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聊健康Talk

e聊健康Talk

心情急救術大公開,情緒CPR幫你扶一把ft藍素禎(華心基金會總幹事、張瓈文(華心基金會心理健康急救專案經理、諮商心理師)

在現代社會裡,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不亞於身體健康。當有人突然倒下時,我們會想到 CPR(心肺復甦術),那麼如果身邊的人情緒崩潰、陷入焦慮或憂鬱時,我們能做些什麼呢?這時就需要「心理健康急救」——被稱為「心理版 CPR」的行動。它並不是要你成為專業醫師,而是教我們在第一時間伸出援手,懂得如何傾聽、陪伴,並引導對方尋求適合的幫助。這次的分享,將帶大家認識心理健康急救的核心概念,學習簡單卻關鍵的五大行動,並了解台灣當前心理健康的挑戰,讓人人都能成為彼此的支持者。

10-02
24:03

孩子長不高又很胖?小時候胖不是胖?搞懂生長激素與骨齡秘密ft邱巧凡醫師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內分泌暨遺傳科主治醫師 )

孩子長得慢又容易胖,是很多爸媽頭痛的問題。到底肥胖會不會影響長高?孩子長不高是營養不夠,還是身體出了狀況?我們特別請到邱巧凡醫師,來聊聊孩童肥胖和身高發育的問題,分享最新研究和實用照護小技巧,讓爸媽知道如何幫孩子健康長高。

09-25
13:40

想當父母必看!專家解析試管嬰兒流程、成功率與注意事項,讓助孕路更安心ft 謝耀德 國泰綜合醫院婦女醫學部主治醫師

晚婚、晚育或生育困難,讓越來越多家庭選擇試管嬰兒助孕。從促排卵到胚胎植入,過程不僅考驗醫療技術,也需要心理調適與生活配合;透過專家解答,我們帶你快速了解試管嬰兒的流程、成功率及注意事項,幫助準備嘗試的夫妻做好準備。

09-18
21:40

心臟硬化隱形威脅!什麼是心臟類澱粉沉積症?ft 郭志東 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

近年來,心臟類澱粉沉積症逐漸受到醫界重視。因為它的症狀和心臟衰竭非常相似,許多患者往往在病情嚴重時才被確診,導致錯失最佳治療時機。今天特別邀請到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郭志東,來為我們解析這種罕見卻嚴重的疾病。

09-11
12:54

孩子近視止不住?眼科醫師教你如何守護視力!記住853240通關密語ft.王孟祺醫師 (眼科診所院長)

隨著3C產品使用年齡層下降與課業壓力增加,兒童近視問題日益嚴重,甚至有低年齡孩童近視度數快速飆升,影響終身視力健康。如何有效控制近視,成為家長與醫師共同關注的課題。本次專訪特別邀請眼科醫師王孟祺,解析兒童近視的主要成因、醫學控制方法與日常護眼重點,幫助家長把握黃金治療期,守護孩子的清晰視界。

09-04
21:57

反覆發炎、腫痛難耐?這可能不是單純的青春痘ft 廖怡華 臺大醫院皮膚保健及外科主任

許多人以為反覆冒出的「痘痘」只是青春期常見的問題,卻忽略了它可能是另一種棘手皮膚病——化膿性汗腺炎,這種疾病常被誤認為青春痘而延誤治療,不僅疼痛、反覆發作,嚴重時更可能留下疤痕或造成生活困擾,因此,正確認識、及早就醫,是改善病情的關鍵第一步。今天我們就來請教臺大醫院皮膚保健及外科主任廖怡華醫師。

08-28
12:58

胸痛不一定是心臟病,小心主動脈剝離!ft 簡韶甫 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

近年有許多名人因為主動脈剝離離世,像是藝人小鬼、唱紅《外婆的澎湖灣》的歌手潘安邦、前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以及前交通部長郭瑤琪等,都是因主動脈剝離猝逝。常聽到患者因搶救不及,在很短的時間內便猝死了,同時這個疾病也不都是老年人的專利,而是有年輕化的趨勢,今天特別來和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簡韶甫醫師聊一聊這個議題。

