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
赛博对话

30 Episodes
Reverse
本期嘉宾@苏黎世贝勒爷:知名汽车博主@堂主撩車:知名汽车博主赛博对话官:@赵璞节目介绍中国汽车如何“反向”征服欧洲?从慕尼黑车展上占据“半壁江山”的中国展台,到纽北赛道上让世界惊叹的中国性能车,一场深刻的产业变革正在发生。本期赛博对话两位知名汽车博主,身处德国的@苏黎世贝勒爷,与国内的@堂主撩車,围绕慕尼黑车展的现场见闻、中国品牌的设计与智能化优势、欧洲市场的真实挑战、BBA的坚守与困境,以及小米SU7、仰望U9等车型在海外引发的现象级关注,展开一场犀利而深入的探讨。这不仅是一场关于产品力的讨论,更是一次关于文化、习惯、成本与未来的全方位解析,带你看清中国汽车出海浪潮下的真实图景与未来路径。核心议题00:02:08 现场直击:慕尼黑车展的中国品牌存在感到底有多强?00:22:01 奔驰、宝马的新一代电动车命运如何?00:09:40 攻守异形:中国品牌开始“培养”欧洲用户习惯00:14:16 BBA的“历史包袱”与全球市场的平衡难题00:21:41 中国车出海,销量提升有哪些难题?00:28:22 欧洲市场的合规成本有多高?00:30:56 自建厂与借壳,哪种出海模式更优?00:34:28 小米没参展,却“无处不在”?00:39:57 纽北赛道:模拟器与真实驾驶的震撼差异00:50:03 中国车企“快”与欧洲车企“慢”,谁更合理?01:01:43 赛博对话:中国车企会让欧洲用上更便宜、更好的电动车吗?观看完整视频:微博/微信 @赛博对话加入深度讨论:sinacybertalk我们还有热点播客节目《热搜时代》同步更新中,欢迎订阅。
本期嘉宾张俊杰:蚂蚁集团副总裁、数字医疗健康事业部总经理节目介绍当 AI 成为穿越医疗资源鸿沟的桥梁,技术如何让看病更简单?蚂蚁集团副总裁、数字医疗健康事业部总经理张俊杰直言:“我们要让每个家庭都有值得托付的健康管家。”他也强调了技术边界:“AI 永远是辅助者”从200位名医AI分身7×24小时接诊,到家庭健康档案打通10类硬件数据,科技正让边远地区也能共享优质资源。本期《赛博对话》,赛博对话官电动Emma与张俊杰深聊:AI如何让医生 “分身有术”?医疗公平的技术答案藏在何处?核心议题00:01:45 AQ产品:AI原生健康管家的愿景与落地00:10:33 用户群体出乎意料:非典型互联网用户的反哺00:15:34 赛博养生:年轻人对中医、舌苔拍照的热情00:19:36 识别养生谣言:图文上传+AI辨伪00:28:06 AI如何影响医生工作?诊疗、科普、科研三重赋能00:38:45 AI会取代医生吗?造助手而非对手00:41:19 AI医疗的本质改变:从便捷到普惠00:45:35 AQ的终极愿景:为医疗健康带来微小而美好的改变观看完整视频:微博/微信 @赛博对话加入深度讨论:sinacybertalk我们还有热点播客节目《热搜时代》同步更新中,欢迎订阅。
本期嘉宾韩旭 文远知行创始人兼CEO,自动驾驶行业领军者,前密苏里大学终身教授大卫 惠尔智能创始人兼CEO,播客《大小马聊科技》主播,自动驾驶技术创业者赛博对话官:电动Emma节目介绍自动驾驶是否已从“科幻”走入“现实”?文远知行Robotaxi、特斯拉FSD、无人小巴、物流小车——不同技术路径背后,是怎样的商业逻辑与未来图景?本期赛博对话邀请到两位自动驾驶领域的实战派代表:文远知行CEO韩旭与惠尔智能CEO大卫,从无人驾驶的实际体验聊起,深入探讨技术差异、中美市场落地差异、安全与责任划分、创业公司的生存之道,以及自动驾驶如何真正重塑城市与人类生活。这是一场关于“自动驾驶如何从Demo走向Daily”的硬核对话,带你看清技术、资本与人性交织下的未来出行真相。核心议题00:01:32 特斯拉vs文远知行Robotaxi:技术路径与用户体验差异00:02:58 普通人用特斯拉跑滴滴能回本吗?00:09:24 安全性、成本、技术,如何平衡?00:13:49 如何拿下全球多国牌照?00:17:56 懂车帝辅助驾驶测试:为什么特斯拉表现最好?00:22:01 中国企业迭代能力:“对准目标,快速奔跑”00:23:06 除了Robotaxi,哪些自动驾驶场景已真正赚钱?00:25:01 自动驾驶公司如何说服投资人?00:27:45 为什么很多自动驾驶大佬转做人形机器人?00:30:55 创业至暗时刻如何度过?00:36:29 从教授到CEO:韩旭的性格修炼与情绪控制00:39:56 自动驾驶实现后,社会将如何改变?观看完整视频:微博/微信 @赛博对话加入深度讨论:sinacybertalk我们还有热点播客节目《热搜时代》同步更新中,欢迎订阅。
本期嘉宾老麦 少数派创始人陈达 少数派 Apple 主编赛博对话官:高飞 至顶科技总编辑节目介绍2025年苹果秋季发布会刚刚落幕,全球科技爱好者的目光再度聚焦。此次发布会不仅是iPhone 17系列的亮相舞台,更有全新产品线iPhone air正式登场,以5.6毫米的极致厚度重新定义了“轻薄”。在这场发布会结束仅10小时后的特别录制中,我们邀请到刚刚少数派创始人老麦与从现场归来的少数派Apple主编陈达,带来第一手的新机体验与深度观察,揭秘iPhone 17的妥协与创新、Apple Watch的健康功能进阶、和AirPods的AI语音新场景。从苹果自研芯片C1X的战略意义,到AI功能落地的缓慢真相,再到库克时代苹果的产品哲学与接班人猜想,本期节目不仅是一次新品解读,更是一场关于苹果未来十年走向的思维碰撞。