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Taquila和王局和大家分享4个时下有争议性的话题和数据,目的是给大家增加一些焦虑: 1、科技时间:马斯克百般嘲讽的氢汽车真的那么可笑吗 丰田还在踌躇满志的加大投资是否是钻牛角尖妄自菲薄妄自菲薄钻了 2、数据时间:美国通胀不断高涨,为什么美国人还挥霍不只;就业数据又有新的疑问 https://www.eet-china.com/mp/a229116.html 3. 脑科学时间:用牙线可能会降低阿尔兹海默症的风险 4. 体育时间: 梅西之旅一地鸡毛背后是谁的锅? 【内容提要】 01:56 化学元素周期表-氢的核聚变 04:42 氢气的爆炸极限不会带来安全隐患 而且不会在冬天掉链子 10:00 拿破仑儿的儿子为什么都是大傻子? 16:12 口红效应 - 经济衰退期间,口红的销售也会爆满, 18:48 一个月内领工资的次数越多,人们感觉自己越富裕 23:00 16-24岁的中国青年人到底有多少人?9600万还是1亿五 29:00 牙齿脱落的成年人患认知障碍的风险高出1.5倍 37:20 梅西的淘宝直播间出现的LOGO 40:00 中国人哪来的阿根廷情节?国人都是冠军粉? 【本期主播】 王局:冰球战术忽悠局 忽悠人打冰球 tequila:a materialist and a snob 【推荐书籍】 Music credits 开头 and 结尾:Tictoc Tictoc Tictoc - AKMU
【News Session】 本期节目引入了一个新的板块,Taquila和王局先和大家分享一些时下流行的话题: 1、AI假新闻影响美国大选;AI’s Rapid Growth Threatens to Flood 2024 Campaigns With Fake Videos 2、失业率低是否是有数据统计的玄机; 3. 藏红花是否会颠覆prozac成为抑郁解药; 4、Meta也发布了自己的Headset; 按照惯例,继续给大家推荐一本新书《神经的逻辑》。这本书刚好可以和之前推荐的《五感之谜》连续阅读。《神经的逻辑》讲解了我们通过五感获得外界信息后是如何处理这些信息的,同时也讲解了梦境产生的原因,解析了不同睡眠状态下的梦境。本期给大家留下的问题是你们曾经做过的最荒诞的梦是怎么样的? 【内容提要】 00:38 when AI become political 不断升级的AI已经开始影响政治,可能不再是假新闻那么简单了。你是否相信过地铁上刘德华去世的消息呢? 04:53 新一季度失业数据发布。好像也没有很高,但为什么周边人都在失业。原来每周工作一小时就不算是失业人口? 10:33 Saffron, Saffron, Saffron! 可能你真的需要找一些藏红花来试试,但是藏红花事西藏产的吗?又壮阳又抗抑郁的东西是存在的。from Doc.Amen 16:12 为什么没人关注扎克伯格做的眼镜呢?Quest 3 跟Vision Pro差在哪 为什么会便宜那么多 你会用VR眼睛做饭吗? 27:30 大脑一直在自动纠错 关闭了前额叶 才能做更荒诞的梦 30:41 亲眼所见就很可信吗?我们即使看到了三只脚的鸡也不会相信 42:00 苯环是做梦想出来的六只蛇吗
《战斗细胞》这本书中,作者就把免疫系统中的各种细胞比作不同的部队,一起组成了神秘的“安保部队”,协同抵御比如咩咩咩等外敌入侵。这支部队在表面的平静下并没有在真的休息,内斗,策反和叛变都是有发生,造成过敏等一些列的可怕后果,与癌症和HIV都维持着一种亦正亦邪的暧昧关系。假如有一个机器可以把你变作一个免疫系统中的细胞,你愿意加入这支神秘安保部队中的哪个部分?
