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印刻文學 IN to booK
印刻文學 IN to booK
Claim Ownership

印刻文學 IN to booK

Author: IN to booK

Subscribed: 5Played: 35
Share

Description

印刻文學官方PODCAST

跟您分享作者朗讀自己作品的吉光片羽
以及寫作過程中的書後花絮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37 Episodes
Reverse
一段湮滅近八十年的歷史空白,是如何激起小說家們書寫補白的意念? 重構不同族裔之間的文化面貌、生活細節,又需要哪些前置工作和準備? 而歷史小說作為一種「事後回想」,身體力行的踏查,對總是「不在場」的創作者有什麼影響或意義? 本集節目邀請到想像文學收音機Podcast主持人陳冠宏、作家朱和之及班與唐,一起來聊歷史小說的寫作歷程與創作門道。   ※ 收聽連結:https://linktr.ee/ink_mag   —《當太陽墜毀在哈因沙山》獲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長篇小說創作發表專案」補助出版—   -- #當太陽墜毀在哈因沙山 #朱和之 博客來:https://reurl.cc/aLqme4 誠 品:https://reurl.cc/eLzlkW 金石堂:https://reurl.cc/xLaM3e 讀 冊:https://reurl.cc/2zYGQn 三 民:https://reurl.cc/M4O5M4 舒讀網:https://reurl.cc/lgQraA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fxi71toq1qj080027ihuhen/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虛與實,報導文學與小說,誰能想到看似相悖的兩種文體和兩個文本,卻有著相同的內在關懷與價值觀。   雪羊以《記憶砌成的石階》記錄了一群布農青年的尋根之旅,他們沿著祖先迫遷移徙的路徑,試圖找回湮沒在山中的祖居。等在他們前方未知的旅途,是祖先們熟悉的、已知的昔日歲月。   而朱和之則是站在歷史的已知回望,以小說之筆追索小說人物所處的當下,對於自身未知命運的思索與行動。已知與未知的相互渡越,讓兩個不同體裁的文本有了相似的姿態,與交會的空間。   本集節目邀請到人氣山岳攝影師雪羊,從他與布農社群的相處以及登山經驗切入,與朱和之一起,分享他們在山中領略到各種不同的體會;並呼應著朱和之小說,帶引大家一同感受台灣的山林的迷人之處。   —《當太陽墜毀在哈因沙山》獲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長篇小說創作發表專案」補助出版— -- #當太陽墜毀在哈因沙山 #朱和之 博客來:https://reurl.cc/aLqme4 誠 品:https://reurl.cc/eLzlkW 金石堂:https://reurl.cc/xLaM3e 讀 冊:https://reurl.cc/2zYGQn 三 民:https://reurl.cc/M4O5M4 舒讀網:https://reurl.cc/lgQraA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fxi71toq1qj080027ihuhen/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戰爭結束,讓臺灣島上所有生民全都回復為平凡而純粹的人,卻仍止不住生命的殞落。一場因天災而起的空難,繼而引發搜救隊死傷慘重的山難,照見多種族群對臺灣的深刻情感。   一場近八十年前的複合式災難,在朱和之的心中撞擊出深沉詰問:他們究竟為什麼要上山?他們有什麼非去不可的理由?朱和之以一部小說《當太陽墜毀在哈因沙山》綰結一切的探問,並透過文字,展現了他對台灣山林最深情的真摯祝福。   而身為人氣山岳攝影師及專業登山家的雪羊,於2022年參與了一群布農青年返家溯源的壯行,他們自花蓮馬遠部落向南投丹大跋涉,沿著過去祖先們因日人「集團移住」政策不得不遷離祖居地的軌跡,一路逆行的他們追索的、收穫的又是什麼?   本集節目邀請到人氣山岳攝影師雪羊,從他與布農社群的相處以及登山經驗切入,與朱和之一起,分享他們在山中領略到各種不同的體會;並呼應著朱和之小說,帶引大家一同感受台灣的山林的迷人之處。   —《當太陽墜毀在哈因沙山》獲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長篇小說創作發表專案」補助出版— -- #當太陽墜毀在哈因沙山 #朱和之 博客來:https://reurl.cc/aLqme4 誠 品:https://reurl.cc/eLzlkW 金石堂:https://reurl.cc/xLaM3e 讀 冊:https://reurl.cc/2zYGQn 三 民:https://reurl.cc/M4O5M4 舒讀網:https://reurl.cc/lgQraA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fxi71toq1qj080027ihuhen/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人生一路走來是如何虯結成如今的模樣?