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更年期刊|Midlife Alliance
更年期刊|Midlife Alliance

更年期刊|Midlife Alliance

Author: YueSheng

Subscribed: 1Played: 3
Share

Description

生命在于运动,思想贵在更新。煮茶论人生,聊天话家常;生活的话题可大可小,有年份的思考可深可浅;亮光乍现惊艳了半世春秋,云柱火柱照亮了前行之路。偶然惊喜,时常欢呼,越讨论方向越明确;知天命之年,正是更新、反思、刊谬之时,故谓更年期刊。
53 Episodes
Reverse
“穷养儿,富养女”作为养儿育女的金科玉律,被人津津乐道,但富养是指什么呢?是在养女儿这件事上一定要真金白银地投资一大笔钱才叫富养吗?是在物质上满足孩子的需要,让孩子没有缺乏吗?如果是在精神上培养孩子的富足感,那什么样的父母才能给予和帮助孩子拥有这样的富足呢?身为女儿的母亲们,回顾自己养女儿的经历,分享自己或成功、或失败的经验,对“富养女”这个命题有了新的理解认知。不知你“富”养过孩子或者被“富”养过吗?
“套路”一词原指武术运动的招式,后来扩展到用来形容精心策划的一套方案计划,或应对某种情况的处理方式,再到后来演变成带有诙谐、幽默、贬意甚至有欺诈意味的网络用语,使用起来可正可邪,用意可深可浅,可谓是具有多功能用途。“城市套路深,我要回农村。”套路梗总能叫人在无奈中哑然失笑,或被骗之后达到自我解嘲的效果。当被问及“你被套路过吗?”大家都不由想到曾经被欺骗的经历,或者被带着某种目的性的诱导。然而并非所有的套路都令人生厌,就有人明知是套路,但就愿意被套,因为相信,因为真诚换真诚;当套路里有满满的诚意,被套路者也心甘情愿地沦陷进去。如果从中性的角度来看套路,无论好坏都有目的性。但好的套路一定是基于善的目的,即最终的结果是利人利已;而不好的套路则基于恶的目的,最终的结果是损人利已,甚至损人也不利已。不过,套路的标签既然是非正偏邪,那些以真诚善意为目的的套路,就让人觉得不该再冠以套路。人都希望“少一点套路,多一点真诚。”但人要么在套路中,要么被套路,要么反套路,谁的人生没有试过、尝过套路与被套路?只不过也许没有套路就是最高级的套路。你说呢?
“你没长眼睛吗?没看到……?”“你还不快点去……?”“你想不想……?”“你说呢?”“你觉得呢?”“难道你就……?”这些句式是不是很熟悉?在人与人之间,特别是亲密关系中常常出现的反问句,带着生气、质疑、否定、轻蔑、挑衅……等等负面情绪,一经出口,要么把天聊死,要么挑起战火,对关系的杀伤力可谓不小。但习惯用反问句式沟通的人,可能并不知道自己的沟通模式能产生如此巨大的杀伤力,甚至习惯成自然的人都不知道也意识不到自己是这样的行为模式。就像本期节目的其中一位主播,当回顾过往与丈夫的矛盾冲突,几乎常常伴随着反问句式的沟通,惊觉这习惯对一次次差点走到离婚的边缘功不可没。用反问句式固然是因为当事人自己已处在负面情绪的当下,或出于对对方的不满、抱怨,本可以正面表达需要就变成没好气、不想好好说话。若留意体会这种模式的表达,即便当事人没有负面情绪,只是习惯性用这种方式,依然会给人有强势、强迫感,带给人心理上的不舒服。通常人在心平气和的时候,会自动减少使用反问句式,不过,习惯却不自知的人除外。谁都有情绪不佳的时候,也都会有嘴巴比大脑快、压抑的情绪一触即发的时候,但有意识操练减少使用反问句式的沟通,对关系的伤害也会减轻许多。无论什么原因,反问句不会产生有效沟通,对任何关系也都不利。当然,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反问句式的沟通模式,就要先意识到其危害性,学会觉察情绪、学会控制情绪,还要学会正面、正确地表达情绪。你会对你的沟通模式经常做下“体检”吗?不要再用这种习惯性的反问句来杀死你的亲密关系啦!
