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S的心灵课
S的心灵课
Claim Ownership

S的心灵课

Author: Sabrina正念生活

Subscribed: 4Played: 8
Share

Description

「S的心灵课」是我在非暴力沟通和正念成长路上的学习与分享,我的好朋友兼 co-host 大力作为我的记录者和精神支持。
12 Episodes
Reverse
Hi 大家好,我和大力终于一起更新啦,从 9:30am 呆到 2:30pm,一个忙碌的全职妈妈和一个忙碌的打工人,努力挤出一天的时间给彼此,庆祝我们普通日子里这闪闪发光的友谊✨这一期是关于最近我被“网暴”的经历。起因是我在小红书分享了一个孩子吃蔬菜的视频,因为我们家是植物基底饮食,孩子从小吃很多蔬菜,我也很为此感到欣慰。没想到收到很多评论(大部分似乎都不是父母)来指责我,认为让孩子吃素,就是对孩子的健康不负责,甚至对我人身攻击。具体的来龙去脉,大家可以在播客里了解更多。面对 200 条负面评论,我选择了不去回应,而是做了很多内在功课,也试着去看到对方行为背后的需要,扎根于自己的人性,然后去看见每个ID、每个头像后的人性。我十分相信,如果那些责骂我的人,出现在我的生活中,我们作为一个人和另一个人,面对面时,他们会喜欢我,我们会带着最基本的好奇和善意去连接。此刻看到这个截图,我仍然能感觉到内心的沉重,有种被吊打的羞耻感。但我知道,这强烈感受更多是来自我过去经历的创伤,我害怕不被接纳的恐惧。这一期我们不讨论饮食方式,只是分享我在经历和面对这件事情时,从非暴力沟通练习者角度的感触和想法(真是一次对信念的考验),以及我从中收获的成长。本期谈论到的非暴力沟通基本原则: 人类的需要是相通的 all human being share the same needs 感受和评判背后,可以找到我们被满足或未被满足的需要 feelings and judgements point to needs being met or unmet 所有的行为都是试图满足需要的尝试 all actions are attempts to meet needs 通过内在和平最直接的方式是自我连接 the most direct path to peace is through self-connection 选择是内在的 choice is internal 人类都有心怀慈悲的能力 all human beings have the capacity for compassion 人类是相互依存的 human beings are interdependent on each other时间点:00:44 引起激烈讨论的帖子04:27 发现自己在“网暴”中心时的感受06:30 寻求同理和支持08:49 为什么选择不去评论区理论11:35 6 个小时候后,事件终结13:05 帖子被删除后的感觉,有后怕18:15 如何找到自己的感受和需要19:47 最主导的感受是沉重的羞耻感22:38 寻找感受和评判背后的需要25:58 如何连接需要31:32 看到彼此的人性34:30 同理自己后,再试着去同理对方41:07 互联网加深了人们的连接,也使人们容易忽略了彼此的相互依存52:27 想对在键盘后面的每个人说56:50 大力的灵魂拷问:为什么不选择和对方直接对话?58:31 一行禅师书中的故事如果分清「是非对错」是解决问题最好的方式,那为什么在战争面前,我们都呼唤和平呢?邀请你走进非暴力的世界,希望我们都能获得内在的和平,脱离「是非对错」的绑架。ps, BGM 又一次用了马歇尔博士的弹唱:See Me Beautiful主播介绍Sabrina全职妈妈,兼职博主/人生教练,瑜伽/正念生活践行者,最近的梦想是认证非暴力沟通培训师。微信:TeachOnlyLove(了解妈妈社群或非暴力沟通社群,欢迎连接)微博/小红书:sabrina0527大力全职打工人,运动发烧友,热爱生活与分享,正在学习非暴力沟通小红书:娜大力力
