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时事大家谈 - 美国之音
时事大家谈 - 美国之音
Claim Ownership

时事大家谈 - 美国之音

Author: 美国之音

Subscribed: 1,374Played: 95,484
Share

Description

围绕重大事件、热点问题、区域冲突以及中国内政外交的重要方面,邀请专家和听众、观众进行现场对话和讨论,利用这个平台自由交换看法,探索事实。
《时事大家谈》YouTube播放列表:http://bit.ly/VOAIO-youtube
2263 Episodes
Reverse
中国、俄罗斯、伊朗三国副外长3月14日在北京就伊朗核问题举行三国会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13日表示,中国一贯主张通过政治外交途径妥善解决伊朗核问题,北京会晤是中方最新的外交努力,旨在加强沟通协调,为早日恢复对话谈判创造条件。在此之前,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周致信伊朗领导人,希望德黑兰能与美国就核问题进行谈判。美国总统特朗普3月13日在白宫被记者问到伊核北京会晤时表示,他曾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讨论过无核化,而习近平“非常喜欢这个想法”。中国为何积极扮演伊核问题的斡旋者?中国的角色对于缓解伊核危机意味着什么?
俄罗斯总统普京3月13日在莫斯科对记者说,“俄罗斯同意停止战斗的建议,但是我们的出发点是假设停火将带来持久和平,并消除危机的根源”。当天晚些时候,普京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特使威特科夫举行闭门会议。本周早些时候,乌克兰与美国代表团在沙特阿拉伯城市吉达举行会谈,达成停战30天的协议。针对普京的回应,美国总统特朗普3月13日表示,“普京发表了一个富有希望的声明,但还不够全面,希望俄罗斯能做正确的事。”他同时表示,如果俄罗斯最终拒绝和平提案,将是“非常令人失望的”。如何解读这些最新进展?俄乌停火曙光在即还是陷入僵局?
俄罗斯总统普京3月13日表示支持美国提出的俄乌停火建议,但仍需讨论细节。这标志着俄乌停火曙光在即还是陷入僵局?中俄伊三国周五北京会晤,讨论伊核问题,中国为何着眼伊核斡旋?
一年一度的中共两会本周落下帷幕,习近平的第三个任期也正式进入下半场,“十四五”能否圆满收官,不仅攸关习近平自己的政治生涯,也将牵动今后整个中国的走向。有人认为今年的两会毫无亮点与新意,原本各界抱以期望的《民营经济促进法》没有通过,显示中共没有改革意愿、也不想从制度上对解决经济问题作一个大手术,从而断定今后的习近平时代只剩“垃圾时间”;但也有人乐观地认为,执政者仍有足够的政策创造性,面对美中贸易战与地缘政治等各种挑战,接下来将会是“关关难过关关过”。究竟这两个观察两会的不同视角,哪一个更符合真实的情况?我们请两位来宾从本届两会上有关外交、军事、经济、民生、对台政策等不同的面向为大家一一解析。
乌克兰在与美方代表举行会谈后,同意立即停火30天,但仍须俄罗斯接受并同时执行。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他希望俄罗斯总统普京同意停火,并警告俄罗斯如果拒绝接受停火协议,美国将实施毁灭性的经济制裁。普京到目前为止尚未对停火协议作出回应,但却穿上军装前往战地视察,要求俄军夺回每一寸土地。与此同时,俄军对乌克兰第三大城敖德萨发射导弹,乌克兰也出动无人机夜袭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表示:“不排除美俄领导人直接热线沟通。“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被问到对停火协议有何评论时表示:“中方从危机爆发第一天起就主张对话谈判,始终在为促谈努力。期待各方找到可持续和持久的和平方案。究竟普京会如何回应?
美乌谈判达成停火30天协议,特朗普期待普京也能同意停火,以展开谈判。他也欢迎泽连斯基再访白宫,普京将如何回应?北京的立场又是如何?中国两会闭幕后,习近平正式进入第三任期的下半场,他是否找到了各种问题的解方?今后的习近平时代究竟只剩“垃圾时间”?还是“关关难过关关过,前路漫漫亦灿灿”?
