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華文朗讀節
華文朗讀節
Claim Ownership

華文朗讀節

Author: 華文朗讀節

Subscribed: 16Played: 58
Share

Description

關於華文朗讀節

打開一本書、閱讀一段文字,讓觸動累積在心底、讓感動在腦海裡盤旋,再用力的朗讀出來,讓聲音傳播了美好。

朗讀,有你有我,形式如此簡單,蘊藏深厚情誼的分享方式,在華山文創園區綻放出新的溫暖。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43 Episodes
Reverse
2024年華文朗讀節以「跳進小時候」為題,透過作家創作、豐富文本,朗讀者的聲音和影像,藝術家的創作,遇見你我心中珍貴童年記憶的美好曾經。 「跳進小時候」特展,以「我們一起的小時候」、「走進有畫面的路上」、「從鄉村到城市」、「陪我們長大的那些書」、「我的第一本書和那時候」、「小時候的黑洞」等六項主題切入,以近五十位作家的文本、三百位民眾所分享的曾經,策畫出台灣不同世代、不同地域的時光。作家向陽記得:「我和同學跟著老師大聲練習發音,把ㄅ念成ㄅㄛ,ㄆ念成ㄆㄛ,1、2、3、4念成ㄧ、ㄚˋ、ㄙㄢ、ㄙㄨˋ──不對不對,重來重來……」。王淑芬小時候:「千萬不要碰到男生的手,手會發臭。」《幸福路上》的小琪說:「蝦咪系幸福啊?」記憶裡,還有陪伴我們長大的書以及「国仔復有耳冇嘴」在長大途中又驚又怕的曾經;展場每天還邀請說書人領讀故事。戶外則特別設置三輪車藝術作品,我們坐上車,吹著風閱讀、翻讀喜歡的書。 有「跳進小時候」多元特展,當然也有「跳回小時候」豐富活動。 朗讀沙龍邀請王昭華、林生祥、宇文正、劉子新、吳曉樂、馮翊綱、劉冠吟、洪愛珠、廖鴻基、楊元慶、劉珞亦,從歌謠、餐桌、課外書還有楊過的打狗棒朗讀;城市朗讀由魚夫和焦桐引領,來到波麗路餐廳和新富町市場,講起老台北味道;聲音劇場,邀請國寶級旭陽民俗車鼓劇團、台灣民謠種子傳習計畫藝生,帶著唱跳車鼓小戲;文史工作者凌宗魁帶領搭上雙層巴士,打開文本移動在台北老城區。文學擂台來一場朗讀PK大賽,讓你我展現自己的朗讀力道。 在你心底,有哪些想回望的小時候呢?來到華文朗讀節,聆聽與分享。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024華文朗讀節:跳進小時候 跨越世代與場域,探索童年旅程 說起小時候,人人各不同。 還是個孩子的你我,總想著快快長大,成年後卻時常懷念小時候如此容易,我們總陷入記憶迴轉著;上學去好開心,下課跟同伴一起玩,放暑假去外婆家;慢慢的長大,快快的長大,不同世代的小時候有著不一樣的畫面。 60歲的她,30歲的我,10歲的你;住在台北城市的他,住在屏東海邊的你,住在南投山上的我,小時候有哪些一樣?有哪些不一樣? podcast特別邀請廖志峰、張嘉祥、吳在媖,林宗洧以跳進小時候為主題,在華文朗讀節按下記憶的開關,走入探索童年的旅程。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024華文朗讀節:跳進小時候 跨越世代與場域,探索童年旅程 說起小時候,人人各不同。 還是個孩子的你我,總想著快快長大,成年後卻時常懷念小時候如此容易,我們總陷入記憶迴轉著;上學去好開心,下課跟同伴一起玩,放暑假去外婆家;慢慢的長大,快快的長大,不同世代的小時候有著不一樣的畫面。 60歲的她,30歲的我,10歲的你;住在台北城市的他,住在屏東海邊的你,住在南投山上的我,小時候有哪些一樣?