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Do Inaoro Ta (我們的庭院)
Do Inaoro Ta (我們的庭院)
Claim Ownership

Do Inaoro Ta (我們的庭院)

Author: Sinan-Voyaen

Subscribed: 0Played: 1
Share

Description

近年蘭嶼與外界交流頻繁,生活型態產生重大改變,許多傳統文化亦漸漸流失中。節目中開啓耆老分享生活經驗的平台,將雅美﹝達悟﹞族優美的文化流傳下來,就好像傳統族人們聚集在庭園中口耳傳承一般,將族人傳統珍貴的生活方式,及崇敬自然的生活法則,與大家分享及吟唱。

節目以雅美﹝達悟﹞語發音為主,國語為輔,邀請耆老們來講述雅美族人傳統的智慧與生活文化,從生到死,從上山工作到下海捕魚,從家庭談到社會,從過去論到現在。耆老們生命中的文化內涵,透過母語甚至是吟唱的方式,最真實地表現出來。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6 Episodes
Reverse
出海捕魚經驗:年輕時,以機動船行駛在海洋中,突然機器故障,所幸船上已備有四枝槳及帆布作為不時之需,使耆老一行人能安然脫險,回到村莊港灣。雖然機動船不用這麼辛苦地滑,但也不要輕忽可能會遭遇的危險,仍然要有危機意識;在霧氣瀰漫時找不到方向時,可以抬頭仰望尋找較暗的方向,朝那方向駛去,因為較黑那邊是島嶼的影子,代表陸地離你不遠,較亮的地方則是空曠的海洋。 吟唱自創歌謠:(外海)擁有眾多魚群的漁場離島嶼太遠,划拚板舟過去非常辛苦,若遇到天氣變化或是海流,不可能長出翅膀飛回島嶼求救,且在大海中呼叫誰能聽得見?只有槳能給我安全感,無論如何求生的意念強烈,讓細小的槳帶我駛向港灣。 呼籲愛海的朋友:大海任由我們去獵取漁獲,但我們也要有所節制,捕魚的海域也要有所警覺,不要划船到深海領域,以安全為主,不要為了大魚讓自己陷入困境。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wjivbtf6yu90b11fot3gqgz?m=comment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歌謠「憐憫之心」:我有憐憫人的心,神啊希望你的憐憫之心能臨到世上的所有人,希望每個人都從你的愛中得救,有愛才有希望,彼此之間才能夠和平相處,上帝給我們生命,要活得有自信及尊嚴,上帝愛世上所有的人,當我們願意禱告,他都會聽我們禱告。 歌謠「出海歷險記」:有一年飛魚季期間,魚團至小蘭嶼抓飛魚時,在晚間七八點遇到霧氣,也因海流把他們流到幾乎快離開蘭嶼境內海域,迷失了方向,經過了一番生死戰,終於回到蘭嶼。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vrhzck4p35p0884my9f1e6r?m=comment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耆老於民國83年間自蘭嶼赴菲律賓探望長期在菲宣教教會會友,節目中分享自巴丹島回程的小故事:由於自幼未受過國民義務教育,無法以母語以外的語言與人溝通,僅憑著旁人寫的的字條獨自搭機回台灣,旅途中停停走走的,在機場辦理各樣手續也只能聽天由命。 好不容易到了高雄小港機場,只能隨著多數人的腳步亦步亦趨的往前行,隨著時間空間的推移,已不復見搭同班機人的踪影,行李也不見了,卻不見女兒來接機......末後女兒終於來解救,所有的困境都在女兒幫助下一一解決。耆老感謝神的眷顧,就算是文盲、語言不通,也能平安的回到台灣,女兒也有來接應。 創作「菲律賓之行」歌謠:感恩巴丹島的地瓜芋頭能在蘭嶼島給我們飽足,謝謝巴丹島友人給予我們又甜又飽滿的地瓜。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vdkma1f38xg0815ftlj6akm?m=comment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耆老每日清晨4、5點起床,隨即爬椰油村的禱告山,與教會弟兄姊妹們禱告唱詩,成了他每一天固定的生活作習。有了信仰,改掉了一些壞習慣,生活有了方向,心情也喜樂許多,身體自然健康;耆老並表示基督教信仰到了蘭嶼島,蘭嶼也變得更好了,若沒有信仰,生命會像從前般只專注在貧窮、漫無目標的生活......信仰給了他很大的幫助。 耆老表示,在過去,族人都以自我為中心,生活中常會發生衝突,甚至村莊之間互相仇恨、壁壘分明,彼此像仇人般互相敵對;自從基督教信仰進入蘭嶼,島上許多不好的生活習俗不再被奉行,族人心境上也有很大的轉變,大家都和平相處、相互關懷。 耆老也分享信仰見證:在孩子尚年幼時,某年飛魚季期間夜間常需出海捕撈飛魚,便利用白日補眠,然在物資缺乏的年代,妻子得上山務農家中才得溫飽,照顧孩子的責任便落到耆老身上。耆老便以歌謠哄著孩子入睡:「寶貝快快睡,我已經很累了,快快睡!」,不知怎的,無論怎麼哄孩子仍然繼續哭鬧,由於身子已很疲累,情急之下便朝著孩子吼叫,頓時孩子停止了哭鬧,反而奄奄一息的雙眼直瞪天花板,耆老六神無主,原本對信仰嗤之以鼻的他,隨即祈求上帝大喊:「上帝救救我的孩子」,也不管周圍鄰居皂眼光,不斷吶喊著......說也奇怪,孩子突然有了氣息恢復哭鬧聲,此經歷讓耆老正視上帝的存在,且開始他的信仰生活。 節目中耆老吟唱自編歌謠—感謝主:感謝創造萬物的主,有月亮和太陽,大海蘊藏著豐盛的生物,你所設置的眾海島,蘊育著豐富的植物及生物,使各島嶼充滿生機。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訪廖株 談好月節

