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
长乐瑜伽小院
80 Episodes
Reverse
情绪虽然看不见,却真实影响着瑜伽练习的品质、课堂的能量场,甚至每一天的生活状态。本期从教学观察切入,探讨如何觉察情绪、不被其裹挟,并通过身体练习建立内在的“情绪锚点”,让心安住当下。重点内容时间轴▌ 情绪是课堂的“隐形能量场”(01:32-04:35) 一名迟到会员的焦躁情绪,可以影响整节课的氛围 能量好的课堂:会员专注、老师顺畅,整体流动自然 情绪不只是在心里,它真实作用于身体与环境▌ 我们无法逃避情绪,但可以学会“回归”(07:10-12:17) 观察情绪是第一步,不评判它的好坏 专注练习如倒立、跑步、自由潜,本质都是“动的冥想” 全心聚焦于一点(呼吸/凝视点/身体感受),是情绪稳定的密钥▌ 逃避情绪,反而让它扎根更深(15:40-22:49) 情绪不会因忽视而消失,只会在潜意识形成“神经通路” 长期逃避焦虑,可能让焦虑成为性格的一部分 神经重塑技术:回到情绪原点,重建健康反应模式▌ 自洽不等于自责,面对不等于批判(25:46-30:56) 面对情绪 ≠ 自我指责,否则会在原情绪上叠加愧疚 原情绪(焦虑/恐惧)与次生情绪(自责/羞耻)要区分 见识多样性与文化体验,能自然拓宽情绪包容度▌ 垫子是人生的缩影:从这里学会接住自己(34:28-37:24) 不要美化“没走过的路”——接纳已发生的选择 迟到了?没关系。摔倒了?也没关系。回到垫子,就是回归自己 练习的终极目的:走出教室后,依然能稳定接住生活的波动关键词情绪觉察|课堂能量|神经重塑|原情绪|专注力|自洽|垫子哲学行动清单:从垫子到生活的情绪练习 每天静观呼吸5分钟,不评判念头与情绪 情绪来袭时,先回到身体感受:脚踩地的感觉、呼吸的节奏 设定“情绪处理期限”:允许自己暂时放下,但承诺某时面对 练习中摔倒/失误时,不说“我做不到”,而说“我再试一次”金句“垫子是你人生的缩小版——在这里学会接住自己,出去才能接住生活。”“情绪不是你的敌人,忽视它才是。”“不要美化没选择的那条路。你所走的,已是当下最好的路。”如果你常感到: 情绪莫名影响练习状态 想专注却总被焦虑拉走 渴望平静,却不知如何安放内心本期内容将从身体实践与心理觉察双维度,陪你找到那条回归内在稳定的路。感谢大家的收听,如果喜欢我们的节目,请听友们多多分享!进听友群请加WX:13564136070 备注“播客听友”听友线下福利:加群即可免费兑换长乐小院YOGA(上海)瑜伽课一节
本周加餐来了哈哈~两期节目其实老早就已经准备好了,无奈赶上主播上周搬家,断网,电脑也不知道打包到哪里了。总而言之,一场浩劫。最终,电脑在某个箱子中出现了,第一时间奉献上两期节目!《薄伽梵歌》第十六章中,奎师那用20节经文痛斥“魔性”,其重点并非狰狞的罗刹,而是魅力与危险并存的阿修罗——他们血统高贵、能力出众,却因执着于力量与欲望而堕入“魔道”。本期从印度神话切入现实生活,探讨我们每个人心中的“阿修罗特质”,如何在追求力量的同时保持清醒,不被执念吞噬。重点内容时间轴▌ 神性 vs 魔性:经典怎么说?(00:54-02:18) 神性品质:无畏、纯洁、正直、平静、宽容 魔性品质:傲慢、狂妄、暴躁、无知 关键洞察:本章24条经文中,20条都在讲魔性——奎师那的警示之意明显▌ 阿修罗是谁?霸道总裁的原型(04:39-08:46) 不是丑陋的罗刹,而是俊美、强大、专情的“霸道总裁” 与天神同父异母,血统高贵,诞生于黄金胚胎 现实映照:网文“霸总”人设长盛不衰,反映人性对力量的渴望▌ 阿修罗的命运:为何从神沦为魔?(13:10-18:55) “搅动乳海”事件:天神欺骗阿修罗,独占不老甘露 阿修罗并非天生邪恶,而是规则被打破后的反抗者 跨文化呼应:与基督教中路西法的堕落惊人相似▌ 阿修罗的修行:为力量而苦行(22:44-27:17) 追求知识、技艺、力量,能忍受极致苦行 但目的非解脱,而是获得“Power” 神话案例:阿修罗王求得不死祝福,仍被毗湿奴巧妙击杀▌ 我们心中的阿修罗:正视人性的挣扎(28:18-32:11) 健康、知识、金钱、关系…都是力量的化身 人类困境:内心向往平静,外在却必须奋斗 承认自身魔性,是理解人性矛盾的第一步▌ 一念神魔:在奋斗中保持善念(33:52-结尾) 魔性与成魔之间,只隔一层“执念” 真正的智慧:在即将迷失时,忆起神性的光 奋斗不可怕,可怕的是忘记初心关键启示 阿修罗代表人性中渴望掌控、追求卓越的原始动力 魔性不是“恶”,而是过度膨胀的欲望与执着 真正的修行不是消灭魔性,而是觉察它、驾驭它、超越它思考: 你在追求成功时,是否看清背后的动机? 