有哪些不一樣? podcast特別邀請廖志峰、張嘉祥、吳在媖,林宗洧以跳進小時候為主題,在華文朗讀節按下記憶的開關,走入探索童年的旅程。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024華文朗讀節:跳進小時候 跨越世代與場域,探索童年旅程 說起小時候,人人各不同。 還是個孩子的你我,總想著快快長大,成年後卻時常懷念小時候如此容易,我們總陷入記憶迴轉著;上學去好開心,下課跟同伴一起玩,放暑假去外婆家;慢慢的長大,快快的長大,不同世代的小時候有著不一樣的畫面。 60歲的她,30歲的我,10歲的你;住在台北城市的他,住在屏東海邊的你,住在南投山上的我,小時候有哪些一樣?有哪些不一樣? podcast特別邀請廖志峰、張嘉祥、吳在媖,林宗洧以跳進小時候為主題,在華文朗讀節按下記憶的開關,走入探索童年的旅程。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024華文朗讀節:跳進小時候 跨越世代與場域,探索童年旅程 說起小時候,人人各不同。 還是個孩子的你我,總想著快快長大,成年後卻時常懷念小時候如此容易,我們總陷入記憶迴轉著;上學去好開心,下課跟同伴一起玩,放暑假去外婆家;慢慢的長大,快快的長大,不同世代的小時候有著不一樣的畫面。 60歲的她,30歲的我,10歲的你;住在台北城市的他,住在屏東海邊的你,住在南投山上的我,小時候有哪些一樣?有哪些不一樣? podcast特別邀請廖志峰、張嘉祥、吳在媖,林宗洧以跳進小時候為主題,在華文朗讀節按下記憶的開關,走入探索童年的旅程。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023華文朗讀節 旅行者.朗讀 出發吧!旅行中,我們朗讀 來到華山走進朗讀節帶來的時光與風土,離開,只要打開podcast,也能繼續在耳畔相遇,華文朗讀節官網, podcast特別邀請山女孩Kit、鄭清鴻、馮玉芳、李明晃,從不同的角度分享旅行與文本的多元體驗。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023華文朗讀節 旅行者.朗讀 出發吧!旅行中,我們朗讀 來到華山走進朗讀節帶來的時光與風土,離開,只要打開podcast,也能繼續在耳畔相遇,華文朗讀節官網, podcast特別邀請山女孩Kit、鄭清鴻、馮玉芳、李明晃,從不同的角度分享旅行與文本的多元體驗。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023華文朗讀節 旅行者.朗讀 出發吧!旅行中,我們朗讀 來到華山走進朗讀節帶來的時光與風土,離開,只要打開podcast,也能繼續在耳畔相遇,華文朗讀節官網, podcast特別邀請山女孩Kit、鄭清鴻、馮玉芳、李明晃,從不同的角度分享旅行與文本的多元體驗。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023華文朗讀節 旅行者.朗讀 出發吧!旅行中,我們朗讀 來到華山走進朗讀節帶來的時光與風土,離開,只要打開podcast,也能繼續在耳畔相遇,華文朗讀節官網, podcast特別邀請山女孩Kit、鄭清鴻、馮玉芳、李明晃,從不同的角度分享旅行與文本的多元體驗。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022華文朗讀節12.02-12.11為期10天的展覽甫結束,無論是否親身蒞臨華山,現在透過聲音讓你了解/溫習12.09「愛與勇氣的臺灣傳教士傳說」2位講者更多幕後的世界。 