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西北喉咙痒
西北喉咙痒
Claim Ownership

西北喉咙痒

Author: holyyoung

Subscribed: 5Played: 8
Share

Description

《西北喉咙痒》由两个目前正在美国西北大学(Northwestern)念书的不务正业的法律人共同经营的播客,用来记录和分享西北的学习生活,偶尔也会探讨我们自己的困惑和焦虑。
眼看就要三十岁的两个人和他们在西北的朋友们一起,对生活也对自己作出Holy Young的承诺。
我们每期会尽量邀请西北的同学们来聊一聊不同的观点,故事,经历以及困惑。如果太忙或者太懒,那就由两个主播来闲扯一下。
即使喉咙没有信仰又怎样,我们依然Holy Young啊~
23 Episodes
Reverse
本期嘉宾:小白(国企法务);刘畅(律师)现状是:法学专业的毕业生,挤破了头地希望进入北上广深的或者红圈所或者精品所。即使早就知道一旦进入红圈所,work life balance将就此成为人生过客。即使早就知道凌晨下班将会成为从此之后的生活常态。也没有一丝犹豫。去年的一份律所黑白名单,将年轻律师的生存现状毫不留情地展现在大家面前。白名单里寥寥无几,黑名单上硕果累累。满屏都是PUAPUAPUAPUAPUAPUAPUA。还是没有一丝犹豫。我和小白刘畅是大学同学,在我们那个互联网还没有今天那么发达的大学时代,我们内地学校的法学院并没有获得像沿海城市和一线城市法学院的机会和信息来源。所以那时候根本还没卷到我们中部地区。只是后来,命运和现实推着我们一步步被卷入其中,但小白仍然过着被我称为“最幸福的人“的生活,工作和生活节奏有条不紊。毕业8年后,我们进行一次对谈,互相理解和羡慕了一下对方的生活方式。总之,内卷有罪,逃避有用。
【本期节目录音效果较差,请谨慎收听】本期嘉宾:阿狼,又叫苍狼巴伯尔(律师)   元帅(公司法务)  凯瑟琳(公司法务)本期请来了三位我的前同事,一起聊一聊我们共同经历的人生中第一份工作。本期节目时间比较长,我们实际聊的时间更长。在差不多三个小时的时间里,我们一起回忆了我们共同经历的两三年的时光,聊了很多爆笑的内容,也聊了很多不适合播出的内容。我们经常会发现,很多故事已经变得模糊了,以前觉得完全过不去的事情现在竟然已经一点都想不起来了,以前觉得痛苦到就要死掉了的生活,再回想起来自己也说不清楚到底为了什么感到痛苦。我剪掉了一些特别荒唐的故事,留下了一些普通荒唐的。希望以后大家的人生都不要再荒唐了。
时隔半年,西北喉咙痒终于回归了。西北喉咙痒第二季将会是一档主要从当代年轻的法律从业者的角度出发,对当下生活,职业发展,职场环境以及个人兴趣的探讨和分享的节目。更新频率可能会比较随心所欲。由于我个人专业和工作的局限性,我周围的朋友大多是法学专业毕业,不可避免的会更多地聊到法律行业的故事。 但我始终对各行各业都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也会从我身边的初高中同学以及亲戚朋友下手,去挖掘同样在这个时代下,走向不同职业方向的他们的独特的想法和故事。职业生活占据了我和我身边朋友的百分之九十的日常,所以我相信以职业为基础的故事和思考,可以更加真实和全面的记录下我们这个时代年轻人真正的生活及生存面貌。本期嘉宾:刘畅职业:律师刘畅作为一个工作第五年的律师,在这个普遍意义上认为是一个非常适合转换职业发展轨道或者说在职业发展上做出重要选择的时间节点到来的时候,跟我们分享了她对于法律职业发展的一些思考和焦虑,以及带来了一些她从前辈们那里听到的对于职业轨道转换的建议和经验分享。本期节目可能并不能够真的带来什么指导人生或者职业发展规划的建议,但30岁左右的职业发展焦虑也许是共通的。不解法律行业的朋友们也可以通过本期节目了解到法律行业的各种各样的可能性。本期我们聊到了:1. 法律职业轨道转换的几种可能性,比如:- 是当公司法务还是当律师?- 为什么要离开公职机关?- 为什么当了公司法务还要重新回到市场?2. 未来有哪些有前途的业务或行业领域;3. 跨行业领域的职业发展怎么实现;4. 做简历也太难了;5. 选择让自己快乐的职业发展方向就好了;6.学法律十几年后,我还想转行吗?转行又可以去干什么?背景音乐:Before I Go
你也许会想听一听毕业时大家想到了些什么,你也许会想到自己那年毕业时,告别时。很开心遇到大家。BGM:We'll Meet Again—Dame Vera Lynn