核心议题00:01:28 发布会现场氛围:媒体“抢首发”小技巧揭秘00:04:02 线上发布会,少了乔布斯式的现场魅力00:06:29 iPhone 17全系升级总结:高刷、Pro影像、air新形态00:12:02 Apple Watch、AirPods Pro 3:健康监测+实时翻译00:13:19 iPhone aire的超薄背后:eSIM、芯片、电池00:14:54 谁会买 iPhone air?00:18:13 苹果做轻薄不是为了炫技,而是折叠屏的技术预演?00:21:33 苹果在专业视频领域的优势:稳定性、生态、工作流整合00:26:17 吴彦祖、王嘉尔:明星代言+专业拍摄00:34:44 历届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产品:iPhone 10、Vision Pro、Newton00:39:26 苹果AI:是憋大招还是真落后?00:45:37 库克 vs 乔布斯:一个经营帝国,一个定义产品00:52:50 谁会是下一任苹果CEO?00:55:47 苹果的下一个“iPhone级”产品会是什么?观看完整视频:微博/微信 @赛博对话加入深度讨论:sinacybertalk我们还有热点播客节目《热搜时代》同步更新中,欢迎订阅。
本期嘉宾图灵的猫:创伴AI CEO,B站2024百大UP主高飞:至顶科技总编辑赛博对话官:李艮基,鲸海拾贝创始人&CEO节目介绍2025年8月的AI领域风起云涌:GPT-5发布却反响平平、DeepSeek发布V3.1、谷歌开发者大会展现AI与场景的深度融合……现在的AI发展,已不再是模型的军备竞赛,而是落地场景、创业生态与人类协作方式的全面演进。本期赛博对话邀请到两位深耕AI行业的观察者与创业者高飞和图灵的猫,从谷歌开发者大会的现场观察聊起,深入探讨AI应用的理性与感性平衡、中国开发者的出海优势与挑战、AI内容造假与反诈的长期博弈,以及智能体(Agent)未来的发展方向。一场关于“AI如何真正融入千行百业”的硬核对话,带你看清AI技术浪潮下的创业真相与未来机遇。核心议题00:02:08 谷歌开发者大会观察00:04:39 中国AI开发者出海优势:速度、创意与影响力00:07:50 AI如何降低出海门槛:多语言能力打破最大障碍00:12:53 智能体与大模型,是“此消彼长”还是“水涨船高”?00:16:12 “温水煮青蛙”效应:为何我们总觉得AI进步变慢了?00:20:09 “有图有真相”时代终结后我们该怎么办?00:26:21 AI的主战场为何从ToB转向了ToC?00:32:07 人与AI的三种关系:俯视、平视与仰视00:34:23 AI“硬核”应用场景:AI+生命科学、工业4.0的巨大潜力00:37:21 欧盟工厂的AI实践: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00:40:43 AI时代的新创业模式:用AI解决行业痛点00:45:40 给AI创业者的建议:团队要小、场景要小00:54:18 创业蓝海来自你的初心00:59:47 AI时代创作者的文艺复兴01:02:54 未来的杀手级应用:AI将如何重塑教育、搜索与创作?01:14:46 GPT-5发布却反响平平?01:18:59 赛博热搜:文科生如何AI创业?观看完整视频:微博/微信 @赛博对话加入深度讨论:sinacybertalk我们还有热点播客节目《热搜时代》同步更新中,欢迎订阅。
本期嘉宾大头博士先生:中科院在读博士,科技大V、资深机器人足球观察者胡标:中国农大山海队(本届3V3比赛冠军)指导教师、RoboCup资深研究员赛博对话官:电动Emma节目介绍在刚刚落幕的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上,中国代表团上演了震撼一幕:中国机器人足球队在3V3和5V5项目中以全胜战绩横扫对手,5V5决赛中更是击败了以机械实力强悍著称的德国队,一举夺冠。这枚金牌不仅属于赛场,更瞬间点燃了人们对人形机器人的革命的期待。球迷们也不禁调侃:中国足球的未来,是不是还得靠机器人?本期节目,我们深入这场堪称“机器人奥运会”的赛事幕后。我们邀请到足球3V3冠军队——中国农业大学上海队的指导老师胡标,与资深机器人足球观察者、科技大V大头博士先生,从机器人足球赛的战术部署、清华的“踢高球”绝技,聊到机器人足球的规则、技术瓶颈与未来展望。为何机器人走路像“脑血栓”?为什么大家都用中国制造的机器人?2050年机器人能否踢赢人类世界杯冠军?我们从一场比赛的胜负聊起,深入到算法博弈、产业崛起、技术瓶颈。这不仅是关于技术如何“拯救”足球的故事,更是一场关于中国科技如何在新兴赛道上一战成名,并试图为世界第一运动赋予全新定义的赛博对话。核心议题00:01:40 揭秘中国机器人足球全胜夺冠幕后00:03:36 清华“踢高球”算法:强化学习练出的绝技00:07:05 为什么机器人走路像“脑血栓”?00:08:47 机器人足球规则科普:自主发球、判罚与换人机制00:11:22 机器人能分清队友和对手吗?00:14:22 训练机器人踢球看C罗集锦有用吗?00:17:18 吊打德美,中国机器人产业崛起靠内卷?00:26:13 3V3、5V5、7V7,人越多越难吗?00:30:04 名场面盘点:机器人跳高、撞人、断腿坚持跑完00:34:16 足球机器人 vs 其他项目:智能与对抗的双重考验00:36:48 2050年机器人能踢赢人类世界杯冠军吗?00:39:46 机器人足球还有“足球的魅力”吗?00:42:52 未来会不会有机器人球星?00:46:11 机器人运动会对行业和大众有什么影响?00:52:16 现场看机器人踢球体验分享00:55:39 机器人运动是否只是大国游戏?01:00:19 赛博热搜:如果机器人能说话,会吵架甩锅吗?观看完整视频:微博/微信 @赛博对话加入深度讨论:sinacybertalk我们还有热点播客节目《热搜时代》同步更新中,欢迎订阅。
