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
每天五分鐘

每天五分鐘
Author: 陳揚
Subscribed: 2Played: 85Subscribe
Share
© All rights reserved
Description
385 Episodes
Reverse
「花蓮光復救災體驗」是一場結合真實救援行動與教育學習的深度體驗。參與者透過模擬災害現場,實際操作救災工具、學習自救與互助技巧,同時感受到花蓮在地社區的凝聚力。這不僅是一場體驗,更是一種讓人重新思考「安全、團隊、生命價值」的契機。對於都市生活的人來說,這是一個跳脫舒適圈、體驗真實挑戰的絕佳機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堰塞湖(又稱土石壩湖、天然壩湖)是因為山崩、地震、火山爆發、冰川等自然事件,堵塞了河流而形成的臨時湖泊。它既是一種壯麗的自然景觀,也隱藏著巨大的危機——一旦潰決,可能帶來嚴重洪災。這一集將帶你深入了解堰塞湖的形成原因、歷史案例,以及人類如何監測和預防潰決災害,從科學與故事的角度,一起看懂「大自然的驚喜與威脅」。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 參與對象與地點: 陳揚帶領了一群有特殊需求的學生(特殊的學生)
前往香港參加這項「健球 KIN ALL」比賽。
陳揚提到帶領這些特殊需求的學生出國(五天六夜或五天四夜)「相當不容易」
難度很大,需要全程提心吊膽。
2. 比賽結果: 這些學生在比賽中取得了極佳的成績,拿到了「第一名鑽杯」(鑽石的鑽)。
3. 後續影響:
◦ 獲獎後,陳揚聯絡了記者,並成功讓這項成就登上了自由時報。
◦ 陳揚將獎杯帶到各個學校,讓學生們得以在學校的舞臺上接受讚揚。
◦ 這對於其中一位國小階段的學生來說,是第一次在全校面前(招會、集會、升旗會)站上頒獎台。
◦ 陳揚強調,這次努力後「吃到果實」的經驗對學生後續的功課上、神態上的變化,以及與家人之間的互動都產生了深遠且超乎預期的影響。
◦ 站上舞臺的經歷給了學生們一鼓底氣,讓他們可以跟同儕說自己去過香港,減少了「被比下去」的感覺。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洋芋片(potato chips)是全球最受歡迎的零食之一,但它的誕生其實來自於一場「顧客抱怨」。據傳 1853 年美國紐約薩拉托加(Saratoga Springs)的一間餐廳裡,一位顧客嫌薯條太厚、太軟,於是廚師 George Crum 一氣之下將馬鈴薯切得超薄,再炸得酥脆,沒想到意外誕生了「洋芋片」。如今,洋芋片已從餐廳小點心,成為全球年產值超過 300 億美元的零食產業代表。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在 2022 年 Clio Sports 獲獎的 K League 公益行銷活動中,韓國足球員用 足球盤帶(dribble) 的方式,實地走出一條「地圖上的路徑」。這些軌跡被設計成「輪椅友善路線」,提供前往球場的無障礙導航。這個活動不只是足球行銷,更是一種體育與社會責任的結合,讓更多身障球迷能親身走進球場,體驗足球的熱情。它展現了:運動,不只是比賽,更能創造改變。
活動名稱:《THE DRIBBLE-MADE ROUTE》
📍 發起單位:K League(韓國職業足球聯賽)
🏆 榮獲:2022 Clio Sports 金獎
🔗 官方報導與案例介紹:
Clio Sports 2022 Winners - The Dribble-Made Route
K League campaign creates wheelchair-friendly route to stadiums
📊【數據來源】
全球身心障礙人口比例
世界衛生組織(WHO)《World Report on Disability》(2011)
📎 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i/item/9789241564182
📝 指出全球約有 15% 人口(約 10 億人)具身心障礙情況。
台灣身心障礙者統計
中華民國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身心障礙者統計年報》
📎 https://dep.mohw.gov.tw/dos/lp-1728-113.html
📝 截至2023年,全台約有 120萬名身心障礙者,占總人口5.2%左右。
🧠【心理學與社會觀點資料】
共感訓練(Empathy Training)與社會參與
Decety, J., & Cowell, J. M. (2014). The complex relation between morality and empathy.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18(7), 337-339.
📎 https://doi.org/10.1016/j.tics.2014.04.008
📝 提到身體參與式經驗能有效促進道德發展與共感能力。
💼【品牌行銷與CSR效益】
企業參與社會議題的顧客影響
Mohr, L. A., Webb, D. J., & Harris, K. E. (2001). Do consumers expect companies to be socially responsible? Journal of Consumer Affairs, 35(1), 45–72.