Hi 大家好!赶在二月的最后一天更新了,这是一期串台,收到好朋友立立的邀请,和她一起聊聊在跨国婚姻和跨国恋情的自我成长,当然,我的成长就离不开非暴力沟通。立立的男朋友是德国人,不仅跨国也异地。我的先生是英国日本混血、在香港长大、在北京 24 年的「无国籍人士」。文化差异带来了不少好气又好笑的故事,但最后,这些也都只是标签,我们不过是来自不同成长环境的两个人,有着相同的感受和需要,不同的创伤、反应模式、成长路径。非常感激立立的剪辑,以下是她的 shownotes,也欢迎大家关注 WHILE ASLEEP。主播 | 立立  嘉宾 | 笑然 (Sabrina)后期 | 立立「认真讲」 今天的主角,笑然 S,是一位全职妈妈和妻子,与她相处6年的爱人 Andy 是一位出生在中国的英日混血“无国籍人士”。从相识相恋到步入婚姻,再到养育宝宝,亲密关系中的摩擦从“不算问题”的磨合,一步步升级到高墙竖起的情感“危机”,而非暴力沟通却为这些挑战带来一次次新的转机,让文化的隔阂与沟通的壁垒被不断地打破、重塑,生长为更加充满信任的两性关系。因而,跨国婚姻只是这期播客的一个切片,我们要聊的更是,在与一个具体的人在亲密关系的相处中,可能都会面临的、极具共性的挑战,以及如何借助非暴力沟通的核心要素,拔掉惯性对话模式中的“毒刺”,享受更加同理自己、也同理对方的交流,以及更重要的自我接纳与成长。「好音乐」Waltz for Debby by Bill Evans / Monica Zetterlund「关于嘉宾」想要了解更多笑然的故事或跟随她的非暴力沟通练习、教练咨询,欢迎来到她的小红书“Sabrina”;同时推荐播客“S的心灵课”。「关于我们」WHILE ASLEEP 主打跨文化视角下的探讨和反思,每月更新2-3期。你可以在多个泛用性播客平台关注并收听我们的节目。如果想跟主播有更多的连接和互动,欢迎评论留言或添加好友(vx: themoment321)。
Hi 大家好呀,2024 年第一期有点迟到,虽迟但到😄(抱歉这次收音设备又有点出问题,不建议开启「人声增强」,音量会忽大忽小,已经下单麦克风!下一期一定声音稳定😆)2024 年初,我新建了一个非暴力沟通社群,所以每天都沉浸在 NVC 的练习里。刻意练习为我带来很多力量,也让我更敏锐地觉察,时不时能抓住转瞬即逝的念头。比如有一天早上 Andy(我的先生)心情不好,家里气氛有些沉闷,我想去泡澡,有一瞬间我在脑袋里想「要不还是别泡澡了,他心情不好,我也不能太享受的样子」。我意识到,我仍然下意识地觉得,对方的情绪是我的责任,我有责任让他更开心或者至少不再更难过,而我习惯“负责”的方式,就是让自己也陷入对方的情绪里。当然最后我还是去泡澡了,Andy 也没有因此不开心,这纯粹是我从童年伴随长大的错误信念。以这个为切入点,我想和大家分享「非暴力沟通」第五章里的关于为自己感受负责的段落,它的标题是「从情绪的奴隶到情绪的主人」,一共分为三个阶段: 情绪的奴隶:我们认为自己要为他人的情绪负责 面目可憎:我们意识到人们要为自己的感受负责,为自己曾经压抑的需要感到难过和愤怒,但还不知道如何不带情绪地去面对他人的情绪,只是一味地捍卫自己 情绪的主人:我们可以同时同理自己和对方的感受与需要,在激起情绪反应的场景中,仍然感觉自己有选择,有出于爱和连接的选择这三个阶段在之前的播客中也提到过,这次会给大家分享更具体的例子,以及如何做情绪主人的练习。想说明的是,这是一个流程比较简单的练习,大家想尝试的话,建议找个简单的案例,不用一开始就拿原生家庭练手😆我觉得非暴力沟通和其它个人成长更吸引我的地方,就在于它提供了非常多很落地、实操的练习,同时这些练习也是走心的,是依靠身体而不是头脑的。而遗憾的是,「非暴力沟通」这本书里,其实并没有提供这些练习,导致很多伙伴看完后觉得「嗯,有道理,但是怎么用?」可能用了一次没成功,就放弃了。「非暴力沟通」英文版的编辑吕靖安女士也写了另一本书叫做「非暴力沟通实践手册」,这本书按照「非暴力沟通」的章节,每一章都提供了非常落地的练习。推荐给对练习感兴趣的伙伴。今年我在「知识星球」创建了自己的第一个收费社群, 以「非暴力沟通」的各种练习为工具,和大家一起记录、分享生活的点滴和生命的转化。如果你感兴趣,欢迎添加微信(toteachonlylove)咨询。对了,星球的名字叫 alive,来自马歇尔博士最常问的一个问题「what’s alive in us? 我们内在最鲜活的是什么?」主播介绍Sabrina全职妈妈,兼职博主/人生教练,瑜伽/正念生活践行者,最近的梦想是认证非暴力沟通培训师。公众号:Sabrina正念生活微博/小红书:sabrina0527