一場疫情,改變了過往習慣的日常,加速了改變未來的力道與方向,蠢羊與林立青兩人在疫情期間談論的玩笑話,引發了後續創作的發生,意想不到的發展最後究竟會走向何處,或許誰也不知道,放輕鬆,慢慢走~ 【講者介紹】林立青 林立青,本名林亞靖,1985年生,畢業於東南科技大學夜間部土木工程系,從事監工工作十餘年後將個人經驗寫成「做工的人」、「如此人生」,於2022年創辦友洗社創,鼓勵與支持弱勢以勞動專業重返社會。 【講者介紹】蠢羊 臺灣藝術大學美術系畢業,現為職業漫畫家。作品《火人FEUERWEHR》、《菜比巴警鴿成長日記》、《臺灣名人傳記漫畫:湯德章》、《流麻溝十五號》等,FB:蠢羊與奇怪生物 ,IG:stupidsheep003。 【主持人介紹】葉益青 台灣文創發展基金會副執行長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022華文朗讀節12.02-12.11為期10天的展覽甫結束,你來過展場嗎?無論是否親身蒞臨,現在透過聲音讓你更了解展覽中藝術創作的內涵、背景。 本集我們邀請到為本次華文朗讀節「聽見百年時光」特展創作的兩位藝術家:聲音藝術家吳燦政與地衣荒物謝欣翰,來聊聊本次藝術創作靈感與實現的歷程。 【講者簡介】 聲音藝術家 吳燦政 1973年生於臺灣雲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畢業。發表了首件聲音裝置作品《夜鶯》,作品不斷實驗視覺與聲音的音像關係,認為聲音可以嵌入符號與訊息,牽引出震撼人心的力量,並觸動身體知覺產生情感連結,層層開啟聲音伏隱的豐富層次,如作品《N+Syn》中以早期夜視攝影機,藉由鏡頭低拍穿越草叢之際所產生的細微聲響,召喚感知經驗觸碰草叢的身體記憶,其中粗糙的視覺畫面,一反科技追求清晰高端影像的視像模式;他將影像投映於天花板上,使觀者在仰視疲累之際,低頭的片刻,聲音「自然」成為視覺之外被傾聽的主角。作為強調身體性參與的創作,他說:「視覺影像總能抓住你我的視線,將你引向某一方向,但是聲音必須由你走進,進入,穿越它,當你進入聲音時,你的身體會微妙地改變周圍的聲音,而聲音也將穿越你的身體」。以此開啟視像、聲訊、音景與感知在當代美學文化視野的面向探討。 【講者簡介】地衣荒物 謝欣翰 地衣荒物、Omake Taiwan共同創辦人、軟裝設計師、跨域策展人,同時也是油水藝術家白油。 【與談人介紹】葉益青 台灣文創發展基金會副執行長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021華文朗讀節【編輯現場】邀請編輯與作者進行對話,從生活探索、靈感發想、閱讀習慣,發現作者與市場等。期望透過深度對談,挖掘一本書籍出版背後的故事,編輯的歷程與市場方向。 - 《神在的地方:一個與雪同行的夏天》 台灣二十年來最深入、最動人的K2峰紀行,一趟以不成功丈量成功的旅程。 「K2 Project」是文化評論家詹偉雄為應援台灣登山家呂忠翰、張元植攀登海拔8611m的世界第二高峰K2,在2019年春天發起的募資與認識高山計畫;同年夏天,陳德政成為隨行報導者,跟著兩人飛到巴基斯坦,歷經顛簸,抵達海拔5000m的K2山腳。他在氧氣濃度只剩海平面一半、日夜溫差五十度的基地營生活了一個月,目睹朝八千公尺「死亡地帶」奮進的身影,親見那些被刻在冰河裡的名字,體會到疑惑與勇氣如何共存,感受攀登者間命繫一繩的人情。