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Go
Claim Ownership

ReGo

Author: imPACKED

Subscribed: 2Played: 1
Share

Description

ReGo,由imPACKED Travel独家出品,是国内首家聚焦「可持续旅行」话题的新播客。我们邀请那些“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的「the biggest small traveler」来聊天,分享让人耳朵一亮的“WOW”、“旅行还能这么玩儿?!”的旅行向善故事和实用小干货(公众号:travelforgood)。



31 Episodes
Reverse
北京跳海主理人/酒馆男妈妈/公路面包车发起人 疼疼酒精过敏的跳海市场负责人/不如寻朋友发起人 聂师傅 05:00从互联网大厂、新消费到跳海打工,体验有什么差别?08:21不讲OKR/KPI的酒馆运营,反而能效率更高16:24 如果换另一帮人,可能做不成现在的跳海18:00 在跳海,我们站在背后,把空间把表达开源给大家22:35 迎着疫情在全国开店,带着大家寻到水草丰盈的地方25:54 疫情告诉我们,这个线上世界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那么真实29:13 网红人气店vs小众熟客店,两者要怎么平衡?34:13 在过去三年,我们所难忘的瞬间45:08 愿我的冰箱里边,永远有面包和啤酒46:55 "我觉得他是同伴,必须要留下他"57:28 我们只是把店里真实发生的事翻译成了更多人听得懂和接受的语言60:36 不想拥有超能力,作为一个普通人能感受到的美好和痛苦是更丰富立体的61:42 我们都年轻人,就不要搞什么劝酒文化了主播:Li文案:Li图片:跳海酒馆/跳海Drunk N Jump公众号音频后期:Li插图:chelchel排版:划啊划BGM:1、声音玩具 - 你的城市2、回家 - 顺子3、张三的歌 - 蔡琴移步公众号:imPACKED Travel, 了解更多嘉宾的故事...
社区咖啡店顶流:黄学珍咖啡-王浪浪王的社区好伙伴:四桌火锅店-老刘,卖冲冲糕的摄影师-炯叔02:30 黄学珍咖啡这么上头,是兑了多少度的酒啊?06:10 开咖啡店之前,差点儿成为“李子柒”09:15 这家养成系的店,提供了情绪表达的空间13:15 左手锅铲,右手毛笔,左右手互搏的“周伯通”四桌火锅老刘16:25 很多人问我什么时候回的本,真要说的话:就一天吧!16:50 人,才是最大的风水23:10 不知道为什么他每天过来也不喝咖啡,就等着接我下班29:30 找到了社区的魂 32:40 不去“打造”,是对商业符号的解构33:50 地方文化的自信,带来松弛且强大的生命力36:10 我们继承了他们的财富,却没有继承吃苦耐劳39:20 我力所能及可以做的,就是出去散一圈烟42:30 天赋,指的是善良的性格45:50 来黄学珍,大概率是会解决一些终极问题的48:40 如果一个外地人到重庆来,哪个导航最好用?主播:Celine文案:Celine图片:王浪,老刘,炯叔音频后期:加西插图:chelchel排版:划啊划BGM:1、IDopeMusic,Bridge - 勒是雾都2、动物园 - 혜화동3、熊熊作业 - 和小贩一起在街头徜徉移步公众号:imPACKED Travel, 了解更多嘉宾的故事...
