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MAMONAKU 設計到站
MAMONAKU 設計到站
Claim Ownership

MAMONAKU 設計到站

Author: 黑潮文化

Subscribed: 18Played: 74
Share

Description

「MAMONAKU 設計到站」是一輛開往臺日設計靈感的列車,由「東喜設計TomicDesign」設計總監吳東龍與《秋刀魚》雜誌主編 Eva 一起發車,沿途停靠臺日設計觀點、和富有創意的乘客們共同發現好設計如何改變社會,一路邁向「日本優良設計獎 GOOD DESIGN AWARD」的終點站。

GOOD DESIGN AWARD 傳送門:https://www.g-mark.org/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35 Episodes
Reverse
✧MAMONAKU 設計到站✧SEASON4 ✧第三十一站✧【100%配對的設計師媒合平台?——廣島設計媒合平台主任技師 田中志保】 設計師需要合適的案件來發揮創意,企業則仰賴設計讓商品更具吸引力。然而,設計師與企業該如何建立連結呢? 廣島市以技術導向型製造業居多,因此相比全國其他地區,企業對設計的應用相對滯後。隨著時代變遷,越來越多企業希望融入設計,但當地缺乏能夠連結設計師與企業的機制,且企業尚未建立向設計師支付合理報酬的觀念。於是,田中志保便與廣島市產業振興中心合作,設置了設計師媒合平台「と、つくる」,為當地企業媒合適合的設計師。 「と、つくる」媒合平台至今已成立八年,每年處理約四百件案件。以公部門的角色,成功提升了設計在廣島的影響力,並獲得了本年度GOOD DESIGN AWARD BEST 100的肯定。本次,我們邀請「と、つくる」的主任技師田中志保,和聽眾們分享平台運作以及媒合經驗。 本集highlight -改變廣島設計價值的「と、つくる」 -在公部門擔任中立的第三方 -不只是媒合!「と、つくる」的使用模式 -曾經遇過合作上的不愉快嗎?——來自〈秋刀魚〉設計師的提問 -連興趣愛好都要考量,媒合真的是一件非常難的事! -急件、平台費、人力配置⋯⋯,「と、つくる」的幕後運作大公開 -成功案例分享——廣島「牡蠣業」品牌化 矢野水產 -獲得GOOD DESIGN AWARD BEST 100,為廣島注入設計能量 -對於田中小姐的噩夢是⋯⋯ -媒合工作有辦法用AI輔助嗎? ⭔把設計靈感收進口袋請收聽:https://linktr.ee/mamonaku_design ⭓GOOD DESIGN AWARD:https://www.g-mark.org/zh-Hant #GOODDESIGNAWARD#MAMONAKU設計到站#日本#廣島#田中志保#totsukuru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穿梭於城市的各個角落,機場、美術館、購物中心、品味小店⋯⋯,場館賣店、選品店一向是其中迷人的存在,是展現場域特色,以及強調品牌價值的重要場域。而將符合場域調性、合適的商品選入店的,正是「買手 buyer」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透過獨到的眼光以及對市場的敏銳度,精準地將優質的商品推廣給消費者,建立起設計師與消費者之間的橋樑。 擁有精準買手品味的山田遊,曾於南青山的IDÉE SHOP擔任設計買手,2007年創立了顧問公司「method」,開始以自由職業買手的身份活動,與日本的国立新美術館、21_21 DESIGN SIGHT SHOP、臺灣的設計點DesignPin等場館皆有相關合作經驗。非設計本科系出身的他,藉由細微的觀察力及對設計的熱忱,以設計買手的角色擔任過多達8回的GOOD DESIGN AWARD評審,可見他在日本設計界中的重要地位。選品究竟蘊藏著怎麼樣的智慧?如何從千萬件作品中嗅到兼顧品質與賣相的商品?未來的選物市場又可能出現怎麼樣的新興型態呢?山田遊將帶著自己豐富的買手經驗,與臺灣的聽眾們分享選品背後的大小事。 ⭓本集highlight⭔ -「buyer」在選品店中的角色為何? -如何面對競爭對手?——選品人的自我招牌建立 -喜歡購物就能夠當買手嗎?