他將這趟跨越自身極限的經歷、對國際登山家與雪巴民族的近距離觀察、人類從探索荒野到征服高峰的過程,以及自己如何從一個城市青年蛻變為被自然淬鍊過的大人,在浩瀚的山谷中醒悟到神的力量,精采揉合,寫成這本動人的書。 【講者介紹】陳德政 90年代養成的都會青年,從小透過廣播與電視對西洋流行文化耳濡目染,鍾情於搖滾樂、藝文電影和美國文學,也勾勒出他青年時代的軌跡;三十五歲那年在朋友吆喝下開始登山,漸漸喚醒另一個自己,一個更貼近身體、面對世界更從容的自己,也學習在城市與自然間維持平衡。這些年在DJ與文字工作的空閒,已探訪七十餘座台灣百岳。 2019年加入K2台灣遠征隊,人生翻過一頁,回國後寫下《神在的地方:一個與雪同行的夏天》。 【與談人介紹】葉美瑤 新經典文化總編輯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021華文朗讀節【編輯現場】邀請編輯與作者進行對話,從生活探索、靈感發想、閱讀習慣,發現作者與市場等。期望透過深度對談,挖掘一本書籍出版背後的故事,編輯的歷程與市場方向。 - 《神在的地方:一個與雪同行的夏天》 台灣二十年來最深入、最動人的K2峰紀行,一趟以不成功丈量成功的旅程。 「K2 Project」是文化評論家詹偉雄為應援台灣登山家呂忠翰、張元植攀登海拔8611m的世界第二高峰K2,在2019年春天發起的募資與認識高山計畫;同年夏天,陳德政成為隨行報導者,跟著兩人飛到巴基斯坦,歷經顛簸,抵達海拔5000m的K2山腳。他在氧氣濃度只剩海平面一半、日夜溫差五十度的基地營生活了一個月,目睹朝八千公尺「死亡地帶」奮進的身影,親見那些被刻在冰河裡的名字,體會到疑惑與勇氣如何共存,感受攀登者間命繫一繩的人情。他將這趟跨越自身極限的經歷、對國際登山家與雪巴民族的近距離觀察、人類從探索荒野到征服高峰的過程,以及自己如何從一個城市青年蛻變為被自然淬鍊過的大人,在浩瀚的山谷中醒悟到神的力量,精采揉合,寫成這本動人的書。 【講者介紹】陳德政 90年代養成的都會青年,從小透過廣播與電視對西洋流行文化耳濡目染,鍾情於搖滾樂、藝文電影和美國文學,也勾勒出他青年時代的軌跡;三十五歲那年在朋友吆喝下開始登山,漸漸喚醒另一個自己,一個更貼近身體、面對世界更從容的自己,也學習在城市與自然間維持平衡。這些年在DJ與文字工作的空閒,已探訪七十餘座台灣百岳。 2019年加入K2台灣遠征隊,人生翻過一頁,回國後寫下《神在的地方:一個與雪同行的夏天》。 【與談人介紹】葉美瑤 新經典文化總編輯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021華文朗讀節【編輯現場】邀請編輯與作者進行對話,從生活探索、靈感發想、閱讀習慣,發現作者與市場等。期望透過深度對談,挖掘一本書籍出版背後的故事,編輯的歷程與市場方向。 - 《玫瑰是沒有理由的開放: :走近現代詩的40條小徑》 這本書是熟悉古典詩文,又熱愛現代詩創作的廖偉棠,透過四十個角度與主題,深入淺出地帶領讀者重新認識「詩意」,認識現代詩與文字的美。全書含括近百年來的經典詩人和詩作:周夢蝶、瘂弦、洛夫、夏宇、北島、顧城、西西、梁秉鈞、黃燦然、張棗、余秀華、洛爾迦、宮澤賢治、保羅·策蘭、奧登、布考斯基、辛波絲卡、胡適、卞之琳、廢名、穆旦……廖偉棠文情並茂地引詩論藝,除了是一本了解詩歌的完整論述,也是展現廖偉棠豐厚詩歌教養的創作,是現代詩的入門書。 【講者介紹】廖偉棠 香港詩人、作家、攝影家,現居台灣。