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Dr. J 賈桂琳醫師的小宇宙
Dr. J 賈桂琳醫師的小宇宙
Claim Ownership

Dr. J 賈桂琳醫師的小宇宙

Author: Dr. J

Subscribed: 9Played: 17
Share

Description

我,賈桂琳醫師,2000年畢業於台大醫科,是一位兒科專科醫師。
在我的podcast裡,我將節目分成四部分:
1. 醫學知識。分享兒科醫學以及育兒新知。
2. 醫師專訪。電訪一位專科醫師,跟他們聊一聊醫師生活的酸甜苦辣。
3. 我的呢喃。我會說說我個人的生活感覺及對時事的想法。
4. 強強聯手。哈! 這是我與另一位醫師播客 Dr. Ethan 聯手做的節目,內容精彩。

🌈 歡迎訂閱Dr. J 賈桂琳醫師的小宇宙 | https://doctorj.firstory.io/
💬 讓我知道你在想什麼? 留言在 Instagram
🙋‍♂️🙋‍♀ Follow 我的行蹤 :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2020doctorj/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35 Episodes
Reverse
1:25兒童的 ”過敏性氣管” 與 ”氣喘” 該如何區分? 4:05 快來聽聽王醫師定義 ”細支氣管炎” ”氣喘性支氣管炎” 與 ”氣喘”….. 4:45 感冒 vs. 過敏真的傻傻分不清….. 5:20 病毒感染的感冒咳 pk. 過敏咳….. 6:10 抽血或X光片檢查有辦法診斷氣喘嗎? 9:05 一旦孩子被兒科醫師診斷成 “氣喘兒” 之後,是否終身就掛上這個標籤? 10:03 王醫師跟大家解說什麼是過敏三部曲喔…. 10:50 過敏病就是一種慢性病 13:10 來聽聽王醫師當兒科醫師最開心感動的時刻…..   🎄 Dr. J : pediatrician are healers of children ❤️王醫師 : 控制得宜的氣喘兒,與其他正常孩子是大同小異的喔~~~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現代的女生追求美麗,很棒,有許多選擇。可以簡單的買支口紅買塊胭脂,讓自己心情美麗。當然,也可以尋求醫學幫助,打打雷射,做微微調整。不過也是有女生,希望藉由手術,讓自己身體的某部分做較大範圍的改變。整形外科醫師就是能幫女生實現夢想的那種醫師。今天,Dr. J 很開心邀約到一位”女”整外醫師來與大家談談”隆乳”這個有點神祕的議題。   1:20 快來聽聽蕭醫師的經驗分享 1:40 為何蕭醫師專精於”隆乳”手術呢? 2:04 希望找女醫師做”隆乳”的族群是哪些呢? 3:30 最不容易產生隆乳手術術後夾膜的義乳(假體)是哪種呢? 4:30 大哉問阿?! 有一好沒兩好是什麼意思? 一定要聽聽蕭醫師的意見喔~~ 5:45 妳一定要把隆乳手術術後想要達成的目的,優先順序給排出來? 7:03 隆乳手術術前要想清楚的事情有哪些呢? 7:57 隆乳手術術後的照護有哪些? 8:15 手術術後一年內都得好好照護…..這是一個一年工程喔….. 9:20 那我可以選”自體脂肪” 隆乳嗎? 9:50 自體脂肪只能做到”豐胸”?! 10:28 自體脂肪豐胸是否還有些注意事項呢? “脂肪油泡”是什麼呀?!     🎄 Dr. J : 豐胸隆乳一定要先想清楚”目的”是什麼喔~~ ❤️蕭醫師 : 不用對”隆乳”手術有偏見喔…..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人老了,各種器官都會跟著逐步退化。大腦也是這樣。可是往往這種大腦組織的退化老化現象是緩慢而不見於日常的。那我們該怎麼發覺自己的”大腦”可能已經生病了呢?   02:50 Parkinson 巴金森氏症的臨床表現主要有哪些? 03:35 巴金森氏症的臨床四大症狀: 靜止顫動.身體僵硬.動作變慢.步態不穩 04:05 其他重要的症狀還有哪些? 05:10 症狀會全部一次發生? 還是慢慢出現各種症狀? 06:16 老人的生理”動作慢” 與病態性的”動作變慢” 要怎麼區分呢? 06:29 快來聽聽吳醫師怎麼區分…..(好重要的資訊喔…) 07:15 有哪些自我檢查可以讓我們知道是不是得到了這個疾病呢? 08:05 請問目前治療Parkinson 巴金森氏症的藥物有哪些? 10:50 深部腦刺激術的腦外科手術介入的理想時機為何? 13:10 快來聽聽吳醫師覺得女醫師應該具備哪些特質才能做到自我/事業/家庭 三者平衡 ?   🎄 Dr. J : ~~ I'm getting older but I think I'm aging well ❤️吳醫師 : 運動是維持健康,減緩老化的最重要良藥喔~~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Q1 : 異位性皮膚炎是什麼? A1 : 在過敏三部曲中,第一個出現的臨床症狀就是”異位性皮膚炎”。現在學齡前的孩童,大約有10%的機率被兒科醫師診斷出異位性皮膚炎。整體的盛行率則是逐年增加。這個疾病雖然不會致病童於死地,但卻造成病童生活上極大的不舒適,以致生活品質低下。異位性皮膚炎的皮膚表現多變,廣義來說,它就是”濕疹”的一種。異位性皮膚炎的醫學定義是 : 慢性 & 反覆發作的皮膚搔癢症狀,與家族遺傳及過敏體質有相關。   Q2 : 異位性皮膚炎的皮膚症狀? A2 : 典型的異位性皮膚炎發病時期是從嬰兒開始。發病的位置以頭皮、臉部、肩膀、上背及四肢的伸展處為最常見。百分之五十的病患會在一歲內有症狀,百分之三十的病患則在一歲至三歲之間有明顯症狀而被確診。較大一點的孩童,皮膚的症狀表現則以額頭、脖子(頸部)、肩膀、整個上下背部、手腕腳踝、手肘關節彎曲處(肘窩)以及膝蓋關節彎曲處(膝窩)為主。這個在四肢關節”彎曲處”的皮膚表現,是診斷異位性皮膚炎很重要的一點。在更大一點的孩童,青少年時期,異位性皮膚炎則是可以出現在手掌及手指側緣。在急性期的異位性皮膚炎,病灶是以強烈搔癢及局部皮膚泛紅來表現。而異位性皮膚炎的亞急性期則是以泛紅、脫屑及破皮作表現。最後,它的慢性期則是皮膚呈現苔蘚化,有局部皮膚增厚及乾燥的現象。在異位性皮膚炎的患者身上,這三種表現可以單獨存在也可以組合並存。   Q3 : 什麼狀況會加劇異位性皮膚炎的嚴重度? Q3 : 前面有提過,異位性皮膚炎與遺傳是有關連的。假設家長有過敏性體質(例 : 過敏性鼻炎或氣喘)或曾被確診過異位性皮膚炎,孩子就有很高的機率得到這個惱人的疾病。一般,兒科醫師會測孩子血液裡的免疫球蛋白E (IgE)。