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
Openbook.閱讀隨身聽

135 Episodes
Reverse
家,是我們學會愛的地方,但對許多人而言,家可能不是全然安心的避風港。與家有關的經驗,往往難以啟齒,深埋心底。今年夏天,Openbook推出「愛與傷的總和」專題,是一系列聚焦於家庭經驗的Podcast與實體講座企劃。從代際傷痕、自殺遺族、性侵創傷,到容貌焦慮、兒少照顧者、社群分享倫理等議題,邀請創作者、學者與行動者們,透過訪談、對談與書寫,訴說那些難以啟齒的經歷,探問它們如何形塑我們的自我、關係與價值觀。這是一系列面向疼痛,也擁抱希望的閱讀行動。───近年Metoo運動崛起,讓更多受害者願意表達自身經歷,亦使大眾更加重視性侵案件的發生、究責與預防,以及性侵案件的複雜型態,包括權勢性侵、校園及家內性侵等。本集節目邀請原本專注於視覺藝術創作的陳潔晧,分享如何回憶起自己童年時遭受性侵經歷,書寫並公開出版《不再沉默》、《遠方有哀傷,此地有我》,並與陪伴其復原的妻子徐思寧一起,透過書寫、繪畫與演講,逐漸成為推動兒童性侵預防與創傷復原的行動者。───成為Openbook之友如果您喜歡我們的節目與報導,歡迎以行動支持我們,一起參與從台灣土地長出的原創文化,請點擊:幫助書評媒體Openbook做更多報導Openbook閱讀誌:官網|Facebook|Instagram|噗浪|Matters───主持人:吳家恆|片頭、片尾音樂:微光古樂集 The Gleam Ensemble Taiwan
家,是我們學會愛的地方,但對許多人而言,家可能不是全然安心的避風港。與家有關的經驗,往往難以啟齒,深埋心底。今年夏天,Openbook推出「愛與傷的總和」專題,是一系列聚焦於家庭經驗的Podcast與實體講座企劃。從代際傷痕、自殺遺族、性侵創傷,到容貌焦慮、兒少照顧者、社群分享倫理等議題,邀請創作者、學者與行動者們,透過訪談、對談與書寫,訴說那些難以啟齒的經歷,探問它們如何形塑我們的自我、關係與價值觀。這是一系列面向疼痛,也擁抱希望的閱讀行動。───人們熟知身體傷口的照護,但心理的傷口究竟該如何療癒才能復原呢?面對親人離開,身為自殺者遺族的江佩津,抱持著「希望過去的自己也能讀到」的心情,將視角與筆鋒轉向自己,以書寫梳理雜如一團毛線的家庭故事,記下從物件、情緒與生活,關照創傷和修復過程的點點滴滴,也提供對其他自殺者遺族的探問。江佩津曾擔任記者、擅長描寫市井小民生活。本集節目邀請她分享以書寫作為修復創傷、自我療癒的行動,發生的影響與意義,以及如何面對親人離開後的生活,認知與心境的改變。───成為Openbook之友如果您喜歡我們的節目與報導,歡迎以行動支持我們,一起參與從台灣土地長出的原創文化,請點擊:幫助書評媒體Openbook做更多報導Openbook閱讀誌:官網|Facebook|Instagram|噗浪|Matters───主持人:吳家恆|片頭、片尾音樂:微光古樂集 The Gleam Ensemble Taiwan
