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
开放编集室

16 Episodes
Reverse
🌊 欢迎来到开放编集室,这是一档由文化创意机构 DCP 出品的播客节目。我是本期的主持人,一知羊。“零废弃”这个词,听上去就像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们个人做起来已经挺难的,更别说企业、社区、城市,甚至整个世界。可偏偏,就是有人在做。本期节目的嘉宾橘子,就是其中之一。从 2023 年开始,她和伙伴们去了无人的海滩、辽阔的牧区、热门的景点……做了各种各样的尝试。她们最近的一次尝试,就发生在北京亮马河边。那里正在举办一个展览,名叫:永续剧场。从“零废弃”的角度切入,把海洋、城市和荒野放在一起,也让我们换个角度去看“垃圾”,打量自己的日常和更广阔世界的关系。这个展览由 SEE 基金会和蚂蚁森林基金会主办、由我们 DCP 策展。所以,今天我就借着这个契机展开聊聊。零废弃并不是要求所有人按照某个完美的标准行事,而是换一个角度去看待生活。落到日常的生活舞台上,一个小小的选择很可能就像涟漪一样,改变我们和自然的关系。第一部分 零废弃 = 不丢垃圾?01:15 北京亮马河边,一个把海洋、城市、荒野放在一起的展览,开启零废弃的奇妙入口03:14 “零废弃”≠不丢垃圾,而是更聪明地消费、使用、回收05:45 捡垃圾,可能是离普通人最近的环保实践 ♻️ 但它的影响,可以远不止于此08:06 海滩上能捡到什么?除了贝壳,还有旧沙发、冰箱 🛋️09:10 垃圾的旅程 ≠ 从垃圾桶到垃圾处理场,还有可能横穿中国,甚至跨洋漂流第二部分 谁在实践零废弃?12:37 塑料回收的真相:为什么干净的矿泉水瓶能被再用,而奶茶杯却惨遭嫌弃?18:03 不仅是城市养娃家庭,远到三江源的牧民家庭,也正在因为“健康”开始关注零废弃实践20:47 城市、牧区、海岛——三种截然不同的垃圾难题23:54 从“干粮店”到青浜岛的“循环杯”试点,零废弃相关的实践正在默契地在全国展开26:14 岛屿上,面对本地人、游客与海漂垃圾,零废弃是一场多方协作的挑战第三部分 小小的选择,可以汇成改变世界的涟漪28:17 行动者与守护者:展览里的两个角色,就是现实生活中的你我30:00 每天的早晚,其实都能做一个零废弃的小决定34:59 太便宜!蚂蚁森林的 300 克能量,能为线下真实的净滩行动出一份力42:52 垃圾并不只是“脏乱差”,它也有被善待、被再利用的可能✨永续剧场——零废星球·净滩行动公益展🎫 展览无需预约,无需门票📍展览地点:启皓中心河岸剧场(北京市朝阳区新源南路 8 号)⏳展览时间:9 月 20 日至 29 日每日上午 9 点至晚上 7 点🎁展览福利:打卡互动可领取回收再生原料制成的环保袋 欢迎大家前往亮马河观展!关于我们开放编辑室 OPEN COFFICE,是文化创意机构 DCP(DACLOD PRESS,乌云文化)的办公空间。我们在这里策划创意项目,也一起探索城市生活的未来。欢迎在小宇宙、小红书关注我们制作的内容——🌍 小红书:开放编集室、地球的周末、Jetlag Books👀 微博:荒野气象☁️ 公众号:乌云装扮者🛒 线上商店:氣象商店📖 线下书店:Jetlag Books|主持制作:🐑 一知羊|金牌嘉宾:🍊 王珏(橘子)|金牌后期:🏅 DONG|金牌出品:☁️ DCP 乌云文化
🥖 欢迎来到开放编集室,这是一档由文化创意机构 DCP 出品的播客节目。我是本期主持人,一知羊。对于开放编集室来说,“编辑” 不仅是编杂志的人,更是一种思维方式——把知识、人物、故事组织起来,通过文章、播客、视频、展览,甚至实体书店呈现给更多人,是我们每天的工作。所以,我一直有个观点:一旦人当过编辑,世界上很多工作都会变得一通百通。今天的嘉宾小晰,曾经是一名美食图书编辑,如今带着出版社的经验,开始了新的实践。其中,就包括即将开幕的北京国际面包节。借着这个契机,我请她来聊了聊如何带着编辑眼光策划面包节。以及,作为长期观察面包行业的人,小晰看到了哪些有趣的、正在发生的变化?又如何看待面包热度不断上涨、价格持续走高的现象?如果你爱听的话,欢迎分享给同样喜爱面包的朋友。如果你最近吃到了什么了不得的面包,也欢迎在评论区和我们分享!🍞 第一部分 面包,上桌了02:34 从庞贝古城到今天的烤箱:重达 50 公斤、定价近 7000 元的《现代主义面包》太有料了!04:24 2020 年,对于整个面包行业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时间节点08:33 为什么“面包刺客”越来越多?13:36 连锁面包房为什么接连陷入困境?稳定量产 V.S. 独立小店的灵活与创意15:53 “面包是不可控的艺术”——从手感、气味到声音:揉、闻、敲,面包调动的是全套感官🥖 第二部分 在面团里膨胀出来的创意19:39 为什么今年以来,咸口、可以“夹万物”的恰巴塔大火?23:22 广义定义下的面包,早就在世界人民的餐桌上了:中国人的包子、印度人的馕、纽约人的贝果,都是面包23:51 近期最令小晰惊艳的面包 01:一只由面粉、水、酵母组成的黑乎乎的黑山吐司28:17 近期最令小晰惊艳的面包 02:一家成都葡萄酒吧AHEM贰酣送的热法棍(这位从医学转行的老板,平日爱用显微镜研究酵母)30:55 新鲜出炉的面包本该寻常,如今却成了现代人难得的奢侈🥐 第三部分 现在,就是面包的黄金时代35:13 一个正在发生的事实:国内面包水平正在反超海外,越来越多的新品种与新口味出现38:31 世纪坛里的“世界面包大团结”:发酵展、艺术装置与书籍联动44:03 “我们不是面包脑袋,我们是面包袋”:城市里消失的小店与留下的痕迹(一个酝酿中的小策划~)45:36 做出麻婆豆腐恰巴塔的成都本谷味、坚持一周只工作四天的北京考拉福福......都让我们看到,都让我们看到,这个时代给小店留出了创作的余地47:45 祝你在这次门票免费的北京国际面包节(9.19-21),尽情享受面包带来的快乐02:34 1 世纪的庞贝面包 V.S. 现代面包师试图用猴子面包形式复刻庞贝面包23:51 黑山吐司45:36 麻婆豆腐恰巴塔关于我们开放编辑室 OPEN COFFICE,是文化创意机构 DCP(DACLOD PRESS,乌云文化)的办公空间。我们在这里策划创意项目,也一起探索城市生活的未来。欢迎在小宇宙、小红书关注我们制作的内容——🌍 小红书:开放编集室、地球的周末、Jetlag Books👀 微博:荒野气象☁️ 公众号:乌云装扮者🛒 线上商店:氣象商店📖 线下书店:Jetlag Books|主持制作:🐑 一知羊|金牌嘉宾:🍞 小晰|金牌后期:🏅 DONG|金牌出品:☁️ DCP 乌云文化
🍜 欢迎来到开放编集室,这是一档由文化创意机构 DCP 出品的播客节目。我们热爱自然,赞美城市,更在乎创意。我是本期节目的主持人,一知羊。最近 Hannah 刚从厦门出差回来,我就立刻把她拉进了录音室。老听众应该还记得,Hannah 来自马来西亚。而闽南一带,因为历史上华人下南洋的渊源,当地的食物与文化,始终和南洋有着剪不断的联结。所以,本来这期节目想叫:大马华人第一次去厦门,吃出了 “回家” 的感觉?但聊完之后,我们发现,这种预设并不成立。与其说是吃出了 “回家” 的感觉,不如说吃到 “进化”、“开放” 的感觉——世界性,或许才是福建菜的精髓所在。总之,这次 Hannah 的分享满足了我的好奇心,也希望这期节目同样地,能带你看见一些不一样的风景。引子01:21 回家的信号,由身体率先发出:海岛长大的人,竟然一回家就会伤风(此处还有关于海风的顿悟时刻 🏝️第一部分 厦门的福建菜初体验02:48 三日行程安排是什么样?从一片城市绿洲,到另一片城市绿洲04:51 在鼓浪屿的酒窖里,吃到了此行最美味的一餐!别出心裁的五香卷、三杯鸡同款做法的河鳗......还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容器13:25 大马华人第一次来福建,有吃出回家的感觉吗?这个问题的答案,要从福州没有的福州面说起22:17《一饭封神》里那道永春白鸭汤炖午鱼狮子头,让 Hannah 体会到何为“普通人形容美食的语言还是太匮乏了”!第二部分 在味觉、城市记忆中,找到两种文化的联系24:42 某种程度上,阿嬷做的饼(潮州粿、水粿、黄梨饼,等等)暗藏着现代美味甜品的线索 🤔34:03 厦门的槟城道 V.S. 槟城的厦门巷,在酒店原地收获“回家”一般的体验35:36 观鸟前,看白鹭就是看白鹭 🔭 观鸟后,白鹭、白头鹎令鸟人幸福感拉满,也让人看见了它们喜欢的湿地39:43 “一杯敬世界公民、一杯敬永春白鸭汤、一杯敬午鱼狮子头”🥂彩蛋43:19 Adrian Brody 享用福建菜的餐厅是什么样的?04:51 七尚榕舍餐厅里的“Windows” & 印有食器 emoji 的菜单15:45 福建卤面(左)永春白鸭汤炖午鱼狮子头(右)35:36 白鹭喜欢的城市43:19 Adrian Brody 享用福建菜的餐厅,竟然已经排到了明年关于我们开放编辑室 OPEN COFFICE,是文化创意机构 DCP(DACLOD PRESS,乌云文化)的办公空间。我们在这里策划创意项目,也一起探索城市生活的未来。欢迎在小宇宙、小红书关注我们制作的内容——🌍 小红书:开放编集室、地球的周末、Jetlag Books👀 微博:荒野气象☁️ 公众号:乌云装扮者🛒 线上商店:氣象商店📖 线下书店:Jetlag Books|主持制作:🐑 一知羊|金牌嘉宾:✌️ Hannah|金牌后期:🏅 DONG|金牌摄影:📸 Andy|金牌出品:☁️ DCP 乌云文化
