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旧世界电台
旧世界电台
Claim Ownership

旧世界电台

Author: 岛花

Subscribed: 0Played: 3
Share

Description


旧是一种病吗?世界一定要向前向新吗?这是一个关于“旧世界”的播客,分享旧日记忆、生活方式和文艺、历史以及其它。


12 Episodes
Reverse
好久不见。纪念刚刚过失的童正维老师,回顾1992年的春天,追忆北京《人间指南》编辑部里的六个小人物和我们曾经满怀希望的整个世界。牛大姐说:不好就是不好,甭想让我说好。牛大姐还说:从此我不拿你当外人了。时隔三十年才明白,牛大姐是那个时代的硬核lady。无论如何,曾经我们一度抱有那样的想象:世界很小,是个家庭……
因为无法忍受中国当代社会无脑的女权主义战争,又回顾了自己一些尴尬和奇葩的小小经历,以及朋友们卷进的无法理解的性别漩涡,做了这期播客。01:12 卢浮宫名画《自由引导人民》里面的永恒女性 02:27 时隔二十二年,刘小样,又见面了!09:29 “宁愿痛苦,不要麻木 ”?因为这句话,我突兀地写了一封信13:30 2011年,我当众骂了一个男诗人15:37 当我说一个女明星不好看,被男性评价为“恶毒”。18:18 中华田园女权和野生极端女权基本逻辑19:55 一个超酷的美国女诗人,如何看待生孩子这件事27:30 我反对把Feminism翻译成女权主义31:23 时隔二十年,重新被《马大帅》里的女性角色气疯37:41 生错的性别,以及跳出绝对女性立场会有性别沟通的可能性吗?42:49 关于女性处境的十万个为什么44:54 公主的消失:《海洋奇缘》是迪斯尼真正的女性主义动画电影48:18 昨天爱你,今天骂你:极端女权的行为模式50:12 奶茶和荒诞的性别事件50:50 一个大学老师遭遇的教育性别困境52:36 《时时刻刻》和《戴洛维夫人》:什么才是“女性主义”57:03 silence all these years
二战话题过时了吗?一部中国电影,在最好正确的当下究竟要表达什么才能获得奥斯卡和国际社会的认可?我们真能有效平衡微观情怀和宏观历史吗?一次迟到的观影体验,一些电影里没有涉及到的问题和话题以及故事的补充。00:36 《后会无期》为什么会是这样一首歌?04:45 纪录片入围名单里的奥斯卡口味风向07:54 听船老大讲的老故事09:24 伦敦音乐人的听到了一个谁也不相信的故事16:06 那个下跪的导演,让人心里一凉18:56 英国人不相信的历史,还是害怕尴尬20:37 “里斯本丸”的船名怎么来的25:42 战俘被送往日本后的命运29:12 2024年中国银幕年度特写:林阿根的笑容31:41 不可思议的舟山渔民32:05 日本海军和陆军的恩怨35:10 同人不同命,里斯本丸的妹妹,沉没的蒙得维的亚丸38:47 国外网友对中日关系的好奇39:39 日本船长的命运和子女的态度41:26 《里斯本丸沉没》的全球放映处境43:15 参与了“里斯本丸”事件的三艘日本军舰的诡异命运46:12 相似的命运?《黑神话:悟空》在游戏界奥斯卡上的失落