家,是我們學會愛的地方,但對許多人而言,家可能不是全然安心的避風港。與家有關的經驗,往往難以啟齒,深埋心底。今年夏天,Openbook推出「愛與傷的總和」專題,是一系列聚焦於家庭經驗的Podcast與實體講座企劃。從代際傷痕、自殺遺族、性侵創傷,到容貌焦慮、兒少照顧者、社群分享倫理等議題,邀請創作者、學者與行動者們,透過訪談、對談與書寫,訴說那些難以啟齒的經歷,探問它們如何形塑我們的自我、關係與價值觀。這是一系列面向疼痛,也擁抱希望的閱讀行動。───童年的創傷或許不止於自身,也可能跨越世代,對後代的心理與行為發生負面影響。在美國擔任記者多年的曾多聞,以為自己在成年後已經逃離家庭暴力的陰影,卻逐漸覺察到原生家庭的傷痛,仍不時影響著情緒與人際。在積極療癒的過程,她逐漸長出面對創傷的力氣與勇氣,更加認識自我,反思婚姻、家庭生活與親子關係,阻止創傷代代相傳。「愛與傷的總和」專題系列的第一場,邀請到近期出版《代際創傷:讓傷害到我為止》的曾多聞跨洋接受「閱讀隨身聽」專訪,分享她覺知、梳理傷痛的歷程。───成為Openbook之友如果您喜歡我們的節目與報導,歡迎以行動支持我們,一起參與從台灣土地長出的原創文化,請點擊:幫助書評媒體Openbook做更多報導Openbook閱讀誌:官網|Facebook|Instagram|噗浪|Matters───主持人:吳家恆|片頭、片尾音樂:微光古樂集 The Gleam Ensemble Taiwan
漫畫編輯要/會做的事真的很多,讀者的好奇也不少!上一集節目中,透過大塊文化第二編輯室總編林怡君(小毛),與慢工文化總編輯黃珮珊的詳細講述,揭開了一本本漫畫書的生產過程中,編輯扮演的角色、面臨的種種關卡與破解之道。這一集,兩位總編輯進一步與我們分享與國際市場的互動經驗,台灣漫畫與世界如何彼此驚豔,疫情流行又對全球漫畫產業造成什麼影響?近年AI工具不斷進步,對於創作、編輯乃至於出版可能會有什麼變化呢?節目精彩,請別錯過!───成為Openbook之友如果您喜歡我們的節目與報導,歡迎以行動支持我們,一起參與從台灣土地長出的原創文化,請點擊:幫助書評媒體Openbook做更多報導Openbook閱讀誌:官網|Facebook|Instagram|噗浪|Matters───主持人:吳家恆|片頭、片尾音樂:微光古樂集 The Gleam Ensemble Taiwan
漫畫編輯要/會做的事真的很多,讀者的好奇也不少!Openbook徵求大家對漫畫編輯的提問,收集到從選書、發掘漫畫家、與作者溝通、合作改編、企劃行銷、版權銷售、數位工具對產業發展的看法等等,各式各樣五花八門的問題。本集節目邀請到兩位資歷豐富的台灣漫畫編輯:大塊文化第二編輯室總編輯林怡君(小毛),以及慢工文化總編輯黃珮珊,分享成為一名好的漫畫編輯,應該培養什麼樣的能力與眼光?以及她們是如何走上如此多工的職人之路?有問必答、一一解惑!───成為Openbook之友如果您喜歡我們的節目與報導,歡迎以行動支持我們,一起參與從台灣土地長出的原創文化,請點擊:幫助書評媒體Openbook做更多報導Openbook閱讀誌:官網|Facebook|Instagram|噗浪|Matters───主持人:吳家恆|片頭、片尾音樂:微光古樂集 The Gleam Ensemble Taiwan
由夢田影像製作的《書店裡的影像詩》近日推出第3季,除了2024金馬影展搶先上映,今年(2025)也在台北電影節放映。第1季始於2014,迄今已超過10年了,這或許是最有系統以影像紀錄當代台灣書店現場的節目,不僅留下大量珍貴的影像,更紀錄了書店產業的變遷。閱讀隨身聽主持人吳家恆,過去曾在古典音樂台以廣播節目「轉角發現微光」與目前在教育電台「望向未來的書店」前後製作超過230集節目,訪問超過100間書店,同樣系統性地以聲音留下書店經營者的身影。本集節目特別邀請《書店裡的影像詩》導演侯季然與廣播主持人吳家恆,後半場節目由Openbook閱讀誌主編吳致良串場,一起聊聊拜訪書店的豐富歷程,與台灣書店業的種種變化。節目精彩,請別錯過了。───成為Openbook之友如果您喜歡我們的節目與報導,歡迎以行動支持我們,一起參與從台灣土地長出的原創文化,請點擊:幫助書評媒體Openbook做更多報導Openbook閱讀誌:官網|Facebook|Instagram|噗浪|Matters───主持人:吳家恆|片頭、片尾音樂:微光古樂集 The Gleam Ensemble Taiwan