作家三毛在小时候的作文中,写道自己的理想是“长大后当一个捡破烂的人”,被老师批评后遂换了一段话交差:“做一个夏天卖冰棒、冬天卖烤红薯的街头小贩,因为这种职业不但可以呼吸新鲜空气,又可以大街小巷地游走玩耍,更重要的是,一面做生意,一面可以顺便看看,沿街的垃圾箱里,有没有被人丢弃的好东西。” “捡破烂“于三毛是极致的浪漫与自由,于武楷斯而言,又是什么?旅行?事业?生活?价值主张?那些被丢弃的,是垃圾,还是功能碎片?或是一个故事、一段时光?旧物之外,可否赋予“设计”以使命?关注与人一起度过的“时间”。古老的稀缺时代的“惜物”,唤醒人的“长情”。环游世界300多座城市,一场场未约定的“旧物之恋”。与其说武楷斯痴迷旧物,不如说他贪恋自由。在他的生命选择面前,“环保”二字似乎显得寻常,你无法预料走进他的永续旧物店会遇见什么“破烂”,正如武楷斯亦不预设自己的旅途将发生什么。他的迷幻旧物奇遇,正在上演...武楷斯永续旧物主理人;“旧时光收藏家”;985毕业环球旅行“捡破烂”的人;stooping“复活”的“古早网红”01:50 什么是Stoopiing?06:25 旅行纪念品也可以是“捡”来的“垃圾”吗?10:00 “捡破烂”的美国之旅是如何进行的?16:30 在旧货市场偶遇旧物,是野趣的吸引力21:20 二手循环在中国和日本不同时代下的相似性27:45 旧物价值的多元化,被个体定义29:45 设计在二手循环中的“使命”,与商业背景下个体“选择”34:24 由旧物循环看生命的无限性与关系的可修复性39:25 一场“捡破烂”的旅行会是什么样子?44:50 没有什么东西是一定要留下的47:00 花了半年砍价买下来一个盘子53:10 快问快答本期BGM:1、万晓利-陀螺2、万晓利-达摩流浪者
你所居住城市,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千年古都、十里洋场、暂停的港口,抑或是打工人集散中心?有这样一些人,热衷于发掘出散落在城市的记忆和现代浪潮赛跑,记录还原那些即将消逝的大街小巷在他们眼中,那些旧日的记忆在时代更替中复杂、独特而迷人本期嘉宾格里董就是这样一个致力于记录上海记忆的城市漫游者。格里董:城市漫游者 /上海记忆收藏者/《隐字上海》联合作者/Art Deco设计爱好者格里董姓董,“格里”二字,取自洋泾浜英语colleague(在旧时,这种称谓在职场间应用):既比“先生”。04:07 穿梭大街小巷“买垃圾”的上海记忆收藏者10:41 隐字其实一直存在,只是被时代的更迭“隐藏”、淘汰、边缘化了15:43 记录了许多招牌,但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是招牌背后所勾连的关于亲人的回忆21:11 建筑因人而生,加上了它里边的人的那些悲欢离合,才会让人家着迷23:33 城市如果一成不变并不一定是个很好的事情,有新活力的注入才是更良性的发展31:10 从石库门到原子化公寓的变迁,公共空间的消失究竟是好是坏35:49 2022年3月分江而治的第二天的上海骑行记录45:12 看起来很精美的老建筑,对于实际使用它的居民来说个中冷暖,未必跟我们想的一样55:32 如果能穿梭时光,给过去的自己留一句话,可能会说:早点买好相机开始拍照
张一芃北京大小咖啡的主理人;非典型生意人,提供空间仅供艺术展;又在海南种 5 年后才能商业化的可可树02:30 从供应商到主理人,咖啡店也许是一个有利可图的生意07:45 太小地方的严肃性:艺术展不是喝咖啡的背景墙20:48 精品与商业的鄙视链?团队专长做不可复制的需要慢慢干的事30:20 100个拜访计划:探访各线城市咖啡店主理人38:56 成为有机的社群:咖啡店的供应链上,我们在海南先种为敬48:55 品牌的内容与形式:对于O2O过去或许有些误解
《孤独星球》杂志中国版在11月14日官方发布公告:杂志将由明年起在国内停刊最终刊的封面主题是“聚散终有时”(Farewell)惋惜吗?当然惋惜这份惋惜可能饱含了对这本陪伴我们成长和旅途的书刊的不舍也饱含了疫情以来,我们囿于方寸的无奈当好好旅行变得逐渐奢侈,我们“麻”了吗但诚如停刊公告里所写:“我们真诚的希望并且相信《孤独星球》杂志的停刊并不代表旅行者们脚步的停止我们对旅行的渴望依旧热烈对世界的好奇心也不会就此泯灭”愿旅者能早日自由迈开脚步愿星球不再孤独霭渟《孤独星球》杂志、新媒体编辑、孤独星球资深粉丝、旅行文学爱好者、对中亚、前苏联国家有着浓厚兴趣的旅行者05:50梦想某一天能到孤独星球工作,没想到成真了10:23 迄今为止在孤独星球的代表作是...?16:05 原以为去看灾难发生旧址,没想到是个前苏联游23:30 很遗憾杂志停刊了,但又远不只有遗憾27:40 为什么男性旅行者没有一个专题贴士31:05 也许有一天纸媒会消失,但它承载的内容可能只是换了一种形式来呈现34:28 在打卡和快餐旅行盛行的时代,我相信也还是有一些人、不少人愿意去深入的游玩38:11 旅行的欲望会随时间消退降级吗?46:14 快问快答
