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
人体十二经络穴位与健康长寿

42 Episodes
Reverse
身柱穴在T3棘突下凹陷中,造句“三生(身)有幸”;心俞穴在T5棘突下旁开1.5寸,“五心烦热”;肝俞在T9棘突下旁开1.5寸,“酒(9)干(肝)倘卖无”;期门穴在第六肋间隙,日月穴在第七肋间隙,可造句“星期六的明天是第七天”
1.“心心相印,长长久久”联想到心经和心包经都有9个腧穴;“审尔妻,督尔爸”想到肾径27穴,督脉28穴;“任你死”想到任脉24穴或者任字左边2划右边4划得知任脉24穴。 2.手三阳经在腕背横纹上的3个腧穴(桡到尺):阳溪,阳池,阳谷,想到“鸡吃谷”就可以记住了。
古代的一场战斗,公孙(即爷孙)俩均参加作战,孙子冲锋(即公孙通冲脉)在前,爷爷压阵督后(即后溪通督脉),结果败仗,爷孙无颜见列任(列缺通任脉)祖宗,伤心哭泣(足临泣),只能稍稍用腰带(带脉)擦掉眼泪(即足临泣通带脉)。由此就可以记住八脉交会穴的4个了
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的通路。是与血管、神经完全不同的另外一套物质、能量、信息的传递系统。让我们探秘人体内经络和穴位间的那些事儿!
肺经心经与心包,疏通管道负担少;大肠小肠和三焦,促进消化不干燥;胆经通畅真是好,心情体形都变妙;带脉湿气要去掉,肌肉结实身材好;任脉净化很重要,肠道排毒显神效;胆经腿侧胃经前,堵塞肿胀换新颜;膀胱在后与内测,赘肉消失好选择;颈肩腰椎去疼痛,去除风寒真轻松。
舒经活络能养生,刺激穴位妙无穷,按摩激活自潜能,敲打经络来养生,养生保健防百病,自然疗法持平衡,运行气血靠经络,分布全身上下中,顺其自然靠免疫,养生源头活水生,培补元气靠智慧,做人做事循人性,人生要义是健康,全面健康靠养生,免疫平衡抵抗力,自然按摩经络通,心量智慧妙无穷,自己才是好医生,天池指压管头痛,止痛最好压膻中,风寒大肠和肾经,风热感冒大肠经,疏理经气敲肝经,神瘦力乏敲肾经,心烦易怒敲肝经,肢体沉重敲肾经,要解脾郁敲脾经,宽胸解郁压太冲,祛风名目长梳头,睛明除病有奇功,古人浴面擦神庭,邪气祛除诸阳升,要降浊气擦涌泉,固肾壮腰醒脑神,常压脚面揉膝盖,点按三星人寿增,心脑疾病压劳宫,内关神门足三里,涌泉心泵常压按,一级防范心脑症,神丹妙药心平衡,平衡心力赛吃药,胸腺免疫常拍打,免疫功能胜医生,按揉胸腹调百脉,拍打胸腹气血通,冲门穴属阳脾经,醒脑名目气血平,道家注重头面部,佛家重视按摩腹,医家重视按穴位,术并用显奇功,脖子硬敲大肠经,牙病重按合谷穴,疏通脾胃两条经,放松肌肉脾胃宁,敲打按揉心包经,排毒畅血一身轻,理气止痛压内关,宁心安神胃气正,任脉关元和气海,强壮抗震壮阳刚,中腕能治胃诸疾,宽心顺气压膻中,命门壮阳还补肾,滋补脾胃阳气升,脉之海是督脉,百会升阳强记忆,顺时旋转百会穴,宁心安神有奇功,空拳扣击百会穴,血液循环增免疫,交擦手指能提神,拍击手掌脑轻松,敲击足底除疲劳,恢复全身精气神,单脚站地强内脏,脚尖登楼血压平,爱生闷气敲肝经,刷子刷脚促分泌,胃经常敲精力旺,三阴交治妇科病,咳声叹气敲肝经,贫血揉按足三里,脸色苍白敲胃经,脾虚脸黄敲脾经,亚健康敲肝胆脾,经络畅通气血盛,增强体质敲胃经,顺气血充要敲经,要想预防糖尿病,分敲肝胆脾胃经,高血压病能预防,分别敲打胆肾经,气血通畅心情好,阴阳平衡血压降,敲打肝肾防增生,热水泡脚能辅助,哮喘常因爱生气,气逆上返才哮喘,放松肌肉三阳经,关元气海温气阳,压太冲穴敲肺肝,怨气缓慢往下降,头痛按压天池穴,天池穴在乳头旁,腰椎病敲膀胱经,膀胱经在体背部,胆结实症敲肝经,牙疼胃肝压太冲,舒服健康敲经功,坚持实践有奇功。