📘 欢迎来到开放编集室,这是一档由文化创意机构 DCP 出品的播客节目。我们热爱自然,赞美城市,更在乎创意。我是本期节目的主持人,一知羊。熟悉我们的朋友可能知道,Jetlag Books 是我司在 2020 年联合创办的一家独立书店。以“分享世界资讯、美和创意”为宗旨,它精选来自世界各地的新鲜杂志和外文书籍,同时在中文书架上专注于世界文学与人文地理。五年来,它在北京的不同地点“漂移”,却也像树一般,在人群之中扎下了根。作为由同一个创始团队发起的项目,我们的媒体业务与书店始终共享着相同的愿景。但直到最近,我和书店的同事一起运营公众号时,才第一次真正近距离地看见书店的日常经营。也许是因为阅读和书店本身就带着一种吸引力,所以每次我们的招聘信息一发出,总能收到很多投递。大家也常常好奇:在这里工作究竟会是怎样的体验?于是,我邀请了 Jetlag Books 的店长小鹿,以及店员子勍,来聊聊那些不在书店工作就不会知道的故事。📚 第一部分 在书店上班,和想象不一样02:07 小鹿、子勍怎么和 Jetlag Books 结缘的?05:15 胡同里的山海四合 V.S. 时髦地标里的日夜公园,工作体验有什么不一样的?06:18 “诗”,是怎么变成山海四合的核心主题的?07:24 在日夜公园当店员,要接受的第一个考验是_____(别看日夜公园小小的,却总有意外事件发生)🌞 第二部分 阅读与人、人与城市的连接10:01 帮大家确认了!在书店上班,极有可能演变为一场有针对性的工资回收计划(举个例子:《想象海》的签名本确实太艺术了 🦭💭💧)11:37 所以,书店多久选一次书?书籍畅销与否,有规律可循吗?15:49 开业以来,山海四合每周六早上都有日光诗会!在这个很少有人读诗的年代,说真的,体验如何?20:19 像电影情节一样的事情,也在实际经营中发生着——子勍每周都会在诗会群里,分享书店日记、为顾客补充跟诗歌有关的内容......☕ 第三部分 书店,不只是书21:50 书店不被看见的日常:店员在持续为读者制造新鲜感、不同年龄和背景的顾客会因为各种意想不到的理由进店、持续产出创意周边(比如,五周年庆时推出的的巨大盲盒)、提供面向企业的服务.......34:15 在书店工作最开心的时刻,是什么?小鹿:自己挑的书被顾客喜欢;子勍:对诗歌的理解有长进!(更重要的是,能够遇到可以与之成为朋友的人39:29 “我们不是网红店”,从选书到内容,再到饮品研发,每一位同事都在认真且专业地对待自己的工作44:46 想对潜在的书店从业者说:_______点此查看:日光诗会海报合集.gif欢迎光临山海四合 by Jetlag Books!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北大街 303-2 号欢迎光临日夜公园 by Jetlag Books!北京市朝阳区三里屯太古里北区 N2 东侧林荫道关于我们开放编辑室 OPEN COFFICE,是文化创意机构 DCP(DACLOD PRESS,乌云文化)的办公空间。我们在这里策划创意项目,也一起探索城市生活的未来。欢迎在小宇宙、小红书关注我们制作的内容——🌍 小红书:开放编集室、地球的周末、Jetlag Books👀 微博:荒野气象☁️ 公众号:乌云装扮者🛒 线上商店:氣象商店📖 线下书店:Jetlag Books|主持制作:🐑 一知羊|金牌嘉宾:📖 小鹿 📚 子勍|金牌后期:🏅 DONG|金牌出品:DCP 乌云文化
秋日好!欢迎来到开放编集室,这是一档由文化创意机构 DCP 出品的播客节目。我们热爱自然,赞美城市,更在乎创意。我是本期节目的主持人,一知羊。一周前,我在青亭建筑的公众号看到一则“花园主理人”的招聘启事。对于这家年轻的建筑事务所,我之所以有印象,因为在念建筑系的妹妹曾在这里实习,当时常听她说起同事搜罗的美丽绿植,没想到三年过去,这儿竟然拥有了一座真正意义上的花园,甚至,还要请专人照料。初秋的北京,一个异常湿热的下午,让胡同显得灰扑扑的。走过鼓楼西剧场、拈花寺和一间间平房,我停在了一扇蓝色铁门前,门的右上角是一只蜻蜓。我来到了青亭建筑的工作室。门一打开,绿意扑面涌来,整个世界仿佛被重新点亮。眼前这条狭窄巷道,就是花园的起点。室内室外加起来,十来步就能走完。可这里的植物,却有上百种,几乎每一种都有中文和拉丁文名片。为什么建筑师们要在这么有限的空间里,费这么大心思去养植物?花园和建筑有什么关系?和城市的生态、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又能发生怎样的连接?这些问题的背后,似乎还藏着这个事务所更广阔的雄心?带着这些问题,我开始了这次探访。🪴 本期嘉宾周亭婷(tt):青亭建筑合伙人,为花园种下了第一棵植物叶青:青亭建筑合伙人,常常在加班的夜晚与花园为伴刘畅:青亭建筑现任花园主理人,观鸟爱好者引子02:20 从两平米露台到上百种植物,青亭建筑的花园不只是为了装饰,还有更多元的职责 第一部分 建造一座花园,需要分为几步03:43 第一步:在第一代面积最小的办公室花园里专注华北本土植物,为花园打下基础04:29 花园带来的遮蔽和“丰容”,几乎立刻赢得了动物们的认可:在流浪猫压力下的黄鼠狼从迅速路过,变成了遛弯,打盹......06:28 原本在窗外匆匆“通勤”的动物们,在花园停留时,都和哪些植物一起玩儿?08:07 第二步:从第二代花园有更大的操作面积后,开始与项目有关的种植实验。引入项目里的本地对象,比如,木姜子、连香、枫香10:30 但,意外的是,如若想为项目大批量采购本地树木......这件事却并不容易?且听 8 分钟都市园艺经济 + 人文地理小课堂💡🍃 第二部分 “自然景观的真正价值是什么?”18:11 比起“花园是否美丽”、“花园的实验成果,是否对于项目有直接贡献”,青亭更希望能激发对“自然景观的真正价值是什么”的思考💡23:36 什么时候花园的两位主理人,开始真正和自然做朋友的?出生的时候!(😅 划掉,其实是开始观鸟的时候 🕊️26:01 来过花园的飞鸟有哪些?去年秋季,一只北红尾鸲曾造访过一次;一对白头鹎夫妻,还来此看过“房”!28:53 自然生态需要的,不一定是更多的“绿色” 🦉 比如,这只沙河著名的猫头鹰,喜欢待在看上去并不“自然”的水管里(附,近期的沙河纵纹腹小鸮观测记录)32:47 花园下一个阶段:让蜜源的周期衔接得更饱满一点,确保全年都有花开37:01 花园主理人在日常照护之外,最重要的职责:记录昆虫和植物的交互 🪲🏗️ 第三部分 建筑自然40:02 花园对于青亭建筑的业务来说,有多重要?tt:不重要 😊 叶工:非常重要 😉42:21 建筑师都怎么看场地,会用到在花园里累积的知识吗?47:32 💦 此处,刘工要去给植物浇水了 💦 在她起身离开之前,我代各位潜在求职者问了问,这份工作最具吸引力的部分是什么!51:42 从 2021 年成立以来,青亭的项目都挺“野”的,这是刻意而为之的吗?60:10 现在对比 2010 年前后的红利期,建筑行业有哪些值得一提的变化?67:15 许许多多的独立事务所,在新一轮的周期里积极表达自我(如果你对这些充满活力的表达感兴趣,可以关注北京建筑大学 HALF半场STAGE 的展览信息,今年九月份,会有青亭的展览)70:33 现在对于更年轻的一代来说,建筑师依然是一个有吸引力的职业吗?尾声78:04 “建筑学本质无非两个核心问题:现在的世界你认为如何?你希望它是什么样子?”💡📝 写在最后《青亭研究:一个建筑事务所的城市生态记录》和本期节目一样,有趣指数拉满:🌟🌟🌟🌟🌟,十分推荐你配合音频一起享用,你将看到天蛾、各种蜻蜓、各种城市野生动物如何在花园里玩耍。 聊天过程中提到的建筑项目青亭建筑:山野校园,西部(重庆)科学城金凤学校青亭建筑:深圳市塘朗山郊野公园城市看台青亭建筑:猫盟华北自然生态博物馆,山西 花园02:19 工作室门口 V.S. 花园里27:33 作为胡同里的洼地,花园蓬勃向上生长的植物吸引了许多过路的生物在此停留34:21 八月中旬,花园里发生的惊喜之一:一般在北方不开花的红姜花,今年开出了鲜红色的花,原因是北京的湿热让它误以为自己回到了岭南老家 😅 但,只有(北京没有的)太阳鸟可以和它产生互动38:17 每株植物都有身份卡片,包括迷你到只有拇指大的香花匙唇兰关于我们开放编辑室 OPEN COFFICE,是文化创意机构 DCP(DACLOD PRESS,乌云文化)的办公空间。我们在这里策划创意项目,也一起探索城市生活的未来。欢迎在小宇宙、小红书关注我们制作的内容——🌍 小红书:开放编集室、地球的周末、Jetlag Books👀 微博:荒野气象☁️ 公众号:乌云装扮者🛒 线上商店:氣象商店📖 线下书店:Jetlag Books|主持制作:🐑 一知羊|金牌嘉宾:🪴 叶青、tt、刘畅|金牌后期:🏅 DONG|金牌协助:🎋 小知羊|金牌出品:DCP 乌云文化
