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生命的觸動》每日靈糧
《生命的觸動》每日靈糧
Claim Ownership

《生命的觸動》每日靈糧

Author: GOOD TV

Subscribed: 136Played: 1,623
Share

Description

讓金鐘美聲黃介文,每天伴您線上聽靈修~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594 Episodes
Reverse
能夠對彼此負責的關係是美好的關係,能擁有這樣的關係是人生莫大的祝福。聖經中有許多美好的榜樣:耶穌向父神負責(約翰福音8章28-29節)、教會順服基督(以弗所書5章24節),保羅也覺得應該要向安提阿教會交代(使徒行傳14章27節)。當我們有人可以分享失敗、軟弱、成功和渴望時,我們會在幾個方面受益。 首先,互相問責能幫助我們培養責任感。此外還能激勵我們作個誠實正直的人,不致於做錯誤的決定。此外,常常自我檢視,就會要求自己誠實、謙卑。 問責夥伴能清楚看見我們的軟弱,因此能提出勸告、鼓勵,或是出於愛心的提醒。我們希望生活中找到這樣的夥伴,但這樣的人必須是聖靈充滿,能夠給我們敬虔的建言。同時,我們也希望他能照我們的本相愛我們、接納我們,並且勇敢面質的人。 這樣的人要去哪裡找?也許就在教會裡,或者是你的朋友當中。今天就開始禱告,求神賜給你一位能夠對彼此問責的好夥伴,也求神幫助你成為別人這樣的夥伴。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0912∣禱告的大能

