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TEC TALK 創業不歸錄
TEC TALK 創業不歸錄
Claim Ownership

TEC TALK 創業不歸錄

Author: 台大創創中心

Subscribed: 23Played: 129
Share

Description

這是一個由台大創創中心所開設的Podcast 頻道🗣
目的是透過與創業團隊的訪談
讓「有想法、想要創業」的聽眾
聽聽看創業家的生活與心路歷程
進而判斷是否要勇敢地跨出那一步!🚀


🔻如果對台大創創中心有興趣,歡迎透過以下方式聯絡我們🔻

⚡ 台大創創中心FB粉專: https://pse.is/podcast_fb
⚡ 台大創創中心官網: https://pse.is/podcast_tec
⚡ TEC Talk 回饋信箱: tectalk.podcast@gmail.com
⚡ 回饋問卷:https://forms.gle/CG6f3x439xzeNg8d8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29 Episodes
Reverse
這集的節目,我們邀請到 Encore 安可日子的創辦人 Jingle,來跟我們聊聊她創業初期的秘辛與進入加速器跟企業合作的心路歷程。 Encore 開發的 App 專注為熟年打造興趣社群平台, 邀請專家、達人、創作者成為同好,共同學習、共享生活、參與活動共創美好回憶, 找到人生新價值。而這一切是如何開始的呢? 有感於身邊的人們年輕時為家庭、工作辛苦付出,卻在中年後面臨交際圈縮小、不知道退休後要幹嘛的失落,Jingle 創業初期希望能打造出一個產品或服務,讓人們在邁入人生第三階段的時候可以不那麼孤單、害怕,仍能享受與人互動交流的樂趣。那創業初期的她是怎麼做的呢? Jingle 笑道自己不是 TA,所以一開始做了大量的調研跟訪談來理解用戶需求,後來越做越有興趣,便主動開始找資源找人脈,最後選擇進入台大創創的加速器。 從 0 到 1 的路上會面臨很多挑戰,Jingle 認為一開始就走在對的方向非常重要,也是走得長遠的根基。而在面臨產品如何變現、如何驗證商模的挑戰時,能夠有 mentor 提點、與企業高層直接對談也是加速團隊成長的重要關鍵。 早期的投資人在乎的是執行力?進入加速器之後可以有與企業高層直接對談的機會? 歡迎大家收聽創創中心最新 podcast 系列-創新前線 ep1,跟著 Encore 安可日子的創辦人 Jingle 一起了解創業初期的挑戰和進入加速器後的發展可能! 🔥台大創創中心最新「共創沙盒」會員制度熱烈招募中! 「共創沙盒」五大特色: 1.簡易;申請門檻低,不管老創、新創,只要有與企業合作的意願就可以來申請。 2.省時;只需申請並經審核通過成為會員,之後有新增的加速器企業,台大創創會主動媒合,團隊不需重複填寫申請書,即可直接進入審查程序。 3.省力;團隊自己找企業合作耗時費力,花費大量精力仍四處碰壁,但台大創創中心幫團隊找有合作意願的企業,而且還主動媒合。 4.精準;團隊與企業洽談合作常找不到對的人,但透過台大創創中心媒合,團隊直接與企業CEO對談,決策迅速有效。 5.免費;申請會員及所有會員權益都不用花任何一毛錢! 想瞭解企業共創的團隊,歡迎點擊看更多:https://tec.ntu.edu.tw/ntutecsandbox/ --- 【主持人介紹】 映彤 Tone,台大創創中心事業發展暨行銷資深經理。熱愛各種表格、各種企劃、各種策展,除了喜歡新創產業帶來的挑戰,也是一名熱愛影音剪輯又愛創作彈琴的音樂人。 【受訪者介紹】 林宜靜 Jingle,專屬 40+社群平台 Encore 創辦人,致力於科技網路連結熟年興趣社群。曾任抖音 TikTok 台港澳運營負責人、Klook 旅遊電商行銷經理,專長為主導互聯網外商平台落地台灣與開發市場業務,以及透過線上熟年社群、創作者經濟,提供企業私域運營解決方案。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eatwqrns2m008391r2d7yx8/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今天的節目,我們邀請到台大創創中心導師黄怡佳 Nancy,以及循環設計新創 Slash Studio 的 CEO Fan,來跟我們聊聊在創業時遇到的陌生開發難題與解決辦法。黄怡佳 Nancy 老師為創創中心的導師,也是前 Clarks 大中華區總經理、亞太區總裁;而 Slash Studio 是一個循環經濟品牌,致力於透過循環設計打造永續生活,以行動實踐循環經濟,進而對社會與環境產生正向影響力。   創業初期團隊還小,也尚未做出成績時,該怎麼做商業開發、把握住合作機會呢? 在這集節目中,Slash Studio 的 CEO Fan 將跟大家分享團隊在創業期間遇到的挑戰與應對方式:不知道如何判斷客戶會在哪,以及報價提案階段的應對等。而 Nancy 老師除了針對這些問題提出建議外,也談到許多新創團隊們 BD 時該注意的事情及常有的盲點,並強調「Know Your Customer」的重要性-對客戶的觀察非常重要,因為很好的銷售源自於了解客戶需求。 --- 【主持人介紹】 映彤 Tone,台大創創中心事業發展暨行銷資深經理。熱愛各種表格、各種企劃、各種策展,除了喜歡新創產業帶來的挑戰,也是一名熱愛影音剪輯又愛創作彈琴的音樂人。 【受訪者介紹】 黄怡佳 Nancy,台大創創中心個人導師,為前 Clarks 大中華區總經理、亞太區總裁,也曾任 eBay 亞太區策略及市場開發經理及 Nike 台灣&大中華區新事業部主管。專長領域包括成長策略、商業模式、 市場開發、品牌及銷售管理等。 魏汎秦 Fann,斜作股份有限公司 Slash studio 共同創辦人。以工業設計背景跨入循環經濟領域,運用產品創新思維,為企業與組織設計循環經濟發展方案,致力於以設計實踐永續價值,創造正向影響力。