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
好想藝術
233 Episodes
Reverse
鄭淑宜_練習
重複的動作,來回的針線,鄭淑宜用布料做出軟雕塑。
棉花糖般的顏色,軟綿綿的質地,是似曾相識的物品,是對世界的想像。
創作意欲不斷,練習不斷,是日常的生活狀態。
編導:許敏芳
馬師雅_足印
她在獨舞,亦是與時代共舞。
馬師雅 Alice喜歡創作具實驗性的當代舞演出,以身體探討人性與社會現狀,亦為內心深處最歇斯底里的情感尋找出口。
編舞創作讓她一步一步留下屬於自己的成長印記。從若隱若存的足印中,她不斷尋覓節奏與方向,並決意以自己的步伐,與時代一同前行。
編導:倫貝琪
葉曉文_本土
葉曉文不是自然學家,但她能隨時隨地把動植物的故事娓娓道來。
在山野之間漫遊尋覓,最令她着迷的是香港土生土長的原生物種,她總愛以自然文學的角度,如數家珍地書寫與繪畫牠們的美好。
她專注於在地研究,從探索「本土」的事物中不斷思考與提問,人與物種如何在同一片土地,世世代代地與環境互相依存?
編導:倫貝琪
許俊傑_隔離
最熟悉的生活空間,原來是最陌生的表演場地。
所謂領悟,起初或者只是出於無奈。
疫情以來,舞台關閉,重開,再關閉,
但是身體說:很想,很想繼續跳下去。
跳的,看的,在...
鄧廣燊_悼念
投影的虛像刮上一層又一層實體的重量。
大幅素描安靜,紋風不動,
石墨之下,是關於至親,關於自己的流離。
由攝影照片、素描轉化成混合媒介,
遺物散發歷史文獻的意味。
彷彿站在一幅紀念碑,一個祭壇前思念故人,思考身份,
一場悼念的進行式由是完成。
編導:謝家豪
李振宇_年輪
先有身體,才有舞蹈。身體是本,是每個人的根本。如年輪。李振宇如是說。
他帶領舞蹈工作坊,實踐danceless取向,越過套式舞步,回歸動作遊戲,探索身體的可能,觸碰內在深層的自己。
同時,也在提問︰留神藝術...
黃建榮_清空
黃建榮 Edas 是一位街拍攝影師。他的創作靈感來自身邊的一切,為了捕捉心中的那一瞬間,他會靜心觀察、等待、甚至清空自己的思想,在無我的狀態下,進行沒有界限的探索。
編導:周頌添
陳鈞樂_自由
由臨摹中國古畫而愛上工筆畫,陳鈞樂以畫代替語言文字,表達自己的情感,記錄自己的故事。深海潛水的經歷,朋友外國生活的見聞,都觸動了他的創作神經,以白描方式印記在宣紙之上,一幅幅作品仿佛一篇篇日記。
陳鈞樂享受慢慢作畫,能夠不受現實瑣碎事煩擾,自由舒暢地表達心中所想於畫紙上,是他最大的期盼...
李偉能_未知
從個人到社會,從日常到世界,你以為你熟知一切,卻發現一切不可預計。
李偉能作為舞者,面對最熟悉的身體,依然時刻帶著覺知與儆醒:習以為常的看法,還有沒有另一種空間,另一種答案?
讓自己面對陌生,讓身體探索新領域,讓舞蹈建構思考空間,去對待眼前各種未知。
編導:許敏芳
Mudwork_乜嘢
表面上是一個大哥大,實際上是一個鬚刨;
表面上是一個鬚刨,實際上是一個風筒......
萬物的表象,豈止得一種面向。
只要多一點想像,人人都是達聞西。
Mudwork,一個藝術創作團體,...
Onion Peterman_隨心
創作,源自內心的衝動。
路牌,雪糕筒,水龍頭,一些平凡不過的城市景物,在 Onion Peterman眼中,成為充滿故事的畫面,再用絲網印刷印成版畫。
Onion Peterman享受用絲印做Zine(獨立出版刊物)的自由隨心,可以把腦海中的意念畫下來集結成書。絲印過程雖然辛苦,亦正因為每本書都經過汗水完成,Onion對它們充滿感情,不會輕易跟人交換。
編導:余嘉恩
謝淑婷Sara_痕跡
Sara習慣以陶泥漿把記憶封存,同時令有形的物質磨滅消散。在她的作品...
許俊傑‧李穎儀_有用
泥,經歷一次又一次的狀態置換,轉化成器物。
這是陶藝家許俊傑和李穎儀帶著心意的選擇。
碗碟、植盆、或茶具,人在器物上留下痕迹。
於是,我們懂得在塵塵日常之中,暫且把一點閒餘捧在手上。
於是,我們懂得照顧自己。
這是器物之用。
陶藝家會鑽研「碳化」這種獨特的燒製方式,
讓泥在火中,燻出洪荒之意。
編導:謝家豪
岑愷怡_無用
甚麼是「有用」?甚麼是「無用」?
