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Orpheus微见
Orpheus微见
Claim Ownership

Orpheus微见

Author: 秦旷

Subscribed: 3Played: 14
Share

Description

保持对细节的敏感、思考和洞察。思考媒介、技术、商业、设计对个人生活与社会思潮的冲击与影响,厘清暗流,努力提供可内化的结构化知识。
在一个虚无缥缈的时代,留下一些坚固和持久的东西。
微信:KingCrimson_ 添加请备注来意
28 Episodes
Reverse
本期节目是在刚刚结束的「2024 PodFest China中文播客大会」现场随机采访录制,我们遇到了很多听友和主播,并问了这个有些脑洞的问题。当然,这种事情不太可能发生,但我们也不妨偶尔从这种角度思考一下: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到底扮演着什么角色?无论我们的下意识是认为可以不上班放心睡个大觉了,或者觉得会进入一种末日生存模式,事实上都是在从各自的面向,说出了对这个时代的无奈和期待。听友群已开通:添加微信 KingCrimson_ 备注「微见」即可拉群▶ STRUCTURE & TIMELINE00:00 假如全球互联网瘫痪三天,你会做什么?01:05 小熊 | 小宇宙的朋友01:59 任宁 | 迟早更新、别来年鉴、恰恰小报、Tezo03:26 现场听友艾维 | 金融从业者05:26 现场听友C哥 | 咨询从业者07:11 Jean Chen | 加密厨房08:04 范米扬 | 迷因电波09:20 仙草 | 不把天聊si12:57 Trace | 小房间、Disc Joker16:28 李诺 | 在读、太男了20:50 现场偶遇的微见听友小王 | 互联网从业者22:23 姝琦&朱峰 | 津津乐道播客网络、科技乱炖 等等36:16 感谢大家!本期留下你的想法赠送微见周边1份最后再次特别感谢 PodFest 和 JustPod 的邀请,以及主持人yuhao和大维的现场组织。近期微见还会发布我们在本届 PodFest工作坊环节 的特别分享,敬请关注。▶ 一起见微知著 听友群:添加微信 KingCrimson_ 备注「微见」即可拉群 微见周边:主播设计的包 社交媒体:公众号 / 微博 / 小红书 欢迎收听回声场ECHOCAST其他节目:在场证明 | Why for Jazz | 别想好 | 城市余数 | 日间散步 | 城市瞭望塔 | 声音切片
自拍如何诱发自杀? 早产和镜子为何产生自恋? 客观、真实、准确的影像究竟存在吗? 人无法亲眼看见自己的全身到底意味着什么?本期节目转文字稿会陆续发布在 公众号「Orpheus微见」「Orpheus微见」第26期,「媒介研习」系列第8期,我们将从影像技术发展史和精神分析来挖掘一个很抽象但每日熟视无睹的问题:「人无法亲眼看见自己的全身,到底意味着什么?」而这样的「宿命」又会如何通过自拍、镜子等“倒影”,塑造我们的自我认知、审美与自恋情结?微见《媒介研习》系列入选2023小宇宙播客大赏年度专题策划,欢迎收听往期内容:语言 | 屏幕 | 二维码 | 表情包 | 噪音 | 气味 | 信息流听友群已开通:添加微信 KingCrimson_ 备注“微见”即可拉群▶ STRUCTURE & TIMELINE一 \ 自拍、水面、镜子00:01 每日自拍200张后自杀04:22 自拍、水面等所有反光的媒介05:55 纳西索斯Narcissus与自恋Narcissism06:54 镜子的魔力二 \ 反射技术12:14 照相术的发明与第一张自拍照14:40 照相门槛降低16:39 1966 宇航员如何与地球自拍18:56 1999 首款前置摄像手机21:16 平成卡哇伊文化和滤镜的原型:プリクラ大头贴23:27「Selfie」是怎么被发明的?26:48 四个底层技术:微电子、通信、存储、显示27:49 iPhone 4前置摄像头与FaceTime的发布32:47 底层技术之上生长出的社交应用与图像帝国三 \ 变脸技术34:59 大量自拍行为集中爆发:卡戴珊、坎爷、奥巴马、王俊凯……36:25 滤镜和修图38:47 上镜「Photogenic」是谁发明的?40:15 有客观的「上镜」吗:两个心理学实验41:50 镜头畸变、Snapchat畸形症与疯狂的整形浪潮46:40 反垄断、颜色失真、雪莉卡与AI美黑滤镜51:43 P图、审美、看不见自己的「宿命」55:42 生成式AI自拍、自我客体化四 \ 超越宿命56:47 婴儿镜子实验57:40 拉康 镜子阶段 理想自我 我即他者1:01:00「宿命」背后的「宿命」:所有人都是早产儿?1:04:37 人类换取智慧的代价1:06:20 网络假手实验1:08:26 躯体变形障碍与控制不住的连续整形1:12:33 电子媒介、图像混乱、不平等的对比1:13:58「美」是什么?1:16:18 重新对焦、超越宿命不同设备/距离造成的镜头畸变Snapchat畸形症与整形手术风潮美黑滤镜雅克·拉康假手实验(Body Transfer Illusion / 橡胶手错觉)▶ 参考资料及延展阅读 《镜子、父亲、女人与疯子:拉康的精神分析世界》 王润晨曦 / 张涛 / 陈劲骁 《导读拉康》 [英]肖恩·霍默 《嫉妒与社会》 [德]赫尔穆特·舍克 《奇云》 [美]约翰·杜海姆·彼得斯 43: 像风像雨又像云 不可理论 精神分析篇03:镜子阶段 维生素E Selfie addict took TWO HUNDRED a day - and tried to kill himself when he couldn't take perfect photo Danny Bowman 200 Selfies A Day To Mental Health Campaigning Danny Bowman访谈 第一款太空手持相机 How do“selfies”impact adolescents' well-being and body confidence? Selfie Obsession: The Rise of Social Media Narcissism 你上镜吗? Differences in face memory forthe self and others 上镜选择实验 Choosingface: The curse of self in profile image selection 上镜选择实验 Australian man 'invented the selfie after drunken night out' 自拍词汇的发明 Could selfies be pushing more Americans to plastic surgery?  镜头畸变与整形手术 Snapchat dysmorphia Snapchat畸形症 How Kodak's Shirley Cards Set Photography's Skin-Tone Standard 柯达雪莉卡 韩炳哲 | 福柯的困境 辩证地理解自我技术 Why Humans Give Birth to Helpless Babies 早产 Body Transfer Illusion 假手实验 / 橡胶手错觉▶ 本期提及的部分专有名词Danny Bowman / 纽卡斯尔 / Narcissus 纳西索斯 / Narcissism 自恋 / Karlheinz Bartels 巴特尔思 / Lohrer Schloss am Main 美茵河畔洛尔城堡 / Neidoptik 嫉妒光学 / Lothar Franz von Schönborn 洛塔尔·弗兰茨·冯·舍恩伯尔恩 / John Durham Peters / Louis-Jacques-Mandé Daguerre 路易·达盖尔 / 银版摄影法 / Robert Cornelius / Kodak Brownie 柯达布朗尼 / Game Boy Camera / Buzz Aldrin 巴兹·奥尔德林 / New Space Walk Camera / 京瓷VP-210 / Daniel Henderson / Intellect / Apple Newton / Print Club プリクラ PuriKura (大头贴)/ Nathan Hope / FaceTime / Samuel Goldwyn 萨缪尔·戈德温 / Tijion Esho / Snapchat Dysmorphia Snapchat畸形症 / Shirley Page / Jean-Luc Godard 让·吕克·戈达尔 / Bill Pyne / Remini / Henri Wallon 亨利·瓦隆 / Jacques Lacan 雅克·拉康 / Arthur Rimbaud 阿蒂尔·兰波 / Body Dysmorphic Disorder (BDD) 躯体变形障碍▶ 一起见微知著 活动预告:2024 年 5 月 18 日至 19 日,「声量 The Power of Voice」将在阿那亚举办,Orpheus微见将与数十个知名播客随机对谈,欢迎关注,点击了解详情。 节目周边:主播设计的挎包 听友群:添加微信 KingCrimson_ 备注「微见」即可拉群 社交媒体:公众号 / 微博 / 小红书 欢迎收听回声场ECHOCAST其他节目:在场证明 | Why for Jazz | 别想好 | 城市余数City remainder | 日间散步Balade du Jour | 城市瞭望塔 | 声音切片
