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
大魔王的小酒馆
37 Episodes
Reverse
大家好!今天又是一期我个人的Solo节目,哈哈。因为我和嘉宾的时间都很有限,无法做周更的对谈节目,但大家的反馈我有收到。我会考虑以后每两周或者每月邀请Alton返场一次。那么今天这期节目,我想聊的,是上周被一个找我咨询的年轻姑娘问到的问题。她今年25岁,受过良好的教育,在一家大厂工作。我们在聊完基础的职业规划方面的问题后,她突然问我:“你这些年,最后悔和最庆幸的事情是什么”?这些年其实很少有人问我这些问题。大约是平时工作上认识的人,觉得这些事情太唐突,而日常生活里的朋友,又觉得这些事情太敏感。但我觉得这是两个非常好的问题,也勾起了我的很多回忆。所以今天就想跟大家聊一聊,我这些年最后悔和最庆幸的事情:01:39 我最后悔的三件事: 我太晚才意识到,人生不是非黑即白,不是只能在A和B之间选一个。可能这也是一种做题思维,不是对就是错,3个选项必须选1个。但我现在发现很多事情可以先以最小成本做起来,这不仅是一种变通,更是一种让你进一步躬身入局、了解自己是否合适、同时收集外界反馈的方式 我面对“特别好的机会”,第一反应总是退缩。这可能是一种不配得感在作祟。所以我总会给自己找理由不去尝试,比如“大公司可能内部环境更复杂”,“现在在这里有老板信任可能更容易做出事情”,但潜意识里可能是害怕失败,所以不敢尝试需要稍微够一够的东西 我因为焦虑,去做了太多“没有必要”的挑战,害怕被落下,害怕错失机会,但把自己搞得非常的疲惫。特别是年轻的学生时光,我其实并没有怎么享受过。我的学生时光有一些美好的、属于学生的时刻和回忆,但不多。我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忙碌、疲惫和焦虑中度过18:46 说完了这么多让人后悔的事情,好像有些丧。不如再说说让我感到庆幸的事情: 我很早就学会打自己的长板,而不是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跟别人竞争。这一定程度是我很年轻就触碰到自己的能力天花板的结果。但要触碰到自己的能力天花板,首先你必须足够努力,否则如果你觉得自己什么都可以尝试一下,但仅限于尝试一下,就无法找到这种感觉 我没有活成一个孤家寡人。这里不是说我不是单身的意思,事实上我尊重每一种生活方式。但更多是,我在遇到行业下行之前,就给自己的人生找到了足够多的支点,有足够多的爱好。事实上,随着年龄增长,你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事,付出感情和信任的成本,都会提高非常多今天这一期可能说了一些不那么迎合当今主流社交媒体情绪的实话。但希望听完的每一个朋友都可以有所感悟,这也是我坚持做这一切的意义。大家如果有任何希望分享的,都可以在评论区告诉我。小红书:吉莉安大魔王
大家好!今天这一期,又是久违的对谈节目。我请到了我的朋友Alton,他是一家咨询公司的合伙人。我身边其实认识很多咨询公司的高管,大部分都是名校毕业,一毕业就拿到dream offer,然后职业生涯顺风顺水,做到高位,春风得意。但Alton与他们不同,他在36岁那年,从MNC进入咨询公司,从最基层的经理做起,跟25岁的人同级。而与他同岁的人,大部分已经做到了他的+3以上的合伙人。他是如何撑下来的?对今天在纠结换工作、转行、重新开始的朋友们,他有哪些建议?06:20 当时,作为一个经济上行期的外企中层,是为什么想要转行、回国、重新开始,从最基层开始加入一家咨询公司?09:10 加入咨询公司后,遇到的最大的落差是什么?是怎么面对的呢?15:18 那么,你觉得自己之前这么多年的经验,给你带来了哪些优势?21:45 Alton还是相对幸运的,因为他当时的领导和公司,对新人还是充满了包容的。那么对于今天在容错率很低的职场上,遭遇了PUA的年轻人,他有什么抗压的建议?27:57 既然一开始只是抱着一个来上商学院的念头加入咨询公司,为什么最后就一直做下去了?32:04 一个职场人,可以通过上班,积累到的最优价值的技能是什么?43:36 当年一起转行进咨询公司的同事们,大部分都离开了,按今天的说法算是landing失败。那他们之后的人生,还好吗?49:10 除了转行,Alton当年还换了个国家工作。对今天想要换个环境甚至换个国家的人,有什么建议?53:36 对现在在纠结是否要重新开始的朋友,有什么寄语?最后,祝大家每一个新的开始,都能够有所收获。小红书/微信公众号:吉莉安大魔王
大家好!失踪人口回归了!这可能是我在小宇宙停更最久的一次,足足有快要一个月。之前最多只允许自己停更一周。停更的原因,主要是家里一些事情+工作中最近比较忙。加上连续连轴转了太久也希望身体休息一下(已经到了很疲劳但总是睡不着的状态了)。但可能我是劳碌命,休息久了又有点怀念忙碌又充实的日子....Anyway, 通常停更很久都是没有流量的,所以这一集索性大胆开麦,喷一喷那些最近在小红书骂我的喷子们哈哈哈。但这不是一集情绪输出。相反,可能因为我平时身边的圈子比较精英(这么讲是不是又要被喷),最近的一些事情让我第一次清晰地知道,为什么普通人无法获得认知和机会上的突破。无论他们多么努力。02:51 这个社会上大部分人其实是失去了学习能力的。这个学习能力指的是,独立思考,获得新的认知甚至扭转错误认知的能力。其根源是,一些人无法处理与自己相悖的观点,他们让自己的自尊驾驭了思考07:35 我之前没有意识到对很多人来说,“自己的苦难被看到”这件事如此的重要,以至于在确认自己的苦难被看到、被共情之前,他们无法move on去做进一步的思考。这会使很多人沉溺在自己的苦难中,错失把自己从苦难中拔出来的机会15:08 前面说的两种人,都不是坏人,他们不是那种在互联网恣意释放戾气的烂人,也不是丧失了基本认知和思考能力的蠢人,甚至,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可能是很善良也不笨的好人。