0912∣禱告的大能

2025-09-1105:01

我們看了以利亞多麼勇敢地挑戰巴力的先知,而今天的經文則是聚焦在約沙法王身上,他得知大軍來襲,就尋求神的引導與力量,並呼籲全國百姓一同尋求神。他們的榜樣教導我們,大有能力禱告,需要具備什麼條件:倚靠神以色列百姓的禱告流露對主耶和華極深的倚賴。他們知道靠自己無法得勝,因此求神親自介入。專注於神的計畫即使承受極大壓力,甚至面臨失去性命的危險,以利亞仍堅持照著神的方式行事(列王紀上19章1-2節)。約沙法號召全國百姓禁食禱告,同心尋求主的心意。以利亞和約沙法都是向神尋求對策,也都有明確的目標,最後才得以成功克服艱難。動機純正兩位領袖的意念都是以神為中心,也都是以完成神的旨意為目標。相信神的信實兩個人都毫不猶豫地在眾人面前祈求神幫助,以利亞求神考驗450個巴力先知;約沙法則是吩咐以色列全國上下同心禱告。 如果你覺得自己的禱告似乎沒什麼果效,求神幫助你效法以利亞和約沙法的榜樣,並且預備好看見神的回應。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神給我們每個人特權,可以為一切所需要向祂求。更可貴的是,祂應許必定回應我們的祈求。此外,神也鼓勵我們為別人代求。聖經說:「義人祈禱所發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雅各書5章16節) 若希望禱告大有功效,首先,我們必須接受神預備的救恩。得救以前,我們是不義的,在神的審判之下。然而,因信靠耶穌,我們成為新造的人,成為聖潔。 第二,我們的禱告必須符合祂的旨意。 我們看以利亞的例子,耶和華吩咐以利亞去擊敗並羞辱邪惡的亞哈王和四百五十位巴力先知。這是一場屬靈爭戰,要證明究竟誰才是真神:是巴力?還是以色列的神? 以利亞手上的武器,就是他明白天父的計畫,以及屬神的先知禱告所擁有的權柄。他在敵人面前,公開地求耶和華顯明祂自己,這樣的禱告完全符合神的心意(出埃及記7章5節;列王紀上18章37節)。百姓看到神回應以利亞的禱告,就大聲說:「耶和華是神!」(39節) 你是神的兒女嗎?如果是,只要你的祈求合乎神旨意,你的禱告就充滿屬天的能力。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身心疲憊,往往是因為行程太滿、責任太多。但天父不希望我們過這樣的生活。祂為跟隨祂的人所預備的,是截然不同的生活,並且應許要使他們重新得力。 等候耶和華的人,必得著祂超自然的活力。聖經甚至說,這種活力比年輕人的體力和耐力更勝一籌(以賽亞書40章29-30節),我們可能會認為,要得著這樣的力量,可能得加快腳步,跑快一點。但事實恰恰相反。神要我們放慢腳步,更多仰望祂、尋求祂的指引,禱告祈求祂賞賜力量完成祂要我們做的事。順服神的人,神在他裡面和透過他所要成就的,絕對不是人的邏輯所能理解的。神的靈宛如強勁又清新的風,能使我們如鷹展翅上騰(詩篇103篇5節)。 下一次當你感到精疲力盡,建議你花一些時間將目光轉向主。然後問自己:你是與主同行,還是已經跑在祂的前面?讓你的步伐與祂對齊,祂要你休息你就安靜,這樣,你就能領受祂要賜給你的活力,因為神樂意賜力量給行在祂旨意中的人。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一個決定都像站在十字路口,我們必須選擇要往哪個方向。我們若不尋求耶穌的帶領,一股腦兒地往前衝,最後走上的道路,很可能帶來後悔與痛苦(馬太福音7章13-14節)。雖然主非常樂意為我們指引方向,但祂的時間和方式,往往和我們期望的不同。 有時候,祂很希望我們能定睛在祂的身上。凡事順利的時候,我們可能不會想到神;反而,不確定的情況,會像磁鐵一樣,把我們吸回到祂面前。當我們的腳步與神對齊,順服聖靈而行,我們的耳朵就能聽見祂的聲音。 我們的等候期,其實就是神的預備期,祂可能正在協調諸事與祂的旨意配合。有時候,祂必須先在我們裡面動工,我們才能承擔祂未來的計劃。等候能使我們的靈命更加堅固,若是神每次都立刻指明方向,我們就沒有機會操練信心。 倘若你不能耐心等候,跑在神的前面,很可能會偏離祂的旨意,錯過祂的祝福。但如果你願意等候,直到祂清楚指引方向,就能滿有確信行在祂的平安中。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你在聽一個人說話時,會從哪些方面判斷他說的話究竟是真是假?通常,我們會根據對方的經歷來評估他所說的話,如果覺得他的某些觀念或想法太浮誇,就會直接忽略。因此,聽到保羅在談論神的恩典夠用時,我們可能會想:「他有資格說這些嗎?」然而,從聖經的記載和使徒保羅的人生,我們可以很肯定地說:「他絕對有資格。」   保羅曾經在他的見證裡,提到他遭遇過許多艱難(哥林多後書11章22-28節)。他下監牢、受鞭打、遭威脅、被石頭打、遇海中的危險、盜賊的危險。不僅如此,還有一根「刺」,加在他的肉體上(12章7-8節)。你可能會認為,保羅是神的僕人,神理所當然會保守他身體健康。但事實上,當保羅求神拿走他身上的刺,神給的答案並不是醫治,而是:「我的恩典夠你用的」(第9節)。   主藉此教導保羅,在神的手中,我們的軟弱更能顯出祂的大能。唯有倚靠神的大能,我們才能成就不可能的事。或許你身上的那根「刺」令你痛苦不堪,不妨求問神,祂要透過你的軟弱成就什麼。或許神就是要透過這軟弱,向世人彰顯祂的大能。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當人生遇到困難時,你的態度是什麼?我們可能會急於想要脫離痛苦,但這不是神所要的,天父要祂的兒女即使苦難沒有立刻停止,仍然堅心倚靠祂。 這一點可能讓許多初信的基督徒很難接受,他們發現,信了耶穌還是會遇到苦難,覺得難以置信!但如果以為,信耶穌就能過一帆風順的人生,那就大錯特錯了。事實上耶穌說,在世上我們會有苦難(約翰福音16章33節)。   雅各書一章2節教導我們,各樣的試煉都要「以為大喜樂」。這句話或許會令人百思不解,但如果我們能用神的眼光看待苦難,把它當作生命成長的機會,就能理解為何雅各會這麼說。當我們用智慧面對試煉,用敬虔的毅力忍受苦難,必會發現其中隱藏著許多意想不到的祝福。   等到苦難結束,我們必能親眼見神,並得著生命的冠冕(第12節)。這榮耀的結果不是短暫的,而是永恆、完全、不朽壞的。你希望在屬靈上得勝,得到主的稱讚嗎?就要堅持到底,穿越艱難,發現試煉背後神美好的心意。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對許多基督徒來說,星期天早晨常常是這個樣子:前一天晚上太晚睡,星期天早上睡過頭,急忙跳下床,匆忙洗個澡,把家裡每個人都叫起來,放寵物到外面,匆匆吃完早餐,把家人趕上車,猛踩油門飛快抵達教會,三步併兩步衝進會堂,隨便找個位子坐下來,打開詩歌本,唱幾首詩歌,聽一篇講道,然後離開教會回家午睡。 會不會覺得很熟悉?不過這個場景好像有哪裡不太對:敬拜在哪裡?這一家人的確參加崇拜,只不過把讚美和讀經,當作活動的一部分。他們沒有機會與神相遇,因為他們在潛意識裡,把敬拜時間視為一種干擾,擾亂了他們禮拜天的計畫。對他們來說,敬拜神並不是最重要的。 詩篇100篇4節告訴我們:「當稱謝進入祂的門;當讚美進入祂的院。」這是你禮拜天敬拜的寫照嗎?週末即將到來,這個主日不要再匆匆忙忙去敬拜神。想想你可以如何事先安排,預備好心,與家人一同來朝見這位君王。記住,敬拜不該是你必須做的事,而是你歡喜享受的事(詩篇122篇1節)。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0904∣尋求主