当AI翻车,会造成多大风险? 如何在技术和社会层面,与AI建立互信? AI时代,“信任”将演化出新的社会定义吗? 当我们“信任”AI时,我们到底信的是什么?4月9日,马斯克在播客采访中预估“通用人工智能(AGI)将在两年内实现”,如果该评估成立,留给我们准备技术应用规则和社会心态的时间的确不多了。「Orpheus微见」第25期,我们邀请到2023年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一等奖得主周俊老师探讨了一个站在当下尤为关键的问题:当AI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和场景能力都强于人类的时候,我们能如何让AI更可被信任、尽可能消除这一“强大机器”的负面风险,在各种关键产业和场景尽可能安全、可控地落地和释放AI价值?本期嘉宾 周俊 2023年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一等奖得主 蚂蚁集团智能引擎技术事业部副总裁 蚂蚁集团AI创新研发部NextEvo语言与机器智能负责人听友群已开通:添加微信 KingCrimson_备注「微见」即可拉群▶ STRUCTURE & TIMELINE一 \ GenAI急速发展,是否正脱离人的信任?00:05 本期嘉宾介绍及话题介绍02:19 大众传媒与业内研究:巨大感知差异06:20 除了写字画画,AI如果在关键领域失信将造成哪些巨大风险?自动驾驶、金融、人脸识别……14:33 为什么可信问题是GenAI落地最关键的问题?二 \ 人与AI如何建立信任?系统中谁能为人代言?15:45 各大AI企业对可信AI等领域的研究17:28 蚂蚁NextEvo及周俊团队的研发方向及获奖项目19:07 将AI的能力应用到社会和市场的公平性中24:42 越是容错度低、重要性高的关键领域,越需确保AI落地可信度25:08 国内与国外:基础研发到底掉队了吗?30:35 小插曲:沉迷于研究大模型,周俊忘记去英国领奖36:13 小语言模型,让每个人手机等设备中的AI也能更可信?三 \ AI时代,“信任”的定义会再次被刷新吗?38:15「可信」带来的公平性,让更多群体可以理解AI、从AI受益43:27 「信任」之于AI,到底意味着什么?44:58 信任的量化、标准化、动态化、情境化、去中心化,以及机器与机器之间的信任51:49《骇客帝国》和《真实的人类》:人对AGI的天然信任隐忧53:38 建立规则、拉近立场、训练能力58:28「信任」之于AI时代的人,到底意味着什么?从歃血为盟到建立社会契约、金融体系再到今天1:05:13 人的信任标准终归还是在人,人的怀疑催生AI时代的信任基石1:08:26 是否相信AI,就是是否相信人类自己,以及人类的未来Surfshark数据:AI事故增长15倍数学家吴文俊先生蚂蚁AI创新研发部NextEvo团队获CIKM2023最佳论文英剧《真实的人类HUMANS》最近AI识别毒蘑菇App盛行,但也出错导致有人误吃中毒▶ 相关内容及延展阅读《调查显示近12年由AI造成的事故暴涨15倍》《蚂蚁集团周俊:大模型产业落地,关键是解决可信问题》《大幅提升用户行为表征通用性,蚂蚁新模型CIKM2023最佳应用论文奖》《Robust User BehavioralSequence Representation via Multi-scale Stochastic Distribution Prediction》(周俊团队获奖最佳论文)《王俊秀:比人情信任更重要的,是契约信任》《现代社会契约论》《社会心态理论》▶ 本期提到的部分专有名词Q* / Hallucinate 幻觉 / 金融机器学习平台 / CMU(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卡耐基梅隆大学 / CIKM学术会议(美国计算机学会ACM主办)/ DeepMind / 王俊秀 / 齐美尔▶ 嘉宾及主播介绍 个人公众号 Orpheus微见 ,欢迎关注▶ 一起见微知著听友群:添加微信 KingCrimson_ 备注「微见」即可拉群Apple Podcast / 网易云音乐 / 喜马拉雅 / 微信公众号 / 微博 / 小红书 等多平台同名▶ 欢迎收听回声场ECHOCAST其他节目在场证明 | Why for Jazz | 别想好 | 城市余数City remainder | 日间散步Balade du Jour | 城市瞭望塔 | 声音切片
社交媒体如何传染「疾病」? 美国为什么一定要控制TikTok? 推荐算法信息流与印刷术有何异同? 什么是信息?而我们到底需要什么信息?本期节目转文字稿会陆续发布在 公众号「Orpheus微见」 ,欢迎阅读关注「Orpheus微见」第24期,「媒介研习」系列第7期,将深入挖掘这个今天几乎影响了所有互联网产品的「信息流」如何配合AI算法,改变、甚至控制了所有人观看世界的顺序与情绪,研究它如何改变了我们认识世界的思维和行动。微见《媒介研习》系列入选2023小宇宙播客大赏年度专题策划,欢迎收听往期内容:语言 | 屏幕 | 二维码 | 表情包 | 噪音 | 气味听友群已开通:添加微信 KingCrimson_ 备注“微见”即可拉群▶ STRUCTURE& TIMELINE一 \ 社交媒体传染病00:17 德国青少年爆发秽语抽动07:11 从Google、TikTok到Tinder中的信息流09:15 传染病学中的传染病三大要素13:08 反直觉的群体「易感性·Susceptibility」和乌合之众:「头脑混乱就像疯病,本身就极易传染。」—— 古斯塔夫·勒庞15:38「通过运输手段克服思想的实时传播困难,当印刷、铁路和电报结合在了一起,就让媒体拥有了令人畏惧的新力量。」—— 加布里埃尔·塔尔德二 \ 信息流的流动简史16:51 1994-1998 Yahoo与Google:门户和搜索中人的信息主动权占多少?23:30 2003 第一个全球性社交媒体MySpace:低门槛创造流动的信息24:39 1999 RSS25:55 2006 Facebook News Feeds29:27 2012 今日头条33:17 1998 Amazon的新推荐算法35:31 2012 YouTube Live太空跳伞直播、Snapchat与竖屏视频38:05 2014 Musical.ly「把用户反应控制在几秒内」40:51 2016 抖音上线、字节跳动收购Musical.ly、TikTok合并三 \ 泛需求养成、用户时长、高消耗与回音室43:18 信息排序与控制权:「社交」媒体为什么「不社交」了?47:10 10年翻倍,无聊的「用户使用时长」、「让你不知道在干什么的」泛需求培育53:43 七宗罪、隐私红点、赌场广告:意识不到在「看推荐」1:05:25 算法逃离、#宝宝辅食、群聊杂志……我们能逃出去吗?1:15:39 农夫山泉、战马行动、贵州山火:回音室、群体幻觉与情绪传染尾声 \ 到底什么是信息?1:25:59 到底什么是信息?我们又需要什么样的信息?1:29:43 没有什么信息是绝对有用或没用、美国博主对TikTok的看法1:32:27 口语、纸张、印刷术……广义的信息流,就是人类文明本身1:34:48 本期推荐书籍最早的Yahoo首页2006年Facebook产品经理Ruchi Sanghvi发帖宣布重大改版:News Feed和Mini Feed产品上线2012年菲利克斯·鲍姆加特纳太空跳伞通过YouTube全球直播美国民众在白宫外游行反对TikTok法案▶ 参考资料及延展阅读 《乌合之众:大众思维研究》 古斯塔夫·勒庞著 邓航译 《网络共和国 : 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 凯斯·桑斯坦 《连接:社会网络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对人类现实行为的影响》 尼古拉斯·克里斯塔基斯詹姆斯·富勒 《打破社交媒体棱镜:探寻网络政治极化的根源》 克里斯·贝尔 小宇宙Kyth:互联网为什么让我们越来越不开心? They saw a YouTube video then they got Tourette's Stop that! It's not Tourette's but a new type of mass sociogenic illness 推荐系统“始祖”亚马逊:回顾个性化推荐20年变迁之路 今日头条抓新闻陷侵权漩涡 是搬运工还是剽窃者 A Brief History of Vertical Video (So Far) The Origin and Future Of America's Hottest New App: musical.ly 平均场观点动力学模型揭示社会影响如何对抗观点极化▶ 本期提及的部分专有名词Kirsten Müller-Vahl 穆勒-瓦尔 / Tourette Syndrome 妥瑞氏综合征 抽动秽语症 / Jan Zimmermann / TikTok Tics / 《Tourette's》- Nirvana 涅槃乐队 / Feeds / Stream / Susceptibility 易感性 / Gustave Le Bon 古斯塔夫·勒庞 / Gabriel Tarde 加布里埃尔·塔尔德 / Larry Page / Sergey Brin / 杨志远 / David Filo / Ruchi Sanghvi / Item-based Collaborative Filtering / IEEE Internet Computing / 朱骏 / 阳陆育 / AlphaGo / 李世乭 / 豆瓣猜 / 弗洛伊德▶ 主播介绍 个人公众号 Orpheus微见 ,欢迎关注▶ 一起见微知著听友群:添加微信 KingCrimson_ 备注「微见」即可拉群Apple Podcast / 网易云音乐 / 喜马拉雅 / 微信公众号 / 微博 / 小红书 等多平台同名▶ 欢迎收听回声场ECHOCAST其他节目在场证明 | Why for Jazz | 别想好 | 城市余数City remainder | 日间散步Balade du Jour | 城市瞭望塔 | 声音切片
