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
台灣戰略研究學會
台灣戰略研究學會
Author: 李黎明
Subscribed: 6Played: 21Subscribe
Share
© 本頻道所有影音均屬台灣戰略研究學會以及翁明賢所有
Description
歡迎加入「翁格拉底讀書會」,這裡有位哲人翁格拉底每週固定開講。「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翁格拉底將帶領大家重回古希臘時代,如哲學家般與大家交流對世界局勢的宏觀視野與對國際互動的理解,培養大家擁有戰略思維。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翁格拉底將帶領大家重回古希臘時代,如哲學家般與大家交流對世界局勢的宏觀視野與對國際互動的理解,培養大家擁有戰略思維。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69 Episodes
Reverse
「灰色地帶衝突」已成為第一島鏈的日常,但它對於中共真正的意涵是什麼?將如何操作「灰色地帶衝突」?
本集節目由台灣戰略研究學會研究員曾尹亮博士與淡江大學榮譽教授翁明賢進行深入對談,探討一個顛覆傳統認知的觀點:中共的灰色地帶行動的戰略根源實為毛澤東「論持久戰」的核心思想。
🎯本集重點
✅曾尹亮研究員認為,中共以「敵強我弱(美強中弱)」的當代格局下,正透過灰色行動執行一場大規模的「消耗」,目的是誘使美國與第一島鏈國家持續投入資源,疲於奔命。其戰術則是「積小勝為大勝」。解構中共戰略反攻藍圖,在2035年前達成「小勝」的戰略突破階段,目標是將第一島鏈「內海化」。
✅翁明賢教授指出幾個關鍵的建議與觀點:1、善用半導體優勢發展軍事 AI;2、運用 AI 進行模式分析;3、處理根本的政治定位問題;4、強化孫子兵法中所提到的「伐謀」、「伐交」;5、建立「有實力對抗,有實力對話,有實力避戰」的能力。
✅中共的十五五規劃(2026-2030年)期間將在第一島鏈的灰色地帶進行極限測試,以累積未來「大勝」的布局。面對中共的持久、消耗的清晰戰略,台灣的資源有限,除了投資高性價比的科技情報縱深與決策推演量化之外,該如何應對?節目最後將從「力、空、時」三個維度,提出台灣戰略自主的國防改革關鍵戰略建議。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對於中共「十五五」規劃的討論早於2025年9月19日的「中共的『十五五』戰略發展與台灣安全威脅」實體研討會發表,確已預判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在10月第四週舉行,以及「十五五」規劃建議案輪廓與官方公報的每一項重點。現反思並且回顧精準預測的背後意涵。
🎯本集重點
✅「一個中心、兩種手段」的核心框架 :習近平治國理政邏輯存在什麼樣的軌跡與矛盾?
✅被隱藏的國防、外交等議程如何被「內化」成為政策的保駕護航力量?
✅戰略頂層設計的「可預測威脅」 背後,隱藏著怎樣的「體系脆弱性」?
參考閱聽網址:
https://youtu.be/tG3XktLwPKE?si=vogorUrqBL66tiJA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近期東亞安全局勢日益緊張,所謂的「台海有事」不僅是全球矚目的熱點 ,在解放軍積極的海洋擴張下,更已成為一種正在發生的「事實」與「戰略困境」。本集節目邀請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榮譽教授翁明賢博士 ,深入解析在中國的戰略佈局下,台灣應如何在第一島鏈扮演「分區聯防」的關鍵角色 。
🎯本集重點:
✅深入解構中國的「近海安全戰略」,及其背後追求的「三化」目標:「台海內政化」、「第一島鏈內海化」,以及「近海(西太平洋)安全化」。
✅面對中國意圖掌控「五海聯動」(日本海、黃海、東海、台海、南海)的戰略格局 ,東亞國家應如何建構「分區聯防」?台灣的需求是什麼 ?
