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生命的觸動》每日靈糧
《生命的觸動》每日靈糧
Claim Ownership

《生命的觸動》每日靈糧

Author: GOOD TV

Subscribed: 116Played: 1,320
Share

Description

讓金鐘美聲閻大衛,每天伴您線上聽靈修~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192 Episodes
Reverse
0527∣神的延遲

0527∣神的延遲

2024-05-2602:42

製作酸種麵包的師傅必須學會耐心等待。酸種麵包是一種「慢」的麵包,比其他麵包需要更多的時間、精力和專注力。而且因為它需要經過自然的變化,所以不能操之過急。然而,結果絕對是值得等待的。 同樣,某些屬靈的益處也需要耐心等候。例如,早期基督徒會對神的遲延感到沮喪。他們相信耶穌很快就會再來,但日子一天天過去,他們所期待的並沒有出現。彼得曾經警告信徒,那些好譏誚的人會嘲笑他們說:「…萬物與起初創造的時候仍是一樣。」(彼得後書三章4節)他提醒,神對時間的看法與我們不同。對祂來說,數十年如一瞬間、千年如一日。所以,若說神「緩慢」地成就祂的應許,對祂是嚴重的誤解。 彼得說,事實上,神一點也不慢,我們覺得神太慢了,其實是因祂很有耐心。就像酸種麵包的師父一樣,神不慌不忙地等待著更美好的結果,期待看到更多人接受祂恩典的禮物。如果我們知道,神的遲延必會帶來超乎想像的美好成果,我們一定願意耐心等候。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0525∣行善

0525∣行善

2024-05-2402:20

等待至少有兩種,一種是被動地等待,比方塞車、等電話或排隊結帳。另一種則是積極地等待,等週末、等夏天、等退休。通常,我們會在等待休閒與重新得力的同時,繼續工作。 這些經驗影響了我們對舊約聖經「仰望耶和華」(例如詩篇一三一篇3節)的理解。神透過西番雅告訴以色列人要「等候我」(西番雅書三章8節)。這是屬於哪一種等待? 有時候看起來很被動,就像排隊一樣。但一般來說,我們等候神就像園丁的等待。園丁播種後還是會一邊工作,一邊等待收成。保羅也鼓勵加拉太人,在等待的同時,仍要持續工作。祂說:「到了時候就要收成。」所以不要因為疲憊就放棄行善。 保羅說,行善的核心就是向周遭的人活出福音的應許。祂接著說:「所以,有了機會就當向眾人行善。」(10節)若我們相信福音對未來的應許是真實的,我們很自然就會去行善。當我們等候主再來,尋找機會祝福別人吧。信實的神「到了時候」就會帶來收成(9節)。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0524∣抵抗焦慮

0524∣抵抗焦慮

2024-05-2304:09

有位現代詩人形容這是個「焦慮的時代」。我們會越來越焦慮,部分原因是這世界不斷催促我們要追求更多。廣告和資訊充斥,佔據我們的感官和情感,讓我們不禁覺得,擁有再多物質都不夠。 我們可能以為這是當今時代才有的現象,真的是這樣嗎?在路加福音十二章,耶穌對群眾說的那些話,也可以套用在今天。祂說:「不要為生命憂慮。」具體來說,耶穌說不要擔心食物和衣服從哪裡來。祂勉勵我們想想天空的飛鳥和野地的百合花。上帝養活飛鳥,還給野地的青草穿上華麗的衣裳,祂一定會供應我們的需要! 耶穌的話,乍聽之下好像太天真,畢竟食物和衣服不會憑空出現。不努力工作,怎麼可能得到所需要的? 我們不能拿耶穌的教導作為怠惰的理由。這是天父對祂兒女的工作邀請,如果我們以為光靠工作就能滿足一切需用,那就是不認識神和祂的國度。耶穌說:「因為你們的父樂意把國賜給你們。」(32節)如果我們視神為慈愛的天父,祂能夠也願意供應我們一切所需,面對生活,我們就不再感到憂慮和害怕,反而能耐心等候,信靠神。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0523∣等待的喜悅