在影视剧里,和珅和大人有副经典对联,上联是闻香下马,下联是摸黑上床,大家听后,可能就是哈哈一笑。但是这副对联中刚好包含了“视听触味嗅”这五感,简洁地诠释了我们这期节目要介绍的这本书由伦敦国王学院神经病学及睡眠医学教授盖伊·勒施齐纳先生撰写,高天羽老师翻译的《五感之谜》。“视听触味嗅”这五感,不仅仅是被动而中立的信息接受器,它们覆盖神经线路的全长,参与着人类的感知、理解、记忆乃至情绪的塑造。但我们对感官的习而不察,对“眼见为实”的盲目信赖,依然根深蒂固。头晕、通感、幻视幻听,痛觉尽失、嗅觉倒错、心盲症……在这些或不陌生或很少见的感官失调体验之中,蕴藏着人类日常感觉的各种神经机制。节目中,我们将分享现实生活中关于“视听触味嗅”这五感的趣味故事,为大家展示了人类感官方方面面的机制及其构成的、联系着的奇妙世界,这里不仅有曼彻斯特的音乐、中东的食物和咖啡、斐济东星斑的鲜美和潜藏危险——这里栖居着我们每一个人,也是我们每个人无意间的个性创作。欢迎听友们留言分享您的看法。
周杰伦写不出来但AI能写出来,但是你会付费听AI创作的歌吗?就算你愿意付,应该付给谁呢?最近网上有一首很火的歌Heart on my sleeve,连Drake 的资深歌迷都无法区分,这首歌到底是Drake还是AI创作的。随着《中国有嘻哈》的热播,又在中国掀起了一波嘻哈热。本期主题就由Tequila和王局用uberduck网站这样的AI音乐创作的Rap,在节目中即兴制作了一首Rap,我们惊人的发现这首歌曲的质量竟然还不错。由此我们可知,虽然“我们所熟知的”传统音乐已经多次宣告死亡,但是随着AI技术的发展,终将有一天AI创作的音乐数量越来越多,导致AI所创作的艺术版权问题将成为越来越棘手的问题,4/18号 环球音乐集团称人工智能音乐是一种“欺诈”,希望它被禁止在流媒体平台上播放。AI训练需要的大量数据也要付费给知乎吗?詹姆斯不能发别人拍的照片到自己的ins上?AI制作的图片“真图片”是假的吗?
AI玩游戏一定比人强? 在没有受限的环境下,答案恐怕是肯定的;即便在受限条件下,AI在游戏中击败人类职业玩家早已不是新鲜事。而无论是最初的AlphaGo、还是后来的OpenAI Five、AlphaStar等,游戏也成为了研究和验证AI技术的绝佳场景。 如何看待当下AI和电竞、游戏之间的关系?本期豆腐脑,邀请到了节目的老朋友王局,Rumble,一起来听听两位资深暴雪玩家聊聊AI正在如何介入电子竞技。 节目中,我们将分享关于AI介入游戏、电竞背后的算法机制,应用进展,电竞面临的产业化挑战;也将一同延展讨论当下年轻玩家在职业选手与传统教育路径上的矛盾与取舍。欢迎听友们留言分享您的看法。 【本期嘉宾】 王时豪,毕业于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自然科学系,冰球赛事专业技术裁判,曾在2022北京冬奥五棵松场馆负责冰球技术统计,担任数据统计监督的职位;现从事于体育行业,正致力于北美冰球青训体系在国内的引进和普及。 Rumble,毕业于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金融数学专业,现从事于web3行业。 【本期主播】Margarita、Rumble 【后期制作】Margarita、Tequila
TicTok逆浪出征,起飞了还是起风了? 作为一个社交内容平台能够深入欧美腹地,引领短视频市场;TicTok在出征全球化这条路上,确实兼具野心和勇气,也形成了独特的范例。 “跑得快最重要” ,“大力出奇迹”,还是“因为疫情一飞冲天”? 尽管业内对TikTok出海战略和发展契机看法不一,但能交出“月活突破10亿, 2021年电商GMV最高约60亿元”这样的成绩显然是亮眼的。 当然,飞速扩张也伴随着极高的风险和代价。TicTok飞速成长的决胜武器是推荐算法,而风险和代价则来自于数据安全、地缘政治、海外劳资关系、文化冲突等等带来的持续摩擦,未来仍面临不小变数。 本期节目,我们对TicTok的出海故事及全球化协作模式做了一些研究,将围绕TicTok颠覆电商行业背后的算法创新,海内外消费者心智及行为差异,商业模式背后的文化差异、数据安全及地缘政治风险等话题与大家一同分享探讨,希望在此过程中对TicTok有更深一层的思考和了解。Brandy也将从商业分析师的角度,聚焦海外电商赛道,与大家分享一些行业趣闻与洞察。 你眼中的TicTok是什么样呢?如何看待它的国际化发展呢?欢迎听友们留言分享您的看法。 【本期主播】Brandy,Tequila,Margarita 【后期制作】Brandy,Tequila,Margarita
