们解锁了一份超出预期的【年度报告】,祝你2025开心快乐,新的一年我们继续相伴!
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在理发店、美容院,有时很难拒绝销售的强势营销;同事总让你帮忙,虽然内心不情愿,但就是张不开嘴拒绝;总是“心软”的为别人打破边界,而忽略了自己的感受和诉求……但同样面对这些场景,有的人的脸上却大大地写着“不好说话”,让别人不敢发问与挑战。本INTJ和INTP结合自己不同的成长经历,以及一些生活、家庭、职场中的高发场景,做了一次自我解析,探讨如何做个不怕拒绝的“痛快人”。如果你曾或者正在受困于此,希望这期的灵魂聊天可以给到你一些启发。温馨提示:本期节目可1.2-1.5倍速收听。【本期要点⏳】PART1:“不好说话”人设很有用02:52 由洗头小哥不认真,让我滴了一身水而引发的思考06:35 一通强势沟通,发型总监不敢吱声,我省了800块钱PART2 只要你敢阴阳怪气,就可以堵上亲戚的嘴13:29 “您说的对!虽然我没对象,但我今年就结婚生孩砸!”16:04 长辈催婚,他只是在享受judge晚辈的权力19:35 高标准对别人没有约束力,最后约束的还是自己PART3:如何应对总让你帮忙的同事/朋友22:17 半夜已经烧迷糊了,同事磨来磨去让我帮忙27:50 应对策略:要让别人明确知道,我付出了什么34:28 建立边界感:革命不是请客吃饭,我先假设你是恶意的PART4:原生家庭带给我们的“合理化”路径38:40 “乖孩子”长大后更不懂得如何应对冲突40:51 从小对“让别人失望”脱敏了,我不觉得让别人失望是我的错45:01 “超我”太强很容易焦虑和压抑50:36 凡是希望别人相信的话,都带有一定的诱导性53:30 在亲密关系里,INTP要的是100%的包容,INTJ要的是绝对的理解
美国大选结束,特朗普再次成为持续的焦点。本着“师夷长技”“知其所以然”的原则,本期尝试探讨4个问题: 结合《美国困局》,看在“敌人”基本盘稳固的情况下,特朗普如何重新定位“谁是我们的朋友”? 从互联网运营视角看,特朗普在IP运营和用户运营上,有啥借鉴之处? 哪些信号传递了特朗普“中央集权”的趋势? 结合《论美国的民主》中对中央和地方权力关系的阐释,浅析美国无法实现中央集权的原因。温馨提示:本期节目可1.2-1.5倍速收听,参考文献见最下方。【本期要点⏳】PART1:美国社会各阶层的分析03:27 民主党基本盘变化、“奥巴马选民联盟”各阶层用户与策略一览09:37 特朗普的“新朋友”:南部白人+锈带白领+少数族裔14:38 上一次特朗普为啥输了?选票问题、口罩影响PART2:“高级运营”特朗普17:51 大环境变化:用户想要个“说了算,说了干”的老铁21:00 IP打造:鲜明人设+清晰的卖点+朗朗上口的slogan22:34 希拉里“Love Trumps Hate”标语的搞笑乌龙25:41 用户策略:线上新媒体影响力+线下用户精细化运营PART3:特朗普政府的“集权”趋势29:17 特朗普与以往总统的不同,他有更多权力?32:58 共和党实际变成了“川党”,没人说不?34:07 3步走向“一权独揽”,清洗异己,得大佬支持,管住钱PART4 论一论美国的民主40:31 中央与地方的相对独立、高度自治42:51 自秦朝而来的大一统执念47:00 权力为什么会产生?权力是分配权【参考资料👀】 《美国困局——“新右翼”的兴起与挑战》,强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论美国的民主》,托克维尔,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 《社会权力的来源》,迈克尔·曼,刘北成/李少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知乎文章:共和党的四个派系——作为特朗普总统任期的结果,共和党和美国右翼普遍围绕着四个意识形态的权力中心展开 知乎文章:川普清洗共和党,世上再无“共和党”,只有MAGA党 B站视频:【帝王术 传教术】权力从哪里来,拳头从哪里来?制度优势:意识形态传播与组织构建【一横】