0523∣等待的喜悅

2024-05-2202:58

先知西番雅必須向猶大傳達重大信息。由於他們犯罪,尤其是犯了拜偶像的罪,很快要面臨審判的大日。先知說:「到那日」,神會審判他們的仇敵,但祂的憤怒也會毀壞祂所愛的民(西番雅書一章4-9節)。 然而,三章16節,西番雅使用同樣的短語「當那日」,應許更新時刻的到來。上帝鼓勵他們,即使必須等待並且忍受痛苦,還是要喜樂。和其他先知一樣,西番雅將「應當歡喜快樂」和「神信實地在祂百姓中間」連結起來。無論他們面臨的是什麼,神都與他們同在。雖然大敵當前,猶太人覺得孤立無援,但神是「大有能力的主」,祂必「因你喜樂而歡呼」(17節)。 而我們不也在等待萬物的復興嗎?在那裡我們將永遠與神團契。希伯來書的作者鼓勵我們,「存心忍耐」奔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路程(希伯來書十二章1節),要效法耶穌喜樂作工。他寫道,想想耶穌,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難,是「因那擺在前面的喜樂」-就是坐在父神的右邊,與祂相交(希伯來書十二章2節)。這樣的福樂是我們所期待的,因此我們不再懼怕,可以滿心歡喜快樂!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0522∣剛強等候

0522∣剛強等候

2024-05-2103:42

務農是很艱苦的工作,從耕地、播種到收成,每個步驟都很辛苦。但早在農夫看著還未整理的田地,撒下第一粒種子之前,就已經看見這整個過程。他期待會有豐收,儘管還沒有看到成果,心中的盼望仍激勵著他殷勤做工。 流亡近七十年後,重返耶路撒冷的猶太人,正面臨類似的困境。美麗的聖殿已成了廢墟,要重建幾乎是不可能。這時候百姓需要的是希望,這樣的盼望能幫助他們再次憧憬美好的未來,願意為此奮鬥。 神說:「我與你們同在。」這句話讓他們對神的同在與幫助有了盼望。上帝激動以色列領袖所羅巴伯和約書亞,並剩下之百姓的心(哈該書一章13-15節),然後主說了要等候的話。祂說:「過不多時」,情況會改變。神鼓勵祂的百姓要剛強做工,將來必看見神的榮耀。接著祂應許:「這殿後來的榮耀必大過先前的榮耀;在這地方我必賜平安。」(4-9節) 當我們對未來的盼望削弱時,請記住,神要讓我們看見「後來的榮耀」。祂救贖萬有,甚至包含那些看似無法拯救的,因此我們可以鼓起勇氣,剛強做工。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0521∣神的忍耐

0521∣神的忍耐

2024-05-2003:04

先知彌迦對猶大百姓的預言,聽起來很淒涼。這個民族因為陷在各樣罪中,包括拜偶像,因此他們面臨神的審判,受痛苦並被擄(參閱彌迦書一到三章)。 但是到了第四章,先知彌迦突然話風一轉,寫下所謂的「期盼語詞」,這是聖經預言的一個共同特徵。這些話語鼓勵以色列百姓,在希望似乎破滅的時候,仍然持守信靠主。今天經文的第一節,期盼語詞就是「末後的日子」,現代中文譯本翻譯為「在將來的日子」。神要以色列百姓不只等待,而是在信心中等候。先知彌迦如何將這樣的盼望溶入現實生活中? 從這裡開始,這卷書的語氣變得充滿盼望,因為神讓彌迦看見將來要發生的事:主必復興這個國家,帶來平安和醫治。此外,祂也應許他們的彌賽亞顯現,是一位如同牧人的君王,「祂必起來,倚靠耶和華的大能...牧養祂的羊群。」(彌迦書五章4節) 最後,先知彌迦禱告,表明他的態度:「至於我,我要仰望耶和華,要等候那救我的神;我的神必應允我。」(彌迦書七章7節)在看似暗淡無光時,仰望主,單單仰望祂,並相信祂必垂聽,這才是正確的立場。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0520∣神的忍耐