近年来,微生物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关注与研究;当下关于益生菌、肠道菌群与人体健康相关的科普及产品推广内容也是层出不穷、真假难辨。 而一旦某样事物成为话题,似乎都免不了陷入一地鸡毛的纷争之中,就像遭到知名学者饶毅炮轰的华大基因,被全网禁言的科普平台丁香医生;科学研究、大众科普、产品应用之间总是存在着不少争议和复杂的利益链条。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有幸邀请到了正在从事肠道微生物及相关制药研究的Nina博士一同分享交流。节目将从近期著名生物学家饶毅炮轰华大基因CEO尹烨事件引入,对益生菌真的是智商税吗?肠道菌群与肥胖、糖尿病、抑郁症等有什么关系?AI正在如何助力挖掘有用的肠道菌群?等话题进行讨论。 在交流中,我们发现自己对于微生物的认知仍然微乎其微,在与它们共生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被这些神奇生物所“控制”;也不禁在思考,在想象:未来面临的最大变量是什么?是新兴的AI,还是早已在地球上存在了近34亿年的微生物? 也欢迎听友们留言分享您的思考和看法。 【本期嘉宾】 Nina, 目前正在北京某高校从事微生物制药相关的博士后研究工作。 【本期主播】Tequila,Margarita 【后期制作】Tequila,Margarita 【听友群VX】aitofu
在当前的诸多不确定性之下,你是在努力追求稳定,还是在坚持拥抱不保守? 数字游民先驱Pieter Levels预言,「到了2035年,全球有10亿人即将采用“数字游牧”(Digital Nomads)的生活方式。」为迎合这一趋势并提振旅游经济,全球已有超过25个国家相继推出“数字游民签证”,为外籍人士长期旅居提供政策支持。 这是一次关于未来工作和生活方式的闲谈,希望在周五给听友们带来一些轻松的畅想,从某些无意义的工作中暂离,留一些无聊时间自由思考。 在节目中,我们讨论了当下火热的数字游民话题,交流了对于这个概念的理解和疑惑,还分享了一些包括四天工作制,允许携带宠物上班等当下各国工作方式及企业管理方式出现的变化和挑战。 如果有正在从事数字游民的听友,欢迎与我们互动交流,可以分享您正在经历的故事,也可以打破我们对于数字游民的刻板印象与偏见;也欢迎大家留言分享对于未来工作方式的行动或选择。 【延伸阅读】 《身份的焦虑》阿兰·德波顿 《数字游民新生活:全球流动与地理套利下的诗和远方》,腾讯媒体研究院 【本期主播】Tequila,Margarita,Brandy 【后期制作】Tequila,Margarita, Brandy 【听友群VX】aitofu
在当前的诸多不确定性之下,你是在努力追求稳定,还是在坚持拥抱不保守? 数字游民先驱Pieter Levels预言,「到了2035年,全球有10亿人即将采用“数字游牧”(Digital Nomads)的生活方式。」为迎合这一趋势并提振旅游经济,全球已有超过25个国家相继推出“数字游民签证”,为外籍人士长期旅居提供政策支持。 这是一次关于未来工作和生活方式的闲谈,希望在周五给听友们带来一些轻松的畅想,从某些无意义的工作中暂离,留一些无聊时间自由思考。 在节目中,我们讨论了当下火热的数字游民话题,交流了对于这个概念的理解和疑惑,还分享了一些包括四天工作制,允许携带宠物上班等当下各国工作方式及企业管理方式出现的变化和挑战。 如果有正在从事数字游民的听友,欢迎与我们互动交流,可以分享您正在经历的故事,也可以打破我们对于数字游民的刻板印象与偏见;也欢迎大家留言分享对于未来工作方式的行动或选择。 【延伸阅读】 《身份的焦虑》阿兰·德波顿 《数字游民新生活:全球流动与地理套利下的诗和远方》,腾讯媒体研究院 【本期主播】Tequila,Margarita,Brandy 【后期制作】Tequila,Margarita, Brandy 【听友群VX】aitofu