如何区分健康的奋斗与危险的执念? 当你拥有力量时,会用它来做什么?如果你曾感到: 内心渴望平静,却不得不参与竞争 对“力量”又爱又惧 在奋斗中害怕迷失自我本期内容将为你提供一个审视自我、理解人性的神话视角。广而告之:每周六晚上 6:00-7:30 我们将在曹家堰教室开设《薄伽梵歌》线下读书会,上海的听众们,欢迎线下一起来读书感谢大家的收听,如果喜欢我们的节目,请听友们多多分享!进听友群请加WX:13564136070 备注“播客听友”听友线下福利:加群即可免费兑换长乐小院YOGA(上海)瑜伽课一节
本期和Dou老师聊一聊关系中的自我觉醒与爱的能力我们与万事万物的互动,本质都是一场“关系”:🧘 与瑜伽练习的关系 · 👫 与伴侣的关系 · 🌳 与自我的关系健康的关系滋养生命,扭曲的关系消耗灵魂。本期从阿斯汤加瑜伽圈的转变切入,探讨如何在关系中保持清醒、付出爱、守住自我。重点内容时间轴 ▌ 从阿汤练习看关系:光环褪去后我们练的是什么?(00:05-03:59) • 掌门人离世后,许多资深练习者离开早课 • 反思:我们追随的是老师的光环,还是练习本身? • 关系中的“关键人”消失时,如何维系连接的本质? ▌ 健康关系的核心:真实、平等、彼此看见(05:12-17:33) • 健康关系≠永远舒服,而是让你更接近真实的自己 • 深层连接:超越“吃饭睡觉”的表层,触及灵魂的“看见” • 案例:为何有人能静坐两小时练阿汤?有人在伴侣身边沉默也自在? ▌ 爱的能力:付出不是牺牲,而是内在丰盈的流淌(09:54-44:48) • 警惕现代关系中的“过度利己”:只索取不付出 • 爱是一种能力,需要刻意练习和培养 • 从瑜伽到亲密关系:能“给予”的人才是真正的拥有者 ▌ 关系的结束:不否定过往,不惧怕离开(20:02-23:39) • 结束≠失败,所有经历都刻入生命,让我们完整 • 尊重自己当初的选择,那是彼时最真实的心声 • 具备“拿起”和“放下”的双重能力,才是情感自由 ▌ 命运与自我:在无常中构建稳定内核(24:41-31:16) • 接受命运的无常,但不以此为借口“躺平” • 所有外在关系,最终都回归你与自己的关系 • 集中营幸存者的启示:同样的厄运,有人被摧毁,有人更强大 ▌ 跨文化下的自我探索:在关系中照见自己(31:58-35:15) • 西方文化促发自省,东方文化重视联结——皆可成为自我觉察的路径 • 在不同环境中保持“自洽”,是成年人的重要修炼 ▌ 教学相长:所有关系都是双向滋养(39:19-42:09) • 教瑜伽第八年感悟:跳出体式本身,看见人的状态 • 真正的教学:从学生身上学习,关系是相互滋养 • 从伴侣到父母:爱的能力可以扩展与传承 关系觉醒行动清单 • 检视你与练习/工作的关系:是滋养还是消耗? • 在关系中练习“看见”:不仅用眼,更要用心 • 培养“爱的能力”:从小事开始主动付出 • 建立情感边界:能投入也能抽离 • 每日静坐5分钟:回到与自己的关系中 关键金句 “健康的关系唤醒你爱的能力,而不仅是满足你的需求。”“命运给你什么,你无法控制;但如何接住,是你的修行。”“所有关系的尽头,都是你与自己的关系。” 收听提示 如果你曾: • 在关系中感到迷失自我 • 纠结于是坚持还是离开 • 疑惑什么是真正的“爱”• 想建立更健康的人际连接 本期对话将为你提供一个清醒而温暖的视角。 关系不是人生的全部,但所有关系都是映照自我的镜子。愿你在每一段关系中,都能看见自己、成长自己、回归自己。感谢大家的收听,如果喜欢我们的节目,请听友们多多分享!进听友群请加WX:13564136070 备注“播客听友”听友线下福利:加群即可免费兑换长乐小院YOGA(上海)瑜伽课一节