美国新钢铝进口关税3月12日开始生效,中国对美国的农产品关税也已经在3月10日开征。美国股市近日经历大幅震荡和回调。目前标普500和纳斯达克100指数均处于接近或陷入市场调整水平。共和党参议员兰德.保罗说:“市场指数是情绪的提炼。当市场因关税而暴跌时,我们需要倾听它的声音。””但国家经济委员会主席凯文·哈塞特将人们对经济健康状况的担忧淡化为“昙花一现的数据”,认为随着人们逐渐看到减税现实的出现,第一季度将进入正增长的阶段,第二季度将会开始出现增长”。如何看待新关税的开征以及当前的股盘动荡?美国股市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改变了吗?
美国总统特朗普日前在福克斯电视专访中回答关于经济政策的问题。他普预测美国经济会面临“过渡期”,关税有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回升,他也没有排除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可能性。亚特兰大联邦储备银行的预测数据显示,美国2025年第一季度GDP增长率的预测跌至-2.82%。但是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表示 “绝对不会,美国不会出现经济衰退。”他说关税将导致美国消费者购买一些外国制造的商品的价格上涨,但美国产品将变得更加便宜。特朗普也认为, 利率下降将有助于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特朗普经济政策将对美国经济产生何种短期冲击和长期影响?如何看待美国经济的基本面?
美国总统特朗普受访时不排除经济衰退的可能性,财政部长卢特尼克认为绝不可能有经济衰退。与此同时,美国股市近日震荡引发关注。美国经济基本面如何?短期的关税因素将造成长期效应或者可能经由谈判而解除?
中共两会期间升高对台文攻武吓,中共外长王毅重申北京“将会而且必须”统一台湾,还说“台湾在联合国的唯一称谓就是‘中国台湾省’”。中国国防部发言人警告台湾:“早晚来收了你们”,解放军也在高雄外海军演;不过在太平洋的另一边,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Scott Bessent)却在接受CNBC采访时表示,特朗普总统相信在他四年任内,习近平不会武力犯台。特朗普认为习近平未来四年内不会动、或不敢动台湾,是基于何种研判?北京是否对美、台使出两手策略?今后四年,中共到底会不会出兵台湾?
中共两会闭幕及美中贸易战升温之际,传出美中领导人即将会面的消息。根据《南华早报》独家报道,特朗普可能最快四月访华与习近平会面。消息来源还透露,特朗普原本希望邀请习近平访问海湖庄园,但中方倾向在北京或华盛顿安排更正式的会晤。之前《华尔街日报》也曾引述知情人士报导,特朗普总统已经告诉他的幕僚,希望能够在他上任100天之内举行美中领导人峰会。特朗普关注的焦点是否又从普京转回习近平?结束俄乌战争与美中贸易战在特朗普的日程上究竟孰先孰后?
《南华早报》独家报道,特朗普可能最快四月访华与习近平会面。消息来源称特朗普原本希望习近平访问海湖庄园,但中方倾向在北京或华盛顿安排更正式的会晤。如何解读美中贸易战升温之际传出领导人即将会面的消息?与此同时,美财长贝森特告诉媒体,特朗普总统有信心在他四年任内,习近平不会武力犯台。如何观察中共两会后美中台三方互动?
中国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今年政府工作任务时提出,要推动互联网、文化等领域有序开放,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有序开放互联网”,引起两会代表、尤其是广大网民的热议。今年的人大政协两会召开之前,上海就有人大代表呼吁取消对自由贸易区、金融区和大学的互联网限制,以支持人工智能发展并吸引外国投资和人才。去年官方媒体引述业内人士的话提出过类似建议,但政府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尚属首次。不过观察人士注意到,李强的“有序开发互联网”完全局限在科技创新、吸引外资的经济框架内,与思想和言论自由毫无关系。何为“有序”,如何“开放”?北京会不会真正放松网络管控?