由于本期是一个多月前录的,现在看大概已经没有人关心这部东北版请回答1988—《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录节目的时候,《朋友》才刚刚大结局,我们一群快三十的人了竟然也对无脑小甜剧莫名上头,第一次发现原来东北大碴子味的糖也可以这么好嗑。(美国自我隔离的日子让人有些丧失了生活的节奏和热情,心里担心的事情越来越多,但毫无还手之力,甚至于都打不起精神来上传一期新的节目。早上一睁眼看到小宇宙上有一条评论,说好喜欢我们的播客,期待更新。第一次听到有人说喜欢我们的节目,差点哇地一声哭出来,立马开始更新节目!)本期内容:2:30  主播为什么呐喊李青铜和李进步我谁都不要,“我就是最喜欢班长!”7:02  相比起段霄和陈君何的完美人设,吴志勋的人设是怎么立起来的;9:20  家庭是影响了吴志勋做出最后的选择。13:06  吴志勋和李青铜的最优解应该是互相影响,一起往前走。23:00   段霄到底有多好,又成熟又少年。30:00  说不清哪里好,但就是喜欢陈君何。32:12  谁说只有段霄才适合结婚,陈君何只适合谈恋爱。论一个美好有爱的家庭环境是怎样塑造出这些完美人设。37:25  陈君何和李青铜两个人和吴志勋最大的不同在于他俩的人生重点在于身边的人,而吴志勋在远方。44:30  关于吴志勋到底是不是渣男,我们从男女不同视角进行充分讨论后,得出的结论是:考虑到99年性教育程度,我们暂时对吴志勋是渣男持保留态度。58:16 (莫名其妙)恭喜即刻再次回归!(暴露录制时间)59:00  是什么样的运气才能在人生中遇到的全都是吴迪宝这样的老师,而我们在我们中学时遇到的老师都是怎样的?1:11:18   一些莫名其妙的泪点,竟然被杨爱玲比心感动了?
我们回来了!这期嘉宾是一位丁克,并且前不久刚过完和老公在一起的十五周年纪念。我们从微博上一对情侣的故事聊起,从谈恋爱聊到结婚和生孩子,发现这个过程中许多问题并不一定有很好的解决办法或者客观的评价标准,那么是不是我们也并不应该去试图定义或评价一段感情或者关系的好坏,而是跟着自己内心的感受就好。而这期的后半段是嘉宾分享了一些自己决定丁克的心路历程。我特别喜欢嘉宾说的那句,“即便未来我改变主意,我也不会后悔我当初做的这个决定。” 我想这就是我一直以来寻找的对后悔焦虑的消解办法。那么本期关于丁克的话题我们聊到了:1. 如何获得父母的理解和支持?2. 父母到底只是需要确保你幸福就好,还是真的只是想抱个孙子出去打牌?3. 孩子是夫妻关系的粘合剂还是矛盾的催化剂?4. 你不好奇你的基因延续下去会是怎样的吗?5. 怎样是对孩子负责任?6. 动摇时刻7. 永远保持沟通也许是避免后悔的一剂良药8. 同辈压力和朋友走失甚至根本都不是问题9. 不养孩子就一定要干其他什么大事吗,我就是躺着不行吗?对了,提示一下,本期有多处大笑预警。
从我们第一期播客到现在,转眼间就小半年过去了,我们竟然也做到第15期了。不能说没有想到过我们能做到15期,但能做到这样也算是不小的惊喜了。我们就索性聊一下这几个月里我们做播客的感受和对未来的计划。本期我们讨论了:1.“摇下巴”这个名字的可行性;2.做到第15期了是越来越自信还是越来越退缩;3.马上就要从西北毕业了,我们怎么继续“西北喉咙痒”;4.我们以后会越来越多的聊法律人的工作和生活吗;5.洲哥的剪辑心得;6.播客时长越做越长是坏事吗;7.最喜欢的一期节目竟然是...;最重要的是,这期,洲哥剪了一个炫酷的片头,快听!
本期嘉宾:沈立成非正式嘉宾:老孟,Allison我们眼看就要毕业了,虽然目前因为疫情困在美国回不了国,但是找工作的焦虑随着毕业日的临近也开始慢慢增长起来了。我们几个朋友都是在国内有过一定工作经验的。选择中断自己当时的职业发展来美国读书,让我们可能会对毕业之后的职业规划更加慎重或者有一些不一样的考量。在来西北之前,立成已经是一位高年级劳动法律师了,所以本期邀请立成作为我们当中法律工作经验最丰富的同学来跟我们分享一下他过去的经历以及他个人对法律职业发展和规划的一些看法。本期我们讨论了:1.找工作看实力还是看眼缘?2.现在是时候入行法律科技吗?3.法学院到底教了什么?4.法律人怎么转行?5.合规原来这么有意思的吗?6.在律所工作是法律职业发展生涯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吗?7.选择红圈所还是精品所?一起来听一下一群年轻的法律工作者再次面临找工作时到底在想些什么吧!