如果你常陷入“钻牛角尖”“疲惫付出”或“选择纠结”,本期提供的思维工具与平衡心法,将帮助你从认知到行动,构建真正不易崩塌的内在韧性系统。承接上期“情绪韧性”,本期深入心理韧性模型的另外两大支柱:🧠 韧性思维:打破僵化认知,建立灵活、开放的思考模式⚖️ 平衡复原:在付出与自我之间找到支点,实现可持续的内在稳定本期嘉宾:王菁滢,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专业博士,三年瑜伽练习者,科研人,目前从事与可持续行为相关的社会心理学研究。重点内容时间轴: ▌ 什么是韧性思维?(01:21-04:13) Resilient Thinking = 灵活思考 + 乐观心态僵化思维的三种表现: • 非黑即白(一件事只有对错) • 读心术(主观解读他人意图) • 魔法思维(未发生就预设最坏结果) ▌ 如何建立灵活思维?(04:13-16:24) • 觉察僵化念头:“我必须…”“他一定是…” • 引入“灰色地带”:事情不只一种结果 • 瑜伽中的“平等心”:不评判,保持开放 • 案例:中途练瑜伽反而提升工作效率 ▌ 乐观是一种可训练的能力(16:47-19:58) • 感恩日记:每周3次,一个月显著改善心理状态 • 慈心冥想:给予祝福,即使一无所有也能付出 • 积极语言的力量:“谢谢你”“对不起”“我爱你” ▌ 平衡复原力:自我关爱是根基(21:19-32:51) • Self-Care:每天5–10分钟与自己独处 ◦ 静坐观呼吸 / 喝咖啡阅读 / 简单体式练习 • 警惕“掏空式付出”:失去主体性的爱终将失衡 • 案例:母亲因过度付出而陷入情绪崩溃 ▌ 平衡欲望,而非压抑(33:54-39:42) • 承认欲望存在,不批判不执着 • 理性满足,节制而不压抑 • 断舍离实践:看清“欲望之球本是空的” 关键词 心理韧性 | 韧性思维 | 灵活思考 | 感恩日记 | 自我关爱 | 欲望平衡 | 平等心 | 慈心冥想 行动清单 • 每日“觉察日记”:记录1次僵化思维,改写为开放句式 • 每周3次感恩记录:写下3件值得感谢的小事 • 设置“自我关爱时刻”:每天5分钟静坐/呼吸/喝咖啡 • 欲望管理:购买前自问“这是需求,还是欲望?” 模型回顾:心理韧性三支柱 1. 情绪韧性:情绪觉察 + 积极情绪 + 社会连接 2. 韧性思维:灵活思考 + 乐观心态 3. 平衡复原:自我关爱 + 欲望平衡感谢大家的收听,如果喜欢我们的节目,请听友们多多分享!进听友群请加WX:13564136070 备注“播客听友”听友线下福利:加群即可免费兑换长乐小院YOGA(上海)瑜伽课一节
本期节目中和王菁滢博士,深入探讨在充满变数的生活中,如何建立不被逆境击垮的心理韧性?🌱 引入国际前沿的 “心理韧性模型” ,融合心理学理论与瑜伽哲学,带你从情绪、思维、行为三个维度系统构建内在复原力。本期嘉宾:王菁滢,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专业博士,三年瑜伽练习者,科研人,目前从事与可持续行为相关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什么是心理韧性?(08:19-10:13)韧性(Resilience)=逆境中弯曲而不折断的能力如竹子般随风摆动,不断成长;如连续创业者的“破产四次仍能重建”▌ 心理韧性的三大支柱(16:29-18:32) 情绪韧性(Emotional Resilience):情绪觉察与管理 韧性思维(Resilient Thinking):接纳现实,非评判性思考 平衡复原(Balance & Recovery):身心重建与能量恢复▌ 情绪韧性的三大实操步骤(21:39-34:56) 情绪觉察:如实观照情绪,不压制不逃避(22:20-23:47) 积极情绪转化:大笑瑜伽案例|能量无好坏,关键在转化(24:25-29:49) 社会连接:激活迷走神经,建立支持性关系(30:59-33:25)关键词心理韧性 | 抗逆力 | 情绪觉察 | 能量转化 | 迷走神经 | 大笑瑜伽 | 社会连接行动建议 每日情绪记录:写下3种情绪状态+触发事件 大笑练习:每天1分钟无理由大笑,激活积极情绪 主动连接:每天与1人进行眼神交流或简短对话感谢大家的收听,如果喜欢我们的节目,请听友们多多分享!进听友群请加WX:13564136070 备注“播客听友”听友线下福利:加群即可免费兑换长乐小院YOGA(上海)瑜伽课一节