Hi 大家好!第九期如约而至,主题刚好接住第八期结尾时提到的「自我责任感」。(先说声抱歉,播客小白还不太会后期,特别是编辑声音,每一期声音大小好像都不一样😅收到好几个“不小心会被吓到”的反馈,明年打算好好学习。谢谢你们的耳朵!)如果说摆脱痛苦、快乐生活的秘籍就在于「对自己负责」,一点也不为过。这也是我在灵性成长道路上学习到的第一课:我总是容易被外界刺激,无法控制我的反应,期待他人来为我的感受负责,并觉得理所应当,而完全不知道,原来这样是把自己的快乐的钥匙交给了别人,我们完全可以决定自己的快乐——通过对自己负责。萨古鲁说,责任,只是意味着我们有做出回应的能力。责任不等于牺牲我们的自由;责任也不是反应,责任是自由,反应是奴役;责任也不是行动;责任也不意味着能力。「我回应的能力是无限的,但是我行动的能力是有限的。我对我所是的、我所不是的一切,对我所能做的、我所不能做到的一切,以及对我的快乐和悲伤负有百分之百的责任。我是那个决定我生命体验的人。我是我生命的创造者。」第一次读到「内在工程」关于「自我负责」的篇章,实在是醍醐灌顶,十分推荐大家阅读。最后也用萨古鲁的文字来结尾:「所以,责任不是一堂公民教育课,它是一个能让你表达你的神性的最简单的方法。灵性修持的整个目的就在于,它让你打破自己给自己设下的界限,并体验到你自己的浩瀚无垠。解除你因无明而铸造的有限身份认同的桎梏,并活出造物主赋予你本原的样子——无限的喜悦、无限的责任。」圣诞快乐,新年快乐。谢谢这一年的陪伴,希望新的一年,我们都可以拥抱责任😆主播介绍Sabrina全职妈妈,兼职博主/人生教练,瑜伽/正念生活践行者,最近的梦想是认证非暴力沟通培训师。公众号:Sabrina正念生活微博/小红书:sabrina0527大力全职打工人,运动发烧友,热爱生活与分享,正在学习非暴力沟通小红书:娜大力力
Hi 大家好呀,我们终于更新啦!过去两个月我和大力的生活重心都发生了改变,生活中有其它优先级更高的事情,于是播客空挡了一段时间。重新录起播客,确实感觉生疏,加上是讲故事的一期,后期减掉不少口癖词😆这期讲得是我和 Andy 的一次争吵,标题党了一下「婚姻危机」,是因为这次发生冲突时,六年来我第一次感觉到不愿意去主动解决我们之间的冲突,也没有任何想要主动和解的冲动,而是很想「任性」等待对方来道歉或讨好。虽然最后仍然是我主动去引导他进行对话,但经过自我同理、彼此连接后,我听到自己说,我完全愿意接受「这段关系里,我可能永远需要做主动对话的那个人」的现实。所以这一期里,你会听到我和 Andy 如何只顾辩护自己的争吵,我从被动到主动的心理转变,最后大力问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总是你去和解,你不会觉得委屈吗?」我用「自我负责」的概念回答了这个问题,大力认为这个概念帮助了她卸下很多对寻找理想伴侣的期待,希望也能启发到你。最后,播客里提到萨古鲁「内在工程」里关于「自我负责」的片段,分享在这里:最后,一个彩蛋,开头结尾的 BGM,是我和 Andy 刚开始约会时,他送给我的一首歌:)主播介绍Sabrina全职妈妈,兼职博主/人生教练,瑜伽/正念生活践行者,最近的梦想是认证非暴力沟通培训师。公众号:Sabrina正念生活微博/小红书:sabrina0527大力全职打工人,运动发烧友,热爱生活与分享,正在学习非暴力沟通小红书:娜大力力
Hi 大家好!这一期播客是关于大力最近的一次面试失败,也是大力人生中第一次体验到如此真切的失败感。就和分手一样,从不愿接受的伤心难过,到愤怒甚至敌对,从陷入和别人的比较到与自己比较,最后选择接受,就像身上两吨重的盔甲卸了下来,大力说,她从未感觉「如此自由」。我见证了整个过程,很为她感到骄傲。这些年我看到「完美主义」是如何羁绊着她,即便她已经可以看清完美主义的真实面貌,却没有力量把它从身上摘离。直到这次在外界看来并不重要的面试,终于让心灵收到足够冲击——生活总在不断为我们安排成长的机会——大力被迫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才发现,那才是自己真实的样子。播客里我引用了 Brene Brown 关于「完美主义」的定义,它不是什么,以及它是什么:完美主义不是追求卓越。完美主义追求的不是一种正常的合理的成就和成长。追求完美主义是一种防御性的行为。它是一种信念,即如果我们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看起来完美无缺,我们就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他人的指责、评判和羞耻感带来的痛苦。