前有杨子爹味发言,后有麦琳熏鸡事变,爆款综艺《再见爱人4》真的让人“很开眼”。认真看了4期半之后,我们一边被气得睡不着,一边(努力地)冷静拆解3组伴侣在亲密关系中面对的难题与困境。本期重点探讨3个问题: 造成麦琳的情绪不稳定和主妇价值困境的根源,是不是李行亮? 作为同款人格,解读葛夕(INTJ)想要的爱,和留几手(INTP)以为的爱,究竟差在哪里? 人前“表演性人格”的杨子,究竟有没有真实的自我?温馨提示:本期可1.2-1.5倍速收听。录制节目的时候,我们看到了第5期上。【本期要点⏳】PART1:麦琳&李行亮7:00 麦琳为啥总是有应激情绪11:44 麦琳的心趴究竟想要什么?强价值认可19:27 麦琳的主妇价值困境:无法量化的付出怎么衡量?22:07 麦琳持续不满,让李行亮每天都在“求生保命”26:13 麦琳和李行亮在面对问题根源上,都选择了偷懒PART2:葛夕&留几手32:40 INTP:葛夕和留几手的CP很好磕33:43 INTJ:没有行为的爱就等于不爱36:09 “纯爱战士”葛夕,会被追妻火葬场吗44:25 留几手补偿了葛夕原生家庭里被压抑的部分PART3:杨子&黄圣依46:53 杨子身上的分裂感:又爹又小孩49:12 面具带太久,就忘记了面具之下应该有“自我”50:40 对照我们身边的“杨子”mini,跟这样的人做朋友还挺好54:50 从6个人里选3个人当同事,你会想选谁【关于我们👭】这是由大厂毕业的小王,和坚守在大厂一线的小徐,两个I人发起的一档闲聊播客。如果你觉得我们的节目还不错,欢迎订阅与持续收听。让我们一起从观察中获得乐趣,更清晰地认知这个世界和自我。如果你对节目有任何的想法与建议,都欢迎评论留言告诉我们,你的每一个反馈对我们都非常宝贵。
作为情商洼地+社恐,当INTJ和INTP看到别人拥有很多朋友,我们有些羡慕,又有些不解(因为不知道别人是咋做到的)。比起学习如何交朋友,做自我探索与分析,剖析自己交友观、探索为什么想交朋友……这些话题更容易吸引我们、让我们感到快乐。这一期我们认真探讨了一下交朋友这件事!送给同喜欢探索分析自己的小紫人,也送给那些想跟小紫人做朋友的人。节目中包含大量自我剖析,欢迎INT朋友们多多给我们反馈,丰富样本多样性~温馨提示:本期可1.2-1.5倍速收听。对INT人感兴趣的话也可以听听 06. 如何成为高情商!理性组INTJ和INTP深度自我解析&自救(结合mbti聊聊)【本期要点⏳】PART1:小紫i人会因为什么想要交朋友4:50 INTJ:当某天突然思考如果我结婚,朋友坐不满一桌时7:08 擅长social的E人朋友,总是能给我们带来亿点震撼13:04 INTP:朋友和同事的差别,只有朋友才能来我家PART2:小紫i人的如何看待其他人23:38 N人的世界有多抽象,S人的世界就有多具体27:26 小黄人(SP):做人最重要的就是开心+探索体验28:51 小绿人(NF):擅长理解他人、拿捏情绪的心理学大师31:30 小蓝人(SJ):看重秩序,守序善良,最可靠的一组?32:44 面对“表演型人格”(eg.ENFP),小紫人们浑身不自在PART3:小紫i人会为朋友做什么40:15 不利于交朋友的原因之一:无法向他人分享坏心情44:53 INTJ:愿意为朋友分享我珍贵的东西46:25 INTP:求真是我的天性,表演跟我相违背PART4:如何判断小紫i人有没有把你当朋友50:42 INTP:会给朋友评级,且定期评级55:47 INTJ:如果我感受到你的偏爱,那你就是我的朋友!1:02:01 冷漠只是INT人的保护色,一旦他们把你当朋友,会很努力的做一个好朋友节目中提到的表情包:【关于我们👭】这是由大厂毕业的小王,和坚守在大厂一线的小徐,两个I人发起的一档闲聊播客。如果你觉得我们的节目还不错,欢迎订阅与持续收听。让我们一起从观察中获得乐趣,更清晰地认知这个世界和自我。如果你对节目有任何的想法与建议,都欢迎评论留言告诉我们,你的每一个反馈对我们都非常宝贵。
