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ArtVoice艺值听
ArtVoice艺值听
Claim Ownership

ArtVoice艺值听

Author: ArtVoice艺值听

Subscribed: 2Played: 10
Share

Description


ArtVoice艺值听」旨在记录当代艺术领域中意想不到的思想碰撞,发掘最值得听、值得收藏、值得讨论的创作故事。节目收录了各个专业领域嘉宾对最受关注的当代艺术话题讨论,以对话形式重现他们创作时最诚实的心灵活动。



25 Episodes
Reverse
【本期内容】上海初秋时节,爱马仕之家的橱窗被点亮,一座名为「灵栖之地」的花园在城市街角悄然展开。法国艺术家 Victor Cadene 以拼贴与色彩,勾勒出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世界:古希腊柱廊与东方园林并置,青蛙与狮子徜徉其间,神像般的人影与自然共居。它不是宏大叙事的再现,而是一处去中心化、开放而温和的微观宇宙。本期播客,出版人曹丹邀请来作家糖匪、哲学学者吴怡,在橱窗前展开一次关于艺术、园林与记忆的对话。花园,始终承载着人类对“共同栖居”的想象。卢梭的“高贵的野蛮人”、博尔赫斯《小径分岔的花园》的时间迷宫、乃至中国文人园林中“以光影召唤记忆”的假山。花园,是异托邦,是现实中的“他处”,既安放灵魂,也折射出现代人对自我的追问。在繁忙的都市里,橱窗或许不仅是商品的展示,更是一方小小的精神之境。它邀请每一位路过的人驻足,去思考:当你凝视这座花园,你看见的究竟是商品、是艺术,还是那个等待栖居的自我?本期节目由爱马仕支持。    【本期嘉宾】曹丹,超媒体集团艺术平台总裁,兼《艺术新闻》《ArtReview中文版》《艺术界》出版人。糖匪,作家,评论人,SFWA(美国科幻和奇幻作家协会)正式作家会员。出版作品有《奥德赛博》《看见鲸鱼座的人》《无名盛宴》。吴怡,毕业于纽约社会研究新学院,获哲学博⼠学位,现任复旦⼤学哲学学院青年副研究员。【时间轴】04:40 何为“灵栖之地”:一座极繁、温柔却不侵略的纳比派花园09:35 Drawn to craft:从古希腊驼背工匠神到现代橱窗艺术家23:55 从杜尚到沃霍尔,橱窗如何成为现代消费与先锋艺术交织的异托邦?28:35 青蛙、狮子与神像构筑的符号拼贴游戏35:55 东西方园林美学:几何对称与咫尺山林43:30 在拓扑式假山里迷路,用园林召唤记忆48:40 漫谈花园:卢梭“高贵的野蛮人”与博尔赫斯《小径分叉的花园》【艺术流派与艺术家】纳比派(Les Nabis)19 世纪末法国象征主义画派,希伯来语意为“先知”。以室内场景为主要描绘对象的法国艺术社团。强调平面化与装饰性,作品常带有亲密、私密的氛围。主要代表有爱德华·维亚尔、皮埃尔·博纳尔、莫尼斯·丹尼斯、保罗·塞律西埃。 莫里斯·丹尼斯,《九月之夜》(1891)皮埃尔·博纳尔(Pierre Bonnard)法国纳比派画家,以描绘家庭与日常生活著称,作品色彩温润、氛围亲密。代表作有油画《逆光下的女裸体》、《乡间餐厅》, 版画插图 《达芙尼与克罗依》、《自然史》等。 皮埃尔·博纳尔,《樱桃挞》(1908) 皮埃尔·博纳尔,《乡村餐厅》(1913)“The Display of Art” 橱窗特展2025 年在瑞士巴塞尔的丁格利博物馆(Tinguely Museum)举办的展览。展名借自杜尚 1920 年以窗户为媒介的作品,汇集了杜尚、沃霍尔、丁格利等艺术家关于橱窗的创作,探讨橱窗在艺术与展示史中的角色。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初欧洲兴起的艺术风格,以流动曲线、自然花卉与装饰性线条著称。常见于建筑、家具、珠宝设计,对后来的装饰艺术(Art Deco)有重要影响。装饰艺术(Art Deco)20 世纪初法国兴起的艺术风格,注重几何、线条与工艺美感,广泛应用于建筑、舞台、时装与家居。【关键概念】Découpage(剪切拼贴)源自法语,意为“剪纸与拼贴”。艺术家通过手工剪裁图案并重新组合,创造出新的空间与秩序。在 Cadene 的作品里,它成为“极繁中的秩序”的核心手法。伊壁鸠鲁学派(Epicureans)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Epicurus)创立的哲学派别,在城邦外建立“花园”社群,倡导通过友谊与简朴生活来获得幸福。工匠神(Demiurge)出自柏拉图《蒂迈欧篇》,意为“造物工匠”,象征创造秩序与世界的力量。异托邦(Heterotopia)法国思想家福柯提出的概念,指现实中的“他处”,指代承载多重矛盾属性的异质空间实体,例如花园这种既自然又人工的矛盾空间。亲密性空间(Intimate Spaces)法国哲学家加斯东·巴什拉在《空间的诗学》中提出的概念,指那些能激发内在感受和记忆的小空间,如阁楼、角落、贝壳、橱柜。【关于我们】「ArtVoice艺值听」旨在记录当代艺术领域中意想不到的思想碰撞,发掘最值得听、值得收藏、值得讨论的创作故事。节目收录了各个专业领域嘉宾对最受关注的当代艺术话题讨论,以对话形式重现他们创作时最诚实的心灵活动。喜马拉雅FM|小宇宙|网易云|苹果中国 同步上线中,敬请搜索:「艺值听」「ArtVoice艺值听」由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新闻》(The Art Journal) 与策展平台Artketing联合出品。
【本期内容】5月11日,值青年摄影师闫家成首次个展“平凡简史”于Fotografiska影像艺术中心呈现之际,艺术家与展览的特别合作方——超媒体集团及旗下国际艺术媒体ArtReview的中文版执行主编赖非展开了一场对谈。从展览关键词“平凡”出发,赖非追问 “平凡生活”何以成为一种图像实践的动因,闫家成则以“一个对生活充满困惑与好奇的人”的自述为线索,讲述其作品如何在散步途中、与清洁工擦肩而过等非计划性时刻生发,并分享了“郊区之夜”、“这是一个很长的故事”等系列的背后故事。在人工智能与图像过剩的时代,闫家成以细腻深刻的影像语言,让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日常瞬间,于图像中浮现出平凡生活的另一种重量。【本期嘉宾】闫家成,青年摄影家【本场主持】赖非,编辑、翻译、艺术评论写作者,《LEAP 艺术界》主编,兼《艺术世界 ArtReview》执⾏主编。 【时间轴】02:05  “平凡生活”何以成为一种图像实践的动因04:27 不为了创作,而是在“发现”的过程中获得乐趣10:34  感觉“不属于这里”的违和感是非常正当的自省13:02  以”平凡“这个关键词出发的3个系列24:07  “一个很长的故事”:常态也是一个个信息茧房36:56 “第二个孩子”:关于二胎的故事40:04 “镜头下的边缘史诗”和平凡的对比【关于我们】「ArtVoice艺值听」旨在记录当代艺术领域中意想不到的思想碰撞,发掘最值得听、值得收藏、值得讨论的创作故事。节目收录了各个专业领域嘉宾对最受关注的当代艺术话题讨论,以对话形式重现他们创作时最诚实的心灵活动。喜马拉雅FM|小宇宙|网易云|苹果中国 同步上线中,敬请搜索:「艺值听」「ArtVoice艺值听」由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新闻》(The Art Journal) 与策展平台Artketing联合出品。