只要扭转这些常见的思维误区,其实是完全可以得到更大的提升的: 第一步,是能够摆脱情绪,就是我没有那么重要,我是不是对的,是不是有足够多的人他去认同我的观点,没有那么重要,这个事情你要去给自己洗脑 第二步,是独立思考,有没有获取第一手信息的能力,不要人云亦云,不要从互联网上直接拿结论,而是要往上一层,看报告、看细节、看数据,自己提炼观点 第三步,是不要把自己放在弱者的一方,经过前两个步骤,很难完全看不到机会,但大部分人会问“这跟我有什么关系”。不要这么问,而是问“我如何能跟这些事扯上关系”最后我想说,如果你做到这些,那么,无论成不成功,能不能上一个level都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在当今这个社会下,你能够看到还有一些乐观的理由和希望,这对一个人来说已经是一个莫大的拯救了。所以最后祝大家都能够去训练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然后都能够看到机会,看到信心,信心比一切都重要。与大家共勉。小红书:吉莉安大魔王微信公众号:吉莉安大魔王
大家好!今天,我想从近期的2个品牌营销史上的灾难说起,谈谈生活中那些常见的“登式傲慢”,以及,我们应该如何与他们应对和battle。03:50 从西贝和始祖鸟的营销灾难,我想总结一下,生活中常见的“高级老登”,拥有的那些共性。这些高级老登,往往是一些成功人士,从专业知识和认知角度,可能确实是优于普通人的。但他们的问题,恰恰是“让我来告诉你什么是对的”,他们缺少的,是谦卑心和同理心12:40 但anyway,我们不去说他们,我也并不想加入群嘲老登的行列。我们还是把注意力转移回自己身上,想跟大家分享分享,我是如何与老登battle的,我的心得、体会和手段: 我个人遇到的一些“登式傲慢”举例 如果对方,是你在谈判遇到的对手方(但你还有其他选择),或者你在外面的公开活动遇到的不太友善的人,我是不会过多考虑对方的面子的。事实上,能够有理有据的捍卫自己的利益,才能为自己赢得尊重。我们就是要怼回去,去用专业坚持自己的原则 但是,如果对方,是你在公司遇到的领导,或者一个你得罪不起的人,该怎么办?我个人的经验是,顺毛捋。有时候,我觉得自己的面子和ego,没那么重要,这反而是女性的优势。我们甚至可以通过一些手段,利用这些老登的傲慢,来达到自己的目标25:03 所以,分享一下,我如何“利用老登的傲慢,来达成自己目标”的常用手段: 给足对方面子,说反对的话之前,先说“xx总说的很有道理,我想从其他的角度再补充几点” 利用老登的心理,比如他们喜欢跟别人攀比,不喜欢输,喜欢说一些非常形而上的“大话”,那我们就把自己的论点往这些方面套最后我想跟大家说,关注自身永远是第一位的,永远把能量聚焦到自身的成长。我们要跟老登battle,是因为我们能获得切实的好处,而不是非要争那一口气。女性如果是水,那这也不是什么坏事,在一些艰难险阻的地方,石头硬碰硬过不去的地方,水反而更容易找到自己的路。小红书:吉莉安大魔王
大家好!今天又是一期久违的对谈节目!作为一个职场博主,我其实过去一直在输出关于怎么上班的内容。但对于那些离开了职场,尝试自由职业的路径,我其实个人能输出的经验非常有限。但随着职场环境越来越恶劣,很少有人脑子里没冒出过这个念头把?于是我今天请到了我身边一个离开了职场,全职做自由职业的朋友Lily,她同事也运营一档非常成功的播客《卧龙凤雏》。就让我们来谈谈自由职业的选择,真相和酸甜苦辣吧。03:01 Lily是在什么情况下,作出了离职,并尝试自由职业的选择的?18:54 上班心态和创业心态,本质上有什么不同?做自由职业,让我找到了刚工作的时候,那个一腔热血只想把事情做好的自己30:05 但是!也不要听到这里就非常热血沸腾。这个世界上没有所谓的“彼岸”。一个人出来做自己的老板,可能并不是很多人可以承受之重,你做的每一件事,有立刻马上的正反馈,也不是每个人的内心都敢于去直面的38:25 虽然做自由职业有这么多糟心事,但是有哪些高光时刻,让你坚持到了现在?47:35 我们作为两位小小的博主,一致认为所有穿越周期的大博主,本质都是心力、能力、智力极强的人,他们做任何事情都会成功的50:10 对普通人来讲,如果不想上班了要做自由职业,还会优先推荐他做自媒体吗?自媒体还有红利吗?59:38 出来做自由职业之后,有一天,你还会回去上班吗?什么样的人适合出来做自由职业,什么样的人适合上班?最后想把Lily给大家的寄语打在show notes里:二十多岁可能就是人生最痛苦的时候,大家都是这样的,但不要纠结,要努力往下活。我更喜欢30岁的自己,希望能给大家一点盼头。最后再次感谢Lily参与本期的录制,也欢迎大家去关注Lily的节目《卧龙凤雏》!嘉宾Lily的小宇宙:卧龙凤雏主播大魔王的小红书:吉莉安大魔王
大家好!今天这期节目,想跟大家聊一聊,完美主义这个话题。首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当有人跟你说,“我觉得你有点完美主义哎”,你会觉得被冒犯,还是有点暗爽?我觉得在人生上半场,完美主义作为一种特质,其优点是大于缺点的。但到了人生下半场,“完美主义”带给我的困扰,变得越来越多了。02:22 是哪些小事,让我感到“完美主义”成了一个问题? 当我变成一个小中层之后,我发现我的完美主义,使我无法放手让下面的人去做很多原本是他们职责的事情,所以一方面我要做中层的规划、沟通、对外联络等工作,一方面我并不能放下原本的执行工作,相当于打了两份工 完美主义本质是一种执行思维,而一个人的脑容量是有限的,所以当我的脑子被执行上的细节填满的时候,我就很容易lose the big picture,但是忘记了最重要的几个问题是什么,做了一份特别完美的材料,什么都说了,但是什么都没说 完美主义,其实会带来心力上的消耗,和状态上的倦怠16:28 但是,我不认为完美主义和追求卓越是一回事。