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香港電台:日語自遊行(I、II)
香港電台:日語自遊行(I、II)
Claim Ownership

香港電台:日語自遊行(I、II)

Author: RTHK.HK

Subscribed: 2,113Played: 4,009
Share

Description

教授旅遊日語、日常生活會話、不同場合的談話內容和方法
53 Episodes
Reverse
(27)聽眾交流會

(27)聽眾交流會

2006-07-2121:00

「日語自遊行」與大家相處過一年後,終於到了暫別時。經過一年的學習,大家的學習成績怎麼樣?學習期間有遇到困難嗎?為了解大家的反應及意見,節目特別在尾聲前舉行了一次交流會,與聽眾交換學習日文的心得。 在交流會上,大家的表現十分出色,聽眾中有75歲的伯伯、有問佐佐木恭子校長及侯清儀老師可以如何自學日語、何時寫漢字何時用平假名、日文有懶音嗎、又為甚麼很少用「あなた」稱呼對方... 就一起分享交流的氣氛吧,及...後會有期!
(26)歡送會

(26)歡送會

2006-07-1417:28

日本人的謝師宴多由家長會統籌,除了享用食物,也有學生表演歌唱,最後給老師送上禮物。一般來說,小學和中學的謝師宴,都是全級各班一起舉行,規模較大。 日語漢字也有「餞別」二字,但日本人的具體做法跟中國人稍有不同。中國人習慣請離國(如留學、移民)的朋友吃一頓豐富的;日本人卻會送上現金,讓對方多一點「盤川」,是一份禮貼又實際的心思。對於搬遷的鄰居,可以送五千日元、朋友則送一萬日元。注意不要送「四萬」日元,因為四是不吉利的數字;要送,可送三萬或五萬日元。
(25)商量

(25)商量

2006-07-0719:13

日本人重視手信,每逢外遊,必定買手信回鄉送給親友,包裝精美的糖果、茶葉都是手信之選。從禮物的選擇以至包裝,日本人都花盡心思。如要隆重其事,產自關西的新鮮河豚,可算是名貴之選。 值得留意的是,西方人接受禮物,習慣即場拆開,以示欣賞對方的心意。日本人與中國人一樣,認為當著送禮者面前拆開禮物是失禮,收下禮物後說聲謝謝才是禮貌。
(24)生日

(24)生日

2006-06-3018:36

從前,日本人並不流行舉行生日會。直至70年代經濟起飛、社會開始富庶後,日本人才流行為小朋友舉行生日會。 說到生日,根據日本傳統,20歲那年的1月15日,各地都會舉行成人典禮,慶祝年輕男女長大成人。 日本人到了42歲稱為「初老」,從這時開始,才能稱生日為「壽」。77歲稱為「喜壽 」,88歲稱為「米壽」,99歲稱為「白壽」。每年9月15日,日本各地都舉行敬老活動,政府在報紙發佈「長壽者名單」,恭賀百歲以上的老人老當益壯。
(23)探訪(2)

(23)探訪(2)

2006-06-2317:33

較昂貴的壽司拼盤,千萬不要露出寒酸相。 順帶一提,到日本人家裡拜訪,不宜送花,因為根據日本傳統,送花代表對方家裡有喪事,或是舉行祭祀之事。
(22)探訪(1)

(22)探訪(1)

2006-06-1618:22

中國人也好,日本人也好,到親友家探訪,總會帶一點手信,以示禮貌。日本人喜歡給親友送上糖果,在禮物紙未流行的年代,日本人會用一塊大布來包裹糖果。時至今天,日本百貨公司會為客人把禮物包裝得美輪美奐。 每年六月底至七月中和和十二月底至一月初,是日本人送禮的高峰期。上司、長輩、同事、好朋友都是送禮對象,禮物可以是食品、生活用品,不必貴重,最重要是心意,因為送太貴重的禮物而令對方不安,反而是失禮,這跟中國人的「物輕情重」不謀而合。為了表示謝意,日本人也有回禮的習慣,受禮人會送一件價值相若的禮物給送禮人,...
(21)在醫院裡