✅不只是「台海有事、日本有事」,確保平時「台灣無事」,才是預防危機、穩定整體東亞安保的戰略關鍵 。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你準備好面對未來五年更複雜的全球與兩岸安全環境了嗎?中共的「十五五」(2026-2030)規劃即將在10月的「四中全會」定調。這份五年計畫最大的特點是不僅關乎中共的內部發展,更將直接衝擊台灣的戰略安全環境。
本集是台灣戰略研究學會《中共「十五五」戰略發展系列》的第五集節目,由台灣戰略研究學會研究員秦嗣葵博士深入剖析在「十五五」規劃下,中共正推動國防動員體系的深度轉型,從傳統人力與物資徵用,邁向智慧化、一體化、精準化的新模式。節目也探討這一動員模式如何影響台海安全、印太戰略、美中博弈,揭示國際社會必須關注的戰略挑戰。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你準備好面對未來五年更複雜的全球與兩岸安全環境了嗎?中共的「十五五」(2026-2030)規劃即將在10月的「四中全會」定調。這份五年計畫最大的特點是不僅關乎中共的內部發展,更將直接衝擊台灣的戰略安全環境。
本集是台灣戰略研究學會《中共「十五五」戰略發展系列》的第四集節目,探討中共在「十五五」規劃下加速推動解放軍現代化,特別是聚焦「新域新質戰鬥力」的發展,涵蓋空天、深海、網絡空間、電磁頻譜與認知戰等領域。由中共研究雜誌社特約研究員楊太源博士深入分析習近平提出的建軍三步走戰略——2027建軍百年、2035基本現代化、2050世界一流軍隊——以及無人化、人工智慧、量子科技等新技術如何重塑戰爭型態。節目同時探討此發展對台海安全、印太戰略、美中競爭的衝擊,揭示全球安全秩序中的新挑戰。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你準備好面對未來五年更複雜的全球與兩岸安全環境了嗎?中共的「十五五」(2026-2030)規劃即將在10月的「四中全會」定調。這份五年計畫最大的特點是不僅關乎中共的內部發展,更將直接衝擊台灣的戰略安全環境。
本集是台灣戰略研究學會《中共「十五五」戰略發展系列》的第三集節目,由仁德醫專兼任助理教授黃郁文博士,深入剖析中共「十五五」規劃下,持續將「軍民融合」(Civil-Military Fusion, CMF) 提升為國家戰略,涵蓋航太、人工智慧、量子通信、無人機、高超音速飛彈等新質戰力,如何透過「民參軍」、「軍轉民」、產業併購與國際合作,打造國防與經濟一體化的軍工複合體,並探討其對台海安全、印太戰略、美中競爭以及歐洲安全的深遠影響。面對國際新秩序,中共的軍民融合究竟是產業轉型的契機,還是全球安全的風險?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你準備好面對未來五年更複雜的全球與兩岸安全環境了嗎?中共的「十五五」(2026-2030)規劃即將在10月的「四中全會」定調。這份五年計畫最大的特點是不僅關乎中共的內部發展,更將直接衝擊台灣的戰略安全環境。
本集是台灣戰略研究學會《中共「十五五」戰略發展系列》的第二集節目,由國防安全研究院助理研究員詹祥威博士,深入剖析中共「十五五」規劃下,美國在全球新國際秩序下的對中政策。節目涵蓋美國延續印太戰略、推動多邊聯盟與供應鏈去中國化的全面行動。討論重點包含兩國在政治、經濟與軍事上的競逐,並關注台海安全與印太區域穩定。
想進一步了解中共的「十五五」規劃與台灣安全?台灣戰略研究學會與中共研究雜誌社將於2025年9月19日(五)下午1:10-5:00在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大夏館國際會議廳(北市建國南路二段231號)共同舉辦實體論壇。名額有限,立即點擊連結報名,搶先掌握第一手情報!
報名連結:http://bit.ly/455C85T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你準備好面對未來五年更複雜的全球與兩岸安全環境了嗎?中共的「十五五」(2026-2030)規劃即將在10月的「四中全會」定調。這份五年計畫最大的特點是不僅關乎中共的內部發展,更將直接衝擊台灣的戰略安全環境。
本集是台灣戰略研究學會《中共「十五五」戰略發展系列》的首發專題,由曾尹亮博士統籌,深度解析這份將塑造未來的關鍵文件。我們將為你揭露:
1.「一個中心,兩種手段」的戰略框架如何主導「十五五」規劃?
2.習近平的「三管」如何貫徹其權力意志?
3.這份五年規劃將有哪些新特點與改變?
4.台灣在未來五年,將面臨哪些前所未見的安全挑戰?
5.面對北京的戰略布局,美國又將採取何種應對立場?