異位性皮膚炎的患童通常IgE 是高於標準值的。但是有時,臨床症狀是典型的異位性皮膚炎卻驗不出升高的IgE,這時則由兒科醫師決定是否下異位性皮膚炎的診斷了。再來要說的是搔癢(很癢,癢到不行)這個症狀。它是異位性皮膚炎最惱人的部分。因為癢,所以孩童會用手去抓,因為用手去抓,所以造成局部皮膚發炎破皮,破的皮膚修復期時又會再造成癢的感覺。如此這般的”癢 - 抓 - 癢”,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要阻斷這個惡性循環最重要的就是要想辦法讓孩子”停止抓癢”。這時,用外用止癢藥膏或口服止癢藥水就很重要了。還有一些對皮膚刺激性的材質,如 : 羊毛衣物、肥皂、丙烯酸(又稱壓克力酸,常見於各式塑膠物體的表面及各種塗料油漆裡)、化妝品香水、及家用清潔劑,對於異位性皮膚炎的孩童是不好的。而食物的部分,如 : 牛奶、雞蛋、起司、大豆、小麥(麵食及麵包製品)、花生、堅果、甜食(多含有人工色素)、巧克力、有殼海鮮(螃蟹、蝦類、貝類)、醃漬食品、罐頭食品、煙燻肉品、則很有可能增加皮膚搔癢的程度。還有值得一提的是 : 夏天裡的汗流浹背以及冬天裡的乾燥寒冷,也是可能加重異位性皮膚炎惡化的原因。因此,讓孩童的皮膚盡量維持在穩定又不過分潮濕也不過分乾燥的環境是家長的課題阿~   Q4 : 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有哪些? A4 : 根據病患的嚴重程度不同,兒科醫師會看狀況開藥治療。一般而言,這類患童最重要的就是皮膚的保濕。選擇合適有品牌的保濕乳液(愛妥麗(Atopiclair)保濕乳液或舒特膚(Cetaphil) AD益膚康系列)每日塗抹2次是很必要的。泡澡對於異位性皮膚炎的患童而言是加分的。建議可以每2~3天溫水浸泡5-10分鐘,起身之後,在皮膚尚在濕潤狀態時,便立即給予保濕乳液塗抹全身,加強皮膚屏障的保濕。而使用濃度5%的漂白水,以1:1000的比例加入溫水中盆浴,一周兩次每次10分鐘,則是對嚴重患童,皮表已呈現破皮流湯有許多滲出液的狀況,達到殺菌及止癢的效果。 再來就是外用的止癢藥膏 – 類固醇藥膏。這類藥膏可以分為1~7等級。第1級最強,第7級最弱。兒科醫師會以藥塗抹的位置而開合適的藥膏。舉例來說,給予小小孩的臉部,就會使用第6或第7等級的類固醇藥膏,而給予較大孩子塗抹於身體軀幹的就可以開到第2或第3等級的藥膏。至於最強等級的藥膏,兒科醫師會看實際臨床狀況開立,使用方式也會給家長衛教。還有口服抗組織胺也是兒科醫師會使用的止癢藥品。而假設皮膚搔癢處被抓到破皮傷口時,適當的給予外用抗生素藥膏也是必要的,避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入侵。再者,要提到外用免疫調節劑的藥膏 : Protopic 普特皮軟膏 及 Elidel 醫立妥藥膏。這兩者是經由皮膚吸收的免疫調節劑。異位性皮膚炎就是免疫系統過度敏感的疾病。而調節免疫系統中的T細胞,使其減少分泌細胞激素(Cytokine)是可以減緩這個惱人的疾病的。而外用的免疫調節藥膏就有這個功能。這兩種藥膏在使用的初期,都會有點”燒燒感”(burning sensation),不過只要持續塗抹藥膏,這種感覺會減少到沒有。有些家屬會擔心這種外用的免疫調節劑長期使用是否會有不良的副作用。以目前的科學證據來說,外用的免疫調節劑沒有與任何癌症相關,家長最擔心的淋巴癌也並無實證有任何相關性。至於紫外線照光治療、其他口服的全身性的免疫抑制藥物或生物製劑針劑(Dupixent),則是進一步對付嚴重又反覆發作相當難纏的異位性皮膚炎可以考慮的選擇。 *封面照片有獲得同意使用權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現代的醫療分科相當專業,有的時候,病人自己不知道要掛哪一科來解決自己的不舒服。怎麼辦? 這時先掛”家醫科”就對了。今天Dr. J 邀約家醫科張凱婷醫師來聊聊家醫科在醫療上擔任的角色以及各種重要的健康檢查。家醫科醫師提供病患預防勝於治療的重要概念,希望能藉由即早發現疾病,快快介入,讓疾病得以獲得正確的治療。   🎄 Dr. J : 不要對家醫科醫師有偏見喔~~ ❤️張醫師 : 家醫科醫師很喜歡與病人及家屬互動,仔細的了解病痛所在喔~~ 🎁 請我喝杯咖啡,讓我開心的創作 : https://pay.firstory.me/user/doctorj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眼睛是人們的靈魂之窗,透過它,我們看見世界的色彩,萬紫千紅斑斕奪目。沒有了它,就算是活著、存在著,也只能一片混沌的向前摸索,十分辛苦。心臟、肺臟的運轉,讓我們得以存活。但眼睛的功用,卻是讓沉寂的靈魂 ”閃耀發光”。今天Dr. J 很開心邀請到台北慈濟醫院眼科部沈姵妤主任來分享她做為衛生署眼角膜移植合格醫師的專業,讓我們一窺這個相當有大愛的醫學領域。 l 1:35 眼角膜在眼睛的哪裡啊? 沈醫師介紹眼睛基本結構喔~~ l 2:40 照相機的透明鏡頭就類似於眼睛的眼角膜 l 4:15 什麼疾病會需要動到眼角膜移植? l 6:01 患者可以用何種管道取得合法眼角膜? l 8:38 眼角膜移植需要注意哪些傳染性疾病? l 10:08 眼角膜取出之後可以存放多久? l 11:58 接受眼角膜移植的病患,人生如何得到轉變?   🎄 BGM by Dr. J : I see skies of blue and clouds of white….and I think to myself what a wonderful world….. ❤️沈醫師 : 當我的病人興奮對著我說: “我終於看到沈醫師”時,那就是我做為眼科醫師最感動的時刻….. 🎁 請我喝杯咖啡,讓我開心的創作 : https://pay.firstory.me/user/doctorj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做一位專業的皮膚科醫師,生活是忙碌的。在下班閒暇之餘,陳怡如醫師可沒有浪費半點時間,她積極的參與自己兒子的課外活動,一起陪伴兒子打棒球。