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eatwqrns2m008391r2d7yx8/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今天的來賓瞿志豪老師,是台大創創中心非常受歡迎的導師,除了有近 20 年的新創輔導經驗,也是 ITIC 創新工業技術移轉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在很多的演講場合中,我們都可以聽見瞿老師的聲音,且每次幾乎都是不同的主題的狀況下,瞿老師仍能有高專業度的分享,不管是專業技術面或是各種產業的 domain knowladge 都難不倒他~   今天我們很榮幸能邀請到老師來跟我們分享一個跟以往也完全不同的主題—組織運作。在創業的過程中,「組織運作」對新創而言往往是件很困難的一件事,因為它牽涉到了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在本集節目中,瞿老師與我們分享了他從自身的創業經驗、以及在創創中心輔導新創的經驗得出的組織運作心法。瞿老師表示,當初創業時,雖然因為從來沒有管理經驗,而跌了很多跤,但這些也因此變成現在輔導新創的養分,能夠成為其他新創團隊的前車之鑑,而「當初要是有人告訴我這些就好了」的感嘆,也化作他回台大開設「組織運作導論」的契機。團隊運作出現問題時該如何處理? 除了平時要充分溝通外,老師也提到,在團隊之間,衝突解決力是非常需要重視的—在吵架的過程中,學習到如何對事不對人,透過意見不合的時刻去更深刻了解團隊夥伴的想法,進而建立更好的默契。 相信透過這集,大家對於常見的組織運作問題與解方都有所認識,也祝福所有在收聽的新創夥伴們都能在接下來的一年蓬勃發展!     【主持人介紹】 映彤 Tone,台大創創中心事業發展暨行銷經理。熱愛各種表格、各種企劃、各種策展,除了喜歡新創產業帶來的挑戰,也是一名熱愛影音剪輯又愛創作彈琴的音樂人。 【受訪者介紹】 瞿志豪 Michel,台大創創中心個人導師,為 ITIC 創新工業技術移轉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VSense 董事長、行政院科技會報科技政策諮詢委員,也曾是橡子園創投台灣合夥人及行政院生醫創新方案執行中心創新長,專長領域包含早期新創輔導、策略性投資、生物科技等。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今天的節目,我們邀請到台大創創中心導師陶韻智 Sting,以及致力於推動循環經濟的 ECOCO 創辦人 Andrew,來跟我們聊聊新創加速器的種種。具有十年新創輔導經驗的台大創創中心個人導師陶韻智,為 LINE 與 LINE PAY 前董事暨總經理,也是 Inside 部落格的創辦人,其曾經輔導的對象橫跨初創團隊到尋求數位轉型的大型企業;而 ECOCO 是一個循環經濟品牌,結合 ECO 與 COin 理念,利用以循環經濟思維所設計的點數系統,致力讓資源永續變成日常生活的樂趣。 在加速器中的「導師輔導」,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業師究竟都在和新創聊些什麼呢?這集的節目,我們將一同揭開加速器的神秘面紗,了解新創與導師媒合的過程,以及團隊在面對瓶頸或階段性挑戰時,導師會如何地給予建議。Sting老師提到,他輔導團隊的模式,是透過不斷地問問題來引發團隊反思,藉以推敲、驗證團隊目前所處的階段與數據。而 ECOCO 創辦人 Andrew,也與我們分享他們加入創創加速器後,跟著導師持續修正題目的歷程和反思,包括公司專注點修正、疫情期間的另類優勢和懂得如何說服品牌的重要性。相信大家聽完這集,都能更了解導師與新創團隊之間的互動和導師諮詢的概念,也希望有帶給正處在不同階段的新創團隊一些思考火花! 【主持人介紹】 映彤 Tone,台大創創中心事業發展暨行銷經理。熱愛各種表格、各種企劃、各種策展,除了喜歡新創產業帶來的挑戰,也是一名熱愛影音剪輯又愛創作彈琴的音樂人。 【受訪者介紹】 陶韻智 Sting,台大創創中心個人導師。同時為500startups Mentor、德豐管理顧問公司合夥人、悠遊卡公司董事、鴻海集團香港富智康公司獨董等。有多次將事業從 0 帶到 1, 1 帶到 100 的經驗,為LINE 與 LINE PAY 前董事暨總經理、 Inside 部落格創辦人,目前致力於協助大公司數位轉型及新創公司深度陪跑等活動。 李漢揚 Andrew,凡立橙股份有限公司CEO/ECOCO循環經濟創辦人,以理工科背景從事金融業十餘年後至大陸從業數年,熱衷瞭解市場新商業模式。回台後因觀察到循環經濟法規與趨勢成立,投入智慧回收系統領域,營運三年多目前在台9個城市佈建百座智慧回收機,成果顯著。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本集我們延續上集,邀請台大創創中心知名的個人導師——洪小玲老師,跟我們分享他對新創團隊的見解。洪小玲老師的職涯歷程遍佈國內外大型企業,從Yahoo!、亞馬遜到遠傳等,看似和新創團隊距離遙遠,但老師在這些企業當中都肩負內部創業的責任,像是在Yahoo! 時負責創建電商的新事業,在亞馬遜時期協助打造第三方平台,也曾代表公司去收購新創、和創投一起評估團隊,因此對於早期和創建期階段團隊的痛點更能感同身受,也已於台大創創中心擔任個人導師六、七年時間。在本集節目中,老師要來和我們談談「究竟如何建立高效率的新創團隊」,如該怎麼領導一個團隊,以及與團隊聚焦共識、願景的方式。 洪小玲老師表示,新創創辦人需進一步思考自己公司的願景、使命和公司文化,而情感Bonding (與團隊成員的連結)更是早期階段需要重視的。當然,創辦人無法把事情全攬著做,所以身為Leader,你可以做的是提出想法、解決問題、促進合作、激勵團隊,帶領團隊走在正確的道路上。高效團隊是需要時間、金錢投資與經營的,若能在建立公司文化上投入心力,你將獲得更高的團隊工作效率和新機會,在未來帶來更多營收和效益。洪老師提到,團隊共識營就是個很不錯的方式,不但可以讓團隊更認識彼此、建立團隊目標和文化,也更能留住新進的員工,凝聚向心力~ 這上下兩集的節目真的非常精彩,洪老師不但跟我們分享了新創公司人才管理的經驗,也帶著我們探討如何建立高效率的新創團隊,相信有帶給大家不少收穫!在這裡也祝福所有有投入新創的聽眾們,都能夠高效率地朝著願景邁進! 【主持人介紹】 映彤 Tone,台大創創中心事業發展暨行銷經理。熱愛各種表格、各種企劃、各種策展,除了喜歡新創產業帶來的挑戰,也是一名熱愛影音剪輯又愛創作彈琴的音樂人。 