完美主义不是自我完善。完美主义的核心是试图获得认同。合理的奋斗关注的是自己:我该如何提升自己?而完美主义的关注点则是他人:别人会怎么想?完美主义让我们疲于应付。完美主义不是成功的关键。事实上,研究表明,完美主义不利于我们取得成就。它让我们害怕失败,害怕犯错,害怕达不到人们的期望,害怕被批评,使我们置身于良性竞争与奋斗的竞技场之外。最后,追求完美主义并不能消除羞耻感。完美主义是羞耻感强的一种表现形式。我们与完美主义做斗争,就是在与羞耻感做斗争。完美主义是一种自我毁灭和令人上瘾的信仰。在它的推波助澜下,我们形成了这样的基本思想:如果我看上去无可挑剔,把每件事都做到完美无缺,我就能消除或最大限度地减少羞耻感以及他人的评判和指责带来的痛苦。完美主义是自我毁灭,因为完美并不存在。它是一个无法实现的目标。完美主义更多的是一种感知而不是内在动机,无论我们花多少时间和精力去尝试,都无法控制感知。完美主义让人上瘾。因为如果我们总是受到评判和指责,总是感到羞耻,我们往往会认为那是因为我们不够完美。我们不会质疑完美主义的错误逻辑,而会更加坚定地追求把每件事都做得恰到好处。完美主义会使我们产生羞耻感:「这是我的错。我有这样的感觉是因为我还不够好。」和大力一起回顾这个故事,让我想起 2016 年刚加入 lululemon 时,我觉得同事们都好酷。她们无论身材如何,都透露着自信、快乐、包容和风趣。一开始,我以为是因为她们有着漂亮的纹身、擅长各种运动、会搭配好看的服饰、她们有脐环鼻环、喜欢跳舞、吃健康的食物、有很多朋友…… 后面我才发现,她们很酷,是因为她们真实,卸下所有装饰后,她们仍然是鲜活、有趣、真实的灵魂,她们从不掩饰自己的脆弱,她们会大笑自嘲,她们拥抱失败,拥抱一切不完美,在我眼里,她们却活成了我想要的完美的样子。我这才明白,完美是个大骗子,它根本不存在。录这期播客,除了想和大家分享大力的故事,同时也想分享,面对生活中的各种体验,我们如何反思、如何从中更多的认识自己、提炼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信念。希望我们都可以把失败当做一份礼物。ps,聊到最后,我突然哭了🤣BGM片头 Let Your Soul Glow (Soul Soundtracks)片尾 She Bangs the Drum by The Stone Roses主播介绍Sabrina全职妈妈,兼职博主/人生教练,瑜伽/正念生活践行者,最近的梦想是认证非暴力沟通培训师。公众号:Sabrina正念生活微博/小红书:sabrina0527大力全职打工人,运动发烧友,热爱生活与分享,正在学习非暴力沟通小红书:娜大力力
Hi 你好呀,第六期播客主题大概是宇宙给我安排的命题作文,有时候我们会经历一些莫名其妙、无法解释的事件,或者「生活你这是故意整我的吧」的事件。无论怎样,我都很相信,一切经历都在试图教会我们一些什么。而且,如果我们学不会,生活还会再安排。七月底我去菲律宾锡亚高岛旅行——这是我和 Andy 曾经想办婚礼和搬去生活的小岛——疫情后第一次回岛上,非常期待。没想到,第一天我就摔破了腿,在岛上的诊所缝了一针。第二天,我的右膝盖肿得像一个大馒头,完全看不见膝盖骨,需要止痛药才能拖着腿勉强走路。岛上的医疗条件让我心慌,加上右腿的疼痛,我开始被焦虑困扰,过度解读生活里发生的一切事情。比如第二天早上我们被锁在了卫生间,第三天 Pete 高烧,第四天晚上打雷、整个房子都在晃,第六天晚上我带 Pete 坐船回酒店,小船却在漆黑的海中央停了下来,第七天去拆线却发现伤口感染……总之,我已经很久没有这样持续的焦虑了。当然,这 10 多天里,虽然焦虑一直在堆积,我也很努力地用各种方式「心理急救」,这个假期也有很多美好时光。Sadhguru 说,你经历的事情越糟糕,你越应该获得智慧。我常年印在脑海里的一个问题是:生活在试图教会我什么?冷静下来,我开始看见这段经历为我创造的机会,让我更深刻的了解自己。这次甚至动摇了我的一些信念,但都是好事,新的视角永远能带来更多的醒悟。除了这次的「糟糕」体验,也想和大家分享,这个过程中,我不断帮助自己保持稳定、回归内心的正念练习。我们把正念带入生活,不是指再也不会犯傻受挫、悲伤难过,而是我们如何从中恢复、以及如何更积极地回应生活。最后想说,生活越是莫名其妙,越是有迹可循。带着好奇、谦虚去看待发生的一切,总能学到点什么!最最后,感谢大力在关键时刻总能接住我♥️— 录播客时还在感冒鼻音非常重的Sabrina主播介绍Sabrina全职妈妈,兼职博主/人生教练,瑜伽/正念生活践行者,最近的梦想是认证非暴力沟通培训师。公众号:Sabrina正念生活微博/小红书:sabrina0527大力全职打工人,运动发烧友,热爱生活与分享,正在学习非暴力沟通小红书:娜大力力