我依然认为追求卓越是一种优秀的品质,如果你玩一个游戏,开始你就不想赢,又何谈“享受游戏的过程”?我们去摒除自己的完美主义倾向,恰恰是为了让自己从细节里面拔出来,去专注最重要的事情,去更好地追求卓越18:00 我自己其实也还在修炼的过程中。但我想分享一些,我修炼到现在,觉得比较有用的小tips给大家: 在做一件事之前,先问自己,这个事情最重要的点是什么?最核心的问题是什么?当然,在做的过程中,你的结论可能会变,那到时候再调整 允许执行灰度,这是建立在第一点上的。在明确了最重要的几个问题后,在阐述这些问题时,我会依然亲力亲为,确保品质。但在一些并不重要的部分,或者“有就行”的部分,我会适当放手,哪怕一些东西我看起来并不满意,但我能接受 心态上调整到位:道理我都懂,为什么做不到?要给自己洗脑,很多事情做不完美,天也不会塌。或者,就算这件事做砸了,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所有的踩坑,都是积累经验,而且我发现很多事情,结果跟我的“完美主义”毫无关系。。。我觉得,如果回到18岁,我依然会感谢当年那个完美主义的我,作为一个年轻人,有这个态度,才能把你推到一个高度,才能带你去看更大的世界。但人生下半场,最重要的,是持久。做人,最重要的是尽兴。与君共勉。小红书:吉莉安大魔王微信公众号:吉莉安大魔王
大家好!今天这期节目,想跟大家聊一聊,如何跟“势利眼”的人相处这个问题。想聊这个,当然是因为我最近遇到一些势利的人。但还不仅仅如此,第一,势利眼在我们的生活和职场中,如此的普遍,第二,我觉得很多人用“对付”的心态去面对势利眼,是有点被误导的。02:50 我过去遇到的几种,比较典型的势利眼: 我们公司裁员之后,平时给我介绍项目的中间人马上就对我另眼相待,拒绝给我对接项目,还冷言冷语 一次主动找到一家还比较优质的公司,但因为我这边的中间人是一个普通的咨询公司,而另一个对手的中间人是当地领导。这家公司就非常的不待见我 我平时很少买奢侈品,但是我去买婚戒那天,很随机,再外面吃过饭,随便逛逛,所以穿的也很随意,就发现部分品牌的SA对我非常的冷淡07:30 所以,为什么会有势利眼的情况?势利眼本质是一种商业交易里的筛选,是一种商业行为。是对方通过他能拿到的信息,判断跟你成交的概率,来节约他的时间。这并不一种针对你个人的恶意12:09 所以对我来说,那些“势利眼”是好人还是坏人,一点都不重要。如果你不是一定非要跟他做生意,那么就绕着走就好了,没有必要“对付”他,也不要花时间battle。否则,这是对你个人能量非常大的消耗,你也并不能从中间得到任何有价值的东西15:10 但,一种更棘手的情况是,你偏偏还就要跟这个势利眼做生意。他手里的东西,你绕不开,你在别处并没有什么替代品。这时候该怎么办? 不要有情绪,不要吵架 然后,既然对方用他能看到的那些“评价标准”判断你,你就心平气和地给他提供更多的信息,帮助他更全面地决策 如果这个势利眼的人是你的同事,我个人的建议是,不要在不能决定你实质处境(升职、加薪、绩效、分工)的事情上浪费时间。领导其实非常讨厌搞小团体的人,不要强融,在真的能决定你处境的人身上花时间最后我想说,不要内耗,不要用别人的错误去惩罚自己。我这么长时间的经历证明,在时间的长河中,真的可以一起成为商业伙伴,一起可以成事儿的人,一定是志同道合的人。道不同不相为谋,要珍惜自己的能量。小红书:吉莉安大魔王微信公众号:吉莉安大魔王
大家好!今天想讲这个话题,主要是近期我的两篇文章。第一篇是上次对谈播客的嘉宾潇梦,我们聊到,其实登珠峰是一件有点“追求功名和认可”的事情。那么我们会因为这是一件沽名钓誉的事情,就不去攀登吗?为了旷野去否定所有的轨道,岂不是陷入了另一种“活在他人的眼光中”?第二篇是上次谈到我身边阶级跌落的二代们,我说虽然大富大贵要靠命,但一个人,只要做到自律、自洽、保持心力和目标感,那么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不会过得太差。两篇文章下面都有大量留言,说我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怎么办?一个人要如何维持心力和目标感?其实我之前讲《如何度过低谷期》的那一集,已经略有涉及。但今天这一期,我想说得更具体一些。这个话题其实很大,我想值得说很多期。03:45 为什么我的一些朋友,选择离职躺平,不再追求世俗成功后,反而容易陷入虚无主义?因为成就感、正反馈、被需要这三个点,是人的底层人性,而不是社会的规训。很多自称“反优绩主义者”但仍然感到迷茫的人,本质上是在否定自己的底层需求06:50 第一个部分,我想说说人如何利用自己的底层人性,去把自己的状态调整好 解决“成就感”问题,我们确实无法改变外界的环境,但我们可以从自己可控的事情着手,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学习,学习一个你的工作不一定用得到的东西,也不一定要被考级、考证这种传统荣誉体系绑架。忘记我们被应试教育剥夺的快乐,就是单纯为了得到输入的成就感而学习 解决“正反馈”匮乏,就是要把自己的注意力从自己不能改变结局的事情移开,抓住生活中可控的小事,去得到正反馈。它最好是一个爱好,同时又能给你一些社群,让你抱团取暖。比如我的一个朋友,遭遇人生危机后,就选择加入跑步团体,或者我个人从园艺种植,也得到非常大的正反馈 解决“被需要”的危机,这个真的需要每个人有自己的缘分。就我个人而言,我在人生很艰难的时候,我遇到了我的猫。宠物给了我被需要的感觉,让我有更多的心力,去探索我的“成就感”和“正反馈”22:44 第二个部分,我想说说,如何找到人的目标感。因为把自己从谷底拔出来,只能帮助你走一程,但从根本上解决存在主义危机,你一定要找到自己到底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从可控的事情开始,可以是工作中的,也可以是工作之外的。