0904∣尋求主

2025-09-0303:21

能夠與主建立親密的關係絕非偶然,那是持續、刻意尋求祂的結果。參加週末一場振奮人心的特會,偶爾讀一、兩章聖經,或是心血來潮才禱告兩句,這樣是不可能與神建立親密的關係。尋求神是一生的承諾,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然而,有太多信徒滿足於膚淺而表面與主的關係。他們尋求神,可能期望脫離痛苦,得著安慰,或者是為了其他需要來到神面前,但卻不願意擺上時間安靜禱告,不願意透過禱告和讀聖經來認識祂。但事實上,對基督徒來說,生命中最該追求的就是與神建立關係。(參見詩篇27章4節)放棄這樣大的賞賜,肯定是莫大的損失。  神不需要你給祂什麼,但祂渴望你愛祂、與祂親密團契。問自己,這是你想要的嗎?如果是,你願意立定心志追求祂嗎?尋求主絕對不能匆匆忙忙、隨隨便便(詩篇63章1節)。你必須擺上時間、精力,但所得的回報,絕對值得你付出一切。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今天這篇靈修的標題,感覺很像是一本自助書籍,告訴你,只要照著十個簡單步驟,就能擁有舒適、富足的生活。 但如果仔細想想現代社會對「美好人生」的定義,會發現和神的定義很不一樣。神告訴我們:唯有尋求祂,才能得著真正美好的人生。當我們把神放在生命中的首位,就能經歷祂所賜的福:深切愛的關係真心尋求神的人,一定會越來越認識祂,並且經歷與祂合一的美好。滿足唯有神能填滿人心靈的那個空缺,祂的同在能帶來無比的滿足,相較之下,世上的一切享樂與追求,都黯然失色。喜樂尋求神所帶來的喜樂,是任何人事物都奪不走的,因為那是與基督相交得著的喜樂。幫助神的恩手會臨到那些尋求祂的人,祂樂意幫助,樂意供應他們一切需要。 你是否正在經歷這些美善的事?還是你的心已經被屬世的追求佔據了?你的心思意念會反映你的優先次序。如果你常常一整天都不會想到神,那你就不是真心尋求祂。因為如果神是你生命的喜樂所在,你不可能不想到祂。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假設你參加馬拉松比賽,有位選手自行決定要跑的路線。他和大家一樣,成功跑完26.2英里的距離,回到主辦單位設立的終點,但他選的是一條坡度比較小、對手也比較少的路線。在他看來,這個計畫非常完美。可是,當他跑到終點時,卻沒有獎牌或彩帶在等著他。 這樣做當然很傻,然而,當我們選擇自己人生的道路,而不是奔跑神為我們設定的路程時,也會掉進同樣的陷阱(參見希伯來書12章1節)。唯有順服神的旨意,我們才能走在正確的道路上。一旦要我們回到舊有的習慣,或是憑自己的智慧做決定,就會偏離神的路。 基督徒無論選擇按照神的方式,還是自己的方式奔跑,最後都會抵達某個終點,但不會是同一個終點。沒有人會希望,在跑完全程之後,才赫然發現自己並沒有跑在神所安排的路線上,沒有完成神看為真正有價值的事。唯有倚靠聖靈的大能為主所做的,才是真正持久且是有價值的(哥林多前書3章11-15節)。 感謝神,無論我們偏離主的路線有多遠,聖靈仍然會與我們同在。祂會提醒我們哪條路才是對的,並且賜下力量,幫助我們重新回到對的道路上,並且堅持到底。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0901∣順服的勇氣