08-21
09:32

安眠藥迷思破解,精神科醫師詳解依賴、傷害與安全用藥指南 ft 楊聰財醫師

許多人對安眠藥存在誤解,常擔心服用後會產生依賴或對身體、大腦造成嚴重的傷害,因此寧可忍受失眠,也不輕易使用藥物;此外,也有人誤以為安眠藥會讓睡眠品質變差,或是吃了隔天會無法清醒,這些偏見往往阻礙了正確且安全的用藥觀念。所以,今天特別來請教精神科醫師楊聰財關於安眠藥的議題。

08-14
12:05

把蟑螂沖馬桶=放生牠回家!你可能正在養更多蟑螂,小心牠回來報復你

你是否也發現,最近家裡的蟑螂突然變多了?夏季正是害蟲活動的高峰期,四處亂竄的蟑螂不僅令人作嘔,更讓人防不勝防、心驚膽跳。為了趕緊擺脫這些不速之客,不少人會選擇把抓到的蟑螂直接沖進馬桶,以為眼不見為淨、一次解決——但你知道嗎?這麼做其實大錯特錯! 也可以用看的 https://www.ttvc.com.tw/a-49299.html

08-08
07:52

父親節快樂!!守護爸爸的下半人生,專家解讀晚期攝護腺癌存活率與生活品質的兩大關鍵ft. 黃玉儀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核子醫學科主任)

前美國總統拜登公開罹患攝護腺癌,引發全球關注男性健康。全台每年大約有9,000人確診攝護腺癌,死亡率居高不下,其中一個原因是3成病友確診已晚期合併癌轉移,當荷爾蒙療法和化療失效,不但常因癌症轉移至骨骼造成劇烈疼痛、影響生活之外,還可能面臨無藥可用窘境。今天特別來和和信治癌中心醫院核子醫學科黃玉儀主任聊一聊。

08-07
13:06

奇癢無比、夜夜難眠!專家揭開異位性皮膚炎真相與治療觀念ft 朱家瑜醫師(臺大醫院皮膚科教授)

異位性皮膚炎不只是簡單的皮膚癢,更是一場與身體、情緒與生活品質搏鬥的長期戰役。反覆發作的紅腫、滲液、抓破流血讓不少病友夜夜難眠,身心俱疲。民間流傳不少迷思,例如「幾次治療就能根治」或「沒症狀就不用治療」,反而讓病情反覆難癒。我們特別邀請臺大醫院皮膚科朱家瑜教授,來為大家釐清錯誤觀念、掌握正確治療原則。

07-31
10:58

2025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藥師教你自我健康照護,遠離慢性病,打造幸福健康老年生活ft 王明媛 (台北市藥師公會常務理事兼發言人)

2025年是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的第一年,每5人就有1人超過65歲,隨之而來是醫療及照護的沉重負擔,因此,本集特別邀請台北市藥師公會常務理事兼發言人王明媛藥師,告訴大家要如何自我健康照護,減少慢性病對健康的危害,才能健康的老化。

07-24
15:50

逆轉代謝症候群,別讓三高上身,尤其是這幾個族群,更要特別注意!ft陳建銘醫師

代謝症候群是現代人常見的健康問題,主要由5項危險因子組成,包含三高(血壓偏高、血糖偏高、血脂偏高)及二害(腰圍過粗、好的膽固醇不足),若出現3至5項異常者,即為罹患代謝症候群,其中只有腰圍從外觀就能判斷是否異常,發現自己疑似罹患的帶血症候群,千萬別置之不理,一定要積極應對,才能遠離健康威脅。

07-17
08:05

死亡率高、惡性強,三陰性乳癌病友看見曙光!ft 侯明鋒 高雄市乳癌防治衛教學會理事長

高風險性早期三陰性乳癌過去僅有化療選項,如今健保首度納入PARP抑制劑與免疫藥物輔助治療,為近20年來首次重大突破,象徵台灣乳癌治療正式接軌國際。今天就來和高雄市乳癌防治衛教學會侯明鋒理事長聊一聊這個議題。