情人节是怎么被「发明」的?第一个在情人节送玫瑰的人,究竟送了什么?其间又有多少爱和历史的误会和轮回?「Orpheus微见」第23期,拨开2000多年来诸多历史背后的误会和波折,在浮躁的今天重新发现节日与爱情的隐藏意味,探寻再次冲破拘束,再次实现自己的追求。而这个故事,也是我能想到的,最浪漫的故事。真爱之路永远不会是平坦的。—— 《仲夏夜之梦》威廉·莎士比亚听友群已开通:添加微信 KingCrimson_ 备注「微见」即可拉群▶ STRUCTURE & TIMELINE00:05 误会一:不是Rose的圣诞玫瑰一 \ 情人节到底在庆祝什么?04:08 一个来源版本:纪念圣瓦伦丁之牺牲06:57 误会二:11个圣瓦伦丁不一样的纪念日09:45 误会三:乔叟情诗中的Valentine's Day是不是2月14日14:16 宫廷爱情文学16:50 误会四:《哈姆雷特》中的Valentine's Day和Rose二 \ 玫瑰是怎么和爱情扯上联系的?19:28 用语言和类比构建的抽象象征世界22:32 古希腊神话中的爱神25:40 基督教文化中无刺的神秘玫瑰Rosa Mystica29:07 玫瑰战争和宗教改革31:05 一首300年前的诗三 \ 工业革命、维多利亚与玫瑰的商品经济全球化33:14 工业革命对普通人之爱的意义36:47 维多利亚女皇为爱「反叛」39:04 浪漫主义文学、Homosexual40:13《夜莺与玫瑰》对工业革命后拜金主义的反思45:36 维多利亚人的恋爱宝典、情人节贺卡与邮政改革45:36 为什么不送真玫瑰?47:04 拿破仑与约瑟芬皇后的玫瑰园48:30 中国月季50:51 第一朵现代玫瑰终于诞生四 \ 过情人节和送玫瑰还有什么意义?52:16 爱到底是什么?玫瑰作为爱的象征的变与不变54:51 消费主义会杀死情人节和爱情吗?56:44 最浪漫的故事圣诞玫瑰与蔷薇属植物约克白玫瑰符号的传播执扇侍女图 唐代 周昉白蔷薇图 宋代 马远月季图 清代 恽寿平▶ 参考资料及延展阅读Love in The Victorian Age(纪录片)《临界变革》Damon Centola《玫瑰圣经》王国良Love Lessons Medieval LiteratureCelebrating Yorkshire's Historic White Rose拿破仑皇后:玫瑰狂人的玫瑰盛会月季超长待机四季芳华被赋予“爱情”意涵的玫瑰,是如何由中国演化至欧洲的?Wikipedia: Valentine's DayWikipedia: Wars of the RosesWikipedia: Roses Are RedA Strollin the Garden: A Brief History of the Rose without Thorns《毒蛇皇后》Stacie Passon▶ 部分专有名词传说中牧羊女的名字Madelon / 藜芦 / 毛茛 / 铁锈属 / Claudius Gothicus 罗马皇帝克劳狄二世 / Sanctus Gelasius PP. I 教皇格拉修斯一世 / Geoffrey Chaucer 杰弗里·乔叟 / Parlement of Foules 众鸟之会 / Henry A. Kelly 亨利·凯利 / Gaston Paris 加斯顿·帕里斯 / The Charter of the Court of Love 爱情法庭 / Hamlet 哈姆雷特 / Ophelia 奥菲利亚 / Aphrodite 阿芙洛狄忒 / Eros 厄洛斯 / Adonis 阿多尼斯 / Rosa Mystica 神秘玫瑰 / Blessed Virgin Mary 圣母玛利亚 / Coelius Sedulius 科利乌斯·塞杜利乌斯 / Martin Luther 马丁·路德 / Lutheranism 路德宗 / Yorkshire 约克夏 / Tudor Rose 都铎玫瑰 / The Faerie Queen 《仙后》/ Gammer Gurton's Garland 《花环》/ Oscar Wilde 奥斯卡·王尔德 / The Nightingale And the Rose 《夜莺与玫瑰》/ Valentine Writer / Mechanical Valentine / Esther Howland / Jean-Baptiste André Guillot 安德鲁·吉洛 / 法兰西 La France / 杂交茶香月季 Hybrid Tea Rose▶ 主播介绍个人公众号 Orpheus微见 ,欢迎关注▶ 一起见微知著微信群:添加微信 KingCrimson_ 备注「微见」即可拉群Apple Podcast / 网易云音乐 / 喜马拉雅 / 微信公众号 / 微博 / 小红书 等多平台同名▶ 欢迎收听回声场ECHOCAST其他节目在场证明 | 声音切片 | 城市瞭望塔 | 日间散步Balade du Jour | 城市余数City remainder | 别想好  | Why for Jazz
龙年新春将至回声场ECHOCAST 旗下播客主播一起给听友们拜年了!一起聊点轻松、搞笑、走心的2023所见所闻过去一年里,我们有人结婚了有人要生孩子了也祝你可以在新的一年慢慢生活找到并勇敢跳入自己的舒适圈▶ 本期聊天人员(为方便辨别按时间顺序)00:08 秦旷 Orpheus微见 | 00:45 Barney 意式浓缩 | 00:48 米周 Why for Jazz | 01:20 yuhao 在场证明 | 01:28 Wealden 别想好 | 01:47 王大维 城市瞭望塔 | 23:42 梁福歇 日间散步 | Z 城市余数(意念参加)回声场ECHOCAST是一个成立于2023年源于播客的内容创新机构及播客俱乐部,目前已开放各类合作,已与腾讯、中信出版集团、蔚来、新经典、Tezo、Flow冥想等品牌展开多种形式的内容创新合作,同时为自媒体及个人提供播客咨询、制作及运营服务,详情请点击这里听友群已开通:添加微信 KingCrimson_ 备注“微见”即可拉群▶ STRUCTURE & TIMELINE00:07 热闹:人太多了,先挨个打招呼热闹一下00:45 喜庆:有人要生孩子了一 \ 过去一年里搞笑的、想吐槽的事03:54 离谱:赴日航班上的抗日神剧05:30 惊悚:yuhao分身同时出现在石家庄和武汉08:26 震惊:挪威炒饭和王守义十三香银耳汤11:35 失望:消失的街头美味16:32 反转:2个字300日元的书法作品18:25 融合:泰国寺庙里的UFO和漫威二 \ 过去一年里做过的新鲜事和感悟21:24 喜庆×2:有人赶上Deadline结婚了26:21 惊悚×2:消失的米周(伏笔)29:07 时间:10年间的变化都是悄悄发生的31:43 变化:发现真我也是裸辞的意义36:13 取舍:要等一个事情做完才能做另一个吗?37:17 舒适:请问我们真正走进过1次舒适圈吗?41:04 流失:路过燃烧的巴黎圣母院,登上重建的琉球首里城45:33 惯性:有时就是单纯需要时空转移51:24 别急:为什么我们的生活不得不越来越快了三 \ 新年计划、播客对生活的意义59:18 别想好:下期研究一下“尿”1:00:24 城市瞭望塔:发表一个作品1:01:03 日间散步:多出门走走1:03:58 Barney:装房子1:03:27 在场证明:做个美学风格名词溯源系列1:06:20 微见:讲更多真实经历过的事情1:08:26 找回第一代BBS的价值感和真诚感1:11:14 用声音碰撞灵感和真诚1:13:17 探索生活的动力、契机、日记和随笔四 \ 什么是「深度」,对生活有什么用?1:15:21 经过自己的消化理解,成为自己的一部分1:20:08 接受异质化、理解那些刺耳的声音1:21:52 深度不是束之高阁1:23:11 立足现在的脚下,多挖半米也行,多捞捞总会有好东西1:25:39 世界太快,反应时间太短,多想一点点让自己在随波逐流中慢下来yuhao见到的泰国佛寺浮雕,里面有UFO和漫威英雄消失的米周 在港珠澳大桥上大维在印尼的苏拉威西岛开矿秦旷在东京和老年书法家协会交流书法▶ 听友推荐 《四千周》奥利弗·伯克曼 《人都是要死的》波伏娃纪录片▶ 主播介绍 个人公众号 Orpheus微见 ,欢迎关注▶ 一起见微知著微信群:添加微信 KingCrimson_  备注「微见」即可拉群Apple Podcast / 网易云音乐 / 喜马拉雅 / 微信公众号 / 微博 / 小红书 等多平台同名▶ 欢迎收听回声场ECHOCAST其他节目在场证明 | 声音切片 | 城市瞭望塔 | 日间散步Balade du Jour | 城市余数City remainder | 别想好 |  Why for Jazz
022-不!

022-不!