本期从《薄伽梵歌》第十五章“倒置生命之树”切入,延伸至:🌳 全球神话中“树”的象征:伊甸园、卡巴拉、菩提树、建木🪐 印度史诗中的宇宙观:宇宙蛋、多重宇宙、灵性星球👽 外星生物创造论:苏美尔文明、阿努纳奇与人类基因工程重点内容时间轴▌ 倒置的生命之树:灵性世界的通道(00:31-12:21) 《薄伽梵歌》15章描述:根在天、枝在下,叶为梵歌 | 需以“无执着之斧”砍断束缚(03:49) 卡巴拉生命之树对比:能量自上而下流注,人自下而上回归神性(04:54-06:08) 灵性世界(Vaikuntha)与物质世界倒影关系(07:04-10:13)▌ 印度宇宙观:宇宙蛋与星际战车(18:01-31:56) 宇宙模型:7层物质壳包裹的卵形结构,循环生灭(18:39) 须弥山为宇宙轴心,日月行星绕其运行(20:15) Vimana 飞行器:神魔大战中的星际战舰,具修复、瞬移、武器功能(28:24-30:29) 梵天武器(Brahmastra):史诗记载类似核爆的毁灭性效果(32:03-34:41)▌ 人类起源三大假说:神话·进化·外星创造(36:34-59:57) 神创论共同点:泥土造人(中国女娲、基督教亚当、苏美尔恩基)(37:35-40:13) 印度两种起源:宇宙原人(Purusha)献祭化生万物 / 梵天分身繁衍(40:41-43:26) 撒加利亚 西琴《地球编年史》核心观点:阿努纳奇(Anunnaki)为修复母星大气层来地球采金(52:25-53:43)基因工程创造人类:混合自身基因与智人,解决劳动力问题(55:38-58:36)双蛇符号象征基因技术,与中国伏羲女娲蛇身呼应(59:57-1:01:15)▌ 现代启示:神话是人性神性与魔性的镜像(1:05:48-1:06:21)“神话在提醒我们:人类生而不凡,基因中埋藏着宇宙记忆。”关键词延伸 《薄伽梵歌》 | 卡巴拉生命之树 | 宇宙蛋(Brahmanda) 须弥山(Meru)| Vimana | 梵天武器(Brahmastra) 阿努纳奇(Anunnaki)| 西琴(Sitchin)| 苏美尔泥板推荐阅读/观看 书籍:《薄伽梵歌》《地球编年史》《摩诃婆罗多》 概念:犹太卡巴拉、苏美尔文明、基因双螺旋符号学 影像:《阿努纳奇:人类起源》纪录片(基于西琴理论)制作声明本期内容涉及神话、哲学与假说性理论,旨在激发思辨而非断言真相。部分观点存在学术争议,请保持开放与批判性思维聆听。感谢大家的收听,如果喜欢我们的节目,请听友们多多分享!进听友群请加WX:13564136070 备注“播客听友”听友线下福利:加群即可免费兑换长乐小院YOGA(上海)瑜伽课一节
本期邀请了范塬老师和马菁老师共同 探索终南山隐士文化与印度婆罗门四行期文化 的现代启示:🌲 山居是否逃避?何为真正的“归隐”?🧘 50岁后如何重构生命阶段?瑜伽修行者的山林实践🌍 自然唤醒五感:从城市脑雾到山野清醒的蜕变 【嘉宾介绍】范塬,瑜伽习练者,曾在南亚、东南亚各国旅居、学习,考察东方文化十余年。师从中国社会科学院梵文中心黄宝生、郭良鋆、葛维钧三位先生学习梵文、巴利文。近年来专注瑜伽、冥想等古代文献的整理、研究和实践。马菁 ,西湖瑜伽节策划人 ,瑜社书店主理人。重点内容时间轴 ▌ 终南山:地理与文化象征(02:20-06:22) 秦岭中华龙脉 | 南北分水岭 | “寿比南山”之源 | 西安人的后花园 ▌ 隐士文化与终南捷径(11:11-13:04) 历史隐士类型:避世修行者 VS 求名“钓鱼人” | 王重阳活死人墓原型 ▌ 现代人上山潮:逃避还是觉醒?(19:10-24:13) 年轻人上山动机:修仙向往 | 社会内卷逃避 | 自然戒律的筛选传统文人理想 + 印度四行期实践(50+森林阶段 ▌ 山居现实:理想与困难的碰撞(34:19-36:00) 断电断网 | 野猪拱菜 | 昆虫共存 | 自力更生 VS 城市便利依赖 ▌ 印度四行期生命规划(26:57-29:20) 梵行期(学习)→ 家居期(家庭)→ 林居期(50+退隐)→ 遁世期(超脱) ▌ 50岁知天命?瑜伽人的觉醒时刻(48:46-53:17) 反思:“我们读经典、练体式,为何生命无进展?”山林是瑜伽士的终极道场 山居实践建议 • 心理准备:接受自然的不便利与侵入性(如昆虫、断电) • 行动建议:短期体验 → 长期适应 | 耕读结合 • 关键心态: 物理隔离促成心理沉淀“自然不是治愈,是唤醒”——五感重启,脑雾消散感谢大家的收听,如果喜欢我们的节目,请听友们多多分享!进听友群请加WX:13564136070 备注“播客听友”听友线下福利:加群即可免费兑换长乐小院YOGA(上海)瑜伽课一节
