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部落格

本節目從產業趨勢變革、科技新知、科技人科技事等角度,分析探討產品/產業/科技新知各領域之發展變革,變因和特色趨勢,配搭新聞幕後的科技人情事,整體鋪陳產業/科技新知的發展脈絡,為一般知識上班族,深入掌握科技界最新動態和趨勢風貌,同時預見科技生活的未來。 科技人、科技事,也有豐富耐人尋味的故事議題。像科技廠商回饋社會的各類型公益關懷、音樂藝文、體育競技活動、股東會花絮、休閒文化或獨特的廁所風情,都在忙碌高壓的竹科上演著。 「IC部落格」希望藉此帶領閱聽人追趕新聞潮,轉個彎,走進新聞幕後一窺熱鬧的科技人文世界。

領導人、斜槓族必聽!ft.矽谷Acorn Pacific Ventures 橡子園太平洋創投基金合夥人吳德威. 宣捷創辦人宣明智. 園區同業公會總監張致遠. 工研院資深副總暨法務長王鵬瑜. 或者影響力投資創辦人陳添順. 沃盛控股董事長李俊影. 天使教堂基金會董事長劉淙漢. 客委會副主委范佐銘. 陽明交大建築所長許倍銜. 竹東鎮長郭遠彰. 禔姆公司董事長許嘉榮

創投圈狠角色、昔日味全龍領隊、新書《跨界領導密碼》作者吳德威來了!他斜槓轉進運動場上學到的領導智慧是什麼?怎麼學習成為時代轉折點裡的贏家?他的跨界,不是亂斜槓,而是在每個拐點,順勢而為,找對時機進場。他也相信,台灣產業界如果不學會用新經濟思維創業,只會越走越邊緣。而他給所有年輕創業家的忠告:誠信(Integrity)是能撐得住風暴的核心。 一集搞懂新經濟+創投佈局+創業原則,不聽可能後悔。________________  企劃、製作 | 謝美芳

09-30
44:05

電商人、創業人必聽!ft.矽谷Acorn Pacific Ventures 橡子園太平洋創投基金合夥人吳德威. 工研院院士.策略長余孝先.資深副總暨法務長王鵬瑜. 嘉義市長黃敏惠. 清大講座教授周卓煇. 南台科大校長黃能富. 愛恆啟能中心董事長戴耀賽. 新竹縣文化局長朱淑敏

PChome、露天拍賣、阿里巴巴天貓海外幕後推手、創投圈狠角色吳德威來了!他強調,台灣產業界必須學會運用新經濟的方式創業。吳德威現身說法,自己也在每個拐點上順勢而為,跨界斜槓,從電商戰場到創投圈,一路站穩。電商市場變局怎麼看?Web3 新經濟佈局,台灣產業怎麼走?一集滿滿實戰經驗與跨界領導心法,路過別錯過。________________  企劃、製作 | 謝美芳

09-23
38:09

政策不在辦公室,而在社群ft.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陳美伶董事長. 蕭美琴副總統. 工研院長劉文雄. 貿協董事長黃志芳. 英國國家科技顧問Dave Smith. 英國國家物理實驗室負責人Gareth Edwards. 竹市衛生局長陳厚全. 藝星藝術負責人王雪沼. 藝術家盧俊翰

地方創生教母陳美伶分享,從中央政策走進社區,結合ESG理念與科技應用,推動台灣城鄉共榮。她強調,地方創生不能淪為補助寄生,而應成為結合永續、數位與在地文化的特色聚點,留住年輕人、平衡城鄉差距。用地方創生一起圓一個沒有偏鄉的夢。

09-16
46:46

用女性領導力點亮台灣城鄉ft.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陳美伶董事長. 賴清德總統. 經濟部長龔明鑫. 科林研發. 工研院. 竹市府秘書長張治祥. 築鏈科技執行長簡宜信. 華苓科技董事長兼總經理梁賓先. 竹縣北埔鄉睡虎宴

她曾任國發會主委,如今是地方創生基金會董事長,走遍台灣、聆聽土地的聲音。陳美伶堅信,地方創生不能只是政策口號,更應結合ESG理念、科技應用與產官學研社區合作,打造能永續經營的特色聚點。陳美伶認爲,政策要走進人群,才能改變土地。她提醒,地方創生若只靠補助或一次觀光,容易淪為寄生模式。唯有將環境永續、社會共好與科技導入地方治理,打造出大家願意多次造訪、甚至返鄉落地的宜居社區,才是真正留住青年、解決人口外流、平衡城鄉差距的國安戰略。

