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
不是那種天文學 Astronomy, But Not What You Think!

不是那種天文學 Astronomy, But Not What You Think!
Author: 不是那種天文學
Subscribed: 9Played: 19Subscribe
Share
© 個人
Description
天文研究者與大眾之間,似乎隔著幾億光年的距離。
《不是那種天文學 Astronomy, But Not What You Think》是一檔由清大天文研究生團隊製作的 Podcast,試圖用輕鬆自然的語調,講述那些被誤解、被浪漫化、也被忽略的天文日常。
我們曾於國科會創意科普影片競賽中獲得金獎與創意獎的肯定,本節目希望以許多大眾熟悉的疑問為起點,串連研究中的真實問題與趣味故事,介紹從星際塵埃到黑洞、從望遠鏡到電腦模擬的多元議題。透過聲音,我們邀請你一起看見星空背後的科學與熱情。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不是那種天文學 Astronomy, But Not What You Think》是一檔由清大天文研究生團隊製作的 Podcast,試圖用輕鬆自然的語調,講述那些被誤解、被浪漫化、也被忽略的天文日常。
我們曾於國科會創意科普影片競賽中獲得金獎與創意獎的肯定,本節目希望以許多大眾熟悉的疑問為起點,串連研究中的真實問題與趣味故事,介紹從星際塵埃到黑洞、從望遠鏡到電腦模擬的多元議題。透過聲音,我們邀請你一起看見星空背後的科學與熱情。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7 Episodes
Reverse
天文人喜歡什麼電影?
除了《星際效應》這種科學顧問掛保證的經典,
其實也有像《關鍵少數》這樣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感人神作,
還有種馬鈴薯的、談戀愛的、被複製的、光劍互砍的⋯⋯
這集我們不吐槽、不討論硬核科學,
單純想推薦幾部跟天文沾得上邊,
又好看得要命的電影給你。
如果你最近剛好不知道要看什麼,
這集或許可以給你靈感。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你知道嗎?
在我們銀河系的上下兩側,
居然飄著兩對巨大的「泡泡」!
到底是誰在銀河系中心吹泡泡?
是接二連三引爆星星們,形成的猛烈星系風?
還是超大質量黑洞曾經噴射出來的高能噴流?
抑或是震波把電子加速到發光發熱?
這場「吹泡泡大賽」的背後,
其實隱藏著銀河系中心那顆黑洞的年少輕狂。
而當我們把伽瑪射線、
X射線與微波觀測拼在一起時,
真相逐漸浮現……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當一個天文學家已經夠難了。
當一個天文學家,
還同時是兩個孩子的媽,
會發生什麼事?
本集我們邀請到今年獲得「傑出女科學家獎」的 楊湘怡教授,
分享她如何從一位愛看星星的高中生,
到博士後時期的工作小孩蠟燭兩頭燒,
最後走到國際級研究者的旅程。
我們也聊到女性在科研路上的真實挑戰:
不只是在追趕進度的壓力中尋找平衡,
更是在還未完全公平的環境中努力發光。
雖然時代確實有改變,
但從制度到文化,
仍有不少地方需要慢慢修補。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黑洞除了吃東西,還會「回擊」星系?!
本集我們邀請到黑洞噴流專家,
清大天文所花——楊湘怡教授,
聊聊黑洞的神祕力量!
有些用發光發熱,有些用嘔吐物,
讓星系的新生兒計畫瞬間降溫!
我們還會聊到:
✨ 黑洞和星系是怎麼一起成長的
✨ 為什麼它們的關係緊密得像「命運共同體」
✨ 科學家如何用超級電腦模擬,揭開背後的秘密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這集我們來聊聊觀星的基本眉角:
避開滿月、使用紅光燈源等等。
讓你看得清楚,也不打擾別人。
還有我們的私房觀星地圖:
🌠 塔塔加:高海拔,開天率高(但超冷)
🌠 杉林溪:看星星也能住飯店,還有導覽
🌠 離島、海邊:光害少,只要天氣好就是天堂
🌠 排雲山莊:半夜出門上廁所一定要看一下銀河
🌠 清境觀星園:親民舒適、初學者友善(ps私心推薦早餐)
再推薦幾個可以申請參觀的天文台:
墾丁、清大、鹿林。
最後工商一下
——全國大學天文社聯盟統籌製作的「全臺星空地圖」即將上線!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你以為我們講膩黑洞了嗎?
不,這集才是真正的高光時刻。
從類星體、Seyfert 星系、電波星系、到直衝地球的 Blazar,
看起來完全不一樣,其實全是同一顆超大質量黑洞在搞事。
它有時像星星、有時像星系,有時安靜吸,有時瘋狂噴,
本集揭曉:這些活躍星系核(AGN)其實是:
視角不同的同一個天體。
AGN 統一模型告訴我們,
它是大象。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黑洞不是只有一種,
它們有分級、有構造、有個性
——還有超乎想像的胃口。
這集,我們從質量分類聊起:
恆星質量、中等質量、超大質量黑洞。
再來是黑洞的周邊結構全圖解:
吸積盤、塵埃環、噴流……
它們怎麼形成?又藏著哪些宇宙能量轉換的祕密?
還會教你怎麼用大鍋湯、漏斗和水管,
理解這些最難觀測的天體構造。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宇宙中最神秘的天體之一,
大眾最熟悉的陌生人。
黑洞究竟是什麼?