0520∣神的忍耐

2024-05-1903:18

有些人對神的印象是,只要他一犯錯,神就會很失望,所以很怕犯錯。但神並不是這個樣子。相反地,祂對祂的兒女有無盡的耐心和憐憫。 主知道我們的本性是墮落的,也非常清楚我們內心的掙扎(希伯來書四章15節)。就像幼兒學習順服,神的兒女也要學習遵行祂的道。我們的天父喜歡看到我們做正確的選擇,所以祂允許我們有犯錯的空間。 我們若一再拒絕神要給予的救恩,將來就要接受祂的審判。這個選擇是很重要的。但請記住,耶穌降世是為了拯救罪人。大有忍耐、憐憫恩慈的主,渴望人人都能得救,所以祂願意耐心等待,讓每個人都有機會來到祂面前。 就像浪子的父親一樣,神一直在等待,預備要接納我們回到祂慈愛的懷抱裡。今天你有什麼想向主認罪的嗎?悔改能打開堵塞的溝通管道。請記住,神不輕易發怒,祂享受與你共度時光。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我們不可能把從聖經學到的智慧都記在腦子裡,但記得越多,在遇到困難時,就越清楚當如何行。因此,我們可以藉由寫作來幫助靈命成長。書寫文字有助於將智慧銘刻在心靈和腦海裡,奠定穩固的聖經根基。 大衛是詩篇的主要作者,他習慣記錄有關上帝的真理,這讓他在苦難來臨前,先做好預備。就如詩篇廿三篇,大衛說他也不怕遭害(詩篇廿三篇4節)。既然掌管萬事萬物的主幫助他的,他還有什麼好害怕的呢(1節)?如果有聖靈的安慰與他同在,怎麼會因焦慮而無法呼吸呢(詩篇卅四章4節)?大衛緊緊抓住神成就祂的應許,但他必須知道神的保證,才能緊握這些確據。 與神同行的路上,寫作並非絕對必要,但是當我們陷入困境時,寫作確實能幫助我們牢記寶貴的真理,好比神使我們起來站立(以賽亞書四十一章10節),我們遭受的苦難有神的美意(羅馬書五章3節)。當我們想起這些屬靈的真理,信心得堅固,就能站立在更穩固的信心根基上,面對後續的挑戰。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有高山,就會有低谷,這是受造界的定律。我們的屬靈生命也是如此。有時候我們必須行過「死蔭的幽谷」(4節),才能到達神要帶領我們前往的地方。 屬靈的山頂是休息的好地方,但我們往往要進到低谷,才真正認識神的屬性,知道祂應許的真理,並看見自己的軟弱。落入低谷時會發現,向來依賴的習慣,和倚靠的人、事、物是不夠的,我們惟一可以信靠的只有神。這時候才會明白,原來一切的信心、勇氣和智慧都來自神。 雖然走在低谷裡很辛苦、很不容易,但神不會棄我們於不顧。第五節說:「在我敵人面前,祢為我擺設筵席;祢用油膏了我的頭,使我的福杯滿溢。」這段話是在說,我們一切需要都能得到供應,包括渴望得著安慰。大衛描繪溫柔牧羊人在羊刮傷的皮膚上抹膏油,藉這個圖像,神應許我們,即使在苦難當中,祂要賜給我們信心、醫治和平安。 面臨死蔭幽谷相當艱難而且令人恐懼,然而,我們若降服於主,就能在祂的能力和安慰中得享安息。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你和某個人相處的時間越多,就會越了解他的出身背景嗎?我們與耶穌的關係也是如此。我們若常常與祂親近,就不會覺得自己是在向一位遠在天邊、冷漠無情的神禱告,反而知道我們交談的對象,是一位愛我們、供應我們、要改變我們使我們更像祂的神。我們若這樣認識神,與祂相處的態度也會改變。 在今天的經文,彼得、雅各和約翰看到耶穌變了形像時,簡直嚇壞了。這一幕任誰看了都會非常震驚,當下這三位門徒似乎忘記了,他們所服事的,是一位慈愛、寬容的君王。每個人都應當敬畏主,但不該懼怕祂,因為祂是有恩典、有慈愛的救主,所以我們才願意跟隨祂。 三個門徒極其害怕俯伏在地,耶穌進前來,摸他們,說:起來,不要害怕!(7節)。我們所服事的,就是如此恩慈且樂意與我們親近的神。當我們花時間與祂在一起時,一定要牢牢記住這一點。 如果您正在努力與上帝連結,請記得,祂愛你、饒恕你、祂會因你的禱告而感到歡喜。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有時我們與神對話很有收穫,有時禱告就像對著牆壁說話。但事實上,不必對這種差異感到驚訝。想想我們自己,不也是每天都不一樣嗎?既然如此,為何期望我們的禱告生活保持一致? 我們如何與神對話、如何聆聽神說話,有幾個關鍵因素。 1.我們對神的認識。 我們看待主的方式,影響我們聽見祂聲音的方式。例如,如果你看神是位慈愛的父親,你就會聽到祂對你的鼓勵,也會接受祂慈愛的管教。但如果你認為神是位嚴厲、要求很高的父親,可能就會覺得自己永遠達不到祂的期望。 2.我們對神的態度。 如果我們是帶著驕傲或悖逆的本性來到主的面前,就不太可能會聽到祂的聲音或接受祂的權柄。但如果我們的心是敞開、受教的,就會更願意聆聽,並滿心歡喜接受祂向我們說話。 下回禱告時,花點時間問自己,我現在如何描繪上帝?我的心向祂敞開嗎?如果浮現在你心裡的是負面的想法,那請你思想今天的經文,詩篇九十五篇7節:「我們是祂草場的羊。」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0514∣失與得