节目上线当天,各省市的高考分数线正在陆续公布。 经历了疫情,经历了“双减”,本届高考毕业生在短暂的喘息后,又将迎来重要的升学抉择。与此同时,传统以高考为目标的教培方式和理念也正在发生改变;强基计划、新课标对于基础科学、体育与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大幅提升,这也在影响着新一代家长对于孩子培养路径的选择。 然而,对于执念于做题技法而忽略思维逻辑的培训,这些改变是否彻底?以升学为目标的教育培训理念是否折射到了青少年体育特长培训中?未来,体育运动将在新一代的人生阶段扮演何种角色? 本期我们邀请到了一位特别嘉宾,他在从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自然科学系学成归国后,选择了全身心投入冰球青训事业;既经历了走向高考的传统教育路径,也充满了对体育运动的钟爱和坚持。在节目中,他将结合自身的成长故事及从事冰球培训以来的经历,与大家分享关于教育及体育培训的观点和思考,还有作为北京冬奥冰球赛场的技术统计监督的见闻趣事。 也欢迎听友们在评论区留言自由分享您的观点。 【延伸书籍&影片】 《冰上奇迹》,Gavin O’Connor 《红军冰球队》,Gabe Polsky 《我们如何看见,又如何思考》,Richard Masland 【本期嘉宾】 王时豪,毕业于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自然科学系,冰球赛事专业技术裁判,曾在2022北京冬奥五棵松场馆负责冰球技术统计,担任数据统计监督的职位;同时正致力于北美冰球青训体系在国内的引进和普及。 【本期主播】Tequila,Margarita 【后期制作】Tequila,Margarita 【听友群VX】aitofu
引发世界人民热切关注的冬奥会将于近日落下帷幕,其中关于所谓的“归化”运动员的争议也激起了媒体与大众们的火热讨论。同为归国运动员,我国花滑选手朱易摔倒事件与谷爱凌首秀夺金事件却在舆论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相比于天才少女谷爱凌,大众对朱易的关注似乎更多把焦点放到其父——朱松纯科学家的身上。传说中的千万归化费与父亲科研界大牛的身份引得不少有关参赛名额的“阴谋论”的出现。 归国科学家带来的科研优势真的比国家体育荣誉更有价值吗?归化运动员需要民族认同感吗,又或是本质上其实是技术移民?国内外媒体舆论为何差距如此之大?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嘉宾Amelia,将一同就这些争议话题与大家展开交流探讨。当然,朱松纯教授确实是AI领域顶级大牛,关于他对于AI领域的贡献,他的学术理念,我们也会在节目中与大家分享。 也欢迎听众朋友们留言分享您的看法。 【延伸阅读】 1. 朱松纯:三读《赤壁赋》,并从人工智能的角度解读“心”与“理的平衡 2. 浅谈人工智能:现状、任务、构架与统一 【本期主播】Tequila,Margarita,Brandy 【后期制作】Tequila,Margarita 【听友群**】aitofu
人口与婚育话题在近年来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常常引发讨论与争议。必须承认的是,我国生育率的下降以及老龄化的增长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曾经的“人口红利”也逐渐消失。 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来看,2021年出生人口1062万人,人口出生率为7.52‰,中国总和生育率仅为1.15,不仅低于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甚至比严重少子老龄化的日本还低不少。 当下该如何解决日益严峻的人口问题呢?是印钱来鼓励生育,还是发展AI以代替减少的劳动力?中国到底需不需要那么多人,人口数量与人口质量究竟哪个更重要?不婚不育观念盛行的背后又有哪些社会因素与心智因素的影响呢? 本期我们再次邀请到了嘉宾“老崔”—崔兴龙博士加入节目分享,结合当下对于人口问题的争议进行讨论,他还从科学研究及发展的角度给出了非常有趣、独到的解读。 