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理財小時候
理財小時候

理財小時候

Author: 亞太科學技術協會

Subscribed: 311Played: 3,103
Share

Description

歡迎收聽理財小時候,我們沒有標準答案,只有多元觀點,和大家一起分投資理財的故事和知識

210 Episodes
Reverse
小白財務長 EP100 上線啦!我們把收聽率 TOP 5 的精華一次打包:重點筆記+實戰乾貨,幫你把觀念變行動。先用簡單方法拿到大部分成果,再用有紀律的工具穩穩追求超額報酬。把時間當朋友,把規則寫在前面,把情緒關在門外。漏聽的現在補起來,期待一起慶祝下一個一百集唷!(節目內容為教育分享,非個別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評估自身風險承受度。本集錄音日期:2025/11/12) TOP 5 主題 ⭐ 如何選一支好股票?(EP21|2024/05/10) ⭐ 帶你認識「可轉換公司債」(EP22|2024/05/17) ⭐ 學會被動投資後,我還可以怎麼繼續升級(EP92|2025/09/19) ⭐ 拆解投資最常踩的心理陷阱(EP95|2025/10/10) ⭐ 三檔打敗台灣50的基金(EP90|2025/09/05)
孩子教育、換屋時機、退休年齡,真的能「全都要」嗎?本集邀請定方財務顧問洪哲茗,帶你把理財從月月記帳,升級為「生涯資產模擬」:把未來數十年的收支、資產報酬與重大事件排成時間線,用數據進行情境與壓力測試,精準分辨短期緊繃還是長期缺口。再運用四大槓桿(增加收入、減少支出、調整目標、調整投資報酬)組成務實方案,讓「全都要的理想」化為「能落地的選擇」。更推薦邀請另一半一起收看,對齊共同目標,把心中的幸福藍圖化為行動;少焦慮、少踩雷,現在就開始。 節目分段 00:00 精彩預告 01:05 三明治族財務難題 04:18 真問題還是空焦慮? 07:32 生涯資產模擬 08:50 盤點收支與資產 09:57 目標具體化:年份+金額 14:02 理想與務實平衡 17:38 伴侶財務溝通技巧 20:08 數據驅動決策 22:39 共擬幸福藍圖 25:49 善用資源不心慌 《頂尖財務顧問的48堂財商素養課》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1006201 理財小時候 IG:https://instagram.com/moneywings_org/  理財小時候 FB:https://facebook.com/moneywings.org/  理財小時候 Podcast:https://open.firstory.me/user/moneywings
「定期定額投資0050,然後呢?」這集從小白到進階投資人的必聽關卡:財務長們將拋出幾個會改變你投資習慣的關鍵問題——費用率差一點真的有差嗎?台積電比重過高要如何化解?主動式ETF的”祕密武器”是什麼?以及在降息未定的環境下,債券ETF該不該現在上車?如果你想在不頻繁交易的前提下,讓投資組合更有效率、更分散、更貼近趨勢,這集節目內容將提供給你一些思考方向唷!(節目內容為教育分享,非個別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評估自身風險承受度。本集錄音日期:2025/10/20) 本集重點: ⭐ 被動式ETF進階思考 ⭐ 幾個主動式ETF的選股邏輯與持股上限差異 ⭐ 研究捷徑:利用ETF重疊/不重疊成分,快速建立個股觀察名單 ⭐ 債券ETF觀察框架:通膨、利率路徑與存續期風險