——選物背後的斟酌及拿捏 -傳奇生活選品店「南青山IDÉE SHOP」經營結構不藏私大公開 -非設計本科出身的山田遊如何走上設計買手之路? -GOOD DESIGN STORE TOKYO選品思路分享 -和台日場館皆有合作經驗,規劃選品店時如何因地制宜? -以設計買手的身份,在GOOD DESIGN AWARD評審中擔任著什麼樣的角色? -如何看待今日的選物市場生態? -商品應著重於推陳出新,還是找到穩定銷售的定番品項? -選品店與「地方創生」的連結——以地域為出發點進行選物 -開一間自己的選品店——自我風格和地理位置間的掙扎 ⭔把設計靈感收進口袋請收聽:https://linktr.ee/mamonaku_design ⭓ GOOD DESIGN AWARD :https://www.g-mark.org/zh-Hant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大家吃飽飯了嗎?」就像溫柔的大學教授一樣,Hotchkiss的藝術總監水口克夫親切得跟我們問好,出生於廣告公司的他,日日探求社會與人、企業與人、人與人間連結的可能性,近幾年的業務也漸漸從廣告設計變成打造品牌,在過程中,他開始對於日本創意人才的短缺感到危機,還因此創立線上學校Schola-hotchkiss期待能培養擁有整合與思考能力的人才。本次水口克夫作為2023 GOOD DESIGN AWARD 「地域構想、活動」類的評審,我們也好奇他對於出生地-傳統工藝的重鎮金澤的看法,他說:「其實我以前很討厭金澤。」原本覺得金澤觀念保守的他,年紀漸長後才發現在地工藝獨一無二的魅力,促使他近來致力於將工藝轉譯到日常生活中,期待結合工藝與設計創造更多的可能性。 把設計靈感收進口袋請收聽:https://linktr.ee/mamonaku_design 2023 GOOD DESIGN AWARD 報名截至 5/24(三)13:00,詳細資訊請參考:https://gmarkintaiwan.wordpress.com/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MAMONAKU 設計到站✧SEASON 5 ✧第三十五站✧【每個人身邊都需要一個人類學家—設計人類學家 中村寬】 說到「人類學」,或許會聯想到遙遠部落的文化習俗,或是人類演化的考古歷程。對「設計人類學家」中村寬先生來說,人類學並不是陌生、遙不可及的一門學問,而是透過人本因子理解設計的橋樑。 身為推動「設計人類學」在日本落地的重要角色,以及GOOD DESIGN AWARD的Focus Issue研究員,中村老師以全新的「人類學」視角帶我們介入設計,讓設計不再局限於技術與美感,更是一種理解社會的方式。 本站,我們和中村老師聊聊他的人類學思考,從自身求學、人類演化到當代AI,帶我們看看人類學如何讓設計回到「以人為本」的初心。 本集highlight👂 -中村老師的人類學概論 -因為太愛彈鋼琴被留級? -有自覺的暴力是創意的起源 -推動日本的「設計人類學」 -人人都能是設計師?「設計」的定義 -「文字」造成了人類記憶不可逆的破壞 -與其談論AI該不該存在,更該⋯⋯ -如果人文消失,就是人類放棄了感性 ⭔把設計靈感收進口袋請收聽:https://linktr.ee/mamonaku_design ⭓GOOD DESIGN AWARD:https://www.g-mark.org/zh-Hant GOODDESIGNAWARD #MAMONAKU設計到站 #人類學 #設計人類學 #文化人類學 #社會學 #中村寬 #日本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用海苔染色磁磚、以原木製作飾品,日本產品設計師秋山かおり擅長運用色彩與素材本身的力量,創造獨具魅力的作品。曾任職於日本知名辦公家具設計公司,練就對於CMF(色彩・材料・表面處理)的敏銳度。在創立STUDIO BYCOLOR後,更因從小喜歡大自然,長大習得花藝,將大自然融入設計技法之中。近年與京都百年品牌「若林佛具製作所」合作設計符合現代生活風格的佛壇,讓追思故人的儀式不再受傳統規格限制,佛壇也能是家中擺飾的一部份,更獲得GOOD DESIGN AWARD的肯定。自2021年起他也擔任「個人護理產品」的評審,將與我們分享他所注重的設計角度。 本集highlight👂 -從大自然、花道中學習CMF -因為雷射手術發現人類的色彩先決 -感性是可以被鍛鍊出來的 -透過設計使傳統佛壇銜接現代生活 -擔任GOOD DESIGN AWARD時,最重視的是⋯⋯ -代表秋山小姐的C、M、F -選一種留在自己身邊的植物 ⭔把設計靈感收進口袋請收聽:https://linktr.ee/mamonaku_design ⭓GOOD DESIGN AWARD:https://www.g-mark.org/zh-Hant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MAMONAKU 設計到站✧SEASON5 ✧第三十三站✧【如何投出策展的變化球!