本期嘉宾一苒:资深汽车媒体人朱玉龙:资深汽车媒体人Eva 李艳:赛博对话官节目介绍2025年的汽车市场风起云涌:小米SU7创造销量神话、特斯拉光环褪色、理想I8遭遇滑铁卢、乐道L90重新定义家庭纯电……这一年的车市,不仅是产品的竞争,更是品牌、技术、服务与用户心智的全面较量。本期节目邀请两位资深汽车媒体人一苒和朱玉龙,从各自最期待的新车聊起,深入分析当前汽车市场的梯队格局、品牌生存逻辑、服务与产品的博弈、安全营销的底线,以及特斯拉在中国的未来。一场关于“谁能活下来”的硬核对话,带你看清2025汽车行业的真相与未来。核心议题00:02:02奔驰CLA:回归品牌本质的命名哲学00:02:50小米YU7:现象级产品背后的品牌跨界力量00:04:36 坦克500:越野+智能的全新赛道00:06:10 汽车品牌梯队划分:传统派vs新势力派00:08:49 活下去的关键:品牌溢价vs规模效应00:11:29 传统车企的反击:品牌力成决胜关键00:14:13 汽车的多样性:为何车不会变成“手机一样的工具”?00:17:05 吉利银河:传统车企转型新能源的成功样本00:21:35 依然眼中的黑马:领跑持续增长的背后逻辑00:26:10 I8vsL90:家庭纯电六座车的终极对决00:37:38 乐道L90做对了什么?尺寸、空间、成本控制与宣传策略00:42:59 服务与产品:能否兼得?未来的服务模式何去何从00:52:22 特斯拉在中国:从神坛走向“保守选择”00:59:18 2025下半年预测:插混/增程将迎销售高峰01:03:35 理想I8撞卡车事件:安全测试娱乐化的舆论反噬01:08:59 有公信力的碰撞测试?01:14:23 令人印象深刻的营销案例大盘点01:19:02 什么是好的营销?真实、可持续、与产品强关联01:32:32 赛博热搜:续航打折、买车时机、车型选择建议观看完整视频:微博/微信 @赛博对话加入深度讨论:sinacybertalk我们还有热点播客节目《热搜时代》同步更新中,欢迎订阅。
本期嘉宾谭旻:优必选CBO带领团队研发出全球首个实现自主换电的工业人形机器人。高飞:至顶科技总编辑长期观察机器人产业的技术迭代与商业落地。赛博对话官 电动Emma节目介绍2025年的世界机器人大会比往年更加热闹——展台上不再是笨拙的机械臂,而是灵活行走、自主协作的人形机器人,它们正在工厂、家庭甚至马拉松赛道上证明自己的价值。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技术革命?人形机器人会如何重塑我们的未来生活?本期《赛博对话》走进这场科技盛宴,邀请到机器人行业的两大重磅嘉宾:优必选CBO谭旻以及至顶科技总编辑高飞,带你深入探讨:为什么灵巧手和类人身高成为人形机器人的“标配”?如果AI伴侣比真人更懂你,人类的情感关系将如何重构?为什么说中国机器人公司“内卷”背后是国运的较量?这期对话将打开一扇通向未来的窗,一起见证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千行百业的关键时刻!核心议题00:01:15 世界机器人大会的热闹与变化00:03:32 人形机器人的技术突破:从“不能动”到场景落地00:06:09 为什么人形机器人需要像人一样的身高和灵巧手?00:10:48 机器人行业的数据闭环:仿真数据vs真实数据00:14:50 机器狗与宠物经济:低技术门槛的高情感价值场景00:17:34 养老陪伴机器人的社会价值与市场潜力00:19:15 中美机器人产业对比:中国的工厂优势与定义权00:26:31 机器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AI驱动还是硬件优先?00:30:35 AI的记忆力问题:从“金鱼博士”到长期记忆00:32:55 通用智能vs专用智能:机器人与汽车的差异00:39:52 猫砂机的成功:AI解决宠物经济的痛点00:42:03 数字生命与家族记忆:机器人作为“数字祠堂”00:53:37 机器人伴侣vs真人伴侣:物种繁衍与情绪需求00:58:25 机器人进入千家万户的时间表:10-20年还是更久?01:08:02 全球市场差异:中国工厂vs欧美家庭需求01:12:46 机器人行业的国运竞争:不是花拳绣腿,而是真刀真枪01:19:13 中国如何应对美国AI投入差距?01:26:06 深圳、长三角与京津翼的机器人门派之争01:32:09 赛博热搜:AI男友/AI女友的价格与实现路径01:40:13 科技与永生:数字生命能否实现人类终极梦想?观看完整视频:微博/微信 @赛博对话加入深度讨论:sinacybertalk我们还有热点播客节目《热搜时代》同步更新中,欢迎订阅。