0514∣失與得

2024-05-1303:39

我們談到將生命交給神來掌管,以及我們因此會有什麼收穫。但現在要進一步求問,我們如何知道自己是否全然降服於主?從以下幾點就可以確認。 我們會說:「主,無論如何,願祢的旨意成就。」 首先我們承認,祂有權掌管我們的一切。接著,無論祂帶領我們去哪裡,儘管不明白箇中原因,我們都願意跟隨。 不再跟神討價還價。 我們都是蒙恩得救的罪人,沒有資格與神討價還價。神用祂愛子所流的寶血救贖了我們,使我們得以進入永生神的家,我們也應當將自己全然獻給神。 我們願意放下一切,才能從主領受。 絕對順服,意味著甘心樂意放棄自主獨立和個人喜好,完全倚靠主(太10:39)。如此,我們才能真正為主所用,經歷與祂更深的團契。因為我們向神完全敞開,預備好讓神使用,就沒有任何事物,能阻擋聖靈在我們生命和工作中動工。或許並不容易,然而,得到的絕對比我們必須放棄的還要多。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0513∣將自己獻上

0513∣將自己獻上

2024-05-1202:38

我們可能會覺得,將生命的主權交給另一個人,是件很可怕的事。但如果是交給主,那就一點也不可怕,反而會很快樂。但如果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必須... 完全降服在基督的主權之下。 與主連結,就是將我們一切所有都交給祂。我們衰微,耶穌就興旺。首先必須降服的是我們的態度,接著就是活出順服的行動。 做什麼、改變成為什麼,我們完全不設限。 這表明我們生命中,沒有任何方面不邀請耶穌進入的,也不會有任何東西屬於自己專用的。願意讓神的旨意全然成就在我們身上。 將身心靈的所有權都轉移給基督。 藉此表明我們相信八福的原則,並擁抱神國度降臨掌權(馬太福音五章3-12節;馬可福音九章35節)。 放棄對生命的主導權,可能會讓人感到害怕。然而,若是我們把主權全然交託在上帝手中,一定會有好結果。想想,什麼原因攔阻你將生命獻給主耶穌?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救恩就是當人蒙恩得救,並成為神家中的一份子所獲得的自由(羅馬書六章6-7節)。但這句話常常引發很多疑問: 1.如果我努力遵守道德標準,神會接納我嗎? 這類的問題是假設神拯救我們,是根據我們的生活方式。然而,羅馬書三章十節說:「沒有義人,連一個也沒有。」聖潔的神不會與不義的人打交道。所謂不義的人就是不相信基督的人。況且以弗所書二章8-9節說得很清楚,救恩是「本乎恩,也因著信」,是「神所賜的」,「不是出於行為」。 2.主會因為祂的良善而接納我嗎? 神是慈愛和良善的,但祂也是公義的,不可能對罪視而不見。我們往往因為過於驕傲,不相信自己需要神饒恕。 3.如果我奉主的名去服務人或幫助人,這樣也不能進入祂的家嗎? 行善固然很好,但並不能使我們與神和好。服務人、幫助人,這些都是救恩的結果,不是救恩的基礎。以弗所書二章12節說,惟有接受基督才能進入神的家。 救恩是神恩典的作為,不是人努力的結果。當我們回應聖靈的感動,信靠耶穌,重生作神的兒女(約翰福音三章3節),就是已經得救了。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我們都希望被愛。也就是說,我們都渴望完全被了解,無論順境或逆境,他人都珍惜並接納我們。這種關係很難受到外力破壞,因為雙方都很有安全感。你喜歡這樣的關係嗎? 研究顯示,這種程度的愛和接納是可遇不可求。畢竟要無條件愛人真的很難,更不用說愛許多人了。我們可能自然而然擔心別人不能那樣愛我們,因此,我們或許會猶豫,不敢完全敞開自己,以免遭論斷或拒絕。 然而,神邀請我們,也渴望我們經歷與祂親密相交。今天的經文中,神稱我們為祂的朋友。我們若能全然向祂敞開,相信祂無條件地愛我們,我們就更能為人付出愛。同時,主也會賜我們屬靈的敏銳度,教導我們以祂的方式待人,視每個人都是祂所愛的兒女,我們就更能體恤人,與人分享從主領受的恩典和憐憫(約翰福音十三章34節)。 你將透過什麼方式向人表達這樣的愛?更重要的是,你如何培養與主的親密關係?畢竟,與主親密才是一切的基礎。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人生中你最想要的是什麼?是關係嗎?還是機會?我們所渴望的多半與他人有關,我們都希望被愛。