格式設計展策總監 王耀邦 格子】 一幅好作品需要被看見,一個好靈感也需要被巧妙呈現——「策展人」便是串起創作與觀眾之間的橋樑。格式設計今年即將邁入第十二個年頭,作為臺灣指標性的策展團隊,曾操刀台灣設計展、張雨生特展、文博會等大大小小的展覽,並多次榮獲GOOD DESIGN AWARD的肯定。 本站,我們邀請到格式設計展策總監 格子,與我們一同探討近年台灣設計產業的趨勢,以及策展文化的推進與挑戰。對他而言,「透過理性的方式靠近感性的想像」正是策展最迷人的魔法,一起來聽聽他如何用魔法投出策展的變化球! 本集highlight👂 -國家機器帶動策展文化的新氣象 -為什麼要有「公司」? -碎片資訊「迷因」的盛行與傳統策展思路的衝突 -策展就像是在解決婆媳問題! -「愛吃美食」竟然是成為策展人的起點 -商業合作、地方創生——策展文化的未來發展 -這樣的主題在 GOOD DESIGN AWARD 比較容易中! -讓廠商覺得贊助很值得! -當業主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 ⭔把設計靈感收進口袋請收聽:https://linktr.ee/mamonaku_design ⭓GOOD DESIGN AWARD:https://www.g-mark.org/zh-Hant GOODDESIGNAWARD #MAMONAKU設計到站 #格式設計 #格子 #王耀邦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MAMONAKU 設計到站✧SEASON4 ✧第三十二站✧【讓建築變得柔軟輕盈——建築師永山祐子】 身為日本備受矚目的建築師,永山祐子的代表作品包括瀨戶內豐島橫尾館、杜拜世博日本館、東急歌舞伎町塔等大型案件,今年也負責大阪世界博覽會(大阪萬博)的Panasonic Group Pavilion「ノモの国」、Women’s Pavilion in collaboration with Cartier等場館。從26歲便從青木淳建築計画事務獨立,現在除了建築師,永山祐子也是兩個孩子的母親,或正因如此,她的建築總是溫柔輕盈,她將建築視為一項展望未來的工作,期望透過空間設計,改變人們生活的樣貌。今年永山祐子第三度擔任GOOD DESIGN AWARD副評審委員長,本集,她將與我們分享他在建築路上的所見所聞,以及如何利用建築說故事。 本集highlight👂 -小時候其實想成為作家 -瑞士、新宿、輕井澤——在自然和都會環境培養出的建築觀 -大學畢業就進入事務所,在青木淳建築事務所的四年 -女性建築師在業界的優勢 -豐島橫尾館:光線、色彩技巧在建築中的應用 -以「噴泉」為靈感的東急歌舞伎町塔 -大規模案件中和業主的溝通技巧是?——來自東京建築女子 李昀蓁的提問 -從杜拜世博到大阪萬博 -以副評審委員長的視角看建築的脈絡 -如何找到一起慶生的工作夥伴 ⭔把設計靈感收進口袋請收聽:https://linktr.ee/mamonaku_design ⭓GOOD DESIGN AWARD:https://www.g-mark.org/zh-Hant GOODDESIGNAWARD #MAMONAKU設計到站 #日本 #永山祐子 #建築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第三十站✧【想讓岡山變得很酷!《PLUG MAGAZINE》編輯長山本佑輔】 「所謂的「地方創生」,也帶有從都市俯視地方的意味,讓人感到複雜。」 來自岡山的山本佑輔為了讓岡山變得很「酷」,19歲時就創立《PLUG MAGAZINE》。有別於一般的地方誌,這是一本聚時尚、街頭、政治、經濟於一身的多元主題雜誌,曾經企劃地方首長的時尚特輯,以及在地殯葬業的連載專欄,翻轉了地方誌始終聚焦在旅遊情報、採訪當地人、在地文史介紹的印象,以做一本時髦雜誌的規格介紹岡山。並在創刊二十週年獲得GOOD DESIGN AWARD金獎肯定。這本「很酷」的地方刊物究竟是如何誕生的呢?本回,山本佑輔將娓娓道來自己的編輯之路。 