退休投資,贏在心態與現金流,而不是預測市場。這一集嫺人老師和我們聊新書《有錢到老後》,用「三桶金」把錢放對位置:第一桶先顧生活與突發狀況,第二桶穩穩生利息,第三桶負責長期對抗通膨。更關鍵的是安心感與節奏感—退休前先降風險,退休後再把股票比例拉回,搭配年度再平衡,避免「一退休就遇股災」的崩潰時刻。節目中也拆解長期投資的心理誤區,教你用規則守住紀律。想讓錢活得比你久嗎?快來收聽本集節目! 節目分段 00:00 精彩預告 02:38 投資誤區:聽消息買股 05:25 投資誤區:鑽研技術分析 07:41 投資誤區:把錢一次All In 08:38 投資誤區:害怕虧損 09:28 長期投資+三桶金配置 13:11 長期桶(III) 50~60%:成長型資產-股票、ETF 14:13 中期桶(II) 20~25%:穩健收益-中期債券 15:49 短期桶(I) 20~25%:日常生活預備金 17:54 退休前先降風險 20:33 投資紀律與心態調整 22:49 克服投資恐懼 26:25 安全提領率讓你安心花錢 29:53 復盤投資組合再平衡 30:53 從「正確歸類」做起   《有錢到老後》https://bookzone.cwgv.com.tw/book/BCB887   理財小時候 IG:https://instagram.com/moneywings_org/  理財小時候 FB:https://facebook.com/moneywings.org/  理財小時候 Podcast:https://open.firstory.me/user/moneywings
玉山金以換股併購三商人壽掀起市場關注。本集不只解讀新聞,更想提供你一個金融併購判讀框架。我們從六個關鍵問題切入:併購動機與版圖、換股定價機制、資本與配息影響、壽險存量資產與利差損、IFRS17制度接軌與RBC門檻、以及公告後市場行為的驗證。財務長們把抽象名詞(利差損、固定對價/換股比、資本適足)轉為實用的觀察清單與決策節點,幫助初階投資人降低情緒交易、提升判讀能力。你將學會遇到類似事件時「看什麼、等什麼、怎麼估」,把一次新聞變成長期財商訓練,看懂金融股換股併購的風險與機會的來龍去脈。(節目內容為教育分享,非個別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評估自身風險承受度。本集錄音日期:2025/10/28) 本集重點: ⭐ 併購動機分析 ⭐ 資本補強與配息壓力 ⭐ 壽險結構變遷 ⭐ 市場訊號與觀察重點
在這集讀書會中,國榮將分享聊一本讀完後非常有共鳴的書《投資金律》。這本書的核心觀念是:投資不是只有數學,它同時也是莎士比亞——也就是說,它既要理性,也不能忽略人性。這本書提出了「四大投資金律」,或者說「四根撐起投資穩定的椅腳」,分別是:投資理論、投資歷史、投資心理學、投資產業。只要少一個,你的策略可能就會垮。我們就從這四大支柱來談談:它們各自的意義書中,有哪些觀點再結合我自己交易員的經驗、還有我看到的真實故事。快來收聽! 節目分段 00:00 精采預告 01:10 核心理念與作者介紹 05:54 投資理論:風險與報酬是一體兩面 10:59 投資歷史:從別人的錯誤中學 15:57 投資心理:最大的敵人是自己 23:11 投資產業:不是所有建議都為你設想 28:18 提醒與建議   理財小時候 IG:https://instagram.com/moneywings_org/  理財小時候 FB:https://facebook.com/moneywings.org/  理財小時候 Podcast:https://open.firstory.me/user/moneywings
黃金不是不生息的保守資產嗎?為何一次次在關鍵時刻衝破天花板?我們用一個簡單但常被忽略的關鍵,帶你重新認識黃金:當市場在「信心」與「利率」之間擺盪,誰在默默決定價格走向。從各國央行與資金流的真實走向、到實質利率與美元的互動。財務長們將提供一個由因到果的思考框架,幫助你建立可複製的判斷模型。最後,也聊聊幾個大型投行對金價的預測分析,並分享一般投資人如何更聰明投資黃金。想知道為何這波金價不只關於「通膨」,更關於「誰在買、用什麼錢買」?快來收聽!(節目內容為教育分享,非個別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評估自身風險承受度。本集錄音日期:2025/10/08) 本集重點: ⭐ 黃金四大牛市脈絡 ⭐ 推動金價的背後力量 ⭐ 大型投資機構對黃金的評估與預測 ⭐ 聰明選擇投資黃金的工具