想進一步了解中共的「十五五」規劃與台灣安全威脅?台灣戰略研究學會與中共研究雜誌社將於2025年9月19日(五)下午1:10-5:00在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大夏館國際會議廳(北市建國南路二段231號)共同舉辦實體論壇。名額有限,立即點擊連結報名,搶先掌握第一手情報!
報名連結:http://bit.ly/455C85T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本集聚焦於國際新秩序變動下,台灣如何在美中競合與地緣政治壓力中,推動戰略自主與調整未來走向。從川普政府以來美國外交政策的劇烈轉折,美國「美國優先」政策導致國際秩序脆弱多變,到拜登嘗試重建規則基礎的多邊體系,再至川普2.0時期的強硬單邊主義操作,台灣面臨高度不確定的安全環境。節目剖析台灣如何運用科技優勢、強化經濟實力及國際參與,並因應區域軍事與經濟競爭,建立具「主體性、能動性、操作性」的戰略平台,確保在全球及印太秩序轉型中維持和平與穩定。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在國際秩序重整與全球地緣競爭加劇的背景下,本集探討美台關係的未來走向與挑戰。以川普「交易型」外交與中國戰略壓力為切入點,分析台灣如何從被動依賴美方的「戰略模糊」轉向更加積極的戰略自主。節目聚焦將經貿、科技與區域安全做為台灣戰略自主的三個支柱,深化與美國的對等合作關係,並朝多邊參與與國際制度嵌入發展,以因應西太平洋政治軍事局勢及台海安全的高度不確定性。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在全球政經秩序重構的關鍵時刻,台灣如何在美中競爭之間維持戰略自主,成為影響印太安全格局與台海穩定的關鍵議題。本集邀請戰略專家曾怡碩博士,深入解析台灣在冷戰以來與美國地緣政治的互動、北京透過「一國兩制」的戰略溝通,以及民主化後台灣內部對國家路線的分歧。面對川普2.0時代的脫鉤斷鏈與美中博弈,台灣該如何精準傳達戰略訊號、確保自主選項,並在國際新秩序下爭取最大的戰略利益?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025年,東亞地緣政治格局進入劇烈動盪與重組的關鍵時刻。美國長期透過戰略聯盟(如美日韓同盟)鞏固其在東亞的主導地位,建立多層次的安全、經濟與科技網絡來對抗中國崛起。然而,隨著中國綜合國力提升、區域國家自主性增強,以及美國內外政策變動,這些戰略聯盟體系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戰術抵銷」壓力。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本集聚焦於川普2.0時代下美中戰略競逐的複雜態勢,由臺灣戰略研究學會研究顧問陳振良博士解析霸權轉移動力及兩強戰略對峙如何塑造新國際秩序。內容涵蓋關稅與貿易政策、去中化(去風險化)措施、科技禁運、亞太軍事壓力及台海安全等核心議題。深入探討新冷戰格局與多極化體系下,美中雙方在全球安全與治理上的戰略互動。
參考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9e3f3khEU/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在全球國際秩序深刻變動之際,川普主義崛起、歐洲戰略自主意識提升,正全面重塑美歐關係。本集深入剖析美國「美國優先」政策對跨大西洋聯盟的衝擊,解析歐盟如何回應安全、經貿與科技自主的挑戰,並聚焦這些轉變對中國、印太戰略和台海安全的意涵,勾勒出臺灣戰略自主的國際趨勢。
重點提要
為何「川普主義」不只是短期政治現象,而是對美國全球參與模式的結構性轉變,進而迫使歐洲調整長期戰略。
歐洲「戰略自主」如何從國防延伸至經濟、科技與資料主權,並以「去風險化」降低對外依賴。
近年歐盟在安全與產業面的具體作法:防務投資、共同採購與產能擴充,以及 IRIS² 衛星星座等關鍵基礎設施。
北約軍費與歐洲軍事能量的拉升爭議與路徑、以及這對跨大西洋政治互信的影響。
為何「混合路徑」成為歐洲最可行選項:在安全上維繫北約框架,同時在經濟/科技上加速去風險化與在地化。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美國情報機構首度用中文拍「勸降」電影,教你翻牆聯絡;北京同步發布《新時代的中國國家安全》白皮書,把「制度安全」推到最高層級。兩支敘事互為鏡像,顯示美中對抗從貿易、科技,全面升級到 心戰+情報戰。
🎯本集重點:
✅CIA 為何改走「高調策反」?