近期出版的《走進彼桑拉返:布農的菜園》、《走進彼桑拉返2:迪娜與她的種子》這兩本書,以花蓮卓溪鄉的「布農豆豆班」為核心,透過豐富的圖像和照片,呈現部落長輩的傳統農耕智慧,記錄豆子的文化史,也帶出有機農作、生物/飲食/地景的多樣性及里山倡議等重要的當代議題。本集節目邀請到駐地10年的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專員詹于諄、兼職專員蕭淳恩,分享布農族的菜園與豆豆故事,節目精彩,請別錯過!───成為Openbook之友如果您喜歡我們的節目與報導,歡迎以行動支持我們,一起參與從台灣土地長出的原創文化,請點擊:幫助書評媒體Openbook做更多報導Openbook閱讀誌:官網|Facebook|Instagram|噗浪|Matters───主持人:吳家恆|片頭、片尾音樂:微光古樂集 The Gleam Ensemble Taiwan
海洋文學作家廖鴻基長年記錄、書寫海洋,已累積30本文學作品,包括散文與小說。《天邊的目眉》是他出版的第一本台語詩集,以詩、以台語寫下他在海陸之間的觀察、感受與情思,也寫下討海人獨有的勞動語彙與聲腔。本集節目邀請到廖鴻基,分享這本詩集的創作歷程。內容精彩,請別錯過。───成為Openbook之友如果您喜歡我們的節目與報導,歡迎以行動支持我們,一起參與從台灣土地長出的原創文化,請點擊:幫助書評媒體Openbook做更多報導Openbook閱讀誌:官網|Facebook|Instagram|噗浪|Matters───主持人:吳家恆|片頭、片尾音樂:微光古樂集 The Gleam Ensemble Taiwan
詩人柏森出版第一本詩集《灰矮星》時,剛滿雙十年華,以詩語向青春致敬,寫下愛戀的歡欣苦痛。時隔6年,他經歷哲學思辨打開對世界的認識,沉浸於古典樂帶來內在的共振,寫下對時間、生命的探問。本集節目邀請近期出版詩集《原光》的柏森,分享他如何從哲學訓練、從聆聽古典樂,得到詩文創作與閱讀的啟發。內容精彩,請別錯過。───成為Openbook之友如果您喜歡我們的節目與報導,歡迎以行動支持我們,一起參與從台灣土地長出的原創文化,請點擊:幫助書評媒體Openbook做更多報導Openbook閱讀誌:官網|Facebook|Instagram|噗浪|Matters───主持人:吳家恆|片頭、片尾音樂:微光古樂集 The Gleam Ensemble Taiwan
「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是臺灣唯一一間以東南亞書籍為主的書店,以只借不賣的方式,提供民眾閱覽相關書籍,並經常舉辦藝文講座、語言學習課程。這裡是讓臺灣人更加認識東南亞的重要空間,也促成過許多交流、創作的發生。雖然書店已於近日歇業,但在台北車站的週日行動書攤仍將持續擺設,依然只借不賣。本集節目邀請「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店長張正,分享10年來經營書店的甘苦歷程與觀察,以及他為何投入移民工倡議與文化交流。內容精彩,請別錯過。───成為Openbook之友如果您喜歡我們的節目與報導,歡迎以行動支持我們,一起參與從台灣土地長出的原創文化,請點擊:幫助書評媒體Openbook做更多報導Openbook閱讀誌:官網|Facebook|Instagram|噗浪|Matters───主持人:吳家恆|片頭、片尾音樂:微光古樂集 The Gleam Ensemble Taiwan