價值標準如何建立?規則、禮儀從何而來?
這些都是岑愷怡不斷探討的課題,希望在作品中提出一些被成人世界忽略的價值...
蘇詠寶_延續
蘇詠寶出生於中醫世家,自小以觀察草藥為樂。
對她來說,百子櫃內的藥材是乾燥了的大自然,更是藝術創作的重要素材。
她將中醫哲學與當代藝術揉合,重新演繹,並構思出奇妙的想像世界。
藉着藝術作品,她希望讓傳統以另一種方式延續下去,亦是延續著,對家庭深厚的感情。
編導:倫貝琪
盧鎮業(小野)_共生
盧鎮業(小野)形容自己是一個靜態、被動和輕飄飄的人。
他是一位演員,同時也是一位紀錄片導演。回望過去十年的創作路途,順利不會是他選擇的形容詞。
尤幸兩個創作身份帶給他的經歷,讓他學會將自己珍...
禤善勤_看見
小孩拿著筆,在紙上畫來,畫去。
那是一堆黑色綫條,你或許疑惑。
「那是甚麼?」
「一隻貓。」
萬物當前,那怕是一隻貓,或一個世界,
我們如何「看見」,關乎到雙眼接收、與腦袋理解之間的一些事。
禤善勤拿著筆,在紙上畫來,畫去,
你或許疑惑,
那是藝術家希望以繪畫去冀及,去觸碰「看見的經驗」。
我們看見,因為活著。
陳百堅_消失
記憶,彷彿是我們活著的憑證。又或許,是拖著我們後腿的存在......
倘若記憶消失,我們活著所倚靠的,又會是甚麼?好好抓緊當下,能避免我們活於惶恐...
含蓄_直白
留白。黑白。表白。大白。獨白。
空白。坦白。太白。不白。直白。
2014年底,經歷完雨傘運動,含蓄辭去建築設計工作。他形容自己這六年過的是:正職生活,副職插畫。
這年暑夏的數個午後,含蓄在鏡頭前談到他相信的人與人連結;論及以物易物的生活實踐;透露正開展的創作,藉以重拾這時這地日常生活的節奏。
編導:鄭智雄
尹子聰_矛盾
以影像作為隱喻,尹子聰喜歡在作品中放入潛語言,述說自己的觀點。
一輯回應藝術館本地館藏的作品,創作期間遇上社會運動,成為尹子聰情感抒發的渠道,亦開始了每逢月圓之夜到西...
「點算好」
設計嘅思考 vs 藝術放手搞?
設計思考與藝術思維對決,誰勝誰負?最後一集,天仁赤膊上陣,真空演出,擂台見!
編導:謝家豪
「無國界」
藝術,可以是一種態度,一種思考方式。
白雙全以「裸旅」的創作意念出發,只帶證件及錢包,展開十天的《亞洲種子》計劃,踏上泰國藝術文化之旅,一方面沿途聆聽心靈的需要,為往後的創作尋找靈感;另一方面,他希望將香港和泰國連繫起來,故此以香港人愛吃的泰國米為起點,帶領四個年輕人到泰國尋找米的源頭,更會穿過大街小巷,在與各式泰國人的偶遇當中,引導年輕人突...
「點算好」
咩咩藝術祭,你制我唔制?
藝術祭是什麼?和去日本「掃貨」有關係嗎?和在景點「打卡」有關係嗎?
日本每年有超過三百個藝術祭,到底是為了什麼?
編導:鄧俊歐
「無國界」
藝術能引起想像,亦能帶我們去意想不到的地方。
三年一度的「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在日本新潟縣舉行,是全世界最大型的戶外藝術節。藝術祭以「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作為主題,並希望透過藝術發掘獨有的地域故事,建立人與社區之間的連繫。
李穎文(Joey)在大地藝術祭中負責項目統籌,協助來自不同國家的藝術家創作,亦參與了「香港...
「點算好」
藝術嘅場館,點解咁多款?
近年各式各樣的藝術場所如雨後春荀般湧現,是否能令香港的文化水平得以提升?沒有長遠的文化政策配合,這些場館又有何用?
編導:李德賢
「無國界」
再次踏上小山崗,那裡依然有美麗的樹,溫柔的影,安靜的人。重遊昔日駐場過生活過的「陶藝之森」只是楔子。藝術家尹麗娟Annie探學生探老友,談談作品,閒話家常,抱抱貓。短短一周日本之旅,隨著風景往後褪,所見所聞似是順手拈來,無可無不可,就如信樂町將會繼續雲淡風輕。
同場加送京都之旅,Annie專程拜會日本國寶級藝...