(21)在醫院裡

2006-06-0915:09

日本人到醫院探病,除了水果和花,也會給病人一點金錢,讓對方買些日用品,以表心意。禁忌方面,不要帶香味很濃的花去探病,以防病人對花香和花粉敏感。第二,不要帶有根的植物如盆栽,因為「根」的讀音和解作「長期臥病」的日本語發音近似,意頭不利。 日本人患上感冒或傷風,多數買成藥。日文漢字有「医院(いいん)」和「病院(びょういん)」之分,前者是指私人執業的醫務所,後者才是指為病人動手術的醫院,我們千萬不要以偏概全,胡亂瞎猜日語漢字的意思。
日本人和香港人乘搭交通工具時,習慣大異其趣。香港人分秒必爭,隨時隨地拿起手提電話就談個沒完沒了;日本交通工具卻是禁止使用手提電話談話的,為免影響裝有「心臟起搏器」的乘客和製造噪音。早上五時至九時和黃昏下班時間,日本鐵路設有「女性專列」,即使專供女性乘搭的鐵路列車,以避免女性受到男性的性騷擾。此外,部分座位專為長者而設,請乘客讓座予長者。長者一頭銀髮,因此這些座位稱為「銀座」。
香港人參加婚宴,流行送現金「做人情」,「入場費」每位約為三百至五百元。日本婚宴習俗跟香港的有何不同? 日本新郎不用接新娘,不用付「開門利是」或被玩弄一場,此其一。如果親友沒空參加婚宴但有送禮金,主人家事後會回贈一份禮物給這位朋友,價值約為禮金的一半,以示謝意,此其二。此外,除了基督教儀式、日本婚禮亦有神道式,在神社舉行,由神官主持,並邀請新郎和新娘的親友、媒人、上司和恩師一同見證。 至於相似的地方,包括男方要給女家送聘禮,女家亦會為新娘準備嫁妝,多為傢俬。本集教你提出及接受忠告的會話。
(18)轉告、傳達

(18)轉告、傳達

2006-05-2617:07

日本處於太平洋地震帶,佔全國領土三分之二的山地都是由火山活動所形成,著名的旅遊點富士山就是一個睡火山,幸好在1707年爆發後,沉睡至今三百年。因此,日本溫泉亦多,成為溫泉愛好者「泡湯」的勝地。 從另一角度看,日本自古以來飽受地震的威脅。1995年的神戶大地震、1923年的關東大地震都是史上傷亡重大的地震事件。如果地震是由於海底板塊移動,則會演變成海嘯,海浪湧到岸上,造成重大傷亡。海嘯的英文Tsunami便是源自日語的「津波(つなみ)」。本集教你關於地震的詞語和會話。
(17)留言

(17)留言

2006-05-1919:36

博覽會(Exposition)起源自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當時,大英帝國殖民地廣佈全球,國勢強盛。為了展示工業生產的成績,由1847年起,英國藝術協會每年舉辦工業產品及工藝品博覽會,由會長,即是維多利亞女皇的丈夫Albert 親王規劃。後來,博覽會擴大至國際規模,藉此顯示強盛的國勢。1850年,水晶宮萬國博覽會在英國海德公園舉行,進場的老百姓大開眼界。到了今天,二十一世紀的第一個萬國博覽會──日本愛知縣萬國博覽會於今年3月25日開始,為期一百八十五天,主題為「自然的睿智 」( Nature's Wisd...
(16)讚賞•謙恭2

(16)讚賞•謙恭2

2006-05-1216:29

香港人的「飲茶」文化,是指大家相約上茶樓聊天和吃點心,而不是請對方回家喝茶,「茗茶」只屬少數有閒階級的嗜好。日本人的「飲茶」文化,則稱為「茶道」,除了講究煲水、沖茶、選擇茶葉等等細節,亦包含如何有禮得體地待人接物,好讓主客盡歡。「茶道」這種傳統功架,每個家庭主婦尤其應該懂得。不少現代日本女性出嫁前,會特地到茶道學校惡補一番,以求出嫁後做個懂得大體的女主人。日本人重視禮貌,即使表達相同意思,亦會因為對方是長輩或上司而須要使用不同的字眼、助語詞、語調、句法等等,這就是日語文法中的「敬語」。日本人招待客人...
(15)讚賞•謙恭