【本期内容】2025年夏季,爱马仕诚挚邀请中国艺术家曾健勇打造全新主题橱窗《乌有园》暨同名展览,以纸墨造园,在虚实之间构筑可观亦可游的精神风景,铺展当代语境下的山水对话。《乌有园》主题夏季橱窗将于上海“爱马仕之家”展出至 2025年8月14 日,同名主题展览展期至2025年6月5日。在揭幕之际,资深艺术媒体人曹丹邀请到艺术家曾健勇、作家陈润庭,展开了一场跨越水墨与文字、代际与地域的深度对话。从功夫茶桌上的传统习俗,到自制冬节丸的乡愁仪式;从向往摩托车的90年代县城记忆,到游神械斗的魔幻现实图景,他们撕开“中式梦核”千篇一律的怀旧滤镜,让艺术和文学成为抵抗社会化的精神飞地。当曾健勇用虚实水墨构筑心灵乌托邦,陈润庭用方言为酵母发酵童年故事,他们共同验证了潮汕人的创作基因——在实用主义外壳下,仍藏着一颗能够信以为真的赤子之心。本期播客节目由爱马仕支持【本期嘉宾】曾健勇,艺术家。1971年生于广东澄海,1994年毕业于华侨大学中国画专业,1995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助教进修班。现工作生活于北京、深圳。曾健勇早期作品以儿童肖像为主,跳脱水墨的传统主题,发展出个人独特的新水墨风格。陈润庭,青年作家,1993年生于广东澄海,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著有短篇小说集《超级玛丽历险记》;播客《跳歇间》主播。@跳歇间【本场主持】曹丹,超媒体集团艺术平台总裁,兼《艺术新闻》《ArtReview中文版》《艺术界LEAP》出版人。 【时间轴】02:30  Drawn to craft——是起稿到造型,也是引人入胜的匠心05:40 “乌有园”的由来:虚实交织的心灵乌托邦07:33  从潮汕方言“乌”到被垄断的世界最黑颜料14:23 “我希望成年人也有不做主线任务的任性时间”15:50  功夫茶、摩托车与打口碟,90年代潮汕的五条人美学22:30中式梦核大热,为什么年轻人开始怀旧了?25:50“当你离开故乡才能看清故乡”28:30 无法转译的潮汕方言,与不可知相处的海洋生存哲学37:50 创新绘画语言:水墨中的物理学45:55 七巧板解构橱窗时空,超级玛丽发酵小说语言48:40 用游戏反抗宏大叙事,保存孩童信以为真的天赋【关于我们】「ArtVoice艺值听」旨在记录当代艺术领域中意想不到的思想碰撞,发掘最值得听、值得收藏、值得讨论的创作故事。节目收录了各个专业领域嘉宾对最受关注的当代艺术话题讨论,以对话形式重现他们创作时最诚实的心灵活动。喜马拉雅FM|小宇宙|网易云|苹果中国 同步上线中,敬请搜索:「艺值听」「ArtVoice艺值听」由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新闻》(The Art Journal) 与策展平台Artketing联合出品。
【本期内容】2025年4月19日至10月19日,路易威登北京Espace 文化艺术空间以“自然之绘”为题,呈现琼·米切尔(Joan Mitchell, 1926-1992)与梅根·鲁尼(Megan Rooney, b.1985) 两位相隔60岁的女性艺术家创作生涯中不同时期的作品。为纪念米切尔诞辰一百周年,本次展览在路易威登基金会全球范围“墙外”项目的构架下,向观众展现了不同代际“抽象”艺术家之间的对话、关联与延伸。本期ArtVoice艺值听,资深艺术媒体人曹丹邀请诗人、画家翟永明和艺术学者贺婧一起,在参观展览之余,聊了聊抽象表现艺术的历史,东西方诗画传统,艺术史中女性的隐形困境,以及两代女性艺术家的心灵共振。她们以笔触作动词,诗句为颜料,用“野蛮人”的诗意冲破抽象和具体的边缘,打碎规训和偏见的藩篱。创作无需跨界,因为界限本不应存在。本期播客节目由路易威登支持。【本期嘉宾】翟永明,作家,诗人,近年来还从事摄影和绘画工作。代表作《女人》《静安庄》,出版有《天赋如此》《以白夜为坐标》《翟永明的诗》等。贺婧,清华大学助理教授、哲学博士,《艺术界LEAP》法文版主编。【本场主持】曹丹,超媒体集团艺术平台总裁,兼《艺术新闻》《ArtReview China》《艺术界LEAP》出版人。【时间轴】02:30   LV“自然之绘”展览:60年时空相隔,两代女性用抽象对话自然25:47   被遮蔽的先驱:永远被放入第二序列的女性艺术家30:20 从草间弥生到“歇斯底里症”:女性的抽象思维一定劣于男性吗?44:40 漫谈东西方诗画传统:苏蕙《璇玑图》与阿波里奈尔的图画诗49:10 写诗的画家,作画的诗人:艺术创作跨界之“界”本不应存在56:00 为什么女艺术家不愿称自己为“女艺术家”?62:03 当代女性自觉:长期收集历史上“女冠男戴”事件1:10:20 “你无法通过看别人的作品来解决自己创作的难题”1:13:00即兴朗诵奥哈拉与贝克特的诗【关于我们】「ArtVoice艺值听」旨在记录当代艺术领域中意想不到的思想碰撞,发掘最值得听、值得收藏、值得讨论的创作故事。节目收录了各个专业领域嘉宾对最受关注的当代艺术话题讨论,以对话形式重现他们创作时最诚实的心灵活动。喜马拉雅FM|小宇宙|网易云|苹果中国同步上线中,敬请搜索:「艺值听」「ArtVoice艺值听」由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新闻》(The Art Journal) 与策展平台Artketing联合出品。
【本期内容】2025年3月,爱马仕诚挚邀请比利时艺术家 Charline Tyberghein ,围绕“绘聚匠心”的年度主题,为上海“ 爱马仕之家 ”精心打造全新春季主题橱窗《嘀嗒嘀嗒 · 绘春光》。本期ArtVoice艺值听,资深艺术媒体人曹丹和赖非一起,聚焦此次爱马仕春日橱窗灵感,聊了聊艺术家Charline的超现实主义创作、绘画与工艺、乃至橱窗与城市空间的关系。或许橱窗就是向城市敞开的一间微型剧场,引领人们步入季节更迭的瞬间,感受艺术与生活相遇的魅力。本期播客节目由爱马仕支持。【本期嘉宾】赖⾮,编辑、翻译、艺术评论写作者,《LEAP 艺术界》主编,兼《艺术世界 ArtReview》执⾏主编。曹丹,超媒体集团艺术平台总裁,兼《艺术新闻/中⽂版》 《艺术世界 ArtReview》《艺术界》出版⼈。【时间轴】01:17  橱窗作为城市中的“微型剧场”:空间叙事与工艺美学的融合02:21  Drawn to craft: 从马鞍匠人到艺术家的手工信仰03:32 AI时代的手工温度:“在这个时代做个画家是件幸福的事”11:02 Charline Tyberghein 从平面绘画到三维橱窗的跨界实践14:02 条纹与视错觉的历史20:07 上海爱马仕之家的建筑主义与城市春日的视觉共鸣21:32 超现实主义的当代回响:梦境、符号与女性艺术家【关于我们】「ArtVoice艺值听」旨在记录当代艺术领域中意想不到的思想碰撞,发掘最值得听、值得收藏、值得讨论的创作故事。节目收录了各个专业领域嘉宾对最受关注的当代艺术话题讨论,以对话形式重现他们创作时最诚实的心灵活动。喜马拉雅FM|小宇宙|网易云|苹果中国 同步上线中,敬请搜索:「艺值听」「ArtVoice艺值听」由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新闻》(The Art Journal) 与策展平台Artketing联合出品。