整体而言,我个人经验是,只关注最近的执行,和最远的目标,你的虚无感可以大大降低 在可控的事情中,找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不知道自己对什么感兴趣太正常了,20多年的优绩主义教育这是必然的结果。但你可以从今天开始探索,哪怕你不擅长一件事,也不代表你失败或无能,这太正常了,继续探索嘛 最后,在这个过程中,你还是要落地到一件自己擅长的事情,因为我们又绕回去了:只有这样,你才能有良性的正反馈,否则很少有人能修炼到,在一件没有正反馈的事情里面坚持而不内耗。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事情,但这个事情需要过程,甚至需要试错,你才能看到自己擅长什么最后我想跟大家讲,找到目标感这个事情是需要时间的,而找到目标之后,也不是每个人都会成功,大部分人都终将是一个普通人。但,如果你能践行这些原则,坚持去获得成就感和正反馈,并且在中间探索自己的兴趣,找到自己的擅长,那么你的人生,大概率过得不会太差。至于成功不成功,还重要吗?祝我们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活法。小红书:吉莉安大魔王微信公众号:吉莉安大魔王
大家好!今天这期节目,我想跟大家聊一聊股票投资这个话题。我并没有转型做财经博主的意思。但我觉得人要过好这一生,需要的恰恰是挣现金流,和守存量资产,这两方面的能力。我过去讲的大部分都是前者,今天浅浅讲一下后者。但我觉得真正做好投资,就那么几个原则,我不需要录太多期节目,有悟性的朋友,通过今天一期,就能get到大部分的精髓。难的,恰恰是实践。02:25 买股票是可以挣到钱的,但炒股票很难可持续的挣到钱。因为买股票更多是跟着一家优质的公司成长,共同瓜分成长的增量。但炒股票的本质是在一个赌场里面进行情绪博弈,你需要跟一些及其专业的人做零和博弈。这也是为什么我不推荐大家,特别是小白,在开始的时候去做情绪交易和择时11:45 那么,如何通过买股票挣到钱?我是段永平先生的忠实信徒。我坚信,人要做对的事情,并且把事情做对。这意味着,你不能走捷径,你要真的去自己亲自研究一个公司,并且长期持有。如果你是道听途说,如果你自己对这个公司没有真正的信念,那么你一定投不多、拿不久,也无法获得有意义的财务回报14:35 这个道理,及其的浅显易懂,也非常好理解,为什么大部分人听得懂,但做不到呢?因为大部分人,觉得自己比别人聪明。这是人性。所以,大部分人宁愿去买中小盘,去搏一个大的upside,但真正优质的公司反而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大公司,比如茅台,苹果,宁德时代。可是这样的公司,大部分散户,看不上19:04 所以,为什么大部分人,要到人到中年才能从股票市场上挣到钱呢?因为年轻朋友容易陷入2个误区:(1)越是年轻的朋友,越喜欢去搏高风险高收益,但这往往使他们更容易成为韭菜。真正能让你长期可持续挣到大钱的,还是价值投资(2)越是年轻的朋友,越难对抗人性,因为所有反人性修炼的代价,都是你吃过足够多的亏,所以这件事情天生就是需要时间、周期才能做到的,没有捷径23:32 所以,到了揭晓结论的时候:牛市来了,要上车吗? 如果你还没有股票交易经验,但是现在被这个大环境吸引,那么我会建议你去尽早开户。因为故事是放大你人性弱点的最浓缩的照妖镜,只要你控制仓位在安全边际范围,你可以以相对小的成本、相对快的速度,去看清你自己,帮助你更快成长 但是,特别是年轻朋友,请一定一定注意风险管控。一个基础的原则是,股票是一个波动率可以高达50%的资产,那么如果你投入股票的钱,亏掉一半,会不会影响到你的生活?如果会,请降低你的仓位。对大部分人,这个数字是你的净资产(扣除房贷)的20% 不要抄作业,不要因为某个大V的一句话就去下单,更不要被股票群的氛围带动去做无意识的从众行为。你的每一个动作,一定是出于你的分析,你通过强迫自己去这么做,可以极大锻炼自己搜集信息的能力、分析数据的能力、排除噪音的能力,即使一开始你的判断不一定对,但你的工作、职场、人生选择,都会受益于这项训练 不要卖掉回本的好公司,不要留下水下的差公司,永远记住跟人性做斗争以及,请所有年轻朋友谨记一点,别上杠杆,别上杠杆,别上杠杆!最后,既然故事是人性修炼的道场,那么我祝大家enjoy the journey, good luck!微信公众号:吉莉安大魔王小红书:吉莉安大魔王
大家好!今天这期节目,又是一期对谈。本期嘉宾,是我身边一位选择在30岁那年攀登珠峰的女性朋友。为此,她辞去了外企科技公司的工作,并为此花费了30万。然而,最终在8410米,她选择了下山。这是一个关于登珠峰的故事,但又不仅仅是一个关于登山的故事。这个故事里,我看到一个女性在面对职业挑战和社会时钟的压力,勇于去寻求答案;我看到一个像我一样从小在优绩主义文化长大的好学生,在“寻求光环”的道路上对光环释怀;我看到一个人面对真正的生死之后,完成的蜕变。这是一个用更大的世界去稀释痛苦的故事。02:12 你是在哪一个瞬间产生了攀登珠峰的愿望?有如此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你是如何有足够的心力去实践自己的这一疯狂想法的?06:12 原本计划要花10年时间登珠峰,为什么最后只花了2年准备,就决定在30岁那年去挑战珠峰?13:50 在攀登珠峰前,你有被世俗光环和荣耀所绑架吗?你觉得自己在做一件在外人看来很了不起的事情吗?21:30 在哪一个瞬间,你决定放弃登顶?23:55 2025年登山季,珠峰南坡的登顶成功率为49.7%,而这个数字在中国登山者却高达近90%:你觉得我们中国人对登顶有这么大的执念,其根源是因为我们有更强的意志力,还是我们对成功有更大的渴望?33:30 下山的路上,看到昨天晚上还在谈笑风生的队友,永远地躺在了珠峰上,那一刻你是怎样的感受?37:22 你觉得,作为女性登珠峰这件事,它的意义在哪里?41:39 登珠峰这件事过后,你觉得你的人生发生了哪些改变?之前困扰你的女性话题和社会时钟,还存在吗?你还会再回去上班吗?48:23 怎么看待“你能做这些都是因为你有钱”这样的论调?最后,我想用潇梦送大家的一句话作为结尾:一个人想要做自己认为美的事情,就必须先成为一座山。要坚持去做自己认为美而极致的事情,它无关于最后的结果,而在于在过程中你能看到在山上真正发生的很美的一些事情。祝愿大家都可以找到自己心中的珠峰,并且在攀登的过程中,用行动去消解所有的那些困惑。谢谢大家!潇梦的公众号有关于她登珠峰的更多思考:克里斯朵夫
