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
在生藝術家

在生藝術家
Author: 在生藝術家
Subscribed: 4Played: 12Subscribe
Share
© 2025 在生藝術家
Description
歡迎收聽《在生藝術家》,我哋係以人物專訪形式為主嘅 Podcast 系列,希望同大家輕輕鬆鬆傾下藝術偈!喺香港有各類型唔同嘅藝術家,佢哋係點樣喺香港呢個資源咁少嘅地方做藝術嘅呢?又係點樣一步一步建立自己嘅藝術價值?由我哋製作深度訪談節目,探問藝術家嘅生存之道,即刻撳入嚟收聽我哋嘅節目啦!
-----------------------------
本節目由在山工作室策劃及製作。在山工作室為藝術發展局資助團體;香港藝術發展局支持藝術表達自由,本計劃内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8 Episodes
Reverse
在生藝術家第一季最後一集!今集我哋兩大主持醉酒談心,為大家帶來第一季大總結,我哋會回顧過去的訪談,分享從各位藝術家身上學到的寶貴經驗。無論你係剛起步的藝術新星,定係尋求靈感的創作者,呢集都會為你帶來啟發。一齊探索藝術世界的無限可能,從中獲得力量,繼續追尋你嘅藝術夢想啦!!主持:吳傲燊 OSON,2023年從香港都會大學創意寫作及電影藝術學士畢業。文字及影像創作者,喜歡將生活中想到哲思利用文字記低。關注人的價值,曾參與和平世代舉辦2022 Peace Fellowship,以社區參與計劃《心水故事》在傾傾偈揼石仔:社區連結實驗x和平學小書展中參展。少年 Teen Tsang,2024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曾參與不同影像拍攝計劃。2020年其導演作品《討厭的人》獲「WAYWAY!埋位發夢青年短片創作比賽」冠軍。亦導演音樂影片作品,SCL OLIVER- Your eyes on me、Racy- Dancing With My Fate、李白 Brad Li-不是詩人。於2023年為香港爵士音樂學校創作人培養計劃展演擔任影像導演。於2024年為「造就見一年青教學藝術家社區實踐-二香人」擔任影像及社交媒體策劃,推動連結菲律賓移工及港人。
點解冇人買你嘅作品?點先可以入到畫廊?策展人要做啲咩?在生藝術家訪談第七集!今集我哋邀請到獨立策展人梁展峰Jeff 剖析業界辛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梁展峰(Jeff Leung Chin Fung)是一位香港的獨立策展人及兼任講師,專注於策劃各類型的藝術展覽及研究香港藝術發展。他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獲得文學士學位,並於嶺南大學取得實踐哲學文學碩士學位。梁氏在香港藝術界擁有超過十年的展覽籌劃和行政經驗,曾參與多個海外展覽的統籌工作,包括2002年韓國光州藝術雙年展的Para/Site Art Space展館,以及2003年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的中國香港館。 他亦策劃了多個本地展覽,如2010年K11藝術購物商場的開業展「藝遊」,以及2017年的「火花!新遊社:文創導賞員@社區」等。即刻去收聽/收睇全集啦(・ω・)ノ場地提供 - Mooroom @mooroom.hkMooroom是位於新蒲崗的獨立藝文空間,一向非常支持本地藝術發展,每個月都有不同的展覽以及工作坊舉辦,大家快啲follow~嘉賓- @read.jeff_leung藝術新丁- @teentkwong @ngou._.song協作攝影師- @l_aw_.max._
在生藝術家訪談第六集! 今集我哋邀請到「外星藝術家-可樂」~ 可樂喺今年香港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 Hong Kong) 舉辦個展「Where are my people?」, 模擬太空站的空間,邀請參觀者進入其中, 與藝術家進行一對一的互動對話, 探討邊緣群體的生活經歷和集體歸屬感。 點解佢要喺Art Basel搞呢個睇落咁唔藝術嘅活動呢? 學可樂講,我哋都想喺Art Basel擺展...... 但係藝術又點可以框定喺一個場域呢? 究竟呢位外星人係點看待藝術嘅呢? 喺現今嘅網絡世代, 藝術同Marketing嘅關係又係點嘅呢? 即刻收聽/收睇全集啦(・ω・)ノ 今集嘉賓- 陳可樂(HOLOK Chen)@holok3holok 香港行為藝術家,活躍於本地藝術界。 他曾策劃多個社區協作項目,包括「實現會社」、Wrong Side Café、VeryMK天台農場和「油麻地的兩萬種死法」導賞和展覽。 