【受訪者介紹】 洪小玲 Charlene,台大創創中心個人導師。曾任鉅亨網執行長、遠傳電信網路暨電子商務事業群執行副總、亞馬遜全球副總裁、Yahoo!奇摩董事總經理。在新事業經營與開發上經驗豐富。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本集我們再次邀請到台大創創中心知名的個人導師——洪小玲老師,老師的職涯歷程遍佈國內外大型企業,從Yahoo!、亞馬遜到遠傳等,看似和新創團隊距離遙遠,但老師在這些企業當中都肩負內部創業的責任,像是在Yahoo! 時負責創建電商的新事業,在亞馬遜時期協助打造第三方平台,也曾代表公司去收購新創、和創投一起評估團隊,因此對於早期和創建期階段團隊的痛點更能感同身受,也已於台大創創中心擔任個人導師六、七年時間。在本集節目中,老師要來和我們談談很多新創團隊會來向她諮詢的問題—人才管理,聊聊為何人才管理會是新創公司在創業期間的痛點之一,而新創公司要如何吸引優秀人才的加入。 洪老師表示,小公司初期的成功將依賴一個偉大的團隊,前10個員工將影響公司後續招募的員工,所以創辦初期一定要找到優秀的人才,因為每一個初始員工對這個新創公司的成功都會有顯著的影響。那新創公司又要如何吸引優秀人才加入呢? 老師提到,CEO是吸引人才的關鍵。有句話說—「執行長就是公司的天花板」,因為執行長看人的能力,會決定團隊的素質以及公司錄用的是什麼樣的人才。所以在談「如何吸引優秀人才的加入」前,CEO的學習與成長是更需要先關注的。 當然,在新創團隊的面試階段,也有許多要注意的地方。洪老師特別強調,除了要確認面試者的專業能力外,也一定要利用面試了解其人格特質,因為專業技能可透過學習獲得,但人格特質是長時間形成的。而在面談問題的設計上,也可以運用STAR技巧(Situation 情境、Task 任務、Action 行動、Result 結果)、Peer Interview (工作夥伴參與面試) 以及Reference Check (了解前主管推薦或不推薦的原因),來幫助你找到最適合的人才。 在這集的節目當中,洪老師跟我們分享了新創公司人才管理的經驗,也提供了許多實用撇步。在下半集,洪老師將繼續與我們分享—「究竟如何建立高效率的新創團隊」,相信也能帶給大家不少收穫!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wxdhb630zac0a288u2n1q3k?m=comment 【主持人介紹】 映彤 Tone,台大創創中心事業發展暨行銷經理。熱愛各種表格、各種企劃、各種策展,除了喜歡新創產業帶來的挑戰,也是一名熱愛影音剪輯又愛創作彈琴的音樂人。 【受訪者介紹】 洪小玲 Charlene,台大創創中心個人導師。曾任鉅亨網執行長、遠傳電信網路暨電子商務事業群執行副總、亞馬遜全球副總裁、Yahoo!奇摩董事總經理。在新事業經營與開發上經驗豐富。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本集我們邀請到另一位台大創創中心知名的個人導師——洪小玲老師,老師的職涯歷程遍佈國內外大型企業,從Yahoo!、亞馬遜到遠傳等,看似和新創團隊距離遙遠,但老師在這些企業當中都肩負內部創業的責任,像是在Yahoo!時負責創建電商的新事業,在亞馬遜時期協助打造第三方平台,也曾代表公司去收購新創、和創投一起評估團隊,因此對於早期和創建期階段團隊的痛點更能感同身受,也已於台大創創中心擔任個人導師六、七年時間。在本集節目中,老師特別想和聽眾聊聊每個早期團隊都必需面對的問題——創業點子是否符合市場需求?有沒有商業機會?唯有先定睛於Product Market Fit,才有後續其他策略和作為可言。 洪小玲老師鼓勵團隊們「2Do,1Don‘t」,如果你還沒有正式創業,請留心思考到底該先有創業題目再找團隊,還是先有團隊再找創業機會?因為這兩種相反的過程可能會導向全然不同的創業題目。而如果你已建立團隊,但不確定自己的商業模式、不知道該怎麼說服投資人,此時需要釐清創業目的,辨別誰是早期用戶?有正確定位後,用主要訴求打動早期用戶的心。千萬不要做的是,不要太早推廣尚未經過市場驗證的產品或服務,誤認為產品開發完畢就代表已經進行市場驗證,有時創辦人易落入本位思考,對自己產品過度有自信,但市場卻沒有相同看法。 老師特別提醒,創業過程需要強大的決心、續航力和堅持,但千萬不要在錯的方向上堅持,需要適時的軸轉,即時修正而不是將錯就錯,帶著團隊重新溝通聚焦才是務實的做法!節目尾聲老師也分享了如何找尋市場機會的方法,供正在尋找創業方向的聽眾們一些思考的架構。 【主持人介紹】 映彤 Tone,台大創創中心事業發展暨行銷經理。熱愛各種表格、各種企劃、各種策展,除了喜歡新創產業帶來的挑戰,也是一名熱愛影音剪輯又愛創作彈琴的音樂人。 【受訪者介紹】 洪小玲 Charlene,台大創創中心個人導師。曾任鉅亨網執行長、遠傳電信網路暨電子商務事業群執行副總、亞馬遜全球副總裁、Yahoo!奇摩董事總經理。在新事業經營與開發上經驗豐富。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具有十年新創輔導經驗的台大創創中心個人導師陶韻智,為 LINE 與 LINE PAY 前董事暨總經理,也是Inside 部落格的創辦人。其曾經輔導的對象橫跨初創團隊到大型企業尋求數位轉型,綜合觀之,陶韻智老師接收到的團隊困境都與「想要成長」——無論是營收還是用戶、知名度的成長,以及「尋求創新」有關。然而歸根究底,在與團隊諮詢的過程中陶韻智老師發現,在解決這些團隊自己定義出的困境之前,需要優先受到重視的議題其實需要回到使用者的需求為何?以及,該如何洞察使用者的需求? 本集節目陶韻智老師不藏私分享使用者洞察的心法與實際操作方式,實際舉例自己年輕時做電商遇到貨賣不出去的瓶頸,引導其反思對顧客不夠了解,以致於無法擬定有效的商品銷售策略。接著我們聊到如何進行使用者訪談?如何訓練同理心來了解用戶?在一問一答間,如何發現表象背後的核心問題?甚至進一步思考,訪談對象一定要向外尋求嗎?能否把自己當用戶做理解呢?經歷循環往復的測試、驗證、修改,新創團隊面對不斷變動的產品走向,又該怎麼維持健康心態,堅持到底呢?如果你的團隊也正煩惱著下一步的發展,千萬不要錯過本集節目關於使用者洞察的深度分享。 【主持人介紹】 映彤 Tone,台大創創中心行銷暨事業發展經理。