「點算好」
藝評好缺乏,去邊度發掘?
香港的藝術界一向缺少藝評人,無論係專業評論人還是素人都很匱乏,到底是香港缺少藝評的渠道,還是另有因由?
編導:鄧心怡
「無國界」
毛維及黃碧琪,兩位獨立舞蹈藝術家獲得西九文化區邀請,到西班牙巴塞隆拿參與藝術家海外駐地地交流計劃。兩位藝術家於三年之間,有三次機會駐留巴塞隆拿,可以自由與當地不同範疇的藝術家交流,期望最終可以建構一個兩地合作的創作。
毛維在鑽研當代舞為創作媒介前,亦曾經學習中國傳統舞蹈,是故他對西班牙的傳統民族舞蹈佛蘭明高亦深感興趣,希望探索...
「點算好」
地舖貴到嘔?畫廊搬上樓?
近年大型畫廊都紛紛由地舖搬上樓,難度香港的租金騰升到連世界知名畫廊都負擔不了,還是另有因由?
編導:卓健欽
「無國界」
法國戲劇教育家賈克•樂寇(Jacques Lecoq)1956年於巴黎創辦賈克•樂寇國際戲劇學校(L'École Internationale de Théâtre Jacques Lecoq )。從此,這套戲劇教育體系,影響了當代無數的創作人。
戲劇、舞蹈、電影等跨界別藝術創作人黃俊達,是少數於該校完成兩年製課程的香港人。畢業後,他除...
「點算好」
誰適合讀藝術?有天分的?有興趣的?現實往往並非如此!有興趣且成績好的學生,常被遊說另選其他有前途的學科;成績差的,卻又會被鼓勵修讀創意媒體,憧憬前途無限。究竟藝術教育為的是培養創意人才?抑或早已被當成水泡?
編導:余嘉恩
「無國界」
在香港,每一日都營營役役。這是我們的命運嗎?
要去到哪裏,有着怎樣的心境,才可以讓自己放空?
藝術家李天倫Otto,80後香港人,一個對創作執着的人。
以藝術家身份駐留紐約,但將自己從藝術創作中抽離、吸收城市的養份、過一段「放空」的生活,才是...
「點算好」
咩叫策展人?以前未聽聞?
以往展覽的焦點是展品或藝術家,現在反而策展人才是站在聚光燈下的人。策展人在展覽中的角色是甚麼?他又有甚麼職責?
編導:卓健欽
「無國界」
策展是一次藝術創作。中文大學藝術系畢業的郭瑛,從藝術家到策展人、從英國到回流香港,彷彿是她一場人生的創作。四月時獲倫敦一間餐廳委約策展一個開幕展覽。整個策展方向及過程,跟郭瑛的藝術創作風格有很多相似之處。畢竟無論是策展還是創作,都是個性的流露與展現。
編導:鄭秀慧
「點算好」
藝術勞動力,一蚊都唔值?
藝文界舉辦活動,往往有人歡喜有人愁。當以藝術之名的剝削變得普遍,
作為藝術勞動力的一份子,如何爭取應有權益?
編導:倫貝琪
「自作業」
認識楊秀卓的人,都知他的作品大膽,風格強烈。但其實,這全因他對香港的一份情。
上環是他成長的地方,四處長長的樓梯記載着他深厚的感情。今次,他帶領一班學生遊歷上環,細聽他的成長故事,然後透過一封信一件物件,用藝術回應日常,用行動去刺激起大家對社區的一份感情。
編導:黃肇邦
「有客到」
丹尼爾‧克諾:羅馬尼亞 x 香...
「點算好」
全職藝術家,實係會餓瓜?
藝術家是甚麼?原來連法官都不知道。那麼藝術家如何維生?不知道也不要緊,但不要為無知感到自豪。
編導:李德賢
「自作業」
黃詠詩編劇與演出的舞台劇作品,實在辛辣刁鑽,逼觀眾睜大眼直視婚姻或死亡的真相,真是絕、盡、毒。
銅鑼灣是阿詩的創作起步點。藝術家帶我們由此出發,一起遊覽城市與內心交疊的層層風景。步步累積,也就是單身浪族蛻變為人母的一條「排毒之路」。
編導:謝家豪
「進行中」
甄拔濤—她和他意識之流
人生面對不同抉擇,而每一個決定亦會影響往後人...
「點算好」
文創同士紳,其實係近親?
創作需要空間,但藝術家找到空間創作後,往往創作出別具吸引力的文創空間,引來中產、地產將地區士紳化;到底藝術家是不是幫凶?