陳可樂透過變裝探索多元身分,分享他以外星人視角重新審視香港社會的經驗。 他的作品和實踐持續關注不穩定的生活狀態、流離失所和焦慮等主題,並致力於透過藝術促進社區對話和理解。 ---------------------- 歡迎收聽《在生藝術家》,我哋係以人物專訪形式為主嘅 Podcast 系列,希望同大家輕輕鬆鬆傾下藝術偈!喺香港有各類型唔同嘅藝術家,佢哋係點樣喺香港呢個資源咁少嘅地方做藝術嘅呢?又係點樣一步一步建立自己嘅藝術價值?由我哋製作深度訪談節目,探問藝術家嘅生存之道,即刻撳入嚟收聽我哋嘅節目啦! 藝術新丁- @teentkwong @ngou._.song 協作攝影師- kevin_chung439 ----------------- 本節目由在山工作室策劃及製作。在山工作室為藝術發展局資助團體;香港藝術發展局支持藝術表達自由,本計劃内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在生藝術家訪談第五集! 今集我哋邀請到「藝壇小混混-王天仁」嚟同我哋傾偈~ 佢係資助評審、大南街之「負」、亦係合舍 Form Society 嘅創辦人。 究竟佢係點樣喺冇資助嘅情況下,走出自己獨特嘅藝術路? 由環保小王子到地舖老闆,小小藝術家點樣逆市開舖? 藝術家係咪一定要靠資助? 點樣喺資源有限嘅環境中處變不驚? 今集王天仁會同我哋探討資助對藝術創作嘅影響, 分享佢對「資助是毒品!!」嘅獨特見解, 教大家點樣平衡藝術同資助之間嘅關係。 今集《在生藝術家》由王天仁帶你探索藝術創作嘅新可能! ----------------------今集嘉賓- 王天仁,生於香港,2000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以廢棄木材拼砌出卡通動物造型的木雕作品,活躍於本地及海外展覽,也從事藝術教育超過十年,曾分別與世界知名品牌進行跨界合作,作品為香港藝術館及私人購藏。近年積極到各院校舉行工作坊,及於不同平台撰寫專欄分享所見所想。---------------------- 歡迎收聽《在生藝術家》,我哋係以人物專訪形式為主嘅 Podcast 系列,希望同大家輕輕鬆鬆傾下藝術偈!喺香港有各類型唔同嘅藝術家,佢哋係點樣喺香港呢個資源咁少嘅地方做藝術嘅呢?又係點樣一步一步建立自己嘅藝術價值?由我哋製作深度訪談節目,探問藝術家嘅生存之道,即刻撳入嚟收聽我哋嘅節目啦! 藝術新丁- @teentkwong @ngou._.song 協作攝影師- @l_aw_.max._ ----------------- 本節目由在山工作室策劃及製作。在山工作室為藝術發展局資助團體;香港藝術發展局支持藝術表達自由,本計劃内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在生藝術家訪談第四集!今集我哋邀請Soften and Soar 城市漫遊團隊嚟同我哋傾偈,講解一下究竟城市漫遊有乜嘢吸引之處,藝術行動點樣重塑香港文化論述!香港係咪真係冇地方好去?「虛空之地」係乜嘢?藝術家面對「香港已死論」仲可以做啲咩?喺香港搞藝術係咪淨係圍威喂?今集《在生藝術家》由年輕藝術家小巴 @semanwai 同埋 Syche @shumyatt,分享佢哋沉船香港嘅心路歷程!!今集嘉賓-佘汶慧 Van @semanwai2019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同年獲得莫氏立體創作獎。現於香港生活、工作與創作,其作品曾於香港、斯德摩爾哥哥、德國、荷蘭及蘇黎世展出。2024年,成立了展覽策劃、設計與製作公司「幽靈大腦」(Boogey Brains),以可持續發展的展覽製作方式為營運方針,同時經營自媒體「幽靈左腦」普及展覽製作資訊。沈逸彤 Syche @shumyatt本科傳理系畢業,並在廣告、媒體、航空及藝文機構工作,後來先後完成創意產業管理深造文憑和社會科學碩士學位。儘管沒有藝術系背景,Syche 對藝術的熱愛以及對本地藝術家的理解,使她在藝術領域中具備獨特的視角。她相信,通過社區藝術和市民參與,能夠為社會帶來更多的可能性,並促使香港人重新認識和珍惜自己的城市。-----------------------歡迎收聽《在生藝術家》,我哋係以人物專訪形式為主嘅 Podcast 系列,希望同大家輕輕鬆鬆傾下藝術偈!喺香港有各類型唔同嘅藝術家,佢哋係點樣喺香港呢個資源咁少嘅地方做藝術嘅呢?又係點樣一步一步建立自己嘅藝術價值?由我哋製作深度訪談節目,探問藝術家嘅生存之道,即刻撳入嚟收聽我哋嘅節目啦!藝術新丁- @teentkwong @ngou._.song協作攝影師- @l_aw_.max._-----------------本節目由在山工作室策劃及製作。在山工作室為藝術發展局資助團體;香港藝術發展局支持藝術表達自由,本計劃内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在生藝術家訪談第三集!