Hi 大家好呀!这次主题,是受到我最近在上的一个非暴力沟通课程所启发:如何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疗愈与和解。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感觉自己完全变成了「门外汉」,即便很熟悉非暴力沟通的语言,却无法用这样的方式说话。比如,我了解到「道歉」是一种暴力的行为。马歇尔博士在书里写到「可悲的是,收到抱歉的人通常都很喜欢抱歉——他们沉迷于这种文化中:他们想要道歉的那个人不好过,想看到道歉的人充满自我厌恶。我发现的真相是,经历过真切伤痛的人永远不会道歉,也不想得到道歉。……道歉基于道德评判,是我做错了,应该为此遭受痛苦——我甚至应该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而厌恶自己。」课程过半,我才开始理解这个几乎全新的概念,然后它就像是一束光,照进我心里某个黑暗的房间里,现在它越来越亮,房间里住着的「内疚、羞愧、愤怒」被看见、被关爱,很疗愈的过程。所以课程还没上完,就热切地想要分享给大家。很期待听到你的回应!*BMG 来自马歇尔博士的弹唱 I Wish I Could Remember关于本次主题对应的非暴力沟通理念:人们的所有行为都是为了满足需要,无论有意识或无意识;人们都在自己的意识范围内用最好的方式满足自己的需要;人类是相互依存的;别人的言行和选择是一种外在刺激,不是引发我感受和需要的直接原因。关于「意图与影响」:我们的意图和意图产生的影响之间,可能会产生或大或小的差距。在和解时,当我们说「这不是我的意思」时,我们把焦点聚集在自己身上,希望对方来理解我们,而忽略了对方感受到的真切影响。「我们倾向于通过自己的意图来看待自己,但这对别人来说,是不可见的;同时我们主要通过行为来看待他人,这对我们来说,就是可见的,因而我们面临的现实就:误解和不公平是当今世界的秩序。」—— John G. BennettAya Caspi 老师课程中提供的「疗愈与和解」的步骤:理解自己造成的影响承认责任哀悼邀请对方看见自己共创请求*「非暴力沟通实践篇」P193 页中,马歇尔博士也提供了「疗愈与和解的四个阶段」情绪自由的三个阶段(可参见「非暴力沟通」P117)情绪奴隶面目可憎情绪的主人播客里提到的资源:「疗愈与和解」课程,可在微信搜索「NVC 中文网」了解 Aya Caspi 老师的课程「非暴力沟通实践篇」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其中第三章讲述如何修复、疗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两段详细的角色扮演记录,非常推荐感兴趣的大家阅读最后,欢迎预约 Sabrina 的教练服务主播介绍Sabrina全职妈妈,兼职博主/人生教练,瑜伽/正念生活践行者,最近的梦想是认证非暴力沟通培训师。公众号:Sabrina正念生活微博/小红书:sabrina0527大力全职打工人,运动发烧友,热爱生活与分享,正在学习非暴力沟通小红书:娜大力力
Hi 大家好!我是 Sabrina。隔了快一个月,才更新第四期节目,因为上一次的录制中,大力绷不住突然哭了,她告诉我,其实从一起录制播客开始,她就感到很大压力。于是我们停止录制,转而有了一段非常触及心灵的对话,我用教练的方式,帮助大力探索到这份压力背后的限制性信念,我们也相拥而泣,感恩彼此在自己的生命中存在。后来大力去和妈妈旅游,刚好给了我时间思考,如何把这段对话变成这一期播客的主题,因为我们都觉得很值得分享。播客里我提到一个概念 Spiritual Partnership,来自灵性导师 Gary Zukav 的一本书。作者说:友谊是一种过时的、老旧的关系,它是爱的自然表达,服务于那些向外追求力量的人类,友谊里的互动,是源于需要与他人合作以实现个体无法完成的目标。朋友们互相期待彼此可以帮助自己逃避无力感的痛苦,他们在悲伤中互相支持,也会庆祝彼此的成就,但不会审视他们悲伤和幸福的内在原因。