本期嘉宾周鸿祎:360集团创始人 @红衣大叔周鸿祎周鸿祎,科技行业领袖,以“红衣大叔”的身份活跃于短视频平台,以独特风格吸粉超千万。姜哲源:松延动力创始人,董事长姜哲源作为清华学霸出身的年轻创业者,带领团队打造出价格低至3.99万元的“儿童体型”机器人,并成功在马拉松比赛中跑完全程。赛博对话官:电动Emma @电动Emma节目介绍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迎来爆发式增长,从波士顿动力的后空翻机器人到特斯拉的Optimus,从工业流水线上的机械臂到家庭中的陪伴型机器人,这一领域正以惊人的速度重塑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方式。然而,技术的突破背后,仍隐藏着诸多挑战:机器人如何真正走进千家万户?数据瓶颈如何突破?商业化落地究竟还有多远?本期《赛博对话》走进国内机器人创业公司松延动力,与创始人姜哲源和科技行业领袖周鸿祎展开深度对谈,共同探讨人形机器人的现状与未来,犀利剖析行业痛点,分享他们对机器人商业化路径的独到见解。从机器人的价格、应用场景,到行业面临的数据难题、与汽车公司的优劣势对比,再到创业经验分享以及 AI 对人类未来的影响等,全方位展现人形机器人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可能,深入探讨这一前沿科技背后的故事与挑战。核心议题00:01:03 价格战打响:从3.99万到6万,人形机器人如何定价?00:03:06 最快落地的商业模式:干活机器人 vs 情绪价值机器人00:07:40 通用机器人的“卡点”:数据不足与五年之期00:08:41 真机数据 vs 仿真数据:谁更有价值?00:13:59 人机协作:远程操控能否突破数据瓶颈?00:16:38 救灾、高危场景:机器人的“替身”价值00:20:54 仿真人头的定制化:从林志玲到“老板分身”00:28:05 汽车公司入局:创业公司的优劣势00:32:30 人形机器人的顶尖模式:运动控制+大模型+仿真人脸00:35:49 机器人奥运会:拳击、体操与流量密码00:39:19 中美机器人产业差距:供应链与数据之争00:42:25 清华学霸创业:如何补足市场与管理短板?00:44:08 周鸿祎的创业建议:找Smart Money,抓四件事00:57:37 向理想汽车学什么?产品经理的极致思维01:06:55 机器人维修费比修车贵吗?01:07:54 终极问题:AI会让人类更幸福吗?观看完整视频:微博/微信 @赛博对话加入深度讨论:sinacybertalk我们还有热点播客节目《热搜时代》同步更新中,欢迎订阅。
本期嘉宾刘耀:F1赛车解说员 @刘耀_FLy李丹:领克汽车运动主理人赛博对话官:张若楠 @若楠不加糖节目介绍F1大电影《狂飙飞车》的热映让更多人感受到了赛车运动的魅力。这部电影不仅还原了F1赛道的真实场景,更由七届世界冠军汉密尔顿亲自担任制片人,将这项“地球上最快的运动”推向更广泛的观众。但电影之外,真实的F1世界究竟是怎样的?本期节目邀请F1解说刘耀和领克汽车运动主理人李丹,从电影背后的真实赛道故事聊起,深入探讨F1的历史、规则、技术与中国元素。为何F1被称为“赛车运动的巅峰”?中国品牌距离F1还有多远?周冠宇的成长之路能否复制?从卡丁车到F1,培养一名车手需要付出多少?两位嘉宾将分享他们的行业洞察与亲身经历,带你走进热血沸腾的赛车世界。核心议题00:02:23 电影《狂飙飞车》的震撼体验00:04:50 F1赛事规则详解:从练习赛到正赛,如何争夺杆位?00:10:02 F1赛车究竟有多烧钱?00:12:36 F1的商业帝国:承办费、转播权与车队分红00:22:16 中国品牌与F1:技术储备与市场考量00:25:33 领克征战WTCR:从首站夺冠到推动中国赛车文化00:27:54 赛车技术下放民用有哪些阻碍?00:36:09 培养F1车手有多难?00:41:19 中国赛车国际地位:周冠宇进了F1,就是一种夺冠00:52:12 F1中国热:从盗版转播到一票难求01:01:30 赛车工程师与机械师:如何进入F1围场?01:13:19 中国品牌F1车队的可能性:合作还是自研?01:21:29 下一个周冠宇在哪里?01:29:25 赛博热搜:如何体验赛车氛围?观看完整视频:微博/微信 @赛博对话加入深度讨论:sinacybertalk我们还有热点播客节目《热搜时代》同步更新中,欢迎订阅。
本期嘉宾卢放 岚图汽车CEO @岚图汽车卢放曾先后就职于一汽大众,一汽轿车,2018年后加入东风体系。现任岚图汽车CEO。2025年,卢放在社交平台发布了以蒙眼挑战的形式成功完成了AEB超高速紧急刹停挑战的测试视频。赵璞 资深车评人 @赵璞2008年以编辑身份开始车评人生涯,先后在《汽车族》杂志、易车网任职。2017年成立赵璞工作室,现为车评人、主持人。主持人 @电动Emma节目简介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加速洗牌的当下,车企与科技巨头的合作模式正成为影响市场格局的关键变量。当行业陷入 “降价潮” 与 “内卷” 困境,哪些企业可能难以过关,又该如何在价格战中守护产业链的健康?用户需求的快速变迁,正倒逼车企从 “造好车” 向 “造用户需要的车” 转型,这种转变中藏着怎样的挑战与机遇?本期《赛博对话》,新浪新闻特邀岚图汽车CEO卢放与资深汽车媒体人赵璞,展开一场直击行业痛点的深度对话。从传统车企与新势力的转型差异,到智能汽车未来的技术突破方向;从用户对 “松弛感” 的极致追求,到车企出海面临的二手市场困境,两位嘉宾以多年行业经验为支点,拆解汽车产业变革中的复杂谜题。无论你是关注新能源赛道的从业者、纠结购车选择的消费者,还是对行业趋势好奇的观察者,都能在这场对话中找到共鸣与启发。