足厥阴肝经(丑时1点—3点)足厥阴经 一十四,大敦 行间太冲是,中封蠡沟伴中都,膝关曲泉 阴包次,五里阴廉 上急脉,章门过后 期门至。足厥阴肝经,简称肝经。十二经脉之一。该经一侧有14个穴位(左右两侧共28穴),该经发生病变,主要临床表现为腰痛不可以俯仰,胸胁胀满,少腹疼痛,疝气,巅顶痛,咽干,眩晕,口苦,情志抑郁或易怒。足厥阴肝经循经路线:从大趾背毫毛部开始(大敦),向上沿着足背内侧(行间、太冲),离内踝一寸(中封),上行小腿内侧(会三阴交;经蠡沟、中都、膝关),离内踝八寸处交出足太阴脾经之后,上膝腘内侧(曲泉),沿着大腿内侧(阴包、足五里、阴廉),进入阴毛中,环绕 部,至小腹(急脉;会冲门、府舍、曲骨、中极、关元),夹胃旁边,属于肝,络于胆(章门、期门);向上通过膈肌,分布胁肋部,沿气管之后,向上进入颃颡(喉头部),连接目系(眼球后的脉络联系),上行出于额部,与督脉交会于头顶。它的支脉:从“目系”下向颊里,环绕唇内。它的支脉:从肝分出,通过膈肌,向上流注于肺(接手太阴肺经)。
足少阳胆经(子时23点—1点)足少阳经 瞳子髎,四十四穴 行迢迢,听会上关 颔厌集,悬颅悬厘 曲鬓翘,率谷天冲 浮白次,窍阴完骨 本神至,阳白临泣 开目窗,正营承灵 脑空是,风池肩井 渊腋长,辄筋日月 京门乡,带脉五枢 维道续,居髎环跳 市中渎,阳关阳陵 复阳交,外丘光明 阳辅高,悬钟丘墟 足临泣,地五侠溪 窍阴闭。足少阳胆经简称胆经,是人体十二经脉之一,共四十四穴,原穴为丘墟穴,络穴为光明穴,少阳是阳气初生的经络,所以他能治疗发热病,主要大致在足部以下,他的性质介于阴阳明之间。足少阳胆经的位置:足少阳胆经起于瞳子髎穴、止于足窍,左右各44穴。
手少阳三焦经(亥时21点—23点)三焦有穴 二十三,关冲液门 中渚涵,阳池外关 支沟续,会宗三阳 络四渎,天井清冷 渊消烁,臑会肩髎 天髎合,斜上天牖 到翳风,瘼脉颅息 角孙从,耳门再上 耳和醪,丝竹空与 胆经交。十二经脉之一,手三阳经之一,与手厥阴心包经相表里,上接手厥阴心包经于无名指,下接足少阳胆经于目外眦。经脉分布于上肢外侧中间、肩颈和头面。其络脉、经别分别与之内外相连,经筋大体分布于经脉的外部。本经首穴是关冲,末穴是丝竹空,左右各23穴。
手厥阴心包经(戌时19点—21点)心包九穴 天池近,天泉曲泽 郄门认,间使内关 输大陵,劳宫中冲 中指尽。十二经脉之一,手三阴经之一,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上接足少阴肾经于胸中,下接手少阳三焦经于无名指。经脉分布于胸胁、上肢内侧中间、掌中、中指。其络脉、经别分别与之内外相连,经筋大体分布于经脉的外部。本经首穴是天池,末穴是中冲,左右各9穴。
足少阴肾经(酉时17点—19点)足少阴肾 二十七,涌泉然谷 照海出,太溪大钟 连水泉,复溜交信 筑宾立,阴谷横骨 趋大赫,气穴四满 中注得,肓俞商曲 石关蹲,阴都通谷 幽门直,步廊神封 出灵墟,神藏彧中俞府毕。足少阴肾经,简称肾经,是十二经脉之一,共27穴,左右合54穴,起于小趾之下,斜走足心,出于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踹内,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
足太阳膀胱经(申shen时15点—17点)足太阳经 六十七,睛明 攒chuan竹 曲差参,眉头直上 眉冲位,五处 承光 接通天,络却玉枕 天柱边,大杼风门 引肺俞,厥阴心督 膈肝胆,脾胃 三焦 肾俞次,气大关小 膀中白,上髎次髎 中后下,会阳须下 尻旁取,还有 附分 在三行,魄户膏肓 与神堂,譩yi譆xi 膈关 魂门当,阳纲意舍 及胃仓,肓门 志室 连胞肓,循行部位:足太阳膀胱经起于内眼角(睛明穴),上过额部,交于督脉直至巅顶(百会穴)。
手太阳小肠经(未时13点—15点)少泽先行 小指末,前谷后溪 腕谷间,阳谷须同 养老列,支正小海 上肩贞,臑俞天宗 秉风合,曲垣 肩外复肩中,天窗循次 上天容,此经穴数 一十九,还有颧髎 入听宫。十二经脉之一,手三阳经之一,与手少阴心经相表里,上接手少阴心经于小指,下接足太阳膀胱经于目内眦。经脉分布于手小指的尺侧、上肢外侧后缘、肩后及肩胛部、颈部、面颊、目外眦、耳中、目内眦。其络脉、经别分别与之内外相连,经筋分布于外部。本经首穴是少泽,末穴是听宫,左右各19穴。