本期再次邀请Doris 来聊聊印第安古老仪式 "灵境追寻"(Vision Quest) 的现代意义:🔹脱离虚拟连接:对抗数字时代的孤独与焦虑🔹完成生命过渡:用仪式告别过去、接纳当下、迎接新生🔹激活原始本能:通过自然唤醒五感与内在直觉灵境追寻的本质(02:42-04:11)源自印第安部落成人礼,青年需独处荒野断食数日,直面恐惧以寻找生命使命(03:13)。现代意义在于:突破社会规训,重新定义自我价值。仪式的三重疗愈力(10:18-15:24)告别旧阶段:感恩过往资源,释放未处理情绪(如悲伤/愤怒)接纳现实:直面失去或转变的真相(如亲人离世、身份转换)迎接新生:带着旧阶段的馈赠开启新旅程自然的本能唤醒(05:53-07:23)草坪的触感、草木的气息、流水声等自然信号,直接刺激大脑边缘系统,重启被科技压抑的感官本能,重建真实世界连接。城市实践案例(34:11-37:42)广州山区迷路的21岁休学女孩,从"无路处找路"的荒野经历中获得隐喻启示,身体力行突破人生卡点,重燃行动力。沙漠灵境启示(59:49-1:02:18)Doris分享在美国沙漠独处4昼夜的顿悟:甘居低谷才能攀越高峰——放下控制欲后,自然赋予的智慧远超预期。听众实践指南微型仪式建议(18:54):🌕 满月许愿:携带意义物件(水晶/纪念品),书写心愿后冥想🍃 自然对话:向一棵树/石头提出生命困惑,静候直觉答案关键心法(25:05):"向天地宣告你的转变":仪式感让改变具象化,激活潜意识信念感谢大家的收听,如果喜欢我们的节目,请听友们多多分享!进听友群请加WX:13564136070 备注“播客听友”听友线下福利:加群即可免费兑换长乐小院YOGA(上海)瑜伽课一节
本期邀请Doris 聊聊颂钵🔹 颂钵起源与历史误区的正本清源🔹 手工钵 vs 机器钵的深度鉴别指南🔹 声音疗愈的底层科学逻辑(共振原理)🔹 疗愈师如何成为“能量管道”的修行心法🔹 集体疗愈场域中的频率同步现象05:23 “西藏从未生产颂钵,那是尼泊尔匠人留在雪域的饭碗。” 07:27 “匠人带着食物走进西藏,却把盛食物的容器留成了千年谜题。”12:59 “西方人用赫兹测量声音,尼泊尔匠人用灵魂传递能量——这是科学的左脑与灵性的右脑。“ 15:05 “七种金属在烈火中融合,而汞蒸汽正吞噬着赤脚工匠的呼吸。” 17:46 每一处手工锤印,都是匠人以中毒风险换来的生命纹身。” 19:51 “当机器钵发出冰冷单音时,手工钵正唱着独一无二的宇宙之歌。” 23:38 共振的魔法“百个节拍器的混乱终将同频——宇宙万物都在寻找共振的故乡。” 25:14 “老板未开口,你已感知低气压:人类本是行走的共鸣器。” 28:52 疗愈者自疗愈。“当疗愈者放下‘我’,宇宙能量便开始流淌——你不是施予者,是管道。” 30:23 “疗愈不在‘做’,而在‘存在’:临在即疗愈。” (英文原句:"Healing is not doing, it‘s being.") 32:59 “阅读他人能量时,请谨记:你打开的是别人生命图书馆的某一页,而非全书。” 38:35 能量对话 “直觉闪现的0.1秒,是灵魂在低语——信任比解读更重要。” 41:48 “颂钵不占卜未来,它只映照当下能量的真实地貌。” 46:10 “听到颂钵起鸡皮疙瘩?那是身体在说:这里有未被看见的伤口。”感谢大家的收听,如果喜欢我们的节目,请听友们多多分享!进听友群请加WX:13564136070 备注“播客听友”听友线下福利:加群即可免费兑换长乐小院YOGA(上海)瑜伽课一节