在醫院手術室工作的護理師,不是一般印象中的「白衣天使」,因為手術過程會長時間注視紅色鮮血,容易視覺疲勞,因而身著綠色制服。從小喜歡以畫圖記錄生活點滴的Apple,在擔任手術室護理師時,將手術室中的真實情境繪製成輕鬆幽默的插畫,並以淺白文字和簡明比喻,介紹手術室裡的運作流程、分工機制。本集節目邀請近期出版的《手術室裡的小綠人》作者Apple,分享她如何成為手術室護理師,以及對護理工作現場的觀察與反思。內容精彩,請別錯過。───成為Openbook之友如果您喜歡我們的節目與報導,歡迎以行動支持我們,一起參與從台灣土地長出的原創文化,請點擊:幫助書評媒體Openbook做更多報導Openbook閱讀誌:官網|Facebook|Instagram|噗浪|Matters───主持人:吳家恆|片頭、片尾音樂:微光古樂集 The Gleam Ensemble Taiwan
富察(本名李延賀)是八旗文化總編輯,出生於中國遼寧,2005年與台灣妻子結婚後,移居台灣發展多年並已取得居留證。2023年3月他回中國探親,卻與親友失去聯繫,自此音訊全無。許多關心富察失蹤案的朋友,在過去兩年間不斷發聲、追蹤事件的發展,但進展有限。就在富察失蹤將屆滿兩年之際,3月17日中國官方發布消息:富察已於2月17日經一審宣判,但審判結果為何,當時仍未言明。直到3月26日,在日本廣播協會記者的追問下,才再度透露富察被依「煽動分裂國家罪」判處有期徒刑3年。本集節目邀請曾任職八旗文化、後為「聲援富察連署工作小組」成員、現為左轉有書書店員工的王家軒,以及資深譯者、專研當代中國研究的世新大學社發所副教授兼所長溫洽溢,分別就法律、人權、言論自由、國際關係等層面剖析,探究富察案說明了什麼?為什麼台灣人應該關注此案?───成為Openbook之友如果您喜歡我們的節目與報導,歡迎以行動支持我們,一起參與從台灣土地長出的原創文化,請點擊:幫助書評媒體Openbook做更多報導Openbook閱讀誌:官網|Facebook|Instagram|噗浪|Matters───主持人:吳家恆|片頭、片尾音樂:微光古樂集 The Gleam Ensemble Taiwan
先戀愛、結婚,然後孕育子女,是大多數人建立家庭的行為順序。然而現代科技的演進下,人類已經可以實現,不一定要擁有伴侶才能生兒育女,家庭的樣貌於是有了更多可能性。但循著這條非傳統途徑成為父親或母親,除了責任,衍生的種種法律、倫理、資源等議題該如何面對與處理呢?矽谷科技人Cindy近日出版《志願單親:不需誰來完整我,矽谷科技人的單身生養實踐》一書,記錄她如何透過捐贈精子以及人工受孕生育了第一個孩子,透過代理孕母的協助有了第二個孩子,組成有女有子的小家庭。書中也描述過程中面臨何種困難,當下的感受、思考與判斷。本集節目邀請Cindy分享從單身女性到成為志願單親媽媽的歷程,並針對各方面的質疑提出回應。節目精彩,請別錯過!───成為Openbook之友如果您喜歡我們的節目與報導,歡迎以行動支持我們,一起參與從台灣土地長出的原創文化,請點擊:幫助書評媒體Openbook做更多報導Openbook閱讀誌:官網|Facebook|Instagram|噗浪|Matters───主持人:吳家恆|片頭、片尾音樂:微光古樂集 The Gleam Ensemble Taiwan