本集highlight👂 -二十歲輟學返鄉創立雜誌的契機 -從高中的「制服亂穿祭」到成立地方誌《PLUG MAGAZINE》 -創立地方誌的初衷,就是希望大家看到岡山的酷! -地方誌不只有吃喝玩樂,腦洞大開的創意企劃來自? -不著重即時效益、力於提升品牌價值的廣告企劃 -無償提供素材給客戶?互惠共贏的合作模式 -來自《地味手帖》創辦人、關注地方事務的自由企劃人 董淨瑋的提問:「如何在創造自信和自豪的岡山公眾形象,和在地人認可的岡山形象間取得平衡?」 -線下活動「PLUG NIGHT」、「OKAYAMA AWARD」和讀者的直接交流 -得到GOOD DESIGN AWARD金獎,其實是一場意外? -山本佑輔突破定番的臺灣旅行 -從音樂認識岡山,山本佑輔的推薦歌單 -二十年的編輯人生,克服倦怠的方式竟是⋯⋯ ⭔把設計靈感收進口袋請收聽:https://linktr.ee/mamonaku_design ⭓GOOD DESIGN AWARD:https://www.g-mark.org/zh-Hant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MAMONAKU 設計到站✧SEASON4 ✧第二十九站✧【打造身障與健全兒童能一起享受的遊具——JAKUETS遊具設計師田嶋宏行】 每位兒童都有遊玩的權利,然而並非所有身體條件的兒童都能享受一般公園的遊具。由JAKUETS遊具設計公司推出的「RESILIENCE PLAYGROUND PROJECT」獲得2024年GOOD DESIGN AWARD大獎,這個計畫包含了三款兼具美感、功能和安全的遊具——全白俐落的外型、顛覆傳統、為了讓身心障礙的孩童與身體健全的兒童能夠玩在一塊的通用遊具設計。是什麼樣的契機促使他們重新定義玩樂的方式,以遊具創造平等的生活風景?本集邀請到此計畫的設計師——研究員兼設計師 田嶋宏行,來和我們分享大獎背後的設計故事。 本集highlight👂 -成為遊具設計師的契機 -包容性設計——兼顧身心障礙兒童的需求 -從被質疑到獲得政府支持 -「減法設計」降低遊具帶給兒童的刺激 -來自臺灣與諾文化設計 林宇儂設計師的提問:設計過程中是否有孩子的直接參與? -不只設計,遊具的壽命與維護也是設計師的責任 -獲得GOOD DESIGN AWARD大獎後帶來的正向循環 -對未來的夢想藍圖:希望創造一個沒有XXX的社會 -田嶋先生除了遊具設計師還身兼多職? -身為遊具設計師的田嶋先生究竟喜不喜歡小孩呢? ⭔把設計靈感收進口袋請收聽:https://linktr.ee/mamonaku_design ⭓GOOD DESIGN AWARD:https://www.g-mark.org/zh-Hant GOODDESIGNAWARD #MAMONAKU設計到站 #田嶋宏行 #JAKUETS #遊具設計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隨著環保議題日漸受到重視,臺灣好說設計創辦人Ocean以「廢棄漁網」為起點,結合台灣漁業與在地塑膠廠商,共同製作出世界第一副可以100%回收再造的鏡架循環產品——「Hibāng 友漁循環眼鏡」。Hibāng在台語中,不僅是「漁網」,也代表著「希望」的意思,這樣兼具著環保和功能性的大膽設計,也正好切合了2024 GOOD DESIGN AWARD的主題「抱持勇氣和有機性的設計」,榮獲了BEST100的肯定。 本集highlight👂 -為什麼是漁網?為什麼是眼鏡? -設計是為了解決問題!從議題出發的設計藍圖 -和臺灣漁業合作的起點 -和大廠商談合作的秘訣竟是⋯⋯ -如何以「台語」對外傳遞品牌形象? -面對競爭激烈的日本眼鏡市場,從挫折到獲獎的心路歷程 -Ocean給設計人的建議:做設計以外,還需多磨練⋯⋯的能力 -除了尼龍,也想挑戰看看這些回收材料! -其實Ocean也曾有「真的不想再做設計了!」的時候 ⭔把設計靈感收進口袋請收聽:https://linktr.ee/mamonaku_design ⭓GOOD DESIGN AWARD:https://www.g-mark.org/zh-Hant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只剩下嘴巴的不二家Peko醬、只留下鈴鐺的哆啦A夢⋯⋯,日本識別設計師木住野彰悟於2007年成立6D事務所,主導過不二家、多啦A夢登戶車站、出雲大社等多樣化的專案,以「去蕪存菁」的設計為特色,讓人能在短短一眼中掌握所有資訊,是VI設計的核心所在。這樣看似簡潔的設計,背後其實蘊藏著木住野先生與客戶溝通,以及經營內部團隊的種種挑戰。如何透過識別設計傳遞故事?