《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上映时,作为小孩子的我们只觉得可乐。时隔20多年带着现在的眼光重看,我们对张大民带上了审视和批判的眼光,对剧中女性角色多了几分不平与憋屈。但更多的是,面对这个让人有些焦虑不安的大环境,我们在底层小人物张大民身上,找到了某种共情与安慰。经典的魅力,就在于它具有穿越周期的生命力。觉得工作不顺利、生活没意思?让张大民来治治你的精神内耗吧!温馨提示:本期可1.2-1.5倍速收听。没看过《张大民》也没关系,这期节目也可丝滑收听~【本期要点⏳】PART1:如今再看张大民,怎么这么多缺点5:21 大民三件套:小市民+贫嘴+“精神胜利法”15:30 大民的“自尊”:我穷、丑、没有本事,但我是好男孩19:21 张大民为什么错过了时代的风口?结合《学做工——工人阶级子弟为何继承父业》浅析25:50 如今带着“上帝视角”在审视大民,反观大民沉重的生活包袱,充满了理解和同情PART2:如今再看女性角色们的命运,让人看得很难受31:31 那个年代的“理想妻子”和“强势女性”是啥样35:27 “完美妹妹”大雪的感情线,看得好憋屈啊!39:20 剧里暗搓搓传递的价值观:缺少自主性=好?强势=不好?PART3:时代背景下的角色塑造与问题捕捉45:33 看这些男性角色,自动带入了我爸、我舅、我姨父49:50 为什么现在看不到《张大民》这样的电视剧了?对比《逆行人生》53:19 用户发生了变化,现在的用户似乎不愿意看真的56:00 看《张大民》有种俯视感,但为啥看《我爱我家》没有PART4:焦虑的时候,从张大民身上找点松弛感59:10 如今的电视剧,普通人、失败者当不了主角1:00:51 看完《张大民》让人觉得:我活的还不错【关于我们👭】这是由大厂毕业的小王,和坚守在大厂一线的小徐,两个I人发起的一档闲聊播客。如果你觉得我们的节目还不错,欢迎订阅与持续收听。让我们一起从观察中获得乐趣,更清晰地认知这个世界和自我。如果你对节目有任何的想法与建议,都欢迎评论留言告诉我们,你的每一个反馈对我们都非常宝贵。
网文作为互联网文化娱乐内容的“万物之源”,从早年的甄嬛传,到近年的长相思、长风渡,从网文孵化而来的大IP,吸引了大量的女性用户。有人说女频网文里厉害能干的“大女主”设定,代表了“女性意识觉醒”,也有人说女频网文的三观越来越让人厌烦,总是逃不过要有男人来爱我。相比男性从明清就开始沉淀男频小说的雏形,女性作者的创作历史虽然短,但女频小说依旧给了女性一个独立私密的空间,来释放在现实中未满足的需求和累积的痛苦。从最古早的“虐文”到最近出现的中老年爽文,作为资深网文爱好者+内容从业者,我们结合自己十几年的阅读经验,梳理出了一部“女频网文进化简史”,一起从中窥探女频文让人又爱又恨的真相!温馨提示:本期较长,可1.2-1.5倍速收听。【本期要点⏳】PART1:快速串讲:女频网文进化简史8:56 为啥女频网文的发展,一直落后于男频11:10 十几年前的初代网文套路:越虐恋=越情深? 代表作品:《蚀骨危情》《掌中之物》16:48 5-10年前,霸总文的多样形态:萌宝、兽世、穿书,映射了不同的情感需求21:47 dan美为啥吸引人:我是纯爱战士,我要极致的纯爱! 代表作品:《哑奴》,188男团28:28 近3-5年,高智商女主角登场;涉及类型:规则怪谈、无限流、悬疑类 代表作品:《81道送命题》PART2:延展讨论:为啥女频文让人爽的不痛快38:26 女性对于亲密关系的幻想,似乎找不到理想模式42:53 复仇爽文,为何总让人失望?一边反抗夫权,一边幻想霸总,让人很不爽52:29 对女尊文的疑惑:对比男频,在女频里,为什么能力不产生权力?55:37 在女频变着花样谈恋爱的时候,男频文已经杀疯了1:03:15 中年人喜欢看神医文,竟是想学中医知识?1:07:19 用户和流量的变化,让近几年好看的网文越来越少了1:12:51 叫好又叫座的爆款网文,其实一直没有女频文(让我们期待这一天早日到来!)【关于我们👭】这是由大厂毕业的小王,和坚守在大厂一线的小徐,两个I人发起的一档闲聊播客。如果你觉得我们的节目还不错,欢迎订阅与持续收听。让我们一起从观察中获得乐趣,更清晰地认知这个世界和自我。如果你对节目有任何的想法与建议,都欢迎评论留言告诉我们,你的每一个反馈对我们都非常宝贵。