熱愛各種表格、各種企劃、各種策展,除了喜歡新創產業帶來的挑戰,也是一名熱愛影音剪輯又愛創作彈琴的音樂人。 【受訪者介紹】 陶韻智 Sting,台大創創中心個人導師。同時為500startups Mentor、德豐管理顧問公司合夥人、悠遊卡公司董事、鴻海集團香港富智康公司獨董等。有多次將事業從 0 帶到 1, 1 帶到 100 的經驗,為LINE 與 LINE PAY 前董事暨總經理、 Inside 部落格創辦人,目前致力於協助大公司數位轉型及新創公司深度陪跑等活動。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改變從來不是一觸即發,而是需要花時間投入與醞釀,就如同本集節目採訪對象「汎思數據」與「超現實科技」,皆是在疫情前即分別投入智慧製造與教育VR領域,汎思數據以AI影像分析和即時異常監控通報,協助傳統產業因廠房工作環境不友善而面對的人力斷層問題,以機器取代人眼觀察的重複性工作,優化流程、提升效率;超現實科技以VR引發孩童學習興趣,將共感體驗型態帶入過往錄影帶、視訊教學無法達到的高互動學習程度,並冀望打破城鄉教育的藩籬,如今更將進一步走向企業教育訓練場景。 在Covid-19疫情爆發的這兩年,使得數位轉型不再是企業的選擇題,而是必然的結果,面臨隨時因疫情起落而跟著浮動的遠距工作、教學、生活需求,新創團隊們持續研發、推廣適合疫後時代的新型服務,並發想各式場景應用,節目中也聊到團隊面臨疫情時,在團隊管理、人才招募上如何因應,以及在BD時遇到「雖然提供的是遠距產品或服務,但客戶仍然需要近距離體驗、理解」的挑戰,最後兩位創辦人皆分享了在環境條件層層限制下,新創該如何突圍的個人體悟與建議。 【受訪者介紹】 廖彥欽 Julia,汎思數據創辦人。專長資料科學、通訊工程與數位訊號處理;研發智慧生活應用的數據工程服務。 彭子威 Andy,超現實科技創辦人,連續創業家,同時亦為TAVAR協會現任理事長。擅長市場業務策略管理及產業競爭分析,致力於推廣VR與AR創意應用及產業結合。 【汎思數據 介紹】 汎思數據提供智慧製造的雲端管理平台,進行產線即時異常監控與AI影像分析、產線大數據分析與異常偵測通報等服務,提升產線工作效率,近期有和醫院場域的合作,以AI影像分析輔助醫療人員稽核洗手流程。 【超現實科技 介紹】 超現實科技致力於透過虛擬實境來打造全新的學習型態,以身歷其境的互動體驗推出即時雙向式教學應用平台及教育服務,期望能藉由VR科技突破現實的框架、共創共學。近期推出SURREALM遠距共學平台,著重溝通與協作的軟技訓練,期望能提供企業一個不受限於時間空間及訓練場地的線上教育訓練平台。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許多公司是前陣子疫情趨於嚴峻時,被迫改為遠距工作型態,手忙腳亂地適應分處異地的工作默契,主管也摸索著如何遠端掌握同仁工作進度與效率,以及如何軟性地維持員工向心力?而兩年前成立的Numbers則是從草創期即開始遠距工作型態,每週只有一天Office Day需要進辦公室,Sofia和我們分享了保留一天進辦公室的原因和功能是什麼?在面試過程中又是如何挑選適合遠距的夥伴? 三級警戒後,Numbers施行全面遠距取消了Office Day,為了維持員工的情感聯繫,試驗了「虛擬茶水間」等措施,我們聊到了這些新措施實際的執行方式以及員工反饋,這過程中可以發現,作為一個彈性又透明的新創,Numbers很多制度都是與員工一同實驗出的產物,敏捷開發的概念不只運用在產品開發中,還落實在組織運作上,一定的實驗週期過後搜集大家的feedback,了解同仁認為的好處與壞處,好的就沿用,壞的就廢除,節目的最後Sofia也推薦了幾個好用的個人管理、進度追蹤小工具,聽眾不要錯過喔~ 【主持人介紹】 映彤 Tone,台大創創中心行銷企劃經理。熱愛各種表格、各種企劃、各種策展,除了喜歡新創產業帶來的挑戰,也是一名熱愛影音剪輯又愛創作彈琴的音樂人。 【受訪者介紹】 Sofia Yan,Numbers共同創辦人兼CGO。討厭數學的純種文組人,從來沒思考過什麼是跨域但默默做了很多跨域的選擇。陰錯陽差進了科技新創,又陰錯陽差成為 co-founder。環境友善支持者,貓奴,希望所做的事能夠為世界帶來一些正向的改變。 【Numbers 介紹】 Numbers 的願景是建構「真實媒體網路」,從建立標準協議 (Capture)、打造簡易使用的工具 (Capture App/API/Authmedia)、建構交易市場(CaptureClub),一步一步重塑信任,讓網際網路上的數位內容回歸真實,實現數位內容資產化,為數位內容找回價值。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2015年開始,Mom&Dad在Youtube上架影片、成立粉專,秉持著分享育兒生活的初衷,把新手爸媽的心聲錄製成影像,頻道中最熱門的一支影片瀏覽量達到九百多萬次,五年來嘗試多方面影片題材,來了解觀眾需求、摸索定位,去蕪存菁出對粉絲來說最有價值的部分——「講故事」,並把這件事跟創業做結合。 華爸笑說「最初沒有把它當成是職業在發展,只是做自己覺得有趣的事!」一開始拍片其實有其他正職工作,都是利用週末或半夜的零散時間來剪片,但當作品和粉絲累積到一個程度時,覺得是時候可以承擔更大風險,才全職投入親子youtuber和如今的「育兒神器」講故事產品。 今年正式從KOL身份跨足創業圈的華爸,在節目中分享角色轉換後,思考出發點的差異,也大方聊了原本對創業的想像和實際的困難,以及對聲音產業的第一手觀察。重新回過頭才發現,Mom&Dad把握了不同新型態媒體蓬勃的時機點,連結了自己擅長或有興趣的事,找到自己在熱潮中的定位,樂觀看待並擁抱新的工具,同時在投入的過程中享受樂趣。 👉 本集精華摘要👈 ✔️01:59 - 06:00|因懷孕而讓歌手夢轉彎,開頻道分享崩潰育兒生活 ✔️06:01 - 11:28|結合為孩子說故事的習慣,跨足音頻領域 ✔️11:29 - 24:20|KOL與創業界線變模糊的時代 ✔️24:21 - 29:52|KOL與創業家的角色差異與心態轉換 ✔️29:56 - 38:20|華爸對聲音市場的觀察 ✔️39:13 - 49:50|一人身兼三職的時間管理:Youtuber、創業家、爸爸 【主持人介紹】 映彤 Tone,台大創創中心行銷企劃經理。