【本期内容】2024年9月26日,前滩太古里三周年盛典启幕。此次庆典以“Let’s Chic Well 色意好生活”为主题,灵感汲取自经典三原色,特邀当代艺术家陈英杰,以自然元素为灵感带来即兴艺术创作《天满音色》,以浓墨重彩的笔触点亮庆典。在本期ArtVoice艺值听,我们邀请到了当代艺术家陈英杰和资深艺术媒体人曹丹,聚焦前滩太古里三周年盛典暨《天满音色》即兴艺术创作现场,从艺术家陈英杰的创作灵感和经历聊到艺术与商业、艺术与城市空间的相遇及其相互激发的潜力。本期播客节目由前滩太古里支持。【本期嘉宾】陈英杰,当代艺术家曹丹,超媒体集团艺术平台总裁兼《艺术新闻》《艺术世界ArtReview》《LEAP艺术界》出版人【主持人】姜雪,图片创作者,撰稿人【时间轴】2:41 用身体听音乐,与音乐同频共振进入画布5:02 在以雕龙御路为灵感的波浪形台阶画布上创作《天满音色》是一个新的突破09:55 画画就像玩F1赛车,现场创作就是一场体育运动17:38 从工作室到自然环境:接受不可控,拥抱临场性18:40 在珠穆朗玛峰,所有创作材料被龙卷风卷走22:06 从水墨到街头艺术,陈英杰把喷漆当毛笔用29:46 广东给人一种生猛的安全感37:50 如何平衡个人艺术表达与商业合作的需求?43:33 陈英杰很多创作灵感来自于装修队,创作工具来自于建材店50:39 今年十月份,第二届超媒体艺术节(MMAF)将在前滩太古里带来更多突破极限、超越想象的艺术体验【关于我们】「ArtVoice艺值听」旨在记录当代艺术领域中意想不到的思想碰撞,发掘最值得听、值得收藏、值得讨论的创作故事。节目收录了各个专业领域嘉宾对最受关注的当代艺术话题讨论,以对话形式重现他们创作时最诚实的心灵活动。喜马拉雅FM|小宇宙|网易云|苹果中国 同步上线中,敬请搜索:「艺值听」「ArtVoice艺值听」由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新闻》(The Art Journal) 与策展平台Artketing联合出品。
【本期内容】“永续之籽”教育计划(Seeds Project: Education Programs for a Sustainable Future)由《艺术新闻》 与CHANEL在2023年共同发起,旨在“面向新生态,发现新世代,孕育新创作”。作为一个持续生长的游牧型艺术合作项目,2024年6月-7月,《艺术新闻》与 BY ART MATTERS 天目里美术馆联合开启了2024年度“永续之籽”教育计划。 2024年度“永续之籽”教育计划以“万物纪”(Chronicle of Wanwu)为题,展开为期一个月的主题展览、艺术家工作坊、公共论坛、艺术驻留与公众参与项目,鼓励新一代创作者通过艺术实践探索人与万物的共生关系,倡导跨学科对话与生态认知重构,致力于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愿景。“万物纪”系列项目包括主题展览“看见万物”、公共讨论“‘永续之籽’天目论坛”、艺术家工作坊“种籽对话”和“种籽”驻留计划,持续聚焦当下人类与万物共同面对的生态与环境议题,关注以万物为尺度的调研与思考、对话与创作。“永续之籽”围绕主题“万物纪”展开,从当代艺术、中国传统文化与生态科学的多个维度,探讨“以万物为尺度”的生命观与世界观。当代艺术领域近年来实践中不断探索人类与其他(非)生命的关系,基于跨学科、跨物种的视角,试图勾连出整体性的生命空间,并以此为基点,关照“万物”与生命政治、去殖民的自然等议题相交织,指向去人类中心的关照方式。【本期嘉宾】郑波|艺术家曹明浩和陈建军|艺术家楼森华|艺术家、山水自然研究者赵云鹏|生态学家、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研究所教授【本场主持】叶滢|《艺术新闻》主编,“永续之籽”教育计划的发起人【时间轴】00:54 如何理解自然,以及我们与自然的关系?19:44 从最近的地方,如何重新理解万物?【作品】06:44 维特鲁威人,达芬奇07:33 阴阳五行生克图11:48 幕错干,曹明浩&陈建军,202318:15 Le Sacre du printemps,郑波,2021-202225:18 动物悲歌,2023,声音:7分22秒曹明浩&陈建军与音乐家热西.才让旦、编曲/混音夏雄.扎西多杰、女声德吉措合作完成来自2023年的《水系避难所# 4》50:02 山水,黄宾虹31:37 Drawing Life,2020 ongoing,郑波35:20 《富春山居图》之(剩山图),黄公望【关于我们】「ArtVoice艺值听」旨在记录当代艺术领域中意想不到的思想碰撞,发掘最值得听、值得收藏、值得讨论的创作故事。节目收录了各个专业领域嘉宾对最受关注的当代艺术话题讨论,以对话形式重现他们创作时最诚实的心灵活动。喜马拉雅FM|小宇宙|网易云|苹果中国 同步上线中敬请搜索:「艺值听」本节目由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新闻》与artketing联合出品
【本期内容】“永续之籽”教育计划(Seeds Project: Education Programs for a Sustainable Future)由《艺术新闻》 与CHANEL在2023年共同发起,旨在“面向新生态,发现新世代,孕育新创作”。作为一个持续生长的游牧型艺术合作项目,2024年6月-7月,《艺术新闻》与 BY ART MATTERS 天目里美术馆联合开启了2024年度“永续之籽”教育计划。 2024年度“永续之籽”教育计划以“万物纪”(Chronicle of Wanwu)为题,展开为期一个月的主题展览、艺术家工作坊、公共论坛、艺术驻留与公众参与项目,鼓励新一代创作者通过艺术实践探索人与万物的共生关系,倡导跨学科对话与生态认知重构,致力于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愿景。“万物纪”系列项目包括主题展览“看见万物”、公共讨论“‘永续之籽’天目论坛”、艺术家工作坊“种籽对话”和“种籽”驻留计划,持续聚焦当下人类与万物共同面对的生态与环境议题,关注以万物为尺度的调研与思考、对话与创作。“永续之籽”围绕主题“万物纪”展开,从当代艺术、中国传统文化与生态科学的多个维度,探讨“以万物为尺度”的生命观与世界观。当代艺术领域近年来实践中不断探索人类与其他(非)生命的关系,基于跨学科、跨物种的视角,试图勾连出整体性的生命空间,并以此为基点,关照“万物”与生命政治、去殖民的自然等议题相交织,指向去人类中心的关照方式。