核心议题00:01:44 岚图与华为的合作模式:深度绑定还是独立探索?00:09:08 传统车企如何应对互联网时代的营销变革?00:11:01 用户共创:“同吃同住”理解用户需求00:15:42 如何靠“舒适度”赢得MPV小众市场00:23:22 车企没有资格去“教育用户”00:27:14 “从右向左”的传统车企VS“从左向右”的新势力00:32:17 汽车安全:从被动安全到全域安全00:36:16 智能危机:如何认知机器的技术边界00:40:04 雷军、马斯克前车之鉴:个人IP对品牌的影响00:42:50 价格战下的高端品牌生存之道00:50:17 未来汽车行业,只会剩5家车企?01:00:29 半幅方向盘、屏幕换档,造车盲目创新大吐槽01:02:55 中国车企出海,如何保证售后?01:06:43 汽车行业最让人意想不到的变化是什么?01:11:57 人才竞争:传统车企与互联网车企的优劣势01:13:56 未来5-10年,汽车形态的变革大预测01:19:00 赛博热搜:30万预算选岚图还是特斯拉?观看完整视频:微博/微信 @赛博对话加入深度讨论:sinacybertalk我们还有热点播客节目《热搜时代》同步更新中,欢迎订阅。
本期嘉宾高飞 至顶科技总编辑邝君豪 FATIII航空编辑赛博体验官 在下小苏节目介绍民航局新规要求充电宝必须通过3C认证才能带上飞机,这一政策背后有哪些技术逻辑和安全考量?本期节目邀请科技博主、至顶科技总编辑高飞,与航空领域专家、FATIII航空编辑邝君豪,深度解析充电宝自燃的物理原理、3C认证的真实意义,以及国际民航安全标准的差异。从气压变化到电池管理系统,从劣质电芯到行业监管漏洞,揭秘为何充电宝会成为“飞行隐形杀手”。核心议题00:01:29 充电宝新规实施首日:机场安检的“混乱”与应对00:03:44 充电宝为何在飞机上更易自燃?气压变化是关键00:05:23 釜山航空事件复盘:一个充电宝如何烧毁整架飞机?00:08:04 用橙汁灭火?锂电池自燃处置全流程00:10:49 手机VS充电宝:为何品牌设备更安全?00:13:15 3C认证的四大防线:电气/机械/环境/阻燃测试00:15:42 罗马仕召回事件:有3C认证为何仍自燃?00:16:29“贴上去”的3C标志有用吗?00:23:46 国际航班:CE/FCC/3C认证如何兼容?00:29:30 监管与市场:优胜劣汰or破窗效应?00:31:48 安检难题:3C标志为何不醒目?00:35:43 不同国家的安全标准为何不同?00:43:13 电子消费品的行业未来00:44:04 高铁会跟进禁令吗?00:49:32 电子垃圾困局:废弃充电宝的归宿00:57:54 赛博热搜:鼓包能否用?磁吸充电宝更危险?观看完整视频:微博/微信 @赛博对话加入深度讨论:sinacybertalk我们还有热点播客节目《热搜时代》同步更新中,欢迎订阅。
嘉宾介绍:凯文·凯利,《连线》杂志创始主编。人们经常亲昵地称他为KK。在创办《连线》之前,是乔布斯最喜欢的杂志《全球概览》的编辑和出版人。1984年,KK发起了第一届黑客大会(Hackers Conference)。凯文·凯利被看作是“网络文化”(Cyberculture)的发言人和观察者。电动Emma:赛博对话官节目介绍:当人工智能开始重塑我们的工作、生活和创造力时,我们不禁思考:人类与AI的边界在哪里?本期《赛博对话》,主持人电动艾玛连线凯文·凯利(Kevin Kelly),围绕AI如何改变就业、创造力、伦理以及未来社会的权力结构展开深度探讨。从蓝领工作的不可替代性,到富人阶层对“纯人类服务”的奢侈追求;从AI如何倒逼人类提升道德标准,到一人公司如何借助AI管理百万协作,凯文凯利揭示了技术革命背后的社会隐喻与人性本质。当中美关系因AI竞争进入“糟糕的婚姻”状态,当健康数据透明化与人工肾脏技术重塑生命伦理,凯文·凯利拆解AI时代的全球格局与人性挑战。从教育体系的东西方差异,到智能眼镜取代手机的倒计时;从“乐观主义塑造未来”的哲学,到年轻人“刻意贫穷”的生存实验,这场对话既是对技术权力的冷峻分析,也是一封写给未来创造者的情书。收听提示:本期为英文对话,关注微信公众号“赛博对话”或添加sinacybertalk获取更多节目相关内容。时间轴00:01:02 凯文·凯利谈新书《2049》与AI的颠覆性影响00:04:43 富人的特权:未来只有穷人直接与AI打交道?00:06:01 蓝领就业危机:凯文·凯利的过渡期理论00:08:27 马斯克的预言:机器人将比人类多三倍?00:10:48 低效的价值:艺术、哲学与创新为何是AI时代的核心?00:13:01 未来热门职业:AI治疗师、AI课程顾问与道德训练师00:18:11 一人公司的未来:AI如何助力个人管理百万级协作?00:22:31 富人的奢侈:不与AI打交道的“纯人类社交”00:24:26 AI写作,从基础翻译到“联合创作者”00:30:13 中国AI产品的印象:技术趋同还是文化差异?00:30:55 中美AI时代关系预测:从“敌人”到“共同育儿的糟糕婚姻”00:37:20 印度为何是潜在赢家?00:40:50 中国基础教育强,但美国更擅培养“提问者”00:43:43 AI会加剧不平等?凯文·凯利的反直觉答案00:47:14 智能眼镜取代手机?至少还需25年的技术渗透周期00:49:23 健康数据透明化悖论:个性化医疗与器官掠夺的伦理困境00:54:31 《2049》核心思想:乐观主义者才是未来的建筑师00:56:20 给年轻人的反常识建议:体验贫穷、保持怪异、“浪费”一年观看完整视频:微博/微信 @赛博对话加入深度讨论:sinacybertalk我们还有热点播客节目《热搜时代》同步更新中,欢迎订阅。