今集我哋承接上一集,繼續同藝術空間 @wurearea 嘅創辦人Jeremy Ip 葉偉靖 以及陶瓷藝術家阿頸傾下佢哋嘅藝術世界。新手藝術家面對模糊不清嘅藝術市場可以做啲乜嘢?點樣一步步建立自己嘅藝術美學?藝術家要點樣面對各方面嘅評論?藝術修行同「搵食」兩者又要點樣平衡?今集《在生藝術家》Jeremy同埋阿頸坦誠分享自己嘅藝術經驗!今集嘉賓-葉偉靖Jeremy Ip @iwcpaint現居香港,喜歡閱讀物料擅自紀錄抽象訊息的過程。他嘗試把生活感知借用繪畫形式回應純粹的存在狀態,其畫作空想地紀錄身處地的偶遇,經常偏離主軸,成為離題的工具。現於九龍灣工業區試營藝術空間WURE AREA,鼓勵從視覺語言及感受中認識彼此及交流思緒,探索慣性以外的觀察模式,實踐藝術視點這片面的媒介。王鎮濠Harris wong @seeunecktime王鎮濠 (阿頸) 於香港出生及成長,主要運用陶瓷雕塑、倒模和各種移印技術,在平面與立體之間交織創作。王鎮濠把日常生活的觀察結合腦海中的幻想世界,以「無厘頭」、滑稽和玩味性強的方式重現於作品中,遊離具象與抽象之間,形成獨特的美學。-----------------------------歡迎收聽《在生藝術家》,我哋係以人物專訪形式為主嘅 Podcast 系列,希望同大家輕輕鬆鬆傾下藝術偈!喺香港有各類型唔同嘅藝術家,佢哋係點樣喺香港呢個資源咁少嘅地方做藝術嘅呢?又係點樣一步一步建立自己嘅藝術價值?由我哋製作深度訪談節目,探問藝術家嘅生存之道,即刻撳入嚟收聽我哋嘅節目啦!-----------------------------本節目由在山工作室策劃及製作。在山工作室為藝術發展局資助團體;香港藝術發展局支持藝術表達自由,本計劃内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在生藝術家訪談第二集!我哋由展覽空間入題,邀請到藝術空間@WURE AREA嘅創辦人Jeremy Ip 葉偉靖以及陶瓷藝術家阿頸。 趁佢哋啱啱舉辦完《衰果》 “Bad Bad Fruit” 展覽,等我哋一齊從「核突樣衰醜」開始,探索當代社會「成功」/「失敗」的二元對立定義之下,藝術語言可以如何開啟多元、不確定、未被討論的思考? 個人嘅好惡重要嗎?屋企人唔明自己做緊啲乜重要嗎?喺茫茫藝術生涯入面又可以點樣面對所謂失敗?WURE AREA 實驗緊香港藝術展覽空間仲有咩可能性,嚟聽一聽今集《在生藝術家》Jeremy同埋阿頸喺《衰果》 “Bad Bad Fruit” 展覽點樣探索藝術之中嘅好壞美醜啦!今集嘉賓-葉偉靖Jeremy Ip @iwcpaint現居香港,喜歡閱讀物料擅自紀錄抽象訊息的過程。他嘗試把生活感知借用繪畫形式回應純粹的存在狀態,其畫作空想地紀錄身處地的偶遇,經常偏離主軸,成為離題的工具。現於九龍灣工業區試營藝術空間WURE AREA,鼓勵從視覺語言及感受中認識彼此及交流思緒,探索慣性以外的觀察模式,實踐藝術視點這片面的媒介。王鎮濠Harris wong @seeunecktime王鎮濠 (阿頸) 於香港出生及成長,主要運用陶瓷雕塑、倒模和各種移印技術,在平面與立體之間交織創作。王鎮濠把日常生活的觀察結合腦海中的幻想世界,以「無厘頭」、滑稽和玩味性強的方式重現於作品中,遊離具象與抽象之間,形成獨特的美學。
世紀第一集!梗係搵翻個有份量嘅嘉賓啦,今集嘉賓就係白雙全!概念藝術點樣令白雙全繼續生存?收入不能以月薪計算?從*無明到找到生命的張力,是由自己的不安定出發?來聽一聽今集《在生藝術家》白雙全如何用個人在香港及台灣的經驗,講解藝術家面對現實社會的真實狀況。白雙全2002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副修神學。白雙全從2003年起為明報專欄創作,使其有固定時間及平台發佈各類型創作,累積觀眾及影響力,並以此為契機打開了通往藝術展的機會。白雙全以其獨特的城市觀察學去發掘題材,先後有多件作品獲藝術文化機構收藏,2008年發表的作品《頁廿二(半個摺疊的圖書館)》被紐約58街公共圖書館永久收藏,其他作品分別藏於香港M+博物館、英國泰特現代藝術館、挪威阿斯楚普費恩利現代藝術博物館、瑞士希克藏品、臺北市立美術館等。*無明﹕佛學用語,即愚癡。產生煩惱的根源,是一種與生俱來的盲目衝動力,以自我為中心,要滿足自我。我們往往被憤怒、抑鬱、煩擾等不良外力所壓迫,如「無明之火」等就源於無明。 ----------------------------- 歡迎收睇收聽《在生藝術家》,我哋係以人物專訪形式為主嘅 Podcast 系列,希望同大家輕輕鬆鬆傾下藝術偈!喺香港有各類型唔同嘅藝術家,佢哋係點樣並以輕鬆嘅方式引領觀眾認識藝術家們的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