本集請到創投界「永遠的秘書長」蘇拾忠。他把30年創投與媒體經驗,還有陪跑500多家新創的實戰心得,濃縮成一套聽了就能用的心法。創投跟新創怎麼當「像結婚」的夥伴、募資和成長要怎麼一步步拆開做,通通與你分享。從投資人角度帶你畫出創業藍圖,還有滿滿真實案例和精采故事。無論你正準備募資,或是企業內的新事業負責人,都能獲得貼近實戰的思維框架,少走彎路,放大成功機率。快來收看! 節目分段 00:00 精采預告 01:55 創投與新創像結婚 04:30 任務轉換:創業陪跑 07:21 吸引創投的關鍵 09:45 「缺陷美」投資法 13:21 資源媒合與補位 17:10 人、市場、產品誰最重要 21:17 NG雷點分享 27:09 空手創業,早點認識創投   蘇拾忠-讓創投拍板的創業計畫|成功募資的營運模式 × 財務模型 × 殺手級提案 購課連結:https://www.pressplay.cc/link/s/DE0BA8D9 優惠碼:MONEYWING500 理財小時候 IG:https://instagram.com/moneywings_org/  理財小時候 FB:https://facebook.com/moneywings.org/  理財小時候 Podcast:https://open.firstory.me/user/moneywings
當新聞標題高喊「台灣巴菲特指標破3,股市太可怕!」時,你該先冷靜,而不是用一則新聞標題決定買賣。本集財務長們要從「巴菲特指標=全市場總市值 ÷ GDP」出發,拆解其中盲點給你知:市值是存量、GDP是流量,時間維度也錯位;若考量PPP(購買力平價)與台灣外貿導向的獲利特性,「看起來過高」其實未必等於泡沫!我們並以美、日對照,提醒單一指標容易導致過度保守,最後回到實務:用本益比、企業獲利與資本支出循環做檢核,以定期定額、資產配置與再平衡維持紀律。本集要給正在學習財商的小白一個提醒:先理解,再判斷;用對工具,比追逐新聞標題更重要。想在多頭後段保持紀律與判斷力,歡迎持續收聽小白財務長!(節目內容為教育分享,非個別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評估自身風險承受度。本集錄音日期:2025/10/08) 本集重點: ⭐ 巴菲特指標的定義與其結構性侷限 ⭐ 台灣指數偏高的三大原因 ⭐ 股市的實務觀察重點 ⭐ 建議的操作策略
從消防員到39歲提早退休,Chris用第一線「火場思維」詮釋投資:先確保撤退無虞,再追求進攻。理財最大風險其實是「不作為」——在通膨時代把錢放銀行,購買力天天被偷走。本集帶你釐清投資與投機差異、看見市場「標錯價」的投資機會,以及用指數ETF打底、個股少量加值的實戰配法,還有凱利公式在資金配置中的簡易用法。最後他也和我們分享,FIRE不是躺平不工作,而是買回時間,啟動第二人生。讓我們一起用長期目標與行動計畫,把錢變成為有生產力的夥伴! 節目分段 00:00 精采預告 02:22 《FIREman 39歲退休實戰筆記》 04:12 FIRE是換跑道,買回時間 06:05 火場投資學:不作為風險 11:02 投資還是投機? 17:12 長期投資與資產配置 20:15 思考並設定投資的目標 23:08 最佳下注比例:凱利公式 26:47 先贏平均,再談超額 28:39 讓錢發揮生產力 29:29 FIRE只是第二人生入場券   《39歲退休實戰筆記》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1020715 理財小時候 IG:https://instagram.com/moneywings_org/  理財小時候 FB:https://facebook.com/moneywings.org/  理財小時候 Podcast:https://open.firstory.me/user/moneywings
投資常被教成一套公式:估價、買進、紀律持有。但你知道嗎,真正阻擋報酬率的竟然是大腦裡那些「感覺很合理」的瞬間:不想認賠、被成本卡住、明明知道財報不差卻覺得失望。本集我們用行為經濟學最經典的幾個偏誤——損失厭惡、框架效應、沈沒成本、自我歸因——拆開你那些反覆出現的投資情緒,並來談談怎麼用策略避開它們!(節目內容為教育分享。本集錄音日期:2025/09/08) 本集重點: ⭐ 行為經濟學是什麼? ⭐ 損失厭惡 ⭐ 框架效應 ⭐ 自我歸因偏誤 ⭐ 破解的策略