本期嘉宾林达华博士: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执行董事及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和大模型首席科学家电动Emma:赛博对话官节目介绍2025年AI技术迎来爆发性突破,但哪些是颠覆性创新?哪些是营销泡沫?本期商汤科技首席科学家林达华深度解析:从“随机创作”到“精准控制”,图像生成如何跨入生产环节?百万智能体互联将如何重构社会协作网络?面对AI失业潮倒计时,林达华坦言:体力劳动更难替代,创造力竟是人类最后防线?除此之外,节目还探讨了大模型开源VS闭源生死局、算力卡脖子下的中国突围路径等,带你畅想与智能体合作的未来世界。核心议题00:01:29 2025年,AI有哪些革命性突破?00:04:57 智能体协议:AI开始超越人类认知边界00:08:05 DeepSeek流量暴跌50%?00:10:38 闭源模型生死战:Windows/Linux生态对决在AI时代重演00:14:50 AI成本暴降280倍:算力革命如何改写产业规则?00:32:09 谷歌AI眼镜复活!硬件+AI=下一代交互终端?00:40:32 中美AI对决:中国供应链优势VS美国策源创新00:45:02 科学家/高管/极客,三类AI创业者生存法则00:53:46 商汤战略揭秘:如何卡位生产力革命?01:02:08 通用机器人需突破三大枷锁01:10:18 失业恐慌VS职业解放01:22:25 数字人复活逝者:商汤黑科技实现以假乱真背景补充:商汤科技是一家行业领先的人工智能软件公司,以“坚持原创,让AI引领人类进步”为使命,被业内称为“AI四小龙”之一。商汤拥有深厚的学术积累,并长期投入于原创技术研究,不断增强行业领先的全栈式人工智能能力,涵盖感知智能、决策智能、智能内容生成和智能内容增强等关键技术领域,同时包含AI芯片、AI传感器及AI算力基础设施在内的关键能力。观看完整视频:微博/微信 @赛博对话加入深度讨论:sinacybertalk我们还有热点播客节目《热搜时代》同步更新中,欢迎订阅。
本期嘉宾周芸:蚂蚁集团副总裁,数字蚂力董事长兼CEO杜兰:博士,世界数字科学院国际首席人工智能官电动Emma:赛博对话官节目介绍《赛博对话》首次迎来全女嘉宾阵容!本期节目邀请蚂蚁集团副总裁周芸、世界数字科学院国际首席人工智能官杜兰,聚焦AI如何重构消费体验、职场规则与产业逻辑。从“千人一面”到“一人一面”,从AI客服超越人类情商,每个人都可以做一人公司吗?除此之外,嘉宾们也犀利探讨:女性如何用包容力突破科技行业天花板?女性领导者如何用“低竞争焦虑”创造科技新范式?两位嘉宾也分享了自己的职业经历和人生态度,呈现一场了关于技术与女性的先锋对话。核心议题00:01:48 服务业的终极革命:从“千人一面”到“一人一面”00:03:43 AI平权:普通人秒变“一人公司”CEO00:08:06 不需要创造力、审美力、沟通能力的岗位最危险00:11:57 OpenAI靠女性智慧走向大众00:13:54 情商对决:AI客服靠完胜人类?00:21:51 蚂蚁“黑客松”:非技术人员的逆袭00:24:22 AI教育与AI创业00:28:41 物理AI:AI要来到真实的这个世界00:31:50 营销、制造、服务业中的AI颠覆与困局00:39:00 不要看AI会取代什么工作,要看AI能产生什么新工作00:42:59 AI来帮我们炒股挣更多钱吗?00:48:25 杜兰:从国企到科技企业的追梦之旅00:51:17 周芸:科技和投资的旋转门00:57:23 晋升秘籍:专注于当下的每一件事01:04:02 女性优势觉醒:看见终极目标01:11:19 抗焦虑秘方:马拉松教会我的“15米哲学”01:18:21 赛博热搜:订酒店被“杀熟”?AI上司来了怎么办?观看完整视频:微博/微信 @赛博对话加入深度讨论:sinacybertalk我们还有热点播客节目《热搜时代》同步更新中,欢迎订阅。
本期嘉宾阑夕:知名科技博主@阑夕中国互联网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独立评论人之一。他以犀利的商业洞察和跨领域分析著称,深耕科技、互联网及数字经济领域超十年。潘乱:赛博对话官@潘乱节目介绍618大促已从京东的“独角戏”演变为全行业的“混战”,而今年的618更是乱象丛生:美团跨界搅局、小红书开放跳转、先涨价再打折……本期《赛博对话》邀请知名科技博主阑夕对话赛博对话官、科技评论人潘乱,复盘这场年度消费盛宴背后的商业暗流。从大促的起源、淘宝京东曾经的辉煌,聊到如今让消费者唾弃的复杂玩法;从“货架电商复兴”,谈到美团京东的“互换后排商战”......节目不仅揭示了平台间的博弈与商家生存现状,更犀利指出:当拼多多喊出“天天都是618”,美团用30分钟送达颠覆囤货逻辑,传统大促是否已走到尽头?而在这场流量与数据的战争中,低价已经不再是唯一叙事,消费者究竟如何杀出重围?本期主题00:01:20 大促的起源:从清库存到消费IP00:05:38 定语越来越多、数字越来越模糊的大促战报00:09:32 膨胀、满减、秒杀......复杂规则背后是KPI?00:13:43 京东美团“互换后排”:外卖、电商和闪购三位一体00:19:30 小红书:种草和拔草的悖论00:23:47 北美的直播带货为什么做不起来?00:27:16 货架电商的复兴:直播电商天花板已现00:31:07 阿里“回归淘宝”战略:中小商家能否重生?00:35:39 产品大吐槽:只发展技术,不顾用户体验?00:37:44 AI颠覆电商:从数字人直播到AI客服的伦理争议00:46:25 我在北京送外卖:骑手和用户谁被困在算法里?00:50:34 仅退款叫停:低价不再是第一优先级00:59:39 关税战:出口转内销行得通吗?01:03:23 赛博热搜:个性化推荐、AI比较、个人电商新机会观看完整视频:微博/微信 @赛博对话加入深度讨论:sinacybertalk我们还有热点播客节目《热搜时代》同步更新中,欢迎订阅。