在工作上應該使用怎樣的溝通心法?本集,木住野先生將以設計師、團隊領導者以及評審的多重身份為大家一一解答。 本集highlight -從廣村設計事務所到獨立創業的心路歷程 -2D×3D=「6D」 -讓消費者一眼就能閱讀所有資訊的識別設計 -讀懂客戶的微表情——設計師的溝通心法 -幫世界明星哆啦A夢做識別設計 -來自臺灣設計師蔡佳豪的提問——身為團隊領導者的溝通秘訣 -6D事務所只收XX設計師? -設計和時間軸度的關係——利用設計來傳達千年前的訊息 -GOOD DESIGN AWARD評審經驗分享——以平面設計的思維看待地域活動 -以「點」作為 2024 GOOD DESIGN AWARD獲獎展主視覺 -木住野老師的下一個平面設計三十年? ⭓ GOOD DESIGN AWARD :https://www.g-mark.org/zh-Hant ⭔《GOOD DESIGN EXHIBITION 2024》將於11月1日至5日在六本木的TOKYO MIDTOWN舉辦,展示本年度所有獲獎作品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曾任職於三宅一生的三宅設計事務所,ムラカミ カイエ獨立後創立品牌顧問公司「SIMONE」,經手過LV、Dior、NEIGHBORHOOD、UNIQLO等時尚品牌。憑藉他在時尚產業深厚的經驗及敏銳度,他總能在這個高度競爭的產業中,提出與眾不同的策略方向,為品牌找到在經濟、文化、社會等面向的價值。本集,他將與我們分享時尚顧問的裏側思維,打破大家對時尚產業的冰冷印象,更透露自己保持青春活力的秘訣⋯⋯ 本集highlight👂 -和各大時尚品牌接觸的夢幻工作——SIMONE在做什麼? -從三宅一生起家,獨立創建公司的時尚之路 -從「早餐」開始培養fashion sense? -解碼客戶的「品牌DNA」 -甲乙方是彼此的夥伴 -來自臺灣「兩個八月」的提問——除了建立和客戶間的信任,如何拿捏「設計師和品牌」的關係? -行銷模式改變——應該直接讓消費者看到工廠? -精準設定品牌TA——不應該撒網到大眾? -時尚和永續如何並行? -GOOD DESIGN AWARD評審心得——臺灣的設計讓人眼睛一亮 -設計的未來——會不會被AI取代?如何面對設計氾濫? -在時尚圈保持青春活力的秘訣 ⭔把設計靈感收進口袋請收聽:https://linktr.ee/mamonaku_design ⭓ GOOD DESIGN AWARD :https://www.g-mark.org/zh-Hant GOODDESIGNAWARD #MAMONAKU設計到站 #ムラカミ カイエ #SIMONE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位於東京六本木的21_21 DESIGN SIGHT,是許多設計人上陸必訪的景點之一,曾以「蟲」、「水」、「巧克力」等各種意想不到的元素為題與設計結合,為設計師、專家學者,與觀眾的不同視角創造連結。 川上典李子曾任設計雜誌《AXIS》的編輯,對設計擁有敏銳的洞察力,也因此受到三宅一生邀請,用有別於一般設計師與策展人的視野加入了21_21 DESIGN SIGHT的策展行列。於一般民眾來說,「設計」看似遙不可及,然而,川上典李子擅長轉化複雜艱澀的內容,以輕鬆有趣的觀點帶領觀眾與展品互動、與設計對話。「展覽是一本立體的雜誌,好的策展值得讓人一讀再讀。」川上典李子是如何帶著編輯人的視角進入策展界的,又是如何預測未來、選定主題,並且將概念化為現實?讓我們一起來聽聽看他怎麼說!本集highlight -從資深雜誌編輯到美術館策展人的轉捩點 -媒體多樣化的時代下,資訊即時性與品質間的取捨 -大師們的圓桌會議大揭秘——是長時間的爭辯馬拉松?還是悠閒的午茶閒聊時光? -如何選定符合趨勢、兼具深度廣度,又闔家觀賞的展覽主題? -跨足於GOOD DESIGN AWARD多項領域的評審,對於作品有什麼樣的期待? -如果不做編輯,想做什麼? -如果走入教室,可以在川上老師的課中學到什麼?⭔把設計靈感收進口袋請收聽:https://linktr.ee/mamonaku_design ⭓ GOOD DESIGN AWARD :https://www.g-mark.org/zh-Hant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GOOD DESIGN AWARD每年都會邀請活躍於設計一線的設計師、建築師等國內外專家進行評審,其中當然包括來自臺灣的評審委員。