抑郁质最早是由西方医学鼻祖希波克拉底提出,他将人类的性格分为四类,即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和抑郁质。抑郁质性格主要会表现为悲观、情绪容易低落、闷闷不乐、不喜欢人多和热闹等,甚至十分敏感、遇到事情多思多虑、看问题以负面情绪居多。但抑郁质性格并不意味着一定会患上抑郁病,反而若以抑郁质为由,骄纵自己的心,或任由抑郁情绪肆虐,则可能到达不可受控的病症,甚至自伤伤人、危害生命的地步。emo作为时下流行的网络用语,时髦又带着点戏谑、调侃的味道。它既能表达与颓废、抑郁、丧了、傻了等等相关莫可名状的负面情绪,又能掩盖抑郁症患者多多少少会有的顾虑,加上外来语本身就具有的修饰作用,一经用开,就令人爱不释口。虽然在抑郁症成为流行病的时代,每个人对抑郁情绪也都不陌生,但聊抑郁还是一个敏感又冒险的话题,对人人都挂嘴上的emo就不会有此顾忌。其实,我们都会有情绪感冒的症状,能不治而愈或者吃药就能好的emo都不是问题,问题是我们可能会在不自知的情况下,利用抑郁、将emo变成控制他人情感的工具,或者对emo情绪不加控制,任其发展下去,听任谎言的变本加厉,导致严重的恶果发生。抑郁情绪或抑郁病症的爆发多数情况下都源自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即便是眼下青少年中越来越多的抑郁症患者,表面看似学业的压力问题,若追根溯源,也仍与环境中人的施压、人的问题有关。人通过emo意图引起他人的关注、关照,达到情感操控的目的,可能常常是无意识的。因为内心没有得到满足的自我,加上错误的观念意识与自卑情节、不会和不敢表达情感需要的习惯,都会叫人回到婴幼儿时代那个天生就会发泄情绪而不懂表达情绪的小孩。小孩子是无助的,本能就会用哭闹的方式引起照护者的注意,这种习得性的求助方式,在长大以后依然会被延用,使用未果则会将人带到更深的自怜无助,自残自伤的行为随之产生。然而成年人虽有能力用emo操控他人的情感,但或许能得逞一时,却不会长久,因为这是在试探人性、破坏关系。且久而久之,即便是假装的emo也会成真,抑郁情绪会变成抑郁病,那些伴随自怜而来的谎言也可能终成了真。将emo挂在嘴上,并没有高级感,反而是对自己的不好暗示,就像死亡本是丑陋可怕的,没必要、更不应该去美化牠。是人都会有emo的时候,可能有缘由,也可能没有理由,或者当下想不出原因,但就是有无意义感、无价值感、无聊感,感觉活着没劲……当负面可怕的念头一一涌出,要告诉自己:这都是谎言!自伤才毫无价值,毫无意义地死去才真的毫无意义!及时觉察内心的情绪变化,仔细分辨那些拖拽自己往下沉的声音来自哪里,如果能找到生命的源头,自然会明白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在emo的时候也才会更容易让自己很快清醒。
亲爱的朋友,这个年你过得好吗?跟家人团聚了吗?走亲戚了吗?有没有重新找到与亲朋好友在一起肆意欢笑、纵情高歌的快乐感觉?还是带着期盼回家,却仍然遗憾地在被亲戚家人催婚催育、比较说教中,吃下一顿顿索然无味的丰盛宴席?本期节目,四位同龄人从渐渐消失的大家族,聊到越来越不叫人待见的走亲戚风俗;从反思年轻人不Care亲戚、不愿主动跟人建立关系的状况,看到他们无意识的孤独感在悄悄滋生与蔓延。所有看似没有关联,实则密切相关的因果背后,既有时代的烙印,也有功利主义教育所产生的恶果。原住民对大家族的印象至少还有几代同堂的热闹壮观的记忆,而在移民家庭中长大的人,基本上对大家族的认识都来自文学作品、影视剧或历史书,现今流连于精彩世界的年轻人更对大家族没有什么切实的体验与感受。经过岁月磨砺的回忆总是带着甜蜜的滤镜。在那些物质缺乏的年代里,逢年过节对大人们来说都是既开心又考验的日子,要拿出浑身解数,预备好吃的,不单为了好好庆祝一家人的团聚,犒劳一年来的辛苦,还要为了拜访亲戚、款待客人能拿得出手,而孩子们则尽情享受好吃的、好穿的。如今想要啥就有啥,只要有钱就能满足人各种稀奇古怪的欲望。物质不再缺乏,也就不再被人稀罕,然而物质越丰富多彩,人的关系却越寡淡如水,有钱也买不来人情味。随着大家族观念意识的淡薄,走亲戚的风俗习惯在渐渐消失;团圆饭桌上那些家长里短的八卦话题、叫人难以回应的各种盘问、尬聊,都让年轻人避亲戚唯恐不及。亲情意识的淡漠,或许跟话不投机带来的伤害有关,可亲人之间那些有毒伤人的言论都常常打着爱的旗号,人们一边抵制被他人功利主义的PUA,却又不自觉地传递着功利主义时代有毒的三观,撕裂的关系走向冷漠一点也不奇怪。我们这代人响应计划生育的号召,大多数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从表面看来,我们似乎将自己的全部都给了孩子,独生子女们不再像我们当年那么缺乏物质与精神食粮。然而看似在父母长辈满满的爱中长大的孩子们,却严重缺乏爱,一方面感受不到爱,另一方面也同样没有爱的能力。他们的冷漠反叛看似对亲情的背叛,却可能是连他们自己也不自知的孤独感在蔓延。他们过着与父母辈完全迥异的生活方式,却恋爱无能、惧怕婚姻;“不婚不育保平安”的主流意识背后,是深深的恐惧、不安、与无助;不婚主义的结果在未来不仅将大大提升鳏寡孤独的人数比例,孤独终老也将不再是个别少数现象⋯⋯虽然今天的流行文化提倡人要学会享受孤独,但人毕竟是群聚动物,并不擅长孤独,人活着需要别人,也需要被别人需要。亲爱的人啊,愿你找到爱的源头,使你的人生不再孤独!