不論哪種語言,「兒歌」都是人在牙牙學語時,理解「聽」、「說」的方式。兒童文學創作者王金選多年來創作了上百首台語兒歌,多首選入小學台語課本,也曾獲得多項文學獎項。近期出版了《風吹風吹,佇天頂飛》台語創作囝仔歌,搭配朗讀音檔、繽紛明亮的插畫,讓兒童可以輕鬆學習台語,並帶入一些現代情境或流行語,對於想學習、親近台語的大人也適合閱讀。本期節目邀請到王金選,分享他的創作歷程——他是如何從自認台語『不輪轉』,一路創作出上百首台語兒歌的呢?節目精彩,請別錯過!───成為Openbook之友如果您喜歡我們的節目與報導,歡迎以行動支持我們,一起參與從台灣土地長出的原創文化,請點擊:幫助書評媒體Openbook做更多報導Openbook閱讀誌:官網|Facebook|Instagram|噗浪|Matters───主持人:吳家恆|片頭、片尾音樂:微光古樂集 The Gleam Ensemble Taiwan
由譯者金翎翻譯的楊双子小說《臺灣漫遊錄》英譯本"Taiwan Travelogue:A Novel",於2024年11月20日獲頒美國國家圖書獎翻譯文學大獎,為第一部獲得此殊榮的台灣文學作品。出生於紐約、在台灣生活了18年的金翎,赴美就讀英美文學,曾於哥倫比亞大學任教寫作。英文譯作包括游珮芸撰文、周見信繪圖的圖像小說《來自清水的孩子》、黃麗群短篇小說〈搬雲記〉,以及日本作家江戶川亂步的作品等。她同時也是作家,目前以英文創作,曾獲美國筆會(PEN America)短篇小說新人獎。本集節目邀請到金翎分享《台灣漫遊錄》翻譯過程的曲折故事,並暢聊美國文學翻譯、出版產業與台灣的差異,節目精彩,請別錯過!───成為Openbook之友如果您喜歡我們的節目與報導,歡迎以行動支持我們,一起參與從台灣土地長出的原創文化,請點擊:幫助書評媒體Openbook做更多報導Openbook閱讀誌:官網|Facebook|Instagram|噗浪|Matters───主持人:吳家恆|片頭、片尾音樂:微光古樂集 The Gleam Ensemble Taiwan
親子教養、親職教育與相關的心理學知識書一直是許多讀者關注的議題。近年頗為暢銷的親子教養書《圖解孩子的失控小劇場》,探討2~12歲孩子的日常教養關卡。雖是自法國引進,但是書中描述的親子互動狀況,許多都跟台灣很類似。作者逐一分析在衝突情境中,親子雙方各自的感受和思緒,即使對於成人間的互動也頗為適用。同一書系近期出版的《懸崖上的學霸》,則在探究為什麼好學生也會崩壞?講述在美國菁英教養下成長的孩子們內心的故事。本集節目邀請到漫遊者文化副總編、也是親子書系的選書人張貝雯,來聊聊她對近年親子教養書的第一手觀察。節目精彩,請別錯過!───成為Openbook之友如果您喜歡我們的節目與報導,歡迎以行動支持我們,一起參與從台灣土地長出的原創文化,請點擊:幫助書評媒體Openbook做更多報導Openbook閱讀誌:官網|Facebook|Instagram|噗浪|Matters───主持人:吳家恆|片頭、片尾音樂:微光古樂集 The Gleam Ensemble Taiwan