07-10
10:02

連8年奪冠!地中海飲食再登「全球最佳飲食」寶座,你吃對了嗎?----李政純主編

美國權威媒體《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U.S. News & World Report)自2010年起,每年針對多種飲食法進行綜合評比,2025年已是這項年度評估活動的第15屆。今年,地中海飲食法再度脫穎而出,連續8年被評選為「年度整體最佳飲食」,以其營養完整性、健康效益及長期可行性穩居榜首。 地中海飲食法以其多樣性和健康益處聞名,對心血管健康、腦部功能和壽命延長有許多科學支持。但近年來,地中海飲食法也逐漸成為減重策略中的新星,其特色的飲食結構不僅能促進健康,更能幫助人們以自然的方式達到體重管理的目標。

07-03
15:01

高血壓、肥胖、代謝異常恐引爆心腎危機!不可忽視的健康警訊ft 郭志東 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

現代人長期處於高壓、久坐、飲食不均衡的生活模式中,三高、肥胖與代謝異常問題越來越普遍,進一步威脅心臟與腎臟健康,如果未及早察覺與管理,CKM症候群恐會埋下慢性病與猝死的危機,什麼是CKM症候群?今天就請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郭志東醫師帶我們來認識這項與健康息息相關的新警訊。

06-26
12:57

情緒失控被束綁、接連墜樓悲劇,醫師呼籲正視神經多樣性,而非只是貼標籤ft甄瑞興 亞東醫院神經醫學部中心主任

近日桃園一名小二男童疑因情緒不穩、出現暴力行為,竟遭學務主任以束帶綁在椅子上,引發社會熱議;另外,新北市某國中在半年之內,接連發生3起學生墜樓事件,其中有兩名學生疑似罹患憂鬱症。接連不幸事件凸顯學校與家庭在處理青少年情緒與行為問題時,仍缺乏系統性的認識與支持。今天就來和亞東醫院神經醫學部中心主任,同時也是台灣青少年神經多樣性行動協會籌備會召集人甄瑞興醫師聊一聊。

06-19
12:22

為什麼你總是心情低落?答案可能藏在腸道裡ft蔡英傑 教授

你是否常覺得情緒低落、壓力大,但是卻找不到原因?其實問題可能就藏在你的腸道裡!因為當我們的腸道菌相失衡,不僅可能引發慢性發炎、免疫異常,甚至讓你變得焦慮、容易疲倦;根據研究指出,腸道與大腦之間有「腸腦軸線」,菌相狀態會影響神經傳導物質的分泌,牽動壓力反應與代謝效率!

06-12
10:27

外食族不傷腸!營養師教你1124守則,輕鬆養好腸道ft周佑庭營養師

你是外食族嗎?經常三餐在外,總擔心吃得不健康、腸胃出問題?本集邀請營養師告訴你:其實外食也能吃得安心又顧腸道!從餐點選擇、小菜搭配到吃飯順序,只要掌握幾個關鍵原則,就能大幅改善腸道環境,減少便祕、脹氣等困擾。快來一起學會如何聰明吃、健康吃!

06-05
11:40

<端午節快樂>粽子吃多了,肚子還好嗎?從便秘到大腸癌,傾聽身體發出的警訊

便秘已悄悄成為國人健康的隱憂。調查指出,台灣學齡兒童中有高達32.2%曾出現便秘情況,平均每3名孩童就有1人受到影響,且女生發生率明顯高於男生。成年族群也難以倖免,便秘盛行率約落在15%至25%之間,隨年齡增長問題更加嚴重,65歲以上長者中更有近4成長期受排便不順所苦。台灣腸道醫學會秘書長李柏賢醫師指出,慢性便秘不只是生活上的困擾,若長期未妥善處理,還可能引發痔瘡、腹脹、食慾不佳,甚至影響心理健康與整體生活品質,應引起大眾高度警覺。

05-31
10:46

Recommend Chann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