在這集節目中,商腦金姐姐用生活中的彩券行、扭蛋機、均一商店、早餐店等場景,教你把日常變成孩子的財商教室。從低年級就能上手的「圖像記錄」到「三個罐子法」,一步步建立有進有出的金錢觀。同時,她也提醒:情商比財商更重要,面對跟風、比較與欲望,父母先共感、再陪孩子設目標與存錢計畫,培養延遲滿足與責任感。節目以投資為例,帶孩子理解期望值與風險、偶然與必然、信用與現金流。想讓孩子學會不被金錢牽著走、而是用錢成就豐盛生活嗎?請不要錯過本集生動有趣的分享! 節目分段 00:00 精采預告 02:46 如何教低年級小朋友記帳? 07:09 「五金」行的理財啟示 13:11 情商比財商更重要! 15:19怎麼花、為何花、花在哪 18:49各出一半的家庭協作方案 21:57 家庭財務溝通與透明度 25:20 父母以身作則與家學淵源 29:34 資產規劃與複利的威力 32:02 家學淵源比基因優良更為重要 36:23 均速比快速更重要 理財小時候 IG:https://instagram.com/moneywings_org/  理財小時候 FB:https://facebook.com/moneywings.org/  理財小時候 Podcast:https://open.firstory.me/user/moneywings
從早晨被鬧鐘叫醒,到晚上搭電動車回家,台積電無所不在!本集兩位財務長帶你看懂這座「護國神山」如何以專注代工打敗整合型巨頭,並用摩爾定律、ASML光刻機、專利與人才築起全球級護城河。節目拆解與Intel、Samsung的真正勝負點—不是誰先喊奈米數,而是關鍵良率與穩定度。投資面則提醒:台積電偏成長、股利不高;台灣指數高度「台積電化」影響分散配置。最後還加碼提供小白也能上手的投資觀察重點。想更聰明地參與半導體長期趨勢嗎?請不要錯過,快來收聽!(節目內容為教育分享,非個別化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評估自身風險承受度。本集錄音日期:2025/08/20) 本集重點: ⭐ 慧眼獨具的商業模式 ⭐ 企業護城河 ⭐ 關鍵良率 ⭐ 投資人可能的風險與觀察重點
懂得投資理財累積財富,更要懂得守護與正確分配。本集邀請《親密搶奪,誰在拿走你的錢?》作者高愛倫,從親密關係的金錢課題出發,拆解家庭中的金錢拉扯與制度盲點、特留分爭議及長照中的財務風險,教你以正確觀念與溝通方式,將愛與公平落實為制度。無論你是未婚不生、夾心世代,或主要照顧者,都能一次了解保險受益人、遺囑與信託的關鍵設定,預防糾紛,讓資金直達真正付出的人手中,避免關係被金錢撕裂。現在就一起來了解,為自己設下安全底線,用制度守住感情與尊嚴。 節目分段 00:00 精采預告 02:10 《親密搶奪,誰在拿走你的錢?》 07:38 你該關心的「特留分」 12:00 親密關係更需要真心對話 18:52 善用保險、預立遺囑保護財產 24:36 讓愛與回饋直達真心愛你的人 29:33 情感與利益之間的現實難題 35:30 用制度設下安全底線   《親密搶奪,誰在拿走你的錢?》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1022325 理財小時候 IG:https://instagram.com/moneywings_org/  理財小時候 FB:https://facebook.com/moneywings.org/  理財小時候 Podcast:https://open.firstory.me/user/moneywings
本集聚焦投資新寵「主動型 ETF」。我們從資金流如何推動定價、高股息題材退燒的結構性原因談起,解析今年 5 月後新掛牌主動型 ETF 為何「一上市就亮眼」。節目中以「野村台灣50主動 ETF」為案例討論,並提醒常見誤區:只看短期漲幅、忽略成分重疊造成「假分散」、過度集中單一產業。到底該不該把主動型 ETF 納入組合?核心仍是回到你的資產配置框架、資金流邏輯與紀律檢核機制,再冷靜決策唷!(節目內容為教育分享,非個別化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評估自身風險承受度。本集錄音日期:2025/09/08) 本集重點: ⭐ 資金流對投資市場的影響與意義 ⭐ 主動 vs 被動差異 ⭐ 個案解析 ⭐ 風險提醒:成分重疊、假分散