讓我們一起來聽聽怡如醫師如何做一位稱職的棒球媽媽,完美她的斜槓人生~~   ★ 2:35 為何想投入棒球這個運動? ★ 3:40 增進孩子的體能對孩子有什麼幫助呢? ★ 5:02 孩子加入棒球隊之後的差別? ★ 6:04 參加棒球隊後援會的甘苦談 ★ 7:51 如何幫助棒球隊的孩子參加比賽? ★ 9:25 棒球比賽中的照相&錄影是誰來弄呢? ★ 10:33 與棒球比賽中的對手小朋友家長交朋友真開心 ★ 11:05 全程拍照要付出的代價? ★ 12:23 怎麼聰明的面對家長會的反對聲浪? ★ 14:00 由行銷棒球讓孩子學習多面向的生活態度 ★ 15:19 做對的事宇宙都會幫忙喔~~ ★ 16:15 快樂的斜槓人生   🎄 BGM by Dr. J : It’s great to be a “slashie” ~~ ❤️陳醫師 : 陪孩子成長成就自己的斜槓人生 🎁 請我喝杯咖啡,讓我開心的創作 : https://pay.firstory.me/user/doctorj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想知道什麼是中醫的「夏天三伏貼」和「冬天三九貼」嗎? 千萬不要錯過這一集….快來聽聽 周維貞 中醫師仔細的解釋”貼敷”對於有過敏體質的孩童,改善氣喘/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的益處。   3:28 什麼是三伏貼? 找中醫師貼嗎? 一次貼敷要貼幾天呢? 4:18 中醫的冬病夏治概念與想法 4:25 貼敷的穴位在哪? 貼敷的最佳時間點 6:45 假若沒有連續貼敷會不會影響療效呢 7:15 貼敷後可以正常洗澡嗎 7:30 三伏貼改善過敏體質的效果有多少 9:05 貼敷之後要注意什麼事呢 10:45 經皮膚吸收中藥是可以起到什麼療效? 11:45 肺主呼吸之氣 & 肺主皮毛的概念又是什麼? 12:48 對於過敏的孩童,有哪些飲食上的建議 13:10 寒喘體質的孩童不適合吃什麼 13:30 生冷的食物有哪些 14:10 熱喘體質的孩童不適合吃什麼   👉 BGM by Dr. J : 中醫真的是奇妙,小小貼敷起大大作用 🔴 周醫師 : 經過專業中醫師的診斷,合適體質的病患才能進行三伏貼喔 💯 請我喝杯咖啡,讓我開心的創作 : https://pay.firstory.me/user/doctorj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愛美是人的天性。而有能力把人變美的醫師,往往令人非常好奇他的工作到底都在做些什麼ㄚ? 今天,Dr. J很開心的邀約到義大大昌醫院國際美容醫學中心,黃昱豪主任來上我的節目。他將與大家聊當下最夯的整外議題 : 隆乳。愛美的你,一定不要錯過這一集節目喔~~~   ★  1:05 整形外科醫師要經過怎樣的訓練才能畢業呢? ★  2:32 哈~ 現代版的整外醫師過的比較爽~ ★  3:25 整外醫師需要學會哪些「刀工」? ★  3:55 豪醫師的專長 : 隆乳 ★  4:20 隆乳的「假體」有哪些選擇? ★  4:55 聽聽豪醫師娓娓道來「隆乳假體材質」的進化 ★  5:40 驚! 光滑面果凍矽膠的假體有可能會產生「夾膜」!! ★  6:10 哇! 絨毛面果凍矽膠比較好? ★  7:35 「水滴」ft.「魔滴」傻傻分不清楚? 快來聽這一段…… ★  9:00 魔滴的安全性高嗎? ★  9:40 自體脂肪豐胸是不是一個好選擇? ★  12:00 假體 pk. 自體脂肪哪種適合我?   👉 BGM by Dr. J : beauty is an attitude 🔴 豪醫師 : 優秀的整外醫師必須”客製化”每位病人的治療計畫喔~~ 💯 請我喝杯咖啡,讓我開心的創作 : https://pay.firstory.me/user/doctorj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青少年 – 一個尚未成熟的大小孩。兒科醫師要怎麼去照顧這群玻璃心容易碎滿地的孩子呢? 今天,Dr. J 很榮幸的邀約到在這領域算是相當資深的兒科醫師來與大家聊聊 : 什麼是青少年醫學 Adolescent Medicine。   ● 1:55 : 什麼是「青少年專科」醫師? 且聽張醫師說明喔~~ ● 4:01 : 小屁孩(青少年)會遇到哪些問題呢? 我們該怎麼幫忙~~ ● 5:20 : 蝦米??!! 小屁孩吞電池? 孩子怎麼了? ● 6:55 : 青少年的從眾心理是什麼? ● 7:20 : 電池 ft. 胃液會怎樣??!! ● 9:02 : 青少年的“自傷”行為 ● 9:58 : 青少年的表達能力需要學習及成長 ● 12:03 : 青少年腦部正常生理發展要到哪時才算成熟呢? ● 14:03 : “校醫”可以是青少年專科醫師有所發會的場域喔~~~   👉 BGM by Dr. J : A second chance in the second decade of life 🔴 張醫師 : 我願意當青少年的「領航員」 💯 請我喝杯咖啡,讓我開心的創作 : https://pay.firstory.me/user/doctorj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2019一直到2021,全世界沒有人不知道Covid-19 這個世紀大病毒! 今天,Dr.J 邀約胸腔內科王誠一醫師來為大家解答有關Covid-19的各式疑問。深入簡出的讓你一聽就懂。訪談的最後,王醫師以”抓小偷”的神比喻,讓大家更簡單了解為何感染到Covid-19後,假設不幸變成重症時,身體的”免疫細胞激素風暴”將造成很大的collateral damage附帶損害。注意健康的你,千萬不要錯過這一集喔~ ● Covid-19是什麼病毒? ● 為何我們人類要害怕擔心得到Covid-19這個病毒? ● 感染到Covid-19這個病毒之後會有哪些症狀呢? ● 治療Covid-19的方法有什麼呢? 打疫苗是重要的嗎?   👉 BGM by Dr. J : We Will Win This War 知識就是力量 🔴 王醫師 : 轟炸機式的抓小偷法 : 雖然小偷被抓到了(病毒被殺死),身體卻也得承受不小的損傷(免疫細胞激素風暴) 💯 請我喝杯咖啡,讓我開心的創作 : https://pay.firstory.me/user/doctorj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嗨,大家好。我是Dr. J。我是Dr. Ethan。 這裡是 ”強強聯手” 之第二集 : 瞎聊什麼?!   1.     荷魯斯之眼是什麼? 分辨善惡捍衛健康? 2.     當Podcast 播客主的意義? 做事情一定要有意義嗎? 3.     孩子該在哪時開始學會 ”選擇”?   Dr. J 的播客頻道 : Dr. J 賈桂琳醫師的小宇宙 : https://doctorj.firstory.io/ Dr. Ethan 的播客頻道 : 這個醫師有點不務正業 : https://reurl.cc/9X2lYV   如果喜歡我們的節目,請用力點讚並分享。我們會很開心的知道多了一位忠實聽眾喔~~ 想聽我們瞎聊什麼,請留言給我們~~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眼睛是靈魂之窗,這是句我們大家耳熟能詳的話。