2024-01-1201:00:43

为什么在生活中说「不」越来越难了? 「没有不的语言」使用者会拒绝他人吗? 社会对「不」的定义及不欢迎经历了怎样的转变历程? 如何用「说不」来开启新的关系和人生体验?「Orpheus微见」第22期,我们通过分析「不」在神经科学、社交心理学、哲学和社会学等范畴中的涵义,发现一条100多年来社会规训对「不」进行压制的隐蔽历史线索,希望由此揭开「不能说不的秘密」及其缘由,冲破对「不」的禁忌,重建我们的自我意识和独立人格。「I'm as proud of many of the things we haven't done as the things we have done. Innovation issaying no to a thousand things. 」那些我们选择不做的事,和我们做过的事同样令我感到骄傲。创新就是对1000件事情说「不」。 —— 史蒂夫·乔布斯听友群已开通:添加微信 KingCrimson_ 备注「微见」即可拉群▶ STRUCTURE & TIMELINE一 \ 说「不」很难00:07 春节:演练说「不」的修罗场02:20 乔布斯的一个小建议04:26「没有不的语言」二 \ 说「不」为什么这么难09:00 神经科学:消极偏见10:43 社交心理学:社交货币与道德审查13:20 每个人的童年经历、教室里的毒誓15:30 规训与惩罚:权力不欢迎「不」19:40 不对等关系、主奴辩证法与自我意识的产生三 \ 说「不」怎么还越来越难了26:25 生产关系与时代语境的历史变化:比如爱情与工作28:40 解放与效率:资本不欢迎「不」31:03 功绩社会、过量肯定、自己批斗自己、内耗39:08 规训策略的转变:我们还有可能拒绝系统吗?42:15《黑镜》S1E2四 \ 冲破说「不」的禁忌47:00 不做「巴甫洛夫的狗」51:55 关注「不」在不对等关系中产生的微妙变化54:47 关注「不」背后的原因和逻辑56:05 真诚而友善,偶尔也歇斯底里56:31「我们并不是缺少说不的能力,而是缺少说不的动力」58:45 尾声与作品推荐1904年大型卷烟厂中的女工数字时代、移动规训、功绩主义(评论不代表主播观点,仅作为现象参考)《黑镜S1E2》▶ 相关书籍等作品 《倦怠社会》[德] 韩炳哲 《规训与惩罚》[法] 米歇尔·福柯 《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英] 齐格蒙特·鲍曼 《沉思的生活,或无所事事》[德] 韩炳哲 《毫无意义的工作》[美] 大卫·格雷伯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德] 尼采 《黑镜S1E2:Fifth Million Merits》[英] 查理·布鲁克(编剧)▶ 延展资料 确诊ADHD,成了聪明人的「时髦病」 语言学者向库松达语的最后两位母语使用者采集语料 网络研讨会:The LastSpeaker of Kusunda | SOAS University of London 一位语言学者眼中的「不」:How We Say No Matters - Liz Marasco The Power of No - JudithSills Ph.D. How Steve Jobs SavedNike and Apple With 1 Simple Piece of Advice: Why going after every opportunitycan kill your business▶ 部分其他专有名词库松达 Kusunda / 约翰·卡西奥波John Cacioppo / 罗伊·F·鲍麦斯特 Roy F. Baumeister / 主奴辩证法 / 斯拉沃热·齐泽克 Slavoj Žižek / Multitasking / ADHA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主播介绍 个人公众号 Orpheus微见 ,欢迎关注▶ 一起见微知著微信群:添加微信 KingCrimson_ 备注「微见」即可拉群Apple Podcast / 网易云音乐 / 喜马拉雅 / 微信公众号 / 微博 / 小红书 等多平台同名▶ 欢迎收听回声场ECHOCAST其他节目声音切片 | 城市瞭望塔 | 日间散步Balade du Jour | 城市余数City remainder | 别想好 | 在场证明 | Why for Jazz
产品设计的同质化是否正在映射现代生活的同质化? 消费社会中,商品设计如何创造与改变我们的需求? 到底,什么是好的设计? 如何用设计思维帮助我们解决更多问题?「Orpheus微见」第21期,迟早更新的任宁老师、在场证明的yuhao与微见三台联动,闲聊设计,这也是微见开播以来最像播客的一期播客。我们从诺基亚时代百花齐放的「古怪手机」更迭到如今所有手机都变成了高度相似的「黑镜」这一现象开始探讨,今天的设计、需求与我们的生活是否正在走向越来越同质化和无聊?听友群已开通:添加微信 KingCrimson_ 备注“微见”即可拉群▶ STRUCTURE & TIMELINE一 \ 集成与细分00:26 诺基亚「百花齐放」到iPhone千篇一律的「黑镜」04:15 背后需求和问题的同质化、集成化和细分化06:12 消费社会中,需求是被需要还是被创造?10:55 设计是一个很新的逻辑?14:20 淘宝网的设计为什么没法做漂亮?16:00 大多数场景设计并非必然要素二 \ 对设计之美的追求与妥协21:22 设计感和美感是可以画等号的吗?23:55 响尾蛇导弹、物理法则与纯粹美学29:46 形式、功能与劳动分工的耦合——设计的妥协38:52 那些巧妙解决问题化腐朽为神奇的设计三 \ 还有什么设计令人兴奋41:45 一些我们喜欢的设计44:55 每个人都可以做设计师46:27 设计与人:个性与效率的冲突53:59 到底什么事物对于「人」来说更需要设计?62:58 AI和虚拟技术会打破未来设计中的「无聊」吗?诺基亚、索爱音乐手机、LG Chocolate、iPhone趋同演化多米诺体系柯布西耶响尾蛇导弹蓬皮杜艺术中心粗野主义建筑天目里长沙梅溪湖中心 扎哈·哈迪德明治牛奶包装 佐藤卓Tezo新款耳机「雀·Sparrow」OpenAI · ChatGPT与微软Copilot的视觉传达赛博朋克2077▶ 一些提及的专有名词与书籍柯布西耶 / 格罗皮乌斯 / 伦佐·皮亚诺 / 扎哈·哈迪德 / 西泽立卫 / 妹岛和世 / 深泽直人 / Jasper Morrison / 佐藤卓 《Designer, Maker, User》The Design Museum 《物体系》鲍德里亚▶ 片尾曲 《心臓の扉》Mariah▶ 一起见微知著微信群:添加微信 KingCrimson_ 备注“微见”即可拉群Apple Podcast / 网易云音乐 / 喜马拉雅 / 微信公众号 / 微博 / 小红书 等多平台同名【特别感谢】Tezo言之有理MINI·播客录制间对本期节目提供录制场地及设备支持,点击了解预约流程
为什么中国餐馆里的菜都会了「中国功夫」? 文化和媒体如何对人的潜意识起作用? 「中国功夫」是个人造流行文化? 我们有没有可能突破集体无意识和直觉的束缚?「Orpheus微见」第20期,「消费透镜」系列第4期。我们将通过溯源「中国功夫」这一文化概念的形成,探讨一下传媒及商业如何重新批量制造「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以及那些植入到我们大脑中的无意识是如何透过快思考的直觉影响我们的判断与行动的,而我们是否能找到突破口,降低直觉和强势文化对我们的影响,在更加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找到更包容与灵活的应变方法?「消费透镜」系列节目旨在贴近日常消费活动,通过现象分析和追根溯源,透视各种消费行为及营销宣传背后的目的和不合理性,揭开「需求」的制造过程,破除消费神话,回归理性行动。听友群已开通:添加微信 KingCrimson_ 备注“微见”即可拉群▶ STRUCTURE & TIMELINE一 \ 为什么中餐馆里的菜都会功夫?00:07 一些奇怪的问题01:00 一些民族符号冲突的问题03:24 中国功夫的全球影响和人在海外的刻板印象04:40 为什么会有功夫汉堡功夫足道这种东西,开始破案了07:30 直觉与联想的产生过程,以及三类认知层面10:00 回到菜名,最早的「功夫黄瓜」二 \「功夫」一词和它背负的意义流变13:10 三国志13:45 最蹊跷的地方14:48 57年前:制造奥特曼、The Beatles和中国功夫16:08 传教士和字幕组有没有搞错16:56 李小龙19:00 西雅图振藩国术馆22:37 从制造到席卷全球:《精武门》《猛龙过江》《龙争虎斗》三部曲,从民族主义、欧洲商战到哲理的思辨32:00 为什么全世界人民都爱中国功夫和李小龙?三 \「功夫」是如何变得无处不在的?35:54 功夫符号迷因化36:33《杀死比尔》《黑客帝国》《功夫熊猫》38:56《龙珠》39:08 游戏:从红白机到主机游戏40:03 音乐:说唱、摇滚、新裤子,张曼乐酒后吐真言43:20 功夫异化、《乌合之众》与词汇的想象力44:31 功夫武侠神魔乱斗,抗日神剧幽灵附体四 \ 认知陷阱:功夫如何被注入并影响我们的思维53:30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两个思考系统56:30 快速的社会中,快很容易,很有惯性,但慢下来很难57:22 对于那些被制造出来的所谓「传统」,先过过脑子1:00:37 唯一不变的就是时刻都在变,包容和灵活是生活在今天这个充满不确定性时代中最重要的优势1:08:16 Be water my friend1:10:00 结尾推荐:两本书应对不确定性,还有一张神奇的「东方」专辑功夫黄瓜“会功夫”的菜某中式功夫汉堡宣传片节选功夫安全套,享受经典与温情的时刻YĪN YĪN《The Rabbit That Hunts Tigers》▶ 电影外的相关作品《山寨:中国式解构》韩炳哲《反脆弱》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思考 快与慢》丹尼尔·卡尼曼《The Rabbit That Hunts Tigers》YĪN YĪN▶ 本期部分专有名词克里斯蒂安·麦茨《想象的能指》/ Wu-Tang Clan 武当派 / 鸟山明《龙珠》/《黑神话·悟空》/ 咏春 / Quentin Tarantino 昆汀·塔伦蒂诺 / The Beatles《Revolver》/ 《Punch》拳击杂志 / 《青蜂侠》/ 振藩国术馆 Jun Fan Gung Fu Institute /《精武门》/《猛龙过江》/《龙争虎斗》/ 拉康 - 能指链 / 昆汀·塔伦蒂诺《杀死比尔》Kill Bill / 沃卓斯基兄弟(姐妹)《黑客帝国》The Matrix / 双截龙 / Blondie《Kung Fu Girl》/ 新裤子《龙虎人丹》/ 张哲轩 / School酒吧 / 五道营胡同 / The Libertines / 《抗日奇侠》手撕鬼子 / 周星驰《少林足球》《功夫》/ 勒庞《乌合之众》/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 米兰·昆德拉▶ 主播介绍 个人公众号 Orpheus微见 ,欢迎关注▶ 一起见微知著微信群:添加微信 KingCrimson_ 备注“微见”即可拉群Apple Podcast / 网易云音乐 / 喜马拉雅 / 微信公众号 / 微博 / 小红书 等多平台同名