訪廖株 談好月節

2021-10-0854:27

本集帶大家了解蘭嶼傳統節日—好月節,感恩上帝祝福島上農作物能順利成長,人人都能平安喜樂。 好月節以慶祝小米豐收為主,每年約在國曆12月份開始種植小米,各個村莊種植時間不盡相同,大都避開颱風季節,現在會一起種不同的水果,但以前只有種甘蔗跟蘭嶼鳳梨、南瓜等。 以前豐年祭都是各家族辦理,並不是全村一起舉辦,小米收割完會分發至各家族,分發前都放置在總召集人家裡,收割小米與分發小米前都會殺豬,表示祝福。 在過去物資缺乏的年代,小米是產婦坐月子的主食,也是颱風季節的救命糧食;在開墾土地時,會贈以小米作為協助開墾者的回饋;以及男性家人到小蘭嶼捕魚時,家中婦女會準備小米待其返航時享用......等多種用途。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村莊內會有很多的魚團,耆老分享捕魚時要注重的禮節,提醒族人們要看重團隊間彼此的合作,而不是只在意自己的漁獲。 耆老也分享過去在朗島村莊發生的海上事故,族人遇到極強的海流如何脫險,平安的回到岸上......精彩內容,不要錯過了!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家中的珠串突然不見了,將難過之情編成歌謠,並希望媳婦也能學會此歌謠,從而了解珠串遺失的心情。 蘭嶼傳統婦女配飾包括手飾、專門放手飾的飾品、椰子做的斗笠、、頭飾、鸚鵡螺耳環、胸飾(分大、小串)、小腿腳飾(較少見)、腳踝腳鍊、背飾、八角型禮帽、髮飾、禮杖等,其中禮杖可襯托出蘭嶼傳統婦女的氣質,也是權柄的象徵。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太陽之歌」:太陽與雨水和海洋互相爭王,太陽說我是最厲害的,因為我在至高之處,當我在天空發光、發熱時,高溫會讓地面的水乾涸,水位降低,也會使土地乾裂,所以我是大自然中是最有威力的。 「雨水之歌」:雖然太陽你在高高的天上,不過我可不是省油的燈,一旦我發威,我能使天空變暗,遮蔽你不見,或是閃電而發,雷聲大作,震垮三棵樹木然後奔流至海中。 「大海之歌」:太陽啊、雨水啊,你們在嚷嚷什麼啊?眾海島都在我的水面上,船隻也行在我的水面上,當我浪濤怒吼時哪能擋得了我呢?我可以淹沒這些海島,也可以毀掉這些船隻,誰敢惹我生氣? 本節目為蘭嶼廣播電台精心製播,歡迎關注我們的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LanAnMedia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本集邀請椰油部落周鳴鹿先生,與大家分享主屋落成典禮。 對族人來說,蓋房子不僅要經過長時間的準備,更需要家族親友的幫忙,所以落成後要舉辦儀式宴請曾經幫忙的親朋好友。蘭嶼傳統上非常看重輩份,在禮節上很尊重長輩,故也邀請較常有互動的長輩;若禮肉不夠,年輕人及未婚者則不在邀請名單內。   在傳統住屋落成典禮時送給賓客的農作,以椰油部落而言,事先於山上開墾時,親朋好友會幫忙屋主工作,婦女則會在典禮當天幫忙準備芋頭及菜餚,這樣的互助會讓主人很有面子。   