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
不是那種天文學 Astronomy, But Not What You Think!
不是那種天文學 Astronomy, But Not What You Think!
Author: 不是那種天文學
Subscribed: 23Played: 135Subscribe
Share
© 個人
Description
天文研究者與大眾之間,似乎隔著幾億光年的距離。
《不是那種天文學 Astronomy, But Not What You Think》是一檔由清大天文研究生團隊製作的 Podcast,試圖用輕鬆自然的語調,講述那些被誤解、被浪漫化、也被忽略的天文日常。
我們曾於國科會創意科普影片競賽中獲得金獎與創意獎的肯定,本節目希望以許多大眾熟悉的疑問為起點,串連研究中的真實問題與趣味故事,介紹從星際塵埃到黑洞、從望遠鏡到電腦模擬的多元議題。透過聲音,我們邀請你一起看見星空背後的科學與熱情。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不是那種天文學 Astronomy, But Not What You Think》是一檔由清大天文研究生團隊製作的 Podcast,試圖用輕鬆自然的語調,講述那些被誤解、被浪漫化、也被忽略的天文日常。
我們曾於國科會創意科普影片競賽中獲得金獎與創意獎的肯定,本節目希望以許多大眾熟悉的疑問為起點,串連研究中的真實問題與趣味故事,介紹從星際塵埃到黑洞、從望遠鏡到電腦模擬的多元議題。透過聲音,我們邀請你一起看見星空背後的科學與熱情。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9 Episodes
Reverse
你知道發現天王星跟紅外線的人,
其實原本是一位音樂家嗎?
更猛的是,
他還自己磨鏡片做望遠鏡、發現紅外線、編星表⋯⋯
他就是被譽為「恆星天文學之父」的威廉.赫歇爾!
除了威廉之外,
他的妹妹卡羅琳發現彗星,
他的兒子約翰是創立皇家天文學會的創辦人之一,
根本就是把18、19世界的英國天文發展史當成家史!
我們這集就來聊聊「赫歇爾」這個天文界的傳奇姓氏!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你以為做天文就是待在天文台看星星?
其實很多時候,是背起行囊,在地球上漂泊。
本集我們再次邀請到潘璽安教授,
分享她一路從澳洲念博班、
到德國與日本當博後、
最後回到台灣的經歷。
聊聊不同國家的學術文化、
教授們的帶人方式、
生活節奏與「天文觀測」風格。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天文學家到底都在望什麼遠鏡?
如果你對「天文學家平常都在看什麼?」這題好奇已久,
那這集一定不能錯過!
本集我們邀請到淡江大學的潘璽安教授,
來跟我們聊聊real天文觀測。
星系交互作用的精彩研究,
以及從一張張星系影像中,
看見宇宙互相拉扯、重構與共舞的故事。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一場跨越數十億年的長跑,
是一對星系擦身而過、又回頭相擁的故事。
這集,我們要介紹星系演化其中一個最浪漫(?)的領域:
星系交互作用與合併。
不只是撞在一起那麼簡單,
每個細節,都會改變這場宇宙之戀的結局。
當兩個星系靠近,
它們的氣體會擠壓、恆星會扭曲,
黑洞也會被喚醒、開始進食,
整場宇宙級的共舞,從初見到糾纏,直到融合。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學天文物理的我們,相信神嗎?
天文學家仰望宇宙、研究恆星、解碼星系,
但你有沒有想過,
這一切,會不會其實只是更高維存在的模擬遊戲?
這集我們首次嘗試無腳本閒聊,
聊聊世界觀與宇宙哲學。
我們沒打算找答案,
但想邀請你,一起問問看。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你知道嗎?
一百年前,我們甚至不確定銀河系外還有沒有其他星系。
1920 年,美國國家科學院上演了一場史詩級對吵,
兩位天文學家為了「宇宙到底有多大」吵到出版成書。
這場辯論後來被稱為「天文世紀大辯論」,
也是我們對宇宙認知劇烈轉變的開端。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為什麼LIGO在星期二和星期三的偵測率超低?
假日跟平日晚上的偵測率特別高?
原來,重力波探測器可能不是在偵測宇宙,
而是在偵測上班族的作息?
這集我們來聊聊天文界最新發現:
重力波探測器的偵測率很可能被「人類什麼時候在開機、什麼時候在休假」這些事情搞偏了。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目前台灣只有少數幾間大學開設天文相關學程,
招生名額更是少之又少,
比星星還難數,比老闆還難追。
這集,我們再度請到星星爆破專家——潘國全教授,
不過這次不講超新星爆炸,
我們來聊聊清大天文組:
清大天文組和一般物理系有什麼不一樣?
想申請天文組,需要什麼特質?
與國外天文系的差別?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你知道你全身上下,
都是爆炸後的星星屍體拼出來的嗎?