灵性伙伴关系则是为了彼此内在的成长而存在,服务于向内找寻力量的人群。它的存在是为了向对方提供了解和疗愈自己的机会,去看到自己爱和慈悲的一面。同样的情况,灵性伙伴会用心看到对方的痛苦,给与陪伴,问一些启发性的问题,比如,当这些发生时,你真正的渴望是什么?内心有什么恐惧被触动了?本期播客里,也许会对你有启发的还有:一个房子和一堆木头的比喻:假设有一堆木头在你的房子面前,你需要把它们搬到屋后面。有的人看见这堆木头,会自然地开始计划怎么搬运;有的人,比如缺乏自信、自我怀疑,当看见这堆木头时,就会喘不过气,感觉到不真实的压力,会觉得不可能完成。通过教练方式引导大力面对自己的恐惧:S 带大力回顾生活里曾经取得的成功,去探索成功背后的价值观和品质,让大力能客观看到,面前的压力是否真实,再做出有觉知的选择「灵性伙伴关系」对我们俩的生活的影响:拥有愿意一起成长、面对恐惧的伙伴,是非常幸运事情;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因为我们拥有丰富的内在资源,我们对其他人更要抱有慈悲心 ps, 欢迎预约 Sabrina 的教练服务主播介绍Sabrina全职妈妈,兼职博主/人生教练,瑜伽/正念生活践行者,最近的梦想是认证非暴力沟通培训师。公众号:Sabrina正念生活微博/小红书:sabrina0527大力全职打工人,运动发烧友,热爱生活与分享,正在学习非暴力沟通小红书:娜大力力
Hi,第三期来啦。在开始介绍节目前,我想先介绍 BGM,仍然来自马歇尔博士的弹唱,这首歌叫做 Grandma and Jesus(祖母和耶稣)。在「非暴力沟通」后记里,马歇尔博士分享了祖母的一个故事。他的祖母是非常充满慈悲心的人,即便家境窘迫,也仍然留出一间屋子,来收留任何需要住所和食物的人。故事讲的是关于一个男人来到祖母家乞讨,祖母把他请进厨房,问他叫什么名字。「我叫耶稣。」男人答道。「那你姓什么?」祖母问。「我叫主耶稣。」(祖母的英语不是很好,这个男人称自己为 Jesus the Lord,祖母从那之后一直称呼他「主先生」。)接着,祖母问他是否有住处,他说没有。祖母问「那你今晚住哪儿呢?外面很冷呀。」「我不知道。」祖母问「那你要住在这里吗?」于是,他一住就是 7 年。这首歌的歌词(44:38):一天,一个名叫耶稣的男人徘徊到祖母家门口。他要了一点吃的,但她给得更多。他说他叫主耶稣;她没有向教廷核实他的身份。他一住便是许多年,与很多无家可归的人一样。正是以犹太人的方式,她教导了我耶稣的箴言。如此珍贵,铭记耶稣的教诲:「为挨饿的人喂食,为生病的人治疗,然后得以安息。若你能跳舞就别走路;将家筑成一个温暖的巢。」正式以犹太人的方式,她教导了我耶稣的箴言。如此珍贵,让我铭记耶稣的教诲。马歇尔博士认为祖母活出了非暴力沟通的精神,她从未想过这个男人是什么样的人,否则她可能会把这个人当做疯子赶走。但祖母听到的是对方的感受和需要。如果有人饿了,她就拿吃的;如果有人无家可归 ,她就给他们一处地方睡觉。这一期播客里,我们分享了非暴力沟通里一个很基础很简单的练习——同理聆听。希望我们都能真正听见彼此、看见彼此,而不是当我们面对面的交谈,也活在自己的脑袋里。Happy listening!内容时间线0:49  过去两周,大力在生活中践行的 NVC 故事5:57  S 的 NVC 故事11:47 什么是真正的同理心?它为什么这么难?S 练习同理心的旅程17:02 Brene Brown 的定义,同理心不是和事件连结,而是和事件背后的感受连结18:26  「让沟通更有温度」里关于同理心的比喻23:10 同理聆听练习演示(回述)34:48 同理聆听练习演示(猜测感受与需要)39:54 同理别人的前提是先同理自己,那如何更加了解自己的“岛屿”呢?主播介绍Sabrina全职妈妈,兼职博主/人生教练,瑜伽/正念生活践行者,最近的梦想是认证非暴力沟通培训师。公众号:Sabrina正念生活微博/小红书:sabrina0527大力全职打工人,运动发烧友,热爱生活与分享,正在学习非暴力沟通小红书:娜大力力最后,Sabrina 每周一晚 8:45 会在线上带一节冥想+非暴力沟通练习的课程,五月我们练习主题就是「同理聆听」,感兴趣的话,欢迎扫码报名。