我們都明白: 眼睛對於一位健康人的重要性。透過它,我們看見世界的繽紛,明瞭自然的美好。如果它受到傷害,我們的生活會相當難過。眼科的疾病相當複雜也多層次。今天,邀約到眼科沈筠惇醫師來上我的節目,與大家聊一聊「眼整形」這個領域。   👉 BGM by Dr. J : See a beautiful world is a blessing 🔴 沈醫師 : 眼型沒有一定,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才是美 💯 請我喝杯咖啡,讓我開心的創作 : https://pay.firstory.me/user/doctorj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今天,Dr. J 想和大家聊一聊兒童的正常發展過程以及一些異常的發展警訊。 首先,我們先說明一下什麼是”正常”的兒童神經發展呢? 正常神經發展 : 1. 嬰兒剛出生時幾乎都在睡覺,每天有16-20小時的睡眠時間。 2. 嬰兒在3-4個月大時,體重會來到出生體重的2倍; 在1歲大時,體重會為出生體重的3倍。 3. 嬰兒2個月大時,頭部應可以於坐的時候穩定(不向後倒)。 4. 嬰兒在3-4個月大時,應該可以手握住嘎嘎作響的玩具擺動玩耍。 5. 嬰兒在5-6個月大時,嬰兒會開始嘗試著翻身,也可以把左手的玩具換到右手拿。雙手並用。 6. 在6-7個月大時,嬰兒會自己坐立,玩自己的腳。 7. 在8-10個月大時,嬰兒會嚐試爬行。並可以利用手指頭拿東西。出現牙牙學語(babbling)ㄅㄚ、ㄇㄚ、ㄉㄚ的發音。 8. 在1歲左右,孩童會自己站立。可以翻書。 9. 在1歲半左右,孩童可以搖搖擺擺走路。開始會叫有意義的爸爸媽媽。 10. 在2歲左右,孩童可以自己上樓梯,會玩踢球,會自己脫衣服。可以說出10個以上的單字(車車/狗狗/貓貓/飯飯…) 11. 在3歲左右,孩童會說完整的句子。可以自己騎三輪車玩。 神經發展遲緩的警訊: 1. 4-5個月 - 對很大的聲音沒有反應 - 眼睛沒有追隨玩具移動 - 頭沒有力氣撐起來 2. 6-8個月 - 不會翻身 - 只會單獨使用一支手拿東西 3. 9個月 - 無法自己坐立 - 不會自己拿著奶瓶喝奶 - 不想拿眼前的東西把玩 4. 10-11個月 - 沒有出現應該要有的正常降落傘反射(Parachute reflex) 5. 1 歲 - 無牙牙學語的發聲(babbling) - 無法自行坐立沒有爬行的能力 6. 1歲半 - 無法瞭解爸爸媽媽簡單的命令 - 無法站立或走路 - 沒有任何語言字句 - 無法翻書 7. 滿2歲 - 不會爬樓梯也不會倒退走 - 不會疊2塊積木也不會自己拿筆亂畫 - 除了只講很簡單的爸爸媽媽之外,沒有任何其他單字 - 不會模仿動作 - 不會用眼睛看爸媽手指的方向 - 不會用自己的手指有趣的東西 8. 滿3歲 - 不會單腳跳 - 不會疊3塊積木也不能畫出一個圓圈圈 - 無法說出自己的名字也不會說出一個完整的句子 - 不喜歡玩伴都獨自玩耍 正常語言發展 : 1. 0-4 個月 : 對聲音有反應,頭會轉向聲音音源、注意音樂 2. 4-8個月 : 開始牙牙學語(babbling),出現一些子音,出現無意義的疊字 3. 9-12個月 : 理解指令,開始模仿各種語言,開始說外星語 4. 1-2歲 : 約1歲~1歲半時說出第一個有意義的字詞。有意義的兩個字詞彙逐漸增加,2歲時約有10-20個。認得身體的五官以及常見的物品圖片 5. 2-3歲 : 可以說短句子,家人聽得懂。可以聽懂兩步驟指令(把球拿起來擺到桌上) 語言發展遲緩的警訊 : 1. 嬰兒時期過於安靜,對大的施音無反應 2. 快2歲仍無任何有意義的字詞 3. 3歲以後說話大部分仍模糊不清令家人難以理解 4. 4歲只能說很短的句子,常常答非所問,不知所云 5. 5歲不會回答簡單問題或文法明顯有錯誤 語言發展遲緩的原因 : 1. 聽力障礙 2. 智能不足 3. 自閉症 4. 環境刺激不足 5. 腦傷 6. 不明 建議2歲左右如有發現語言發展遲緩警訊的爸媽,即早積極介入,帶孩子去給專業的兒童神經科醫師(屬於兒科範疇,兒童發展聯合評估門診)檢查並接受合適的轉介治療。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Episode 12 : 專訪泌尿科 張美玉醫師】 一位女醫師進入一個很男性化的專科,相當少見。一位女醫師在當上主治醫師之後還斜槓,做專業健身教練,也很少見。今天來到我小宇宙的就是這麼一位奇女子: 張美玉醫師。讓我們來認識她的斜槓人生~~ 👉 BGM by Dr. J : Stay sexy and fit 🔴 張醫師 : 只要不含糊地堅持,斜槓其實並不難 💯 請我喝杯咖啡,讓我開心的創作 : https://pay.firstory.me/user/doctorj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在這個越來越多彩繽紛的世界,你可能會發現身邊的許多既定印象的角色其實都在玩”斜槓人生”。你認識的斯文律師可能下班之後是位狂放的衝浪高手,你坐電梯遇到的鄰居骨科醫師也許放假時是個不顧嚴寒就往大海裡衝的潛水玩家。今天的主角是位女性神經外科醫師: 張麟。她除了會開腦開脊椎的大刀之外,還很會在紙本裡舞刀弄劍,創造出一個又一個活跳跳的主人翁,活靈活現得生活著快樂著痛苦著也死去著……..讓我們來一起take a peek 偷喵一眼她是怎麼辦到的,一起學習這斜槓的勇氣。 👉 BGM by Dr. J : Turn your world upside down is beautiful 🔴 張醫師 : 哈 ! 努力的擠爆自己,你就會看到另一面 💯 請我喝杯咖啡,讓我開心的創作 : https://pay.firstory.me/user/doctorj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小孩子大便看到血,是一件會令爸爸媽媽相當擔心的事。今天我來跟大家說一說孩童腸胃道出血的幾種可能性,讓爸媽們有些基本醫學知識喔~ 1. 肛裂(Anal Fissure) : 肛裂的孩童,往往合併長期便祕,大便很硬,排便困難,排便時疼痛。肛裂孩童的大便多以內含鮮紅色的血來表現。也有時是衛生紙在擦屁股時出現血絲在紙上。診斷多為兒科醫師診視孩童肛門口四周組織是否有裂痕,就可以確診。治療以溫水坐浴、軟便口服藥物合併外用藥膏並加強孩童的高纖維飲食及多飲水為主,大多數的肛裂會自己癒合。在極少數反覆發生肛裂的病童才會考慮使用手術,將內括約肌給切除一小部分,以放鬆張力,讓排便更順利,不要再發生裂傷。 