重男轻女的观念在这片国土上根深蒂固,旧社会流行弃婴,弃的大部分是女孩;新中国稍微好一点,家家户户却拼命上演为生男孩而不择手段;即使是计划生育时代,人们为了要男孩也使尽了浑身解数;今天这样一个信息发达、物质文明兴盛的时代,家中即使儿女双全,女儿仍然是为了儿子的好生活而存在,在一些地区更是普遍把女儿当成是给儿子娶妻换彩礼的重要角色。女性在这片土地上,似乎每个人身上都有着重男轻女的烙印,即使家中没有儿子而是一堆女儿的家庭,竟也是同样的原因导致父母生了这么多女孩。品尝过在区别对待中被轻看的滋味,说起年少时在重男轻女的环境中长大,如今虽已为人母的妈妈们,也仍然做不到云淡风轻。大环境的影响,加上根深蒂固的观念作祟,纵然女性受过被薄待的苦,及至自己作了母亲,竟也同样给予儿子、女儿们不公正的待遇。因此当年在家中无论是作姐姐还是作妹妹,都难以成为父母的心头肉,家里好吃的、好穿的、好用的都归那个叫哥哥或弟弟的宝贝。不过,没被厚待过的姐妹们如今都已成为赡养父母的主力,而被宝贝的那些儿子们今天竟是缺乏家庭责任与亲情的模范,是啃老一族的先锋。最可悲的是那些受重男轻女观念支配的父母们,如今已看到轻这个、重那个的结果,却仍不思悔改,继续压榨女儿、娇宠儿子,导致儿女之间失和、关系紧张。反思我们这一代人,大多成为独生子女的父母,没法重男轻女,就一边倒地是男是女都看重,结果养育出更多冷漠自我的孩子。如何才能合乎中道、公平公正地养育孩子?实在不是容易的事!寄希望于下一代或再下一代的年轻父母们不再受重男轻女观念的捆绑,年轻人听了可能会说:“放心,都不婚不育了,还哪来重男轻女的担忧?!”暗自窃想在不婚不育的大潮下,未来勇敢进入婚姻且养育孩子的人也许才是最宝贝的!
23年10月份约陈医生过来分享关于女性如何预防和医治更年期症状,顺带采访了她的日常,高强度无间隙的工作与几乎没有闲暇的业余生活,令人感到心疼与窒息,瞬间就让我对医生这个职业充满了敬佩与同情。医生总是跟病人说:要保持心情愉快,要有适度的运动,要建立规律的生活习惯,不要紧张要放松……但他们自己却很少能做到这些;医生每天都在给病人看病、治病,但却因为太忙碌常常忽略自己身体的问题;医生上班如同不能停歇的战场,下了班还要各种应付:要完成科研任务,要查资料了解相关医学领域进展,要参加培训学习以提升业务能力,要回应有特殊需要的病人的问题……印象中陈医生曾在防治更年期症状的那期节目里,讲过三个同样作医生的同行,因为平时白日里忙工作,好不容易得到晚上去健身房锻炼的机会,却发生了猝死的不测,那个心痛的瞬间,让我对医生这个高危职业又有了新的认识。不知年轻人如果知道白衣天使如此辛苦,还会不会选择这个伟大的以治病救人为已任的职业?陈医生在节目中提到对医生职业的考虑和选择时说,除非你对医学有极大的热爱和悲悯之心,我想幸好年轻人是有极大热情的,是不乏梦想与热爱的。虽然做医生很累,但对陈医生来说,因为作医生的父亲的影响,这个职业是她小时候的梦想,所以从医近三十年,她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这让我想起著名的台湾诗人席慕蓉曾在散文诗里说:“没有怨恨的青春才会了无遗憾”。那么一个人对自己的职业选择能做到无怨无悔也是非常了不起的!时间一晃已来到24年,再次把跟陈医生的访谈拿出来听的时候,仍然感动、仍然唏嘘、仍然肃然起静……无论如何,每个人都会生病,只要有病人,就一定会有医生。作为普通人,如果我们能对医生的日常多一些了解,至少会多一点理解吧,再去看病的时候,也许也会多一些忍耐等候,少一点抱怨和不切实际的期待,那么医患关系的矛盾会不会也少一点呢?