郭陶然城市荒野发起人;致力于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拥有一个更像迷你实验室的带池塘与花园的居所03:15 生物多样性保护,从保护区回到城市07:30 你听说过的那些“屋顶花园”后来怎样了?10:27 如何理解生活中生物多样性带来的困扰?37:40 生态保护和修复是一份养成系工作42:47 种树养土听蛙鸣,自家的荒野试验田
李奕在内罗毕创业做农场主/ReGo迄今最“接地气”的嘉宾/情绪管理小能手/一个“天真”的人02:23 离开麦肯锡,在内罗毕做农场主是个“天真”的决定06:27 着陆要趁早,于是选了个最“接地气”的工作13:46 全公司就两个中国人,在一家本地人为主的公司怎么建立文化17:27 一艘暂停在内罗毕港口的船29:30 不想让当地农民觉得我们是NGO:太多在非洲的项目只看数字不看项目可持续性了42:33 Choose out of love not fear48:30 朋友说我越来越自恋了,我觉得不用把自恋看成一件坏事49:55 没有规划,现在所走的旅途就是最好的选择
阿付“稻草人旅行”创始人;喜欢禅修;关注和思考人与人的关系2:35  旅行行业的异类只“做正确的事”10:26  像皇冠上宝石的目的地合作伙伴和给予者17:00  用稻基金回应民间长出来的需求27:17  在旅行构建的关系中实践和感受,自我觉察39:22  营造合适的土壤,投下金刚不坏的种子51:06   第一个说影响力不重要的嘉宾
皮蛋研究菜市场文化的人类学家03:28 保持对每条鱼的追问,餐桌变成复杂系统12:51 从旁观者到摊主视角,融入菜市场生活20:04 跨界可能性,与网红打卡地或本地农人市场29:59 如何买到好食物?好食物等于本地生产么?44:50 比996辛苦但更自由,年轻人还会入职菜市场么?56:14 快问快答
尹孝天 (天天)乡村设计师;从事过影视戏剧表演;共建过生态村;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手艺人”03:33  从浙江到广东,高德地图不建议步行12:45  面包卷辣条,食宿皆苦也路遇有缘人20:40  送行和隔离,疫情之下的意外补给34:20  见过菩萨,三拜三拜又三拜42:34  露营或下乡,都在找与自然融合的方式47:22  快问快答
马特孤僻的夜游神 / 悲观的北方人 / “当代”文化人 / 马克吐温.特 / 历史人文探访 / 文化旅行写作 / 独立出版 / 自媒体 / 《铁锈与孤岛》、《盲目流动》作者贾穹可持续旅行北京城市烈人、一出学社 全人导师、零废弃校园指导老师02:29 大连:辗转窘迫,一个难以忘怀的车站04:45 广州:停下来找一找"消失的附近"21:49 哈瓦那:有没有哪个旅行目的地让你想称之为"家"30:18 温哥华:外国最流行的中国歌是...?36:18 普吉岛:语言不同,情感相通
小小和大强一对准备下乡的夫妻;刚刚把腿迈开的返乡实践者02:57 如何计划一场乡村探索之旅?07:50 在旅行中以真诚换真诚,成为当地人14:23 返乡青年怎么处理在地关系和外界目光21:23 教育、医疗和孤独感,返乡之后思考的问题30:02 做链接和融合,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生活39:19 快问快答# 征集内容五一假期,记录一段旅途中让你印象深刻的声音,然后说说那段声音背后的旅行故事(声音+自述故事不超过4分钟)# 什么样的声音?都可以!可以是大自然的虫鸣鸟叫,也可以是街角一段奇怪的对话,不管是什么,我们更期待了解为什么那段声音对你来说是特别的,有触动的# 什么样的旅行故事?告诉我们为什么这个声音和它背后的那次旅行对你是特别的,意义深刻的,可能是因为这个地方的人、文化、环境,可能是因为这次旅行的花式玩法,也可能是因为一起旅行的同伴......# 五一出不去急得干跺脚怎么办?如果没法提现,也可以描述(绘声绘色的演绎)一下你记忆中的那段声音,以及它背后的故事# 上交声音罐头之后会发生什么?ReGo主播会盲盒开罐(就是也不知道谁交了什么罐头上来)播放声音,然后根据罐头内容逼逼(没错我们就是那么简单粗暴爱偷懒)# 文件格式音频文件(如果是视频也只会提取音频部分播放)# 发送方式(任选其一)【方式一】发送文件至邮箱:hello@impackedgo.com【方式二】添加小助手Aha微信(ID: eco-handmade),私发音频~