🪄 周五好!欢迎来到开放编集室,这里是文化创意机构 DCP 的办公空间,也是这档同名播客节目的诞生地。我们热爱自然,赞美城市,更在乎创意。我是本期节目的主持人,一知羊。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国产包正在悄悄改写我们对它的印象 —— 是电影《好东西》里铁梅肩头那只让人记住的款式,是线下商场里与国际品牌“同场竞技”的门店,也是小红书里用户分享“不输大牌”的惊叹。每当看到这些包,我很容易想起那些关于外国匠人手工制包的经典画面。但转而会想:在中国,是谁在做这些包?不久前,我的同事时雨收到了国产包袋品牌裘真的邀请,走进了粤北乐昌的梅花镇,在那里找到了一些答案——可以说,和我们通常所想象的一点关系都没有,但却令人反复回味。或许未来,我们会更频繁地看到国产包销售额创新高的消息。但今天,我想邀请你以观察者的视角,跟我和时雨一起去这个镇里看看,此时此刻正在发生的事情。国产包能被更多人放在心上,恰恰是因为这些具体的人。时雨此行的文章《广东小镇上的皮具厂,和它创造的另一种生活》已发布,十分推荐阅读!引子00:27 国产包给人留下的印象,正在悄悄转变?编辑时雨去了工厂第一线找到了一些答案第一部分:深山里的工厂,和想象中完全不一样🧵01:51 工厂不建在城市,而是群山环抱的乡野,这是咋想的?时雨来探访的是,品牌在繁荣的粤南之外,唯一的工厂04:35 反差感拉满:一边是黄墙黑瓦的客家老房,一边是满是脚手架与大货车的主路09:41 从不做品牌到年销过亿:原本讨厌应酬、“半退休”的皮革商人,被妻子一句“我相信你”拉回了赛道13:55 顿悟时刻 01:好皮不只来自意大利。中国也有“黄金产区”,而皮料的生长条件,竟然和人喜欢的环境高度一致15:46 手工不是情怀,是现实选择:拼装环节机器根本造不出,只能靠人手一针一线缝出来第二部分:是她们和他们,在改变国产包给人留下的印象🪡18:07 顿悟时刻 02:厂里的工人也许不知道品牌有多火,但他们知道自己在做“真皮包”——因为做皮和做革,是两回事20:25 老一辈工人靠“偷学”,这个厂却给新手工人提供完整培训——在当下仍属罕见25:54 很多工友白天做包,早晚下地干活。工厂与农田并行的生活状态,今天还存在29:59 从不识字也要远走打工,到回到家乡、日夜不歇,这位工友的“打工生涯”可能也是无数中国故事的缩影31:04 工友们晚上去哪?在奶茶店包场、抽烟、打牌——这是乡镇版本的“夜生活”36:39 工厂之外的另一种节奏:在村里老房改成的手工坊里,奶奶们穿上喜欢的裙子,边做包饰边照看小孩41:07 顿悟时刻 03:回流的工友,最初为何外流?原来梅花镇没河、缺水,发展制造业一度举步维艰——如今,是在外习得的手艺把他们带回了家门口43:09 盛情难却的青李(本期封面图上长得像爱心的这种大果子)、香瓜和没熟的桃子,是无可替代的美味尾声46:33 什么样的老板,会总是说自己是个“很有信念的人”?不一定是那种站上舞台讲愿景的人,而是那个在群山之间、在认知范围内,一步步把事做扎实的人初到梅花镇 ⬇️村子里的寻常夏日 ⬇️最后一天,没泡成温泉但和工友一起看了山 ⬇️关于我们开放编辑室 OPEN COFFICE,是文化创意机构 DCP(DACLOD PRESS,乌云文化)的办公空间。我们在这里策划创意项目,也一起探索城市生活的未来。欢迎在小宇宙、小红书关注我们制作的内容——🌍 小红书:开放编集室、地球的周末、Jetlag Books👀 微博:荒野气象☁️ 公众号:乌云装扮者🛒 线上商店:氣象商店📖 线下书店:Jetlag Books|主持制作:🐑 一知羊|金牌嘉宾:🌧️ 时雨|金牌后期:🏅 DONG|金牌设计:✌ 许烨 🍬 小糖|金牌摄影:📸 Andy|金牌协助:🐕 表姐|金牌出品:DCP 乌云文化
🧢 七月好!欢迎来到开放编集室,这里是文化创意机构 DCP 的办公空间,也是这档同名播客节目的诞生地。我们热爱自然,赞美城市,更在乎创意。我是本期节目的主持人,一知羊。再生面料做的衣服,已经成为衣橱和货架上的常客;回收卡车篷布做的挎包,随着骑行热流行起来,一度一包难求;把自己“捐给地球”的 Patagonia,也把“缝缝补补”的理念重新带回了我们的视野。—— 这些悄悄发生在我们日常里的可持续实践,如此真实,却往往让人难以察觉:它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又是怎么一点点融入到了我们的衣食住行中?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这期节目,我和地球的周末执行主编 Lili,一起请来了佳默老师 —— 她是北京服装学院的副教授,率先在国内开设《可持续时尚与职业发展》课程,也是少数从传播角度切入这一话题的学者之一。她不仅在学院里影响着未来的时尚从业者,对产业保持着长时间的观察,她还参与了自然之友发起的“玲珑计划”,把视野从课堂延展到更广阔的生态现场,从而以更整体的角度重新思考时尚的未来。时尚,来自我们内心对美的向往。看到产业的问题,并不意味着要否定它,而是要用创新和创意去解决问题,用魔法打败魔法。这是节目结束后,佳默老师和我们分享的话,也是这一期节目想为你呈现的图景:“美” 诚然带来了问题,但“美”也正在通过自身找到解法。****** 玲珑计划 ******玲珑计划,是一项公民气候行动计划。通过线上线下课程、导师陪伴辅导、社群共学和讨论、在线资源中心、资金和平台支持等一系列方式,支持卓越的公民气候行动者和领导者,更有效地解决气候变化领域的真问题,同时影响更多绿色公民关注、参与和回应气候变化领域的问题和挑战。玲珑计划第六期报名,即将于 2025 年 7 月 13 日 24 时截止。如果你也对此感兴趣,欢迎点击这个链接报名参与!引子02:52 都说时尚是个圈!在你的观察中,什么潮流回来了?第一部分 向往 “美” 是我们的天性03:34 时尚的一面:是社会化的外观,反映人在整个环境里的处境;另一面:是一个以“趋势预测”驱动的产业,过量生产和过量消费几乎是必然08:37 “可持续” 所改变的不是一时的时尚趋势,而是人们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转变11:39 服装行业仍是高度依赖人工、吸纳大量劳动力的产业,不可简单“减产减排”解决问题第二部分 在产业里,那些已经发生的解法14:12 容易被我们忽略的时尚真相 01:如果你翻开衣服的标签,可能会发现自己根本不太了解身上这件衣服(多年穿着的毛衣,佳默以为是纯羊毛,实则仅含 30%)16:01 容易被我们忽略的时尚真相 02:“设计” 环节决定了 80% 的环境影响17:07 容易被我们忽略的时尚真相 03:你家里那张会长衣服的凳子,为海洋做了很大的贡献18:18 关于可持续时尚,听到的都似乎都是国外的声音,国内的工厂、时装周等等,都在往哪里使劲呢?有什么样的效果?22:51 具体到工厂这一端,有什么尝试很棒,但还不为人所知?(听完答案,感觉想象力被打开了)26:49 回到产业二次就业的旧衣服不到 1%,为什么这么难啊?(答案和上一题有关)28:45 老生常谈,是最不可能出现在可持续时尚里的东西......产品的迭代速度,太快了第三部分 日常里的兴趣探索,或成最有潜力的突破口32:57 举双手双脚赞成,向大小朋友推广缝缝补补!34:28 接触可持续时尚后,大家的消费习惯发生了哪些转变?37:28 回收箱那么普遍,但衣服到底去了哪里呢?40:29 专门抽时间参与到“玲珑计划”,有什么收获?为什么最大的困难永远是时间精力不够用?44:26 近些年人们对小鸟、对树木、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探索,也让时尚变得更加“可持续”了尾声46:24 从单独和自然做朋友,到找到一大群热爱自然的朋友、获得行动的知识和力量,这段旅程有太多美好的相遇关于我们开放编辑室 OPEN COFFICE,是文化创意机构 DCP(DACLOD PRESS,乌云文化)的办公空间。我们在这里策划创意项目,也一起探索城市生活的未来。欢迎在小宇宙、小红书关注我们制作的内容——🌍 小红书:开放编集室、地球的周末、Jetlag Books👀 微博:荒野气象☁️ 公众号:乌云装扮者🛒 线上商店:氣象商店📖 线下书店:Jetlag Books|出品:DCP|主持、制作:🐑 一知羊|后期:🏅 DONG|设计:✌ 许烨 🍬 小糖|音乐:Funny Kids、Shape Your Future