【本期嘉宾】郑波|艺术家曹明浩和陈建军|艺术家楼森华|艺术家、山水自然研究者赵云鹏|生态学家、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研究所教授【本场主持】叶滢|《艺术新闻》主编,“永续之籽”教育计划的发起人【时间轴】06:34 如何看待万物22:57 如何理解生态31:25 如何进行跨学科对话【作品】07:28 Samur,郑波,202312:51 水系避难所#2,曹明浩&陈建军,202116:17 《十二水图》其一,马远26:52 水系避难所#3,帐篷装置+黑帐篷会议,曹明浩&陈建军,202233:44 植物的政治生活,郑波,202137:59 草、沙土与全球环境机器,曹明浩&陈建军,202249:52 山水,黄宾虹【关于我们】「ArtVoice艺值听」旨在记录当代艺术领域中意想不到的思想碰撞,发掘最值得听、值得收藏、值得讨论的创作故事。节目收录了各个专业领域嘉宾对最受关注的当代艺术话题讨论,以对话形式重现他们创作时最诚实的心灵活动。喜马拉雅FM|小宇宙|网易云|苹果中国 同步上线中敬请搜索:「艺值听」本节目由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新闻》与artketing联合出品
【本期内容】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与香奈儿文化基金(CHANEL CULTURE FUND)共同发起的“新文化制作人第二季:活性建筑”入选方案展览“影之道”举办期间,9月17日,《艺术新闻/中文版》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主题研讨会“在南方,建造未来”,串联中国南方与全球南方,讨论自然、文化、社群与建筑的相互关联,当代建筑如何激活传统与地方文化,善待社群,乃至环境和资源问题作出的应对与改变。这也是结束疫情的隔离之后,来自中国南方的年轻一代建筑师与全球南方其他国家的建筑师第一次在公共文化空间中展开的深入对话。此次研讨会由CHANEL特别提供支持。【本期嘉宾】陈东华|陈东华建筑事务所创始人,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设计教席助理教授庞伟|广州土人景观顾问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诗人吴林寿|WAU建筑事务所主持建筑师【本场主持】叶滢|《艺术新闻/中文版》主编曹丹|超媒体艺术平台MM’ART+总裁《艺术新闻/中文版》《艺术界LEAP》《ArtReview China》出版人【时间轴】03:10 陈东华:南方民间传统建筑的灵感20:40 庞伟:自然带来的建筑思路39:59 吴林寿:建造给家人的建筑、48:08 建筑学该如何面对当今世界的变化01:03:58 面对新的时代开始的一系列新的 Culture Program【关于我们】「ArtVoice艺值听」旨在记录当代艺术领域中意想不到的思想碰撞,发掘最值得听、值得收藏、值得讨论的创作故事。节目收录了各个专业领域嘉宾对最受关注的当代艺术话题讨论,以对话形式重现他们创作时最诚实的心灵活动。喜马拉雅FM|小宇宙|网易云|苹果中国 同步上线中敬请搜索:「艺值听」本节目由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新闻/中文版》与Artketing联合出品
【本期内容】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与香奈儿文化基金(CHANEL CULTURE FUND)共同发起的“新文化制作人第二季:活性建筑”入选方案展览“影之道”举办期间,9月17日,《艺术新闻/中文版》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主题研讨会“在南方,建造未来”,串联中国南方与全球南方,讨论自然、文化、社群与建筑的相互关联,当代建筑如何激活传统与地方文化,善待社群,乃至环境和资源问题作出的应对与改变。这也是结束疫情的隔离之后,来自中国南方的年轻一代建筑师与全球南方其他国家的建筑师第一次在公共文化空间中展开的深入对话。此次研讨会由CHANEL特别提供支持。【本期嘉宾】迪埃贝多·弗朗西斯·凯雷(Diébédo Francis Kéré)|凯雷基金会与凯雷建筑事务所创始人,2020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奖人拉查蓬·乔楚伊(Rachaporn Choochuey)|all(zone)建筑设计事务所联合创始人与设计总监、耶鲁大学路易斯·康访问助理教授庄慎|阿科米星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人、主持建筑师,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教授【本场主持】叶滢|《艺术新闻/中文版》主编曹丹|超媒体艺术平台MM’ART+总裁《艺术新闻/中文版》《艺术界LEAP》《ArtReview China》出版人【时间轴】12:28 迪埃贝多·弗朗西斯·凯雷:“建筑师需要找到一种与村民沟通的方法,最终的目标是建造一座尊重环境、温馨宜人、经久耐用,同时能给人们带来舒适感的建筑”34:52 拉查蓬·乔楚伊:允许适应、改变,更加随意的民间建筑55:59 庄慎:要创造更多的有效性,妥善使用已有资源进行未来建造【关于我们】「ArtVoice艺值听」旨在记录当代艺术领域中意想不到的思想碰撞,发掘最值得听、值得收藏、值得讨论的创作故事。节目收录了各个专业领域嘉宾对最受关注的当代艺术话题讨论,以对话形式重现他们创作时最诚实的心灵活动。喜马拉雅FM|小宇宙|网易云|苹果中国 同步上线中敬请搜索:「艺值听」本节目由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新闻/中文版》与Artketing联合出品
【本期内容】2013年,佳士得成为首家获得拍卖执照并可在中国内地独立开展拍卖业务的国际艺术品拍卖行,该年9月,佳士得中国内地首场拍卖在上海拉开帷幕。同年3月,《艺术新闻/中文版》创刊。十年间,全球艺术市场经历崛起和繁荣,也度过了一些沉寂和困难的时期,与此同时,中国和亚洲市场在与全球的链接上亦创造了十分重要的历史时刻。在佳士得中国与《艺术新闻/中文版》共同迎来十周年之际,二者联合策划十周年主题文献展“十年:浪潮之上”,呈现过去十年中国乃至亚洲在艺术生态上的演进和变化,并同期举办主题对谈“上海艺术景观的建构与未来”,邀请艺术家丁乙、佳士得亚太区副主席暨二十及二十一世纪艺术部联席主管林家如、余德耀美术馆馆长余至柔参与,对谈由超媒体艺术平合MM’ART+总裁、《艺术新闻/中文版》出版人曹丹担任主持,一同回忆与上海这座城市发生的故事,见证十年上海艺术生态的成长,并共同展望其未来的可能性。【本期嘉宾】丁乙 |艺术家林家如|佳士得亚太区副主席暨二十及二十一世纪艺术部联席主管余至柔|余德耀美术馆馆长曹丹|超媒体艺术平台MM’ART+总裁《艺术新闻/中文版》《艺术界LEAP》《ArtReview China》出版人【时间轴】03:50 丁乙:“过去40年里渐进式的发展,在今天结出果实”08:43 林家如:“艺术市场在朝向多元化发展”11:42 余至柔:“让世界的目光移向上海”16:00 何以上海?36:08 下一个十年【关于我们】「ArtVoice艺值听」旨在记录当代艺术领域中意想不到的思想碰撞,发掘最值得听、值得收藏、值得讨论的创作故事。节目收录了各个专业领域嘉宾对最受关注的当代艺术话题讨论,以对话形式重现他们创作时最诚实的心灵活动。喜马拉雅FM|小宇宙|网易云|苹果中国 同步上线中敬请搜索:「艺值听」本节目由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新闻/中文版》与Artketing联合出品