然而,儘管我們盡最大努力,就算最親密的關係,也會讓我們感到失望或孤單。 試想我們與主的關係。祂說祂「以永遠的愛」愛我們(耶利米書卅一3節),但我們實在很難想像,真實與祂親密會是什麼樣子或感覺。在詩篇六十三篇,大衛將自己靈魂對神的極度渴慕,比喻為「乾旱疲乏無水之地」渴想神(1節)。而這正是神渴望與我們保有的親密關係。 也許你很難感受到與主親近。可能是因為驕傲阻擋你,使你無法承認自己需要祂。也可能是你的生活太忙碌,沒有時間安靜在祂面前。或者是你害怕在祂面前敞開心。這是可以理解的,尤其是你若曾經遭到背叛。但請記住,神不會像人那樣辜負你。無論原因為何,只要開始每天花幾分鐘的時間與祂在一起,你將發現多餘的時間比想像的還多。 求神幫助你找到任何與祂更深連結的阻礙,也祈求祂啟示你可以採取哪些步驟,經歷與祂更多、更深的合一與親密。這樣的禱告,必蒙應允。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三隻小豬的寓言大家都很熟悉。三隻小豬各自蓋了房屋,一間是用稻草蓋的,一間是用木頭蓋的,一間是用磚塊蓋的。狼來了,用力對著他們的屋子吹氣,前面兩間一下子就被吹倒,只剩下磚頭蓋的房子屹立不搖。這個故事是否會讓你心生警惕? 耶穌也曾經教導同樣的原則。祂說有一個人把房子建造在磐石上,另一個人把房子蓋在沙土上(馬太福音七章24-27節)。當風雨來襲,建造在堅固地基上的房子完好無缺。這裡耶穌要教導我們順服,不是教我們怎麼蓋房子。關鍵是,若不想抵擋人生的風暴,就必須將生命建立在堅如磐石的福音真道上。 今天的箴言說:「不可使慈愛、誠實離開你,要繫在你頸項上,刻在你心板上。」(3節)真理應該成為內在生命的一部分,就像呼吸一樣自然。但要如何將生命建立在真理上?需要採取以下五個步驟: 一、評估過往的失敗。 二、以聖經作為追求真理的終極指南。 三、操練用愛與憐憫之心與人溝通。 四、求神賜你渴慕真理並謙卑追求的心。 五、天天享受神話語的盛宴。 請記住,行事誠實為主所喜悅(箴言十二章22節),而且使我們蒙福。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在購買二手車或房屋之前,一定要好好檢查。你會想知道汽車的煞車功能有沒有問題,或是房子的地下室是否長霉。了解真相幫助你避免代價高昂、甚至是致命的錯誤。明白真理為我們帶來保護。 這個原則也適用於我們的屬靈生活。在今天的經文中,耶穌說:「你們若常常遵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門徒;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31-32節)猶太人聽不懂耶穌在說什麼,因為他們是亞伯拉罕的後裔,「從來沒有作過誰的奴僕」(33節)。耶穌告訴他們,每個人都是罪的奴隸,祂來就是要釋放他們。今天耶穌也要釋放我們。 福音真理使我們與天父和好。當我們開始研讀神的話,祂的真理會在我們心裡扎根,我們就越來越認識真理,能分辨錯誤的教導。聖經的真理能為我們提供方向、智慧、力量、勇氣、安慰和信心。活在真理中,我們就能經歷神要賜給我們的新生命──喜樂與自由。真理如何保護你並使你得自由?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有些事平常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等到不存在時,才意識到它的重要性。例如,當我們在黑暗中摸索,才發覺光有多麼重要。同樣,除非意識到缺乏真理造成的負面影響,否則我們也不太會重視真理。 信仰若沒有建立在真理的根基上,我們會...容易受錯誤教導的影響因為不明白神的旨意為何,養成不合神心意的習性陷入情緒捆綁常常感到失望,因為心裡沒有平安靈命無法成長使神擔憂 所有的關係都需要誠實。若我們在別人心目中有不誠實的名聲,不但友誼和見證受影響,我們的形象也會受損。除非我們悔改,否則無法充分發揮神所賜給我們的潛力。神不要我們活在虛假和謊言當中,祂要我們得著更豐盛的生命。 今天的經文勉勵我們要「穿上新人;這新人是照著神的形像造的,有真理的仁義和聖潔。」(24節)神造我們有祂美好的心意(耶利米書廿九章11節),祂要我們按真理而行,如此就能與祂同行,享受祂預備的一切恩福。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0504∣真理是什麼