本集節目我們請到趙婷,談的不是炫技,而是她怎麼一路自學、跌過、怕過,最後找到跟自己人生步調同步的投資方法。投資被她重新定義為讓「生活責任、心理承受力、現金流需求」協調共存。這集送給 30–55 歲正在扛家庭、被套牢過、對波動焦慮的你;也給準備退休、想更安心的女性,和想從個股走向資產配置的朋友。一起聽聽她怎麼把賺快錢的念頭,換成能睡好覺的長期布局。快來收聽!   節目分段 00:00 精采預告 01:34 我的投資啟蒙 04:29 漲跌停等於一台車 06:07 ETF分散策略分享 08:59 退休與現金流 12:52 下跌就恐慌? 1638 以人為本的投資方法 23:21 投資心得分享   理財小時候 IG:https://instagram.com/moneywings_org/  理財小時候 FB:https://facebook.com/moneywings.org/  理財小時候 Podcast:https://open.firstory.me/user/moneywings
本集節目分享一則聽眾投書,我們要來破解小白最真實的投資糾結:上班族連續兩年每月1萬扣006208,績效不錯卻想改手動擇時、研究K線KD能不能更賺?兩位財務長從分散配置、台積電過度集中風險、核心衛星策略、基本面與技術面的正確學習順序到實際加碼與再平衡心法,一次拆給你。想知道如何在不盯盤下提高報酬、又避免追高殺低,就別錯過!立刻收聽!(節目內容為教育分享,非個別化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評估自身風險承受度。本集錄音日期:2025/08/27) 本集重點: ⭐ 投資標的分析 ⭐ 技術線圖真的適合上班族嗎? ⭐ 手動進場 vs. 定期定額 ⭐ 自學投資相關建議
在本集讀書會中《財富的靈魂》不是教你衝報酬,而是帶你把「賺錢」翻譯成「選擇權」與「可持續的幸福」。我們用 PERMA 幸福模型 + 三大內在驅動力MAP檢視工作與金錢的對齊,提醒你避開比較焦慮、迪德羅效應與炫耀性消費,從微習慣、時間回購、關係與健康複利重新排序資源。若你正卡在「收入上來,快樂不升」的迴圈,這集會給你一套能立刻自評、調整與行動的框架。快來收看,找回財富的靈魂。 節目分段 00:00 精采預告 01:58 核心理念與作者介紹 04:12 PERMA幸福模型 09:52 MAP模型 13:30 工作與自由如何取捨? 17:43 到底要成為什麼? 23:23 反省自己的選擇 26:34 三個關鍵方向   理財小時候 IG:https://instagram.com/moneywings_org/  理財小時候 FB:https://facebook.com/moneywings.org/  理財小時候 Podcast:https://open.firstory.me/user/moneywings
美債先前重挫後,現在是否來到重新布局的好時機?本集兩位財務長從美債報酬的兩個關鍵:利率走勢與台幣/美元匯率講起,並解析 Fed 如何在通膨放緩與就業尚未明顯惡化之間拿捏降息節奏;也拆解美國高赤字與龐大再融資需求為何讓長天期殖利率黏在高位、影響股債評價。節目中有許多投資債券市場該留意的關鍵指標,快來收聽!(節目內容為教育分享,非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評估自身風險承受度。本集錄音日期:2025/08/27) 本集重點: ⭐ 利率與匯率 ⭐ 失業率和通膨 ⭐ 美國財政現況
你手上的保單只記得名字,卻說不出保障細節嗎?重大傷病該準備多少一次給付,才能買到安心修養的時間?延續上一集郭莉芳老師談退休金,本集帶你做年度保單健檢,用「雙十法則」當通則,分清「必備」與「多餘」,補足缺口不亂加碼。還沒開始也別慌:保單只是工具箱的一格,定期定額的專款專用+持續投資與健康習慣,才是真正的財務韌性。快來收聽! 節目分段 00:00 精采預告 01:55 保單健檢:基本額度門檻 07:46 雙十法則 11:02 節稅保單 14:20 買保險的重要時間節點 17:41 定期定額 專款專用 20:19 健康就是最大的資本 理財小時候 IG:https://instagram.com/moneywings_org/ 理財小時候 FB:https://facebook.com/moneywings.org/ 理財小時候 Podcast:https://open.firstory.me/user/moneywings
loading
Comments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