正在举行的全国人大会议周日举行民生问题记者会,民政、人社、住房和国家卫健委四位部长相继谈到保民生促消费的问题。此前商务部长王文涛坦承,消费不振的主要问题是“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偏弱”。在中国李强上星期宣读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消费”一词被提及31次,高于去年的21次,也超过了对“科技”的提及次数。与此同时,中国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2月份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0.7%,创下13个月来的最大跌幅,而生产者价格指数(PPI)通缩仍在持续,表明中国持续多年的通货紧缩还在恶化。通货紧缩阴影为何多年挥之不去?“中国人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偏弱”的主要症结在哪里?
中国民政、人社、住房和国家卫健委负责人于人大记者会上谈如何保民生促消费。官员对社保,医保,住房和就业提出哪些建议?“中国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偏弱”主要症结为何?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提“有序开放互联网”,何为“有序”,如何及向谁“开放”?北京会放松网络管控吗?
特朗普第二任以来,已两次对中国商品增加10%的关税、下令加强对中国关键领域投资限制,阻止中共渗透巴拿马运河。他还表示和他习近平主席关系很好。希望中国来投资、“我们与中国的关系将会非常好。”与此同时,美国国务院官网删除了“不支持台独”表述,美国防长海格塞斯近日回应中国外交部的好战言论时说,“我们已经准备好(和中方开战)”,“渴望和平的人必须为战争做好准备。”特朗普当局对华政策迄今呈现什么特色?在北京发出对美国关系的强硬信号之后,美国会如何应对?
中国总理李强首次将习近平提出的四个反对(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纳入国务院先人大提交的政府工作报告之中。与此同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最新表示,奉劝美方收起霸凌嘴脸,美方如果别有所图,执意打关税战、贸易战或者别的什么战,中方将奉陪到底。中方向美国发出这些强硬信息是否预示北京高层已经达成对特朗普当局的共识?美中关系是否如一些学者预测的那样会山雨欲来、风雨飘摇?
中国驻美大使馆说,已经准备好与美国打“任何类型的战争”。李强人大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四个反对”--反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也被视为剑指美国。如何解读中国对美态度变化?特朗普上任后两次对中国商品加税、限制投资、阻止北京渗透巴拿马运河,同时他也表示与习近平和中国关系良好。 与此同时,美国国防部长回应中国外交部说“渴望和平的人必须为战争做好准备“。新一届美国政府对华政策呈现什么特色?
根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 3月2日报道,军事专家分析美国防务承包商麦克萨科技提供的中国大连造船厂最新的卫星图像后,证实中国正在建造的新型航母可让舰载机借助四个电磁弹射器起飞。有专家指出,004型航母的技术已经“弯道超车”可与美国的“福特号”媲美;但也有人认为,美中两国的航母战力仍有一段相当的差距。美中航母实力究竟要如何对比?与此同时,解放军最近接连在高雄外海、靠近越南的北部湾、以及澳大利亚与新西兰之间的塔斯曼海域,无预警举行军演,美国核动力航母卡尔文森号的编队也在两会前夕驶入釜山。美中两强在印太地区的军事竞逐是否正在升温?特朗普政府从乌克兰战争抽出的军事资源又是否会转而部署到印太地区?
今年中共两会军方代表团的规模虽然缩小,不过官方公布2025年列编的国防预算仍然增加了7.2%,达1.78万亿人民币,超过5%的GDP增长目标,这个数字是否合理、适度?能否反映中共的战略意图?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解放军要“深入推进练兵备战,加快发展新质战斗力”,中国面对经济增长放缓,军费却年年大幅增长,究竟剑指何方?是为了武统台湾?与美国争霸?还是要牢牢抓住枪杆子维持政权?与此同时,美国国防部次长提名人柯伯吉3月4日在参议院军事委员会的听证会上警告:“美中军事平衡已经急剧恶化”,建议台湾军费应该增加到GDP的10%,日本军费也应增加到3%,美、日、台如何因应中共军力扩张所带来的挑战?
loadin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