曾獲香港文學雙年獎,臺灣中國時報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等,香港藝術發展獎2012年度最佳藝術家(文學)。 曾出版詩集《一切閃耀都不會熄滅:廖偉棠2017-2019詩選》、《和幽靈一起的香港漫遊》、《八尺雪意》、《半簿鬼語》、《櫻桃與金剛》等十餘種,小說集《十八條小巷的戰爭遊戲》;散文集《衣錦夜行》和《有情枝》;攝影集《巴黎無題劇照》、《尋找倉央嘉措》、《微暗行星》;評論集《異托邦指南》系列等。 【與談人介紹】葉美瑤 新經典文化總編輯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021華文朗讀節【編輯現場】邀請編輯與作者進行對話,從生活探索、靈感發想、閱讀習慣,發現作者與市場等。期望透過深度對談,挖掘一本書籍出版背後的故事,編輯的歷程與市場方向。 - 《玫瑰是沒有理由的開放: :走近現代詩的40條小徑》 這本書是熟悉古典詩文,又熱愛現代詩創作的廖偉棠,透過四十個角度與主題,深入淺出地帶領讀者重新認識「詩意」,認識現代詩與文字的美。全書含括近百年來的經典詩人和詩作:周夢蝶、瘂弦、洛夫、夏宇、北島、顧城、西西、梁秉鈞、黃燦然、張棗、余秀華、洛爾迦、宮澤賢治、保羅·策蘭、奧登、布考斯基、辛波絲卡、胡適、卞之琳、廢名、穆旦……廖偉棠文情並茂地引詩論藝,除了是一本了解詩歌的完整論述,也是展現廖偉棠豐厚詩歌教養的創作,是現代詩的入門書。 【講者介紹】廖偉棠 香港詩人、作家、攝影家,現居台灣。曾獲香港文學雙年獎,臺灣中國時報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等,香港藝術發展獎2012年度最佳藝術家(文學)。 曾出版詩集《一切閃耀都不會熄滅:廖偉棠2017-2019詩選》、《和幽靈一起的香港漫遊》、《八尺雪意》、《半簿鬼語》、《櫻桃與金剛》等十餘種,小說集《十八條小巷的戰爭遊戲》;散文集《衣錦夜行》和《有情枝》;攝影集《巴黎無題劇照》、《尋找倉央嘉措》、《微暗行星》;評論集《異托邦指南》系列等。 【與談人介紹】葉美瑤 新經典文化總編輯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021華文朗讀節【編輯現場】邀請編輯與作者進行對話,從生活探索、靈感發想、閱讀習慣,發現作者與市場等。期望透過深度對談,挖掘一本書籍出版背後的故事,編輯的歷程與市場方向。 - 《不在場證明》臥底新聞界、鬼才作家李桐豪的第一本書。 出發前,作者只知道自己要到一個沒有電腦的地方,沙漠。戒斷網路以及面對三十歲的即將來到。書名明擺著這是一趟失戀後的分手旅行。西安、蘭州、哈密、吐魯蕃、火焰山、南疆、帕米爾高原,整個順序剛好就是唐三藏孫悟空取經的路線;一路上只帶著《笑傲江湖》、《倚天屠龍記》和《書劍恩仇錄》,帶讀者一起走上華山、嘉峪關和絲路,所以也可以說是另類的金庸旅遊指南。 【講者介紹】李桐豪 記者、紅十字會救生教練,經營老牌新聞台「對我說髒話」與同名臉書粉絲頁。OKAPI專欄「女作家愛情必勝兵法」、「瘋狂辦公室」作者。曾以《絲路分手旅行》曾獲2005開卷美好生活推薦,《非殺人小說》獲林榮三小說二獎,《養狗指南》獲林榮三小說首獎、九歌年度小說獎。 【與談人介紹】葉美瑤 新經典文化總編輯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021華文朗讀節【編輯現場】邀請編輯與作者進行對話,從生活探索、靈感發想、閱讀習慣,發現作者與市場等。期望透過深度對談,挖掘一本書籍出版背後的故事,編輯的歷程與市場方向。 - 《不在場證明》 「殺人有時,讀書有時,現實困頓如密室,唯有旅行是人生的不在場證明。」——李桐豪 帶一本卜洛克去紐約,在尼羅河上讀阿嘉莎·克莉絲蒂,與松本清張遊北九州,3種旅遊態度,31個不負責任的旅途指南。李桐豪以旅遊記者之眼,小說家之筆完成《不在場證明》。本書集結他於《壹週刊》人氣旅遊專欄「天地任我行」部分文章與《自由時報》邀稿的名篇等,重新改寫刪修完成。全書分成三輯,嚴選共31段旅程。 【講者介紹】李桐豪 記者、紅十字會救生教練,經營老牌新聞台「對我說髒話」與同名臉書粉絲頁。OKAPI專欄「女作家愛情必勝兵法」、「瘋狂辦公室」作者。曾以《絲路分手旅行》曾獲2005開卷美好生活推薦,《非殺人小說》獲林榮三小說二獎,《養狗指南》獲林榮三小說首獎、九歌年度小說獎。 【與談人介紹】葉美瑤 新經典文化總編輯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021華文朗讀節【編輯現場】邀請編輯與作者進行對話,從生活探索、靈感發想、閱讀習慣,發現作者與市場等。期望透過深度對談,挖掘一本書籍出版背後的故事,編輯的歷程與市場方向。 - 《貓蕨漫生掌紋》 林榮三文學獎散文首獎得主、空靈系貓眼少女李筱涵,以微物直觀命運的悲喜哀歡,每株如貓的蕨草得以成形生長,都是因為人生實在好難:是長姊不可承受之輕的重責,家族女身串結難解的命運DNA;是帶著無法忘卻的童年五官記憶成長,捏挪自己的形狀;是坐二奔三,卻常常覺得自己跑得比較慢;是忙於在城市尋一處呼吸,吸任一能短暫沉澱心靈的貪歡癖愛;百媚女子時動時靜,溫柔也堅強,偶爾尋覓點小小療癒更無妨。 【講者介紹】李筱涵 一摩羯女子,文字打工仔。在腐植富裕的人間土壤,緩慢生長。曾獲林榮三文 學獎。詩、散文與人物專訪稿散見各種報紙文藝副刊與文學雜誌。著有《廖玉蕙老師的經典文學:聽說書人講故事》,散文集《貓蕨漫生掌紋》。 李筱涵在文章裡提及自己是「無可救藥的貓奴」,但隨即寫到,不是對寵物的情感依賴,而是不能克制去觀察經過他身邊的貓,或是經過他身邊讓他感覺像貓的人……原來,甘願為奴是一種移情作用,之所以嚮往貓的生活型態,是因為現實生活的苦悶與無解,而最終,還是文學拯救了他。 【講者介紹】老編垚順 資深編輯/大學講師/Podcaster,做出版、教寫作、聊閱讀。 - - - - - - - - - - - - - - - - - - - - 🎙 節目摘要: 00:33 貓系作家最近的夢。 03:05 以同心圓概念漫生出全書內容。 10:02 為何如此嚮往貓與蕨類植物的生活型態? 13:28 寫作題材常常是動植物的生命樣貌。 18:47 寫作的基本:觀察、紀錄,重構記憶。 20:19 中學時期受到的師長影響與閱讀趨向。 26:46 從邱妙津《蒙馬特遺書》讀到情感之出口。 30:29 採訪經驗中遇見的當頭棒喝。 39:56 心目中的文學典範:楊牧、李渝、柯裕棻。 42:43 最近正在讀陳育萱的《那些狂烈的安靜》。 46:41 貓系作家的夢想。 - 節目摘要由【老編垚順聊出版】 提供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021華文朗讀節【編輯現場】邀請編輯與作者進行對話,從生活探索、靈感發想、閱讀習慣,發現作者與市場等。期望透過深度對談,挖掘一本書籍出版背後的故事,編輯的歷程與市場方向。 - 《餃子十兄弟》 山頂上的大房子裡,住著幸福和樂的家庭,他們有十個兒子。餃子十兄弟,做什麼都在一起,他們優秀的事蹟甚至受到村人的頌揚。但只要你靠近點,仔細看,一旁還有另一個小餃子,她聆聽、研讀、學習,走出毫不遜色於其他人的人生……。