📎 https://doi.org/10.1111/j.1745-6606.2001.tb00102.x
📝 發現企業參與有意義的社會議題,有助於提升品牌忠誠度與好感。
🏆【國際獎項說明】
Clio Sports Awards
Clio 是全球知名的創意產業獎項,Clio Sports 則專注於體育產業中的創新、行銷與設計專案。
📎 官方網站:https://clios.com/sports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旋轉木馬理論」用旋轉木馬的速度來比喻體驗設計的節奏。太慢,觀眾覺得無聊想離場;太快,反而會頭暈、過載。真正好的活動、展覽、餐飲或品牌體驗,就要抓到「剛剛好」的速度黃金中庸。這背後其實有心理學支持,例如 心流理論(Flow) 與 耶基斯–多德森定律。在這一集 Podcast,我們會用展覽、餐飲、品牌活動等例子,告訴你怎麼調節節奏,讓參與者想一再回味。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香港運動共融研討會:運動,能包容每一種身體與靈魂》
你有想過「運動場」也能成為一個「共融教室」嗎?
在這場來自香港的運動共融研討會中,來自教育、特教、運動治療與城市設計領域的專家們齊聚一堂,分享如何讓身障者、弱勢孩子、性別少數者,甚至長者,也能在運動中找到歸屬感。
我們不只談理念,更探討真實案例與做法:
如何打造包容的運動空間?
什麼是融合運動教練?
家長、學校、政策怎麼支持「每一種身體都能動起來」?
我分享我去香港研討分想的事情唷!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在人與人之間初次相處時,氣氛往往尷尬又不自然。
透過一頓熱炒,讓每個人點一道自己喜歡的菜,再輪流去嘗試「吃別人喜歡的菜」
不只讓彼此更了解對方,也是一場無形中的自我揭露與情感交流。
從筷子夾起的不只是菜,更是一份信任與勇氣。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你是否曾經在開車時,被插隊氣得半死?
你是否因為別人的一句話,就悶悶不樂一整天?
「空船理論」來自中國古代哲學,指的是——
當一艘船撞上你,如果裡面沒人,你就不會生氣。
真正惹怒我們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們對人的投射」。
這集,我們用輕鬆的方式聊聊:
如何用「空船」的心態,卸下情緒負擔,活得更自由。
空船理論來自於《莊子·山木》中的一段寓言:
「彼其所與處皆舫也,舫來觸舟,非敢怒也;若有人焉而觸舟,則怒之矣。」
意思是說——如果有一艘船漂過來撞到你的船,你發現那艘船是空的,你會覺得:「啊,風太大了,不怪誰。」
但如果那艘船上有人,你就會很生氣:「他幹嘛不看路!」
👉 重點是:同樣是被撞,我們會因為「覺得對方是故意的」而生氣。
這就是「空船理論」(The Empty Boat Theory):
我們的情緒,往往不是因為事情本身,而是我們對事情的詮釋與投射。
📚 資料來源:
莊子,《莊子內篇》
Ellis, A. (1962). Reason and Emotion in Psychotherapy
Troy, A. S., et al. (2020). "Cognitive reappraisal and emotion regulation: A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Contextual Behavioral Science.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你每天搭電梯,但你知道電梯的「心理學」與「社會學」故事嗎?
本集帶你走進電梯的密閉小宇宙:
為什麼我們進電梯都會自動面向門口?
為什麼大家默默排隊、不太說話?
那個「關門鈕」真的有用嗎?還是只是心理安慰?
更驚人的是:電梯空間裡,其實藏著城市壓力、階級感,甚至人性本能。
一趟電梯,其實就是一場濃縮的社會實驗。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都市中最被忽略的壅塞元凶,可能不是車流,而是行人。
研究發現:只要人在過馬路時偏離直線,走路角度超過13度,就會造成交通效率大幅下降。
這集帶你從城市設計、群體行為與人性選擇,重新理解走路這件「看似無害」的日常行為。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你有沒有發現,有些炒飯就是粒粒分明、香氣四溢,而有些卻炒成了一鍋「飯糰」?
關鍵,其實不在鍋子也不在廚藝,而是在「你選的米」!
本集用最生活化的方式,帶你認識炒飯背後的秘密武器──直鏈澱粉。
糖果串 vs 毛線球,原來炒飯能不能炒得開,全看澱粉結構!
10分鐘,帶你重新認識米飯的祕密,也讓你的炒飯變專業。
📚 參考資料:
Teyssier, J. et al. (2015). Nanocrystal Tuning in Chameleon Skin. Nature Communications.
FAO Rice Knowledge Bank (2020). Starch Composition of Rice Varieties.
台灣農業試驗所(TARI)米品種資料庫
陳昭倫(2021),《主婦聯盟:米與澱粉健康手冊》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變色龍為什麼會變色呢?
你可能以為牠們是為了隱身或偽裝自己,但其實更複雜也更神奇!