战争、瘟疫、地震⋯⋯每一个灾祸的消息传来,都会让人忍不住颤栗担忧,但即便抛开大环境的压力挑战,人也都要面对各自不同的难处。你怕吗?你忧虑吗?也许你会说:人活一世,谁没有怕过?面对未知的明天,谁没有忧虑过?也或许惧怕与焦虑早已成为生活的一种常态,在我们跟人相处的时候、做事的时候、聊天的时候、独处的时候⋯⋯有意或无意地就流露出来,当特意要聊此话题的时候,反倒说不出那无处不在的担忧害怕是什么,能够说出来的都是当下正在心心念念的人或事。但我们实在都需要时常地检视下内心在焦虑什么?因何害怕?就像一棵树总有沐浴在阳光下摇曳生姿的时候,也总有被狂风暴雨侵袭狼狈不堪的时候,不停地被风吹、日晒、雨淋当然是不行的,再好的质地也会被持续消耗殆尽。同样地,令人焦虑与惧怕的事都随时会发生,关键是如何化解?如何避免让它成为常态?你知道吗?有一种办法叫交托⋯⋯可能你会一时的害怕,但不要一直的害怕;可能你会一时的焦虑,但不要让焦虑成为你生活的常态。
备受争议又莫名叫人兴奋的圣诞节又到啦!在国人的概念里,这是个舶来的洋节,其喜庆热闹的元素跟中国人的春节有得一拼。特别是这个节日历年来都被商家利用得很好,温馨快乐的氛围加上打折促销的噱头,轻易就能掀起一个购物的狂欢节。那么,圣诞节对你来说,是跟购物狂欢嗨皮有关?跟祝福、礼物有关?还是跟什么有关?又或者是这年头比较流行的:“外国的节日跟我无关”?回顾八十年代、九十年代过圣诞节的情形,蓦然惊觉时代已完全变了。在那个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相当匮乏的年代,精美漂亮的圣诞卡就已叫人眼花缭乱、爱不释手。当年年少的穷学生居然愿意省吃俭用、绞尽脑汁买来一张张卡片,只为能寄出一份份相思、一份份浓烈又含蓄的祝福,而今天发一条微信就能做到的事,大家却已懒得做了。倘若写卡片、买礼物、寄送祝福,还算与圣诞节的原意相符,那蹦迪、聚会喝酒、玩通宵可就是舶来品的本地化应用了。不明就里的狂欢确实也很快乐,但仔细想想那跟吃了兴奋剂、打了鸡血后的荷尔蒙失衡症很相似,快快地乐完,快快地烟消云散,每一个消费主义的节日其实都可以这样无差别地度过。好在知天命的我们,从懵懂无知中惊醒,还能抓住那天命的应许,让生命回归生命,让意义回归意义,不然,那天大的喜讯真跟“我”毫无关系。不知道圣诞节最吸引你的是什么呢?