熱愛各種表格、各種企劃、各種策展,除了喜歡新創產業帶來的挑戰,也是一名熱愛影音剪輯又愛創作彈琴的音樂人。 夏寧 Ning,台大創創中心行銷企劃。嚮往追尋創新時兼顧社會文化與環境生態,對於人類互動與社會心理著迷,喜歡花時間探究文化背後的思維差異。 【受訪者介紹】 華正群,又稱華爸,知名親子Youtuber——《Mom&Dad》的創辦人、Podcast《媽爹講故事》的主持人,也是歌手,同時為三個孩子的爸,擅長親子教養以及運用聲音表情朗讀童書。 【Mom & Dad 介紹】 為自媒體品牌,從Youtube親子頻道起家,理念是「用快樂,陪伴孩子成長!」,節目主題涵括親子日常、教養、體驗、共玩等,在Podcast上開設《媽爹講故事》的說故事節目,被譽為父母親的育兒神器。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Roy 原本是任職於 Yahoo 的工程師,在大型跨國公司的環境中,能輕易地感受到產品推出的流量紅利,但在這樣巨大影響力的背後,Roy 察覺到自己和終端使用者有層層隔閡,每天從事的工作似乎只是在完成公司的意志,難以直接向消費者實踐個人創意。正式邁向三十歲里程碑前,Roy 和自己對話「這次我想做自己感興趣的事,試試看可以走多遠」,帶著闖蕩的靈魂,Roy 離開 Yahoo 後首先加入了學長的數位廣告新創公司,觀察新創運作的真實面也累積技術能力,當作正式創業前的緩衝區。 直到正式創業,Roy 帶著健身社交 App 的題目進駐了台大車庫,面臨難以損益兩平的創業現實,反思了 2C 商業模式裡資本與流量為正相關的殘酷,同時也意外發現使用者有「對話」的重需求,因此當機立斷換題目,開啟了後來改走 2B 對話式商務服務的 BotBonnie,經過和台大創創中心執行長的諮詢會議,決定從企業的「行銷需求」著手,又因中心舉辦的晚宴活動,因緣際會接觸到奧美,促成了後來爆紅的「華康愛情體」行銷專案,回顧一路走來的路程,機會真的是留給不斷反思和準備好的人。 從一名工程師蛻變為一位創辦人,Roy 從緊緊鑽研著產品開發不放,到懂得走進人群聆聽客戶需求,也開始理解身為老闆所做的決策,在節目後段 Roy 分享了跟客戶 BD 的思維和策略,以及同樣針對產品開發,身為老闆跟員工出發點的歧異,聽眾朋友務必不要錯過。 👉 本集精華摘要👈 ✔️02:52 - 19:27|為什麼我離開 Yahoo?邁向三十歲,有些事情我想試著完成 ✔️19:28 - 37:35|當機立斷換方向,2C 和 2B 的選擇題 ✔️45:24 - 50:15|所謂 BD 是「先別談銷售,如果我能解決你的問題就太好了」 ✔️50:16 - 01:06:25|從工程師到老闆,思維與視角的轉變 【主持人介紹】 丁柏村,前台大創創中心新創輔導部資深經理。曾是進駐在創創中心團隊的共同創辦人,以前常常在開發者角色和創業者角色間切換,現在轉換身分,跟著新創團隊們一起創業。 【受訪者介紹】 羅建凱 Roy,連續創業家,BotBonnie的共同創辦人,曾任職於Yahoo、數位廣告新創擔任工程師。 【BotBonnie介紹】 提供對話式智能機器人解決方案,提供 Saas 服務,讓商家建置自己的 chatbot,發布到常見的通訊軟體如 Messenger 或 Line 等,另外也做企業客製化開發,做對話式商務應用,為客戶創造新的體驗情境,2021 獲Appier 收購。 如果你喜歡今天的節目、歡迎訂閱我們的頻道、給我們評分鼓勵; 或是想了解更多創創中心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管道和我們聯繫: 台大創創中心FB粉專:www.facebook.com/ntutec.fanpage TEC Talk 回饋信箱:tectalk.podcast@gmail.com 回饋問卷:https://forms.gle/CG6f3x439xzeNg8d8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你有聽過在食品工廠生產的清潔用品嗎?茶茶創辦人Joshua從小就目睹身為家庭主婦的母親,長時間使用化學清潔用品洗滌居家環境,雙手總是破皮流血,此後開始尋找天然親膚的替代用品,富含天然茶皂素的山茶樹果粉成為Joshua和媽媽的心頭好,但也不禁疑惑為何如此友善肌膚的自然粉末並沒有廣為眾人使用?身為設計人的Joshua,決定從使用者體驗出發,發現問題可能出在使用便利性上,因此將原本隨意亂噴、稍微碰水就濕搭糊成一塊塊的粉末,改良成固定份量、美觀的「濃縮⽅塊」,並克服水槽堵塞的問題,如此設計榮獲了日本設計大獎Good Design評審青睞,節目中還談論了從設計人到創業人,如何克服規模化生產、如何屢遭拒絕,最終成功說服食品工廠製作!還聊到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鍛鍊創意?創意又將怎樣付諸實踐的種種心法。 *本集看點* ✔️02:45 - 10:49|媽媽長期洗碗流血破皮,尋找友善肌膚洗劑的新選擇 ✔️10:50 - 22:30|小方塊的巧思:用設計克服使用痛點 ✔️36:14 - 48:02|向屢獲設計大獎的Joshua學習平時鍛鍊創意的方法 ✔️48:43 - 56:20|常常都想放棄,卻還是堅持下來了 ✔️56:21 - 59:57|如果有想做的事情,就不動聲色地慢慢計畫它 👉 填回饋問卷抽獎囉:forms.gle/Ao9y3HFBgBtjqqiV7 【主持人介紹】 映彤 Tone,台大創創中心行銷企劃經理。熱愛各種表格、各種企劃、各種策展,除了喜歡新創產業帶來的挑戰,也是一名熱愛影音剪輯又愛創作彈琴的音樂人。 華英 Lisa,台大創創中心行銷企劃兼新創輔導專員。行銷活動幕後藏鏡人,喜歡看見創業圈的交流火花,聽見創業者的實戰經驗與故事,常用技能是記人記事記數字。 【受訪者介紹】 趙華軍 Joshua,茶茶的創辦人,實踐大學媒體傳達設計學系畢業,曾連續五年接連獲得德國iF設計獎、日本Good Design、Red Dot德國紅點設計大獎、Siggraph實體互動類獎項等國際知名大獎。 【茶茶介紹】 茶茶是使用山茶樹果研磨微粒作為原料的洗滌用品,其含有高濃度的天然茶皂素 Theasaponin 成份,可以輕鬆地把頑強的油汙乳化分解、沖洗乾淨、不傷肌膚。茶茶將原先鬆散的山茶樹果粉末壓縮成小方塊,節省收納空間、份量固定、不亂噴灑、容易保存,2015年獲日本優良設計獎受賞展出。 