更新啦!我和大力想先感谢大家的支持,200 个订阅,近 1000 播放,除了开心,我们还感到满足和充满希望,满足了我们对贡献、使命感和连接的需要♥️这期播客里,你会听到一个困扰了我一年多的「卡点」。从认真思考这个问题,到最终录制播客,花了大约两个月的时间,我才敢分享这段心路历程。我很喜欢做这样的「自我剖析」。经常有人问,你是怎么做的?是什么推动你这样向内看?这期节目里,我分享了自己如何自我剖析和自我关怀。这背后的动力,大概是对自己作为人的无限好奇,以及对人性善良的那一面的无限信任。10 年前,我觉得我是我,其他人是其他人,世界与我无关,我不重要,要很努力才值得被看见。通过瑜伽开始向内探寻的道路,慢慢地我有了新的信念:我很重要,和身边的每个人一样重要,要努力去连接,去爱,因为每个人都值得。坚定这个信念的过程,就是不断的自我剖析、觉察、关怀。如果你想看到我过去几年写下的故事,欢迎去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翻看我过去的文章。Happy listening!内容时间线0:43 「新传统」—— 分享我们在生活中的 NVC 实践或故事6:45 面对美丽、年轻、内容优质的身心灵女性博主,S 会感到失落9:40 用 NVC 的方式察觉情绪感受、观察身体感受、看到内在评判,进而找到自己内在真正的需要,以及需要背后隐藏的「信念」13:32 第一层「信念」 —— 我不允许自己犯错17:35 第二层「信念 」—— 漂亮女性就是花瓶、年龄越大就应该越优秀23:17 系统层面的制约 —— 站在他人的对立面,很难庆祝他人的成功30:03 自我关爱第一步 —— 移除限制性「信念」36:04 自我关爱第二步 —— 主动连结主播介绍Sabrina全职妈妈,兼职博主/人生教练,瑜伽/正念生活践行者,最近的梦想是认证非暴力沟通培训师。公众号:Sabrina正念生活微博/小红书:sabrina0527大力全职打工人,运动发烧友,热爱生活与分享,正在学习非暴力沟通小红书:娜大力力ps, 播客中提到的「感受需要词汇表」,我们手头暂时只有英文的,这里分享的,是来自「让沟通更有温度的作者」Alice Sheldon。以后有时间,我们翻译一版中文的分享给大家。当然,你也可以在「非暴力沟通」这本书里找到中文的感受需要词汇表。pps, BMG 仍然来自马歇尔博士的弹唱 See Me Beautiful。希望我们都能看到彼此人性最美的一面。See me beautiful, look for the best in meThat's what I really am and all I want to beIt may take some timeIt may be hard to findBut see me beautifulSee me beautiful, each and every dayCould You take a chance?Could You find a way?To see me shining throughIn every thing I doAnd see me beautifulSee me beautiful, look for the best in meThat's what I really am and all I want to beIt may take some timeIt may be hard to findBut see me beautifulSee me beautiful, each and every dayCould You take a chance?Could You find a way?To see me shining throughIn every thing I doAnd see me beautiful ♥️
回顾过去几年我的成长,读书和听播客绝对是最滋养我的事情。做博主这些年,对文字越来越热爱,每次决心拍视频,都半途而废,但又想输出更系统、更有深度的内容。想来想去,播客再适合不过了。于是在这个雾霾大风柳絮轮番上阵的北京春天,我和好朋友大力,坐在我们家卫生间的地板上,录完了第一期播客。播客的名字叫做「S的心灵课」,灵感来源于一本我很感恩的书——「妈妈的心灵课」。这本书几乎是新手妈妈必备,安抚很多在月子里时不时怀疑自己、偷偷流泪的新手妈妈。「心灵课」这三个字印在了我的心里,读书的过程就像是被温柔地抱持,我的脆弱完全被看到,同时又鼓励我看到自己是平凡的但也充满勇气,做一个「足够好」的妈妈就够了。