本期嘉宾:李寅欣寅欣在B站上有自己的频道,会不定期更新自己的日常和旅行的vlog。B站搜索“里佬师”就是她啦。作为一个业余创作者,寅欣在Vlog创作上很有自己的想法并且也是金句频出。她坚信人生的BGM是非常重要的。她会在家和一颗菜说话。她会通过看纪录片来学习视频说故事的技巧。她不仅希望自己的Vlog能记录下生活中随时就逝去的瞬间,也希望自己的Vlog有一天能记录下对于生命的思考。她在20岁出头的时候就已经想好了自己这一生快要结束的时候自传要怎么写。虽然拍Vlog和做播客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但同样作为业余创作者,我们两个和寅欣还是有很多类似的心路历程,本期我们两个作为初级入门的业余创作者,就和寅欣一起来交流了一下我们的创作过程和一些有趣的想法。
这不是一期正式节目。我们暂时将这些非正式节目命名为摇下巴(Chinwag)。差不多是一个月前,李睿刚回国,我们和她语音连线了一下,聊了聊她回家的感受以及她经过一系列的检测,最终顺利回到了深圳家里进行居家隔离的过程。
本期嘉宾:李睿李睿和我们同龄,是我们的MSL(Master of Science in Law)同学。但李睿这一年的经历比我们就要特别很多,因为她是带着自己两岁的女儿小虾米一起过来的。这次邀请李睿一起来聊这一期比较匆忙,因为美国疫情的原因,她是最迅速做出反应决定回国的同学。从宣布网课到她买好机票几乎没有时差,并且就买在了四天之后。这四天里,她至少要收拾行李,准备清理公寓以及处理很多手续。还好我就住她对门,还赶得及叫上她来聊着一期。这期我们和李睿聊到了:1、差点放弃的留学计划。2、怀孕和自己已有的人生规划起冲突了该怎么办?3、带着女儿读书压力更大还是和妈妈住在一起的压力更大?4、做出和婆婆和女儿一起来美国的决定到底难不难?5、女性会天然地比男性更不放心孩子不在自己身边吗?6、配偶的自我修养是牺牲吗?7、面对巨大的压力表现出超强的专注力是常见现象吗?不是。
闲聊嘉宾:老孟,小傅,Tammy,Allison这期节目是我们几个同学在无聊且丧的春假里的一次饭后闲聊。正如随机波动最新的这期节目里黄月姐说的,我们彼此的笑声是对对方的一种安慰。上传节目的这天,小傅同学担心的NY BAR考试正式确定不会在原定的7月28日举办,推迟到FALL,但具体时间待定。意料之中,但对我们今年即将毕业的LLM来说还是一个不小的冲击。对不少选择来美国读LLM的同学,考bar是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如果今年夏天不能考了,是继续在这边等,还是先选择回国,回国之后如果恢复考试还来得及办签证吗,航班能恢复吗,假如今年不考过两年工作了还有可能抽出时间来考吗?我们担心的航班限制也在前几天成真了。国内各家航空公司每个国家仅可保留一条航线,且一周只能执飞一班。即便我们都提前买好了五月份回国的机票,大概率也逃不了被取消的命运了。想要回家,除了必然昂贵的机票,不仅需要运气能抢到那每周一班的回国机票,还必然要面临从纽约或者洛杉矶转机的风险。其实我们身边的同学没有一个不理解国内面对的境外输入的巨大压力,也超级理解国内来之不易的局面下大家拼命想要维持的心情,更是理解限制航班的措施。只是留学生在境外生活面临大家无法切身体会的恐惧与焦虑时,在选择回家这件事情上多少还是希望能感受到自己所在的群体对于个体的关怀与同情的。其实半个多月前开始,事情就飞快地发生着变化。从伊利诺伊只有四例确诊的时候,我们依然兴高采烈的在计划着春假。没过两天,学校取消了所有的春假期间国际旅行项目。再过两天,宣布网课。再过两天,取消所有学校活动,取消Saint Patrick‘s Day的游行以及一年一度的芝加哥河染绿的活动,关闭所有酒店和餐厅,州长宣布Shelter in Place,期末成绩改为Pass/Fail,关闭公园和湖边步道;NY Bar考试延期等等......这一周多的时间,每一天都会有不好的消息。恐惧与焦虑与日俱增,今天我们还聊起来是否后悔去年选择出来。有人后悔,说回到去年的话,一定不会选择出来。当然对我们马上要步入30岁的这群人来说,如果能就机会重新选择的话,是坚持去年要出来,还是再等一年,还是就彻底放弃了辞职来留学呢,我真的说不好什么才是一个更正确的选择,但对我而言,无论是好还是坏,都是人生经历啊。谁留学到一半开始上网课呢,哪个在芝加哥呆了一年的人没有见过被染绿的芝加哥河呢,谁读完LLM却可能不能考bar呢,谁的LLM成绩单上没有成绩呢。这就是我们这一年美国LLM的独特经历呀。谁说一定要好事才值得成为人生经历呢,我经历过的这些苦痛与悲惨,也是这唯一一次的人生的一部分呀。