我是在非常无奈的心情下录下了这期播客。这个秋日我如往常一样去寻找杭州的秋色,结果遭遇了迎头痛击。藏在深山里的千年名刹理安寺,这个承载了无数历史悲欢和城市情感的人文古迹被烤鸭红烧肉的油烟覆盖。再也没有属于普通市民的清修之地了吗?因为这个寺庙,我翻出了前半生和滞留在杭州的理由,想起了一些远在天涯的人,一些消失的东西。01:42 九溪十八涧曾是上古冰川04:08 理安寺突然变成了“精致”粤菜馆? 07:12 吴越国,高僧与老虎的故事08:41 理安寺里有杭州最好的泉水09:02 人格分裂的南宋皇帝宋理宗11:20 惨烈的历史,一代妖僧和皇帝头骨酒杯17:57 理安寺石牌坊里的秘密,爱新觉罗家族的三生三世梦23:05 我为什么要推荐《浪迹丛谈》25:12 寺院应该彻底世俗化吗?26:25 流失海外的文物和被盗的钱王墓28:28 理安寺和一本消失的电子杂志33:17 因为一本消失的杂志,主动窥探一个陌生人的天涯命运38:58 25年前的摇滚歌曲,告别无法言说的时代之痛
位了纪念一位刚刚离去的故人,临时录制了这期播客。顺便追忆了一下这些年经历的一点离别,可能致郁,可能治愈。没有啥知识点,都是情绪,顺便读读写过的诗,唱唱歌,想起庄子鼓盆的画面。以下时间码的内容大纲都是AI直接生成的,比较茶味,不是我总结的。01:46 十八年前救了我的人走了04:19 为了忘却的纪念:在西湖边的酒吧中追寻失落的时光06:20 一种告别:我把悼词写成了诗08:22 在炉子里哭不出来的人:那个充满敬意的诗人朋友的离去10:26 人生短暂,珍惜当下:活着的反思12:27 苍鹭少年:宫崎骏封山之作电影与年轻人的思考14:27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百年经典,全球年轻人的共鸣与思考16:27 许知远的北大与普通人:对精英主义的质疑18:28 秘密音乐俱乐部:民国才子的多重身份20:06 秋天了,那就听首歌吧22:30 恐怖海峡:我挚爱的平静生活24:31 拯救孩子们的门票:再见,永恒的生命
黄金周要到了,你会选择乘火车去旅行吗?你是希望一日千里马上抵达目的地还是充分享受旅行的过程?还记得“毫无尊严”却充满乐趣的绿火车时代吗?本期播客探讨世界上的“快火车”和我们仅存的慢车,介绍一位中国最会拍火车生活的摄影师和火车上的中国人。01:16 外国的火车真的很慢吗?04:45 目前速度最快的火车,是它啊07:13 绿皮车:中国交通的历史阶段,记忆和生活方式的转变08:33 中国绿皮车跟航母是亲戚?11:04 中国还有几辆绿皮车?可以开到哪里?14:12 从火车司机学员到艺术家:王福春的“平凡之路”15:40 火车上的中国人:黑白纪实摄影中的流动小社会18:50 火车上的流转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变迁20:39 追寻慢火车时代的传奇:情感与真实的链接22:28 南来北往,蒸汽机时代开火车的男人23:47 寂寞的站台
你“网恋”过吗?是在哪一年?成功还是失败?不知不觉,“网恋”这个古早的词汇已经走过了近三十年,有人分分合合有缘无份,现实主义者觉得它压根不靠谱。从网络奇缘到现实天作之合,博士新郎终遇灵魂伴侣,连姓名都是命运般的工整对仗。网络小说鼻祖、上世纪纯爱战神如何一战封神?而那些年我们一起上网追的女孩,你是否还记得?智能手机如何悄悄重塑人际边界,直拨电话为何变得尴尬?是时代病还是我们变了?十年前的iPhone解锁,触发集体回忆杀,是科技迭代太快还是人类欲求不满?本期闲聊,回顾中国互联网最早的“网恋”文学和关于当下时代打电话的一些矛盾“困境”,同时分享几首高度适配秋天的歌。00:42 秋分这天,一场“网恋”修成正果的婚礼03:48 第一次跟“网恋”的亲密接触05:06 一个工科博士后的纯爱幻想06:19 为轻舞飞扬落下的那场香水雨 07:15 网上认识的女孩都是“恐龙”?会见光死吗?09:54 记忆中的初代网络纯爱金句14:20 你要是敢直接给我打电话,就是“钻我被窝”16:29 两千万人在线围观:锁了十年的iphone解锁了……20:23 2008年,我那首先用上初代iphone的同事后来干了大事21:43 为了对抗“苹果手机”的商业洗脑,我干了件傻事22:55 一个怀旧长期主义者跟苹果的对抗:我还是输了