大家好!今天这期节目,想跟大家讲讲,讨好型人格,要如何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我来讲讨好型人格这个话题,大家可能会有点surprised,因为我平时展现出的形象,一直是非常自信、决断,也是一名企业高管。这个形容词不应该出现在我身上。但我发现在家庭、生活这样的场景,我依然是个讨好型人格。01:28 我是怎么发现,这么多年后,原来那个讨好型人格的小女孩,是一直伴随着我的04:30 但是,我同时也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就是我在工作和生活两个场景,是拥有不同的人格的。我在工作这个场景,已经基本治愈了讨好型人格06:58 我试图复盘,我是如何在工作上摆脱讨好型人格的,是否有办法在生活上也复制这个道路:于是我发现了问题的根源,就是东亚子女在家庭场景下的失权。一个讨好型人格的人,一定是失权的14:28 那么,如果根源在这里,似乎答案似乎是令人沮丧的,因为我们无法改变自己的原生家庭。但我前几天听岩中花述,得到了一个非常有用的启示: 一个人的人格是跟语言高度相关的,可能这跟你调用这门语言的时候,调用的大脑皮层有关。所以我发现只要切换到英文环境,就可以治好我的讨好型人格。这与我说英文的环境比较鼓励我自由表达,有很大的关系21:13 掌握了这个技巧之后,我后来又解锁了一些其他可以参考的方式: 讨好型人格的人,很难say no, 但不代表我们只能say yes, 也可以多提问,通过这种方式表达自己的concern,多提几个问题之后,可能答案就非常明显了,你说出那个否定的答案,也会轻松很多 提要求的时候,能明示就不暗示,如果你想要一个东西,就明明白白的说出来,在大部分的场景下,特别是生活场景下,这样都不会有什么负面影响最后我想说,我发现中文社交媒体很少谈论权力这两个字。但我觉得所有人都应该大胆追求权力。这也不是什么成功学,因为权力他不是一种结果,而是一种原因,或者至少是一种互为因果。在生活这样的小事上先在自己的独立空间里争取权力,也会反过来会反哺你的工作。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小红书:吉莉安大魔王
大家好!今天这期节目,我会用播客这个媒介,继续讲讲,如何更好地营销自己,争取机会,说服别人。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一个基础的技巧:销售。我在小红书的文章写过,哪怕不做销售的职位,大部分的岗位,都离不开销售的技巧。我还要加一句,就是,所有的高层岗位,本质都是销售岗位。所以,如果你在职业上,还存有一丝上升的期待,那么请尽早去培养自己的销售技能,无论你现在的岗位到底是做什么的。04:35 第一点,最简单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就是dress up, 穿的正式,而不要堆砌奢侈品,哪怕过于隆重,也好过让对方感到怠慢。也许10个人里面有9个都没那么在意这些,但万一那1个人恰好就是你最重要的那个客户呢?09:50 你要做足功课,让对方感受到诚意,但尽量避免去说“我”怎么怎么样,“我”能怎么帮助到你,而是我觉得“你”怎么怎么样,如果想要更进一步,那么也许“我们”可以一起探讨。这些微小的细节,恰恰是让对方感到被尊重的核心17:30 好,那么假设你着装得体,也做足了功课,在第一次的见面给对方印象不错,但后续陷入了拉锯战,如何避免交易被拖黄?“威逼”和“利诱”的技巧,这个时候就需要用上了,如何不让别人觉得被逼迫了,但同时有去营造一些无形的压力,也是一门学问最后我想说,大家千万不要觉得销售、营销是贬义词,是“真才实学”的对立面。那些说漂亮话、狗皮膏药,都是非常非常低级的方式。你要看明白这个局,每个人都角色是什么,如果你要成事儿,要从哪里切入,你可以拉拢谁,利益要怎么分配,这才是销售的核心,也是如假包换的“真才实学”。利益是基础,信念是灵魂。得之我幸失之我命,但无论如何不要在挫折中丧失掉对自己的信念。与大家共勉!小红书:吉莉安大魔王
大家好!今天这期节目,我想聊聊,对现在这个社会,近乎惨烈的“考公热”,以及高考对“警察、海关学院”飙升的分数线,我的一些个人看法。05:00 我能够理解,特别是经济下行下,人为什么会追求确定性。人相比于得到,更害怕失去。给你100块钱,跟拿走你100块钱,失去100块钱的痛苦要远大于得到100块钱的快乐。这也是为什么,相比于市场化岗位潜在的上行空间,我们更害怕事业。对稳定性的追求,就是来源于此06:12 作为经历过一些周期的人,我的一个感悟是:不确定性就是最大的确定性 教师编:低生育背景下,绝对不再是稳定的避风港 银行:稳定币的冲击下,银行高额的交易成本势必被颠覆 大厂码农:AI编程的冲击下,美国名校CS专业已经越来越难找工作17:00 职业选择永远是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平衡点。如果外部环境注定是不确定的,那么我们就要把握好自己内部条件的确定性:也就是,了解你是个怎样的人 任何行业,不管体制内外,做到顶级都是看天分 但大部分人,能力、情商、悟性,可能都是一个中不溜的状态,那么这时候我们就要去剖析自己的欲望有多大,你的抗压能力有多强 对自己完全的诚实,才是对自己负责27:08 在这个不确定的时代里,我们要如何确定地活? 思考自己的天赋是什么,自己的热爱是什么,只有这样你才能beat AI 不要只盯着一亩三分地,要去搞明白你公司的业务逻辑,你行业的发展趋势,未雨绸缪 抛开工作的表象,去沉淀自己的底层技能,然后无论时代怎么变,把自己的底层技能去灵活应用最后结尾,想借用亦舒的一句话:这双手虽然小,但它们是我的手,把所有没有的东西变为有。充满不确定的时代,你唯一能抓住的确定性,就是你自己。小红书:吉莉安大魔王