曾經以為確切經歷並且見證過的,為何怎麼也無法重溯當時的細節?該如何再次凝視那些總是回繞不去、並不斷刺戳內裡的纏身過往?   沉默無語的童年,在成長軌跡留下深刻印痕的兒時至親,以及曾經在生命中進出的情人與密友;如岩層般壘疊的厚實記憶,是否就等於自我的生命意涵?而在意識邊陲之外,夢境與記憶相互滲漏、彼此重塑,能夠透露出更多的真相?   阮慶岳為了解答存在之謎,以小說之筆自我解剖,透過文字一次又一次復返記憶現場,審視記憶與書寫之間永恆的爭辯與彼此違逆。也經由書寫將記憶放下、通往領悟和渴慕,以此彌縫自我生命創傷困境。   本集節目由作家蔣亞妮帶來的深刻評論,以及作者阮慶岳的真摯朗讀,陪伴您細細品味《銀波之舟》的細膩與深刻。     — Courtesy of i聽聽- Podcast「妮說BOOK,我說可」 —     -- 《銀波之舟》by 阮慶岳 博客來:https://reurl.cc/XLnz3D 誠 品:https://reurl.cc/Q4QMD2 金石堂:https://reurl.cc/eXYr7b 讀 冊:https://reurl.cc/jl0AO1 三 民:https://reurl.cc/a1y3Al 舒讀網:https://reurl.cc/jl0Aom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學測剛告段落,也許有很多同學正在困窘於備審資料要如何準備 或者,連科系要怎麼選都不知道,對未來一片迷惘…… 讓人稱「國文彌勒佛」的王文仁老師來現身說法。 《閱讀寫作公開課》 在科大任教、擁有商管證照的跨領域國文老師王文仁,從高教現場的觀察出發,設計出兼具「實用性」與「即戰力」的閱讀、寫作指導專書。在靈動、巧妙的改寫中,引領我們掌握社群時代理應具備的「閱讀力」、「寫作力」和「故事力」。 一致好評(依姓名筆畫排列) 宋怡慧(作家、新北市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 陳明柔(靜宜大學蓋夏圖書館館長、閱讀書寫暨素養課程研發中心主任) 須文蔚(詩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文學院副院長) 愛瑞克(《內在原力》作者、金石堂2021年度風雲人物-星勢力作家) 楊佳嫻(作家、學者) 蔡淇華(作家) 購買由此去→ 博客來:https://reurl.cc/Np1NYq 誠 品:https://reurl.cc/e6vVMM 金石堂:https://reurl.cc/Np1NYn 讀 冊:https://reurl.cc/mG6kxj 三 民:https://reurl.cc/rQdKEN 舒讀網:https://reurl.cc/12jkOY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ywot434aruc0973f9ngl6hc?m=comment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我願是那片海洋的一片魚鱗》是夏曼.藍波安2021年最新作品 對海洋民族來說 氣候不僅僅是「東南氣流」或「西南氣流」而已 還細分為許多不同的情境 夏曼.藍波安跟你娓娓道來…… 尋找發光的魚鱗 博客來:https://bit.ly/3l3G53I 誠品:https://bit.ly/3HMseZe 金石堂:https://bit.ly/3xdWdEx 讀冊:https://bit.ly/3xgwrQ3 三民:https://bit.ly/3r2QOyU 舒讀網:https://bit.ly/3oWBT6X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xinsoyh1wkp0968eckx739u?m=comment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附神》對徹俐來說是一段用十年與過去和解的旅程, 而在旅程之後,一切都不一樣了嗎? 書裡,前面的篇章〈六親不依〉到最後的〈相信以後:永遠的永遠〉 從篇名就能夠感受到心境變化很大 也請徹俐聊聊這段變化的軌跡 《附神──我那借身給神明的父親》 博客來 https://reurl.cc/0jQ92x 誠品 https://reurl.cc/yEoYQ2 金石堂 https://reurl.cc/R08Wzr 讀冊 https://reurl.cc/rgorRr 三民 https://reurl.cc/Q9me49 舒讀網 https://reurl.cc/kZkrab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這週就是父親節了,大家會怎麼跟爸爸過節呢? (小叮嚀,出門慶祝的話,防疫措施還是要做好喔) 繼續來跟大家分享《附神》 徹俐身為女兒,在思考、梳理、書寫父親的過程中 有沒有想過,理想的父親會是什麼樣貌? 而既然提到父親,徹俐想到是枝裕和的電影裡的父親 究竟會是哪一位呢? 《附神──我那借身給神明的父親》 博客來 https://reurl.cc/0jQ92x 誠品 https://reurl.cc/yEoYQ2 金石堂 https://reurl.cc/R08Wzr 讀冊 https://reurl.cc/rgorRr 三民 https://reurl.cc/Q9me49 舒讀網 https://reurl.cc/kZkrab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高翊峰在《附神》的推薦序中提到:「我曾經等待,屬妳的幽微光耀,至少越過了十年以上的時光。」 