✅白皮書將 11 種安全升級為 20 領域,核心意圖是什麼?
✅「官員忠誠」心理戰 vs. 「制度維穩」體制戰——誰更有破口?
✅對印太盟友及台灣的戰略啟示。
🎯參考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6Wr2avJ5S/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025年7月,北約秘書長馬克·呂特在《紐約時報》Podcast「The Interview」中首次提出「兩洋聯動」構想,強調北約需同時關注大西洋、北極與印太戰略聯動,並警示中國在台灣問題上的戰略意圖。本集邀請淡江大學榮譽教授翁明賢博士深入解析。
🎯重點包括:
✅呂特“Atlantic-Pacific linkage”構想的背景與目標
✅「NATO2030」議程下的戰略調整與升級
✅歐洲「戰略自主」與美國集體防衛的矛盾
✅兩洋戰略對印太區域及台海安全的連動影響
✅臺灣在新地緣戰略中的角色定位與因應建議
🎯相關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Bn7KzJUvZ/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美國印太戰略正歷經根本性轉型,從過去聚焦於反制中國「反介入/區域拒止(A2/AD)」能力,轉向強調「整合威懾」與「分散式作戰」的新戰略架構。本集邀請國防安全研究院助理研究員詹祥威博士,深入解析美國如何結合盟友、推動軍事創新,並強化第一島鏈(台灣、日本、菲律賓)自主防衛,重塑區域安全格局。
🎯重點包括:
✅美國A2/AD戰略的重新評估與轉型動因
✅「整合威懾」與「分散式作戰」的核心內涵
✅台灣、日本、菲律賓的防衛升級與本土化發展
✅美軍「側翼支援」與印太後勤網路建構
✅俄烏戰爭、南海局勢對印太戰略的啟示
✅對新加坡、美國、法國、北歐等地區安全的連動影響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近期台灣開發的手機遊戲《逆統戰:烽火》因描寫對抗中共統戰、港獨與台獨情節,遭香港警方國安處以「煽動分裂國家」為由啟動禁制令,並警告市民下載、推薦、課金均可能觸法,引發華人世界熱議與下載潮。本集邀請台灣戰略研究學會助理研究員秦嗣葵博士,深度解析這起事件如何反映中國數位極權的跨境輸出、網路主權治理的延伸,以及網路遊戲如何成為現代資訊戰與意識形態鬥爭的新戰場。
🎯本集重點:
✅「逆統戰」手遊事件的法律與輿論效應
✅中國網路安全治理與意識形態封控邏輯
✅遊戲、社群平台成為數位極權治理的延伸
✅解放軍如何運用遊戲進行心理戰與敘事塑造
✅未來資訊戰的非傳統戰場趨勢
✅台灣與國際社會的因應與合作建議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近期南海局勢持續升溫,中國大規模實彈演訓、海空聯合巡航,對第一島鏈與台灣安全產生深遠影響。本集邀請國防安全研究院助理研究員詹祥威博士,深入解析中國在南海的戰略意圖、對區域國家與國際社會的訊號,以及這一切如何牽動台灣的防衛韌性、能源運補與區域穩定。
重點包括:
南海軍事動態與區域國家聯合行動
中國主權宣示與多軍種協同作戰能力
第一島鏈安全的戰略壓力與台灣的關鍵角色
台灣的因應策略與多元合作建議
南海與台海安全的高度連動與國際回應
參考連結:國防安全研究院-即時評析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以色列與伊朗戰爭升溫,伊朗宣布封鎖霍爾姆斯海峽,全球能源市場劇烈震盪。這不僅影響中東,更對亞洲、第一島鏈與台灣的能源安全和戰略穩定構成嚴峻挑戰。本集邀請國防安全研究院助理研究員詹祥威博士,深入解析霍爾姆斯海峽的戰略地位、伊朗封鎖手段、國際反制能力,以及此危機對台灣與第一島鏈安全的啟示。
🎯重點包括:
✅荷姆茲海峽(Strait of Hormuz)對全球與亞洲能源安全的關鍵角色
✅伊朗封鎖手段及美國與盟國的反制能力
✅台灣能源結構與應變挑戰
✅美國印太戰略壓力下中國可能動向
✅霍爾姆斯海峽經驗對台灣海峽防衛的戰略啟示
✅台灣與第一島鏈如何提升安全與經濟韌性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