2. 內外痔(瘡) : 痔瘡的標準定義是直腸因硬便糞塊壓迫到直腸下端和肛門口,使肛門部位的靜脈血液流動受阻,靜脈逐漸擴張而造成。而這擴張的靜脈血管叢會呈現一坨紫紅色的結節。假若這靜脈曲張的結節出現在 dentant line疏狀線以上,也就是在肛門口內,就稱為內痔。假若在疏狀線以下,也就是在肛門口外即可看見,就稱為外痔。在兒科醫師做理學檢查及肛門指檢時,便可得知是否孩童患有痔瘡。由於靜脈血液要嚴重流動受阻進而生成靜脈曲張需要一段時間(通常是成人的年紀),因此孩童被診斷患得痔瘡的比例是不高的。 3. 大腸息肉 : 大腸息肉 Juvenile Polyp 在兒童發生機率約1-2 %,又大多發生在2-6歲兒童。大多數的息肉組成為二種 : (A) hermatoma (血管亂生組成的組織)佔95% (B) Adenoma (癌前身) 只佔5%。而由(A)變成(B)的機率不大,(A)多是良性,只要摘除即可。(A)多在大腸下1/3處生長,也就是靠近肛門口的位置。假若長在高位的polyp(靠近小腸處)要懷疑(B)。任何被診斷得到大腸息肉的孩童都要詢問他的家族史。這個疾病有家族史的相關。有四項是良性息肉變成惡性的危險因子 : 1. 息肉數量多於5顆 polyp 2.摘完息肉之後又在快速長出新的 3. 息肉不是長在大腸裡,而是長在小腸或甚是胃中 4.息肉的組織為 腺瘤Adnoma。如果上述的危險因子出現,要檢查是否為 : 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 (FAP) 家族性腺瘤性瘜肉症 : 臨床特點為「多發性」大腸腺瘤性瘜肉。多出現在20歲前,患者臨床表現為「腹痛、便血、腸阻塞」等。FAP 是一種顯性的體染色體顯性遺傳性疾病,患者之子女約有一半機會有此遺傳。絕大多數帶有此一基因突變的患者在40歲前就會罹患結腸直腸癌。 4. 小腸梅克爾憩室 : Meckel's diverticulum 梅克爾憩室症 : 長在小腸裡,接近大腸,位於末端小腸(迴腸)處。它是因為胚胎在發育整體腸胃道時,沒有退化完全的遺物,內含有「胃黏膜細胞」以及「胰臟黏膜細胞」。因為這兩種細胞不應該出現在小腸裡,又因為這兩種細胞都會分泌分別的消化液體(胃液以及胰臟液),消化液體會傷害到小腸內壁,進而引起小腸內壁的侵蝕以及潰瘍,進而產生腸道出血的現象。並非所有梅克爾憩室症的病童皆會有症狀,約2%的人才會出現症狀。最常見的症狀為出血。其次可能出現的症狀有腸扭轉、腸套疊、嵌塞性腹股溝疝氣、憩室炎以及憩室破裂。使用 「Tc99 放射線核子掃描」來定位梅克爾憩室在小腸內的確切位置。靜脈注射 Tc99m 藥物,待其吸收後進行攝影。注射放射線藥劑後 5分鐘、10分鐘、15分鐘、30分鐘、60分鐘、120分鐘之進行不同時段之靜態攝影,每次攝影所需時間約為 5 分鐘左右的影像。 * Tc99 放射線核子掃描可能的風險與副作用: 1. 檢查所使用的放射線同位素,對身體不會造成不良影響,也沒有過敏反應。 2. 此同位素具有微量輻射線,依據國內外文獻及實際臨床經驗,本檢查之輻射劑量, 幾乎不會增加致癌機率,也不會增加不孕或後代異常的風險。 ======== 最後,有症狀的梅克爾憩室症需要手術治療。手術治療除了傳統的開腹手術之外,還可考慮腹腔鏡手術切除。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名片上的title,往往代表著這個人最輝煌的戰績,當然也就是她人生走過的足跡。每多上一條文字,背後代表的就是多少辛苦的累積。可也當然,走在辛苦的求學路上肯定也是會有十分開心快樂的感受。今天我邀約到一位”奇女子”來上我的節目: 蔡奉真博士。一位在大學時代就十分耀眼的時代女性,一位永遠鞭策自己要不斷求新並且嚴守教育者高風亮節品德的優雅女性。讓我們藉由這15分鐘的訪談,了解一下她是如何走到今天的地位。也藉此學習一下哪些能力是成功人士不可或缺的。 👉 BGM by Dr. J : Success doesn't just find you ! 🔴 蔡博士 : 保持彈性,學習跨領域的交流,是很重要的能力喔~ 💯 請我喝杯咖啡,讓我開心的創作 : https://pay.firstory.me/user/doctorj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在2021年的第一集,我想以我的新年新希望當作開場。分享我的心情給大家 ❤️ 如果喜歡我的Podcast,請訂閱及分享給身邊的好友 ~ ❤️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嗨,大家好。我是Dr. J。我是Dr. Ethan。 這裡是 ”強強聯手” 之第一集 : 醫師的喜與悲 我們兩位播客分別都有自己的Podcast頻道。但覺得兩人集在一起做新節目應該是個蠻有趣的話題,有意思! 大家自由的聊聊對人生各個面向或時事的感覺及想法~~ 在2020年的最後一個大節日,聖誕節,我們開始了強強聯手的第一集。今天我們要聊 : 1. 怎樣特質的人適合當醫師? 2. 醫學是個什麼鬼 : 科學? 藝術? Dr. J 的播客頻道 : Dr. J 賈桂琳醫師的小宇 : https://doctorj.firstory.io/ Dr. Ethan 的播客頻道 : 這個醫師有點不務正業 : https://reurl.cc/9X2lYV 如果喜歡我們的節目,請用力點讚並分享。我們會很開心的知道多了一位忠實聽眾喔~~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 祝福大家聖誕佳節平安快樂~~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乳房對女性而言,是一個重要的性別象徵。因生病(癌症)而必須以切除乳房的方式保全自己的生命,有時,對某些女性而言,是精神上痛苦的抉擇。做為這些女性的主治醫師,洪醫師在手術前會如何教育她們呢? 再說,任何開刀手術都有一定程度的風險。乳房外科手術基本上屬於「計畫性手術 scheduled operation 」也就是說通常病患是明確知道手術的目的及其風險(在手術之前)。如果病人在術後發生了後遺症又不能接受,想知道洪醫師會怎麼處理這樣的情況嗎?今天邀約的專科醫師是台北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外科部主任,洪進昇醫師。希望藉由今日的分享,可以讓聽眾更認識”乳房外科”這個非常特別的專業~ 👉 BGM by Dr. J : Enjoy the earth while you still can 🔴 洪醫師 : 別擔心,現代醫學治療乳癌有多種方法 💯 請我喝杯咖啡,讓我開心的創作 : https://pay.firstory.me/user/doctorj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最強女力大爆棚 ! 