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佛海濤心
佛海濤心
Claim Ownership

佛海濤心

Author: 生命電視台

Subscribed: 2Played: 157
Share

Description

【海濤法師法音弘傳|全球雲端共修 慈悲心燈永續】
諸位善知識,法緣殊勝!即日起,您最熟悉的慈悲法音——海濤法師開示講座,將跨越時空界限,於全球兩大音頻平台 Apple Podcast 與 Spotify 正式上架!
萬里弘法於雲端 一鍵聆聽佛法藏 海濤法師數十年行腳世界,以「但願眾生得離苦」的悲願,將佛法甘露化為生活智慧。如今,無論您身處高鐵通勤、居家灑掃,或深夜靜思,只要指尖輕點,即刻沐浴在師父的慈悲法語中。
即刻搜尋平台:「佛海濤心」 願我們在聲聲法語中同證菩提,以耳根修行,成就自利利他的菩薩道! 「佛法不離世間覺,耳聽心轉即是禪。」——海濤法師 (歡迎Tag需要正能量的善友,同沾法益)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4 Episodes
Reverse
點燈開智慧02

點燈開智慧02

2025-09-2141:41

海濤法師在「點燈開智慧02」中,深入闡述點燈對臨命終者的殊勝利益。法師強調,為父母、眾生乃至替動物點燈,能使其臨終時得三種光明:憶念善法、心生歡喜念佛、身心清淨無苦,從而避免墮入惡道,往生善趣。點燈功德無量,不僅能消業障、開智慧,更能以慈悲心利益幽冥眾生。法師鼓勵大眾以清淨發心廣設明燈,並將一切功德回向眾生,實踐無私奉獻的菩薩精神,這才是點燈真正的智慧與意義。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點燈開智慧01

點燈開智慧01

2025-09-1445:51

海濤法師開示「點燈開智慧」,闡明點燈不僅是形式,更代表以光明智慧照破無明。法師強調,點燈的真實功德在於動機與發心,應以慈悲菩提心為眾生點燈,願其離苦得樂、開啟智慧。點燈能積聚無量福德,消除業障,並藉佛力照亮幽冥,利益六道眾生。法師引用經典說明,點燈者將獲身相莊嚴、生活安樂、智慧明澈等殊勝果報,但一切根本在於清淨發心,而非執著形式。真正點亮的是自性光明,以智慧超越愚痴,利益一切有情。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慈悲修福報

慈悲修福報

2025-09-0755:11

海濤法師於苗栗弘法禪院以「慈悲修福報」為題開示,強調修福報的核心動機應是「不為自己,要為眾生」。法師指出,點燈、供水、供香等一切供養行為,皆應以清淨的菩提心進行,將功德迴向給父母、祖先及一切有情眾生,這才是正確的業報觀念。真正的修行在於將對個人的小愛,轉化為對所有眾生平等無私的大悲心,並透過利他的行為來累積成佛的資糧。法師鼓勵大眾時時保持正念,以清淨動機廣修供養,並將一切功德布施眾生,方能真正離苦得樂,圓滿福慧。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海濤法師103年於台中五方講堂開示「般若波羅蜜的智慧」,從除夕團圓、祭祖等傳統習俗切入,闡述佛教「萬法皆空」的核心思想。法師強調,雖然世間一切本是虛幻,但眾生仍有執著與需求,因此修行菩薩道者須以慈悲心「滿眾生的願」,體貼他人需要,給予快樂。真正的修行不僅是讀經持戒,更要積極利他,將一切眾生視如至親,並以空性智慧超越痛苦,達到自在解脫。最後鼓勵大眾常念《心經》,以般若智慧自利利他,圓滿菩提。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生命的教育

生命的教育

2025-08-2456:51

本集是海濤法師在雲林觀音講堂的開示 主題:生命的教育 主要是說明,佛教的最主要的生命教育,分作兩個方面 對自己生命的關懷,進一步對其他生命的關懷…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慈悲心