【本期内容】「ArtVoice艺值听」“LIVE”栏目聚焦最具深度和影响力的艺术现场,涵盖艺术论坛、大咖对谈、圆桌讨论等线下活动,汇集最资深的艺术家、摄影师、建筑师、作家、策展人等艺术从业者。7月15日,《刘香成 镜头·时代·人》的新书发布座谈会在ZiWU誌屋举办。刘香成对谈作家btr,以《刘香成 镜头·时代·人》为引,围绕他的摄影实践和他见证的时代,展开有关于时代记忆的探讨。本书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是首部全面回顾摄影家刘香成摄影生涯的纪实摄影集,亦是国内目前为止收录刘香成摄影作品数量最多、主题范围最广的一本。与正在浦东美术馆举行的同名展览一起从面孔、姿态、时机、刺点、人群与风土的镜头视点,带领广大观众重新回看我们一同走过的历史岁月。【本期嘉宾】刘香成|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刘香成是首批端着照相机记录中国的记者之一,他几乎塑造了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向世界展示的“国家面孔”。从国家领导人到平民百姓,从备受瞩目的重大事件,到平淡无奇的琐碎日常,刘香成捕捉着历史的脉络与人们的真实情感。他的作品不仅强调新闻层面的在场,更突显其个体对历史时刻的特定思考,以及极具个人趣味的美学表达。刘香成的艺术跨越摄影媒介本身,通过镜头讲述故事。刘香成是自1978年以来第一位在北京任职的美国《时代》周刊和美联社的首席驻华摄影记者,他及其作品曾获奖项包括:“普利策现场新闻摄影奖”(1992);“海外记者俱乐部奖”(1992);《巴黎摄影》“当代摄影界最有影响力的99位摄影师之一”(2004)等,并于2015年创办上海摄影艺术中心。Btr |生活在上海的作家、译者和艺术评论人。出版有《迷你》《意思意思》《上海胶囊》等。译有伍迪·艾伦《毫无意义》、保罗·奥斯特《孤独及其所创造的》《冬日笔记》、阿巴斯·基阿鲁斯达米《樱桃的滋味:阿巴斯谈电影》等。微信公众账号“意思意思”(ID:petite_mort)创办人。【时间轴】00:16 此次展览与书籍的大致情况介绍02:17 纸媒时代工作经历06:40 摄影语言的全球共通性08:11 故宫拍摄故事15:05 用摄影向世界介绍中国20:48 该如何看待这个时代的图像27:43 嘉宾如何看待书和展览的不同【关于我们】「ArtVoice艺值听」旨在记录当代艺术领域中意想不到的思想碰撞,发掘最值得听、值得收藏、值得讨论的创作故事。节目收录了各个专业领域嘉宾对最受关注的当代艺术话题讨论,以对话形式重现他们创作时最诚实的心灵活动。喜马拉雅FM|小宇宙|网易云|苹果中国同步上线中敬请搜索:「艺值听」本节目由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新闻/中文版》与Artketing联合出品
【本期内容】MAKE UP FOR EVER「浮生·若梦」彩妆艺术展8月4日在张园隆重开幕。展览以梦境和潜意识为灵感,妆容作为人生故事和梦想的载体,展现MAKE UP FOR EVER全球彩妆学院学员内心的艺术创造。展览分为四个章节:“MONOCHROME SLEEP 极梦之界”、“GRAPHIC FACES 多面体”、“NIGHT TRAVEL 夜行者”及“BETWEEN WORLDS 梦醒时分”,层层递进,探讨了年轻世代通过独特的美学和彩妆艺术进行日常创作、自我探索和个性表达的丰富可能性。MAKE UP FOR EVER「浮生·若梦」彩妆艺术展现场本次展览内容由超媒体集团 MMart+ 与 MAKE UP FOR EVER 携手策划。展览开幕之际,特别策划的艺术对谈“彩妆即艺术MAKEUP AS AN ART”就展览背后的意义和影响展开了讨论与分享。对谈由《ArtReview 艺术世界》资深编辑任越主持,邀请路威酩轩(LVMH)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吴越先生、超媒体集团艺术平台总裁及《艺术新闻/中文版》《艺术界LEAP》《ArtReview 艺术世界》出版人曹丹女士,以及艺术家、策展人及写作者余若婕女士参与。艺术对谈以梦境与现实、艺术与彩妆、艺术与品牌、公共空间与艺术表达为话题,对展览和当今的文化生活场景、艺术与商业的跨界合作动态进行深度讨论,共同探究在“浮生若梦”的时代,个人表达和公共精神如何通过艺术连结,一起抵达“梦醒时分”。【本期嘉宾】吴越,路威酩轩(LVMH)集团大中华区总裁曹丹,超媒体集团艺术平台总裁《艺术新闻/中文版》《艺术界LEAP》《ArtReview China》出版人余若婕,艺术家、策展人、写作者【本场主持】任越,《艺术世界 ArtReview China》资深编辑【时间轴】0:29 介绍MAKE UP FOR EVER「浮生°§若梦」彩妆艺术展概况,以及本次对谈主题,介绍嘉宾。1:41 ART & DREAMLAND :「浮生°§若梦」缘起,引出展览主题的背景3:45 分享展览观后感,以及对「浮生°§若梦」主题的理解。10:34 探讨梦想和现实的关系/艺术为链接桥梁。15:34 ART & MAKEUP : “彩妆即艺术”,玫珂菲品牌、学院与艺术的关系17:38 介绍MAKE UP FOR EVER 彩妆学院的创办背景。17:58 从其经验出发,讨论/分享彩妆与艺术。27:47 年轻世代与彩妆。32:11 ART & BRAND :品牌与艺术的联系。32:56 品牌和艺术的形式vs 本质。39:04 品牌与艺术合作的方式与趋势。44: 08 品牌艺术合作及大众传播。47:11 ART & COMMUNITY :艺术如何通过公共空间与人连接和对话49:00 探讨张园场景与艺术氛围的意义。54:06 分享公共空间里艺术创作的经验与感受。57:57 艺术展览与文化景观,其影响与展望。【关于我们】「ArtVoice艺值听」旨在记录当代艺术领域中意想不到的思想碰撞,发掘最值得听、值得收藏、值得讨论的创作故事。节目收录了各个专业领域嘉宾对最受关注的当代艺术话题讨论,以对话形式重现他们创作时最诚实的心灵活动。喜马拉雅FM|小宇宙|网易云|苹果中国 同步上线中敬请搜索:「艺值听」本节目由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新闻/中文版》与Artketing联合出品