现实和虚拟之间,人类主流为何越来越倾向选择后者? AGI降临之际,人类如何重新定义「真假」? 元宇宙是技术发展必然还是晚期资本主义的「春药」? 我们的观念是否还有机会跟上技术的加速发展? 马斯克的「跨行星物种」背后有哪些驱动力?11月18日,SpaceX第二次发射星舰,基本完成既定计划。11月22日,OpenAI内部承认新算法Q*可能是“超越人类的自主系统”。我们正站在一个技术发展的时代关键转折点上「Orpheus微见」第19期,我们与吴冠军教授探讨了一个在当下非常关键的问题:当生成式AI配合数字媒介可以输出无限多的“非真人”构建的内容和环境、在“虚拟”的元宇宙中将人完全“饱和式”包裹时,我们应如何自处和分辨,“真假判断”是否还有效,以及我们的传统价值坐标是否即将发生剧烈动荡等非常前沿和关键的问题。嘉宾 吴冠军教授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从元宇宙到量子现实》作者听友群已开通:添加微信 KingCrimson_ 备注“微见”即可拉群▶ STRUCTURE & TIMELINE一 \ 欢迎来到真实的荒漠00:05 观点混剪01:10 嘉宾介绍02:32 在真实的荒漠打开技术、政治、哲学的脑暴二 \ 航天与电视机:同一时代的技术,不同的“宿命”06:03 从SpaceX发射星舰回顾航天和电子媒介两条技术路线的此起彼伏09:15 美苏冷战太空竞赛与仙童半导体10:05“我们这代人中最聪明的大脑都被拿去思考如何让人们点击广告”12:57 推动技术发展的三股力量:民族国家、资本、个人兴趣15:00 资本空间性增殖与外部性的逐渐枯竭17:10 资本对技术落地的渴求三 \ 从古至今“想象”与“虚拟”都更具吸引力?23:46 资本和我们都喜欢“虚拟”,但喜欢的点不一样25:25 神话、小说和“想象性八卦”26:46 屏幕、视觉、边缘系统和“发光世界”33:27 元宇宙和更多感官的纳入37:50 感官与边缘系统先行,认知与皮质层跟上四 \ 我们在虚拟现实和元宇宙中到底在追求什么?42:57 现代工业社会和媒介帝国制造出的欲望46:00《黑客帝国》中的叛徒与“数字模拟牛排”48:27 元宇宙资本热潮和退潮的逻辑,资本还会再回来吗?51:30 生物性器官即“硬件”五 \ AGI通用人工智能是否将重新定义“真假观”?53:18 普通人如何面对生成式AI生成的大量“虚假”54:28 AI必将“以假乱真”,但“真假”可能只是执念58:40 行动者网络理论:比起纠结“真假”,如何行动更重要1:00:50 一年之后,对乔姆斯基看法的看法1:02:58 游戏世界引申到“真实”中的“真假”1:05:06 人的“真假观”能自然地进阶吗?1:07:50 100多年前的“照相术”六 \ 重新思考马斯克的动机和行动1:08:28 星际资本主义 or 元宇宙资本主义?1:09:50 在深谙资本逻辑的框架下以资本为手段1:13:40 马斯克可能最值得学习的地方七 \ 学术脑洞与尾声1:15:50 如果雅克·拉康体验了元宇宙,他可能会如何评论?(Chat GPT回答)1:18:26 吴老师对互联网产业未来的期待SpaceX Starship 星舰Q* / Q Star的不同之处《从元宇宙到量子现实:迈向后人类主义政治本体论》《黑客帝国》“欢迎来到真实的荒漠”一幕▶ 相关内容及延展阅读《我们从未现代过》布鲁诺·拉图尔《从元宇宙到量子现实:迈向后人类主义政治本体论》吴冠军《埃隆·马斯克传》沃尔特·艾萨克森文章《面向大语言模型的知识实践》吴冠军▶ 本期提到的部分专有名词“Welcome to the desert of the real”/《黑客帝国》The Matrix / 《拟像与仿真》鲍德里亚 / SpaceX / 星舰 / 尤里·加加林 / Telstar-1 / 阿波罗11号 / 仙童半导体 Fairchild Semiconductor / 杰夫·汉默巴彻 Jeff Hammerbacher / AGI(通用人工智能)/ 丹尼尔·卡尼曼 Daniel Kahneman / 布鲁诺·拉图尔 Bruno Latour / 诺姆· 乔姆斯基 Noam Chomsky / Neurolink / 雅克·拉康 Jacques Lacan / 尼尔斯·波玻尔 Niels Bohr▶ 主要配乐 My Own Summer (Shove It) – Deftones(《黑客帝国》影视原声) Breaker– Deerhunter▶ 嘉宾及主播介绍 个人公众号 Orpheus微见 ,欢迎关注▶ 一起见微知著微信群:添加微信 KingCrimson_ 备注“微见”即可拉群Apple Podcast / 网易云音乐 / 喜马拉雅 / 微信公众号 / 微博 / 小红书 等多平台同名【特别感谢】Tezo言之有理MINI·播客录制间对本期节目提供录制场地及设备支持,点击了解预约流程
伍德斯托克为何是场「假戏真做」? 城市和音乐节如何汇聚规模,制造增长? 产业链中谁赚了,怎么赚? 音乐节为何又总令人觉得变味,「又爱又怕」?「Orpheus微见」第18期,「消费透镜」系列第3期将通过溯源音乐节的形成,探讨一下城市如何把音乐节作为招商引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但背后一系列难调和的问题让制造一场叫好又叫座的音乐节成为一个经济和市政管理的艰巨任务,以及普通消费者可以如何鉴别和选择音乐节目的地。「消费透镜」系列节目旨在贴近日常消费活动,通过现象分析和追根溯源,透视各种消费行为及营销宣传背后的目的和不合理性,揭开「需求」的制造过程,破除消费神话,回归理性行动。听友群已开通:添加微信 KingCrimson_ 备注“微见”即可拉群▶STRUCTURE & TIMELINE一 \ 音乐节溯源00:15 又爱又怕04:38 伍德斯托克Woodstock:草台班子的假戏真做12:30 格拉斯顿伯里 Glastonbury:来自农场的热爱二 \ 音乐节变味了吗13:55 四个复杂矛盾18:20 海南陵水:经济发动机20:19 层出不穷的消费场景20:40 成都:产业战略22:27 产业链透视:从设备制造商到赞助商,在草莓音乐节投广告要多少钱?25:18 地理下沉伴随着质量下沉三 \ 是我们配不上好音乐节吗26:59 河北张北往事:「我们这淳朴的地方不适合闹腾的音乐」31:20 八仙饭店与张北32:53 石家庄摇滚之城和南阳迷笛34:39「浮于表面的东西 迟早会被比它更肤浅的东西给冲刷得一干二净」37:38 普通消费者筛选音乐节如何避坑?41:00 一点总结:谁赚了、赚了什么、赚多少43:06 12年前看音乐节时的一件不寻常小事伍德斯托克1969格拉斯顿伯里1970张北草原音乐节2017八仙饭店乐队草莓音乐节品牌合作权益项目概览2023国庆档音乐节城市分布▶ 相关内容制造伍德斯托克(Taking Woodstock)流行音乐与资本主义戈尔巴乔夫、摇滚乐与冷战的终结▶ 本期提到的部分专有名词Blonde Redhead / Michael Lang / Jimi Hendrix / Frank Zappa / Chuck Berry / Blue Cheer / Artie Kornfeld / Bethel / The Who / Jefferson Airplane / Santana / 沙利文县 Sullivan County / Michael Eavis / 巴斯蓝调音乐节 Bath Festival of Blues / 齐柏林飞艇 Led Zepplin / David Bowie / Coldplay / 摩登天空 / 沈黎晖 / 陵水县 / 张北县 / 李宏杰 /《音乐时空》/ 八仙饭店 / 迷笛音乐节 / Metallica / POGO▶ 参考及引用资料 二三线城市景区争办音乐节 城市音乐节经济账 掘金音乐节 超40个户外音乐节国庆档官宣▶ 主要配乐 Breadfan - Tuk Foxey Lady - Jimi Hendrix Starman - David Bowie Silently - Blonde Redhead Puff - 八仙饭店▶ 主播介绍 个人乐队 The Rabbit Catcher 个人公众号 Orpheus微见 ,欢迎关注▶ 一起见微知著微信群:添加微信 KingCrimson_ 备注“微见”即可拉群Apple Podcast / 网易云音乐 / 喜马拉雅 / 微信公众号 / 微博 / 小红书 等多平台同名