大家好!今天这期节目呢,跟往期会有些不同。今天要讲的是我自己近期遇到的一些burnout的情况,以及我是如何去站在第三方的视角去分析自己,并且走出来。所以今天这一期,没有太多干货,但如果你向听到一个活人的自我剖析,那么,可以不妨听一听。01:04 跟大家简单分享下我最近略微有些Burnout的症状:长期慢性疲劳带来一种休息不过来的疲惫。这个跟我同时打三份工有一定关系:要兼顾一份非常辛苦而且业绩压力很大的本职工作,要做一个自媒体博主,同时还要照顾家庭和小孩。这导致我睡不好,就算偶尔想要放松一下,却因为完不成工作,受到更大的惩罚。这往往会带来更大的挫败感06:05 我现在是个什么样的处境?之前一直都是一个拆东墙补西墙的状态,就是从一份工作挤时间去给另一份工作,或者牺牲睡眠时间去迁就三份工作。但这并不解决本质问题,只是把弦越绷越紧。所以我分析了这三份工作带给我的价值,定位到我的本质问题:本职工作压力过大以及追求过高导致的15:39 那么我要如何解决我的问题?在诚实客观、甚至近乎冷酷地剖析自己的状态后,我觉得我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现在的生活,做一个改变: 不要被任何,任何外界的东西绑架。我尽力了,我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这份工资,放过自己。什么容易让我们焦虑?不是我对不起自己,而是让别人的期待落空。这样的思想是不对的,哪怕我自己经常在小红书写文章教别人,我自己也容易忘记 把“最坏的情况”写下来。你内心所恐惧的事情,我们往往倾向于逃避。不要逃避,让那一幕在你眼前发生,然后扪心自问,能不能接受?如果最坏的情况都能接受,都能好好活下去,那么我们为什么要为还没有发生的事情而焦虑呢? 前面两个问题都是心理上的问题。但身体上的长期慢性疲惫,还得想办法解决。工作上,可能就不会再把自己逼太狠了,尽力而为。自媒体上,有史以来第一次,上周只更了一篇。我要更加可持续地做正确的事情,而不是在短时间去锚定一个原本没什么意义的目标我觉得我好一些了,又有了一些力气。我觉得我们一辈子都会跟这些念头斗争,所以我要把这一切写下来,要不断提醒自己,以及相互提醒。最后重复一遍:公司的事情,再大都是小事,自己的事情再小都是大事。祝大家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谢谢大家聆听我的念叨!小红书:吉莉安大魔王
大家好!我想我的听众大部分并不是大学生和毕业生。为什么还想说这个话题呢?因为一个中国人,假设他读了研究生,那么大约20年的时间都在当学生。所以很多人哪怕30多岁了,依然具备很重的学生思维。但学生思维这个东西,偏偏在进入社会之后,是很要命的。所以今天借着毕业季这个窗口,谈谈典型的学生思维有哪些,以及我们应该怎么更好地面对成人世界。01:50 恭喜你,不需要再考试了。但为什么大部分中国人,依然把自己的一生,过成一场又一场的考试?特别是当今经济下行,“考试心态”的弱点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来了14:55 你不必再讨好每一个人了。学校里,考得好,成绩好,老师就会喜欢你,那么你就想努力做得更好,不要辜负别人的喜欢,也不要失去别人的喜欢。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好学生都是讨好型人格。但到了社会上,请记住,你不需要让所有人喜欢你19:54 “人是不讲道理的,最大的道理就是人”。不要把任何人当成理性人,再大的老板,也是个人,也是有人性的,“讲道理”是一种很典型的学生思维23:16 如何看待“学历无用论”?我们应该随大流反绩优主义吗?就业这么残酷,大学真的只是一场梦吗?最后,总结一下,本篇中提到的一些建议: 聚焦于短期的目标,让一切没有短期节点的事情为之让路,这是特别典型的考试思维。但人生偏偏很多重要的事情,是没有一个短期的deadline的(也就是“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不要忽视这些事情 人生是马拉松。正是因为考试心态太重,所以我们过于看重短期的目标,而当这个短期目标无法给你正反馈,就容易产生精神危机,导致心气被磨平。这个时候,要记住,“原则大于目标”,你要有一个自己相信并且能践行一生的原则(推荐去看段永平),复利的力量会给你踏实的幸福 接受社会的参差和多样性。世界上有很多奇葩,很多人讨厌你或者让你不爽不是你做错了什么,你没有错。特别是工作上,底线是博弈出来的,不要让讨好型人格被人看穿,变成被PUA的靶子 老板也是人,任何人,哪怕是很大的人物,都是人。理解你的老板,不要看他说什么,而是要看他对谁负责,他焦虑什么,他害怕什么。这不代表你要随波逐流,但这是你理解任何人动机的窗口 学历这件事,在离开学校之后,就结束了。不要因此有任何优越感,要像任何人学习,向没有学历的人学习,向一切客观上做得好的人学习。没有任何事情是我“清华毕业生”不能做的,只要我认为这件事我应该做,有意义,我都可以做。不要自我设限 向上是没有错的。当你是个真诚的人,你在底层可能会被吃得渣都不剩,但在顶层会是特别被赏识的优点。当你在底层觉得凡事都是靠关系,你要知道在一线城市的好企业,真的有看业绩和能力说话的地方。如果你不想放弃自己身上的一些优秀特质,请一定往上走,否则你会痛苦最后,人生的意义,就是过程。过好每一天,积累一些对自己长期有用的技能,善待家人和朋友,感受爱与美好,祝大家毕业快乐!小红书:吉莉安大魔王