年少时,常听长辈说:有一天你当妈了就如何如何……确实有一天自己当妈了,才从骨子里体会到做母亲的不易。如今我们这些做女儿的已当妈多年,且人生半百,而自己的妈妈们正在老去。曾经妈对女儿的疼爱现在换成女儿对妈的疼爱,曾经妈对女儿的忽略变成女儿经营自己家庭竭力避开的坑,曾经妈妈的严厉粗暴教育留下的阴影如今也已成为云淡风轻的笑料,于是同样是妈妈的我们,不忍心吐槽自己的妈,而婆媳之间微妙的关系,又不能做到不吐不快,这个年纪懂得将心比心、有分寸感或许就是一种智慧。即使现在老去的妈有许多棘手的问题要面对、要处理,那种催逼感有时叫人很抓狂,但想到妈现在的不好习惯可是当年让自己和家人曾引以为傲的优点,所有对妈的吐槽就都释然了。吐槽妈意想不到的收获是:提醒自己的未来不要成为被吐槽的那些点,自省人生很难满足,我们都希望有完美的父母,但世上没有完美的父母,我们自己也都不可能完美。
遇到感恩节,吐槽的节奏立刻转变风向,从吐槽父母转向感恩父母,毫无违和感,就像小孩子前一分钟还在撒泼打滚跟父母闹别扭,后一分钟就阴转晴,还是那个跟在父母身边才有安全感的乖宝宝。幸好有感恩节,提醒我们需要常常感恩。感恩节里话感恩,自然也让人想到父母。不过,上次吐槽父母,直接变成吐槽父亲,今天感恩父母,会不会把感谢、夸赞的焦点都集中在母亲身上?当然,这也不奇怪,同样身为母职的我们自己,深知道母亲角色如不出意外,对家庭的倾注都是全然、全身心的,对子女的影响也是显然的。不可否认的是:父母对孩子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中,有好的、也有不好的。但有意思的是,吐槽还是感恩,换个话题方向,就有了不同的角度看见。无论是严厉的、还是宠溺的,是语言上的教导、还是行为上的榜样,都曾经潜移默化地塑造了我们的生命,尤其从感恩的角度看,每个父母的爱都难以复刻,都值得感恩。论及父母的勤劳、坚韧、才华对自己的影响,又变相地夸赞了自己。感恩,岂不美哉、乐哉!
本来是要吐槽父母的,但没想到大家不约而同地都先拿父亲开涮了。即使年过半百,穿越时光看到自己年幼时需要父爱的那个父亲,还是对他有很多期许、很多未被满足的期待。父亲曾经对母亲的冷嘲热讽,父亲曾经打过自己的那一巴掌,父亲曾经遗弃般的忽略、连孩子上几年级都不知道,父亲曾经摔伤过自己⋯⋯已经斑驳的记忆却隐隐约约钉在了时光柱上,成为也许会伴随一生的遗憾和唏嘘。中国式的父爱如山,有时确实如山,如山一般的沉重,叫人感到沉甸甸的。四位主持,竟有三位不自觉都在吐槽父亲。不过唯一一个感受父爱最多最深的人,把吐槽变成了赞美父爱的煽情故事,甚至动情之处禁不住流泪。也许女人只需要父亲给予自己的童年有那么几个温馨的疼爱画面,就足以使她的心变得柔软,并且这爱也足以照亮她的人生。惊讶地发现:在吐槽父亲的时候,每个人都变回小女孩,怨是真的,爱也是真的。纵然老去,纵然不可能再要求年迈的父亲满足自己未曾得的需要,但心中仍然有个父亲的位置,是谁也代替不了的。父亲的缺席缺失、父亲的不在位给子女的负面影响无法估量,这就是父亲在每个人的心目中为何如此重要的原因吧。你的父亲对你的人生有何影响呢?
陈医生是某三甲医院成人中医门诊的主任医生,从事妇科临床工作将近30年,在门诊挂号的医生简介中写着:她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女性及妇科方面的常见病。而对她的病人来说,只要身体不舒服、啥毛病都可以找她去问诊,她从不拒绝。更年期刊的主播中有两位妈妈曾看过陈医生的门诊,敬佩其专业、敬业,感动其认真周到体贴病人,也因此生发想邀请她来更年期刊分享的念头,没想到陈医生爽快答应,并在上个周末休息的时候,利用一点喘气的时间来客座嘉宾、倾心无私分享宝贵的知识经验,令人感动无以言表!对女性来说,35岁是容颜衰老的分水岭、是职场事业走下坡路的开始、也是婚姻家庭生活可能正进入日益白热化的阶段,但各种焦虑都抵不过身体内正在急遽加速的内分泌变化,不好的信号开始从身体各个方面频繁发出……40岁就进入更年期,会不会太早呢?但生命不由人掌控,身体的变化也由不得人自己来决定,如果说潮热、心悸、记忆力下降和各种疼痛还只是自己的感受知觉,那伴随而来的情绪失控就可能会累及到他人。更年期虽然不是病,但更年期所产生的身体问题、各种病症需要及时医治。那么更年期会有哪些问题出现?更年期的病症跟什么有关系?“社交癌”是指什么?为什么用指头拎个菜、用脚踢个被子就能骨折?什么时候开始补钙好?老年痴呆症跟雌激素下降有关系?那些年轻时隐藏在生活中的不良习惯为更年期留下怎样的隐患?更年期的问题能预防吗?如何医治已经出现的病症?究竟看中医还是看西医比较好呢?可以同时既吃中药又吃西药吗?食物怎么吃才好?或者日常生活中怎样健康地吃?……原来好多问题都是被忽略或从未关注到的常识,了解了这些常识,即便是身体出了问题、有了症状,至少心里不慌、也知道用什么办法去解决了。35岁以上的女性朋友来听听吧,当然更年轻的朋友若想提升生活智慧、了解生活常识的也可以点进来听。欢迎分享出去,让更多人受益!