本期邀请了Yan的好朋友Doris, 和大家聊聊Doris这十五年的“英雄之旅”,希望这期内容对大家有帮助和启发关键词:禅修整合 / 躯体疗法 / 自然联结 / 自我权威本期嘉宾:00:00-05:14• 开场:Doris与Yan的相遇(09年印度主题分享会)• 转折点:2007年辞职,开启印度禅修之旅(05:36)06:29-11:21• 修行探索:◦ 南传内观禅修初体验(06:29)◦ 2012年出家决定与变故(07:26-08:07)◦ 寺院修行局限:规则束缚与现实脱节(11:08)12:05-16:52• 核心洞察:◦ 寺院vs世间修行:支持系统 vs 多重角色挑战(12:05)◦ 修行本质:将禅修融入生活琐事(13:27)◦ “记得自己才是真正活着”(14:05)19:12-24:44• 心理疗愈转折:◦ 杰克·康菲尔德启示:禅修与心理冲突(19:12)◦ 学习躯体疗法(舞动/戏剧/音乐治疗)(21:05)◦ 突破:从“服从权威”到“成为自己的权威”(24:17)28:04-35:44• 疗愈师之路:◦ 颂钵启蒙:尼泊尔寻根之旅(30:52)◦ 萨满连接:蒙古国的能量印证(33:51)◦ 疗愈本质:“声音是通道,非能量来源”(35:59)42:59-48:06• 自然哲学:◦ 万物有灵:萨满视角的生命循环(44:15)◦ 现代人困境:城市化中的自然断裂(46:04)◦ 解决方案:公园效应/自然仪式(47:01)51:51-58:01• 灵境追寻仪式:◦ 北美印第安成人仪式(51:51)◦ 4天4夜断食独处:唤醒心灵潜能(56:36)1:06:38-结尾• 终极体悟:◦ 生命是学习的过程,痛苦即礼物(1:06:54)◦ 葛吉夫箴言:“记住自己最重要”(1:08:14)你在生活琐事中如何“记得自己”?是否有过直觉觉醒的瞬间?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我们将精选留言在节目中回应!)节目中Doris 提到的两本书感谢大家的收听,如果喜欢我们的节目,请听友们多多分享!进听友群请加WX:13564136070 备注“播客听友”听友线下福利:加群即可免费兑换长乐小院YOGA(上海)瑜伽课一节
感谢线上和线下听友们的催更,我来了~本期与Dou老师深度探讨阿斯汤加两种核心模式: • Mysore课:自主节奏中的觉察练习 • 口令课:传统序列的跟练逻辑⸺⸺⸺⸺⸺⸺⸺⸺时间轴亮点00:02|回归播客:回应催更与听众疑问02:42|真实案例:为何Mysore课被误解“无指导”?03:06|关键区分:传统口令课 vs 半序列精简课14:05|Mysore核心价值:个性化辅助如何突破瓶颈19:04|金句:「城市修行者的专注力修炼」25:22|恐惧化解:从“头倒立”看老师辅助意义33:30|重复序列的哲学:在不变中寻找深度觉察38:59|放下“体式进步”执念:呼吸稳定才是根本⸺⸺⸺⸺⸺⸺⸺⸺互动话题你更倾向自主探索的Mysore,还是跟练的口令课?在固定序列中,你有哪些独特体悟?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练习故事!)
在Dou老师离开上海之前,再次邀请Dou老师深度探索了:在现代生活中,如何成为一位长期主义的瑜伽练习者。这期内容,十分接地气。希望每一位都市生活中的练习者,内心笃定的建立好自己的瑜伽人生。 长期主义的实践与挑战瑜伽练习如同“人生的小船”,需在不同境遇中坚持,而非因中断感到羞耻。长期主义的核心:将体式与生活融合,时间越久,联结越深(02:28)。练习与生活的双向平衡:每天1-2小时的练习需与生活节奏匹配(02:56)。 开放心态与信息辨别的智慧互联网时代信息过载的劣势:注意力分散导致“一无所有”(03:06)。观点分歧源于不同视角,需以开放心态接纳多元建议(04:15)。教学中的“Open mind”理念:师生双向学习,放下权威与执念(18:34)。 练习与生活的真实碰撞生活变故(如育儿)如何意外提升身体能力(29:44)。打坐冥想与生活阅历的相互滋养(29:01)。锚定点的力量:在波动中保持稳定,如定期回归练习(35:06)。 标准化与个性化的矛盾反对“绝对标准”:肩部开度、体式完成度应因人而异(16:05)。教学需结合学生背景,如先天条件、生活状态(17:56)。 瑜伽之心的终极考验垫子外的修行:用瑜伽视角应对生活难题(33:29)。真正的自由:跳出社会标准,活在自己的节奏中(39:34)。 锚定点不是体式,而是将心拉回平静的能力。(37:41) 练习的欲望与买包的欲望并无不同,关键在于觉察执念。(43:32) 如果你无法抓住脚后跟,好好吃饭睡觉,明天再练。(46:54) 结尾:长期主义的真谛(50:03-52:17) 修行不限于垫子:无论是瑜伽,工作还是育儿,本质都是修心。 放下标准,拥抱真实 “松弛感不是表演,是接纳焦虑后依然选择平静”延伸思考 长期主义是否等同于“坚持”?如何定义自己的“长期”? 瑜伽哲学中的“无执”如何应用于现代生活焦虑?感谢大家的收听,如果喜欢我们的节目,请听友们多多分享!进听友群请加WX:13564136070 备注“播客听友”听友线下福利:加群即可免费兑换长乐小院YOGA(上海)瑜伽课一节