過去島上沒有交通工具,親朋好友散落在各個部落,重要訊息的傳遞,以徒步著傳統服裝不遠千里的登門拜訪,當路人遇有族人著傳統服裝趕路,便知對方有重要事情要辧理,識趣的不上前攀談,以免妨礙他們趕路;直至今日,即使在交通便捷的時代,延續此傳統,雖有交通工具代步,仍著傳統服裝親自邀訪賓客,被邀請的賓客也是徒步參與盛會,若在不同部落路程遙遠,年長者腿力無法負荷長途跋涉,便以划船代步與會。   本節目為蘭嶼廣播電台精心製播的文化性節目,歡迎持續關注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LanAnMedia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兩個兄弟在洪水之後分開,各自住在自己喜歡的地帶,一個住在現在的椰油部落,一個住在“伊法達斯”(同為椰油村範疇,現已無人居住)。 本節目為蘭嶼廣播電台精心製播,歡迎關注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LanAnMedia/?ref=pages_you_manag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小米園區除草祈福歌:到小米園區除草是蘭嶼人最快樂的時候,此時全村的人一起出動,呈現熱鬧景象,大家勤於除草,希望小米能長得快且茂盛,好在好月節時長出飽滿的穗子作為祈福用,。 航海時趕走睡意歌:在大海捕魚時為使自己保持清醒,常會吟唱歌謠好驅逐睡意趕走無聊,才能帶回豐富的漁獲回家。 歌謠「頭髮舞」:一位單身漢暗戀有夫之婦,有天在山中巧遇,男子拿起婦人的禮杖,說:「我把你的禮杖劈成兩半,看你會怎樣?」,女子回道:「你若劈了,我的丈夫也不會把我休了,有次我掉了手鐲,丈夫也沒怪罪於我」,男子就死了心,不再對婦人有所動念。 蘭嶼情歌:此歌謠不可隨意在村莊中或是涼台邊唱,因為蘭嶼人是很含蓄的民族,在聚落處唱情歌會被長輩罵沒教養,只能在兩個人時你唱我聽,希望你能愛上我的情歌。 歌謠「交(異性)朋友之歌」:在工作房工作時(工作房算是蘭嶼的娛樂中心)順便尋找異性朋友,如有遇到心儀的對象,就會用送檳榔的方式交友,若對方願意跟你交往就會收下,反之亦然。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過去島上捕撈魚隻的工具船分為大船與小船,大船又分6\8\10人座,船尾一人掌舵,船首一人雙槳,中間4\6\8人單槳,小船的話分單人船、雙人船、三人船,大船基本上都是單槳,小船都是雙槳,目前三人船比較少見。 每艘大船都是由同一父系的男子為成員,有時也會加入親友集體建造,共同從事捕魚工作及分配漁獲,小船亦是 雅美人出航是如何看風向及天氣或是海面海流的變化?乘坐單人、雙人、6人獨木舟、大船時,若在五孔洞那邊的小島的海線,看到往朗島方向有巴掌般大的雲層,代表風雲變色天氣不佳,在離陸地有一段距離就要快划至近海,才可以脫險,於海上需隨時注意風向與雲色。 