老公乱扔臭袜子、乱扔东西、不爱干净、抽烟、不搞家务还搞破坏、记不住老婆的生日和结婚纪念日、很少给老婆买花买礼物……如果你已为人妻,以上经典款老公的毛病,你中了几条?妈妈们吐槽孩子时小心翼翼、一个比一个求生欲强烈,可吐槽起老公来就肆无忌惮了,一边咬牙切齿、一边欢声笑语,主打的就是一个欢乐。年过半百、大半生夫妻,老公们的毛病都曾经是令妻子无法忍受的槽点,但如今说起来,已大都有接纳之意。当然也不排除有人吐槽是为了秀恩爱,有人吐槽是要表达自己多么优秀……但意外惊喜就在发现同款老公的刹那!同款老公的刹那!同款老公的刹那!同款老公的刹那!
吐槽能排解郁闷、寻求安慰、释放情绪垃圾、减少心理问题,但吐槽很爽却也需要点智慧和勇气,特别是向熟悉你的人吐槽身边的人,一不小心就可能引火烧身,伤已又伤人。把吐槽放到台面上来,妈妈们更是小心翼翼。一边吐槽,一边维护吐槽对象;一边吐槽,一边寻求认同与安慰;也一边吐槽,一边展示和表达自己。看似在吐槽孩子的毛病,却掩藏不住母亲对孩子的嗔爱,也掩饰不住妈妈们惯有的自我标榜欲,不知不觉吐槽变成了花式亲子教育。没办法,也许做母亲的在孩子面前永远都有强烈的求生欲,生怕给孩子的形象抹了黑;而孩子的形象也是父母形象的延续,黑了孩子就是在黑自己。当然游戏规则的设计有一定的限制,何况台上与台下也是不一样的,所以,与其说是吐槽,不如说已将那些糟糕的、难堪的事悄悄做了转化。于是妈妈口中的孩子们似乎都是同款,都有着同样的毛病,都带着时代的烙印。不过,母亲们的自我反省多少都是个进步,在控制欲父母的管制下长大的孩子们或许能从中看到一些希望与出路吧。你在与人交往中,喜欢用吐槽这种方法来拉近关系吗?
唐漫采访手记:55岁的老阿姨对话15岁的青春少女。最难能可贵的是:单纯的小姑娘毫无掩饰的分享,揭开了一个叫人艳羡的亲子关系背后,也曾有情绪事故留下的触目惊心的伤痕,然而这早已愈合的伤痕,竟带来意想不到的治愈效果。经验告诉我们:亲密的关系里面,难免有控制与被控制的矛盾,所以越是亲密的关系越容易受到伤害。也因此,亲子关系要有界限,要做好最亲密的人也会渐行渐远的心理准备。但或许这还是一个从身体到心理都暂时不能离开母亲的小女生;又或许特殊的家庭环境与母亲的熏陶,让她拥有超出普通孩子的高情商;当她说起那个被生气的母亲丢在路旁的瞬间,当她描述母女俩互相撕打的画面,竟没有丝毫揭露伤疤该有的一丝丝痛、一些些难过、一点点哀伤,那些大人眼里的事故,在小姑娘毫无心机与欢畅的描述中,竟变得那么合情合理。我突然被安慰到了!也许我们太过注重别人的眼光,也太在意受到伤害,所以我们一边不自觉地精心包裹那些难堪的伤疤,免得叫别人看见;一边拿起自我防御的武器,刻意与亲爱的人保持距离,划分界限,当那条冷漠的鸿沟越来越宽,以至不可逾越,我们怅然所失,却无能为力。欣欣和妈妈的故事让人看到:在最令人羡慕的亲子关系中仍然有裂隙,但这岂不是最正常不过的吗?再多的裂缝也都好过那道不可逾越的鸿沟,有眼泪与争吵的关系也总好过冷漠到形同陌路直至失去。这期节目是唐漫与主播红雨15岁的女儿欣欣的对话。之前有听过《更年期刊》的朋友一定知道欣欣是一个跟妈妈很亲密,性格活泼、有点话唠、在陌生场合也能自来熟的孩子,跟她聊天很愉快,基本上不用担心隔代人没话说。之前,我们录节目,她会跟妈妈一起来,对我们做节目充满了好奇,偶尔会在我们节目里冒个泡。去年小姑娘跑去美国读书,暑假回来时,听说可以上节目,立刻欢呼雀跃,没做任何准备,坐在麦前也丝毫不露怯,思维清晰、对答如流,智商情商都很在线。欣欣跟妈妈的冲突故事震惊到了主播,也带给我们许多的思考。不知你听完会有什么感觉呢?