本期嘉宾:Jessica; Edward对于刚刚大学毕业的学生来说,选择出国读研可能是一个很自然的决定和衔接。就像有人选择工作,有人选择考研,有人选择留学。但如果你已经工作了十三年,你还会选择停下眼下的工作和生活,选择出国留学吗。但即便是“停下”这个字眼,也不一定每个人都是这样想的。所以我们这期邀请了两位LLM同学来聊一下他们为什么会择在这个时候做出留学的这个决定,他们分别已经工作了十二年和十三年。在和他们聊之前,我设想了很多他们选择来留学的答案......答案是什么,听就知道了
本期嘉宾:TammyJustin 西北2019Fall的LLM 中一共有五位台湾同学,我们这期邀请了其中的两位。我们年纪几乎差不多,凑在一起回顾了一下我们的成长经历,当然主要还是我们抱着强烈的好奇心在问问题。 我们这一期聊到了:童年回忆之台湾偶像剧灵异故事和对鬼神、宗教的普遍看法小时候学特长吗台北为什么叫做天龙国苏州丝绸购买指南近代史的“真相”同性婚姻合法到底是好事吗男女分校大揭秘
本期嘉宾:老陈在过去不久的情人节那天,我们在学校组织的Discussion Group上,和一位美国长大的行政人员以及一位和我们年龄差不多的,并且同样在读LLM(IHRLLM)的日本妈妈一起,以relationship为主题,讨论了不同国家对于爱情和婚姻的一些现状和看法。但涉及到我们个人层面,我们各自在真实的日常生活中又是抱着一种怎样的感情态度呢?本期我们聊到了:1.《情书》中这种无法说出口的爱在现实生活中很常见吗?这到底是爱情还是不甘心的投射?2.《泰坦尼克号》式的一见钟情真的存在吗?3. 最理想的健康的爱情和关系是怎样的?4. 选择对象这件事情上到底要不要听妈妈的?5.最重要的择偶标准到底是聊得来还是安全感?6.如何评价自己,这样的自己怎样才能获得理想的爱情?7.以及林一洲到底帅不帅?
对我来说,听播客的时间越长,播客内容所传达的信息和知识不再是它的首要意义。从获听取资讯到陪伴感,在我听播客的不同阶段,它总能带给我截然不同的价值感。当有一天耳机里的主播们停下正在录制的节目,走去倒一杯酒庆祝久别的重逢,那一瞬间的陪伴感我经常想起。那一瞬间也提醒我,播客不是一个高高在上,遥不可及,制作精良的高门槛的传统媒体,它就是我们的日常生活。那么我为什么不可以呢?至于其他,过去的经历会以它自己的方式告诉我下一步要怎么走。—— Lzzaaang
木村到底为什么最后要离开?不和大家一起分享拿三星的喜悦,以及最后的菜单中没有木村的那道菜难道不遗憾吗?为什么大家吃到完美的味道时都是谜之微笑?普通人到底能吃出米其林三星的精妙之处吗?以上是一个缺少中二感,不会莫名其妙激动的人对东京大饭店提出的疑问,中二感十足的永远少年的主播将在本期节目中一一解答。最后的结论就是,没有中二感也许很难最大程度上享受到日剧的乐趣与精髓。
这期是我们滑完雪从威斯康辛开车回芝加哥的车上录的,大部分时间只有一位主播的声音是因为另一位主播在前面开车。在滑雪的过程中,心怡跟我们普及了非常多关于滑雪的知识,包括装备的选择,如何从落叶飘练到S turn,但,这些都没有录下来。这期为什么会有这么长呢,就是希望听到最后可以试着数一下我们到底聊了多少种活动。
这是一期可以跳过的节目。一位主播因为看多了武汉疫情的消息,在除夕那两天莫名down到谷底。而另一位主播竟然因为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和老朋友的关系,失眠到半夜三点。美其名曰本期播客的主题是如何处理新老朋友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两个不在状态的人在互相开导。
loading
Comments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