從18世紀的「暗星」,到廣義相對論中的事件視界,
從天鵝座X-1的X射線,到銀河中心的恆星繞圈圈,
再到那兩張轟動全球的黑洞照。
這集,終於帶你認識黑洞的全貌。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每次我說我在學天文,
我爸媽就會說:
「你以後發現星星記得幫我們命名喔!」
但很抱歉⋯⋯天文學家的命名系統,不是這樣玩的。
從星星到行星,從望遠鏡到模擬程式,
命名背後有一整套有邏輯又⋯⋯意外搞笑的規則。
以及天文學家對縮寫的執念:
MaNGA、FLAMINGO、SPAM、
GADGET、GRUMPY、ALCOHOL
通通不是你想的那樣!
至於那顆周杰倫星,是真的嗎?
還是跟你網路上買來的「星星命名證書」一樣假?
讓我們一起來破解這場命名大亂鬥!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你知道愛因斯坦說過,
他人生最幸福的時刻是,
坐在辦公椅上想像一個人從屋頂掉下來嗎?
就是這個念頭,
讓他開啟了廣義相對論的大門。
原來,我們以為的「重力」,其實不是一種力,
愛因斯坦花了十年,
終於在1919年的一次日蝕觀測中,
用星光的偏折,讓全世界相信了:
「重力,是時空的扭曲。」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著名天團S.H.E.曾經說過:
「你是電,你是光,你是唯一的神話」
那你有想過,
如果你跑得跟光一樣快,會發生什麼事嗎?
愛因斯坦想過,
並因此改寫了整個物理世界
本集帶你從一個腦洞大開的思想實驗出發,
認識相對論。
還有「時間膨脹」、「長度收縮」,
這些聽起來很像魔術的現象!
最後用渺子實驗,
讓你看見高能粒子如何用奔跑證明時空的奇妙!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蘋果會掉下來,為什麼月亮不會?
其實——它一直在掉,只是一直沒掉到地上!
這集從牛頓的萬有引力說起,聊聊
☄️ 月亮為什麼不會撞地球、
🤱 其實月球是地球的親生骨肉?
🌚 為什麼月亮永遠只用「同一面」看我們?
我們以為月亮靜靜守在夜空,
卻沒看見它不斷「墜落」卻永遠不落地的奇蹟。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念天文是不是只能當天文學家?
其實,學天文也可以有很多打開方式。
這集我們三個研究生來聊聊,
自己是怎麼「誤入歧途」走進研究,
也順便分享各國 PhD 體系怎麼選、怎麼申請。
但天文出路不只一條!
有人轉戰資料科學或量化分析📊,
把處理天文數據的功力搬去解讀市場風。
也有人變身軟體工程師💻,
把寫模擬、跑程式變成日常職業。
或加入太空中心🛰️,
設計儀器、參與衛星任務,
把天文變成硬體工程的一部分。
還有人走進教室或編輯部📚,
把宇宙講給更多人聽。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當恆星生命走到盡頭,
會剩下什麼?灰塵、碎片、還是什麼都沒有?
有些會慢慢冷卻成白矮星,
有些則崩塌成密度驚人的中子星,
甚至,有些直接變成連光都逃不出的黑洞!
但恆星的結束,
對天文學家來說,卻是另一段故事的開始。
因為這些「緻密天體」,
正是宇宙中最極端、最難以理解的物理實驗室!
本集我們邀請到清大天文所的江國興教授,
帶我們一起探索恆星死亡後的命運,
——由白矮星、中子星、黑洞三位主角領銜主演。
也別錯過江教授從數學到物理再到天文博士的故事!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你以為天文學家都在天文台看星星?
或是只對著電腦或儀器埋頭做研究?
在學術界,開研討會交流是很常見的事情,
天文學家每年也有一場大型聚會——天文年會!
有人報研究、有人找合作、有人從中發掘研究靈感。
本集邀請到清大天文所的江國興教授,
同時也是今年天文年會的主席,
帶我們一探這場天文界的「年度大拜拜」有多熱鬧!
🪐 年會只有天文人能參加嗎?普通人去會聽得懂嗎?
🗺️ 天文年會都辦在何時何地?目標是環島舉辦?
🤵 會議上都要正裝打扮?可不可以穿短褲拖鞋?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你以為恆星誕生是場宇宙爆炸秀?
其實,它們多半是在塵埃裡偷偷長大。
本集邀請清大天文所可愛的賴詩萍教授,
帶我們破解恆星誕生的迷思,
聊聊一顆星星是怎麼從冷冷的氣體長成閃亮的主角。
🌌氣體不是到處都有?為什麼不是到處都長星星?
🌟星星都是多胞胎?還是有獨生子女?
🌞太陽的老家在哪?我們找得到「太陽的兄弟」嗎?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你學天文喔~那你看得出我什麼星座嗎?」
「欸那顆星星是什麼?」
「你以後會上太空嗎?」
不知道 不明瞭 不想要
這集我們聊聊身為天文人最常被問到的問題,
還原天文學家被誤解的真實日常。
我們也介紹了天文的三大研究方式——
📚 理論推演、🔭 觀測觀天、🖥️ 數值模擬,
以及天文學從微觀到宇宙尺度的研究領域——
從高能粒子、分子雲、恆星誕生、星團結構、星系演化,到宇宙學大哉問。
🎧 歡迎追蹤我們的Instagram和粉專哦!
→ 點擊主頁連結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本集是我們的開場白,也是這趟旅程的起點。
你會聽到我們怎麼成為天文社的正副社長、怎麼在社團快沒錢的緊急會議中,誤打誤撞投入比賽、熬夜趕出動畫影片、最後竟然得了全國第一?
還有,那些讓我們笑到肚子痛、累到眼神死的幕後故事……
這就是我們 —— 一群死線戰士的起點,也是一個從社團影片到Podcast的真實轉變。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