这也是我想通过播客传递给大家的感觉:这是一场心灵层面的交流,我看到你我的脆弱,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如何邀请勇气和脆弱并存,勇敢前行。在「S的心灵课」里,我会分享过去近 10 年,我在自我成长道路上的摸爬滚打,和一些成功的故事。话题主要会围绕非暴力沟通、正念、瑜伽的练习,也许会邀请其它嘉宾,也许是我一个人。这是我种下的一颗种子,我也很期待,它会结出什么样的花儿。第一期的内容,献给近两年最滋养我的非暴力沟通(NVC)。我想和你分享,非暴力沟通远不止是一种「沟通方式」,它是一种精神,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灵性练习。创始人马歇尔博士曾经说,他自己也不喜欢「非暴力沟通」这个名字,因为它只告诉人们 NVC 不是什么,而没有定义 NVC 是什么。NVC 也被称为爱的语言、生命的语言、长颈鹿语言,但只有「非暴力沟通」这个名字广为流传。如果你对上面我所讲述的感到困惑,我想再做个类比。在我看来,NVC 就像瑜伽的传播一样。瑜伽刚来到大众市场时,大家只看见了它锻炼身体、释放压力的功效,而完全没看到瑜伽是一门哲学。可在练习瑜伽的过程中,一定有某个瞬间,你突然进入某种身心合一的时刻,被感动、被震撼、被爱着,从那开始,你深信瑜伽不止是体式。印度瑜伽士 Sadhguru 说,「即便你开始练习瑜伽是不小心搞错了,你也会从瑜伽中受益。」NVC 也是一样。初学者只看到它「提升沟通表达」、「如何让别人听你的话」、「高效沟通」等功效,练起来和瑜伽一样,刚开始别扭极了,慢慢地有一次两次成功的经验(当然也很容易放弃),忍不住去继续尝试、分享。也会在某一刻,你会发现非暴力沟通带给你的,是自己内在的改变,和说什么样的话,关系不大。马歇尔博士说,「即便我们在培训中并不提及 NVC 灵性的一面,人们仍然会被 NVC 的练习所吸引。即便他们机械式地练习 NVC,他们也会开始体会到自己与他人之前微妙的变化,是他们此前不曾有的体验。这样,人们最终会走向 NVC 的灵性层面。」我被 NVC 深深吸引,也是因为它的灵性层面,和我过去的瑜伽、正念、领导力的习练完全契合,并且帮助我更深刻更直接地面对自己、面对和他人的关系、面对冲突。而我也一次又一次地在教练对话中看到,当我引导客户找到自己内在的需要时,他们肩膀放松了、眉眼柔软了、心打开了。每次我问他们,你现在是什么感受?无一例外,他们说「我感到难过,但不再愤怒了。」马歇尔博士说,当我们和自己内在真实的、未被满足的需要连接时,内在会升起一份自然的悲伤,他称之为 sweet pain(甜蜜的痛苦),而不再是 suffering(受苦)。我想这是因为,在这样的时刻,我们看到了自己受伤的内在小孩,我们蹲下来和 ta 呆在一起,我们知道自己不需要做什么,只需要关爱 ta、陪伴 ta。自然,我们会充满爱。我很确信,非暴力沟通会伴随我的人生,它也会成为我完成使命的道路。不对,大概说反了,是我会成为非暴力沟通服务世界的工具。我会活出它的样子。第一期播客录得有些「简陋」,收音、剪辑、内容编排都还有待提高,忍不住马上和大家分享,未来再一点一点打磨吧。内容时间线01:21 我们开启 NVC 学习的过程03:35 对我们来说 NVC 是什么05:22 大力分享参加 NVC 工作坊的感受08:02 S 分享参加 NVC 工作坊的感受12:35 NVC 和马歇尔博士的故事18:57 在生活中运用 NVC——自我连结20:32 大力的 NVC 小故事——小红书笔记违规27:50 S 的 NVC 小故事——面对爸爸对间歇性断食的质疑37:03 灵魂拷问1——What’s alive in you?40:36 灵魂拷问2——How can we make life more wonderful for you and for me?ps, 开头结尾的吉他弹唱,来自非暴力沟通创始人马歇尔博士,他是一位喜欢在培训时唱歌的老爷爷。这首歌也是非暴力沟通这本书里最打动我的,在中文版第6页,名为「馈赠」。主播介绍Sabrina全职妈妈,兼职博主/人生教练,瑜伽/正念生活践行者,最近的梦想是认证非暴力沟通培训师。公众号:Sabrina正念生活微博/小红书:sabrina0527大力全职打工人,运动发烧友,热爱生活与分享,正在学习非暴力沟通小红书:娜大力力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