蔣亞妮的推薦序則是在第一句就說「我等這本書超過十年了」 這超過十年的過程當中,林徹俐的心路歷程是什麼呢? 《附神──我那借身給神明的父親》 博客來 https://reurl.cc/0jQ92x 誠品 https://reurl.cc/yEoYQ2 金石堂 https://reurl.cc/R08Wzr 讀冊 https://reurl.cc/rgorRr 三民 https://reurl.cc/Q9me49 舒讀網 https://reurl.cc/kZkrab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2020年美國大選後 美國左右派的情況依舊分裂 而對中國政策似乎延續之前川普政府的作法 而中國則是捨棄鄧小平過去的務實路線 走向一條「大國崛起」的道路 這又會帶來什麼影響? 來聽蘇曉康老師跟我們一一說起 《瘟世間》 博客來:https://bit.ly/3cPhFpG 誠品:https://bit.ly/3c9JtG5 金石堂:https://bit.ly/2P8WjLO 讀冊:https://bit.ly/3tLcIFk 三民:https://bit.ly/3eZKgeA 舒讀網:https://bit.ly/3f8fPmH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中國透過「大數據」、「統戰」,入侵西方 美國前副國家安全顧問博明說,中共深圳振華數據信息技術公司 建立的數據庫當中包含了超過二百四十萬個外國公民資料 用於施壓、勒索、獎賞、威脅、恐嚇、奉承、污蔑、分化政府 這被西方現在稱之為 數碼暴政 《瘟世間》 博客來:https://bit.ly/3cPhFpG 誠品:https://bit.ly/3c9JtG5 金石堂:https://bit.ly/2P8WjLO 讀冊:https://bit.ly/3tLcIFk 三民:https://bit.ly/3eZKgeA 舒讀網:https://bit.ly/3f8fPmH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愛因斯坦的日記對於中國人的評價:勤勞、骯髒、遲鈍 當年得到諾貝爾物理獎之後,有一段長達五個半月的中東和遠東旅遊 這是當時他到上海、香港後的看法 自從「衛生」的觀念被引進中國之後,有三次的變化: 1.五四運動時期,文人對於當時文化習俗上的「髒」,像是纏小腳、納妾等。 2.延安整風運動,當時認為「拿未曾改造的知識份子與工農比較,就覺得知識份子不但精神有很多不乾淨處,就是身體也不乾淨」,從文化衛生變成政治衛生。 3.中國經濟起飛之後,對於環境造成的嚴重污染,最後影響全人類,就是當下正在全世界流行的COVID-19。 《瘟世間》 博客來:https://bit.ly/3cPhFpG 誠品:https://bit.ly/3c9JtG5 金石堂:https://bit.ly/2P8WjLO 讀冊:https://bit.ly/3tLcIFk 三民:https://bit.ly/3eZKgeA 舒讀網:https://bit.ly/3f8fPmH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蘇曉康老師在《瘟世間》中提到這場瘟戰共分為四個步驟:1爆發;2隱瞞;3封城;4甩鍋而距今老師完成書稿已一年多當中亦發生了不少事件與進展而針對這一年當中的變化重新來講四個問題:1.源頭2.趕超意識3.有計劃的生物戰4.黃禍博客來:https://bit.ly/3cPhFpG誠品:https://bit.ly/3c9JtG5金石堂:https://bit.ly/2P8WjLO讀冊:https://bit.ly/3tLcIFk三民:https://bit.ly/3eZKgeA舒讀網:https://bit.ly/3f8fPmH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閔淳與高博在一個週末午後與周芬伶老師一同聊聊彼此對於張愛玲的想法同為創作者,閱讀張愛玲時受到的啟發與感動以及張愛玲如何讓人覺得他從未過時跨越年代貼近人們的心靈-------「亂世中的通透之音——周芬伶談張愛玲」4/17(六)19:30-20:30台中誠品園道店3樓閱讀書區(台中市西區公益路68號3樓)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武漢封城前逃離的中國人,不到一個月已經散布到中國以外的三百八十二個城市。這支病毒不出三個月就傳到我們落腳的馬里蘭蒙哥馬利郡蘇曉康因感冒或跟病毒擦肩而過,以後戴口罩帽子手套才敢出門,每週僅一次採購食品,七月進入「疫情歲月」,當時就想,這種日子也不是過不了,晚年難道就鎖在馬里蘭不成?如果人類就此進入另一個時代、那未經歷過的「瘟疫世紀」,則它的降臨竟然是無聲無息的、恐怖的、遲緩的、一刀一剮的、像凌遲一樣。唯一的希望是疫苗,悶在家裡煩躁不安,十月份開始寫起一本書來,就為調節心情。年底聞訊疫苗已成,政府宣布老人優先注射。待我打上疫苗,走出這「瘟世間」,世界還是原來那一個嗎?