(15)讚賞•謙恭

2006-05-0519:58

圍棋源自中國,卻在日本得以發揚光大。中國和日本的文化交流,早於西漢時代開始。公元六世纪末以後,中日交往愈加密切。唐朝時,日本多次派遣使者前來中國。随同遣唐使者到中國的留學生吉備真備、阿部仲麻呂等,以及最澄、空海、園仁等和尚,回國後都積極傳播中華文化。留學生吉備真備留華十九年,辨正法師留華三十年,二人都是圍棋愛好者。歷代到中國唸書的日本留学生和工作人員,不少學得一手好棋,對圍棋的傳播起了積極作用。明治维新後,日本圍棋到了全盛時代,圍棋被稱為「國技」。今天,日本是世界上圍棋最發達的國家。
建議•婉拒建議
日本法例規定,二十歲才是成年,所以酒類飲品不售予二十歲以下的人士。日本人的飲酒文化跟洋人大有分別。除了燒酒和啤酒,日本人會配合食品而選擇酒類,例如吃懷石料理時會飲清酒。浸完溫泉全身熱暖,飲杯啤酒是最佳享受。下班後飲兩杯是上班一族的例牌動作。近年,愛好飲酒的日本女性愈來愈多,辦公室女郎一邊飲酒,一邊互訴心事。
「尺八」是日本傳統樂器之一,是一支竹造的簫,因管長一尺八寸而得名。事實上,「尺八」是源於中國東漢時期,在一千三百年前東傳日本。「尺八」可以獨奏、重奏或樂隊合奏。「尺八」用氣吹奏,樂手以男性為主。日語漢字裡的「琴」或「箏」,是指古箏,演奏者多為女性。漢字裡的「和太鼓」是指鼓。
日本「浮世繪」起源於日本江戶時代後期,因內容描繪「浮世」的歌舞伎和花街柳巷的風俗而得名。「浮世繪」版畫的特點是以木版印刷,大量生產,價錢大眾化,易於購買。起初,市場上只有單一墨色印的畫(稱「墨摺繪」),不久出現了「赤板」,以红為主色,再加印黄和綠,在日本繪畫史上開創新的境界。「浮世繪」在十九世紀後期流傳至歐洲,莫內、梵谷等西方印象派畫家,皆受日本主義的影響。大家常見的「富嶽三十六景」之「神奈川沖浪」就是流傳最廣的浮世繪之一。
棒球在日本非常流行,有人說,原因是它跟日本傳統運動如劍道、相撲等有一個共同點:對打的雙方先進行目光接觸,定一定神,然後才出手。西方的運動比較劇烈,受傷的機會較多;相比之下,日本的運動不會太劇烈。以傳統的日本運動相撲為例,簡單來說,相撲手是在有限範圍內把對方推出界外。不過,近數十年,源自西方的足球在日本流行起來。有人說,這是因為近代日本人多吃肉類,吸收豐富營養,體質比前代的人強壯,可以媲美西方人。
史提芬史匹堡執導的《藝伎回億錄》(根據同名著作改編)請來中國女明星章子怡、楊紫瓊和鞏俐扮演日本藝伎,此「伎」不同彼「妓」,「藝伎」(geisha)和「歌舞伎(kabuki)」也不一樣。 「歌舞伎」起源於十七世紀初,一位叫做阿國的女祭司在京都從事宗教的念佛舞蹈演出。為了吸引觀眾,阿國在舞蹈編排中加入簡單故事,並且女扮男裝。在阿國的影響下,「遊女」(娼妓)也相繼模仿,產生許多「遊女歌舞伎」的組織。德川幕府於1629年下令取締,公佈禁止女人演戲的法令,直到明治維新(1868年)為止才下令解除。唯沒有女演員...
拜託•婉拒拜託
loading
Comments (1)

K C

可以有連結下載講義就更好

Sep 2nd
Reply
loading
Download from Google Play
Download from App Store