09-09
37:34

科技解鎖感官宇宙,聽障朋友也能用身體感受音樂 ft.工研院服科中心專案副理柯惠晴. 中研院院士江安世. 旺宏總經理盧志遠. 新竹藝術家朱麗麗. 陽明交大校長林奇宏.副校長陳永富.附中校長陳瑞榮. 清大特聘教授周卓煇. 清大校長高為元. 新竹縣長楊文科. 喜憨兒桃竹區副執行長顏鴻吉

當聲音化為震動,當節奏穿上身,無聲世界也能有專屬的背景音樂。去年在一場名為:Feel Together 一場尋找共感的練習,工研院服科中心專案副理柯惠晴,透過聽障音樂感平權計畫,聽障舞者穿上體感背心,終於能把注意力從腳底移開,真正地自在舞動。 這不只是裝置,是一場感官平權的革命。從國家人權館、兩廳院到MIT媒體實驗室,台灣的科技美學,正為共感時代寫下新篇章。歡迎鎖定收聽,本集節目就邀請柯惠晴,用科技帶領聽眾,解鎖感官宇宙;更用平權,定義音樂未來。

09-02
39:49

中國一生一芯開源晶片新局:從教育到產業的自主化實戰ft.鵬城實驗室開源EDA項目主持人李興權. 開源愛好者蔡傳資

本集邀請到兩位重量級來賓:.李興權教授——鵬城實驗室開源EDA項目主持人、閩南師範大學教授,開源EDA與「一生一芯」計畫的關鍵推動者,長年致力於本土晶片設計與自主工具鏈建構。.蔡傳資工程師——晶心科技資深工程師,深耕RISC-V與SoC應用,關注開源晶片與產業落地間的連結與挑戰。節目亮點包括:.iEDA專案的誕生背景與技術特色,與OpenROAD等國際專案的異同.真實晶片流片案例與解決方案分享.「一生一芯」計畫在中國大陸校園與業界的實際影響.中美出口管制下的開源合作風險與應對.未來如何結合生成式AI,打造智慧EDA工具 教育端與產業端的對話,共同描繪開源晶片的未來圖景。李教授與蔡工程師的深度交流,將帶你掌握中國EDA自主化與兩岸開源發展的最新脈動!

08-19
45:13

代工老廠創新之子養成記ft.邁特電子副總經理戴憶帆. 園區同業公會秘書長王永壯. 竹科管理局副局長游靜秋. 工研院. 竟天生技. 耐能智慧. 建功高中

隱身於新竹新豐的邁特電子,深耕電子代工近40年,卻因家族中那位「不太聽話」的戴憶帆返鄉接棒,成立邁特創新基地,正式展開轉型新篇。從代工母廠到智慧創新新銳,邁特靠著「打帶跑」戰略,投入物聯網、智慧製造與綠能應用,逐步翻轉家族企業命運。本集節目邀請邁特電子副總經理戴憶帆,聊聊他如何改寫家族奇蹟,打造地方產業新能量。

08-12
33:05

有限創無限,創意長大變產品ft.邁特電子副總經理戴憶帆. 巨生醫執行長王先知. 台積電. 愛德萬測試. 工研院

隱身於新竹縣新豐鄉的邁特電子,成立將近不惑之年之際,卻因為家族中喝過洋墨水的二代戴憶帆返鄉接棒,因而成立邁特創新基地;從此,關鍵的創新戰役,每每成為地方上近40年電子代工母廠「打帶跑」戰略下的新銳大將。歡迎收聽本集節目,邀請這位家族中不太聽話的創新之子,如何扭轉家族奇蹟。

08-11
30:12

辣椒醬職人 X ESG新創力 ft.雷打石食品工坊創辦人李彥穎. 科林研發. 新竹縣長楊文科. 新竹市代理市長邱臣遠. 城銷處長林昱志. 旅美油畫家蔡蔭棠次子蔡世英