2024年臺灣代表是由已多次出任評審的建築師 龔書章、曾因台東慢食節獲獎的 郭麗津,還有首次參與評審的仁寶電腦創意中心設計長/ 資深副總 陳禧冠。今年MAMONAKU 設計到站在「GOOD DESIGN AWARD 2024年度臺灣徵件說明會」首次展開Live Podcast!邀請3位評審以各自視角,提出評審真正在意的要點,同時分享近期設計圈的趨勢,已經不僅專注於外觀造型和功能革新,轉變成是否真的能真正與社會產生連結或是解決社會問題。或許就像今年的評審委員長齋藤 精一所說:「透過靈活、優美、在情況和場所相對應的有機性思考和體制,將創意落實到社會中去。」因此今年以「抱持勇氣和有機性的設計」作為主題,相信臺灣也能帶來更多以勇氣創造突破傳統思維,具有彈性的理念的好設計吧!⭔把設計靈感收進口袋請收聽:https://linktr.ee/mamonaku_design ⭓GOOD DESIGN AWARD 2024徵件開始:https://archive.g-mark.org/entryguide/tw/ ▞徵件期間:4月1日-5月23日 臺灣時間中午 12:00*補充說明關於參評時的語言使用:根據參評準則,海外的參評者必須透過英文Entry Site使用英文登記作品資料;二次評審會中展示的展板、資料集則可以使用英文或日文。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我找不到自己想用的東西。」這陣呼喊是產品設計師宮沢哲創立品牌LIFEWORKPRODUCTS的理由,在物質過剩的時代,旨在做出可以長期使用的好產品。由於經手過各種尺度的產品設計:街道家具、通訊產品如日本Panasonic、韓國Samsung,現則擁有自己的設計工作室&design Co., Ltd.,並兼任日本通訊領導品牌NTT Docomo的產品設計總監,宮沢哲對物件設計一直有獨到的洞察。在通訊產品設計豐沛的經驗,也讓他培養出敏感的眼光,並於2023年出任GOOD DESIGN AWARD通訊產品類的評審團隊。究竟,在通訊產品發展極致的年代,如何看待那縫隙之間的差異?以及好的產品設計是透過感性抑或是理性來建立思維呢?⭔把設計靈感收進口袋請收聽:https://linktr.ee/mamonaku_design ⭓GOOD DESIGN AWARD 2024徵件開始:https://archive.g-mark.org/entryguide/tw/ ▞徵件期間:4月1日-5月23日 臺灣時間中午 12:00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你是否在使用公部門網站想要查找資訊或辦理業務時,常覺得不夠直覺、有些陽春,東京澀谷的入口網站或許是一個例外。2016年澀谷區基本構想等審議會以「ちがいを ちからに 変える街。渋谷区」(將差異轉化為力量的街區。涉谷區)為旨展望澀谷未來願景,而改造入口網站也是其計畫的一部分。為了建立一個讓不同年齡、住在國內外、語言、性別、身心狀況等各種背景的人都能輕易、無障礙地使用的網站,博報堂i-studio全面地改善網頁的UI、UX設計(使用者介面、使用者體驗),推動行政手續線上化,希望未來可以實現可以在線上辦理所有行政服務,建立一個「沒有人來的公部門」。⭔把設計靈感收進口袋請收聽:https://linktr.ee/mamonaku_design ⭓澀谷區官方網站:https://www.city.shibuya.tokyo.jp.t.mu.hp.transer.com/ ⭔GOOD DESIGN AWARD 2024徵件開始:https://archive.g-mark.org/entryguide/tw/ ▞徵件期間:4月1日~5月23日12:00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神山まるごと高専」位於德島只有5000人的神山町,是一所專門培育企業家的高專(相當於台灣的高中)。學生們的生活與課表也完全跳脫日本現況,原來,這所與眾不同的學校是由一群企業家所創立,源自他們對日本教育體制的反省,認為在創業的過程中,少有技能或是思考方式是來自求學時期所學。因此,他們從教育著手,自己創辦能培養企業家、創業家思考的學校。攤開學校生活或師資,或許讓每個人都心生羨慕,邀來如:SONY集團、日本最大的廣告創意開發公司博報堂、星野度假村等企業代表,實際擔任講師教授成功與失敗的經驗。有這樣的一所學校,你會想讀嗎? 