本期嘉宾彭林,爱否科技CEO @爱否科技官方作为科技行业资深媒体,彭林连续多年亲历WWDC现场,深度解读苹果生态战略。从拟物化到扁平化,再到今年的“阳光房”设计,他见证了苹果UI设计的每一次变革。Randy,苹果学生编程挑战赛Top50开发者新星,凭借情绪疗愈应用斩获WWDC学生挑战赛奖项,展现了AI时代年轻开发者的惊人潜力。蓝白,爱否科技主笔横跨科技与人文的跨界观察者,既关注技术革新也重视用户体验。作为长期苹果生态用户,对AI时代的隐私与便利性矛盾有独到见解。高飞,赛博对话官 @高飞节目介绍每年6月,全球开发者和科技爱好者的目光都会聚焦于苹果的年度开发者大会,也就是WWDC。2025年的WWDC,苹果没有带来万众期待的硬件新品,却用一场UI革命,向世界展示了它的未来野心。本期赛博对话集结老中青三代科技观察者——亲历多届WWDC的爱否科技CEO彭林,爱否科技主编蓝白,以及苹果学生编程挑战赛Top50获奖者Randy,带大家直击2025苹果WWDC现场。从拟物化到扁平化,再到如今的空间化,苹果的UI演进不仅是视觉风格的迭代,更暗藏着对AR眼镜、全玻璃iPhone等未来硬件的铺垫。但与此同时,苹果在AI领域的保守策略也引发争议:当谷歌、微软全力押注生成式AI时,苹果依然坚持端侧计算与隐私优先,这究竟是远见,还是固执?除此之外更有一线现场体验:WWDC的“白人饭”有多难吃?现场开发者和媒体态度差别有多大?更有片尾彩蛋,千万别错过!本期主题00:01:45 WWDC现场直击:印象最深刻的是片尾曲?00:05:23 iPad多窗口功能引爆欢呼?00:08:38 嘉宾打分环节:60分及格还是80分优秀?00:10:20 阳光房UI,苹果在埋伏什么硬件大招?00:14:20 iOS的进化:拟物化、扁平化、空间化00:18:31 安卓跟进阳光房,心有余而力不足?00:22:05 揭秘苹果学生编程挑战赛00:26:12 苹果内部员工都在用AI写代码?00:29:00 “如果一个人还在手敲代码的话,那他一定是个傻子”00:33:31 苹果AI: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00:36:35 在苹果,智能化的重要性低于隐私安全00:42:37 中国市场,安卓和苹果的差距正在缩小00:44:49 下一代终端:眼镜等穿戴型产品00:47:12 赛博热搜:苹果的饭“巨难吃”?观看完整视频:微博/微信 @赛博对话加入深度讨论:sinacybertalk我们还有热点播客节目《热搜时代》同步更新中,欢迎订阅。
本期嘉宾李永乐@李永乐老师:知名科普达人从北大物理系高材生到中学金牌教师,李永乐用深入浅出的讲解让百万网友爱上物理。作为最早一批知识类自媒体人,他亲历了在线教育从萌芽到爆发的全过程,如今更积极探索AI与教育的融合创新。田密:知名教育集团CTO作为中国教育科技领域领军人物,田密从腾讯、阿里顶级技术专家转型教育赛道,带领学而思构建教育垂直大模型。他坚信AI将重塑学习方式,实现“大规模因材施教”的教育梦想。主持人:电动Emma@电动Emma节目介绍当高考遇上AI,会如何改变教育的未来?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横跨教育界与科技界的两位重磅嘉宾——用短视频征服学生、用AI做PPT的“国民教师”李永乐,和从互联网大厂转型教育科技的AI实战派田密。从AI能不能预测高考题,到选什么专业不会被AI取代,我们分别从教师和学生不同的视角来看AI时代的教育改革,探讨教育平权能否靠技术实现。两位嘉宾更以亲身经历,分享了关于专业选择、名校价值、终身学习的独到见解——在技术颠覆传统的时代,真正的竞争力或许从未改变:保持热爱,持续创新,与时代共成长。本期主题00:01:20 AI时代会出现牛顿还是莎士比亚?00:06:37 高考选专业:冷门专业会消失吗?00:09:51 专业,究竟要选喜欢的,还是“好就业”的?00:14:27 学霸方法论:解开难题的成就感,和明确目标的动力00:19:05 在AI时代,名校光环更重要了?00:23:30 AI能押中高考题吗?00:24:17 90%学生不会用AI学习,只会用AI抄作业00:27:05 有了AI,老师备课再也不用画PPT了00:33:27 教育“自动驾驶”:AI助教已到L2级别?00:35:58 为什么Deepseek不能搞教育?00:37:32 未来老师的核心竞争力:从“教书”到“育人”00:42:07 未来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从“答题”到“提问”00:44:03 本科毕业三条路:工作、读研、出国怎么选?00:49:49 同一个知识点教20年,如何保持热情?00:52:08 从互联网大厂到教育科技:用AI改变教育的初心00:55:56 AI是教育平权的希望还是加剧不平等?00:58:17 AI同声传译盛行,还要不要学外语?01:06:45 年轻人如何找到终身热爱的事业?01:08:12 赛博热搜:家长批作业、教育减负、早恋难题大讨论观看完整视频:微博/微信 @赛博对话加入深度讨论:sinacybertalk我们还有热点播客节目《热搜时代》同步更新中,欢迎订阅。