慈悲心

2025-08-2156:30

本集是海濤法師在恆春五公寺 的開示 主題:慈悲心 內容是說明 要如何展現慈悲心的力量- 點燈 放生 施食 超渡來利益痛苦無助的有形無形眾生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海濤法師在本次的演講中,強調修持菩提心的核心在於「把握當下」與「精進不懈」。並提醒世人應時刻警惕「無常」,應把握當下積極行善,斷惡修善,以慈悲心利益眾生。真正的修行者需超越自我,承擔眾生之苦,如同菩薩發願成為「世間的引導者」,並在日常生活中實踐空性智慧,破除執著。 法師進一步闡述,作為菩薩,必須征服自身缺點,如脾氣、欲望、懶惰等,因為這些都會阻礙幫助他人 。學佛不僅是一種宗教信仰,更是學習佛陀圓滿的品質,以服務所有生命 。為此,必須不斷精進學習、累積資糧,並尋找嚴師來督促自己,而非追求輕鬆愉快的修行方式 。一切修行皆應「福慧雙修」,並觀照一切法皆為「空性」,不執著於表象,深刻理解緣起性空的道理,才能真正服務廣大眾生,保持正面的心態與行為 。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自利利他

自利利他

2025-07-0654:16

海濤法師以「自利利他」為主題,闡述佛教修行的核心精神──以慈悲心為本,利益眾生為行。無論念佛、誦經、持咒或任何修行,都應以救度眾生為出發點,體現「無我」精神,如此才能達到「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的境界。 法師比喻左手代表眾生的苦難,右手象徵佛菩薩的救度,呼籲信眾通過持咒、施食、放生等善行,幫助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的眾生脫離痛苦。此外,海濤法師也開示如何正確親近善知識、遠離惡友,以及避免誹謗其他宗教或法門,強調慈悲與正知正見的重要性。 最後,法師鼓勵大眾點燈供佛,將功德回向眾生,共同發願往生淨土,成就菩提心。這篇開示融合了理論與實踐,引導信眾從利他中實現自利,體現佛法的大愛與智慧。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般若智慧

般若智慧

2025-07-0255:01

海濤法師此次以「般若智慧」為主題,深入探討佛法如何引導眾生離苦得樂。他指出,快樂分為「暫時的快樂」與「解脫的快樂」,前者需通過持戒、布施、修十善業來累積福報,後者則需透過戒定慧的實踐,斷除貪瞋癡的根源。 法師特別指出,持戒的功德遠超布施,並勸誡大眾避免殺生、偷盜等身惡業,以及妄語、惡口、兩舌、等口惡業,方能獲得真正的快樂與福報。此外,他提倡以慈悲心對待一切生命,透過放生、念佛等方式累積善緣,並進一步修習菩提心,自利利他。 法師結合生活實例與佛法教義,鼓勵聽眾將佛法融入日常,重視孝親尊師、慈悲護生,並以思惟與觀照引導自心遠離執著。最終透過般若智慧洞察人生無常與輪迴實相,發願離苦得樂、廣度眾生,共證菩提。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利益眾生

利益眾生

2025-06-2954:14

海濤法師在高雄旗津天聖宮的開示「利益眾生」中,深入闡述了慈悲與修行的核心要義。法師詳細講解了彌勒佛心咒、開心吉祥咒等多種咒語的功德,並指出持咒不僅能淨化自身,更能幫助眾生脫離苦難。並提醒大眾在念佛持咒時,應觀想彌勒佛的歡喜慈悲相,並將此歡喜遍及一切眾生。 法師鼓勵大眾透過持咒、點燈、布施、施食等日常行為,培養慈悲與空性的智慧,並以觀想與發願來轉化自身與眾生的苦。同時也提醒修行者應保持初心,避免陷入世俗紛爭,並以觀想佛菩薩的慈悲相來轉化負面情緒。 法師亦教授「圓滿奉送咒」與「餐後布施眾生咒」,教導信眾在法會結束或飯後,不忘利益有情。整場開示的核心思想是,菩薩道的修行始終不離大悲菩提心,強調「利他即自利,自利亦利他」,鼓勵大眾透過不斷淨化自身,發起如同佛陀般的慈悲心,承擔救度眾生的責任,最終達到自他皆圓滿的境界 。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愛護生命