把設計靈感收進口袋請收聽:https://linktr.ee/mamonaku_design GOOD DESIGN AWARD 2023 BEST100:https://www.g-mark.org/en/learn/past-awards/gda-2023/results 神山まるごと高専 官方網站:https://kamiyama.ac.jp/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近代幾樣電子產品的發明,讓人類的生活型態走向完全不同的光景,而SONY正是如此不斷創造新生活與時代奇異點的品牌。曾經參與SONY WALKMAN(R)、手持攝影機、電子寵物AIBO,石井大輔現作為SONY創意中心的創意總監,這次除了帶來今年獲得GOOD DESIGN AWARD的作品PS5的可自訂自適應控制器套件「Access™控制器」、可攜式劇院系統「HT-AX7」,也帶我們走進創意中心現場,看這些傳奇性產品是如何被叫想構想創造。 把設計靈感收進口袋請收聽:https://linktr.ee/mamonaku_design GOOD DESIGN AWARD 2023 BEST100:https://www.g-mark.org/en/learn/past-awards/gda-2023/results 更多 Sony Design:https://www.instagram.com/sonydesign_official/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人們對自己生活周遭的建築已不抱持期待,明明會花那麼多的金錢、人力、物力,對於建築師來說是一件很寂寞的事情。」建築師山﨑健太郎指出。去年他憑藉日照中心的「52間の縁側」榮獲了2023年GOOD DESIGN AWARD的大獎,在這個空間裡,社區居民和孩童都可以進入到空間中,使得日照中心不僅僅是提供照顧功能,更成為年長者與其他人自然互動的場所,有助於延緩痴呆症、早發性痴呆症、腦功能障礙等問題發生,同時,孩童們在失學或放學後也有了一個安身之地。也因為抱持著這樣的思考,他在過去創造出許多人與環境友善共生的建築,如與沖繩居民一起用琉球石灰巖建成的「系滿漁民食堂」、利用斜面地形打造的階梯狀「HA-KU-SUI保育園」等,正如他所期望的,建築不僅是美麗而已,更是能讓人產生期待的存在。 把設計靈感收進口袋請收聽:https://linktr.ee/mamonaku_design GOOD DESIGN AWARD 2023 BEST100:https://www.g-mark.org/en/learn/past-awards/gda-2023/results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臺東需要設計嗎?」是無氏製作創辦人・吳孝儒 Pili (aka霹靂)在臺東設計中心做的第一個展覽命題,精準且犀利地道出設計中心在臺東的盲點,臺東設計中心在臺東該扮演什麼角色?也開啟了他與臺東縣政府和臺東設計中心長達三年之久的「台東慢波計畫」,今日臺東設計中心發信的議題也持續發酵中。從臺東「慢」的步調出發,推出「台東慢波」計畫,建立「Problem提問— Podcast播客— Plan計畫— Project方案」的模式,讓臺東的問題於在地人坐鎮的「台東慢波電台」討論醞釀,再引入專家整理成計劃向市府提案。Pili 透過設計的角度建立一個系統,讓臺東設計中心可以用「聊」的方式,聊出改變臺東的契機,也成為在地人資訊的緩衝點。這樣的模式雖然慢,但對臺東來說卻是剛剛好的,經過這幾年的積累,原本認為臺東設計中心只是一個強加在臺東的象牙塔,現在有更多在地人願意走進這裡。而 Pili 也分享原本因為這個計畫駐點臺東的同事,現在也因愛上在那邊的生活,可能回不來臺北了……。 今年「台東慢波計畫」也榮獲GOOD DESIGN AWARD 2023 BEST100肯定,一起來聽聽Pili 揭開這個特別計畫的裏邊。 把設計靈感收進口袋請收聽:https://linktr.ee/mamonaku_design GOOD DESIGN AWARD 2023 BEST100:https://www.g-mark.org/en/learn/past-awards/gda-2023/results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loadin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