想知道女醫師除了要處理工作上的挑戰,最重要的是她也要能 handle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今天來上我的節目的是台北博仁綜合醫院兒科主任,毛心潔醫師。讓我們一同了解毛醫師如何從容優雅又冰雪聰明的面對生活裡的大小事。同時,毛醫師是一位立志於母乳哺育的國際認證泌乳顧問。想知道為何她投身這個領域而且一直熱衷於此嗎? 妳一定不能錯過今天的節目….. 🎄 BGM by Dr. J : Wish you a happy X’mas ❤️毛醫師 : 擇妳所愛,愛妳所擇 🎁 請我喝杯咖啡,讓我開心的創作 : https://pay.firstory.me/user/doctorj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發高燒時,小朋友有可能抽筋 ? 爸爸媽媽們看到都嚇死了 … 有一種抽筋,發生在小朋友發高燒的時候。這種痙攣,醫學上稱為【熱性痙攣 Febrile Convulsion】。每位爸爸媽媽都應該對熱性痙攣有正確的認識,這樣才可以減低擔憂及害怕。 單純性熱性痙攣的三項特徵 : 1. 雙手、雙腳對稱性的全身抽搐 (Generalized Tonic-Clonic Seizure) 。抽搐時會失去意識,四肢一陣一陣的抽動。有些個案會合併眼睛上吊,嘴唇發紫,牙關緊閉,口吐白沫。發作結束後可能會很疲倦,甚至昏睡。當病童昏睡醒來後,對於發生的事不會有任何印象。 2. 在發燒的24小時內只會發作一次,不會復發。 3. 痙攣發作的時間小於15分鐘。 沒有符合上述三項特徵的痙攣,則稱為複雜性熱性痙攣。而複雜性熱性痙攣之後轉變成癲癇 (Epilepsy) 的機率是高的。 熱性痙攣發生於6個月~5歲的孩童,罹患率約2%~5%。最好發年紀為 6個月~ 3 歲。高峰為1歲左右。之前認為,這個時期的小孩子腦部發育尚未完全成熟,腦部的神經功能不是很穩定,對於瞬間體溫的急遽升高無法完全調節而產生不正常放電,進而全身抽搐痙攣。但是最近兒科界發現,其實會發生熱性痙攣的孩童體質與一般人不一樣,當體內有感染時,可能產生某種『免疫反應』,引起全身性痙攣。不過無論如何,大於五歲的孩童,則不應該再發生熱性痙攣。 另外,熱性痙攣的發生有家族遺傳傾向,約一半的熱性痙攣孩童,家族裡也有這樣的病史。 熱性痙攣發作時,必須同時合併高燒。一般可以量到高於38.5度的體溫,常常是39度近40度的高溫。除了處理痙攣之外,兒科專科醫師也要找出造成發燒的根本原因,給予適當的治療。會造成孩童發燒的疾病有上呼吸道感染 (如急性咽喉炎、急性扁桃線炎、急性鼻竇炎,急性中耳炎)等、下呼吸道感染 (如細支氣管炎、支氣管炎、肺炎)等、腸胃道感染 (如病毒性腸胃炎(腺病毒、輪狀病毒、諾羅病毒等) 或 細菌性腸胃炎 (沙門氏桿菌))、泌尿系統感染。以上這些病症都有可能造成孩童發高燒。最重要的,兒科醫師需要確認此痙攣不是因為腦膜炎或腦炎而產生。假若是腦部中樞系統感染發炎而造成的痙攣,醫療處置與簡單的熱性痙攣是完全不一樣,它會變得複雜很多。 熱性痙攣的處理原則: 1. 將病童側臥,頭也要側置。頭下方墊一軟物(枕頭衣服)。 2. 移開病童四周可能傷及身體的尖銳物。保持口鼻四周空曠。 3. 不必亂塞異物入病童的口內。一般來說,病童咬傷舌頭的機率很低。 4. 不可移動病童,不壓制病童意圖使痙攣停止。痙攣不會因大人強壓而停止。 5. 保持鎮定。仔細觀察抽搐的型態(是雙手雙腳對稱,還是單手單腳)、頻率及時間。如果可以,趕快錄影下來,這將有助於醫師的診斷及用藥的參考。 6. 抽搐停止後,依舊維持病童側躺,讓口水側流出,避免嗆到。 7. 絕對不可以給意識模糊的病童飲水或食物,這樣易造成吸入性肺炎。 基本上,被診斷熱性痙攣的孩童,只要沒有腦膜炎或腦炎,或其他代謝性疾病,幾乎所有的孩童都可以正常發展及長大,沒有後遺症,不影響智商,不需要擔心。 假使兒科醫師懷疑不是簡單性的熱性痙攣,則需要安排腦波檢查,進一步確認是否有癲癇的可能性。 那如果你的孩子一旦有熱性痙攣的病史,下次再遇到生病發燒時,就要積極降溫。家長可以在家裡準備兩支不同品牌的耳溫槍,隨時監測孩子的耳溫。規則的給予孩子口服退燒藥水(一般而言是安佳熱 Acetamenophen 糖漿)。如果安佳熱藥水無法退燒,可以在間隔一小時後補給依普芬 Ibuprofen 糖漿 或退燒塞劑 (Voren 12.5mg Supp)。如果你的孩子是蠶豆症的,會建議直接使用依普芬退燒喔~ 最後,我再重申一次,熱性痙攣基本上是良性的。不須特別處理,不須給予藥物預防,小朋友會平平安安的長大,智力不受到影響的。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哈! 這個疾病除了發現的人都是日本人之外,疾病的本身與日本那個狂野機車品牌完全無關。 Kawasaki disease 川崎病是一個血管發炎的疾病 (所以,它不是一個”感染”的疾病喔…)。基本上,這個疾病的問題點是出在心臟裡的冠狀動脈。冠狀動脈是支持供給心臟本身養分的動脈血管。如果這條血管出事了,發炎了,那心臟的養分供給就會出現問題,心臟跳動也跟著有問題。那為何這條血管原本好好的,會忽然出現問題呢? 目前科學數據研究報告告訴我們,可能是得到川崎病的病童「先前」有發生一個感染事件(可能是上呼吸道感染,也或許是支氣管性肺炎等等下呼吸道感染),然後因為啟動自身免疫系統,攻擊外來的感染。但不知道什麼原因,這個啟動自己免疫系統的狀況居然造成自己的免疫系統"當機”。它不僅攻擊外來的侵犯,居然也轉來攻擊自己的器官,也就是攻擊心臟裡的冠狀動脈血管。這樣的狀況,我們醫學上稱為自體免疫疾病(autoimmune disease)。 那一但這樣的自己攻擊自己的狀況發生,會出現什麼不好的後續呢? 首先,冠狀動脈血管內壁會因為受到免疫系統的攻擊,造成受傷。這樣子的血管內壁受傷會讓經過管內的血流變得不順暢,容易凝結成小塊,造成冠狀動脈阻塞。其次,這種受傷後的冠狀動脈管壁是相對脆弱的。所以也容易因血液沖刷力道產生外凸型的血管瘤(冠狀動脈瘤)。而形成的血管瘤如果尺寸大於8mm則容易破裂,造成更麻煩的後果。第三,有的時候這種被自體免疫系統攻擊後的血管內壁會變得增厚。這樣經過的血流也會因此而受阻,流量減少,進而造成心臟養分供給不足(心肌梗塞)。 Kawasaki disease 川崎病最常發生於小於5歲的孩童,又以6個月到1歲半的孩童為多數。以統計學上來說,比較常見於男孩,且較常發生在4~6月。目前並沒有單一一種檢驗可以確診川崎病。