0901∣順服的勇氣

2025-08-3104:44

大多數的人會覺得,能夠領導一個國家或民族是無上的光榮。約書亞想必也是這麼認為,不過他顯然也知道,這是一項艱鉅的任務和責任,但他決心無論如何都要順服神。 希伯來人應該很難相處,他們抱怨水、食物、安全,以及各樣的規定,還質疑摩西的領袖資格,甚至悖逆神。但這時候,那個他們曾經威脅要用石頭打死的約書亞(民數記14章10節),卻準備要帶領他們前往新的家園。這確實是相當艱鉅的的任務,沒有神的幫助,不可能順利完成。 雖然如此,約書亞還是憑藉著勇氣、膽識和決心,承擔起領導的重任。他堅定信靠那位從未讓他們失望的主。他完全相信,神會再次信守承諾,帶領他們進入應許之地。 無論你面臨如何的挑戰,神會幫助你,用平靜的心勇敢面對,並且得勝有餘。約書亞能夠有這麼大的勇氣,是因那些年他近距離見證神的信實。無論你信主已經五十年,還是只有短短五分鐘,你都可以擁有像他一樣的信心。聖經應許,主能夠滿足你的需要,並保守你的靈直到回天家。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0830∣順服的步驟

0830∣順服的步驟

2025-08-2902:48

我們探討了信靠神和等候神的重要性,今天我們再來看另外三項必要的條件: 1.默想 如果我們想要明白神的心意,就必須默想祂的話語(詩篇119篇27節)。要明白神的心意,不必刻意挑選那些所謂「正確的」經文,因為神能夠藉著聖經的任何部份的話語來引導我們。我們的責任是持續讀聖經,追求屬神的智慧。 2.聆聽 我們必須學習認得聖靈的感動,當我們研讀經文的時候,聖靈會解釋其中的含意,讓我們明白神如何指示我們。或者祂會讓我們想起一段讀過的經文,向我們顯明可以如何應用在我們的處境中(約翰福音14章26節)。 3.行動 順服的最後一個步驟就是,即使前面的道路不明朗,仍然要繼續往前。亞伯拉罕就是個很好的例子,耶和華只吩咐他要離開家鄉,並沒有明確告訴他目的地。 很快的,新的一週即將開始,讓我們思想順服對信心生活的重要性。然後求問神,祂希望你從哪一方面開始努力:信靠、等候、默想、聆聽,還是與祂同行。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0829∣順服的功課

0829∣順服的功課

2025-08-2802:45

「順服」是件有趣的事,父母都期待兒女能聽話順服。我們都認同,要成功管理軍隊這樣的組織,服從是絕對必要的。但說實話,沒有人真心喜歡將自己的意願交給另一個人,畢竟,他們可能讓我們失望。然而,感謝神,祂從不會令我們失望,順服祂永遠是最明智的選擇。 學習順服包含:信任順服的基礎就是信心,大多數的叛逆都源於缺少信任。這表示我們必須相信神所說的一切,並接受祂的計劃、方法和時間安排。順從祂的命令表明我們對天父的愛(約翰福音14章15節),更何況神非常樂意賜福給遵行祂旨意的人。等候面對不知如何是好的難題,我們往往會憑自己的理解採取行動,然後期待神祝福,但這是不合聖經的作法,神賜聖靈作我們的教師,因為祂渴望我們能明白祂的心意,以及祂在我們身上的旨意。因此,我們必須相信並等候,直到心裡十分確定。 神為我們負完全的責任,祂指引我們人生的方向,祂樂意向我們顯明前面的道路。但我們必須來到祂面前,全心信靠祂,並願意等候祂下一步的帶領。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0828∣回應神的愛