【本期内容】大自然一直是艺术家、设计师、创作者不可或缺的灵感源泉,它独特的形态、纹理、颜色和声音激 发了无数艺术作品的创作。源于对自然界的美景与自由的热爱,GUCCI将蜿蜒的珊瑚蛇、盛开的花朵和金色的蜜蜂,动物与自然象征的交融,这些别样⻛采的摩登图腾融入品牌设计中。本期节目嘉宾们将共同探讨大自然的元素如何影响着他们各自的创作,以及分享他们对GUCCI设计中自然界图腾的不同读解。【本场主持】曹丹,《艺术新闻/中文版》、《艺术世界 ArtReview》、《艺术界LEAP》出版人【本期嘉宾】高翔,设计师郭鸿蔚,艺术家⻢海伦,摄影艺术家 【时间轴】01:20 关于《寰宇古驰》中的“伊甸花园”介绍05:23 不同领域的创造者们是怎样看待自己生活的城市,以及如何看待自然12:26 创造者们心目中的伊甸园是怎样的,以及如何从其中汲取创作灵感41:02 嘉宾们如何看待《寰宇古驰》中的“伊甸花园”? 【相关阅读】1. 在流动的凝视中重构对时尚的想象2. Gucci Cosmos《寰宇古驰》典藏展 3. 古驰典藏之家 (Gucci Archive)【关于我们】「ArtVoice艺值听」旨在记录当代艺术领域中意想不到的思想碰撞,发掘最值得听、值得收藏、值得讨论的创作故事。节目收录了各个专业领域嘉宾对最受关注的当代艺术话题讨论,以对话形式重现他们创作时最诚实的心灵活动。喜马拉雅FM|小宇宙|网易云|苹果中国 同步上线中敬请搜索:「艺值听」本节目由现代传播艺术平台《艺术新闻/中文版》与Artketing联合策划「有文化电台」制作播出
【本期内容】「ArtVoice艺值听」在本期开启了新栏目“ARTCADE”,邀请多位来自不同文化场域的资深话痨,来到跨界聊天室,进行极不严肃、但最真实的文化闲谈,呈现创作背后最生动的故事和历程。在首场“ARTCADE”,我们邀请到了两位嘉宾:亚洲摄影大师杜可风和上海作家btr,以近期杜可风的国内首次个展“如果没有你”作为线索,从个人展览聊到杜可风电影创作历程,再到杜可风在上海的生活以及纸上拼贴艺术。杜可风国内首次个展“如果没有你”正在誌屋上海展出,展览持续至6月25日。【本期嘉宾】杜可风,Christopher Doyle 于1952年生于澳大利亚悉尼。知名电影摄影师、导演,曾多次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摄影奖,更曾凭借电影《东邪西毒》及《花样年华》先后于威尼斯电影节及戛纳电影节夺得大奖。其主要摄影作品有:《阿飞正传》、《重庆森林》、《红玫瑰与白玫瑰》、《春光乍泄》、《2046》、《英雄》、《无间道》、《花样年华》等。btr,生活在上海的作家、译者和艺术评论人。出版有《迷你》《意思意思》《上海胶囊》等。译有伍迪·艾伦《毫无意义》、保罗·奥斯特《孤独及其所创造的》《冬日笔记》、阿巴斯·基阿鲁斯达米《樱桃的滋味:阿巴斯谈电影》等。微信公众账号“意思意思”(ID:petite_mort)创办人。【时间轴】02:09     解读“如果没有你”——如果没有xxx08:43     “电影是气,电影是风水”09:45     Christopher Doyle和杜可风的存在是两个人15:53     杜可风90年代缘起香港和最近在上海的生活18:49     透露一下在甘肃的新片拍摄?21:46     杜可风作为导演:不要因为想做而做,而要因为不得不做才能生活28:24     拍电影就像妈妈做菜一样——用很多爱去准备32:45     纸上拼贴像是打坐,过程当中什么都不存在【相关阅读和引用】1.     杜可风随笔集《漆中之黑》,上海文艺出版社2.     Francis Bacon【关于我们】「ArtVoice艺值听」旨在记录当代艺术领域中意想不到的思想碰撞,发掘最值得听、值得收藏、值得讨论的创作故事。节目收录了各个专业领域嘉宾对最受关注的当代艺术话题讨论,以对话形式重现他们创作时最诚实的心灵活动。喜马拉雅FM|小宇宙|网易云|苹果中国 同步上线中敬请搜索:「艺值听」本节目由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新闻/中文版》与Artketing联合策划制作、「有文化电台」制作播出
【本期内容】在2023年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艺术新闻/中文版》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共同举办了一场主题为"可持续的博物馆,可持续的艺术"的讨论会。这场讨论会是针对国际博物馆日年度主题"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展开的,旨在探讨博物馆和艺术在可持续发展中的角色以及对社区和环境的影响。主持人及五位嘉宾从艺术实践出发,共同探讨了博物馆和艺术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创新实践、社会责任和环境保护。本期主题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紧密相关,今年重点关注"良好的健康与福祉"、"气候行动"和"陆地生物"这三个目标。【本场主持】叶滢,《艺术新闻/中文版》主编【本期嘉宾】曹明浩、陈建军,艺术家、“水系计划”发起人陈晓阳,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常务副馆长黄宓,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展览部主任费保罗(Paul Frèches),蓬皮杜中心驻华代表、蓬皮杜中心×西岸美术馆项目总协调人【时间轴】01:03 什么是可持续性发展?04:54 始于水系的生态艺术与社群参与实践17:27 不同地区的美术馆如何通过展览内容“让可持续可见”44:20 践行“不浪费的美术馆”,让可持续成为连续的行动54:49 未来十年,将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阶段【相关阅读】1. 国际博物馆日2. 从意识到行动,步入博物馆的可持续未来|2023年度国际博物馆日讨论回顾3. 联合国,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4.  水系计划,(2015年至今),曹明浩和陈建军5. 第15界卡塞尔文献展,曹明浩和陈建军6. “水系博物馆”(都江堰下游沿岸,四川),《⽔系博物馆》,录像 | 19′28″ | 2015, 曹明浩和陈建军7. 《水系避难所》,录像 | 17′30″ | 2019, 曹明浩和陈建军8. 黑帐篷会议,装置,牦牛毛/棉布帐篷,1200x450x220cm,2022, 曹明浩和陈建军9.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10. 