写信像是坐一艘慢船,你最后一次写信是什么时候?是写给谁?曾经写信是我们跟远方交流的唯一方式,是链接情感、交换信息的唯一方式,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邮局越来越少了,绿色的邮筒也几乎看不见了。每天都要奔跑着向前,你发我消息,我要立刻回,好像不回就不对,都是人情世故。木心诗里写: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 是一句/清早上火车站/长街黑暗无行人/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这种生活消失了吗?你不知道,世界上还有一群人执迷于写信这件事。本期聊一聊那些我们写过的信,消失在时光里的写信对象,文艺作品里经典的写信故事,以及一个可以让你重新开始写信的小众APP,最后读三封令人唏嘘的短“信”。00:21 一个中国导弹兵的四百封情书01:38 跨越两大洲,她给他写了二十几年信,直到……04:16 父母的旧信和一座被改了名字的城市06:21 两代人之间的错位写信,一个荒诞而温暖的故事07:39 三十年前我的第一个笔友教会我写信,至今不知性别年龄11:55 我那至今没有微博微信,只能通信交流的老师13:30 两个男人二十年的书信友情16:57 遇见世界的奇妙方式:这个能电子集邮的软件让我一见钟情18:57 寻找笔友的奇妙之旅:通过书信交流探索共同爱好和诉求22:14 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他们都还在写信22:32 MSN年代的浪漫:我的被地震中断的跨国友谊27:37 通信改变命运:16岁英国怪女孩与slowly不可思议故事31:09 跨越炮火和冷战的信:印度男孩拯救巴基斯坦女孩的人生36:21 slowly不适合所有人,但你可以给我写信欢迎给我写信,我一定回。邮箱:6593146@qq.com
我们真的了解中国的咖啡史吗?那些少为人知的往事里有多少秘辛:中国首家咖啡馆的神秘禁令,上海咖啡大王的一代传奇,广州的松弛与上海的摩登,北京的稀疏与巴黎的左岸,婆罗洲的豪情与河内的社会主义咖啡香:咖啡也是城市性格的写照。中国咖啡史远比你我想的要深远,它如何早于雀巢和星巴克就已研发出拼配豆?又要怎样在特殊岁月里以独特姿态存续?一代影后如何因为咖啡走上影坛巅峰?葛兰的歌声和曼菲的舞蹈,以及我失败的咖啡馆经营往事,希望给您一点启发。00:55 中国第一家咖啡馆的诞生竟在这儿?03:37 上海第一次出现咖啡是在这里?05:42 上海和北京谁先有的首家独立咖啡馆 ?06:28 俄国贵族送来的礼物,鲁迅天天泡在咖啡馆干嘛呢08:25 穿越时空的传奇:从贫穷农民到咖啡大王13:30 中国唯一的国营咖啡大厂:红旗下仅存的小资风光16:44 云南咖啡崛起背后的推手22:45 消失的上海咖啡厂复活了吗?24:28 我对咖啡真实成本的核算28:10 因为咖啡,我在世界上拥有了自己创造的中英文词条29:33 两年前了,葛兰,我要你的爱32:29 全是因为咖啡:台湾影后歪打正着的银幕人生35:09 戏如人生人非人,蔡明亮跳舞了38:11 我们仨:咖啡馆里的永恒等待