近年台灣的礦業歷史及文化日益受到重視,各式各樣的敘事與紀錄紛紛出爐,除了政府設立的展示館,還有平面攝影、紀錄片、電影、繪本、文字書寫等文本,甚至還有老礦工自費設置文史館。社會學學者戴伯芬今年出版的《末代女礦工:海山煤礦,與一位社會學者對礦工阿嬤的生命考掘》一書,不僅爬梳了從殖民到戰後的台灣礦業史,以及1984年的3場嚴重礦災,更呈現大多數礦業相關敘事與紀錄中非常非常少見的女性礦工身影。本集節目邀請到戴老師分享書寫的緣起與過程曲折,節目精彩,請別錯過!───成為Openbook之友如果您喜歡我們的節目與報導,歡迎以行動支持我們,一起參與從台灣土地長出的原創文化,請點擊:幫助書評媒體Openbook做更多報導Openbook閱讀誌:官網|Facebook|Instagram|噗浪|Matters───主持人:吳家恆|片頭、片尾音樂:微光古樂集 The Gleam Ensemble Taiwan
飲食書寫是散文中常見的類型,觀看或閱讀美味的食物總是讓人感到愉快,而梳理飲食品項的變遷,往往能反映社會發展歷程的經濟、政治、文化與品味等各個面向。本集節目邀請到日前出版的《大稻埕滋味:迪化街食家的早餐物語》口述作者昌正浩先生。出身迪化街糧商的「昌哥」,除了介紹各種庶民美食的好滋味,更透露他對大稻埕地區人際、空間、產業的熟稔與深情。節目精彩,請別錯過!───成為Openbook之友如果您喜歡我們的節目與報導,歡迎以行動支持我們,一起參與從台灣土地長出的原創文化,請點擊:幫助書評媒體Openbook做更多報導Openbook閱讀誌:官網|Facebook|Instagram|噗浪|Matters───主持人:吳家恆|片頭、片尾音樂:微光古樂集 The Gleam Ensemble Taiwan
今年兩位知名的山岳作家、登山教育講師崔祖錫與雪羊,分別出版了《島嶼裡的遠方:探索台灣中級山,尋找荒野裡的最後一片祕境》,以及《道拉吉里的風》。承接上集<從荒野裡尋找祕境,到世界高峰踏勘冒險>本集節目繼續邀請到兩位作者,聊聊登山如何發展成蔚為流行的休閒活動,攀登高山才能感受到的特殊體驗是什麼?攻頂前的漫長等待又要如何度過呢?還有,到底為什麼要登山?節目精彩,請別錯過!───成為Openbook之友如果您喜歡我們的節目與報導,歡迎以行動支持我們,一起參與從台灣土地長出的原創文化,請點擊:幫助書評媒體Openbook做更多報導Openbook閱讀誌:官網|Facebook|Instagram|噗浪|Matters───主持人:吳家恆|片頭、片尾音樂:微光古樂集 The Gleam Ensemble Taiwan
「登山」是近年日益流行的休閒活動,登山相關的爭議事件或意外也愈來愈常見。究竟我們對於「山」的認識是什麼?應該用什麼態度面對「登山」?今年兩位知名的山岳作家、登山教育講師崔祖錫與雪羊,分別出版了《島嶼裡的遠方:探索台灣中級山,尋找荒野裡的最後一片祕境》,以及《道拉吉里的風》。一本是資訊豐富兼具自然與人文書寫的台灣山岳踏查導覽,同時也是非常實用的攀爬參考工具書;一本是在世界第7高峰的踏勘冒險紀實,精彩生動。本集節目同時邀請到兩位作者,暢聊山林地貌、歷史文化與產業變遷,還有怎麼爬山與寫山。節目精彩,請別錯過!───成為Openbook之友如果您喜歡我們的節目與報導,歡迎以行動支持我們,一起參與從台灣土地長出的原創文化,請點擊:幫助書評媒體Openbook做更多報導Openbook閱讀誌:官網|Facebook|Instagram|噗浪|Matters───主持人:吳家恆|片頭、片尾音樂:微光古樂集 The Gleam Ensemble Taiwan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