《餃子十兄弟》是作者揚逸家族的真實故事。透過這群耀眼的十兄弟,作者想帶我們看見的,是隱藏在他們背後的家族裡的女性們,她們或許沒有受到那麼大的注目,但她們仍努力發掘自己的天分,創造自己的人生。插畫家吳欣芷在本書中運用許多巧妙的設計,讓人看完這個繪本,又忍不住從頭去尋找故事裡女孩的身影。 作者 揚逸(Larissa Fan) 藝術家與作家。創作的短片多次在世界各地影展中放映。她曾在安大略藝術設計學院就讀並於約克大學取得電影製作的藝術碩士學位。成長期間總是與三兄弟比賽誰可以做出最漂亮的水餃。《餃子十兄弟》是她的第一本繪本創作,目前居住在加拿大多倫多。 繪者 吳欣芷(Cindy Wume) 插畫家與繪本作家。2016年在英國劍橋藝術學院取得童書插畫的碩士學位,作品曾於波隆那童書展中展出。第一本繪本《世界上最美的聲音》(The Best Sound in the World)出版於2018年。這個故事對她意義重大,因為她深信女性也能成為重要的人物(厲害的餃子),目前住在台灣台北。 【講者介紹】海狗房東 繪本工作者、繪本譯者、「故事休息站」Podcast節目製作與主持人,工作和生活都與故事有關。著有《繪本教養地圖》與繪本《花地藏》、《媽媽是一朵雲》等書。 【與談人介紹】周彥彤 聯經童書主編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021華文朗讀節【編輯現場】邀請編輯與作者進行對話,從生活探索、靈感發想、閱讀習慣,發現作者與市場等。期望透過深度對談,挖掘一本書籍出版背後的故事,編輯的歷程與市場方向。 - 《成為一棵樹》 在我們生活環境中,樹是一個平凡而重要的存在。但你有沒有發現,其實我們像極了樹。從脊椎、軀幹,到皮膚、表皮。心臟給予我們力量,幫助我們生存,像心材一樣。我們也從水和太陽中吸收能量。更神奇的是,樹也像人類一樣具有社會性。它們會「交談」、傳播資訊,也會分享養分和資源。它們會互相保護、彼此照顧。樹的美以及歷經滄桑的優雅都教人讚嘆。 本書作者是從小愛樹的瑪莉亞.姜弗勒里,以她對樹的研究,創作了這篇優雅的文字,告訴我們從樹的身上,我們能學到更多。如果我們待人處事都像森林中的樹,懂得保護彼此,不分族群、共享資源,這個世界一定會變得更加美好!插圖是由獲大獎肯定、畫風深受喜愛的繪者費里希妲.薩拉創作,奔放的筆觸、各種不同角度的構圖,創造出這本美麗且詩意的作品,歌頌大自然中最偉大的創造物。藉由這本繪本,不僅讓讀者從人們身上看到樹的美與雄偉,同時也帶著我們,向樹學習,一起成為更好的人。 作者 瑪莉亞.姜弗勒里 一向喜愛樹,她曾在義大利爬過無花果樹,曾站在雄偉的海岸紅杉和扭曲糾結的托里松樹下;檫樹的樹葉神似手套、莿桐樹的繽紛色彩、橡實鋸齒狀的頂端,都讓她驚嘆不已。她與家人住在樹木環繞的屋子裡,其中一棵雲杉,是她為了紀念心愛的狗貝卡而種下的。 ** 繪者 費里希妲.薩拉** 一位自學出身的插畫家,她畫過許多繪本,包含獲得獎項肯定的《她創造了怪物:瑪麗.雪萊如何創造出科學怪人》(暫譯)、《祕密基地》(暫譯),以及由她個人創作的兒童食譜書《花園街10號:分享來自世界各地的美味》。她在義大利和澳洲成長,目前與家人居住在羅馬。 【講者介紹】海狗房東 繪本工作者、繪本譯者、「故事休息站」Podcast節目製作與主持人,工作和生活都與故事有關。著有《繪本教養地圖》與繪本《花地藏》、《媽媽是一朵雲》等書。 【與談人介紹】周彥彤 聯經童書主編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