大家好!今天这期节目,是之前给大家预告过的一期对谈,我请到了我的清华同学永辉。她毕业后就去了日本工作,后来又回到国内工作,现在又回到了日本职场。今天,我们来聊一聊,今天的日本职场是怎样的,当年经历了“失去的三十年”的那些人,今天都怎样了,以及,这对我们当下的中国人,有什么启发。01:45 永辉当年为什么一毕业就去日本工作?到了日本之后,有什么日本职场的culture shock?13:00 日本职场独有的终生雇佣制是好事吗?目前国内也在追求“稳定”和“考公”,怎么看待“终身雇佣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19:10 日本职场环境近几年为什么好转了?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24:40 日本职场上女性地位为什么近年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为什么这个社会需要更多金字塔尖的女性?37:10 所以,日本今天职场环境好转,跟供需关系改变,有很大的关系。今天我们国家的大学生要承受劳动力过剩的压力,也跟经济下行有关。那么,当年经历了失去的30年的人,今天都怎样了?45:00 国内现在也经历了经济下行。我们的年轻人,会过得比日本那代人更辛苦吗?那么我们能做什么呢?现在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能做什么呢?最后,给到现在的年轻人,如何面对目前的经济下行,以及潜在的“失去的30年”? 留在牌桌上很重要。今天日本的70后,如果还留在职场上,都成为了中坚力量,吃到了现在经济恢复的红利 这个阶段可能很漫长,可能也不会有日本那么漫长,所以要给自己多个支点,找到工作之外的丰富人生 对女性而言,未来几年会比日本当年更难一点,因为我们在经历经济下行的同时,还要刺激生育率。但正因为如此,才更要留在牌桌,留在牌桌的意义才更大 最后要积极乐观一些,我们国家的经济纵深很深,经济复杂度很高,也没有像当年日本那样高度依赖外部,所以我们不应对未来太悲观,而且年轻人怎么面对时代,可能也会影响,我们要花多少年走出来希望今天这期节目,能带给大家更多信心!新的一周开始了,一起加油吧!小红书:吉莉安大魔王
大家好!今天我想说一说,如何在职场上,去打造个人影响力。特别在今天这个时代,我认为,自我营销的能力,是一种刚需03:54 如何破除自己的心理障碍,去主动营销自己。为什么自我营销的能力,在今天,会格外的重要13:43 那么,我们破除心理障碍后,接下来怎么做呢?我们先说场合 公开的大会,当然需要发声,但你要知道很多决定是在私下做出的。所以“大会说小事儿,小会说大事儿”,要重视小组讨论、小微信群和one-on-one的场合 外部的场合,也非常重要,比如行业的交流群,不要羞耻于介绍自己26:25 那么,选好了场合之后,我们讲什么呢?其实,可以讲的东西是非常多的,更多是我们需要找合适的场合、合适的人,从这些题材中间去挑选: 做成功了的事情:不但聊成果,还可以聊你在执行过程中间的用心和思考,以及你做完之后的复盘和思考 没做但是有想法的事情:有一个想法,但是还不太成熟,想跟领导汇报下。如果这个事情凑巧是领导在想的,可能他会给你匹配资源 做失败的事情:可以在小规模复盘里面,讲你做失败之后,自己的复盘,主要的原因,之后可以怎么改进 跟你没关的事情:分享行业信息+加上一些自己了解的内情和见解,也是一种非常简单的刷存在感。因为这恰恰也是大老板每天在想的事情最后送大家中岛敦的一段话:我深怕自己本非美玉,故而不敢加以刻苦琢磨,却又半信自己是块美玉,故又不肯庸庸碌碌,与瓦砾为伍。于是我渐渐地脱离凡尘,疏远世人,结果便是一任愤懑与羞恨日益助长内心那怯弱的自尊心。有多少人看到这句话有共鸣?如果你也有,那么就从学会自我营销开始吧。这没什么羞耻的,你想要的,只能自己为自己争取。小红书:吉莉安大魔王
大家好!今天我想谈一谈,第一份工作,是否会决定你的职业轨迹,甚至人生轨迹?想谈这个话题,是因为之前有篇文章,有个读者朋友写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观点,说“你的第一份工作就是你的职场原生家庭,他不但会决定你的工作习惯,还会影响你之后的职业轨迹”。这个观点听上去非常有道理。因为确实一个人第一份工作会给一张白纸的你写下许多习惯,而这些习惯后来要扭过来,需要多花许多经历,甚至机缘。但这个结论未免使人丧气。因为大部分人都没太多能力决定自己第一份工作,能找到一份已经很不容易了。就算是自己主动选择的,但以一个毕业生的阅历和经验,也有许多随机成分在。所以我想今天着重说一说我的亲身经历,我的“职场原生家庭”给我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以及我是如何奋力把自己拔出来的。03:20 我的“职场原生家庭”造成的一些影响:对小的细节吹毛求疵,只敢做最后一个离开公司的人,以及,不敢发表自己的观点12:00 我是如何逃离我的“职场原生家庭”的14:15 然而逃离并不意味着事情的结束,那些影响依然伴随着我。最后我是靠一些机缘,和贵人的点拨,一点一点把自己从“职场原生家庭”的影响拔出来的19:49 但职场原生家庭对我的影响并没有传承下去。我的第一个老板之所以这样,我知道是因为他曾经被这样对待过。我开始带团队后,从未这样要求过下面人25:49 虽然“职场原生家庭”造成的影响是可以逆转的,但当下遇到一些不太好的人或环境,确实是挺难熬的。分享我度过这难熬时光的一些tips: 精神胜利法很重要:我是不会一直烂在这里的,我一定会去一个更好的地方,我一定会过不一样的人生。你一定要想办法让自己尽快脱离这个环境,避免被同化,别让自己成为他们 苦中作乐:找一些能给你正反馈的点,哪怕很微小。这跟“精神胜利法”不冲突,因为核心是我想从这段经历中获得什么,屏蔽什么,这个主动权是在“我”身上 去到新环境后,尽快意识到那些过往造成的负面影响:假如我没有遇到那些善良的贵人呢?其实今天回头想想,我完全可以更早意识到这些问题的。观察自己,观察别人,然后客观地去改正自己的惯性最后送大家一句话:你成为什么样的人,不是你遇到什么样的人决定的。而是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决定的。不要让那些过往定义你是谁。祝大家都可以摆脱过往,过上自己想要的人生!小红书:吉莉安大魔王