作为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权力的游戏”,严肃版《是,大臣》,这部在2007年上映时遇冷的《大明王朝1566》,如今却在豆瓣以9.8分的高分遥遥领先。大量粉丝反复观看研习,不少创作者逐帧解读的拉片视频动辄百万播放。为啥这部剧这么火?大概是因为上朝如上班,职场要义,人情世故,危机公关,权力运作…在这部剧里说的明明白白。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上一期,我们主要聊了身在中央的嘉靖的-1们何以成事。本期我们主要探讨:(1)把焦点放在身在浙江旋涡中心的3位皇帝的-2身上,看优秀的中层如何承上启下、逆境翻盘。(2)结合剧中精彩的低层与底层人物图鉴,看个人的格局、能力与运气如何影响命运!温馨提示:本期可1.2-1.5倍收听,如果追求效率2倍速也没问题。【本期要点⏳】PART1:嘉靖-2,中层“三巨头”解析8:13 背锅人马宁远教学:事事汇报给+1,万不可越级沟通12:00 优秀中层胡宗宪、杨金水:能搞事,困境中最大限度争取空间21:00 另一种优秀中层:超级“不粘锅”+对上管理王者赵贞吉31:55 认真讨论:为啥地方来的非嫡系赵贞吉,能快速进内阁核心群PART2:精彩人物评点环节42:30 “大冤种”高翰文为啥能苟到最后48:25 被自己嫌弃的沈一石的一生:受困于低贱商人身份51:30 中低层郑泌昌:如果提早看出“改稻为桑”是死局,有机会脱困吗54:46 全剧异类海瑞海刚峰:唯一一个心里有百姓的人,刚的可怕【关于我们👭】这是由大厂毕业的小王,和坚守在大厂一线的小徐,两个I人发起的一档闲聊播客。如果你觉得我们的节目还不错,欢迎订阅与持续收听。让我们一起从观察中获得乐趣,更清晰地认知这个世界和自我。如果你对节目有任何的想法与建议,都欢迎评论留言告诉我们,你的每一个反馈对我们都非常宝贵。
作为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权力的游戏”,严肃版《是,大臣》,这部在2007年上映时遇冷的《大明王朝1566》,如今却在豆瓣以9.8分的高分遥遥领先。大量粉丝反复观看研习,不少创作者逐帧解读的拉片视频动辄百万播放。为啥这部剧这么火?大概是因为上朝如上班,职场要义,人情世故,危机公关,权力运作…在这部剧里说的明明白白。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本期我们把焦点放在嘉靖皇帝下属的3个-1身上,结合剧情一起来欣赏他们的出场戏份、名场面与经典台词,一起来学习下大明朝最大平台的最高级职业经理人们,是如何在职场生活中做人的!温馨提示:本期可1.2-1.5倍收听,如果追求效率2倍速也没问题。【本期要点⏳】2:13 主线剧情回忆:因财政危机而引发的权力斗争10:09 高能开会现场!如何在全年OKRreview&下一年业务规划上做汇报15:50 内阁首辅严嵩教学:如何几句话就说到领导心坎儿里21:18 司礼监大太监吕芳,六字做人箴言——思危、思退、思变26:35 三刷之后的新视角:冯保为什么抢着报祥瑞?还真不是因为出风头抢功32:22 看看人家皇帝的-1,对上对下的信任关系处理的极好!35:26 新任内阁首辅徐阶:低调能苟,苟个20年也能苟上一把手41:26 2个细节瞬间对“可爱老人”严嵩祛魅44:42 嘉靖为啥要倒严,真是因为严党贪污的太多吗?不见得【关于我们👭】这是由大厂毕业的小王,和坚守在大厂一线的小徐,两个I人发起的一档闲聊播客。如果你觉得我们的节目还不错,欢迎订阅与持续收听。让我们一起从观察中获得乐趣,更清晰地认知这个世界和自我。如果你对节目有任何的想法与建议,都欢迎评论留言告诉我们,你的每一个反馈对我们都非常宝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