愛護生命

2025-06-2541:22

海濤法師在高雄旗津天聖宮的開示中,以「愛護生命」為主題,呼籲大眾發揮慈悲心,尊重並救護一切眾生。法師首先提及當日所救護的物命包括羊、流浪狗、豬、鴨、鵝、蚯蚓等,呼籲大眾以平等心看待所有生命,如同對待自己的父母子女。 法師闡述,放生不僅是救命,更是培養人類的悲心與智慧,因為一切生命皆有佛性,皆渴望離苦得樂。法師也提醒,真正的放生是超越宗教的形式,回歸對生命的尊重與關懷。指出這是改變命運、積累福報的殊勝法門,並透過佛經故事,印證放生可帶來長壽、健康、富裕、智慧等善果,甚至能超度歷代祖先、增進家庭和睦。 法師期望世人將慈悲付諸行動,積極參與救護生命,實踐佛法中的慈悲精神,並且能從慈悲與智慧中,找到生命的意義與修行的方向。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慈悲種福田

慈悲種福田

2025-06-2244:56

海濤法師於廣東梅州千佛塔寺的開示中,深入闡述了佛法修行的核心精神。法師強調,欲超度眾生,必先超度自己,淨化身心是幫助他人乃至廣度眾生的基礎。修行不僅是誦經念佛,更要通過觀想與實踐,將佛法的力量融入生活,利益眾生。 法師引導信眾觀想「嗡 阿 吽」三字,來淨化自身,使諸佛菩薩融入己身,從而掌握佛身、佛口、佛意的力量。這如同小小的日光燈背後有無量的發電廠作為支撐,一旦自我淨化,便能廣放光明,利益無邊眾生。 法師告誡,若不割捨、不淨化自身,則難以真正幫助他人。唯有真心利益一切有情,才能真正契入佛法的核心。因此我們要從自身修行做起,以慈悲之心廣種福田。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慈悲心的觀想

慈悲心的觀想

2025-06-1852:06

海濤法師開示慈悲心的修持時,強調慈悲心是生命的根本,如同水族箱的魚,如果不放入空氣,就無法呼吸 ; 人若失去慈悲,便陷入痛苦。法師指出,慈悲不僅是內在的修持,更要落實在生活中,例如對周遭人事物心存感恩,甚至對床鋪、棉被等日常用品也應懷抱感激,因為它們默默守護我們。 法師進一步闡述,佛陀的悲心源自智慧,能見眾生本具佛性。許多人因執著外在的追求而忽略內在寶藏,猶如乞丐不知自身懷寶。透過觀想佛陀慈悲注視眾生,我們能建立堅定的信仰,感受佛無時無刻的護佑,從而超越孤獨與恐懼。 此外,法師分享真實故事,說明慈悲心能轉化惡緣,如黑道分子因念佛而改變,甚至助人脫險。他鼓勵大眾以清淨心、童真之心利益眾生,並透過持咒、觀想、布施等修行,培養無私大悲,將自私感情昇華為普世慈悲,如此方能真正離苦得樂,自利利他。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海濤法師於廣東梅州千佛塔寺開示「藥師七佛的殊勝功德」,強調供養三寶、修持慈悲心的重要性。 法師指出,布施雖有福田,但供養佛像、佛塔的功德更為不可思議。然而,一念慈悲心的功德又超越物質供養。透過觀想供養香、花、燈等,不僅能積累資糧,更能回向眾生離苦得樂。 法師詳細講解藥師七佛的本願功德,每尊佛號皆能消除特定苦難,如病痛、貧窮、邪見等。並教導以菩提心、空性觀修持名號,使自身與佛相應,進而利益一切有情。此外,供燈、供水、誦咒等修行,皆能轉化為成佛資糧,尤其臨終持誦佛號,更能助眾生往生淨土。 最後,法師強調「幫助眾生就是成就自己」,鼓勵大眾以慈悲心實踐佛法,透過藥師法門的修持,自利利他,共證菩提。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諸行無常

諸行無常

2025-06-1154:06

值佛陀成道日臘八之際,法師闡釋「諸行無常」真諦:世間萬物剎那變遷,執著即生苦。眾生病痛纏身、愛別離苦,皆因未覺「諸法無我」——萬象緣起性空,無一可主宰。欲離苦,須修三法印:觀無常破我執,以大悲心施濟眾生(如施食螻蟻、救護物命),並以空性智慧化解瞋恚。更以「業力、鬼神、四大不調」三因緣解構病苦,教誨懺悔業障、超度冤親、調和身心。終歸於點燈放生、持咒結緣,轉無常為覺悟之機。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眾生合掌念佛時,即是生命最寧靜美好的時刻。雙手合十蘊含深意:一手象徵佛的功德與成佛的菩提心,另一手代表輪迴眾生的苦難與救度的大悲心。欲將佛力傳遞苦難眾生,關鍵在於「無我的空性」——唯有放下我執分別,以應無所住之心連結佛與眾生,方能實踐「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的真諦。 修行者當以菩提心、大悲心與空性智慧三合為一,老實念佛持咒,時刻保持正念。正如千佛寶塔夜放光明,見塔即見自性清淨本心。吾輩學佛終極目標,是覺悟生命本質:清淨、慈悲、精進成佛,超越世間虛妄追求,方能解脫輪迴之苦,成就自他圓滿。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塑造佛像的功德