本期内容Claire分享了三月份在尼泊尔十日内观的体验关键词:内观禅修、葛印卡传承、如实观照、慈心冥想、戒律与守戒00:00 - 01:29 • 课程缘起,受宗萨仁波切启发,决定系统性闭关练习内观。 强调密集训练对初期禅修的重要性,稳定认知与心性。 01:48 - 03:16 • 介绍尼泊尔内观中心(葛印卡传承),加德满都西巴布瑞山,毗邻国家森林公园。 03:18 - 04:37 • 课程结构详解: 每日11小时打坐, 强调“如实观照”核心,不附加任何想象或评判。禅修对日常生活的启发,如面对情绪不逃避。 04:42 - 06:44 • 中心老年禅修者带来的震撼,即使身体不便仍坚持禅修。 探讨尼泊尔/印度文化中“老年出家禅修”的传统观念。 07:40 - 09:41 • 课程进阶内容(呼吸观察→身体精微感知→情绪脱钩)。“禅修如松绳结”,只需观察即可自然解脱业力束缚。 10:18 - 12:34 • 禅修中途退出者的故事,法工以包容方式劝留学员。反思“守戒”重要性。 13:14 - 15:39 • 葛印卡传承的开放性,推荐其开示视频。 16:11 - 18:32 • 吐槽初期对葛印卡唱诵的反感,后因环境隔绝逐渐接纳并产生身心共鸣。 内观应用于监狱改造的案例,引发对方法普适性的思考。 19:41 - 21:58 • 听众报名前需明确规则(止语、交手机、4点起床等)。 不建议“观光式禅修”行为,强调守戒与自我觉察的重要性。 22:37 - 24:54 • 以“手术无菌环境”比喻禅修戒律,claire分享了丢失杯子的考验与“放下执着”的体悟。 25:43 - 28:19 • 佛陀用“树叶法事”点化丧子母亲的故事,阐释“众生皆苦”的慈悲观。 29:53 - 33:57 • “利他心”对坚持修行的关键作用。 推荐慈心冥想,带来的内心平静。 34:00 - 37:32 • 总结内观与慈心冥想的结合,提醒勿过度分享禅修体验(避免制造期待)。 37:32 - 结尾 课程收获,建议有冥想基础者可尝试葛印卡体系。 肯定严格训练的价值,以“关进手术室”比喻彻底修行的必要性。推荐资源: • 葛印卡开示视频(YouTube,B站) • 书籍《内观:葛印卡的解脱之道》感谢大家的收听,如果喜欢我们的节目,请听友们多多分享!进听友群请加WX:13564136070 备注“播客听友”听友线下福利:加群即可免费兑换长乐小院YOGA(上海)瑜伽课一节
本期特别邀请了朱旻老师共同探讨了九型人格的动态系统 | 身心关系的深度探索 | 葛吉夫的第四道修行 | 瑜伽作为整合工具1. 九型人格:超越静态标签的动态成长系统(00:00-15:00) 本质与误解:不同于MBTI或占星,九型人格是动态的“身心操作系统”,注重觉察与整合(“生命号码只是起点,成长在于动态觉察”)。核心目标:通过脑、心、腹三个智慧中心的平衡,实现内在完整。 三大智慧中心:脑中心(逻辑与规划)、心中心(情感与创造力)、腹中心(本能与行动力)。现代人过度依赖脑中心,导致身心失衡与内耗。2. 葛吉夫与第四道:在世俗中修行(15:00-30:00) 第四道的核心理念:整合传统修行三道路(苦行僧、僧侣、瑜伽士),主张“在生活实修中觉醒”。修行者需灵活切换角色(如商人、导师),保持动态觉察,避免被单一模式禁锢。 葛吉夫的实践智慧:通过觉察,唤醒本能智慧。经典案例:葛吉夫遭遇车祸后迅速自愈,展现身体能量的强大潜能。3. 身心关系:瑜伽作为整合桥梁(30:00-45:00) 瑜伽的深层意义:不仅是体式练习,更是唤醒身体智慧的工具(如手印、呼吸与精微能量感知)。朱旻老师:“身体从不说谎,它比大脑更擅长引导真实抉择。” 实践方法:体式与觉察:通过瑜伽唤醒腹区本能小关节激活:关注手指、脚趾等末梢,恢复身体整体性与能量流动。4. 回归本质:AI时代的自我探索(45:00-结尾) 九型人格的现代启示:在技术竞争中,脑、心、腹的整合,比外在成就更重要。朱旻老师:“与其与AI战斗,不如回归‘生而为人’的意义。”嘉宾介绍:Min ZHU朱旻资深Event人,ICF PCC教练,深耕九型人格领域,乐此不彼的探索者和传播者延伸推荐 关于九型的知识内容请关注 朱旻老师的公众号:朱老实的私房菜 书籍:《探索奇迹》(葛吉夫)|《九型人格的智慧》(唐·理查德·里索)