李彥穎,從城市返鄉,選擇在家鄉彰化灌注自己的夢想與味道!他愛屋及烏,與原籍湖北的妻子,攜手在自己的家鄉,共同創立在地品牌 「雷打石辣椒醬」,用一罐罐純手作的辣味,說著屬於家鄉的「辣」個故事,更為家鄉注入永續新活力。其實不只做辣椒醬,他更運用自身專擅的光電跨域技術,積極投身ESG永續事業,也攜手跨界與彰化鴨農,將過去無處可去的上千萬噸廢棄蛋殼,轉化成為循環再利用的新材料,研發創新商品,等於是將垃圾變身黃金,為農業廢棄物找到第二生命。從辣味手作到科技創新ESG,李彥穎用行動落地實踐「做在地、愛在地」,讓家鄉不只是故鄉,更是可以驕傲發光的地方。 歡迎一起關注這位辣椒職人的ESG永續旅程,看他如何用一罐辣醬、一顆蛋殼與一顆光電產品,改變彰化,點亮台灣!

08-05
31:11

彰化返鄉創業傳奇ft.奇步應用創辦人陳佳新. 新竹縣市政府. 群聯電子執行長潘健成. 新竹馬偕醫院院長翁順隆. 藝術家熊妤

從工研院菁英,到返鄉創業新銳。奇步應用創辦人陳佳新,2014年帶著太太與兩個可愛的孩子「奇奇」、「步步」,回到故鄉彰化,打造屬於在地的數位創新品牌。身兼 LINE聊天機器人與微軟AI專家雙料頭銜,他運用科技力量,推動永續發展、地方創生,讓彰化走進數位新世代。旗下不僅有「彰化旅行+」智慧觀光平台,還成立「彰化AMA小聚」創業家社群,攜手在地年輕人,激盪出一波波創新浪潮。合作橫跨工研院、資策會、台中市政府、新北市政府到癌症希望基金會,寫下彰化數位轉型典範。請準時鎖定,聽陳佳新分享他的返鄉創業路與數位永續夢想。

08-04
29:03

心靈建築,無框架!ft.台灣竹會理事長暨陽明交大建築所所長許倍銜. 新思科技. 耐能創辦人劉峻誠. Fiw Fiw行銷總監林栢東

與許多其他國際建築一樣,新竹就承載著許多民眾記憶和生命力的在地建築,同樣擁有在地特色文化與價值。更有不少人認為,越有在地特色,就越有國際化表現力。 本集節目因此邀請台灣竹會理事長暨陽明交大建築所所長許倍銜分享,如何「打開」這些在地建築,讓人看見國際化的表現,歡迎聆聽許倍銜分享,「心靈建築,無框架。」

07-29
26:26

國際,沒有想像中的遠ft.台灣竹會理事長暨陽明交大建築所所長許倍銜. 台大新竹分院院長余忠仁. 麥當勞叔叔之家慈善基金會執行長溫惠美

與許多其他國際建築一樣,新竹就承載著許多民眾記憶和生命力的在地建築,同樣擁有在地特色文化與價值。更有不少人認為,越有在地特色,就越有國際化表現力。 本集節目因此邀請台灣竹會理事長暨陽明交大建築所所長許倍銜分享,如何「打開」這些在地建築,讓人看見國際化的表現,歡迎聆聽許倍銜分享:「國際,沒有想像中的遠。」

07-28
23:16

科技挺台灣ep.8機器人之人形機器人趨勢ft.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組長岳俊豪. 竹北市長鄭朝方. 竹縣產發處副處長姜禮仙. YT跑者TOMO桑. KOL A-Che阿哲

未來即將在眼前展開,人形機器人的產業革命即將到來。 本集節目特別邀請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組長岳俊豪,深度剖析人形機器人為何成為全球矚目趨勢。從與傳統機器人的差異、率先導入的應用場景,到對產業生態的顛覆性影響,全面解讀未來關鍵。 同時聚焦技術瓶頸、全球競爭格局與台灣的產業機會,探討未來 10 年產業與政府如何布局,加快人形機器人普及腳步。

07-22
26:48

讓新竹青年更獨立、長大ft.新竹市勞青處處長吳達偉. 竹縣衛生局局長殷東成. 台北榮總新竹分院院長陳曾基. 和泰純青基金會執行長張琛惠. 台積電慈善基金會

本集節目邀請一位「從網紅到政壇」的超人氣人物──新竹市勞工及青年發展處處長吳達偉Z9熱情分享。他曾以親民風趣的網路影片走紅,累積破百萬次點閱,接著勇敢跨界投入公共事務,如今成為新竹市推動青年政策與勞工權益的重要推手。究竟他是如何從「螢幕前的網紅」化身「政策現場的行動派」?精彩故事,馬上為你揭曉。