🏜️ ᠰᠠᠢᠨ ᠤᠤ!欢迎来到开放编集室,这里是文化创意机构 DCP 的办公空间,也是这档同名播客节目的诞生地。我们热爱自然、赞美城市,更在乎创意。我是本期主持人,一知羊。6 月 17 日,亮马河边出现了一个特别的展览 —— 它把来自荒漠的植物、动物、沙和水,带进了北京最有活力的滨水空间。这个名叫“荒漠与我之间”的展览,正是由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SEE 基金会)主办、我们乌云文化 DCP 制作。在这个展览里,你既能近距离地跟美丽的沙漠生命打招呼,也能看到过去 20 年,无数人在远方为荒漠化防治付出的努力、积累的智慧。在这样的背景下,我请来了一位真正站在风沙第一线的人——SEE基金会荒漠化防治项目总监,孙静。过去十三年,她和团队在内蒙古阿拉善支持当地牧民种下了 “一亿棵梭梭”*。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展览将在 6 月 30 日落幕。到时候,这些来自荒漠的“客人”也将告别城市。欢迎你在此之前去亮马河边走走,抓住在北京 CBD 看见荒漠的最后机会,现场还有由 DCP 制作的小报可以免费领取。祝你逛展愉快,也希望你因此度过一个不一样的快乐夏日或是夏夜。*在 SEE 基金会和超过 6 亿参与人的共同努力下,此时此刻,有 9553.93 万棵以梭梭为代表的沙生植物,正在荒漠生长。第一部分 看上去毫无关联的人生选择,但好奇心始终在指引01:59 滚烫的“冷知识” 01:沙漠是真的缺水......北京一场雨可能约等沙漠一年的所有降水02:31 滚烫的“冷知识” 02:但,与此同时,沙漠本身竟是一个巨大的储水库!03:14 滚烫的“冷知识” 03:沙漠只是荒漠的其中一种!沙漠和荒漠化,也不是一回事04:18 孙静女士的防治荒漠化这段路,起点竟是养羊?!07:31 2008 年发生的那件改变了整个成都的事,也改写了孙静女士的人生道路11:24 第一次去阿拉善发现,路上最多的就是电线杆和沙子,再无其他(然而,阿拉善羊肉的至尊美味秘诀,亦与此有关!第二部分 强得可怕!在荒漠里种下 100000000 棵树,原来需要这么多人一起努力14:58 自 2004 年成立以来,整个团队就想在源头解决沙尘暴的问题,但......现实中的执行难度,衍生出了太多任务支线20:51 在众多项目中,“一亿棵梭梭”因何脱颖而出?23:20 我们在手机这头种下的梭梭树,要如何才能在沙漠那头被栽下,并且得到有效照看?26:41 “本来阿拉善就缺水,大规模种梭梭树会不会让沙漠更缺水?”30:35 因为梭梭,青年人开始回到阿拉善第三部分 荒漠不只是绿色变多了,还有......34:28 一个公益项目最理想的状态:公众、政府、企业、科研和公益机构,一起实现了在荒漠种 100000000 棵树 的宏愿38:08 除了卫星图上都能看见的绿色变化,黄羊、喉羚和各种各样的野生动物都回来了42:01 “这个事情没做完”,从阿拉善总结出来的荒漠化防治经验,正在更远的地方发挥作用43:50 接下来的目标不仅是更多钱、人力,而且要在未来的日子里,确保过去这十来年的努力不至于白费最后的最后!由SEE基金会主办、我们制作的 “荒漠与我之间” 荒漠化防治主题公益展,正在北京亮马河畔启皓中心河岸剧场,限时呈现。📍 亮马河畔 · 启皓中心河岸剧场(北京市朝阳区新源南路8号)🕘 展览时间:6月17日-6月30日 9:00-20:00🎫 无需预约,无需门票除了展览呈现的信息之外,现场还准备了一份只送不卖的 “锁住荒漠 LOCK UP THE DESERT” 小报,以更广阔的视野 “锁” 住来自荒漠的趣味与生机,在纸面上留存更久。关于我们开放编辑室 OPEN COFFICE,是文化创意机构 DCP(DACLOD PRESS,乌云文化)的办公空间。我们在这里策划创意项目,也一起探索城市生活的未来。欢迎在小宇宙、小红书关注我们制作的内容——🌍 小红书:开放编集室、地球的周末、Jetlag Books👀 微博:荒野气象☁️ 公众号:乌云装扮者🛒 线上商店:氣象商店📖 线下书店:Jetlag Books|出品:DCP|主持、制作:🐑 一知羊|后期:🏅 DONG|设计:✌ 许烨 🍬 小糖|音乐:Midnight Tavern、Desert Caravan
🎋 世界环境日好!欢迎来到开放编辑室。这里是文化创意机构 DCP 的办公空间,也是这档同名播客节目的诞生地。我们热爱自然、赞美城市,更在乎创意。我是今天的主持人,一知羊。最近,我们从在联想集团工作的朋友那里得知,联想集团和 Grid Coffee 在成都合作打造了一个名为 “你好 · 中国竹” 主题空间。这,引起了我们的兴趣——一来,虽然成立才第 4 年,但 Grid Coffee 目前为止的每一次跨界联名事件,都让人感到耳目一新。这次跟联想集团的合作,更是之前没有过的 —— 它们一起做了一个长期存在的空间。再者,让我们好奇的还有联想这家公司本身。你一定知道,早在 “出海” 变成热词之前,它就开始出海了,至今仍在全球保持着领先的身位。但你可能不知道,它收购后的摩托罗拉手机,在中国以外的市场目前稳居前四。因此,不仅是现在,早在 2004 年从 IBM 收购了个人电脑业务后,它就开始琢磨 “可持续” 这件事了。这次和 Grid Coffee 的合作,也正是因 “竹纤维包装” 而起。这种竹子做的包装,轻盈、坚固、可回收,你熟悉的 ThinkPad 电脑已经全线使用,摩托罗拉手机也刚刚开始用了。我们很想知道,作为在全球供应链中有着巨大影响力的公司,联想集团这些年究竟是怎么做 “可持续” 的?具体而言,“以竹代塑” 到底意味着什么,又实实在在改变了什么?于是,我们来到了成都麓镇的 “你好 · 中国竹” 主题空间,邀请到了在联想集团内部从事 ESG 工作 17 年的工程师龚勋,还有本次合作的两位创作者——艺术家吴鸣,和 Grid Coffee 的空间设计师 Cris,一起坐下来聊了聊:这个听起来有点遥远的 “可持续”,到底怎么在生活和工作中真正展开。🎋 本期嘉宾龚勋:联想集团主任工程师,全球标准与环境工程高级经理吴鸣:新锐艺术家,WILD野生创意事务所创始人Cris:Grid Coffee 空间设计师引子00:07 在出海方面拥有一整本参考答案的联想,在可持续这方面,想必也有人无我有的洞察📍第一部分 想象中的“可持续” V.S. 真实的 “可持续”02:26 联想和 Grid Coffee 真的很会玩儿!一进门就能看到像竹子一样升起来的电脑,还有......05:37 当一个巨型企业要做 “可持续”,要考虑哪些维度?08:57 建筑也是巨大的工程!作为对比,听听做 “零耗能建筑” 要考虑什么?11:09 “可持续不是一个独立的行为,而是不断渗透的过程”13:48 怎么评价一个材料到底是否 “环保”?📍第二部分 往往身体想靠近的,就是更好的17:13 哪些包装是你更愿意留下的?Cris 总把鸡蛋包装盒当首饰托盘用(主持人内心 OS:兼具分类功能,也太智慧了一点吧19:36 往往身体想靠近的,就是更好的!白色塑料和竹子放在一起,人会天然地想亲近后者21:20 从不锈钢桌到地毯同款材质做的 “竹” 屏风,背后是可持续的另一面:要经得起长时间的使用24:55 竹子所代表的,不仅是一个传统的意象,它在创作、经济、材料上都制造了太多的惊喜,且,还有更多值得挖掘的特质......📍第三部分 竹子背后的全球协作与文化重构31:09 一个竹纤维包装,背后是工程团队的反复测试、交付周期、成本平衡……34:40 环保行业的特性:一面是激烈的(技术永远在进化),一面是温柔的(只有共享技术,大家一起进步,才能作为一个整体保持领先)36:57 主板为什么是绿色的?行业里约定俗成的选择看似不起眼,反而最能体现,标准一旦建立将撬动整个系统的效率37:38 可持续探索,甚至可以让中国制造在竞争中早早领先、更好地融入全球化进程!立讯精密(联想集团的线材供应商、苹果代工厂)和金发科技(联想集团的回收塑料供应商、亚洲最大改性塑料生产商)就是很好例子40:09 什么是中国的可持续表达?不是简单的回到自然,而是构建新的设计语言与文化秩序51:14 科技行业的可持续探索,其实会溢出到更广阔的生活图景之中的!不管是透过材料,还是通过别的方式尾声53:15 大家在可持续领域的“榜样”分别是......?59:07 从 CSR 到可持续发展,再到 ESG —— 从词汇可见,我们人类对于更好未来的 “颗粒度” 正在逐渐变得更细致61:38 所以,联想为什么和 Grid Coffee 一起开了家店?02:26 联想做的透明电脑、地毯同款材质的“竹”屏风、用回收主板做的“竹”主题艺术装置13:48 ThinkPad 系列使用的竹纤维包装长这样,体积和重量变得更小,运同一数量的货物所需次数更少了,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也就随之减少了61:38 耐用的物品、具备秩序感和生命力的创作、窗外的自然,加在一起可能就是这个空间意义“开放编辑室” 是内容创意公司 DCP 的办公空间。我们在这里策划创意项目,也一起探索城市生活的未来。欢迎在小宇宙、小红书关注我们制作的内容——🌍 小红书:开放编集室、地球的周末、Jetlag Books👀 微博:荒野气象☁️ 公众号:乌云装扮者🛒 线上商店:氣象商店📖 线下书店:Jetlag Books|出品:DCP(DACLOD PRESS,乌云文化)|嘉宾:龚勋、吴鸣、Cris|制作:🐑 一知羊|后期:💭 梦昕 🎙️ 柯霖|设计:✌ 许烨 🍬 小糖|音乐:Graceful Nature、Force Of Nature