也欢迎听众朋友们留言分享您的看法。 【本期嘉宾】 崔兴龙,现任元知科技集团联席总裁,元知智能研究院院长、投资合伙人,是AI+脑神经科学交叉领域落地应用的应用科学领军人物,多次获得AI及计算领域奖项。北京大学计算机硕士,加州理工学院计算及神经系统博士。深耕互联网、人工智能、类脑计算等领域20年;曾担任Google Lab跨语即时翻译及搜索、PIM数模语义转化,模型驱动等项目负责人,是AI较早落地的顶级项目的开拓者、实践者。 崔兴龙先生于2007年回国创业,专注于互联网及人工智能在商业领域的落地实现,作为创始合伙人成立了多家公司,并多次推动上市和并购。 【本期主播】Tequila,Margarita,Brandy 【后期制作】Tequila,Margarita
梦,一直以来都是“荒诞”的代名词,然而它并非是单纯的天马行空下的产物,其背后存在有规律性。 遭遇、情绪、白日的所思所想均会影响我们的梦境。更有研究者们发现社会性、甚至全球性事件正在影响到我们集体的梦。比如在疫情流行期间,人们梦中的压力、负面场景增多了,诞生了所谓的“新冠梦”(Qurandreams)的概念。 基于此,一些研究者也在尝试通过NLP等人工智能技术介入梦境数据分析,探寻梦境规律,以期搭建现实生活和梦的鸿沟之间桥梁,辅助心理治疗。 本期直播讨论,我们邀请到了老朋友Rumble以及神经生物专家Ivy作为嘉宾,一起聊一聊梦与睡眠的趣事。梦是如何产生的,它的功能有哪些,当我们做梦时大脑发生了什么?“清醒梦”、“共享梦”以及“控梦”,这些玄学概念有无科学依据?介入梦境分析的AI工具又在分析些什么?一起来找找答案吧。 本期节目最初以直播形式呈现,音质上我们尽量做了处理,但个别音段仍有些瑕疵,还望听友们见谅!也欢迎听众朋友们在评论区留言分享您的梦境和看法。 【本期嘉宾】 Ivy,德国图宾根大学(Tuebingen University)神经生物学硕士,曾在中科院神经所从事研究工作5年;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多感觉整合、身体自我意识的神经机制、工作记忆及序列学习等。 【本期主播】Tequila,Margarita,Brandy 【后期制作】Tequila,Margarita
“直播一姐”偷逃税,被追缴并处罚款共计13.41亿元,引发社会热议。 江省税务局的官方通报显示:案件是“经过大数据分析发现”的。难道查明真相的“铁血监察官”竟是机器吗? 税务系统的大数据是怎么分析发现主播逃税的?AI税务目前达到什么程度了,背后有哪些技术支持?这一事件又将对直播带货领域带来什么影响? 本期节目邀请到了在财务与审计领域有丰富从业经验的嘉宾Carol,以及新人主播Brandy,一起就税收政策以及AI技术在企业财务方面的应用展开一些探讨,聊一聊RPA技术的突破点与难点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也欢迎听众朋友们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看法。 【本期主播】Margarita,Tequila,Brandy 【后期制作】Margarita,Tequila
年关将至,不少打工人没有迎来年终奖,反倒撞上了“滑铁卢”。 企业裁员潮逐渐突显出来,教育培训业、互联网大厂、房地产,甚至向来以“铁饭碗”著称的公务员岗位,都传出了降薪、调岗、甚至是裁员的消息。 然而,比裁员更可怕的,是AI裁员。设想一下,连离职的通知都是机器下发的,对人而言是何其冷酷?不过,这“冷酷”的情景早已成为现实。 本期节目邀请到了AI招聘领域的从业者和观察者Joselyn,我们将就AI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发展进行讨论,聊一聊AI在该领域背后的技术支持,机器hr和人类hr二者各自的优势,以及AI招聘系统的广泛使用未来又将引起就业市场哪些变化。 也欢迎听众朋友们留言分享您的看法。 【本期主播】Margarita,Rumble,Tequila 【后期制作】Margarita,Tequila 【听友群VX】aitofu