編導:李德賢
「不要變」
日常的教科書會隨時日而改變,但有關公德教育的課題永遠存在,尤顯重要。排隊、讓座、愛護公物在小學課本上寥寥幾字究竟是社會的願景,還是說教的規條?今集(Don’t) make a change 請來研究舊課本的劉智聰和迷戀補充試題的何汶靜Meg,構思《真人版.舊課本》,將有關公德的詞語脫離說教,注入活力想像。...












![13_點算好 [ 設計嘅思考 vs 藝術放手搞? ] ; 無國界 [ 白雙全—「亞洲種子」泰國文化探索之旅 ] 13_點算好 [ 設計嘅思考 vs 藝術放手搞? ] ; 無國界 [ 白雙全—「亞洲種子」泰國文化探索之旅 ]](https://podcast.rthk.hk/podcast/media/artspiration/ARTSCT2018M03100013_upload.jpg)
![12_點算好 [ 咩咩藝術祭,你制我唔制? ] ; 無國界 [ 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 2018 ] 12_點算好 [ 咩咩藝術祭,你制我唔制? ] ; 無國界 [ 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 2018 ]](https://podcast.rthk.hk/podcast/media/artspiration/ARTSCT2018M03100012_upload.jpg)
![11_點算好 [ 藝術嘅場館,點解咁多款? ] ; 無國界 [ 尹麗娟:日本陶藝之旅 ] 11_點算好 [ 藝術嘅場館,點解咁多款? ] ; 無國界 [ 尹麗娟:日本陶藝之旅 ]](https://podcast.rthk.hk/podcast/media/artspiration/ARTSCT2018M03100011_upload.jpg)
![10_點算好 [ 藝評好缺乏,去邊度發掘? ] ; 無國界 [ 獨立舞蹈藝術家:毛維與黃碧琪 ] 10_點算好 [ 藝評好缺乏,去邊度發掘? ] ; 無國界 [ 獨立舞蹈藝術家:毛維與黃碧琪 ]](https://podcast.rthk.hk/podcast/media/artspiration/ARTSCT2018M03100010_upload.jpg)
![09_點算好 [ 地舖貴到嘔? 畫廊搬上樓? ] ; 無國界 [ 詩意的身體:Jacques Lecoq的戲劇教育系統 ] 09_點算好 [ 地舖貴到嘔? 畫廊搬上樓? ] ; 無國界 [ 詩意的身體:Jacques Lecoq的戲劇教育系統 ]](https://s3.castbox.fm/c9/ec/65/cf99a0c6afbe01b1bece07a1f246f51587_scaled_v1_400.jpg)
![08_點算好 [ 藝術嘅教育 係咪一個局? ] ; 無國界 [李天倫在紐約 ] 08_點算好 [ 藝術嘅教育 係咪一個局? ] ; 無國界 [李天倫在紐約 ]](https://s3.castbox.fm/4c/15/eb/6909bca99e8f87ccf1ce3a6f8fde4cd527_scaled_v1_400.jpg)
![07_點算好 [ 咩叫策展人? 以前未聽聞? ] ; 無國界 [ 策展人:郭瑛 ] 07_點算好 [ 咩叫策展人? 以前未聽聞? ] ; 無國界 [ 策展人:郭瑛 ]](https://podcast.rthk.hk/podcast/media/artspiration/ARTSCT2018M03100007_upload.jpg)
![06_點算好 [ 藝術勞動力,一蚊都唔值?] ; 自作業 [ 楊秀卓:給社區的情書 ] ; 有客到 [ 丹尼爾‧克諾:羅馬尼亞 x 香港 ] 06_點算好 [ 藝術勞動力,一蚊都唔值?] ; 自作業 [ 楊秀卓:給社區的情書 ] ; 有客到 [ 丹尼爾‧克諾:羅馬尼亞 x 香港 ]](https://podcast.rthk.hk/podcast/media/artspiration/ARTSCT2018M03100006_upload.jpg)
![05_點算好 [全職藝術家,實係會餓瓜?] ; 自作業 [ 黃詠詩的脫毒之路 ] ; 進行中 [ 甄拔濤:她和他意識之流 ] 05_點算好 [全職藝術家,實係會餓瓜?] ; 自作業 [ 黃詠詩的脫毒之路 ] ; 進行中 [ 甄拔濤:她和他意識之流 ]](https://podcast.rthk.hk/podcast/media/artspiration/ARTSCT2018M03100005_upload.jpg)
![04_點算好 [文創同士紳,其實係近親?] ; 不要變 [ 真人版. 舊課本 ] ; 進行中 [ Tommy Fung: 我在香港超現實的生活 ] 04_點算好 [文創同士紳,其實係近親?] ; 不要變 [ 真人版. 舊課本 ] ; 進行中 [ Tommy Fung: 我在香港超現實的生活 ]](https://podcast.rthk.hk/podcast/media/artspiration/ARTSCT2018M03100004_upload.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