🇬🇧 夏天好!欢迎来到开放编集室,这里是文化创意机构 DCP 的办公空间。我是一知羊,今天和我一起在北京向你问好的,还有 DCP 的编辑 Hannah 和设计师小糖(两位都是 “地球的周末” 精美图文的主创人员)。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个我们最近聊得很开心的话题:一个来自东伦敦的独立出版品牌 —— Hoxton Mini Press。这个选题其实带着点偶然的巧合。Hannah 最近翻到他们出版的一本关于 Fake News 的书,开篇从古希腊开始,讲到特朗普时代的假新闻,视角别致又犀利。这也让我想起我第一次注意到这个品牌,是在公众号刚兴起的 2014 年。那时候,我在一篇文章中,读到他们出版的第一本摄影书《我在东伦敦住了 86½ 年》*,一下就被打动了。书里记录了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 Joseph Markovitch 的日常:他一生只离开过伦敦一次,是和妈妈一起去海边。他喜欢 Nicolas Cage,喝茶要加五勺糖,曾梦想娶一个六英尺二的西班牙裔女人,但最终终身未婚。这本书温柔又幽默,真实中透出诗意,也让我第一次记住了 Hoxton Mini Press 这个名字。Hoxton Mini Press 创立于 2013 年,如今已经走过了 12 年,推出了更多新系列,但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和灵感。这期节目,我们想借 Hoxton Mini Press 的镜头,一起看看他们所记录下的东伦敦 —— 一个总能带来惊喜的地方。而小糖,也会作为一位 “精神伦敦人”,和我们聊聊她在那座城市生活的故事。*编注:初版原名是 I've Lived in East London for 85 ½ Years,但遗憾的是 Joseph 在出版那一年年尾就去世了,生命定格在了 87 岁生日前夕,随后书名添上了一岁。引子02:52 Hoxton Mini Press 出了一本 Fake News 的书,为什么会引起 Hannah 的注意?🦊 Hoxton Mini Press 的出版哲学06:23 东伦敦有什么特别之处? 东西伦敦为什么仿佛两个世界?08:37 Hoxton Mini Press 生于东伦敦,也完全关于东伦敦10:00 “书是所有好摄影作品的终点” —— 原本摄影就是用来对抗遗忘的,Hoxton Mini Press 不只是传递信息,而是在出版 “观点与视角”13:01 为什么 Hoxton Mini Press 的 LOGO 是狐狸?关于伦敦经常有狐狸出没这件事情,还......挺迷人的!📚 一本本“折叠”的伦敦: Hoxton Mini Press 的编辑视角19:05 在 Vintage Britain 系列和 Portrait of Britain 系列,Hoxton Mini Press(以下简称 “HMP”)如何捕捉过去与当下?26:01 Hackney 地区的上百种发型,不止是酷这么简单!30:33 “固执己见”的指南系列: Free London(伦敦的免费去处)、Secret London(地下伦敦)、 Big Kids' London(小孩哥能去的伦敦)......伦敦的打开方式似乎无穷无尽35:24 离开伦敦也是伦敦故事的一部分;从单亲爸爸到姐妹关系,记录真诚又复杂的人生46:09 如果 HMP 的书引起了你的注意,猜你也会想看:《伦敦人》《贫穷的质感》,还有 My Tinder Boys 这个来自中国艺术家的摄影项目47:50 HMP 怎么确保每一本书都是可持续的?除了你知道的那些方式,延长一本书的生命周期也是可持续的51:08 HMP 最初的构想就不止于出版一本有趣的书,而是一个个有趣的系列🗺️ 如果你打算去伦敦……53:43 小糖心中最好的伦敦去处:Prince Charles Cinema 和 Greenwich Park55:44 六月即将到来!Hannah 说的这个 Open Garden Squares Weekend,听上去实在不可错过56:50 如果对 “地下伦敦” 情有独钟,不妨关注这个叫做 Open City 的组织,也会定期打开伦敦公与私的边界尾声58:06 东伦敦最魅力四射的是那些真实存在过的、闪光的日常 ✨ 是小糖记忆里的轮滑少年,也是 Hoxton Mini Press 摄影书中,80 年代堵在路上的司机19:05 “Vintage Britain” 系列记录上个世纪英国人的生活方式;“Portrait of Britain” 系列是与《英国摄影杂志》(British Journal of Photography)合作,从其公开征集比赛中选出的获奖照片——这些照片将在全国各地的数字广告牌屏幕上展出,包括火车站、机场、购物中心和大街小巷——编辑成册,用 200 幅摄影作品捕捉了一个不断变化的国家的面貌。目前已出版至第五册。51:08 HMP 在一开始就想好要做一脉相承的书系(a family of books,点此可以查看创始人的采访) “固执己见的指南” 系列 “老派英伦”系列🌟 去哪儿看 Hoxton Mini Press 的书?除了在官网查看,也欢迎大家前往在北京的 Jetlag Books 线下书店 —— 三里屯北区的日夜公园看!目前有 “固执己见的指南” 系列,可能是因为夏天的缘故,计划去伦敦的旅行的人多了,所以,这个系列卖一本少一本。欢迎大家路过的时候,拿在手上感受一下。不在北京的话,可以微信搜 “Jetlag Books” 的小程序。“开放编辑室” 是内容创意公司 DCP 的办公空间。我们在这里策划创意项目,也一起探索城市生活的未来。欢迎在小宇宙、小红书关注我们制作的内容——🌍 小红书:开放编集室、地球的周末、Jetlag Books👀 微博:荒野气象☁️ 公众号:乌云装扮者🛒 线上商店:氣象商店📖 线下书店:Jetlag Books|出品:DCP(DACLOD PRESS,乌云文化)|伙伴:📻 Hannah 🍬 小糖|制作、后期:🐑 一知羊|设计:✌ 许烨 🍬 小糖|音乐:London Groove、London Bridge
🧸 儿童节好!欢迎来到开放编集室,这里是文化创意机构 DCP 的办公空间。我是 DCP 的编辑,一知羊。今天这期节目,是我们的一次新尝试:一期偏短小的单人读书节目。每周,开放编集室都会收到出版社寄来的新书,有些成了选题灵感,有些启发了具体项目。所以,今天我想试试看,能不能在播客里,把这份灵感,带进你的日常。大约半年前,“乌云装扮者”写过一篇文章,聊成年人为何重新迷上小玩具。那时我刚从曼谷回来,见识到泡泡玛特的火热——几乎每个商场的门口都有人排队,地铁通勤人的包包上挂满玩偶,这让我意识到,玩偶的火热远不只是饭圈的事。从那以后,我开始留意身边的变化,最近甚至看到拥有 8800 万粉丝的贝克汉姆在 Instagram 上晒女儿送他的 Labubu 玩偶。所以,在 2025 年儿童节前一天,我想借一本新收到的书:《心爱之物》,来聊聊我们和物品之间的情感联结。我们为什么会热爱某个小东西?这种热爱,又如何塑造我们自己,与他人,与世界的关系。📍 为什么这本书值得信赖?02:07 作者最早以研究 “网上交友” 切入点,从人与人情感出发思考营销本质,曾师从营销之父科特勒,还上过奥普拉秀📍 第一部分:我们为什么会爱上一样东西?05:43 爱物,其实是在爱人。人类天生被设计来“爱人”,大脑社交系统远强于处理物品的区域08:02 而爱上物品,其实是 “爱人系统的误用”08:28 三种物品特别容易引发 “情感误用”: * 拟人化(比如威猛先生、Jellycat) * 有情感联系(比如妈妈送的生日礼物) * 自我赋义(比如陪你赶稿的鼠标)📍 第二部分:爱物,是在调和 “我是谁” 这个矛盾11:45 工业革命后身份不再固定,人们开始用物品表达“自我”13:03 爱一个物品,是为调和内心矛盾身份。比如那位贵族出身却选择艺术生活的女性,迷恋透明古董包,她借这个包,连接了童年与当下的自我,让冲突得以共处📍 结束:那些我们喜爱的 “奇葩玩意儿”16:32 香港医学博物馆的偏头痛玩偶、广东玩具厂的中药玩偶、“暹罗厘普”出品的榨汁机......哪怕是广播剧打卡棒,也能连起记忆与人际关系,成为你和世界的隐秘通道26:19 也想看看你的收藏夹里都有哪些“心爱之物”!欢迎在评论区安利给我们 😉“开放编辑室” 是内容创意公司 DCP 的办公空间。我们在这里策划创意项目,也一起探索城市生活的未来。欢迎在小宇宙、小红书关注我们制作的内容——🌍 小红书:开放编集室、地球的周末、Jetlag Books👀 微博:荒野气象☁️ 公众号:乌云装扮者🛒 线上商店:氣象商店📖 线下书店:Jetlag Books|出品:DCP(DACLOD PRESS,乌云文化)|主持、制作:🐑 一知羊|后期:🏅 DONG|设计:✌ 许烨 🍬 小糖|音乐:Old Drama、Bouncy Kawaii Future Bass