博客來:https://bit.ly/3cPhFpG誠品:https://bit.ly/3c9JtG5金石堂:https://bit.ly/2P8WjLO讀冊:https://bit.ly/3tLcIFk三民:https://bit.ly/3eZKgeA舒讀網:https://bit.ly/3f8fPmH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從《私家偵探》到《DV8》雖然書中時間只過2年,但實際上兩本書相隔10年在這十年當中,吳誠經歷了什麼樣的轉變另外編輯提到一個「只有編輯才會注意到的趣味」到底是什麼呢?《DV8》誠品(獨家限量簽名書):https://bit.ly/3uzmiMG博客來:https://bit.ly/3bqHFa1金石堂:https://bit.ly/3b7mNG3三民:https://bit.ly/3dFg2ge讀冊:https://bit.ly/37H1SYh舒讀網:https://pse.is/3axzw9印刻文學IN to Book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DV8》為什麼要取名「DV8」呢?要如何打造臺灣在地推理小說?在一個監視器密度如此高的環境當中要怎麼讓謎題發酵?又如何解謎?讓紀蔚然老師逐一說給你聽----3/26(六)14:00-16:00TSUTAYA BOOKSTORE 信義店台北市信義區忠孝東路五段8號(台北統一時代百貨5樓)【精彩講座】複身犯闖入DV8——推理小說與懸疑驚悚電影的對話臺灣科幻電影「複身犯」撞見臺灣特有種私家偵探吳誠,對於殺人案件、推理、解謎,彼此將會產生什麼樣的意識連結?對談人:《DV8》作者紀蔚然vs「複身犯」導演蕭力修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零碎時間,作者親自跟你分享一個書中片段吳誠受「河流」召喚,走進「DV8」之後天天報到,原因無他,老闆娘艾瑪太正了!浪子定錨台灣特有種 私家偵探吳誠 重出江湖《DV8》誠品:https://bit.ly/3uzmiMG博客來:https://bit.ly/3bqHFa1金石堂:https://bit.ly/3b7mNG3三民:https://bit.ly/3dFg2ge讀冊:https://bit.ly/37H1SYh舒讀網:https://pse.is/3axzw9印刻文學IN to Book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兩位巨蟹男子在1/29華山青鳥對談後的意猶未盡 繼續談論文學裡的時間、空間、位移、瘟疫、異鄉人 1/29華山青鳥的對談: https://www.facebook.com/150261581766914/videos/450567169415995 《在最好的情況下》 https://pse.is/39bc7w 印刻舒讀網全面75折起​ http://www.inksudu.com.tw/front/bin/home.phtml 印刻文學 IN to Book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朱和之在2020年出版江文也的傳記小說《#風神的玩笑》,同年以鄧南光的故事《#南光》得到「羅曼.羅蘭百萬小說賞」,印刻即將在四月出版《南光》,今天請到 朱和之來跟聽眾談談這當中的心路歷程​ ​ -----下半場精彩片段節錄------​ 《風神的玩笑》跟《南光》,確實有想過做一個姐妹作,但以結果來說,得到很不一樣的色彩。 寫完《風神的玩笑》之後,立刻感覺到有不足之處。江文也雖然被視為某種台灣人命運的象徵;但是呢,畢竟他一生待在台灣的時間非常短暫,六歲就離開台灣到廈門去,十三歲就到日本,三十幾歲後就到北京,而且定居終老沒有回到台灣。 所以我就會去想說,那下一步想要來寫一個大部分的生命,都在台灣生活,然後在體制裡面會怎麼樣?求生跟如何發揮自身才能的故事。 我選擇了鄧南光。這個選擇在事後看,非常有趣。 江文也是一個音樂家,音樂是抽象的藝術形式,必須在時間流動的情況下,才能夠聽到完整音樂。比如說,一首歌、三分鐘、或一個交響曲,如果有四十分鐘,就是要花四十分鐘,才能夠聽完,其實是個流動的藝術。 而攝影剛好相反,它是把流動的時間,瞬間捕捉下來,把時空切下來,像是標本一樣凝固起來,過一百年看,還是那個不動的瞬間。 音樂用抽象的聲音,直接喚醒腦中的某些情緒;可是攝影是用具體的影像,讓你看見影像內容的時候產生某些感觸。 那很有趣。你看一個人在島內一個在島外;一個是時間流動,一個是把流動的時間固定;一個是抽象,而一個非常具體,幾乎是一個辯證的關係。 ​ -----------------​ 印刻ONLIEN特展1/26-2/16​ #朱和之 「從《風神的玩笑》到《南光》」上半場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kgm6znnj68c0852pdffu7iz #簡媜 談《#十種寂寞》​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kdgnknt22rk0862ytlj3ab4 印刻舒讀網全面75折起​ http://www.inksudu.com.tw/front/bin/home.phtml 印刻文學 IN to Book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loading
Comments 
Download from Google Play
Download from App St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