为什么火炬传递总要兜个大圈子? 这和现代商业活动又有什么隐秘关系? 米其林、美团黑珍珠与微博热搜如何设计「距离游戏」? 以及层出不穷的榜单真的让我们更精明了吗?「Orpheus微见」第17期,「消费透镜」系列第2期将探讨一下,商人们如何通过刻意制造「距离」,利用各种榜单产生信息差,再把信息差本身变为炙手可热的商品?「消费透镜」系列节目旨在贴近日常消费活动,通过现象分析和追根溯源,透视各种消费行为及营销宣传背后的目的和不合理性,揭开「伪需求」的制造过程,破除消费神话,回归理性行动。听友群已开通:添加微信 KingCrimson_ 备注“微见”即可拉群▶ STRUCTURE & TIMELINE一 \ 不必要的距离00:07 遥远的集体记忆01:00 亚运会的出其不意02:47 400年来的旅行距离03:42 消灭距离:资本主义的要务二 \ 距离的游戏06:26 轮胎与餐厅10:40 心智与暧昧的距离13:32 从普罗米修斯到管道15:08 刻意维持「圣火」的神圣性18:42 榜单经济 公开的生意三 \ 制造信息差24:55「黑珍珠」的隐喻和分级32:20 奖牌榜33:35 大数据热搜 热爱所有人 压扁所有人36:37 Billboard和抖音热歌榜38:28 赛博统计学:量化经验的编解码制造假象,高维现象在人造低维切面的投影40:07 信息商品化的黑洞:永远不够的热搜位42:00「在以前,榜单是信息匮乏的产物;在今天,榜单却成了信息过剩的产物。在以前,榜单帮我们收集补充信息,在今天,榜单替我们筛选和简化信息。」44:15 鲁迅《再论雷峰塔的倒下》45:18 提前祝大家国庆假期快乐吧数字人火炬手运动会奖牌榜1900年版《米其林指南》法国米其林兄弟米其林轮胎美团黑珍珠餐厅指南微博热搜▶ 相关作品及参考《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马克思《资本论》马克思《制造消费者》安东尼·加卢佐《消费社会》鲍德里亚▶ 主要配乐 Get out of Town - Jimmy Raney Rhayader - Camel▶ 主播介绍 个人乐队 The Rabbit Catcher 个人公众号 Orpheus微见 ,欢迎关注▶ 一起见微知著微信群:添加微信 KingCrimson_ 备注“微见”即可拉群Apple Podcast / 网易云音乐 / 喜马拉雅 / 微信公众号 / 微博 / 小红书 等多平台同名
「伪新闻」最坏会带来什么后果? 令上亿人更容易患上癌症算吗?颠覆掉一个独立自主的新政权算吗? 又或者系统性的假新闻制造直接造出了我们今天这个空洞、无聊、虚伪、荒诞的幻象世界是不是更糟糕呢?「Orpheus微见」第16期,「消费透镜」系列第1期导言将探讨一下,这些虚幻的信息所产生的根源和历史、从「黄色新闻」到「公共关系」的诞生,以及它们又是如何利用人性弱点而肆意影响和改变我们的,并从今天我们身边所熟悉的很多现象如社交分享、打分机制、算法推荐等互联网应用,来洞察「一种由他者创造的虚伪生活」是如何填充满我们整个世界的。「消费透镜」系列节目旨在贴近日常消费活动,通过现象分析和追根溯源,透视各种消费行为及营销宣传背后的目的和不合理性,揭开「伪需求」的制造过程,破除消费神话,回归理性行动。听友群已开通:添加微信 KingCrimson_ 备注“微见”即可拉群▶ STRUCTURE & TIMELINE一 \ 伪新闻 伪信息 伪生活00:30 涿州、福岛、李佳琦和秀才05:05「消费透镜」系列由来06:48 公关同事J在小长假中的一天10:38「活在别人的世界中」凭什么就不能是一件好事呢?11:30「黄色新闻」的产生二 \ 共识制造工程学12:37 女权、吸烟与自由火炬17:25 精神分析、两次世界大战与政治游说21:56 Propaganda - 纳粹的判决书 / Public Relations – 民主的遮羞布?24:50 从卖香蕉到颠覆国家三 \ 无处不在的幻象30:33 丁真、淄博、外星人:布尔斯廷《幻象》与当代生活33:24「伪事件」的特征37:50 幻象制造高科技产业链与注意力剥削41:19「如果魔鬼并不存在,实际上是人创造了它,那么人准是完全照着自己的模子创造它的。」42:30「我们离图像和景观越近,我们离生活就越远。」44:10 本期作品推荐与尾声我在XX很想你爱德华·伯尼斯「自由火炬」公关事件丹尼尔·布尔斯廷经典的一战美国征兵动员海报保罗·约瑟夫·戈培尔 经典名言“谎言重复千遍就成了真理”一副关于CIA PBSuccess行动的漫画:香蕉、炸弹、军阀、商人、死去的儿童短视频伪新闻▶ 相关作品【书】《幻象》丹尼尔·布尔斯廷【书】《舆论的结晶》爱德华·伯尼斯【书】《宣传》爱德华·伯尼斯【书】《制造共识:大众传媒的政治经济学》赫曼、乔姆斯基【书】《必要的幻觉:民主社会中的思想控制》乔姆斯基【影】《The Century of the Self /自我的世纪》(纪录片)亚当·柯蒂斯▶ 本期提到的部分专有名词约瑟夫·普利策 Joseph Pulizter / 威廉·伦道夫·赫斯特 William Randolph Hearst /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Sigmund Freud / 爱德华·伯尼斯 Edward Bernays / Brief(需求简报)/ Torches of Freedom(自由火炬)/ 丹尼尔·布尔斯廷 Daniel J. Boorstin / Crystallizing Public Opinion / Propaganda / Engineering of the consent / 美国公共信息委员会CPI / Manufacturing Consent: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Mass Media / PBSuccess行动 / 《卡拉马佐夫兄弟》陀思妥耶夫斯基 /《消费社会》鲍德里亚 / 居伊·德波▶ 主要参考资料 How WW I helped entrench the art of mass persuasion The Marketing of National Policies: A Study of War Propaganda 《幻象》丹尼尔·布尔斯廷 《必要的幻觉:民主社会中的思想控制》乔姆斯基▶ 主要配乐 J.L.T - T2 Humming Word - pracs Long Ago And Far Away - George Mraz, Jimmy Raney Trio, Lewis Nash▶ 主播介绍 个人乐队 The Rabbit Catcher 个人公众号 Orpheus微见 ,欢迎关注▶ 一起见微知著微信群:添加微信 KingCrimson_ 备注“微见”即可拉群Apple Podcast / 网易云音乐 / 喜马拉雅 / 微信公众号 / 微博 / 小红书 等多平台同名
嗅觉是怎么变成最拿不上台面的感官的? 为什么欧洲大航海不远万里都是为了香料? 气味和香料又如何启迪了现代世界? 气味数字化会带来新的感官牢笼吗?「Orpheus微见」第15期,「媒介研习」系列第6期,今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这个最被我们日常所忽视的感官——嗅觉,以及它背后的生理机制、文化现象和一场跨越3000多年的「幻觉贸易」,它是如何带来无数生灵涂炭、也偶然启迪和孕育出了整个现代世界。听友群已开通:添加微信 KingCrimson_ 备注“微见”即可拉群▶ STRUCTURE & TIMELINE一 \ 快速上头00:06 一件苹果公司的最新专利02:15 闻起来像青春气息07:05 人最敏锐的感官:为什么可以闻到气味?12:15 原始感官二 \ 神的感召13:30 并不提供营养的香料为什么贵到离谱?15:10「香」的词源:古梵语、古汉语、拉丁语22:16「香」的内涵:精神、超自然、阶级特权24:58 最原始的奢侈品:鲍德里亚—符号价值、巴塔耶—夸富宴三 \ 征服者的远途28:50 以公元1500年为界30:11 3000磅胡椒赎回罗马城31:00 十字军东征31:54 黑死病的意外偏方与文艺复兴36:00 香料卡脖子与大航海时代41:05 3000米小岛的60年争夺42:44 现代世界的原点四 \ 理性之外43:30 柏拉图、卢梭、康德、弗洛伊德等人的偏见46:05《香水》:令人癫狂的诱惑47:47 无尽的气味与词穷的语言51:54 萨丕尔-沃尔夫假设与双重编码理论54:42 难以模仿与重复56:20 从书写的流行到AIGC:感官地位随媒介变化而变化58:04 想象中的密室与在场证明:我闻故我在1:01:38 Apple Vision Pro、气味数字化、有味电影1:04:43 在场的意义和主动的生活1:08:41 尾声 - 荐书:一本神经科临床医生的从医思考人类嗅觉系统Teen Spirit牌除臭剂科特·科本 Kurt CobainGandha:从植物、香料到神香 / 芳Kwakwaka'wakw 夸富宴 Potlatch十字军东征(《天国王朝》剧照)中世纪瘟疫医生/鸟嘴医生各种香料《沙丘》改编游戏《香料战争》网络视频中的香料:信息传递失效香调轮盘嗅觉VR灵活微型气味发生器▶ 相关作品 【书】《追忆似水年华》马塞尔·普鲁斯特 【音】《Smells Like Teen Spirit》Nirvana涅槃乐队 【影】《寄生虫》奉俊昊 【书】《沙丘》弗兰克·赫伯特 【影】《香水》汤姆·提克威 【书】《气味:秘密的诱惑者》皮埃特·福龙 【影】《骇客帝国》沃卓斯基 【书】《五感之谜》盖伊·勒斯齐纳 【书】《幻象》布尔斯廷 【书】《春琴抄》谷崎润一郎 【书】《味之旅》猿渡静子 【书】《被遗忘的大流行》克罗斯比▶ 本期提到的部分专有名词Apple Vision Pro / Kathleen Hanna 凯瑟琳·汉娜 / Bikini Kill / Kurt Cobain 科特·科本 / Nevermind / Dangerous – Michael Jackson / Stuart Firestein 斯图亚特·费尔斯坦 / 拉美西斯 / गन्ध-Gandha-犍陀罗-干达婆 / 尖刺姜百合-草果-良姜 / 尼禄 / 鲍德里亚 / 乔治·巴塔耶 / 马塞尔·莫斯 / 夸富宴 / 马里克·范德维恩 / 伏尔泰 / 马拉巴尔 / 塞尔柱帝国 / 《十日谈》薄伽丘 / 航海家亨利 / 洛梅乌·迪亚斯 / 达·伽马 / 卡里卡特 / 马六甲 / 摩鹿加群岛 / 班达群岛 / 依兰香 / Run Island 伦岛 / 肛欲期 / 《香水》/ 逻各斯中心主义 / 异丁醛 C4H8O / 萨丕尔-沃尔夫假设 / 双重编码理论 / 齐斯曼人 / Photoshop (PS) / Deepfake / POGO / MR Mixed Reality / VR Virtual Reality /《自然通讯》/ Samuel "Roxy" Rothafel 塞缪尔·罗瑟夫 /《爵士歌王》/《长城背后》/ Aroma Rama / 基努里维斯 / 尼奥 / Arabesque – 德彪西 / Happy Mondays▶ 主要参考资料 How spices changed the ancient world - BBC Gandha Soft, miniaturized, wireless olfactory interface for virtual reality▶ 主要配乐 I Love You - Jimmy Ranney Sad Sexy - Dirty Three Androgynous Love Song - Dirty Dishes▶ 主播介绍 个人乐队 The Rabbit Catcher 个人公众号 Orpheus微见 ,欢迎关注▶ 一起见微知著微信群:添加微信 KingCrimson_ 备注“微见”即可拉群Apple Podcast / 网易云音乐 / 喜马拉雅 / 微信公众号 / 微博 / 小红书 等多平台同名