🐫 地球日好!欢迎来到开放编集室,这是文化创意机构 DCP 的办公空间。我是一知羊,今天是我和我的同事 Hannah 在西北向你问好。Hannah 是可持续内容平台“地球的周末”的编辑。受 SEE 基金会 “一亿棵梭梭” 项目(没错, 就是大家在蚂蚁森林里认识的那个)的邀请,地球的周末和开放编集室双双来到了沙漠。这一次,我们俩是带着 KPI 来的,我们计划在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为我们的读者种下 6 棵梭梭树,并且与你分享全程的所见所闻。所以,如果你还没有梭梭树,那么,我的朋友,我得很开心地通知你,本期节目帮你种上了。那对于已经拥有梭梭树的朋友,你立马能搞清楚 “真正种下梭梭树一共要分为几步”(只想知道本题答案的朋友可以在 27:51 降落,或点此查看由 “地球的周末” 制作的梭梭树种植图解)。更重要的是,你也能看到默默扎根于此的人们,以及,一个立体的沙漠世界。引子00:27 嘿嘿,我们在西北向你问好!欢迎有梭人士在此集合,没有梭梭也没关系,这期帮你种上了📍梭梭树春种日记 · Day 102:02 一位大马人,一位重庆人,第一次闯西北!04:07 路上风景令人不敢闭眼:3D戈壁铁轨、巨型成吉思汗、黄河最宽的地方、沙漠里的水上摩托艇......沙漠远不止一种样子07:18 打破迷思 01:原来!梭梭树和沙尘暴,都有许多我们不知道的惊喜09:15 打破迷思 02:“沙漠变绿洲” 听起来雄心勃勃,但这事儿还真不是适合咱人类追求的目标10:50 一手消息:蒙古国已经在种树了!11:45 沙漠生态不是贫瘠,而是另一种“宇宙”📍 插播13:01 眼跟前儿就是黄河和沙漠,这样夜晚的快乐,希望你也要拥有!📍梭梭树春种日记 · Day 2(上午)16:04 第一次走进原始梭梭林!被 “半死很活” 的树震撼到不行19:25 从未想过的观察角度 01:我们都知道梭梭树,但你一定不知道陪伴它的还有:沙蜥蜴、(可能是因为社恐而原地抠出迪士尼的)蓝色小甲虫......21:03 从未想过的观察角度 02:论梭梭树和北京买房的关系23:04 从未想过的观察角度 03:梭梭树彼此保持社交距离,是它们的生存策略(也有植物采取完全相反的“多个朋友多条路”策略,比如,白刺)📍梭梭树春种日记 · Day 2(下午)27:23终于到了最激动人心的时刻:种梭梭树!27:44 第一步制作草方格(看上去不堪一击,实则经济好用);第二步把苗放进去(听上去易如反掌,实则不断破防)29:42 第三步浇水:在沙漠里浇水和平时最大不同是什么? 36:29 其他沙生植物都如何储水?一起来看看盐爪爪凌晨三点所做的努力38:24 今日份沙漠惊喜:奔跑的帅气骆驼和电线上的喜鹊......这些奇妙生物活脱脱就是沙漠版的《玩具总动员》/《芭比》📍梭梭树春种日记 · 尾声46:56 一亿棵梭梭的项目细节远不止我们所叙述的这么多,还有很多摩擦需要靠人类的智慧共同解决50:50 加州本土植物的耐火智慧,与沙漠植物奇妙地呼应上了54:46 离开沙漠之前的晚上,窗外的风声让我们见识到了沙漠的“威力”55:22 🌧️ 彩蛋!🌟 大推荐!点此查看由 “地球的周末” 制作的梭梭树种植图解04:07 3D戈壁铁轨、巨型成吉思汗04:07 注意看,图上是乌海湖,不远处就是乌兰布和沙漠(快艇就是在这侧出发,驶向沙漠呢13:01 眼跟前儿就是熟悉的二月兰和鸟窝、初次见面的黄河和沙漠,这样夜晚的快乐,你也要拥有!15:01 一半是沙漠,一半是“海水”(其实是黄河水)16:04 原始梭梭林里 “半死很活” 的树,如果你仔细瞧瞧这棵梭梭的树枝上有淡淡的绿意19:25 左图:《请找出图中的沙蜥蜴》;右图:《参考答案》36:29 左图是盐爪爪,凌晨开始努力储水的植物;23:04 右图是白刺,它的生存策略与梭梭相反,它的座右铭是:多个朋友多条路38:24 奔跑的帅气骆驼54:46 在沙漠的最后一天,见识了沙漠的日常沙尘暴“开放编辑室” 是内容创意公司 DCP 的办公空间。我们在这里策划创意项目,也一起探索城市生活的未来。欢迎在小宇宙、小红书关注我们制作的内容——🌍 小红书:开放编集室、地球的周末、Jetlag Books👀 微博:荒野气象☁️ 公众号:乌云装扮者🛒 线上商店:氣象商店📖 线下书店:Jetlag Books|出品:DCP(DACLOD PRESS,乌云文化)|伙伴:Hannah |制作、后期:🐑 一知羊|设计:✌️ 许烨 🍬 小糖|图片:SEE基金会、羊和 Hannah |音乐:3U白日梦 by 施鑫文月
🚣 财运好!欢迎来到开放编集室,这是文化创意机构 DCP 的办公空间。你正在收听的是,在这个空间里诞生的同名播客节目。我是主持人,一知羊。今天我请来了帝都绘的主理人之一,李明扬。大运河,我们陌生的老熟人。它出现在新闻联播里、历史课本上,却从没真正进入过我们日常的视野。但,直到读完帝都绘工作室才推出不久的《大运河》(🛒点此跳转购买),并且和明扬聊完,我才意识到:这条看似沉默的大河,从未停止流动 —— 它在我们每天喝的水里,在南方糕点的北方原料里,在北京通州那些 “不像北京” 的街区里,也在无数城市选择命运的分岔口上。如果你现在就重新认识它,你绝对会比全国 99.99% 的人,更早开始享受大运河带来的日常生活之美;你或许能更早看到下一个 “火” 起来的城市,甚至,还能在商业上洞悉先机......最重要的是,你会提前意识到:这条不声不响的大运河,终有一天会像长城一样,成为人尽皆知的文化符号。而那时,或许你已经忘了这期节目的名字,但你会记得:今天,你真正地看见了这条河。〰️📍第一部分:我们一直都生活在这条看不见的大河上00:48 天津人和安徽人口音很像、山东乌枣在南方发光发热......这些都是大运河 “造成” 的?03:23 从小到大都听说大运河很伟大,但,到底为啥啊?把它放在 “丰” 字型的全国交通网络里看,瞬间就懂了07:58 为什么我们感觉不到大运河的存在?作为一条全国存在感最低的大河,大运河想大声说:我是老了,不是 “死” 了📍第二部分:大运河还在聚财,只是换了皮肤09:11 为什么最近全国大大小小的城市都在努力保护大运河?文旅方面的商业利益之外,更重要的是_____13:13 大运河从交通运输业退休后,换了种方式滋养我们!以北京为例,为你展开讲讲17:01 滨水空间是一块风水宝地啊!为何有的城市白白浪费大运河的景观,而是在边儿上修交通线路、工厂?21:14 同为“非遗”、同为交通线路,为何丝绸之路是流量担当,而大运河默默无闻?这一题,明扬替大运河答25:39 未来的北京居民,在享受万宁桥、什刹海、市中心的庆丰闸等景致时,一定会同时记起,这些地方还是大运河的骨架30:26 明扬大胆断言:中国四大名著,至少三本都跟大运河有关!比如,水泊梁山就在大运河边上(四舍五入,你去你就是好汉~31:48 反过来想 🤔 如果古人没修大运河,而是发展海上运输,那可能很多很多很多事情将会被改写......📍第三部分:大运河不讲故事,它因你而有故事34:27 对 “大运河” 的成见是座大山啊......亲爱的读者朋友们!《大运河》一定有和你相关联的故事36:15 有理有据!作为交通线路的大运河,就是一个完美的故事载体41:07 大运河重回日常,靠我们在座的所有人!亮马河只是开始,还会有更多城市河道因为你,而被重新看见43:38 千万别藏着掖着地拥抱生活!你对城市的好奇,很可能会与千万人汇合,最终塑造出更好的城市00:48 毫不夸张地说,大运河就是古代南北交流最关键的桥梁,没有之一03:23 把大运河放在 “丰” 字型的全国交通网络里看,瞬间就能明白它作为古代交通大动脉的地位13:13 大运河如何在北京滋养我们?听明扬的描述,对照下面这张手绘地图,你下次走在河边时的心情应该会很不一样~(插画出自©️地球的周末《当我们重新“看见”北京的河流》)关于 “帝都绘” 和它创作《大运河》🛒 你可在各平台搜索 “大运河 帝都绘” 购买《大运河:发现、传承流动的文化》,本台十分建议搜索时带上关键字 “帝都绘”,不然,大运河牌肥皂大概率会霸屏出现。🎨 本期嘉宾明扬,2016 年 5 月,与朋友一同创办了帝都绘工作室。这是一个年轻的根植于北京的设计创意团队,希望通过信息设计探究并解释城市与建筑,让更多人认识并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你可以在公众号帝都绘,浏览他们创作的一系列有意思的文章。他们也开了播客叫《都会说》。“开放编辑室” 是内容创意公司 DCP 的办公空间。我们在这里策划创意项目,也一起探索城市生活的未来。欢迎在小宇宙、小红书关注我们制作的内容——🌍 小红书:开放编集室、地球的周末、Jetlag Books👀 微博:荒野气象☁️ 公众号:乌云装扮者🛒 线上商店:氣象商店📖 线下书店:Jetlag Books|出品:DCP(DACLOD PRESS,乌云文化)|制作:🐑 一知羊|后期:💭 梦昕|设计:✌️ 许烨 🍬 小糖|图片:🌊 《大运河》|音乐:Purus River by Philip Glass / A Peaceful Place / Morning Marimba