本節目為蘭嶼廣播電台製播,歡迎關注粉絲專頁—蘭嶼蘭恩傳媒網: https://www.facebook.com/LanAnMedia/?ref=pages_you_manag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2007年 蘭嶼大船「ipanga na 1001跨越號」航行台灣計畫,是蘭嶼史上首次以十四人大船用人力手搖槳方式,從蘭嶼划向台灣,由蘭嶼六個部落四組人以接力的方式,分四階段將「ipanga na 1001跨越號」划至台北大稻埕,打破過去從蘭嶼划至綠島的紀錄。 耆老分享,航行中遇有海流、暗礁及成員體力等諸多困難和限制,因著倚靠上帝,使得此項充滿挑戰的壯舉得以完成,願將一切的頌讚榮耀歸給天上的神,因有他的眷顧, 航行得以順利。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受訪耆老於年幼時曾聽說蘭嶼有造出可容納20多人的大船(cinedkeran),可惜沒有文獻記載,這是蘭嶼史上第一艘大船,雖沒有文獻,因為口耳相傳而流傳了下來。西元2007年,民國96年6月19號時,號稱蘭嶼史上第一艘大船「跨越號」,首航就從朗島灘頭划到台東海濱公園,過程只用人力划行不靠機器,被大家戲稱膽量大挑戰不可能的任務。 從最初造舟工作地點的選擇,到造舟過程中可能影響村民生活等諸多考量,在在都令成員傷透腦筋,面臨島上的傳統禁忌問題及繁複的航行細節,藉著信仰的力量一一得到克服、解決。 耆老分享信仰中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依靠自己的小聰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認定他,他必指引你的路。 當有人提議要將大船從蘭嶼划行到台灣,所有成員都愣住,不知道要如何完成任務,這是個非常艱鉅的挑戰,何況人命關天,萬一在大海中遇到大風大浪怎麼辦?要考慮的事很多,但16位成員心裡存著什麼樣的心態來面對困難的挑戰,下週繼續分享......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 認識島嶼周圍的海域、水性、危險的海流海溝、漁場、或是鯊魚出沒的海域。過去沒有任何工具能抓魚,也沒有蛙鏡能讓我們看清水面下的狀況,所以族人都會去山上拿“圓圓的植物「嘎物」"(gago 蘭嶼肉荳蔻),輾壓後丟擲水裡會讓海水變得更清晰。 2. 射魚工具則是拿取較長的鐵及木棍綁在一起,再用石頭磨鐵,捕魚時用腳去凳岩石,仿造現在魚槍一樣,快速將尖利的鐵器穿過魚身;「發那嘎」撈魚的網子(vanaka掬網 ),則自製用來在岸邊撈小魚及螃蟹。 3. 青青草原下的岩石,雖然很多魚獲,但是非常危險,需多加注意。 4. 如何能抓到多隻八腳魚的技巧:夏天與冬天適合抓八腳魚,冬天水溫較低,八腳魚較常出現;夏天則是天氣比較好方便族人捕捉。 5. 蘭嶼通常都是夏天抓很多魚,曬乾可留至冬天繼續吃。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嬰孩出生後的注意事項及相關傳統儀式, 出生第十天的命名儀式、滿月時的理頭髮、滿週歲的戴項鍊儀式......等,再再說明族人對新生兒的重視。 早期父母較無經濟壓力,教養子女總是以祝福的話語取代責罵。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