0828∣回應神的愛

2025-08-2707:03

「神就是愛」這句話我們可能都聽過,但真正了解它的含意嗎?約翰福音三章16節告訴我們:天父因為深愛我們,差祂的兒子道成肉身來到世上,並在十字架上捨命拯救我們,這絕非膚淺的愛。 然而,有些人懷疑,耶穌真的有必要這樣犧牲嗎?他們認為,神絕對有辦法想出別的方法來拯救人類,畢竟祂是神,沒有什麼事能難倒祂。他們會這樣說,是因為沒有考慮神兩個不改變的屬性。 首先,神的本質是聖潔的,這表示祂不會對罪惡視而不見。再者,祂是公義的。因此,所有的罪,毫無例外,都必須接受處置(羅馬書六章23節)。我們都虧缺了神完全的聖潔(羅馬書三章23節)。然而,我們的天父,渴望我們與祂建立永恆的關係,所以預備了解方,差遣祂的兒子耶穌來到世上,成為人的樣式,然後死在十字架上。這是「愛」最極致的表現。就像約翰壹書四章10節所說的:「不是我們愛神,乃是神愛我們,差祂的兒子為我們的罪作了挽回祭,這就是愛了。」 請問你是否已經接受神白白賞賜的救恩?你決定如何回應祂奇妙的愛?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讓我們好好來思想今天的經文:「神能照着運行在我們心裏的大力充充足足地成就一切,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第20節)多麼奇妙的話語,述說我們的主有能力在我們心裡動工。但我們常常只想著要祂為我們做什麼,我們希望祂改變環境、修復關係,好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好。然而,神邀請我們有更寬廣的眼光、更大格局的禱告,因為祂要改變的是我們這個人! 聖靈有足夠的能力,從裡到外改變一個人的生命,但這種轉變,常常是個緩慢的過程。屬靈的果子需要時間才能長大成熟。因此,我們需要耐心和信心,相信即使目前還看不到結果,但神沒有停止在我們心裡動工。 神在你身上有美好的計畫,而且祂不斷地作工來成就這個計畫。祂終極的目的,是使我們越來越像祂兒子耶穌(羅馬書8章29節)。為了這個目的,祂有時候會讓我們經歷掙扎和心痛。雖然我們無法理解理,但神清楚知道祂在做什麼。 你希望神在你裡面做什麼工作?讀聖經時,特別留意神看為寶貴的品格,並求神讓這些品格成形在你的身上。緊緊抓住祂奇妙的應許,祂要成就的,遠超過我們所求所想!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0826∣罪咎的掙扎