🌍 春天好!欢迎来到开放编集室,这是文化创意机构 DCP 的办公空间。你正在收听的是,在这个空间里诞生的同名播客节目。我是主持人,一知羊。去年的北京,正是这样的春天,开放编集室里,诞生了一个关注创意的可持续内容平台——地球的周末。创刊宣言里写道:地球的周末力求不以“教化”为目的,不强行灌输价值观,而是用更日常的语气,去讲述人类的低碳生活,以及常人的努力。关注植物生长和动物活动,关注远方风景的变化;关注城市更新和产业更新,甚至关注娱乐圈里的可持续动态。当时,作为读者的我很开心,未来能与这样的编辑团队一起,以新的视角看世界,但隐隐还是会担心,“可持续” 这样天生小众的内容,真的能找到足够读者,支撑它长期运行吗?但,一些出乎意料的数据,打消了我的疑虑 —— “地球的周末” 发布了许多原创稿件都受到成千上万网友欢迎;小红书的关注者更是曾在一个月的时间内,从 8000 变成了 40000。在这个项目成立一周年之际,我请来了 “地球的周末” 执行主编 lili 分享这一年的洞察与思考。祝听到本期节目的你,能度过美好的、眉头舒展的一个春日。🍃🌱 春日问候00:22 去年春天,“地球的周末” 宣布成立!今年春天,在播客聊聊这一年的旅程🌍 开启新项目,是因为相信地球村,更是因为捕捉到了趋势02:07 什么是 “地球的周末”?一个让各种更有创意的解决方式出现在大家视野里的咨询机构04:04 当户外生活方式越来越火,一个感受也越来越清晰:人跟自然的连接,很重要05:32 在 3 年前,可持续生活方式确实很小众;但 3 年后,已经成为一群人的生活方式09:26 骑行 = 低碳出行?远远不止于此,它也扩大了都市人的生活半径,无形中达成 “在北京扎根” 的效果✏️ 讲述真正有吸引力的 “地球” 故事,能带来什么?13:18 一条 “地球信息差” 就在小红书涨了 20000+ 关注!这样的内容是怎么做的? 从微观的性别视角看 “气候危机”,是什么样? 英国下水道里最奇怪的垃圾 TOP 10 里竟有朵拉和肯?! 咖啡豆涨价、辣椒不辣......知道这些有什么用?18:55 “地球信息差” 的内容标准:不制造焦虑,而是以谨慎乐观的态度传递信息20:41 接收一段时间信息差后,你会发现自己看待现实的眼光真的变了:轻松了解海边度假酒店的自然面貌、电影《沙丘》的生态隐喻......22:41 “我们好不容易做出的环保贡献,明星一趟私人飞机就抵消完了,环保还有什么意义?!”25:09 不垂直,是怎么变成优势的?33:03 一些来自忠实读者的问题:“地球的周末” 怎么活下去?下一步是什么?商业化和“可持续”相悖吗? “既然商业能改变你的生活,那它就有能力向好的方向改变更多人的生活” 假皮草、纸吸管......都是 “弯路” 吗? “更新的、更可持续的,或者更能两全其美的东西,才是新的奢侈”🌲 今天,就是在自己的小生态里 “扎根” 的最好时机42:45 “地球的周末” 所处的赛道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就是:_____暖暖的赛道44:19 如果你也想回归 “劳动与生活” 的可持续本真,不妨试试这些!51:40 国内对于可持续的讨论空间,其实更加温和与广阔~!✨52:37 期待能在“地球的周末”小红书和微信公众号(ID:WOTE2024)见到你📰 播客提到的 “地球的周末” 深度文章以可持续视角打开 2025 年热播剧:为什么说《白莲花度假村》越火,苏梅岛越危险?2022 年的北京可持续店铺:200 元,可以在北京这四家“可持续商店”里买到什么?有影响力的人的灵感实践:Coldplay、Billie Eilish 、方大同在合作中发现的有意思实践:吴晓歪的“食物零废弃计划”、贾穹的“竹子自行车”适老化设计也是 “可持续” 的一部分:25 岁,如何过上退休生活 📰 播客提到的 “地球的周末” 小红书内容🪅 这是 “地球的周末” 在小红书上的自我介绍,观察的角度不仅限于自然,城市、设计、生活方式、时尚和品牌都是发掘可持续创意的切入点🌴 既关注大自然的新闻,也会细致到探究那些关于大自然的迷思🖌️ “地球的周末” 还有原创四格漫画(激萌~☺️🗞️ 地球信息差一周精选 1.0 版:融入个人趣味的新闻,播报远方的消息📰 地球信息差一周精选 2.0 版:融入多个编辑视角,播报远方的消息(视觉升级了,还有很多美丽的设计,敬请在小红书首页阅读!~🎂 “地球的周末” 里程碑2024.10.16 贺电!和 40000+ 朋友一起玩2024.9.6 扭蛋机里掉下的惊喜:8000 个好朋友2024.8.16 喜提 2000 多个新朋友2024.4.6 “地球的周末” 发布创刊宣言🚵 一辆自行车,即可扩大自己的小生态圈比如,lili 因为山地自行车发现了大运河森林公园 ⬆️ ⬇️(当然,河流也是 “地球的周末” 选题之一:当我们重新“看见”北京的河流)关于我们开放编集室,是内容创意公司 DCP 的办公空间。本节目,是在这个空间内诞生的同名播客。未来,我们会在这里(小宇宙 / 小红书:开放编集室),持续分享一切让我们在这个空间内得到舒展的事物,包括但不限于我们自己的出版物、创意项目、商业实践。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可能还会对 DCP 的更多内容感兴趣——🌍 小红书:开放编集室、地球的周末、Jetlag Books👀 微博:荒野气象☁️ 公众号:乌云装扮者🛒 线上商店:氣象商店📖 线下书店:Jetlag Books|出品:乌云文化(DACLOD PRESS, DCP)|制作:🐑 一知羊|后期:💭 梦昕|封面:🎨力力|设计:✌️ 许烨 🍬 小糖|图片:🌍 地球的周末 🐱 lili 📸 Andy|音乐:Ebb Tide by Houston & Dorsey
🇦🇿 欢迎来到开放编集室 OPEN COFFICE,这是文化创意机构 DCP 的办公空间。你正在收听的是,在这个空间里诞生的同名播客节目。我是本期的主持人,一知羊。今天,我请来了我的设计师同事,许烨。他刚在阿塞拜疆的首都巴库,作为 WWF 的观察员参加了今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9)。本来我只是和所有同事一样,好奇是什么契机把许烨带去了气候大会、这一路有什么见闻。毕竟,气候大会对于我来说,和阿塞拜疆一样遥远。但听完许烨的分享,我感觉,用互联网黑话来形容,认识世界的颗粒度提高了——原来,“拯救世界” 不作为电影台词出现的时候,长这样:它是无数的对话和冗长的会议,有妥协、不甘心,也有很多的爱。我们以后还会持续分享,像这样不想让你错过的好事,不妨点个订阅再走吧!引子03:17 从生物跨界到设计,又因为漫画创作受邀参加联合国气候大会——或许一切是冥冥之中自有安排?第一部分 去开会!联合国气候大会03:40 噢!不止一个大会简称“COP”,不同的 COP 关注的焦点也不一样🧐04:43 原来是( 经常在北京地铁看到的有着 🐼 大熊猫 LOGO 的)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邀请,促成了许烨这次“COP”之行06:10 通行证的颜色也有这么多讲究,比如,活动权限高低就靠它区分。那作为“观察者”的权限是……?07:55 COP 大舞台,有(正经)事你就来 👋 除了受邀个人外,还有哪些企业和国家,以哪种身份参会呢?10:42 或许没有你想象中或一些影视剧里渲染得那么“高大上”,这样的国际大会上其实更多由许多人细小基础的工作构成第二部分 COP29 的高光时刻(私人珍藏版)11:52 阿塞拜疆之旅结束后,最先想和大家分享的一点是什么?14:00 科幻又真实的参会体验,来自想象中宏大戏剧感与现实中各种执行细节与琐碎协商间的反差,有点大...?