咖啡故事探秘:从雀巢茶缸到速溶记忆 #你是否记得那老旧时光里,雀巢咖啡如何悄悄渗透生活?改名旧世界电台,稻花儿带你追溯咖啡香。童年误认雀巢为美产,谁知瑞士出身显赫;茶缸变身咖啡瓶,苦中寻乐伴伴侣。速溶年代,雀巢一句“味道好极了”,成多少人心头好?从雀巢诞生的奇迹奶粉,到冷冻干燥法的冻干咖啡,雀巢如何一步步征服全球味蕾?中国东莞,88年分公司的成立,又书写了多少国人的咖啡初体验?童年误把奶精当奶,雀巢伴侣成瘾难忘;揭秘真相后,你对这“非乳”朋友是否另眼相看?从误解到深究,雀巢背后的百年辉煌,超越想象的食品帝国,宠物粮到糖果,哪一样不让人惊奇?而速溶时代兴衰,三合一浪潮起落,你我的味觉记忆又随哪个品牌流转?咖啡,不仅是饮品,更是时光的见证。下回咖啡之旅,又将驶向何方?保持好奇,咱们咖啡里聊!02:11 三十年的错误观念:雀巢咖啡到底是哪的?04:12 啥是咖啡伴侣?06:44 咖啡与童年回忆:雀巢咖啡的陪伴与喜爱10:06 药剂师的创业故事:从柠檬汁到婴儿麦片粥的突破之路13:26 雀巢咖啡:从米粉到全球最大的食品集团的传奇历程16:51 雀巢集团:咖啡与瓶装水之外的多元化食品巨头20:10 咖啡文化在中国的崛起:从商务套餐到文艺生活体验23:34 北京最高端人士聚居地,星巴克咖啡店的高调开业引发轰动!26:55 星巴克在中国的挑战与机遇:从麦城到繁荣的转变30:19 中国咖啡市场井喷式发展:雀巢、星巴克与国产品牌的角逐33:42 雀巢与星巴克:咖啡市场的重要战略同盟37:05 咖啡记忆:雀巢与星巴克,我的青春时光
揭秘电影大师库斯图里卡的魔幻世界:从《地下》到《流浪者之歌》再到《牛奶配送员的奇幻人生》,解析爱与冲突,神秘与瑰丽,狂热与温柔。本期闲聊,从前南斯拉夫到中国的社会主义倾向的电影、音乐、喜剧,涉及零星建筑话题,以及主播的一些个人经历。00:54   谁是库斯图里卡04:17   罗姆人、吉普赛人和神秘的巫术仪式:探索中东欧的独特文化06:00   谁来纪念没有墓碑的爱情和生命?我来!09:13   南斯拉夫电影的音乐与怀旧情感的共振12:19   流失的过去,存在的当下——高铁杂志的消失与记忆的痕迹15:25   网红作家与坏未来,你身在历史何处?17:01   我那被“制裁”而办不出银行卡的外国同事21:32   那个冬天,什刹海的冰面上透过来的光,蒙住了谁的眼睛?24:40   黑色幽默、假装不正经和贻笑大方27:43   怀旧与情感共鸣:底层人民的体面生活与社会进步的探索29:41   二战后,谁让法国人过上了中国社区大院儿生活32:23   传说中的北京60年代“凶宅大楼”探险35:24   那支独一无二的、使用管弦乐器的朋克乐队
旧是一种病吗?世界一定要向前向新吗?电影《三峡好人》里,小马哥对韩三明说:现在的社会不适合我们,因为我们太怀旧了。播客第一期,介绍开设《美丽旧世界》播客的初衷。稍微探讨女性和所谓“旧世界”、怀旧的关系,从简单的个人经历与历史碎片出发,切入几个对年代的记忆和思考,也推荐一些相关的影人书籍。无论如何,总有人想要主动停留在过去。希望我们找到彼此。00:15   开播说明,关于两个名字03:28   为什么有些过去的旧词汇一听就感觉兴奋09:51   四代不同女性对“旧”的感知15:56 杨福东导演的城市影像记忆19:23 如何界定什么是“旧”?21:38 我的私人柏林墙记忆24:50 碎片式经历的80年代最后一年27:45 为什么去关注六十年代末的西方社会29:33 一位美术界前辈的“快乐小猪”32:44一位北京女友的生活观察性新书本期音乐《Ricordo》 Ruggero Passarini《墨绿的夜》阿伦、米斯特《Der Alte Mercedes (The Old Mercedes)》《情陷89》艾敬《叙事曲叙事曲(奇普里安·波隆贝斯库)》薛伟
Comments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