如果你喜歡今天的節目、歡迎訂閱我們的頻道、給我們評分鼓勵; 或是想了解更多創創中心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管道和我們聯繫: 台大創創中心FB粉專:www.facebook.com/ntutec.fanpage TEC Talk 回饋信箱:tectalk.podcast@gmail.com 回饋問卷:https://forms.gle/CG6f3x439xzeNg8d8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在學期間就經常反思盛行的消費主義,希望能透過自己的力量促成人、島嶼、物品三者間的平衡,認為不該為了滿足對於物品的渴望而剝削了勞工或是環境。擁有工業設計背景的宜臻,畢業後也曾去大企業從事筆電產業的工作,後來再度回學校念博班,這次卻念到一半發現相比起學術研究,自己更嚮往親手打造產品,於是她和朋友決定攜手創業。 其實最初的創業題目並不是目前提供循環容器服務的好盒器,是從挑選友善環境商品的選物店一路摸索到餐飲店,茫然學習沖煮咖啡的某天,卻被朋友點醒「你該做你擅長的事」,才猛然意識到自己的熱情和專長所在,正式創立了好盒器,並接著發現過往念工業設計內化的規模化思維,幫助了好盒器可以從創業初期就以遠景的方式佈局,而在大公司工作學習到的談合作與資訊整理技巧,都成了日後接洽多重單位時的基礎養分。 節目的後段談到了讓人很有共鳴的話題「該如何分辨到底是自己努力不夠還是真的沒有熱情?」這是多數人在職涯路途上都曾碰見的難題,宜臻和丁丁都各自分享了自己辨別的方法,也歡迎聽眾朋友和我們分享! *本集看點* ✔️01:50 - 15:30|自備環保杯與一次性容器之外的第三種選擇 ✔️15:38 - 27:44|資訊整理與規模化思維,大企業上班與工業設計科系深深影響我的兩件事 ✔️27:45 - 41:05|花時間做你擅長的事,從選物店到餐飲店最後誕生好盒器 ✔️41:06 - 53:21|創業「地點」不容小覷,謝謝台南溫柔的包容 ✔️53:28 - 01:02:23|父親同為創業家,學習看見他人優點、給員工舞台 ✔️01:02:24-01:26:47|學習樂器和創業帶給我的啟示:是努力不夠還是缺乏熱情? 【主持人介紹】 丁柏村,台大創創中心新創輔導部資深經理。曾是進駐在創創中心團隊的共同創辦人,以前常常在開發者角色和創業者角色間切換,現在轉換身分,跟著新創團隊們一起創業。 【受訪者介紹】 宋宜臻,好盒器的共同創辦人,成大工業設計畢業,曾任職於筆電產業。學生時期成立「人嶼物基地」作為工作室,藉由老屋創造一個讓大家對於「健康長久的人與物關係」有感的空間。 【好盒器介紹】 好盒器提供外帶容器循環服務,把乾淨的容器放到店家,客人外帶飲料或餐點時就能用可重複使用的容器來承裝,使用完畢後放到任何一個合作站點或自助歸還站,好盒器就會到各個站點去回收,收回後嚴格清洗並進行下一次配送,希望透過這樣不斷地的循環使用,取代大眾對一次性使用容器的依賴,建立讓再懶的消費者都能「無痛做環保」的系統,以台南為起始點,陸續擴展至其他縣市。 如果你喜歡今天的節目、歡迎訂閱我們的頻道、給我們評分鼓勵; 或是想了解更多創創中心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管道和我們聯繫: 台大創創中心FB粉專:www.facebook.com/ntutec.fanpage TEC Talk 回饋信箱:tectalk.podcast@gmail.com 回饋問卷:https://forms.gle/CG6f3x439xzeNg8d8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本集為專訪「StyleMap 美配」的下集,從上班族轉為創業者的心境轉換聊起,太太宇欣本身是喜歡穩定感的人,碰上高度不確定的新創環境,如何透過與先生瀚平的個性互補來達到雙贏?由於兩人育有兩個小孩,他們摸索出設定階段性目標,以在時間安排上兼顧工作與家庭。 而設定目標和願景無論是在私領域或公領域都同樣重要,也可以避免創業過程為求一時安心而容易隨波逐流的情形。美配特別提到,很多人只關注他人成功的一面,但成功經驗通常不能複製,反而應多注意別人是怎麼失敗的,並養成檢討的習慣,反覆思考可優化的作為! 非美髮產業出生,卻投身美髮平台五年的美配,觀察到原先產業結構是以髮廊為中心,但透過建立消費者能直接接觸到髮型師的平台,去中心化的過程不僅有助解放髮型師原先的角色位置,也再次把利潤作合理分配,有利於產業的良性循環!鼓勵有想創業的朋友若還在發想題目階段,可以試著從傳統產業利潤分配結構上著手,思考是否有無效率的環節! 【本集看點】 ✔️01:58 - 11:39|當樂觀主義遇上凡事小心,論夫妻個性互補在創業中的好處? ✔️12:50 - 19:24|「每天工作16小時要持續多久?」預先設定犧牲停損點。 ✔️19:25 - 25:13|「大家都在募資,我也要跟!」如何避免創業過程的各種跟風行為? ✔️25:14 - 32:11|以美髮業結構為例,其他傳統產業還有什麼尚待優化的節點? ✔️32:12 - 43:32|如果連孩子都養得了,創業還困難嗎? 【主持人介紹】 丁柏村,台大創創中心新創輔導部資深經理。曾是進駐在創創中心團隊的共同創辦人,以前常常在開發者角色和創業者角色間切換,現在轉換身分,跟著新創團隊們一起創業。 【受訪者介紹】 程瀚平、曹宇欣,StyleMap 美配的共同創辦人,也是彼此重要的人生夥伴,目前育有兩個可愛的孩子。程曾任竹科硬體工程師長達六年時間,曹曾任新創公司應用工程師、面板業PM。 【StyleMap 美配介紹】 StyleMap 美配是全台最大美髮潮流趨勢平台,無論是要瀏覽髮型、尋找設計師、溝通款式、預約服務,甚至是完成支付,都能在 StyleMap 美配完成!不僅提供設計師更廣闊的舞台分享作品,也幫助使用者快速找到適合自己的髮型、安心變美! 如果你喜歡今天的節目、歡迎訂閱我們的頻道、給我們評分鼓勵; 或是想了解更多創創中心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管道和我們聯繫: 台大創創中心FB粉專:www.facebook.com/ntutec.fanpage TEC Talk 回饋信箱:tectalk.podcast@gmail.com 回饋問卷:https://forms.gle/CG6f3x439xzeNg8d8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本集特別邀請到EP 04. 