为何有些声音让人格外放松,有的却令人紧张焦躁? 一些特殊频率和「有色噪音」为何更能催眠? 是我们的耳朵决定了声音,还是声音决定了我们? 向内探索如何拓展我们对声音的敏感和包容?「Orpheus微见」第十四期,「媒介研习」系列第五期,今天我们一起通过声音来一场深度放松,并尝试探索为什么某些声音在生理、心理和文化、习惯层面可以具有放松效果,我们的听觉系统又起到了多少作用;以及几百年来,人通过声音追求放松和安眠。本期节目由FLOW冥想和新世相邀请,也邀您一起体验FLOW冥想精心开发的「全国第一套心保健操」,跟随音频指引可在7分钟内练习4种呼吸法,舒压放松。冥想FLOW为微见听友们送上价值30元的APP月度会员(不限额)和FLOW冥想遮光眼罩(评论点赞最高5位)免费拿。具体领取方式见下文及置顶评论。听友群已开通:添加微信 KingCrimson_ 备注“微见”即可拉群▶ STRUCTURE & TIMELINE一 \ 噪音的秘密00:25 岭南的雨02:08 水知道答案?05:30「DNA动了」07:15  可怕的寂静二 \ 最舒适的噪音08:36 海浪、鸟鸣、雨10:02 蝉时雨10:44 风11:56 鹿おどし与德川家康13:40 失眠的教皇三 \ 听觉是一种「触觉」15:16 力的抚摸16:54 Livehouse 胸腔在震动18:11「抚摸」的频率 赫兹18:45 钢琴的频率和听感20:06 噪音的「颜色」21:58 切掉高频的文化意味23:07 冥想与颂钵的秘密28:07 纤毛细胞的精密定位系统四 \ 向内看30:29 习惯31:05 盯鞋、我的血腥情人节32:17 什么是混响33:15 训练感官和对声音的包容33:53 摘下枷锁 拓宽视角35:34 new you 新的你本期所有白噪音完整版已上传网盘 有需点击自取鹿威し Shishi-odoshi白噪音、粉红噪音、棕色噪音的频谱颂钵颂钵的波形显微镜下的耳蜗听觉纤毛细胞My Bloody Valentine复制兑换码【BREATHWJ】▶ 相关节目《音乐为什么好听?》别想好《最近大火的声音疗愈,很玄学吗?》可以听《音乐口味受先天影响?解开声音的深层文化结构》Orpheus微见 第一期▶ 参考资料《Are White Noise Machine Effective》《Gian Lorenzo Bernini's 17th century white noise machine》《What Is the Most Soothing Sound?》20~20,000赫兹声音听力测试▶ 本期音乐Gymnopedies - Erik SatieLe Picadilly, marche - Erik SatieMy Granularity - Lorne CuiWhen You Sleep - My Bloody ValentineNew You - My Bloody Valentine▶ 主播介绍 个人乐队 The Rabbit Catcher 个人公众号 Orpheus微见 ,欢迎关注▶ 一起见微知著微信群:添加微信 KingCrimson_ 备注“微见”即可拉群Apple Podcast / 网易云音乐 / 喜马拉雅 / 微信公众号 / 微博 / 小红书 等多平台同名
「重复」注定枯燥无意义吗? 为何说「重复」既是人造的幻想,也是理性的根基? 如何理解不同艺术表现形式中的「重复」? 如何在日常破解枯燥「重复」带来的精神内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今天是Orpheus微见在小宇宙上线一周年,我们请回了第一期的嘉宾 小崔(音乐人Lorne Cui 去年发行了首张电子音乐专辑《Major Glitch》)和《在场证明》主播、建筑设计师yuhao 一起聊聊这一年我们对「重复」的经历和思考。「重复」是万事万物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从生物细胞分裂、时间轮回、社会和技术的发展;从文字、美术、音乐,到设计、建筑、城市;从远古陶罐上重复的螺纹,到现代流水线的工业制品、流水线的电视节目,再到后现代重复的口水歌、短视频、无限病毒复制的符号……理解重复,就是在理解人创造的意义,以及什么是价值,价值从哪里来。本期音乐纯享版:关于音乐的各种重复创作手法,可以在我新开的音乐电台《声音切片》听到各种各样的重复,感受重复带来的变化和生命力听友群已开通:添加微信 KingCrimson_ 备注“微见”即可拉群▶ STRUCTURE & TIMELINE一 \ 过去一年我们的重复与突破00:07 嘉宾介绍和为什么聊「重复」06:16 荒谬的重复与无处不在的重复性工作09:53 yuhao:做播客以自救 裸辞逃离重复14:14 小崔:枯燥工作夹缝中诞生的新专辑18:10 秦旷:增加输入和输出 播客打破壁垒二 \ 重复的意义、价值与创造22:46 重复创作与AIGC29:36 重复与绘画:丁乙的十字32:42 重复给我自由:规律、理性的由来37:14 给重复加一个时间维度:达利欧与周期39:02 重复是人局限性和幻想的产物三 \ 重复与不同形式的创作43:15 从古典时代、工业时代到后现代:重复的奢侈到泛滥47:28 安迪沃霍与大芬油画村:思想和技术的加速分裂51:45 有突破的重复才创造价值52:40 音乐与建筑中的重复 从古希腊神话中的Orpheus说起55:13 随便聊到了丰都56:52「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音乐是流动的建筑」黑格尔、谢林等对艺术中的重复分析1:05:56 随便聊到了基督教对艺术发展的影响1:11:12「古典时代的艺术家都是思想家」1:13:12 音乐是一种利用重复创造预期再打破预期的艺术四 \ 重复相关的作品1:16:23 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意识到一切不可重复是一场精神浩劫1:20:26 谢德庆《打卡》:用血肉之躯见证重复和差异的力量1:22:04 加缪《西西弗神话》、德勒兹《差异与重复》的共有张力:无意义的重复到底有什么意义1:26:22 King Crimson《Discipline》:极度重复中的细微差异之美1:28:52 哈罗德·雷米斯《土拨鼠之日》:在重复中定义秩序和意义五 \ 面对重复枯燥的工作我们可以怎么做1:33:52 拓宽眼界 为重复找到动机和主动性1:35:19 切换视角 理解重复带来的变化1:38:05 聚焦细节 改善每次重复中的不足 预计重复的结果是什么1:40:12 弱化意义 行动带来对重复的改变——安迪沃霍、大芬村、土拨鼠:人生观是多元的,你可以选择安迪沃霍式的利用重复突破,也可以像土拨鼠一样没心没肺地无视意义1:42:44 尾声:回声场和《声音切片》的创建细胞分裂马家窑旋涡纹陶器与凯尔特三条腿螺纹丁乙《十示》福特汽车与流水线(福特制)重复的商品重复的建筑物重复的流行文化符号安迪沃霍《金宝汤罐头》大芬油画村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瑞·达利欧总结的经济周期《原则:应对变化中的世界秩序》谢德庆《笼子》《打卡》电影《土拨鼠之日》▶ 相关作品及内容《哥德堡变奏曲》巴赫《火鸟组曲》斯特拉文斯基《差异与重复》德勒兹《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米兰·昆德拉《西西弗神话》加缪《原则:应对变化中的世界秩序》瑞·达利欧《绘画反对图像》汪民安播客节目《音乐为什么好听?》别想好播客节目《重复之美》声音切片▶ 背景音乐《But Beautiful (Full Album)》Jimmy Raney《Aruarain Dance》Nujabes《Discipline》King Crimson《Breadcrumb Trail》Slint▶ 本期嘉宾及主播介绍 个人乐队 The Rabbit Catcher 个人公众号 Orpheus微见 ,欢迎关注▶ 一起见微知著微信群:添加微信 KingCrimson_ 备注“微见”即可拉群Apple Podcast / 网易云音乐 / 喜马拉雅 / 微信公众号 / 微博 / 小红书 等多平台同名