以下是這個疾病在臨床上重要的表現: ˙發高燒超過5天 (Fever 反覆高燒且口服退燒藥不易把高溫降下來) 1. 結膜炎 (Conjunctivitis 雙眼眼白充血,但沒有眼睛分泌物) 2. 全身起疹 (Rash gg身體軀幹出疹。疹子一開始是多樣性紅斑,之後是會出現脫屑狀。肛門周邊會發紅&脫屑以及打卡介苗BCG的位置會發紅。川崎病的疹子樣貌多端,沒有固定的分布及形狀。可以是紅斑、丘疹、大片潮紅或像蕁麻疹般的片狀鼓起,但是疹子都不會有水泡) 3. 淋巴結腫大 (Adenopathy 多在頸部且常為單側) 4. 草莓舌 (Strawberry Tongue 鮮紅色舌頭 + 嘴唇 呈現艷紅色且乾裂 + 咽喉呈現艷紅色) 5. 手 & 腳腫漲 (Hand and feet swollen 手掌&腳掌出現紅腫以及發脹,一兩周之後手指&腳趾尖端出現脫屑) 上面五種標記有個好記的口訣是C_R_A_S_H (crash)。如果出現4/5個表現外加高燒不退超過5天,要盡快帶給兒科專科醫師診察。進一步抽血,檢驗孩子血液裡白血球(升高)/紅血球(降低)/血小板(升高)的狀態、發炎指數等等。及早將可能得到川崎病的孩子給抓出來,給予正確的治療。至於治療的黃金時間則是指「發燒後的10天」。在這10天內給予病童免疫球蛋白(IVIG)以及口服阿斯匹林治療,將可以有效減少冠狀動脈瘤的產生。 同時,提醒一下,常與川崎症相混淆的猩紅熱疾病(Scarlet Fever)。猩紅熱是因為“感染”到A型鏈球菌(Group A Streptococcus)所引發的疾病。受感染的病童常常會有化膿性扁桃腺炎的狀況並且需要給予合適的抗生素治療。而且,通常這些被A型鏈球菌感染的孩童在給予抗生素治療之後,發高燒的症狀會很快的緩解,不會在出現燒燒退退反覆的現象。 如果你家的小朋友發燒是可以被口服退燒藥控制下來,爸爸媽媽請不要過度緊張。因為一般上呼吸道感染(如急性咽喉炎/急性中耳炎等)、下呼吸道感染(如支氣管性肺炎等)或病毒性腸胃炎等等兒童常見的疾病,都很可能出現發燒的症狀。請帶孩子去給兒科專科醫師診治,確認一下孩子得的是什麼疾病喔~~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開心的工作&快樂的生活,是每個人的追尋。面對像醫師這樣規律的工作模式,定時的上下診,似鐘擺般規律的擺盪,當醫師的我們開心快樂嗎? 今天我邀請到面對高壓的醫師生活很有辦法的Dr.L 來與我們聊一聊他的解壓好方法。另外,身為專業的耳鼻喉科醫師的他,也要與我們分享”暈眩”的醫學常識喔~ 👉 BGM by Dr. J : Be happy to create 🌈 Dr. L : 紓壓的好方法就是找一件與工作無關的學習 🎁 請我喝杯咖啡,讓我開心的創作 : https://pay.firstory.me/user/doctorj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 腸病毒 (Enterovirus 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峽炎 ) 指的是一大類型的病毒。潛伏期約 2~10天。它包含 : 克沙奇病毒 Coxsackievirus A(23種) & B(6種)、伊科病毒 Echovirus(31種)、小兒麻痺病毒 Poliovirus(3種) 及不分類的腸病毒 68~71型,Total 共 67種。(哇! 這麼多!!) 所以,小朋友得過一種病毒後,只會對這次感染的種類產生免疫力,日後還是有機會得到另一種類的腸病毒喔。 2. 得到腸病毒的孩子,請孩子的爸媽留意以下症狀 : (A) 發燒 3~5天(燒燒退退) (B) 流口水、口腔咽峽部位㿉瘍、疼痛、食慾不好 (C) 手掌、腳掌、手肘、膝蓋、屁股肛門附近出現紅疹 (D) 手指、腳指脫皮(部分出現) (E) 指甲橫向斷裂 Beaus' line(部分出現,指甲基質停止生長,約在腸病毒後1~2個月出現,新生的指甲會再長回來喔....) 3. 得到腸病毒的小朋友,並不是每一位都會變成【重症】。 但是,五歲以下的小朋友是得到腸病毒重症 (會侵犯腦部及心臟) 的高危險群,所以四大前兆 Danger Sign,請注意: (A) 精神不振,一直嗜睡 (不玩玩具、不理爸爸媽媽呼叫) (B) 呼吸心跳速度變快 (胸骨上方隨呼吸下凹、鼻孔隨呼吸撐大扇動) (C) 持續嘔吐 (無論有無進食、有無服藥,都持續不斷嘔吐) (D) 肌躍性抽搐 (較容易出在小朋友睡眠中,類似 "驚嚇" 的抽搐) ** 只要出現上述任何一種前兆,請趕快帶小朋友去醫學中心喔....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誰都想當那個身披白色長袍下指令make order虎虎生威的大醫師。但在成為那種醫師之前,從穿著短袍的小小住院醫師,一點一滴的累積醫學知識,一步一趨的跟在教授前輩老師的身後,用心的學習。這一路走來,徐醫師可曾在哪個時間點感覺自己不適任,害怕自己下錯診斷或給予病人不甚理想的治療,產生騙子症候群 (冒名頂替症候群Imposter Syndrome) 呢? 今天,我邀約台大醫院肝膽腸胃科主治醫師來跟大家聊聊,在面對醫療裡驚濤駭浪種種不確定的可能性時,主治醫師怎麼為病人掌舵,穩健前行。 🍎 BGM by Dr. J : Fish swimming in blue sea 📣 徐醫師 : 在同溫層裡找可受公評的醫療處置是支持我成長的原動力 ☕️ 請我喝杯咖啡,讓我開心的創作 : https://pay.firstory.me/user/doctorj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Q : 到底是哪種病毒造成我小朋友的腸胃型感冒呢? A : 有多種病毒可引起腸胃型感冒,包括諾羅病毒(Norovirus)、輪狀病毒(Rotavirus)、腺病毒(Adenovirus)40或41型、沙波病毒(Sapovirus)及星狀病毒(Astrovirus)。目前,只有輪狀病毒(Rotavirus)有實驗室糞便檢驗(Stool Rotavirus Ag)可以確診。其餘的病毒,則是兒科醫師依據病患的症狀和身體檢查來診斷的。 Q : 腸胃型感冒有沒有特效藥? 寶寶要吃什麼食物比較好呢? A : 腸胃型感冒主要症狀是嘔吐及水瀉。可能會伴隨發燒、頭痛、腹部痙攣、胃痛、噁心、肌肉酸痛等症狀。通常病人於感染後1~3天開始出現腸胃症狀,約持續1~10天,病程的長短取決於所感染的病毒種類及個人的免疫力。『這類病毒感染並無特效藥,也不需要抗生素治療!』 兒科醫師開立的藥物,則是針對每位病人的各別症狀給予的合宜治療。家中有嬰兒或幼小孩童,建議可在一般藥局購買口服電解質溶液。