大家好,今天这一期节目,想聊一聊,如何丝滑地拒绝别人。一方面,我觉得我自己的个人经历很有代表性,因为虽然我今天看起来很自信地在互联网上输出做人经验(惭愧),但我曾经是一个非常害怕拒绝别人的人。不光是拒绝别人,我非常害怕跟人起冲突。但我现在走出来了。而且我发现这个问题非常有普适性。01:10 要解决问题,我们需要先剖析自己:我们害怕跟人起冲突的心理根源是什么?是原生家庭的教导,还是第一份工作留下的烙印?抑或,这是我们的文化,给每个人心底潜移默化的影响?05:45 我们的文化里面,之所以推崇“忍”,很大程度上是,个人置身于一个system里面,是没有什么对抗的本钱和必要性的。现代企业的雇佣制,是过去100年才有的,但现代职场所需要的博弈、对抗和短时间反馈的机制,是我们的传统文化里没有的,也是我们需要联系的08:00 剖析了我们的心理根源,接下来直接聊一聊方法论吧! 我们不要把拒绝别人搞成一种“对抗”,我们要引导别人,觉得这个solution是他自己想出来的。所以,与其直接拒绝,我们在话术上,要先问对方“您希望优先做哪个”,给对方选择权,然后,再问对方“需要的deliverable到底是什么”,尽可能去简化我们的工作 以上是我们不得不拒绝别人的方法和话术。但还有一种被很多人忽略的拒绝,叫做“可以但没必要”的事情,aka白嫖。有一句话,叫做“下午5点钟叫你去的饭局不要去”,因为你跟这个局里的任何一方,肯定是没有关系的,你就是去凑数的。你得逼迫自己去想,什么事情是重要的,你得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并且主动地去拒绝自己不必要做的事情,才能避免被推着走 以上讲的都是可以合理沟通的情况。那么,遇到特别坏的,不讲道理的人,怎么办?我们从“坏人”的心理出发。无非就是2种,第一种叫做“我就是想看你日子难过”,第二种叫做“不懂业务但喜欢大而全的输出”。那我们就顺着“阳奉阴违”好了,他想看我们很惨我们就表演很惨,他不懂业务我们就自己抓重点,空间是自己给自己创造的最后跟大家预告一下,下一期,我想继续做一个对谈,访谈对象是我的清华本科同学,她在日本职场工作了许多年,我们聊聊,为什么目前日本职场情况好转了,失去的三十年给他们带来了什么,以及,我们能从中得到哪些启发。最后大家对节目有什么反馈,欢迎给我留言!小红书:吉莉安大魔王
大家好!今天这期节目,应“AI取代工作”那一期的网友点菜,写一写,关于“人格魅力”的话题。其实这一个话题,我周五在小红书发文章讲了。标题叫《当你完全地尊重自己,就会充满魅力》。为什么还想要录一期播客讲一讲呢?不是想不出来选题(bushi),一方面是播客的订阅观众有一些可能并没有关注我小红书,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方面),是我觉得小红书1000个字,没有把这个问题说透。所以这一期,我想展开讲讲,魅力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以及,在追求自洽、释放天赋的道路上,可以做点什么。我依然不认为魅力是可以培训的,但分享给大家一些方法,可以让我们能更流畅地“过好每一天”。02:35 当我们在谈论魅力,我们在谈论什么?魅力作为一种吸引力,一定来自“令人向往”的特质,而且这种特质具有一定普适性。但这种“令人向往”,一定是有真诚感和真实感陪衬的人11:20 对少部分人,他们像恒星一样,永远闪亮,这类人的魅力值是很强的。但对于大部分人,可能需要放到正确的位置上,他们的魅力就会释放出来12:20 这边也举一些反面例子,明明身上有许多闪光点,但很可惜,就“不是那么讨人喜欢”。一般而言,可以分为“假人”、“机关枪”和“机器人”三种类型。他们不一定是坏人,不一定是刻意的,这也是为什么我说“可惜”的地方19:30 所以,决定你这个人有没有魅力的,恰恰是缺点。这个缺点需要无伤大雅,但又要让人觉得真实,这样,你身上的“令人向往”的点,才不会把人往外推,而是让人希望靠近最后,给大家分享几个可以更好接受自己、减少对内的攻击性和对外的“证明欲”的方式: 找一找你身上“令人向往”的点。比较讨巧的是那种表达性质的。但可能大部分人的天赋刚好是比较内秀的,比如你热爱文学艺术,或者做饭很好吃,那你就一定要留时间做自己擅长的事情,这样你的内核会稳,回到工作的地方,给到人的感觉也不一样 面对自己的缺点。很多人不能接纳,其实是因为甚至都不能面对。我的缺点就是我会很有攻击性,讲话会有很强的要证明自己的。就不够从容。后来这个问题直到我真的证明自己了才好。 有安全感的人都很有魅力,或者说,给自己创造一个有安全感的小环境,你会更容易地接纳自己。把自己的家弄的cozy一些,以及,营造一个好的身体环境,从身体中找到力量,你的精神也更容易充满力量最后,无论你有没有变成一个有魅力的人,希望大家都能成为一个自洽的人,一个能更好与自己相处的人,一个能有能力过好每一天的人。新的一周开始了,不如就从明天开始吧!小红书:吉莉安大魔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