中途休会是因为有人愤而离席?🤔18:08 耳目一新!美国副总统阿尔·戈尔一演讲,魅力就大散发 👍20:23 参加原住民圆桌的感觉,和别的会场都不一样,甚至有点像...回家!26:19 神树(大自然),太迷人了......(下面有图 🌲)31:34 当我们青年人面对气候危机,我们面对的议题是:自己如何自洽地与世界相处(说实话,编辑和主播都像许烨一样,受到了这位来自挪威的萨米族青年的启发和鼓舞)第三部分“爱是不应该被遗忘的本能”34:17 录音机不要停!继续回到萨米族青年的故事…...37:22 商业发展 V.S. 可持续,一定是相悖的吗?许烨一直带着家人教导的善意,在创作中寻找答案46:14 “爱是不应该被遗忘的本能”,它对于虚的、实的环境的影响真的很大53:37 在工作中,也能带着同样的爱创作!就在今天,地球的周末 2025 年日历上线啦第四部分 聊聊大会之外的阿塞拜疆吧58:33 论阿塞拜疆地形与大理喜洲古镇的相似度60:18 让人期待的当地美食测评!地窖式餐厅、薄饼、烤肉、“脆皮八宝饭”……62:51 三个词概括这趟“阿塞拜疆之行”? 阿塞拜疆会场的太阳能玻璃拱门 & “性别与气候变化”议程的参会者 上千只寒鸦在黄昏中飞过会场所在的体育场上空 & 抗议活动中流着泪吟唱的毛利女性 漫画《嘎原》把许烨带去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9)的现场(下图是其中的两页) 许烨家门口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褐翅鸦鹃”(有人说,褐色的翅膀,像是侠客的披肩) 盖洋的神树与许烨的母亲爱珠女士(aka. 花了 18 年钻研盖洋红曲酒酿造技艺的非遗传承人!) 许烨参与设计的新作品是:一份 “欢度每个让地球更美好的节日” 的 2025 年历 阿塞拜疆有点魔幻,又有点像放大版的大理 巴库餐厅美味得分超高!右图是氛围感拉满的 shah plov,许烨命名为,脆面包皮八宝饭关于我们开放编集室,是内容创意公司 DCP 的办公空间。本节目,是在这个空间内诞生的同名播客。未来,我们会在这里(小宇宙 / 小红书:开放编集室),持续分享一切让我们在这个空间内得到舒展的事物,包括但不限于我们自己的出版物、创意项目、商业实践。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可能还会对 DCP 的更多内容感兴趣——🌍 小红书:开放编集室、地球的周末、Jetlag Books👀 微博:荒野气象☁️ 公众号:乌云装扮者🛒 线上商店:氣象商店📖 线下书店:Jetlag Books|出品:乌云文化(DACLOD PRESS,DCP)|制作:🐑、jo|后期:梦昕|设计:✌️、🍬|图片:✌️|音乐:Thumbs Up Island
🐦⬛ 欢迎来到开放编集室 OPEN COFFICE,这是文化创意机构乌云文化(DACLOD PRESS,以下简称 DCP)的办公空间。你正在收听的是,在这个空间里诞生的同名播客节目。我是 DCP 的策划编辑,也是本期节目的主持人,一知羊。十月份,我们受生态保护项目“SEE任鸟飞”委托,在北京亮马河边的启皓大厦,为“全民观鸟节”落地了一个非常美丽的公益摄影展览,用立体观鸟手册的形式,带大家沿着北京中轴线,从南到北地,看了看我们那些会飞的邻居们。展览完全公开免费,也无需预约。但,很快就要在 11 月 10 号闭幕了。于是,我赶紧把负责这次活动的两位朋友,请来录制了一集长期有效的节目,请他们带领我们,在北京的秋冬季节,解锁终身免票观鸟的资格。引子01:27 秋风秋雨添秋寒,但你猜,这个时节在北京二环超拥挤的景区里能看到多少种鸟?第一部分 初入“鸟门”,大概率会有的疑问02:16 为什么天气冷了,反而更适合观鸟了?教科书上明明说,小鸟要去南方过冬呀......03:59 留鸟 V.S. 候鸟,一种在家乡打工,一种要四处漂泊(但,候鸟选择漂泊的原因,至今依然是“迷”)08:23 季节限定!10、11 月份刚到北京的候鸟中,容易被我们看见的有哪些?普通鵟、凤头蜂鹰、灰鹤、白枕鹤11:04 🤔 圆明园的白天鹅竟然是野生的本土鸟,全国的黑天鹅几乎都是人工饲养的外国鸟13:32 一个你也许从未想过的问题:鸡、鸭、鹅、蝙蝠、鸭嘴兽,以上哪些是鸟?15:10 天高海阔,任鸟飞!树枝和树干上,山上的大石头上,小溪和大海边,鸟各有各的好看16:29 难度系数位于金字塔尖的猛禽、柳莺有啥好看的,又有啥好挑战的?第二部分 在秋冬的北京,迈出“观鸟”的第一步19:07 水鸟,绝佳的新手入门之选19:58 观鸟,到底在观什么?识别种类、观察它们的行为(如,跳来跳去的节奏、羽毛蓬松度)、在家门口发现新鸟、思考气候和燕子的关系,这些乐趣任君选择22:37 光是在窗边听鸟鸣也算是观鸟,不用费太大劲就能练成听音辨鸟的技能(如,四声杜鹃的叫声是“光棍好苦”)24:54 亲测好用:出门前,先用《北京城市观鸟指南》做功课;出门后,用纸笔记下观鸟时间、鸟的体型大小和突出特征、在哪里活动27:36 拍鸟拍不清楚?可能不是相机的问题 💡29:53 设定简单的目标,把观鸟当成一场游戏31:15 北京的中轴线及其延长线,就是一条极好的观鸟路线:麋鹿苑、天坛、故宫、奥森、温榆河、百望山,都有啥好看的?*第三部分 “观鸟是你进入大自然的终生门票”36:16 所以,观鸟和保护鸟有什么关系?41:32 超萌的北长尾山雀,为什么来到了北京?要搞清楚真正的原因,还得靠从北到南各个地区的守望者45:00 学术界越来越多有趣的研究,能让在北京的我们更了解那些会飞的邻居,比如,候鸟常在夜间迁徙、北京机场为了防止鸟撞种上了不结籽的草坪50:09 最后的好奇一问:两位嘉宾是怎么和鸟结缘的?* 如果你想更完整地了解北京中轴线及延长线上的观鸟信息,欢迎前往观看正在启皓大厦中庭展出的“北京中轴线飞鸟集”摄影展。全天免费开放,无需预约,11 月 10 日闭展。好用的观鸟工具公众号:SEE任鸟飞在北京街上看到鸟,可立马掏出来查一查:北京观鸟指南(图文手册)、懂鸟(小程序,识别鸟种)、观鸟君(小程序,记录观鸟数据)在北京街上听到鸟鸣,可立马掏出来录音识鸟:Merlin,康奈尔大学出品的听音辨鸟 App在北京没看到鸟,也可以读的 20 个鸟类故事:《在北京生活的人,都有会飞的邻居》看看我们聊到是什么鸟 04:05珠颈斑鸠:北京居民小区常见鸟,以筑巢潦草、随地大小蛋而闻名(曹志刚 / 摄) 09:08凤头蜂鹰:北京春季和秋季候鸟迁徙季典型过境猛禽,在百望山容易看到(大连高校环境联盟 / 供图)灰鹤:北京秋冬季节特色大型涉禽,在野鸭湖、密云水库周边容易看到(陈阵 / 摄)(*编注:从灰鹤身后面看,超华丽) 15:47普通雨燕:又名北京雨燕,地道老北京,每年 4 月 ~ 7 月在正阳门、颐和园等古建筑周边容易看到(周梦爽 / 摄)灰头绿啄木鸟:北京最容易看到的啄木鸟之一,另外两种为大斑啄木鸟、星头啄木鸟(陈阵 / 摄) 41:32北长尾山雀:2023 年冬季从东北结队造访北京的超萌小鸟(陈阵 / 摄)一份飞鸟书单《何以为鸟》:沉淀五十年,写就一本“观鸟圣经”《塞尔伯恩博物志》:和两百年前的观鸟圣手隔空对话《游隼》:当一个观鸟人想要“成为鸟”《远东冰原上的猫头鹰》:一次奇遇引发的寻鸟之旅《海鸟的哭泣》:海鸟的啼鸣不该是绝响《剥开鸟蛋的秘密》:鸟蛋里有无限宇宙《形理两全》:用科学和想象力放飞八百年前的画中鸟《京城绘·山川风物》:“在北京,不看鸟就可惜了!”“飞鸟书单”是全民观鸟节推出的荐书专栏,书目由 SEE任鸟飞 联合 Jetlag Books 共同挑选。欢迎照着这份书单按图索骥,解锁观鸟的乐趣。同时,“北京中轴线飞鸟集”现场也陈列了实体书可供翻阅。展览结束后,你也可以去东四的 Jetlag Books 买回家读。关于我们开放编集室,是内容创意公司 DCP 的办公空间。本节目,是在这个空间内诞生的同名播客。未来,我们会在这里(小宇宙 / 小红书:开放编集室),持续分享一切让我们在这个空间内得到充分舒展的事物,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物、自然和城市、商业创想和实践。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可能还会对 DCP 的更多内容感兴趣——🌍 小红书:地球的周末☁️ 公众号:乌云装扮者🛒 线上商店:氣象商店📖 线下书店:Jetlag Books|出品:乌云文化(DACLOD PRESS,DCP)|制作:🐑|设计:✌️、🍬|图片:由 SEE任鸟飞、Andy 提供|音乐:Playing with the Birds、Funny Bl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