最新研究顯示,變色龍的皮膚內有特殊的奈米晶體結構
能透過改變排列方式來反射不同波長的光線,產生藍色、綠色甚至金黃色彩。
除了偽裝外,牠們還會因為心情、溫度、社交需求而變色
像是求偶或生氣時的色彩,都是在傳遞訊息。
這一集,我們用科學+趣味的方式,帶你走進變色龍的秘密世界!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嗨!我是陳揚
足球人生一步步後退
國小是前鋒
國中是後腰
大學踢後衛
後衛就像拖鞋一樣
多數大家隨便亂丟,但下雨的時候
卻站了第一席位
不起眼但在某些時刻大家都需要
沒辦法耍花招
沒辦法秀來秀去
只能穩中之穩
經不起任何一個失誤
全隊回頭看你的那剎那
你只會想要把面具帶起來
現在我踢中後衛
一個孤單的角色
近期我才知道
默默的守護有多珍貴
陌生人給你的一碗麵
你會開心至極
媽媽每日的煮飯你已習以為常
這不起眼的拖鞋
平常不會發光
甚至穿拖鞋出去某些場合還可能被罵
我想這可能就是部分時候
後衛都會被罵到的臭頭的原因吧!
我不起眼
但要知道
知道為何,才能成就任何
找到價值你才能堅持
拖鞋也可以發光
此篇送給足球場
踢後衛的朋友們
“發光的拖鞋”
我曾經享受進球的快樂
而現在我享受隊友進球的快樂
《發光的拖鞋》是一段從前鋒、後腰到後衛的足球人生自述,也是一種對「守護者角色」的深刻體悟。這是一集獻給所有默默付出的後衛、基層工作者、照顧者——那些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平常卻常被忽略的你們。
透過「拖鞋」這個比喻,我們重新定義低調中的光芒,重新認識:不是站在鎂光燈下,才算是發光。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你知道嗎?連續投進幾球就會進入「手感來了」的狀態,這叫「熱手效應」;而認為連輸5次接下來應該會贏,這是「賭徒謬誤」。
這兩種思考看似合理,其實都可能讓我們做出錯誤的判斷。這集用生活化方式帶你看懂兩個經典心理學效應,還能預防你掉進賭博陷阱或投資錯誤!
📚 參考文獻整理
Gilovich, T., Vallone, R., & Tversky, A. (1985). The hot hand in basketball. Cognitive Psychology, 17(3), 295–314.
Tversky, A., & Kahneman, D. (1971). Belief in the law of small number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76(2), 105–110.
Miller, J. B., & Sanjurjo, A. (2018). Surprised by the hot hand fallacy. Econometrica, 86(6), 2019–2047.
Csikszentmihalyi, M. (1990). Flow 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 Harper & Row.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有效說服」不只是業務談判或演講時的技巧,更是我們每天在人際互動、溝通合作、甚至家庭生活中都用得到的關鍵能力。
本集Podcast,用輕鬆易懂的方式,聊聊心理學研究支持的說服原理、常見的說服策略、避免被操弄的自我保護方法,還會分享實用又有趣的生活範例。
讓你在職場、家庭、朋友間都能「聰明說服」,不吵架、不強迫,讓對方心甘情願點頭。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雞蛋怎麼掉落才不會破?」
這不只是小學生科展的趣味題目,其實蘊含了物理、工程設計、甚至生活裡的智慧。
為什麼有的蛋可以從高處掉下來卻完好無損?背後有什麼科學原理?我們又能怎麼在日常生活裡「設計」自己的防撞保護?
本集節目,用輕鬆的方式聊聊力學、緩衝、設計思考,讓你上班通勤、下班放鬆時都能聽懂、學到、笑出來。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所謂「毛茸茸防風罩」是錄音和拍攝時套在麥克風上的一層絨毛罩,也叫「貓毛」或「死貓」(dead cat windscreen)。看起來很可愛、很有特色,但真正的設計是為了在戶外錄音時大幅降低風聲、保護收音品質。
它的原理是利用纖維層層打散、吸收風流動的能量,減少「呼」的風噪進入麥克風。專業的新聞、紀錄片、Podcast外景、YouTube拍片都少不了這個神秘的小工具。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癲癇」是一種大腦神經元突然放電異常,導致短暫發作的神經疾病,表現可以是全身抽搐、意識喪失、發呆或小動作異常。全球超過5000萬人受到影響,卻常被誤解或歧視。
在這集節目裡,我們一起用輕鬆的方式,聊聊癲癇是什麼、有哪些類型(大發作、小發作)、該如何急救、以及癲癇患者真實的生活挑戰。一起打破迷思、多一點理解和同理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ADHD麻痺」(ADHD Paralysis)是許多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患者在面對選擇、任務、壓力時常見的心理現象。這不是懶惰,而是一種**「大腦過載導致的停滯狀態」**。
想像你站在一條高速公路中間,每一件事情都是一台快速駛來的車子,你的大腦瞬間無法處理,最終選擇「卡住」或「什麼都不做」。
這種麻痺狀態可能出現在:
面對多重任務無從下手時
壓力過大時
任務沒有明確的起點時
需要高專注但無法啟動時
它可能讓人內疚、自責,甚至陷入拖延與焦慮循環。認識這個現象,有助於用更溫柔與策略性的方式對待自己,尤其是ADHD患者本身與其家人、伴侶。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