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
国际观察
368 Episodes
Reverse
近日,泰柬边境地雷事件引发冲突,泰方暂停和平声明执行,美方以关税威胁暂停泰美贸易谈判。泰国总理阿努廷表态反复,既强调国家利益优先,又寻求美方关税减免,还遭反对党发起不信任动议。这场内政外交困局将如何收场?
美墨边境,两千英里墙体耗资亿万却难阻暗涌。移民预约遭取消、驱逐者逆向回流、收容所变捕兽笼,美国枪支还成墨西哥暴力源头。这道壁垒下,希望与绝望交织,秩序与混乱并存。这场盛大的“失败”背后,还有多少未被看见的故事?
近日,伊朗公开地下导弹基地与多款新型导弹,称国防生产在数量和质量上均超6月伊以冲突前。冲突中暴露的导弹部署、突防精度等问题已针对性改进,固体导弹与高超声速导弹成生产重点。这场军备竞赛会引发新冲突吗?一起解锁伊朗的备战逻辑。
近期,俄军 16 万兵力围攻乌东重镇红军城(乌称波克罗夫斯克),控制 90%-95% 区域,乌军陷入包围。这座工业与交通枢纽的争夺,关乎顿巴斯防线与乌军补给命脉,双方展开惨烈 “绞肉机” 式城市战。这场终极对决将如何影响俄乌战场走向?答案即将揭晓!
近期,网传日本发放 “粮票” 需凭票购米实为误传。这类米券是地方政府针对特定人群发放的礼品券,用于缓解米价上涨压力,目前未全国推广。日本米价已连涨九周接近历史高位,政府拟将米券纳入经济刺激措施。这一举措能真正平抑物价吗?
纽约市长选举落幕,马姆达尼胜选映射美国政坛新格局:右翼民粹主导共和党,左翼民粹在民主党内部崛起,中间路线边缘化。生活成本成跨地域竞选核心,民主党试图以经济民粹对冲右翼身份民粹。这场蓝营内部之争是否会蔓延全国?美国政治真要陷入左右民粹对决吗?
近期,乌克兰曝光近1亿美元能源贪腐案,总统泽连斯基前商业伙伴为主谋,两名能源部长辞职。战时能源设施遭袭、供电紧张之际,丑闻或冲击民望与西方援助。这场腐败风暴会引发政治危机吗?战场局势将受何影响?
近期,日本高市早苗政府推动废除杀伤性武器出口限制,计划2026年国会废除“五种用途”限制,还拟将自卫队“1佐”改回“大佐”旧军衔。此举背后是军工野心与军事化提速,或将加剧地区军备竞赛。这场和平外衣下的变革,会给亚洲局势带来怎样的冲击?
近日,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拟在修订安全文件时重审“不拥有、不制造、不运进”核武器的“无核三原则”,其背后或为方便美国核武部署。日方还透露欲拥核潜艇,中方已发声警示。这一60年未变的政策为何生变?背后暗藏哪些地缘博弈?
近期,日本以韩国战机在独岛(日方称“竹岛”)训练为由,叫停日韩军机加油合作,韩国随即取消多项军事交流。这场由领土争议引发的冲突,背后是两国利益权衡与深层不信任,日韩关系改善为何如此脆弱?这场博弈还将如何影响东北亚局势?
2026年1月前,日本将出台外劳基本方针,一边靠政策吸纳230万外劳缓解16万亿日元劳动力损失,一边收紧土地取得、非法滞留管控。外劳涌入引发排外情绪,政策矛盾凸显。日本想要的是高技能人才,还是廉价劳动力?这场平衡术能否奏效?
当地时间11月12日,美国政府结束43天史上最长停摆,特朗普签署临时拨款法案。此次停摆致1.5万亿美元损失,民众与中小企业受创严重。但多数机构资金仅延至明年1月,危机仍在潜伏。这场党争闹剧背后,美国治理失序难题如何破局?
当地时间11月10日,特朗普在采访中未支持高市早苗涉台危险言论,反而强调与华关系良好。高市早苗言论引发中日风波,日方虽淡化态度却不收回立场,美日安保体制暗藏松动。这场外交博弈背后还有哪些隐情?
近期,美军“福特”号航母率打击群抵达加勒比海,集结1.5万兵力创数十年之最,以缉毒为名施压委内瑞拉。委方火速军演反击,局势剑拔弩张。美国真实意图暗藏地缘博弈,后续是否引发实战?一起解锁背后玄机!
近日,95岁“股神”巴菲特发表感恩节致股东信,宣布年底卸任伯克希尔CEO,副手阿贝尔接任,自己留任董事局主席并持股。信中分享人生智慧、警告贪婪之风,力挺公司股票回升。这位传奇投资人的退场是否意味着一个时代落幕?伯克希尔未来将走向何方?
10月下旬,新德里启动50年来首次大规模人工降雨试验,耗资3400万卢比欲解雾霾危机,却因云层湿度不足仅降毛毛雨。试验仅让污染物短暂下降6%-10%,还引发科学误用、资金浪费争议。这场失败背后是污染治理的决策困境,究竟为何无视科学建议?这场"奇观"又给全球治霾带来哪些警示?
11月10日,COP30在巴西贝伦开幕,恰逢《巴黎协定》十周年。大会聚焦行动路径、资金落实与系统转型,推进气候融资、非二氧化碳减排等关键议题。面对资金缺口、地缘冲突等挑战,全球如何凝聚合力?这场务实转型能否守住1.5℃温控目标?一起走进这场决定气候未来的关键大会!
今年4月至9月,日本熊出没事件达20792起、13人死亡,创历史纪录,多地认定为“灾害级”事态。从温泉旅馆到市区垃圾站,熊频繁入侵人类生活圈,旅游业受重创。这背后是人口减少、气候变暖与橡子歉收的叠加影响,“与熊共存”已成必然趋势。面对捕熊争议与防护难题,日本的应对能给我们哪些启示?
当地时间11月9日,美国参议院推进临时拨款法案,为创纪录41天的政府停摆带来转机。法案获60票支持,民主党8位议员倒戈,以医保补贴投票为交换。停摆致单日航班取消超2000架次,每日经济损失最高5.8亿。众议院表决仍存变数,这场两党博弈能否彻底落幕?
11月9日,BBC总裁与新闻部门CEO宣布辞职。起因是其纪录片剪辑特朗普讲话片段误导观众,遭白宫痛批“假新闻”。BBC近年还陷巴以报道中立性、虐童等多重争议,公信力受冲击。这场媒体信任危机还会引发哪些连锁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