人体是在上升与否最好的观察方法是看患者的牙龈,当人体的血是下坡状态,那么这个人的牙龈一定呈收缩状态,而且颜色是深的,如果这个人的身体是在上升状态,那么他的牙龈一定是上牙牙龈往下延伸,下牙牙龈往上长,新的牙龈的颜色比较浅与牙龈根部的深色有明显的区别,看新牙龈的多少可以知道这个人的气血上升有几年了注意自己观察自己的手掌颜色的变化,观察手臂血管粗细的变化,当你手掌颜色红起来,手臂血管变粗,然后手掌颜色又不红了,血管又变细了,那是告诉你你的血多了一点,人体把它抽进内脏去了,象你们年轻人大部分应该是进了肝脏,这样反复几次,你的肝脏的藏血就会多起来。当一个人的血(指人体的总血流量)由下坡状态转变为上坡状态时,血会大量进入肝脏,左关脉会偏旺,小便会偏黄,骚味重,头顶百会穴偏热,晚上睡觉到半夜二点左右会醒等一系列症状。
经络穴位的趣味记法人体分三阴、三阳十二经络走向。 1.手三阴,手三阳,手三阴从胸部走向手部,手三阳从手部向头部。 2.足三阴,足三阳,足三阴从足部走向胸部,足三阳从头部走向足部。 3.手三阴经络走向,手三阳经络走向,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 4.手三阳经络走向,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 5.足三阴经络走向,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 6.足三阳经络走向,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手少阴心经(午时11点—13点)手少阴心 起极泉,青灵少海 灵道全,通里阴郄 神门下,少府少冲 小指边。十二经脉之一,手三阴经之一,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表里,上接足太阴脾经于心中,下接手太阳小肠经于小指。经脉分布于腋下、上肢内侧后缘、掌中及手小指桡侧。其络脉、经别分别与之内外连接,经筋分布于外部。本经首穴是极泉,末穴是少冲,左右各9穴。
十二经原穴歌 穴有十二原,都在四肢中。 胆原丘墟穴,肝原号太冲, 小肠原腕骨,脾经太白容, 心原神门过,胃经冲阳通, 膀胱原京骨,肺经太渊逢, 大肠原合谷,肾原太溪从, 三焦阳池伴,心包大陵同。
怎么找中府穴呢?锁骨下窝下一寸,距正中线六寸(夹紧上肢时,大约与腋下对齐)的地方就是。中府穴是肺的募穴,即肺脏气血直接输注的地方,最能反映肺的情况,是诊断和治疗肺病的重要穴位之一,经常用来治疗咳嗽、气喘、胸痛,此外肺结核和支气管哮喘病人,在穴位上常有异常反应。又因为此穴是手、足太阴之会,故又能健脾,治疗腹胀、肩背痛等病。但中府穴下方肌肉偏薄,日常保健建议不要使劲,稍稍施力按揉1~2分钟即可。曾经有一位喜欢健身的朋友因为练扩胸拉伤了肌肉,当时我选的就是中府穴,因为求“效”心切,用力过大,结果第二天他更疼了。当时我考虑刺激这个穴位并不是镇痛,而是要加快他身体自我恢复的过程,但结果却适得其反。所以日常保健与治疗疼痛不适时力度一定要区分好。
足太阴脾经(巳时9点—11点)足太阴脾 由足拇,隐白先从 内侧起,太都太白 继公孙,商丘直上 三阴交,漏谷地机 阴陵泉,血海箕门冲门前,府舍腹结 大横上,腹哀食窦 天溪连,胸乡周荣 大包尽,二十一穴 太阴全。足太阴脾经是人体十二经脉之一。简称脾经。循行部位起于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沿内侧赤白肉际,上行过内踝的前缘,沿小腿内侧正中线上行,在内踝上 8 寸处,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上行沿大腿内侧前缘,进入腹部,属脾,络胃,向上穿过膈肌,沿食道两旁,连舌本,散舌下。本经脉分支从胃别出,上行通过膈肌,注入心中,交于手少阴心经。
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的通路。是与血管、神经完全不同的另外一套物质、能量、信息的传递系统。让我们探秘人体内经络和穴位间的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