近期一部AI创作的恐怖片《Mr.Puzzle wants you to be less alive》在互联网上引起了较为热烈的反响。在它的荒诞和搞笑之下,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思考——AI创作的进度走到了哪里,未来它的发展会影响内容创作者的地位吗? 都说脑力工作者是不容易被机器抢走饭碗的,但在技术的迅猛迭代下,人在意识和情感层面的优势还能坚持多久?我们面对一个作品时,真的能分得清它们是人类创作的还是AI系统创作的吗?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00后网文创作者Gloria与我们一起就AI创作的话题进行讨论,聊一聊AI创作背后的技术支持、其作品的创作者主体及版权的判定,从技术层面和伦理层面展开不同角度的探讨。 也欢迎听众朋友们留言分享您的看法。 【本期主播】Margarita,Rumble,Tequila 【后期制作】Tequila, Margarita 【听友群vx】aitofu
你认为你聪明吗? 从某个角度来看,似乎智商高就是聪明。 从古至今人们都对智商话题非常感兴趣,近二十年来脑科学的发展让人们对大脑更加了解,对智商的判定也越来越严谨,还有诸如“门萨”这样的高智商俱乐部在世界各地成立。许多权威或不权威的智商测试机构和网站都提供着多种多样的智商测试题,或许你也曾做过其中一二。这些测试的目的通常与其形式一样丰富,有时它们会成为划分人群层次或是帮助政治正确的工具,甚至成为一种“人间准入门槛”。 本期节目就将从智商测试的经历入手,聊一聊大脑的晶体智力与流体智力,以及智商的影响因素。智商究竟是天生的还是后天的,二十多岁的人智商还“有救”吗?现代人有比古代人更聪明吗?世界上哪个地区的人智商更高,背后又有哪些脑科学原理呢? -延伸阅读- 《人类的误测:智商歧视的科学史》, [美] 斯蒂芬•杰伊•古尔德 (Stephen Jay Gould) 【本期主播】Rumble,Margarita,Tequila 【后期制作】Tequila,Margarita 【听友群VX】aitofu
近来,很多锯大木桩子用以做成精美的茶桌的视频在快手上流行起来。匠人师傅手艺高超,将巨大的木桩秒变小桥流水版的精致茶台,这种略带中老年油腻感的物件似乎又重新获得大家的青睐。 不仅如此,不少年轻一代已经爱上了喝茶,颜值高、口味多的新式茶饮品牌也在不断涌入市场。还有年轻人开始学习繁琐的茶道文化,注重养生,在快节奏中寻找“慢”生活。 与此同时,“慢生活"的概念也渗透到了了另一个上瘾消费—咖啡市场中。以上海为起点,强调独立、精品的咖啡品牌正在各地兴起。 本期,我们有幸邀请到了Amelia, Claude两位专注于研究新消费品牌的朋友做客节目,一起探讨这两种同是咖啡因作用下的上瘾性消费背后的生理、心理及社会文化因素;在新消费品牌搭建的体系中,到底是满足了当下年轻人的哪些内心需求? 【本期主播】Rumble, Margarita 【后期制作】Tequila, Margarita 【听友群VX】aitofu 节目每周更新一期,欢迎加入我们的听友群,分享你的看法和建议哦!
一部由强力止痛药奥施康定成瘾事件改编的美剧《成瘾剂量》近日开播,揭露了美国医药行业的监管腐败,扒掉了美国“合法吸毒制度”的遮羞布。 若抛开人性及利益组织的黑暗面不谈,药品成为了毒品,止痛变成了上瘾,这背后是否有一定的神经机制在推动成瘾的出现?而在上瘾面前,自由意志又是否存在? 在对于上瘾及其背后的神经机制进一步了解和研究中,我们惭愧地发现自己仍存在不少误解,也在不断翻新一些理所当然的老旧认知,收获了不少有趣的观点。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试图结合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对此进行分享,传递出我们对于上瘾现象的理解,也提出了仍存的担忧和困惑。 期待听友们留言分享您的见闻和看法喔! 【延伸阅读及影片-】 《成瘾剂量》-Dopesick 《副作用》-Side Effects 《贪婪的多巴胺》- (美) 丹尼尔·利伯曼 / (美) 迈克尔·E.朗 【本期主播】Rumble, Margarita,Tequila 【后期制作】Tequila, Margarita 【听友群VX】aitof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