還有,我常常會叮嚀媽媽,這段感冒期間,不要給小朋友吃『雞蛋』、『牛奶』、『海鮮』這三樣食物,食物以清淡為主,不要吃的太油、太辣、太酸、太甜。如果可以,建議熬煮白粥,最好是吃白粥上層(稀飯)的米湯 --『ㄤ`』。這是修護腸胃道很好的食物喔~~ 得到腸胃型感冒的病人,幾乎100%可以完全恢復(並產生抗體),但小朋友要注意上吐下瀉而造成的脫水症狀,以及電解質不平衡進而發生抽搐的危險狀況喔!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當了媽媽的女醫師,是不是就注定終身”斜槓”? 既要做好”媽媽照顧孩子”的角色又要完成”醫師照顧病人”的本分,當然還要做個”好太太”、當個”好女兒”。在這四種身份之間優雅的轉換,我覺得是十分具有挑戰性的。今天,我邀請Dr. Ting來上我的節目,因為在我心裡,她是可以完美拋接這四顆球的人,令我好生佩服。讓我們一起進入女醫媽媽的世界,聽一聽她如何打點她的日常,如何教育孩子,最重要的: 如何照顧自己的心情。 ❤️ BGM by Dr. J : Be Positive everyday 🌈 Dr. Ting : 培養孩子自主思考、解決問題、自我成長及學習的能力很重要。擁有情緒平衡的能力,才可以自在的快樂~ ☕️請我喝杯咖啡,讓我開心的創作 : https://pay.firstory.me/user/doctorj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Dr. J 去了哪兒? Where is Dr. J? 怎麼好久沒聽到她的聲音了呢? 大家好,我回到麥克風前了喔~~來跟大家聊聊這兩週我面臨到的撞牆期以及選擇題。 如果喜歡我的Podcast,請訂閱及分享給身邊的好友 ~ ❤️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一位原本待在台灣頂尖醫學中心的兒科專科醫師,決定離開白色巨塔來到小鎮,直接面對病患的苦痛,下診斷給處置,每天面對各種奇形怪狀的提問,開業的門診醫師,心理素質得多強大才能負荷呢? 或者是,開業醫師早已把這些 ”上門” 的病人當作朋友般看待? 看著他們從襁褓嬰孩到亭亭玉立,看著他們從繁忙工作到恬淡退休。一晃眼,17個年頭過去。今天,我很開心的邀請到Dr. Wu,一位樂在工作的小鎮醫師。讓我們一起來聽聽他的故事。 🏕BGM by Dr. J : Climbing in the foggy forest 👶 Dr. Wu : 創作就是讓心裡的那個小孩出來唱歌 ☕️請我喝杯咖啡,讓我開心的創作 : https://pay.firstory.me/user/doctorj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太多朋友問我 : 妳為什麼想做Podcast? 在第一集 Dr. J 的呢喃裡,我想與大家分享我做播客的原因,自言自語裡,希望你們更認識我。如果喜歡我的Podcast,請訂閱及分享給身邊的好友 ~ ❤️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青春,誰不想永駐? 可是,該怎麼對抗時間的流? 現代的皮膚科醫師就如同擁有仙女棒的魔法師,武藝高超,病人進來診間 before and after,可以立馬不一樣。可是”美”的標準人人不同,假若你我沒在同一條線上,怎能一起共振,譜出最美麗的樂章? 走在當皮膚科醫師的路上,內外兼具無限美麗的Dr. Chen,會怎麼面對要求很高的醫美病人呢? 今日,Dr. Chen 將與我們大方的分享她的私房秘笈: 正確的防曬讓皮膚維持好膚況,即使在烈日高照的棒球場上也一樣。 🎵 BGM by Dr. J : Dance in the beautiful flow 👍 Dr. Chen : 當我面臨挫敗時,慢下腳步更虛心檢討是讓厄運退散的好方法 🍰請我吃一塊蛋糕,讓我開心的創作 : https://pay.firstory.me/user/doctorj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Episode 2 : 專訪急診醫師 Dr. Hsu】 站在神的對面,用力的據以力爭,為的是讓這人的世界,更多一盞光。 如果你問我,我最崇拜哪一科的醫師,”急診科醫師” 絕對是我的不二之選。 今天,邀約到我大學同學,Dr. Hsu,上我的podcast。讓我們探一探為何他想當一位急診醫師? 是什麼崇高的理想推著他披上白袍日復一日的走進 Emergency 的大門? 在喧囂又冗長的工作時數過後,他怎麼平靜自己的靈魂? 低頭哀傷俯視著逝去已無法挽回的生命時,一位專業的急診科醫師該怎麼面對站在一旁崩潰的家屬? 🎵 BGM by Dr. J : Fall with the devil 🔔 Dr. Hsu : “閱讀” 讓我在腦子裡建置了美麗的3D世界 🍻 請我喝一杯啤酒,讓我開心的創作 : https://pay.firstory.me/user/doctorj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Episode 1 : 我的Podcast 首播 : 專訪骨科醫師 Dr. E】 今天在我的節目裡,我將訪問我的摯友: Dr.E。他是一位專業的骨科醫師,專長在於微創人工關節手術、微創傷骨折手術、關節鏡手術以及脊椎微創雷射手術。讓我們來聽聽他是怎麼考上台大醫科的? 成為醫師這個職業他又犧牲了什麼? 還有,45歲年輕女性早上起床就下背疼痛可能的原因是什麼? 🎵 BGM by Dr. J : Dream in the Moon 🔔 Dr. E : 身上不綁繩子的跳過無敵深淵,把恐懼變成力量,你就可以超越自己 🍭請我吃甜甜圈,讓我開心創作喔 ~ https://pay.firstory.me/user/doctorj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We and our partners use cookies to personalize your experience, to show you ads based on your interests, and for measurement and analytics purposes. By using our website and our services,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 as described in our Cookie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