0826∣罪咎的掙扎

2025-08-2503:39

之前我們談到,因耶穌的犧牲,我們已經從罪咎中得釋放。但有時候,我們心裡還是感到羞愧,今天我們就來深入了解罪咎感。 罪咎感分成兩種:一種是合乎聖經的,另一種是錯誤的。合乎聖經的罪咎感,是源於違背神話語而產生的,這不是一種感覺,而是事實,我們確實犯了罪,需要悔改。錯誤的罪咎感,是指我們已經向神認罪悔改,卻還是感到內疚,這種感覺不合真理,也沒有聖經根據。神已經赦免了我們(詩篇103篇12節),我們沒有必要繼續活在羞愧當中。 人會陷入錯誤的罪咎感,往往有一些原因。譬如律法主義的教導,把信仰變成一連串永遠達不到的規條。或是他人的貶低或輕視,讓我們內心充滿自我否定。還有一個常見的原因是完美主義,當我們對自己有過高的期待,就會落入深深的自我定罪。罪咎感會讓我們懷疑神的愛與救恩,陷入恐懼與不安,失去享受生命的能力,也可能影響我們的身心健康。 然而,我們的天父,不願見到祂的兒女活在這樣的綑綁當中(羅馬書8章1節)。如果你現在仍然常常感到羞愧,不妨禱告求神幫助你看見背後真正的原因。然後勇敢宣告:你是尊貴的,是按著神的形像受造的,是蒙祂救贖的,是宇宙的創造主所寶愛的,你已經得蒙赦免了。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罪疚感可以定義為,明知是錯的事,卻還是執意去做,心靈因此產生的不安與焦慮。這種情緒,可以一路追溯到伊甸園。亞當和夏娃嚐了禁果之後,他們意識到自己是赤身露體,而感到羞愧,甚至躲藏起來不敢見神的面(創世記3章10節)。 古代以色列,人們藉著獻祭,犠牲動物的性命,為自己的過錯「付上贖價」,來免去心中的罪咎感。如今我們不再需要用如此殘酷的方式了,因為神已經為我們預備了更好的解方。神差祂的兒子耶穌來到世上,為我們的罪死,使我們得救贖,重新與祂建立關係。耶穌用祂的寶血為我們贖罪,並且從死裡復活,徹底戰勝罪惡與死亡! 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犯了罪,與神隔絕(羅馬書3章23節)。然而,只要我們願意接受耶穌白白的救恩,將生命交在祂的手中,就可以脫離死亡與罪的綑綁,得著真正的自由。雖然我們還是會犯錯,畢竟我們是不完全的人,但慈愛的天父應許我們過犯得以赦免(以弗所書1章7節)。 耶穌的犧牲,不僅讓我們脫離羞愧與死亡,更應許我們永遠與神同在。儘管神應許赦免我們的罪,我們對救主耶穌的愛和感恩,應鞭策我們悔改、順服,並全心全意地事奉。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0823∣首要任務

0823∣首要任務

2025-08-2203:26

耶穌愛馬大、馬利亞和拉撒路(約翰福音11章5節)。今天的經文記載,有一次祂和門徒去拜訪這一家人。接待賓客,本來就需要許多準備工作,但馬大忙進忙出的過程中,卻忽略了最重要的一件事,那就是親近耶穌。 但我們也不要太快責備她,身為跟隨耶穌的人,我們都知道應當讓祂在我們生命中居首位,也期望別人從我們的言語、行為和態度,看見基督活在我們裡面。然而,要真正活出這樣的生命,並不容易。 看到耶穌走進來,馬利亞立刻放下手邊的事,安靜地坐在祂腳前,專心聆聽祂的話,向祂學習;馬大則為了還要做的事情而分心,繼續忙碌工作。主耶穌肯定馬利亞的選擇,勉勵馬大要以妹妹為榜樣。事實上,姊妹倆都以自己的方式表達對主的愛,只是馬利亞的選擇,更貼近主的心。 沒有任何事情可以取代我們與主的關係,我們的品格與行為,也應該反映基督的樣式(以弗所書4章24節)。看到耶穌來到自己的家,馬大想要好好招待祂,卻不小心讓「服事」變得比「親近主」還要重要。但願我們在最忙碌的季節,也不忘停下腳步,到耶穌跟前聽祂說話。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遇到困難,朋友卻一個個離你而去,留下你獨自面對一切,讓你倍感痛苦。為什麼那些朋友沒有留下來?可能是覺得自己幫不上忙,或是不忍心看到你受苦,也可能是擔心被牽連。 你可能想知道該如何回應他們,聖經告訴我們,唯一恰當的態度就是饒恕。我們是蒙主赦免的人,沒有權利不原諒人。但請記住,饒恕並不要求你要繼續留在惡待你的環境。 使徒保羅是我們的好榜樣,他孤單地囚禁在羅馬監獄,沒有人前來幫助,他卻寫下:「但願這罪不歸與他們。」(提摩太後書4章16節)或許保羅想起,當司提反被人用石頭打死時,也曾大聲呼喊說:「主啊,不要將這罪歸於他們!」(使徒行傳7章60節)但更可能的是,保羅想到那最偉大的饒恕,基督的死和被釘在十字架上,祂對那些釘祂的人所展現的態度。祂禱告說:「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做的,他們不曉得。」(路加福音23章34節) 因為神毫無保留地赦免我們,赦免每一個願意轉向祂的人,我們也應當饒恕他人。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loading
Comments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