关于“朋友”是一个永远都不会枯竭的话题。无论是早已忘怀的泛泛之交,还是藏在记忆深处的深情款款,总能挑起人心头各种复杂的情愫,快乐的、动情的、豪情万丈的、苍凉悲伤的……只需起个头,每个人都有许多的话想说,毕竟谁还没几个朋友呢?不过,能维持40年或几十年的朋友,还是叫人感到惊讶,拥有几十年的人生容易,拥有几十年的友情就很稀缺了。即使能活到很老,还是挡不住有些人走着走着就散了,有些情份慢慢就消没了。能维持很久的朋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没有利益关系。这样的朋友最适合拿来回忆,只要打开记忆的闸门,穿越青春岁月里,一起读的书、上的课、住的宿舍,点点滴滴都已成为美好。有记忆做强大的铺垫,有时间做情感基础,无论是常常的倾诉、还是偶尔的闲话家常,都显得自然又安全。“朋友乃时常亲爱”。相交很久且仍在继续交往的朋友,也都有彼此相爱、彼此珍惜在当中。你能从我的记惦中感受到我的真情,我也能从你精心馈送的礼物中体会到你的厚爱。朋友不一定常常见面,可见面的时候,一定都有很多很多的话要说,一定都会毫无顾忌地敞开自己最真实柔软的一面。老阿姨们聊友谊,会更笃定,也会兴奋上头、两眼放光。在弥足珍贵的朋友关系里,找到共同的价值观和信仰,这本身就很难得。假如真的有永恒,那可以天长地久的朋友又取决于什么呢?
三十年前听起来很久远,但回顾那些年参没参加过高考的经历,就像发生在昨天的事,历历在目。有人回忆当年从职高参加高考,虽没考上,但心情放松很是淡定,说起数学蒙对了30多分,那真是一个得意;有人当年从艺校参加高考,只花了一个假期、有生以来第一次的苦读,就志在必得;有人规规矩矩、死读苦读,从普高毕业参加高考,两次复读才考上大学,那段高考经历竟成为一生的梦魇;也有人没读高中、没参加过高考,但在职自考读夜校,学习劲头与对知识的摄取丝毫不输、甚至还强过在校大学生……那些年的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能考上大学的都是天之骄子;参加高考是为了改变命运,是贫寒人的唯一出路;大学是象牙塔,是许多人青春岁月里最向往的地方。所以,有的人即便自考拿到文凭,即便作夜校生比在校生还要努力认真地勤奋学习,仍然感觉没上大学是种遗憾,多年以后仍心心念念大学校园的生活。然而,30年多年过去,大学扩招了不知多少倍,高考的独木桥也加宽了许多倍,但改变命运似乎仍然是普通人、贫穷人改变命运的最高级出路。除此之外,高考中榜名单中,还多了许多为父母而学、为父母而考的高考生,人生目标考中即失去。30年前考进大学就躺平的大学生活、严进宽出的敷衍读书氛围,如今怎么样了呢?不上课打游戏、网瘾、未婚同居、校园贷、艾滋病、被包养、杀同学、杀母……这些与现今高校学生紧密关联的字眼刺痛人心,混日子、混文凭的大学校园比从前只能说有过之而无不及。在一个卷文凭、卷高校头衔的时代,读书与教书的目的显然不在育人、不在提升生命的素养。当苦读了十年、十几年的莘莘学子,走出校门却找不到自以为的好工作,甚至连拿到硕士、博士文凭的孩子都找不工作,心里的落差得有多大!这奇怪的现象说明了什么?高考的意义与目的究竟是什么?如果没想清楚读书是为了什么,青春最美好的年华就是荒废,人生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但30年前无论有没有参加过高考、有没有考上大学的老阿姨们,如今坐在同一个位置,欢声笑语,感慨万千。她们生活上没有太大差别,人生际遇上却完全不同。不过在她们身上有一个共同点,你发现了吗?