07-21
29:43

科技挺台灣ep.7無人機之無人機商業前景ft.工研院機械與機電系統研究所副所長彭文陽. 竹市代理市長邱臣遠. 竹縣新聞處長顏章聖. 文化局長朱淑敏. 竹縣薪傳展藝術家張德貴. 竹縣攝影學會理事長謝榮逸

您知道嗎?無人機早已是產業升級、智慧應用不可或缺的科技主力。本集節目,我們特別邀請 工研院機械與機電系統研究所副所長彭文陽,帶您一看工研院如何用創新科技,替企業夥伴開路領航。  無論你是關注無人機科技、產業動態,還是企業轉型的決策者,歡迎鎖定。 本集節目邀請工研院機械與機電系統研究所副所長彭文陽,深度解析無人機核心技術、產品利基與應用效益,揭開商用無人機市場背後的龐大潛力。 同時剖析全球發展趨勢與未來挑戰,分享工研院如何以領先技術與創新解決方案,協助台灣產業鏈穩健布局、迎戰國際市場。 鎖定本集,帶您飛越無人機產業新未來。

07-15
29:49

無人機新視界ft.工研院機械所副所長彭文陽.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長陳雪玉. 竹縣長楊文科. 竹市代理市長邱臣遠

您知道嗎?無人機早已不只是天空中翱翔的攝影好手,更是不可或缺的科技主力。本集節目,我們特別邀請 工研院機械與機電系統研究所副所長彭文陽,帶您一探無人機產業背後的硬實力與未來趨勢,歡迎鎖定。

07-14
35:07

科技挺台灣ep.6農牧業之智慧農業助產業轉型升級ft.工研院中分院副執行長李士畦. 竹市代理市長邱臣遠. 清大校長高為元.作家周安儀

本集節目特別邀請工研院中分院副執行長李士畦,帶您深入剖析智慧農業最新動態;聚焦核心技術、產品利基與應用效益,掌握全球發展趨勢與未來挑戰。李士畦也將分享工研院如何憑藉獨有優勢,協助企業鏈動轉型、搶占市場先機,並預告即將推出的創新解決方案,助攻產業穩健達標。搶先洞悉農業科技新浪潮,請立即鎖定。

07-08
28:17

南下接棒校長,黃能富賦能南台科大AI ft. 南台科大校長黃能富. 竹市代理市長邱臣遠. 竹市文化局長王翔郁. 舞鈴劇場藝術總監暨創辦人劉樂群

目前仍然擔任清大特聘教授的黃能富,從去年12月開始,獲南台科大董事會延攬,擔任該校校長一職,希望透過他的接棒,象徵南台科大在學術研究與教育上的新起點;並希望在他的領導與AI人工智慧科技的引領下,南台邁向國際,深耕創新和研究,連結新興科技產業如:AI、5G、電動車、綠能等領域,為該校培養一流技職學子,帶來更多創新與突破,為學生與社會創造更價值,成為南臺灣地區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本集節目特別邀請黃能富校長,從AI技術成功應用於智慧農業等成功經驗,展現對學校永續教育發展的關注和預期成果,歡迎鎖定收聽。

07-07
27:28

科技挺台灣ep.5高齡及生技醫療之AI協助智慧醫療、健康照護ft.工研院副總暨生醫與醫材研究所所長莊曜宇. 醫華生技創辦人黃忠諤. 竟天生技創辦人王藹君. 新竹縣長楊文科. 竹北市長鄭朝方

 2025年,台灣65歲以上已經逾20%,台灣已經是高齡化國家,其實不只是台灣,工研院為因應近幾年來,全球高齡化和醫療人力吃緊狀況,工研院副總暨生醫所長莊曜宇在本集節目指出,面對這些需求與挑戰,工研院生醫所正與全台醫院合作,共同投入智慧醫療場域,來協助長照等醫療產業人力匱乏的議題,此外,也暢談生醫所在協助台灣智慧醫療產業鏈裡扮演的角色,以及與國際接軌的成績,以及未來3到5年,即將展開的新布局與計畫,讓台灣在國際智慧醫療市場更有能見度,歡迎收聽

07-01
33:01

Recommend Chann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