本期和Dou老师一起探讨:如何在繁忙生活中坚持阿斯汤加瑜伽(Ashtanga)练习。00:00 - 01:36 | 练习者的困扰练习者的困扰:喜欢阿斯汤加,但作为“社会人”(工作、家庭责任)难以坚持每日练习。能量不稳定,因忙碌甚至一周无法完成一次自我练习。01:36 - 05:15 | 人生阶段的转变与练习调整 DOU老师:练习时长增加后,身份(单身→伴侣→父母)会改变生活节奏。关键句:“家庭是阿斯汤加的第七序列,睁眼的每一刻都是练习。”05:15 - 09:31 | 专注力训练与内在秩序 垫子上的练习:通过凝视点(鼻尖、视线方向)训练专注力,减少分神。呼吸与体式的结合,帮助回归当下。 生活中的应用:面对突发琐事时,用“凝视点思维”快速聚焦核心任务。DOU老师:“焦虑未来10分钟,不如行动当下10秒。”09:31 - 13:15 | 健康身体的根本意义 身体与意志力的关系:健康身体是抵抗压力、保持精力的基础。小到感冒发烧都会消磨行动力。 练习的隐性价值:强壮体质带来“不怕事”的自信。13:15 - 17:28 | 凝视点的深层作用 阿斯汤加的特殊性:9个凝视点(其他瑜伽较少强调)帮助深度专注。举例:侧角式时凝视右手,忽略他人动作。 分神是正常的:观察他人练习后,需主动拉回注意力。17:28 - 23:45 | 秩序感与跨文化差异 长期练习者的改变:从散漫到追求秩序,但需警惕“控制欲”带来的内耗。 迪拜教学见闻:欧美学生迟到半小时仍上课,文化差异凸显“自我规则”的重要性。DOU老师建议:“保持你的节奏,但允许外界不同。”23:45 - 30:43 | 无常中的平衡之道 计划被打乱时(如教室突然停用):接受“无常是常态”,减少情绪消耗。 取舍的艺术:优先处理紧急事务,练习可暂缓但不必愧疚。关键句:“放下垫子不等于放下练习,生活本身就是修行。”30:43 - 42:48 | 练习目的的反思 避免比较陷阱:不要纠结“练到第几序列”,体式≠修行深度。 找到个人答案:有人为健康,有人为心灵,目标无对错。 DOU老师的转变:从执着体式到更平和,“能拿起也能放下”。42:48 - 50:35 | 结语与课程预告 总结:“垫子上的两小时是习题,生活的22小时是考场。” 线下课信息:窦老师在四月份在上海长乐小院YOGA开设4节公开课,欢迎听友们线下来相会。延伸推荐 往期阿斯汤加主题访谈(可回听)。
有感于第二期的呼吸营,Yan老师来和我们聊聊观呼吸静不下来的时候,该如何观?欢迎收听~对呼吸营感兴趣的朋友们,欢迎关注,并请耐心等候后续课程,谢谢。
继续swara yoga的分享,作为Tantra(密宗、密传、谭崔)的经典,我们不禁要问呼吸和这个传承到底是什么关系?Tantra又是什么意思?如何破除种种神秘和偏见,看到真正的知识源头?——————广告时间——————「长乐瑜伽小院」第二期呼吸营,欢迎参与~第一期swara yoga读书会如火如荼进行中,不再接受插班生啦~ 欢迎留意,未来也许还会举办。
关于呼吸就有很多概念,他们指的是同一个“东西”吗?让我们花一期的时间聊一聊,这些概念之间的差别和各自的意义。—— 广告时间 ——swara yoga 读书会 last call啦,欢迎加入,一起读经典~
再见2024,聊一聊这一年里经历着变化和加速显化的的我们,欢迎收听~Yan的Claire的四个关键词先分享给大家: 变化 加速的显化 善意 消费升维无论这一年我们过得怎么样,都希望所有的听友们可以在瑜伽里找到安定的能量,新年快乐~“我依然会生气,但愤怒不会占据我的心。”——阿姜查关于2025年的两个线上活动:读书会和呼吸营,欢迎咨询和参与:
《薄伽梵歌》第十四章的分享,关于物质三性(也经常被称为“三德”)的知识,直接来自于奎师那,欢迎收听~“你的生命就像是一个容器,包含着神的种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