沒有在開玩笑,
你我都是超新星的行走骨灰罈。
本集我們邀請星星爆破專家––清大潘國全教授,
帶我們從恆星的崩潰講起,
講到微中子的火力支援、爆炸的失敗現場,
還有天文學家怎麼靠觀測與模擬,
拼出這場恆星的命案現場。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當兩顆黑洞在宇宙中旋轉、碰撞,
它們不只發出宇宙級的能量,
還會在時空中泛起陣陣「漣漪」。
這集我們要介紹的主角,重力波,
是愛因斯坦從方程式裡推導出來的理論波動,
是時空被擾動後誕生的能量訊息,
是來自黑洞、中子星、甚至宇宙初期的低語。
而我們,花了百年才終於「聽見」它的聲音。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你現在,正在被數兆個微中子穿透身體。
不過不用驚慌,
因為它們基本上不理你也不打算碰你。
這集我們要介紹的主角,
是物理界的社交邊緣人––微中子。
這顆粒子曾經只是個「理論腦補出來的東西」,
後來花了二十幾年才被抓到現行犯,
然後又突然搞失蹤,
結果才發現他其實只是會偷偷變身。
這集我們從它的歷史、抓捕過程、變身技巧,
一路講到現在物理學家怎麼想用它來看見宇宙的新樣子。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天文人喜歡什麼電影?
除了《星際效應》這種科學顧問掛保證的經典,
其實也有像《關鍵少數》這樣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感人神作,
還有種馬鈴薯的、談戀愛的、被複製的、光劍互砍的⋯⋯
這集我們不吐槽、不討論硬核科學,
單純想推薦幾部跟天文沾得上邊,
又好看得要命的電影給你。
如果你最近剛好不知道要看什麼,
這集或許可以給你靈感。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你知道嗎?
在我們銀河系的上下兩側,
居然飄著兩對巨大的「泡泡」!
到底是誰在銀河系中心吹泡泡?
是接二連三引爆星星們,形成的猛烈星系風?
還是超大質量黑洞曾經噴射出來的高能噴流?
抑或是震波把電子加速到發光發熱?
這場「吹泡泡大賽」的背後,
其實隱藏著銀河系中心那顆黑洞的年少輕狂。
而當我們把伽瑪射線、
X射線與微波觀測拼在一起時,
真相逐漸浮現……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當一個天文學家已經夠難了。
當一個天文學家,
還同時是兩個孩子的媽,
會發生什麼事?
本集我們邀請到今年獲得「傑出女科學家獎」的 楊湘怡教授,
分享她如何從一位愛看星星的高中生,
到博士後時期的工作小孩蠟燭兩頭燒,
最後走到國際級研究者的旅程。
我們也聊到女性在科研路上的真實挑戰:
不只是在追趕進度的壓力中尋找平衡,
更是在還未完全公平的環境中努力發光。
雖然時代確實有改變,
但從制度到文化,
仍有不少地方需要慢慢修補。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黑洞除了吃東西,還會「回擊」星系?!
本集我們邀請到黑洞噴流專家,
清大天文所花——楊湘怡教授,
聊聊黑洞的神祕力量!
有些用發光發熱,有些用嘔吐物,
讓星系的新生兒計畫瞬間降溫!
我們還會聊到:
✨ 黑洞和星系是怎麼一起成長的
✨ 為什麼它們的關係緊密得像「命運共同體」
✨ 科學家如何用超級電腦模擬,揭開背後的秘密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這集我們來聊聊觀星的基本眉角:
避開滿月、使用紅光燈源等等。
讓你看得清楚,也不打擾別人。
還有我們的私房觀星地圖:
🌠 塔塔加:高海拔,開天率高(但超冷)
🌠 杉林溪:看星星也能住飯店,還有導覽
🌠 離島、海邊:光害少,只要天氣好就是天堂
🌠 排雲山莊:半夜出門上廁所一定要看一下銀河
🌠 清境觀星園:親民舒適、初學者友善(ps私心推薦早餐)
再推薦幾個可以申請參觀的天文台:
墾丁、清大、鹿林。
最後工商一下
——全國大學天文社聯盟統籌製作的「全臺星空地圖」即將上線!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你以為我們講膩黑洞了嗎?
不,這集才是真正的高光時刻。
從類星體、Seyfert 星系、電波星系、到直衝地球的 Blazar,
看起來完全不一樣,其實全是同一顆超大質量黑洞在搞事。
它有時像星星、有時像星系,有時安靜吸,有時瘋狂噴,
本集揭曉:這些活躍星系核(AGN)其實是:
視角不同的同一個天體。
AGN 統一模型告訴我們,
它是大象。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黑洞不是只有一種,
它們有分級、有構造、有個性
——還有超乎想像的胃口。
這集,我們從質量分類聊起:
恆星質量、中等質量、超大質量黑洞。
再來是黑洞的周邊結構全圖解:
吸積盤、塵埃環、噴流……
它們怎麼形成?又藏著哪些宇宙能量轉換的祕密?
還會教你怎麼用大鍋湯、漏斗和水管,
理解這些最難觀測的天體構造。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宇宙中最神秘的天體之一,
大眾最熟悉的陌生人。
黑洞究竟是什麼?
從18世紀的「暗星」,到廣義相對論中的事件視界,
從天鵝座X-1的X射線,到銀河中心的恆星繞圈圈,
再到那兩張轟動全球的黑洞照。
這集,終於帶你認識黑洞的全貌。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每次我說我在學天文,
我爸媽就會說:
「你以後發現星星記得幫我們命名喔!」
但很抱歉⋯⋯天文學家的命名系統,不是這樣玩的。
從星星到行星,從望遠鏡到模擬程式,
命名背後有一整套有邏輯又⋯⋯意外搞笑的規則。
以及天文學家對縮寫的執念:
MaNGA、FLAMINGO、SPAM、
GADGET、GRUMPY、ALCOHOL
通通不是你想的那樣!
至於那顆周杰倫星,是真的嗎?
還是跟你網路上買來的「星星命名證書」一樣假?
讓我們一起來破解這場命名大亂鬥!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