著名歌手李玟因抑郁症自杀,让人感到震惊、让人唏嘘难过不已,同时也引来铺天盖地的媒体报道与关注。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之前几起被怀疑同样可能身患抑郁症者的自杀事件,虽也有一些媒体关注,但关注的面与报道的力度就相差太远了!也许只因他们是小人物,即使是三个人、四个人相约集体赴死,可他们是谁?他们的生活中发生了什么?他们经历了什么悲伤磨难?没有多少人知道,虽然他们的死去令人同情,可也没有多少人愿意深挖他们的身世、讲述他们的故事,甚至有一起发生在出租屋里的自杀事件,逝者还会被人批评他们选择自杀的地点没有考虑别人,给别人带来很大麻烦⋯⋯纵然是人间最平等的死亡,这个世界也总能对逝者贴上不同的价值标签。已成为世上最大杀手之一的抑郁病是怎么来的?也许是压力造成,也许是由人人都会有的抑郁情绪积攒而来。但最可怕的不一定是疾病本身,而是这个世界总在灌输给人无意义、无价值感的谎言,藉由疾病,谎言更是自行加重。无意义、无价值感,导致人对生活的一切产生幻灭感,无爱更加速一个人的无望;“死了就一了百了”的死亡观,更成为邪恶力量上最强大的推手⋯⋯但连一个杯子都有价值、有意义,有灵的活人怎会没意义、没价值?如果知道人死并不是结束,并不是什么都不存在了的那种了结,而是可能比世上一切的痛苦加起来还要更煎熬,人还会求死吗?如果说抑郁症死亡最后都是因为对这个世界的绝望,那么这个世界该有多冷漠?而我们既然没有人是孤立的,既然人与人之间都是互相关联的,那么我们每一个人都对他人的死去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很可能我们自己也在习惯性冷漠,很可能我们的习惯性冷漠,也让他人感受不到这个世界的温度。那么,如果就从最小的“我”开始,每天尽己所能向他人释放最大的温暖与善意,这个世界会怎样呢?
电影《消失的她》,无疑在宣传上做得非常到位。结合现实版的真人真事,直击当下热点、痛点话题,精准抓住年轻人的心理,加上自媒体的跟风、从众效应,几乎360度无死角的植入,连平时很少看电影的老阿姨们都被启动了要看的欲望,年轻人就更不用说了。但看完之后,对追求电影技巧与内涵的人来说,只有失望与对高票房的不解。当然电影想要表达的东西一目了然,对人心理的冲击效果也很显然。有人不敢相信爱情了,有人直呼:“抵制渣男!”有人再次感慨:“不婚不育保平安!”一位小姐姐说:“看完之后就是觉得:人性经不起考验,爱情也不一定如你所想的美好,爱是可以伪装出来的。所以在遇到一个你很有感觉的人的时候,不要一味的沉浸在美好之中,还是要多留个心眼观察对方,特别是有赌博和毒品这两种行为的,不要指望一个赌徒的良心和悔过”。这些看点大概率年轻人都能Get到,也差不多是自媒体跟风热评的几个重点角度。无论是电影还是电影原型的经历,都似乎会让本来已经恐婚恐育的年轻人,更加重恐惧……然而,真是电影与现实中几个“人渣”个案就导致今天那么多的年轻人不想结婚生育吗?显然不是。有位小姐姐说:“现在的年轻人基本上对感情的看法与态度和老一辈很不一样,是根本不相信感情,因为现在这个社会环境,是很影响年轻人的恋爱观、婚姻观的。”现在是怎样的社会环境?表面看:女性更独立、选择强更多、不需要依附男人,感情宣泄可以有多种途径,与其遭遇“渣男”导致婚姻不幸,还不如不婚不育;加上内卷的时代,单是打工赚钱就已经很辛苦了,养育孩子得多麻烦呀!这种逻辑推理从表面看确实成立,但就像电影因其局限性与目的性所呈现的那么表面化,更深层的问题被忽略掉,隐藏的毒瘤只会越来越大,人人也终将都被反噬。正如一个个案被放大,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且一个比一个更恶、更毒。不相信爱情会怎样呢?不结婚、不生育……然后呢?正常的婚姻关系一旦不存在了,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如果还相信爱情,那就更要慎重交友、谈恋爱,更要遵循婚姻的规则;相信爱情才更不能随便把自己的身体交出去;相信爱情才会更用心考察对方是不是同路人……因为爱情是双方的,不是一厢情愿就够了。老阿姨们从自身过来的角度掀开那潜藏在表面问题下的冰山的一角,目的不是为了恐吓,而是让我们自己认清真相后,更加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如何珍重爱情、珍重婚姻。欢迎留言讨论,你的任何分享与观点都非常宝贵。谢谢你!
loading
Comments 
Download from Google Play
Download from App St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