好評不斷的 Encore 的創辦人 Jingle 一起來主持啦!(還沒聽的快去!)期待創業家彼此能碰撞出更多火花! 《TEC Talk EP 06. 》這次邀請到:加上孩子,同時創了三個業的 StyleMap 美配,來跟我們聊聊身負家庭與事業重任之時,如何穿越創業地獄谷,以及沿路的見聞與學習! *本集看點* ✔️04:50 - 17:55|上班族到全職創業,轉彎路上的創業家心法 ✔️18:05 - 26:35|隔行如隔山?工程師如何挖掘美髮產業需求與痛點? ✔️37:39 - 48:45|地獄谷裡的一道光,緣分的投資人來了! ✔️49:09 - 54:21|誰來 Take care CEO 心理狀態?自己給自己愛的鼓勵!一起來! 【主持人介紹】 丁柏村,台大創創中心新創輔導部資深經理。曾是進駐在創創中心團隊的共同創辦人,以前常常在開發者角色和創業者角色間切換,現在轉換身分,跟著新創團隊們一起創業。 【受訪者介紹】 程瀚平、曹宇欣,StyleMap 美配的共同創辦人,也是彼此重要的人生夥伴,目前育有兩個可愛的孩子。程曾任竹科硬體工程師長達六年時間,曹曾任新創公司應用工程師、面板業PM。 【StyleMap 美配介紹】 StyleMap 美配是全台最大美髮潮流趨勢平台,無論是要瀏覽髮型、尋找設計師、溝通款式、預約服務,甚至是完成支付,都能在 StyleMap 美配完成!不僅提供設計師更廣闊的舞台分享作品,也幫助使用者快速找到適合自己的髮型、安心變美! 如果你喜歡今天的節目、歡迎訂閱我們的頻道、給我們評分鼓勵; 或是想了解更多創創中心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管道和我們聯繫: 台大創創中心FB粉專:https://tec.pros.is/podcast_fb_ep06 TEC Talk 回饋信箱:tectalk.podcast@gmail.com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VoiceTube 從2013年創辦至今,已經走過七的年頭,如今已經成為台灣最大的英文學習線上平台,去年更獲得一億元A輪融資進軍日本。其公司推出的第一個付費產品「Hero」,在內容中可見其針對不同使用者需求提供合適的教育素材,翻轉過去只能透過教科書學習英文的死板方式,讓使用者透過有興趣的題材更加生活化地學習語言。 【受訪者介紹】 蔡豐任,Johnny: VoiceTube 營運長及共同創辦人,過去曾有多次創業經驗。在投入創業圈前,曾在金融產業擔任過證券分析師、研究員及交易員,也在美國醫院擔任管理職,產業涉獵廣泛,而後遇見VoiceTube 共同創辦人詹益維,Richard,加入VoiceTube。 【 VoiceTube 簡介】 「VoiceTube – 看影片學英語」是全台最大的看影片學英語社群,每日更新影片,提供最多最優質的英文學習內容。 包括TED Talks、TED-Ed 教育、CNN Student News、看卡通學英文、聽音樂學英文、電影片段、電玩、英文技巧學習等超過6,000 部英語學習影片,讓大家輕鬆用興趣學英文! 【本集重點】 ・資源有限,草創初期把人力投注在最迫切需要的地方;透過參加及贏得比賽,提升品牌的能見度。 ・初期如何透過創意進行快速的市場驗證,確保產品能夠被市場接受並讓品牌價值自然擴散;後期透過使用者反饋、找出需求,進而提升產品。 ・創業初期尚未有商業模式,咬牙苦撐;到後期,必免過度依賴特定廣告商,進而進行「商業模式的轉型」。 ・過去定位在「媒體」、後期讓整體定位更加著重於「產品」,投注更多資源於使用者經驗的研究優化產品、透過好的服務及收費系統加深與使用者的連結。 ・和共同創辦人有歧見時,做出「離開」這個選擇、後來又選擇「回鍋」的原因。 【告訴想創業者的話】 1. 想清楚——找到自己的核心價值觀,找到自己能為這個世界做哪些「獨特的事」、「值得投入的事」;理由清楚,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做這件事,你才能說服、感動有相同價值觀的人。 2. 不要為創業而創業,找到這件事的核心價值並堅持到底。 如果你喜歡今天的節目、歡迎訂閱我們的頻道、給我們一些評分鼓勵; 或是想了解更多創創中心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管道和我們聯繫: 台大創創中心FB粉專:https://pse.is/podcast_fb_EP05 台大創創中心官網:https://pse.is/podcast_tec_EP05 TEC Talk 回饋表單:https://forms.gle/KAEhMrwMRbZr5fzX6 為了打造愈來愈優質的節目品質,我們期待能聽到您寶貴的意見。 只要 3 分鐘就能回饋,謝謝!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媽媽的一句話:「我想離婚,我想擁有自己美好的下半段人生。」讓 Jingle 開始注意到崛起中的「熟齡族群」。 「一開始只是想幫媽媽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讓她們可以相互陪伴、興趣交流,卻在過程中發現原來媽媽的狀況不是特例、『熟齡覺醒』更是一種趨勢」。 【受訪者介紹】 林宜靜,Jingle。過去曾在 KLOOK 擔任內容行銷以及抖音臺灣運營負責人,目前創立 Encore 熟齡社群平台,同時身兼上班族熱門 Podcast 節目『欸!我問你喔』主持人。 【Encore 介紹】 Encore 認為女性值得被在意以及保護,提供全女性同在空間,協助女性找回嗜好、培養興趣、尋求同好、自信有我。Encore 的中文「再來一次」,像演唱會尾聲的安可曲,而令人最熟悉的音樂也如熟齡生活,期望 Encore 讓熟齡族的下半場人生找回自我,再次精彩。 (取自 Encore 官網:https://encoredays.com/ ) 【本集重點】 ・為什麼當初決定從高薪工作辭職、並選擇「熟齡女性」作為目標客群? ・「熟齡族群」與「年輕族群」的差異? ・當初怎麼開始創業、在哪裡找到投資人? ・想辦法知道對方到底要什麼?