周子书中央美术学院教师/地瓜社区创始人/关心社会设计的理想实践主义者02:24 初生牛犊,在全球建筑师之间重新思考差异性18:12 在英国理解“叙事塑造世界”,在地下室劳动萌生毕业设计29:18 地瓜社区不是麦当劳,每一个都不是被复制的36:24 旅行中,被效率控制又追求确定性的新一代43:18 用多元思维理解流动性下的交织和差异性47:45 学“社会设计”时,我们在学什么61:01 快问快答
Megan阁楼Pentfair主理人 / 嬉皮核儿的城里人 / 19岁开始背包客环游世界 / 喜欢争第一的亚非拉倒儿爷05:15 阁楼里的宝贝——日常使用的手工艺品10:32 手工制作一定比工业制品更有价值么?17:45 相互依存的贸易中,中间商应该赚差价30:48 传播亚非拉文化,坚持阁楼初心51:05 缓解厌倦,享受单调和重复1:03:50 快问快答
金雪妮 (Emily Jin)科幻文学/幻想文学中英、英中译者/帆船运动爱好者/被读博耽误的大厨/酒精文化推广大使01:54 科幻作为容器和隐喻,是如何被使用的?06:21 科幻是更理解人,还是更束缚人了?12:28 大航海时代至今,探索与征服不止18:06 在危机中如履薄冰,科技是解决方案么?31:31 从“铁男”到“荒潮”,人机结合会带来什么?36:29 中国科幻小说的政治性和外译困境41:10 快问快答
Tie Yann铁阳独立音乐人、世界音乐旅行者、一个游牧的地球的生命、希望保持简单快乐,贴近自然02:38 音乐之路,是从小就开始走的04:43 前往远方,音乐里遇见的生死观13:21 体会当下,感受自然的辽阔和温情20:15 折叠空间,在记录和创作里思索24:50 生命悲歌,升起另一种力量是祝福万物34:41 艺术驻地,我不能为当地带来什么38:43 自我探索,去靠近真理39:58 快问快答
陈月龙野生青年、坐标南京的北京人、老野生救护er、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 、救护中心技术主管02:18  野生救护是个赔本买卖,但我就是想做07:21  动物园变迁:从猎奇博物到本土物种保育14:12  放归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也有束手无策的时候21:08  再给一次选择的机会,野猪才不会来城里瞎逛25:15  人和野生动物如何和谐共存?实践才能出真知!35:15  请收下环境友好型逛动物园指南40:55  人最像野生动物的地方是什么?最不像的地方是什么?
周芳《水下中国》总导演/水下摄影师/管理学的博士/三个孩子的妈妈生命哲学是坚持做自己02:25 揭秘《水下中国》,从水下到人间07:10 透过自然的眼睛记录人世变迁11:02 带着人情味的他者视角14:38 拟人化的动物故事会误导观众么19:54 在意外中发现无惧,成为追鲨鱼的人23:38 拥抱未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29:11 水下的危险经历32:06 抚仙湖下的传说只是传说么33:43 千岛湖水下的一片瓦,被拿起又放下41:28 防鲨笼:究竟在防鲨还是防人44:33 激昂的拍照游客 & 温吞的“水煮”鲨鱼
马特孤僻的夜游神 / 悲观的北方人 / “当代”文化人 / 马克吐温.特 / 历史人文探访 / 文化旅行写作 / 独立出版 / 自媒体 / 《铁锈与孤岛》、《盲目流动》作者05:57 没找到电影里的荡麦,但找到了做历史遗迹探寻的理由14:01 人应该适当的脱离互联网,我觉得互联网就应该停个十年。24:38 我有一个本能,就是循着城市里最败落腐烂的味道,找到那里最古老的废墟28:31 建筑不能没有人气,最好的古建筑保护是去使用它32:20 当你看到旧的东西很美的时候,你就会很恼怒,为什么现在的东西越来越丑了?38:20 我们在脱离这样一个社区感/街道感,然后越来越趋向于原子化47:10 历史有真相嘛?真相重要吗?当下的真相重要嘛?51:26 现在的人没有什么执念,要变成鬼都很难53:20 人并不怕辛苦,人怕的是自己的辛苦无所谓56:43 烦恼就是自寻的:人们往往会高估自己后天受的教育,而低估先天的智力局限
loadin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