本期嘉宾李松蔚@李松蔚PKU:北京大学心理学博士,心理咨询师知名心理学家,因担任现象级情感综艺《再见爱人》特邀导师而被大众熟知。作为中国心理咨询领域的先锋实践者,他解读当代人的精神困境,以“反套路”思维打破传统心理科普范式,被称为“人间清醒型咨询师”。简里里@简里里:简单心理创始人/CEO作为中国首个垂直领域的心理咨询移动互联网平台“简单心理”的创始人,她将专业心理咨询推向大众化的先驱。她创立的心理咨询平台已服务超百万用户,打破“心理求助=脆弱”的偏见。主持人:电动Emma@电动Emma节目介绍本期节目,我们聚焦AI时代下的心理健康议题,邀请心理学家李松蔚和简里里展开深度对话,探讨虚拟情感关系、当代人的无意义感以及AI对心理咨询行业的颠覆可能。从“AI伴侣”的兴起聊到青少年意义感的缺失,两位专家揭示了技术如何重塑人类的情感需求:当算法能提供“完美回应”,真实关系的价值何在?面对“不婚不育”“工作无意义”等时代症候,他们分享了心理学视角的解读——物质丰裕后,精神困境反而成为新的挑战。节目中还探讨了AI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前景:从辅助诊断到成为“情感外挂”,技术能否替代人类咨询师的共情能力?在这场充满人文关怀的对话中,李松蔚和简里里不仅拆解了当代人的心理迷思,更提供了实用的情绪调节方法。无论是“如何减少内耗”的生活建议,还是“拖延症背后的心理动机”的专业分析,都直击现代人的核心焦虑。最后,两位老师回归本质:在AI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真实连接,或许才是对抗虚无感的终极答案。本期主题00:01:57 跟虚拟男友/女友谈恋爱,能称为一段关系吗?00:03:57 AI的模拟感受,是人投射在水中的倒影00:07:32 从乙女游戏到AI伴侣,情感需求从未改变00:09:40 年轻人恐婚恐恋爱,本质是回避负面体验?00:13:54 女性生育焦虑:社会叙事与个人体验的撕裂00:15:57 青少年心理问题激增,是因为太早拥有“巅峰体验”?00:24:22 健康的亲子关系,要平衡“依赖”和“独立”00:29:57 减少内耗秘诀:“户外散步法”与“情绪言语化”00:32:50 生儿育女,真的无意义吗?00:42:36 工作无意义感:人真的能热爱工作吗?00:48:48 AI心理咨询:算法经验vs人类温度00:56:01 心理咨询是不会被取代的“传统手艺”01:02:38 明星心理困境:活在“人设监狱”里的隐形代价01:09:46 推荐书单:《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馅饼里包了一块天》01:16:35 拖延症:那些“赶死线”的人究竟在享受什么?01:29:40 AI时代,要找到属于自己的时刻观看完整视频:微博/微信 @赛博对话加入深度讨论:sinacybertalk我们还有热点播客节目《热搜时代》同步更新中,欢迎订阅。
本期嘉宾傅盛@傅盛:猎豹移动董事长兼CEO、猎户星空董事长从产品经理到带领猎豹移动上市,再到二次创业All in AI,傅盛经历了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完整周期。遭遇谷歌下架事件后,猎豹市值缩水97%的至暗时刻让他重新思考商业本质,最终转型突围。作为实战派创业者,他带领团队用两周开发新产品,90%代码由AI生成。主持人:电动Emma@电动Emma节目介绍本期节目,我们对话了中国AI行业元老级人物傅盛,揭秘在AI创业狂潮下,技术与应用,谁才是未来赢家?从产品经理到互联网创业,傅盛带领猎豹移动三年闪电上市,市值巅峰50亿美金。在猎豹移动遭遇谷歌下架重创后,他选择All in AI二次创业,创办猎户星空。七年沉浮间,他亲历了AI行业从阿尔法狗狂热到ChatGPT爆发的完整周期。如今,他带领团队在服务机器人赛道走出差异化路径。在这期深度对话中,我们听到了这位连续创业者对AI产业的前瞻判断:从“人形机器人是无奈解”的技术哲学,到“动态壁垒才是真护城河”的竞争策略;从猎豹移动市值缩水97%的至暗时刻复盘,到如今用AI两周快速开发产品的实战经验。傅盛用七年AI创业经历证明:在这个技术快速迭代的时代,离用户最近的应用公司,往往才是最后的赢家。本期主题00:00:52 傅盛“凡尔赛”:再创业是因为成功后太空虚00:04:41 作为 AI先驱,猎户星空为何不是“六小龙”?00:07:10 AI Agent是“炒”热的?00:08:38 人形机器人不是最优解,而是一种无奈解?00:10:15 掌握底层技术的公司最难赚钱?00:13:46 用AI生成90%的代码,两周时间上线新产品00:15:05 中美AI生态对比:硅谷的“巧劲”与中国的“硬实力”00:20:53 AI出海如何避坑?00:23:12 七年沉浮,靠动态技术壁垒构建护城河00:28:46 从马斯克、雷军看创始人光环效应00:32:08 市值缩水97%后,靠金刚经防抑郁00:34:43 傅盛创业密码:学习能力、好奇心、互联网风潮00:45:08 至暗时刻:花一亿美金买教训00:50:45 筛选人才的新标准:AI使用频率00:56:05 创业者要学会“修炼内功”01:00:34 家庭机器人展望:距离走进千家万户还要等多久?观看完整视频:微博/微信 @赛博对话加入深度讨论:sinacybert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