是投資人、加速器、亦或者平台用戶。 【告訴想創業者的話】 「放下你的羞恥心,放下你的自尊心,因為這些都不值錢!」 如果你喜歡今天的節目、歡迎訂閱我們的頻道、給我們評分鼓勵; 或是想了解更多創創中心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管道和我們聯繫: 台大創創中心FB粉專:www.facebook.com/ntutec.fanpage TEC Talk 回饋信箱:tectalk.podcast@gmail.com 回饋問卷:https://forms.gle/CG6f3x439xzeNg8d8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導致許多孩童無法回到學校上課,遠端教育逐漸成為趨勢,其中帶有Ai人工智慧的「凱比機器人」更是具前瞻性的未來教育夥伴。 【受訪者介紹】 郭柳宗,Leo: 女媧創造的創辦人兼執行長。曾任北一女電腦老師、日本三菱電機擔任軟體開發工程師、日本軟銀集團旗下網路語音服務公司特助、富士康工業物聯網總經理鄭弘孟旗下工作。史丹佛碩士、台灣師範大學資訊教育學士。 【女媧創造簡介】 女媧創造公司,智能機器人領導品牌。專注於AI人工智慧與Robotics智能機器人的開發。不將機器人視為電子產品,而是以賦予機器人鮮明的個性及活靈活現的肢體動作為目標,重新引領使用者認識機器人並建立社交關係,致力於讓機器人融入大眾成為自然的社會風景。 【本集重點】 ・不要低估上班時的人脈,你永遠不會知道現在的老闆對你往後的事業有多大的影響! ・「硬體創業」有沒有足夠的用戶研究?前期對市場的驗證是否精確?一旦沒有研究清楚市場需求及情境,它的代價是非常大的。 ・「創新產業」相較於「既有產業」,在市場及商業模式沒有前例可循的情況下,如何定義自己的產品定位非常重要! ・創業後,看事情的角度更高更廣;在面對金錢、人,壓力極大的情況下,心態的調整是非常重要的。 【告訴想創業者的話】 創業能成功的比例極低,要有心理準備—— 只有一句話:一定要想清楚。 如果你喜歡今天的節目、歡迎訂閱我們的頻道、給我們一些評分鼓勵; 或是想了解更多創創中心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管道和我們聯繫: 台大創創中心FB粉專:https://pse.is/podcast_fb_EP03 台大創創中心官網:https://pse.is/podcast_tec_EP03 TEC Talk 回饋信箱:tectalk.podcast@gmail.com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未來二、三十年的產業貧頸將是人才,但人才需要的是具體的技能與想法。由於發現自己熱愛教育,進而投身創立ALPHA camp,為新創產業培育人才是Bernard對整個產業的願景。 【受訪者介紹】 Bernard Chan,陳治平: ALPHA camp 創辦人,曾任 TMI 駐場創業家,雅虎亞太區業務總監,Bain & Company 管理顧問。美國 MIT 麻省理工 MBA 畢業,加拿大 University of Waterloo 電機工程與經濟學雙學士。在美國、北京、香港多次 Startup 經驗。 【ALPHA camp 簡介】 ALPHA Camp 的使命是「幫助人們發展有意義、有價值的職涯」。 自 2014 年以來,我們以新加坡和台灣為教學據點,培訓超過 5000 名學員。校友遍及台灣、新加坡、中國、以及全球的科技新創。(官方網站:https://tw.alphacamp.co/ ) 【本集重點】 ✔ 從小善於考試、能夠輕易找到工作,卻不清楚自己真正想做什麼,而多方的嘗試與體驗後,到最終的創業的經歷 ✔ 雖然在大公司裡,有著漂亮的業績,卻發現「這不是自己所在意、想解決的問題」 ✔ 經歷過第一次創業與失敗,回顧自己過去參與的所有過往,哪些過程是真正享受的? ✔ 評估 ALPHA camp:「對自己的認知」、「對社會的貢獻」、「創業的風險」 【Bernard的人生哲學:創業的機會成本】 〖地區〗 在台灣,雖然薪資沒有香港新加坡日本來得高,但在不錯的生活品質條件下,物價相對是非常低廉的。此時即便離職花六個月尋找自我方向,也是餓不死的——因此,格外適合嘗試新事物。 〖年齡〗 在2001年的經濟泡沫化後,意識到: 職涯發展愈後面、地位愈高,此時的風險是更高的。一來,你變得很昂貴;二來,工作的選擇變少了。 如果以「金錢」作為機會成本的計算籌碼,那麼37歲離職創業當然機會成本是高的;但如果以「時間」作為機會成本的計算籌碼,那麼比起50歲,你有更多能夠嘗試與冒險的機會、風險相對也是比較低的——雖說37歲離職創業,看似「機會成本很高」,但實際上此時擁有的是比起50歲更多的時間與冒險機會! 【告訴想創業者的話】 「不是看見自己現在的薪水有多少,而是放眼望去未來四五十年後,你拔除現在的工作與經驗,你還剩下什麼?」 「你需要的是在這個社會上自己謀生的能力,以及最終你能承擔多少風險?」 「創業的命題,是自己覺得想要跳進去解決的?」 「有哪件事情,即便沒有任何報酬,仍願意全心投入的?」 「看見你的受眾的回饋與反應,如果為此感到滿足,那麼你就找對方向了。」 ------------------- 如果你喜歡今天的節目、歡迎訂閱我們的頻道、給我們一些評分鼓勵; 或是想了解更多創創中心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管道和我們聯繫: 台大創創中心FB粉專:https://pse.is/podcast_fb_EP02 台大創創中心官網:https://pse.is/podcast_tec_EP02 TEC Talk 回饋信箱:tectalk.podcast@gmail.com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loading
Comments 
Download from Google Play
Download from App St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