0504∣真理是什麼

2024-05-0304:30

耶穌被捕前幾個鐘頭,在客西馬尼園為門徒這樣禱告:「求祢用真理使他們成聖;祢的道就是真理。」(17節)之後在面對彼拉多的審問時,耶穌直言,祂來到世上就是為了給真理作見證。彼拉多反問祂:「真理是什麼呢?」今天,人們仍然在問:「真理是什麼呢?」(約翰福音十八章37-38節) 「真理」的意義,就是與「實際」相符,不是我們的感覺或希望的情況。我們可能會迴避真相、淡化真相、掩蓋真相,因為揭露真實的弱點或錯誤的行為,會讓人感到不舒服。 真理非常重要,聖經有近二百次提到真理。約翰福音第十七章和十八章描述耶穌被釘十架前幾個小時的生活,光是這兩章,「真理」兩個字就出現六次。真理為何如此重要?當真理在我們的生活中失去至高無上的地位時,一切就開始崩塌。 真理不僅僅是事實或準確的資訊,真理是一種生活方式,能除去障礙,讓人自由享受基督賜給我們的豐盛生命(參考約翰福音十章10節)。祂是「道路、真理、生命」(約翰福音十四章6節),跟隨祂,我們就能找到真實的平安與滿足。 今年?這個月?這一週?你如何更積極地追求真理?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loading
Comments 
Download from Google Play
Download from App St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