泛东亚三年展11. 榴莲·榴莲:作为方法论的区域艺术研究12. 天台自留地调研项目,广州美术馆13. 第十三届上海双年展《水体》14.《树,树》,PSA15. 【PSA | 现场】“新文化制作人”第一季“手艺再兴”正在呈现!16. PSA 《新文化制作人》17. 法国2019年通过的《能源与气候法》18. 蓬皮杜艺术中心2019年碳足迹测算自2020年《艺术新闻/中文版》携手香奈儿共同发起“创意赋能”讨论系列以来,已联合了中国多家艺术机构举办了9场主题多元的讨论活动。在此基础上,2023年启动的全新年度文化项目(CULTURAL PROGRAM)将开启一系列聚焦于可持续发展与社会责任、助力女性艺术与新生代发展的出版、论坛和教育项目。【关于我们】「ArtVoice艺值听」旨在记录当代艺术领域中意想不到的思想碰撞,发掘最值得听、值得收藏、值得讨论的创作故事。节目收录了各个专业领域嘉宾对最受关注的当代艺术话题讨论,以对话形式重现他们创作时最诚实的心灵活动。喜马拉雅FM|小宇宙|网易云|苹果中国 同步上线中敬请搜索:「艺值听」本节目由现代传播艺术平台《艺术新闻/中文版》与Artketing联合策划「有文化电台」制作播出
【本期内容】藉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携手香奈儿文化基金共同发起的“新文化制作人”项目第一季“手艺再兴”展览之际,《艺术新闻/中文版》将本次“创意赋能未来”系列论坛聚焦手工艺的未来,通过对中国手工艺传统智慧的回溯,对传统手工艺转向当代手工艺的再思考,以及工艺与艺术、科技的跨界融合表达,探讨在工业和信息时代,当代手工艺发展的多种方向和可能性。本期嘉宾将从各自创作实践领域出发,从认知(理论研究)、表达(创作观念)、看见(影像记录、策展梳理)等多个维度,讨论手艺存在的价值,并为手艺的存续与迭代提供新的思考方向及活化路径。【本场主持】曹丹,超媒体集团艺术平台总裁,《艺术新闻/中文版》、《艺术世界 ArtReview China》、《LEAP艺术界》出版人。【本期嘉宾】杭间,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院美术馆群总馆长、艺术史学者、批评家。顾青,策展人、写作者、民艺及传统文化传播者。王克震,艺术家、南京艺术学院首饰与金属工艺专业主任、副教授。杨圆圆,视觉艺术家、电影导演。【时间轴】05:18 传统手工艺的价值及工艺与设计语言的转化15:09 时间的显影及手工艺与当代艺术的关系24:32 在手工艺中回到原点,重新认识自我37:47 中国手工艺发展的挑战和未来【相关阅读】1. 【PSA | 现场】“新文化制作人”第一季“手艺再兴”正在呈现!2. “着手成春”出自唐代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之自然》。“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着手成春”3. 展览《三重阶:中国当代手工艺学术提名展》,策展人杭间。“三重阶”出自汉代《古诗19首》。4. 纪录片《狂人之丘》 ,导演杨园园5. “在每一件手的作品中所包含的每一个手的动作都贾穿着思的因素,手的每一举措皆于此因素中承载自己。一切手的作品都根植于思。” 出自海德格尔的《人,诗意地栖居:超译海德格尔》,译者郜元宝6. “鸥鹭忘机”出自《列子》7. 《黟县百工》,作者左靖“创意赋能未来”系列论坛旨在给予改变规则、重新定义并引领未来的文化创作者更多的关注聚焦当代文化的活跃节点编织新的创造力之网感谢香奈儿特别支持【关于我们】「ArtVoice艺值听」旨在记录当代艺术领域中意想不到的思想碰撞,发掘最值得听、值得收藏、值得讨论的创作故事。节目收录了各个专业领域嘉宾对最受关注的当代艺术话题讨论,以对话形式重现他们创作时最诚实的心灵活动。喜马拉雅FM|小宇宙|网易云|苹果中国 同步上线中敬请搜索:「艺值听」本节目由现代传播艺术平台《艺术新闻/中文版》与Artketing联合策划「有文化电台」制作播出
【本期内容】“身体是力量的集合,它让我能与他人产生联结,让我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我不是孤单的。我们每个人的身体带有很大的意义甚至是创伤,通过自己的身体,我们可以逐渐认识自己,包括性格和特点。”在主题为“身体传声:重建联结的语言”的论坛上,2021年 CHANEL Next Prize 获奖者之一的舞蹈家、导演 Botis Seva 简洁有力的表述了他对“身体”的理解。本期节目中嘉宾们从不同角度探讨了身体如何传递个体及集体的声音,成为达成身份共识、打破规训,寻求突破,乃至与万物沟通的语言。在不确定的时刻,构建个体身份、文化与意志表达的新联结。【本场主持】叶滢,《艺术新闻/中文版》创刊主编【本期嘉宾】何其沃(二高), 舞者、编舞、导演及策划人Botis Seva, 舞蹈家、编舞家兼导演沈伟, 编舞家、导演、艺术家童文敏, 艺术家吴孟珂, 舞蹈家【时间轴】06:40 身体舞蹈讲述个体与家庭、身份与社群的社会记忆10:46 与自然环境的巧遇模糊身体边界的仪式18:19 始于舞蹈,将身体作为容器找寻身体的独特属性24:36 舞蹈的公共教育性质:连接地域文化及建立在地性32:01 以身体舞蹈的形式转译《易经》中人与自然的关系38:33 何为身体?如何通过个人身体的独特性建立与外界的联结?【相关阅读】1. 舞蹈影像 《CAN’T KILL US ALL》,Botis Seva2. 舞蹈工作坊项目《SaveUrEyes》,Botis Seva3. 行为艺术作品影像《放风》(2016年), 童文敏4. 行为艺术作品影像《海浪》(2019年),童文敏5. 与國家兩廳院共创的工作坊《身体微旅行》(2019年),吴孟珂6. 《南方舞馆》,何其沃(二高)7. 《融》,沈伟8.《分与合》Undivided Divided (2011年),沈伟9.《易经》,中国古典文献之一,是古代中国巫师用于推演未来吉凶祸福的卜筮书,自汉代开始尊奉为“五经”之一。“创意赋能未来”论坛旨在给予改变规则、重新定义并引领未来的文化创作者更多的关注聚焦当代文化的活跃节点编织新的创造力之网感谢香奈儿特别支持【关于我们】「ArtVoice艺值听」旨在记录当代艺术领域中意想不到的思想碰撞,发掘最值得听、值得收藏、值得讨论的创作故事。节目收录了各个专业领域嘉宾对最受关注的当代艺术话题讨论,以对话形式重现他们创作时最诚实的心灵活动。喜马拉雅FM|小宇宙|网易云|苹果中国 同步上线中敬请搜索:「艺值听」本节目由现代传播艺术平台《艺术新闻/中文版》与Artketing联合策划「有文化电台」制作播出