塑造佛像的功德

2025-06-0457:51

海濤法師於高雄旗津以「塑造佛像的功德」為題,深入闡釋佛教修行的核心精神與實踐要義。法師強調,佛教並非僅是外在形式,而是內化為利他之心與慈悲行持,如孝親敬老、服務弱勢、捨己為人。他以沙彌貪食、病者忘我助人等故事,點破「自私即痛苦,慈悲方得解脫」的真諦,並指出修行需從日常苦行中磨鍊心性,放下自我的執著。 法師引用《佛說造像量度經解》,詳述造佛像的殊勝功德:不僅能消除女性習氣業障、轉女成男,更能淨化慳貪、破僧諍等惡因,成就清淨福田。他更延伸倡導「以造像精神」廣行善業,如印製咒語、布施濟貧、護生放生,乃至以智慧引導眾生親近佛法。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海濤法師於高雄旗津以「造塔、繞塔功德殊勝」為題,深入闡述佛教修行的核心精神與實踐方法。法師強調,修行首重「大悲心」與「菩提心」,唯有以利益眾生為動機,方能積累真正功德。世間無常,眾生陷於輪迴之苦,若欲究竟救度,須發願成佛,並以空性智慧破除我執。 海濤法師指出,造塔、繞塔之功德源於對佛法的虔敬與對眾生的悲憫。塔象徵佛法常住,右繞佛塔不僅能消業增福,更能為無形眾生種下解脫之因。修行者應內修清淨、外行慈悲,將一切善行迴向法界,如放生、供燈、持咒等,皆需以無我之心實踐。法師亦提醒,學佛非僅外在儀軌,更須轉化心念,放下貪瞋癡習氣,以柔軟心面對生命無常。唯有內外相應,方能真正契入佛法,成就自利利他的菩薩道業。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大乘慈悲心

大乘慈悲心

2025-05-2849:26

海濤法師於台南觀夕平台闡述「大乘慈悲心」的核心精神,強調修行不在形式上的持咒誦經,而在於「以利他為本」的實踐。法師以生動事例引導聽眾反思:面對土地糾紛、婚姻破裂等世俗衝突時,應捨棄爭執與執著,轉以忍辱布施化解對立,揭示「隨緣不爭」的智慧。 海濤法師也呼籲戒絕傷害眾生的行為——拒穿皮草、避用動物製品,展現「寧死不傷生」的慈悲決心。法師強調「習慣性利他」:飢時念及餓鬼施食、病時觀想眾生離苦,將每一刻轉為度化因緣。透過「唵嘛呢唄美吽」的持誦,喚醒自性佛心,超越對肉體、情感的執取,最終在「心、佛、眾生一體」的悟境中,找到真正的自在與永恆。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大隨求咒之利益

大隨求咒之利益

2025-05-2542:06

海濤法師於台南觀夕平台開示「大隨求咒之利益」,強調此咒語的殊勝功德。法師指出,隨身攜帶大隨求咒卡或持誦短咒,不僅能轉化身體為佛身,更可淨化業障、超度亡靈,甚至令地獄化為淨土。咒語的力量遍及水、風、沙等自然元素,觸及眾生即種解脫之因。法師鼓勵大眾廣印咒卡流通,使更多人與佛法結緣,並結合日常修行累積資糧,如放生、點燈、煙供等,將功德回向眾生。 演講中亦融入對生命無常的體悟,提醒世人莫執著外在表象與短暫歡愉,應以慈悲心取代欲望,透過「淨障累資」的修行,破除我執、增長智慧。法師更以幽默譬喻點破世俗迷思,強調唯有發菩提心、精進修行,方能究竟解脫,成就佛道。最後呼籲大眾把握因緣,以清淨心行善,將一切功德導向利益眾生,方為修行的真諦。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loadin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