本期节目为关注到4月19日MINI在上海车展因派发冰淇淋引发大规模负面舆情后的紧急加更,分析事件背后的深层社会文化原因,并呼吁大家避免过度转发和传播两位涉事员工的相关信息及视频片段,如果您有心理咨询经验和资质欢迎联系我,我们准备尝试联系两位涉事员工并提供一些主动的心理疏导。26:58 字少事大,关于保护两位涉事女员工的内容从这开始好的品牌公关应该在舆论漩涡中去真正做一些缝补割裂、扭转偏见,让全世界、全社会变得更好的事情。有时候他就像送出一个冰淇淋那么简单,但难点在于,要把冰淇淋送到真正需要它的人手上才能给人玫瑰手留余香。现代公关不是单纯的赞美或是粉饰,而是通过凝聚共识来创造价值,这也是我一直在我的工作中想要去做得更好的事情。听友群已开通:添加微信 KingCrimson_ 备注“微见”即可拉群▶ STRUCTURE & TIMELINE00:06 事件快速回顾02:26 舆情和公关危机的类型06:11 撞上了民族主义的枪口08:57 不同国家的民族意识来源12:15 为何“崇洋媚外”绝不可碰?14:32“MINI”和“宝马MINI”的形象区别19:00 如何正视民族主义?22:18“反歧视”拥有矫枉过正的特权吗?23:35 到底应该反对什么?28:52 U形锁与网络暴力30:05 保护两位女员工31:04 我对品牌公关的看法▶ 相关内容 《生活在现代社会,就是现代人了吗?》 《宝马公关真的很蠢吗?》▶ 主播介绍 个人乐队 The Rabbit Catcher 个人公众号 Orpheus微见 ,欢迎关注▶ 一起见微知著微信群:添加微信 KingCrimson_ 备注“微见”即可拉群Apple Podcast / 网易云音乐 / 喜马拉雅 / 微信公众号 / 微博 / 小红书 等多平台同名
现代生活中,我们的情绪表达被压制了多少? 人见人爱的表情包会取代文字吗? 使用表情包可能要注意哪些法律问题? 为什么表情包是用后现代反抗后现代? 当表情脱离肉体,我们的感情将更丰沛还是枯萎?「Orpheus微见」第十一期,「媒介研习」系列第四期,今天我们一起“让灵魂脱离肉体”,探索我们如何“数字化”我们的情绪,并任由它们在虚拟世界中任意生长。而这个我们每天都要使用无数次的表情包又会如何影响、塑造和改变我们的思维与行为?我们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本期转文字稿已发布,表情包匹配更完整,欢迎配合使用。听友群已开通:添加微信 KingCrimson_ 备注“微见”即可拉群▶ STRUCTURE & TIMELINE一 \ 表情包与表情01:15 葛优躺躺赢759万02:13 会算数的马05:26 当被剥夺了情绪沟通是什么样的?08:40 非语言沟通研究二 \ 表情包是怎么被逼出来的?11:10 情绪被数字化剥夺后留下的裂缝12:40 1980s :-) (^_^)14:01 1990-2000s 图标化15:00 2010s 年度词汇😂和文化冲突三 \ 为什么我们非用表情包不可?17:40 达尔文、进化论、古玛雅人的雕像19:57 索绪尔、符号学、非语言符号传播21:39 Meme、传播要素、电子屏幕24:50 亚洲表情包三巨头四 \ 表情包解构了什么?26:20 什么是“解构主义”?28:42 德里达与二战惨绝人寰的大屠杀33:50 2016帝吧FB表情包大战37:10 个性化、圈层归属感、狂欢理论40:55 平权:冲破逻各斯中心主义五 \ 表情包让我们更枯萎还是丰沛?45:10 模糊与曲解48:00 审丑与极端49:50 个人意图与法律责任51:19 懈怠深度思考53:00“前人的沟通,真特喵的浪漫啊!”55:00 本期书籍推荐:一本德国“快餐哲学”聪明的汉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全球表情研究古玛雅人雕塑表情研究汉代说唱俑德里达emoji中左轮手枪被替换成水枪▶ 相关作品《人类和动物的表情》达尔文《现代性与大屠杀》鲍曼《在群中:数字媒体时代的大众心理学》韩炳哲▶ 参考资料《表情包:表情背后的文化症候》《Sixteen facial expressions occur in similar contexts worldwide》《什么是逻各斯中心主义》《解构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什么是解构主义?》《张小龙公开课:微信十年产品思考》▶ 主播介绍 个人乐队 The Rabbit Catcher 个人公众号 Orpheus微见 ,欢迎关注▶ 一起见微知著微信群:添加微信 KingCrimson_ 备注“微见”即可拉群Apple Podcast / 网易云音乐 / 喜马拉雅 / 微信公众号 / 微博 / 小红书 等多平台同名
音乐可以怎样多次改变一个人的发展轨迹? 多次的巧合是否就意味着必然?「Orpheus微见」第十期,主播将从自己十多年前的几个和音乐相关、微小但令人诧异的真实经历说起,回顾无处不在的音乐和声音是如何塑造我们的人格和成长路径。A good poem helps to change the shape of the universe. 一首好诗,帮助改变了宇宙的形状。—— 狄兰·托马斯 英国威尔士诗人希望你也可以从中听见共鸣,听见力量。听友群已开通:添加微信 KingCrimson_ 备注“微见”即可拉群▶ STRUCTURE & TIMELINE一 \ 一点难得的闲聊00:12 十期的一个小回顾01:28 小宇宙分类功能二 \ 几段穿越时空的成长02:35 15年前的冬日 出租车电台失而复得09:40 Forgive & Forget的词源11:23 震中来的同学13:38 阿姆斯特丹的机场酒吧17:18 砸烂鄙视链19:52 Alternative Rock 另类摇滚24:06 Goodbye Michael Jackson25:40 220块钱的吉他27:13 疯狂街头传教士30:00 摇滚、哲学、政治学,让世界变得更好的解法31:00 在英国挥舞苏联国旗三 \ 未来是加速变化的 内心是坚定的34:01 英国脱欧公投35:15 New Art Riot的预言37:01 让人坚定的声音 给人治愈的音乐现场家里的打口带我的第一把吉他《Hit轻音乐》AmsterdamLeedsManic Street Preachers现场@Leeds威尔士与苏联国旗Coldplay现场@Manchester英国脱欧公投分布情况▶ 本期提到的一些专有名词维珍唱片 / 后朋克 Post Punk / 新浪潮 New Wave / 《HIT轻音乐》/ Nicky Wire / Richey Edwards / NME▶ 主播介绍 个人乐队 The Rabbit Catcher 个人公众号 Orpheus微见 ,欢迎关注▶ 一起见微知著微信群:添加微信 KingCrimson_ 备注“微见”即可拉群Apple Podcast / 网易云音乐 / 喜马拉雅 / 微信公众号 / 微博 / 小红书 等多平台同名
二维码如何将虚拟和现实串联? 为何人读不懂的二维码成了机器向人的延伸? 「生命档案化」为何抹杀人之个性? 人与新技术如何才能更好地共存?「Orpheus微见」第九期,「媒介研习」系列第三期,今天我们来尝试读懂这个人类靠肉眼没法读懂的「奇形怪状」——二维码。二维码的正确打开方式是用机器扫,媒介不再直接为人服务,技术系统在人类社会中「生长」出无数个接口,从此不仅有「媒介是人的延伸」,机器正悄悄开始向人体延伸……控制、融合、全盘虚拟化与数字永生,我们将进化得更全知全能?还是会沦为技术的附庸?本期节目转文字稿已在公众号「Orpheus微见」发布,欢迎配合使用。其他相关文章 《滥用红码是数字时代的全景敞视监狱》。听友群已开通:添加微信 KingCrimson_ 备注“微见”即可拉群▶ STRUCTURE & TIMELINE一 \ 后绿码时代的反思00:39 二维码曾是我们的「命」02:00 「控制」是二维码的天生特质二 \ 二维码的发明与机制03:00 日本汽车工业与条形码的局限05:12 二维码机制:古老东方的神秘力量06:55 不属于人的符号:把商品标签贴在人身上三 \ 生命档案化与数据化09:10 二维码大举入侵与人的物化10:24 权力的语言:档案、人的数据化13:10 档案与二维码管理的两个共同特征14:06 福柯:生命政治对个人的漠视17:30 美丽新世界18:37 马尔库塞:单面人20:47 小结:将万物编入系统后的范式转移四 \ 走向全能与永生?22:35 人为什么要追求动态媒介24:40 二维码VS NFC的超高兼容与超低成本25:30 东京地铁26:25 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28:16 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9:50 墓志码31:32 如何不做技术的附庸32:39 二维码之父原昌宏对现状的感想33:41 结尾书籍与音乐推荐 对节目的想法二维码之父原昌宏东京地铁二维码同步开门系统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之上海博物馆第101件展品《二维码》《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二维码祭祀▶ 相关作品《安全、领土与人口》福柯《生命政治的诞生》福柯《美丽新世界》奥尔德斯·赫胥黎《单向度的人》马尔库塞《消费社会》鲍德里亚《黑客帝国》《黑镜》《上载新生》《万神殿》▶ 本期提到的其他专有名词日本电装公司 / 原昌宏 / QR Code – Quick Response Code / ASCII(美国信息交换标准代码)/ UNICODE / 麦克卢汉 / 动态媒介 Dynamic Medium / NFC –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 张一兵(张异宾)/ ChatGPT▶ 本期主要参考资料 《数字时代的生命政治》蓝江 《“码之城”:人与技术机器系统的共创生》孙玮 李梦颖▶ 主播介绍 个人乐队 The Rabbit Catcher 个人公众号 Orpheus微见 ,欢迎关注▶ 一起见微知著微信群:添加微信 KingCrimson_ 备注“微见”即可拉群Apple Podcast / 网易云音乐 / 喜马拉雅 / 微信公众号 / 微博 / 小红书 等多平台同名
loading
Comments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