【本期内容】西岸美术馆与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陈合作项目“她们与抽象”特展,可以被视作是女性艺术家和抽象艺术在一场展览中的相互定义。这意味着,在需要以女性主义的视角重思我们对于现当代抽象艺术的理解的同时,也要让女性创作者们在抽象艺术史中的“不可见性”变得“可见”。这不仅是要展出她们的作品、写下她们的名字,或是强调她们对某一段艺术史进程的“参与”,而是说,“她们”从一开始就是这一历史的缔造者,女性的态度与行动在艺术史的书写中构成了自身的形式。本期节目也将通过同样的方式进一步拓宽“抽象”的范畴,邀请艺术家、设计师和学者一同从“抽象”的多重意义出发,探讨自女性主义话题在世界范围内兴起后,作为女性创作者如何在各自领域理解“女性主义”的开放性和拓展性。【本场主持】贺婧,资深艺术评论人、策展人、青年学者【本期嘉宾】刘力丹,小猴工具创始人&CEO胡晓媛,艺术家谢晶,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时间轴】02:25 策展人Christine Macel对《她们与抽象》展览的介绍06:54 嘉宾们从自己的工作和创作角度是如何理解抽象这一概念的?16:38  抽象创造能力是天生的还是后天训练所得?24:10 如何看待创作媒介和女性创作者身份?33:49 什么样的契机使嘉宾们开始思考有关抽象的问题?【相关阅读】1. 西岸美术馆特展,“她们与抽象”2. 胡晓媛在谈话中提到的艺术家,Sonia Delaunay3. 胡晓媛个展,“沙迳”“创意赋能女性”系列论坛旨在聚焦当代创意行业的新女性让更多从事创意产业的女性得以借鉴和鼓励感谢香奈儿特别支持【关于我们】「ArtVoice艺值听」旨在记录当代艺术领域中意想不到的思想碰撞,发掘最值得听、值得收藏、值得讨论的创作故事。节目收录了各个专业领域嘉宾对最受关注的当代艺术话题讨论,以对话形式重现他们创作时最诚实的心灵活动。喜马拉雅FM|小宇宙|网易云|苹果中国 同步上线中敬请搜索:「艺值听」本节目由现代传播艺术平台《艺术新闻/中文版》与Artketing联合策划「有文化电台」制作播出
【本期内容】在誌屋上海“光影誌节” (ZiWU Lumière Festival) 期间,展出了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携手香奈儿发起的集美·阿尔勒“影像策展人奖” (Curatorial Award for Photography and Moving Image) 第一届获奖展览“未名河”。本期节目围绕文学阅读如何启发影像、策展或写作等创意工作而展开。当代影像的创作呈现出多学科、跨学科的多维诠释特征,尤其与历史、社会、文学以及电影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嘉宾们从物理的旅行、思想和信息的交流等方面,讨论这一流动性及其影响。他们的对谈将涉及当代文学、电影和视觉艺术创作之间的线索交织,虚构与非虚构影像中的文学想象维度,以及运动、静止和不确定性如何塑造当代文化的生产。【本场主持】曹丹,资深艺术媒体人,策展人,纪录片导演【本期嘉宾】陈维,艺术家蒋斐然,艺术家,策展人宋明炜,美国韦尔斯利大学东亚系教授,《科幻研究》学术期刊 (Science Fiction Studies) 通讯编委王兵,电影导演,制作人周嘉宁,作家,英语文学翻译Eduardo Williams,电影导演,制作人,艺术家【时间轴】02:30 与文学的初遇如何影响创作15:48 科学发展对不同时代的文学创作的影响23:06 受文学的影响下,纪录片中的虚构主义叙事26:42 当诗歌融入影像30:23 在这个解构、多元化的时代中, 到底什么是当代性?37:02 写作与艺术创作中的流动性42:10 文学与电影作为创作通道的开启,模糊现实与虚幻的边界49:00 对流动性的定义【相关阅读】1.《悠游小说林》安贝托·艾柯 (2005年)2.《星际大战》是美国导演乔治·卢卡斯所制作拍摄的一系列科幻电影。3. Science-fictionality: the quality of being science-fictional; (of a work of fiction) being science-fictional. 1996 D. Pringle, et al. Ultimate Ency. 4.《象的失踪》 村上春树(1997年)5. 弗朗茨·卡夫卡,出生于奥匈帝国的德语小说和短篇故事作家,被评论家们誉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卡夫卡的代表作品有《变形记》、《审判》和《城堡》。伊塔罗·卡尔维诺,生于古巴哈瓦那,意大利作家。他的奇特和充满想象的寓言作品使他成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意大利小说家之一。6. The Newtonian Universe Theory7.《莫雷尔的发明》 比奥伊·卡萨雷斯 (2012年)8.简·奥斯汀 (Jane Austen),英国小说家。9. 查尔斯·狄更斯 (Charles Dickens),英国19世纪中期作家、评论家。“All that is solid melts into air” 出自卡尔·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Communist Manifesto)第一章 。10. Mimesis: imitation, mimicry. 模仿、论述。11.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 (Jorge Luis Borges),阿根廷作家、诗人、翻译家,新巴洛克艺术的重要起源。12. 罗贝托·波拉尼奥(Roberto Bolaño),智利著名小说家,诗人。13. 骆以军,台北县人,台湾作家,写作文类以小说及散文为主。14. 王安忆,中国当代作家。15. 电影 Parsi (2019), Edurado Williams and Mariano Blatt。16.《论新》鲍里斯·格罗伊斯(Boris Groys)17.《再见日食》,周嘉宁18.《浪的景观》(2022年),周嘉宁19. 电影《天堂陌影》是1984年的一部美国荒诞喜剧电影。由吉姆·贾木许编剧及导演,前爵士乐手约翰·卢瑞尔、理查德·埃德森、匈牙利裔演员艾斯特·巴林特主演。20.《青春咖啡馆》,又译为《在青春迷失的咖啡馆》,是2014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的代表作。21. 电影《祖与占》Jules et Jim (1962)22. 论文《非二象性的诗学想象力》,宋明炜“创意赋能未来”系列论坛旨在给予改变规则、重新定义并引领未来的文化创作者更多的关注聚焦当代文化的活跃节点编织新的创造力之网感谢香奈儿特别支持【关于我们】「ArtVoice艺值听」旨在记录当代艺术领域中意想不到的思想碰撞,发掘最值得听、值得收藏、值得讨论的创作故事。节目收录了各个专业领域嘉宾对最受关注的当代艺术话题讨论,以对话形式重现他们创作时最诚实的心灵活动。喜马拉雅FM|小宇宙|网易云|苹果中国 同步上线中敬请搜索:「艺值听」本节目由现代传播艺术平台《艺术新闻/中文版》与Artketing联合策划「有文化电台」制作播出
loading
Comments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